地方新聞
-
金沙學區運動會3項9人破紀錄 400接力與跳高亮眼
金門縣金沙學區第三十六屆中小學聯合運動會暨金沙國中第四十二屆校運會昨圓滿落幕,總計有3項9人破大會紀錄。 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副縣長李文良、參議王登緯、鎮長吳有家等來賓頒獎表揚獲獎個人或團體,肯定學子在2天賽程中努力奮進展現運動精神,也期勉學子「勝固欣然、敗亦可喜」,持之以恆,透過運動鍛鍊強健體魄,期未來在學習及運動場上都能百尺竿頭,更上層樓。 金門縣金沙學區第三十六屆中小學聯合運動會暨金沙國中第四十二屆校運會,自3月13日起一連兩天,於金沙國中運動場舉行,金沙轄區各校(金沙國中、金沙國小、述美國小、安瀾國小、何浦國小)國小三年級至九年級共計有376位選手參賽。比賽期間天公作美,讓兩日賽事順利進行。 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副縣長李文良、參議王登緯、金沙鎮鎮長吳有家、金沙國中校長黃明森、述美國小楊恭墉、安瀾國小校長陳來添、銘傳金門分部副主任陳仁暐、金沙國中家長會會長陳威延以及金沙國中全體師生及各校參賽選手在閉幕式齊聚一堂,表揚獲獎選手和團隊。 大會主持人,金沙國中校長黃明森表示,兩日賽事感謝天公作美、縣府及公所等各界協助、家長支持、裁判和工作人員的投入,各校師生之熱情參與,讓賽事順利推展並圓滿。本屆有3項9人破紀錄,環顧運動場,200公尺的賽道,歷時已久,期許未來能夠建置一個400公尺的運動場,讓同學有更好的運動環境,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恭喜獲獎的學子和團體,希望大家續以運動會中展現的個人和團隊互助之精神,全力以赴,突破人生求學道路上困難及挑戰。 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表示,兩天運動會賽事告一段落,恭喜獲獎的選手,而表現未如意的學子也別氣餒。運動發展是國家重要的政策,運動的目的和精神在於強健體魄,期勉學子持續保持運動習慣,打造健康的身心。 縣府參議王登緯指出,很榮幸能代表縣長陳福海出席金沙學區運動會閉幕頒獎典禮,感謝所有工作人員精心策辦比賽,關於游泳池整修縣府已召開會議並會予以支持;關於運動場之改善,會後將會把需求帶回縣府並向上陳報。相信選手們為比賽耗時準備,透過平常訓練和場上之拚搏展現良好之成績。運動會之目的除了鍛鍊體魄外,亦培養團隊精神和毅力,不論成績如何每一位都是最佳的運動員,大家所展現的堅持和意志力,都是運動精神最佳的表述。期許學子們能將此精神運用於課業及運動上,持續努力不懈,百尺竿頭,更上層樓。 金沙鎮鎮長吳有家說,對於運動場如有改善之需求,建議學校應該主動向縣府反映,讓關心體育的各界了解並共同努力爭取,相信只要建置在金沙鎮都能嘉惠鄉親及學子,這也是大家享有的運動的權利。恭喜本屆比賽破紀錄的9位選手,希望大家持續精進自己,明年賽事有更多人能再締造新猷。 金門縣金沙學區第三十六屆中小學聯合運動會暨金沙國中第四十二屆校運會,共計有3項9人破大會紀錄,各單項及團體成績如后: 破大會紀錄: 400公尺接力:九年級男子組,902班蕭建成、許爾寓、林家豪、吳冠霆。成績50"01(原紀錄為第30屆,成績50"20,全縣紀錄為46"36)。 跳高:國小五年級男子組,金沙國小502班李宇哲,成績1.31(原成績1.32,全縣紀錄1.56)。 400公尺接力:國小三年級男子組,述美國小301班張茗翔、張茗凱、楊睿宸、張赫,成績01'05"49(原成績01'09"01,全縣紀錄50"01)。 田徑總錦標: 國小六年級男生組:第一名何浦、第二名述美、第三名安瀾。 國小六年級女生組:第一名沙小乙、第二名述美、第三名沙小甲。 國小五年級男生組:第一名沙小乙、第二名述美、第三名沙小甲。 國小五年級女生組:第一名沙小甲、第二名沙小乙、第三名安瀾。 國小四年級男生組:第一名何浦、第二名沙小甲、第三名述美。 國小四年級女生組:第一名沙小甲、第二名沙小乙、第三名安瀾。 國小三年級男生組:第一名述美、第二名安瀾、第三名何浦。 國小三年級女生組:第一名沙小乙、第二名述美、第三名沙小甲。 國中組: 九年級男生組:第一名902、第二名901。九年級女生組:第一名903、第二名902。 八年級男生組:第一名802、第二名801。八年級女生組:第一名803、第二名802。 七年級男生組:第一名702、第二名701。七年級女生組:第一名702、第二名703。 啦啦隊比賽,國中八年級:第一名801、第二名802。國中七年級:第一名703、第二名702。 精神總錦標:沙小六甲、沙小六乙、何浦601、安瀾601、述美601。國中902班、801班、702班。
-
救國團帶領青年關懷松柏園長者 促進青銀共融
為慶祝114年青年節,救國團安排一系列與青年有關的公益活動,金門縣團委會昨(15)日與國立金門大學浯洲書院合作,帶領青年學子來到金門縣松柏園老人長期照顧中心,辦理金門縣慶祝114青年節系列活動-青年造夢·共築永續-金愛浯家「青年服務·關懷長者」公益活動。 救國團金門團委會本次活動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良好健康與社會福利」及「優質教育」的概念,藉由社工對松柏園各項經營及服務介紹,讓同學們更了解社福機構在社會上扮演重要角色。接著,同學利用時下流行音樂「APT.」協助長者做健康操。長者們手舞足蹈,臉上露出開心微笑,營造「青銀共融」共同學習、向對方學習,不分年齡共享的氛圍。最後,同學們還齊心協力,擦亮四周每一扇窗,完成一場屬於他們的善行義舉。 救國團林啟良總幹事表示:青年節已今非昔比,不僅不是國定例假日更無紀念革命先烈,而必須賦予現代意義。救國團秉持「我們為青年服務青年為國家服務」的信念,繼續為社會、國家推展各項公益性、服務性、教育性、健康性的活動。 臺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化是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過程,因此健康老化是很重要的課題,當社會人口平均餘命逐年上升,讓長者有更好的關懷和照護是我們努力的目標,期盼能透過此次活動號召眾人一起關懷長者、讓長者更健康,且得到永續照顧。同時也感謝國立金門大學師長的鼎力相助及同學們的愛心善舉。 本次活動結合本縣青年、服務志工,以及參與社會服務的學生,用更多愛心與青春活力來關懷社會,並經由活動辦理的方式,提升青年從事志願服務的意願,期盼能透過這些活動,達到拋磚引玉之效,號召大家一起關懷身旁長者,讓他們都能感受到社會的溫情。
-
瓊林老人會辦會員大會暨聯誼餐會
金湖鎮瓊林老人會於近日在瓊林里辦公處二樓舉辦了「第7屆第4次會員大會暨聯誼餐會」,吸引了近130名會員及貴賓參與。 此次大會的主要目的是加強會員間的交流與聯繫,並總結年度工作成果,對未來的活動計劃進行展望。 活動當天,瓊林老人會理事長蔡其朝主持並致詞,感謝所有會員及貴賓的支持與參與。蔡理事長表示,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例行的會員大會,更是一個促進會員間互動與合作的平台。他強調,老人會將繼續致力於提供更完善的服務,關注長者的生活品質,並積極策劃更多的社會活動,讓長者們能夠在社區中享有更多的關懷與尊重。 此次活動的與會來賓包括金門縣政府社會處處長黃雅芬、縣議員王國代、金湖鎮民代表會主席蔡乃靖、副主席李秀華、代表蔡建偉、瓊林社區理事長蔡懷芝、金門國家公園東區主任楊行志、開瑄國小校長蔡志隆,以及來自其他社區的理事長們。他們在會中充分表達了對老人會未來發展的支持與期望,並強調社會各界應共同關注長者福祉。 聯誼餐會於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在彼此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了社會關懷與友誼。瓊林老人會期望未來能繼續為瓊林的長者們提供更多福利,並創造更多的社會資源與支持。
-
新加坡第三波文物返鄉 贈予歷史民俗博物館典藏
僑鄉文化是金門文化重要的一環,鄉賢落番發展落地生根、開枝散葉,留下大量且珍貴的文物,見證這一段海外移民發展。2023年8月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江柏煒特聘教授兼海外華人研究中心主任在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的支持下,啟動了海外文物返鄉計畫,接續去年完成兩批文物返鄉後,本(3)月14日由江柏煒教授代表將新加坡返臺之第三批文物轉贈予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典藏。 金門作為重要僑鄉,自19世紀中葉以來,許多鄉親為求發展,隻身來到東南亞。移民們除了透過僑匯照顧留在原鄉的家人外,他們往往也會將家鄉的特色及文化帶往僑居地,最終在海外落地生根、開枝散葉。在往返過程中,無論個人抑或海外鄉團,均留下大量且珍貴的文物。然而,隨著華人在海外發展至第三、四代,許多年輕世代早已淡忘,甚至不瞭解父祖輩從原鄉移居南洋的歷史記憶。同時,面對東南亞各地社會發展情況不同、華文教育不盡完整等因素,有大批文物長年未受妥善保存,更別說是有系統性的典藏與策展。 鑑於海外文物之重要性,自2023年8月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江柏煒特聘教授兼海外華人研究中心主任在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的支持下,啟動了海外文物返鄉計畫。去年,完成兩批文物返鄉並分別於2024年5月及12月,由師大團隊正式交予文化園區管理所(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其中一批為新加坡許允之藏書(計329本暨479冊),另一批為新加坡薛永麥畫作(計289幅畫作)。 而在師大團隊持續努力下,本(3)月14日完成自新加坡第三批文物返鄉,這些文物為多位清代、民國初年書畫家之書畫。這批藏品由蔡竹貞(已故,祖籍瓊林,新加坡知名畫家)、薛蘇南(祖籍珠山,薛永麥之子、蔡竹貞女婿)所收藏。在江柏煒教授多次赴新加坡薛蘇南宅邸,協助整理、包裝後,親自帶回臺灣本島、金門。薛蘇南先生以岳父蔡竹貞及個人名義將28件收藏書畫捐贈給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典藏。 江柏煒教授也補充說明,捐贈人之一(已故)蔡竹貞,祖籍瓊林,為新加坡知名畫家及收藏家,19世紀末父輩移居南洋,以實業及貿易發跡。蔡竹貞曾於1935年在新加坡與其他華人畫家發起組織「沙龍藝術研究會」,即今日之新加坡「中華美術研究會」前身。除此之外,他也曾經收藏過不少近現代名家的作品,部分藏品於90年代陸續釋出於拍賣市場。 此次捐贈藏品為清代至民國年間多位名家之作品,多為字帖及水墨畫。其中包含了明末清初的畫家弘仁之畫作、慈禧太后御賜之「壽」字字帖,清代書畫家呂世宜(1784-1855,祖籍西村)傳播至南洋之字帖、手抄文集,以及民國文人錢穆書法等。 自新加坡返臺之第三批文物,本(3)月14日由江柏煒教授率其團隊代表,捐贈點交給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典藏,由金門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盧根陣代表接受。盧所長表示,啟動海外文物返鄉計畫等成果全面而完善呈現,實屬難得且意義深遠。感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海外華人研究中心與文管所共同合作成立聯合研究中心及對海外金門相關文物收集的努力與付出,也感謝新加坡金門籍收藏家薛蘇南的捐贈。 金門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盧根陣也表示,東南亞等廣大僑親與人文資產的連結與保存是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所積極重視發展,從現行博物館、尋根溯源館所建置之海外文物展出,以及未來完成的博藝館以工藝美術為展示內涵等,都將獲得重要實物展示與教育成效。 而這批珍貴的文物不僅體現華人在海外的藝術涵養與文化傳承,也見證了僑居地與原鄉之間綿延不絕的聯繫。透過這次捐贈,這些書畫得以回歸原鄉,為後人提供進一步研究與欣賞的機會。接下來,將啟動博物館的典藏機制,並於不久的將來讓這批文物與鄉親見面,豐富金門的文化魅力。
-
扎根零歲教育研習開訓 陳龍安分享教養觀念與實務經驗
0至6歲是孩子身心發展的關鍵期,這段時期所接受的養育將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為推廣嬰幼兒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縣府社會處於昨(15)日上午在蘭湖社福館舉辦「零歲教育」研習訓練班,邀請知名專家陳龍安教授為參加的地區嬰幼兒托育人員,分享專業的教養觀念與實務經驗,期望透過本次專業培訓,能提升專業人員對幼兒潛能開發之技巧,並深耕培育本縣的幼苗有使命感。 此次活動在蘭湖社福館舉行,昨(15)日上午的開訓由縣府參議陳世保代表陳福海主持,社會處長黃雅芬及地區托嬰中心及家園的主管托育人員三十餘人出席參加。 陳世保參議指出,縣長對扎根零歲教育這個工作非常重視,針對扎根零歲教育的政策目前做的相當多。尤其,在陳龍安老師的指導之下,縣府扎根零歲教育的政策白皮書目前也已經完稿,後續很多的工作也會陸續來進行。縣府將啟動「扎根0歲教育計畫」,將教養孩子的任務擴及各層面,從出生開始就為每個孩子打下穩固的發展基礎,以實現其全面發展的潛能及營造優質環境與生態。 縣府為養育培植身心健康的下一代,將本縣托嬰中心及親子館作為幼兒教育的重要場域。陳世保也說,扎根零歲教育不是只有在課堂上的教育,生活上的教育也是一個重點。親子教育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所以除了課堂上的教育,其實還是要走入到生活的領域裡面,相信以後家庭教育中心應該也會有許多這方面政策上的方案。 黃雅芬處長說,陳龍安教授為臺灣著名的創造力教育專家、世界頂尖創造力大師、臺灣創造力總教頭。這系列18個小時的課程,能夠帶領各中心人員進一步認識嬰幼兒不同階段的潛能及教學方式,大家一定會有豐富收穫,希望運用到自己的工作或自己的家庭,甚至可以讓我們的朋友們都了解。 「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陳龍安教授昨(15)日講授課程時,鼓勵參與托育中心主管與托育人員自我期許成為一個名師。此外,他也比喻扎根零歲教育工程就像種子扎根種下去,用心施肥澆花照顧,一小步就是金門未來的一大步,今天你不做,明天絕對會後悔。他也說,金門投資了將近十億元硬體設施在各幼兒園,但是軟體也一樣重要,扎根零歲教育一定要軟硬兼施,基礎很重要,這也是一項積德的工作。 知識就是力量、方法就是智慧。如果教育的方法有創意,那麼孩子的學習就會比較有興趣;如果學生的學習有興趣,那麼教育的效果就會更令人滿意。陳龍安也提到此次課程設計主題是「親子共玩,創造力啟航」,因為玩是孩子的天性,陪伴孩子,樂在學習、樂在其中,才會成功。 不僅企業,教育也一樣,既要顧客滿意、員工滿意、還要老闆滿意。陳龍安說,扎根零歲教育,第一老師要專業、第二老師要用心,第三則是培養習慣要堅持,身體的健康也要堅持,扎根教育成功的秘訣就是要專業,堅持以後才會成功。 另外,他也提出「五個三」和大家共勉。第一個是「三意」,指涉顧客滿意、員工滿意、股東滿意(企業界講的);「三好」是指形象好、口碑好、生意好;「三多」是多感謝、多讚美、多激勵;「三少」是少批評、少抱怨、少責備;「三守」是守時、守信、守分。 縣府社會處表示,本次一系列課程將與嬰幼兒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討嬰幼兒成長的關鍵期,分享專業的教養觀念與實務經驗,希望參與活動者都能得到啟發,並幫助托嬰中心工作者掌握科學的教養方式,讓孩子在充滿愛與支持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
救國團金門團委會優秀青年選拔名單出爐
慶祝114年青年節,救國團金門縣團委會辦理優秀青年選拔活動,選出19位社會優秀青年,以及33位中等學校優秀青年(學生)。其中,縣立金湖國小附設幼兒園的陳雅馨老師,將代表金門縣赴台北接受全國表揚;其他優秀青年將於本(3)月26日下午在金門縣政府多媒體視聽室的青年節表揚大會中接受隆重表揚,並安排縣長與青年對談及議會參訪行程,希望進一步激發青年的熱情與活力。 優秀青年評選會議由救國團金門縣團委會邀集各界人士,包括縣府陳祥麟參議、金門大學董燊學務長、該會陳金福顧問及馬志亮主任委員等四位評審,評選出品德才能足為青年楷模,具體優秀事蹟符合職業代表性,共選出19位社會優秀青年。 中等學校優秀青年,則經過各校學務處一連串嚴謹的審核與甄試,獲選名單共計有33位,獲選同學在校品學兼優,課閒之餘熱心公益,積極投入社會服務工作、曾擔任社團負責幹部任內推展社團活動及曾代表學校參加校內外各項競賽為校爭光等,傑出表現足資青年楷模。 金門縣政府於今年慶祝114年青年節,隆重舉行「夢想織成 青春啟程」系列活動,並舉辦優秀青年表揚大會,表彰本縣社會及中等學校的傑出青年。這一盛會旨在表揚那些在各自領域中展現卓越品德與才華的青年,激勵更多年輕人為社會發光發熱。 其中,社會優秀青年的獲選名單包括王政雄、李玖芳、李誠勇、李胤澤、吳俊育等19位具代表性的青年。而中等學校優秀青年則經過各校學務處的審核,最終選出來的33位學生,包含了來自國立金門高級中學、國立金門高級職業農工學校、金城國中、金寧國中小學等學校的優秀學子。 金門縣114年社會優秀青年、中等學校優秀青年名單如下: 社會優秀青年:王政雄、李玖芳、李誠勇、李胤澤、吳俊育、吳哲瑋、林惠婷、林立洋、張庭語、許凱凌、陳逸偉、陳葳、陳雅馨、陳至人、盛莉、郭晉元、蔡百里、鄧維仁、莊伯尹(依姓名筆畫排序)。 中等學校優秀青年:金門高中:莊博程、黃以樂、劉宇和、何秋彤、許益滄、呂宜靜。金門農工職校:吳晨恩、吳品言、洪杰駿、翁沛怡、呂其暘、張修齊。金城國中:盧羿霏、陳楚甯、黃思穎、蔡沛恩、楊鈞淯、許崴盛、陳秉凱、黃羽寧。金寧中小學:方聖傑、許家泓、楊勝珽、翁惇璿。金沙國中:張孝嫣、李沛婕、周旭。金湖國中:黃昱晨、王苡靕、王湘蘋。烈嶼國中:呂沂蓉、傅筠蘋、洪宇峰。
-
優化長照服務 衛生局辦理日照經營管理工作坊
為提升日間照顧服務的可近性,讓失能者能夠在社區內獲得充分照顧,並增進日間照顧機構人員的專業知能,金門縣衛生局日前辦理「114年金門縣日間照顧(含小規模多機能)經營管理工作坊」,吸引金門縣社區式長照機構負責人、業務負責人及照顧服務員踴躍參與。 此次工作坊特別邀請財團法人私立天主教中華聖母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黎世宏執行長擔任講師,課程內容針對「日間照顧中心的經營與管理」及「日間照顧中心經營困境」等議題進行深入剖析,透過實務經驗分享與案例探討,協助日照機構強化經營管理能力,提升長照服務品質;此外,課程中不僅加深對日間照顧機構經營管理的理解,也藉此機會深度了解自身機構的未來發展及面臨之挑戰,透過講師的講解與交流研討,提供了寶貴意見與方向。 衛生局指出,為翻轉舊有刻板印象,並鼓勵長輩走出家門,自112年辦理「金門縣衛生局獎助使用社區式長照服務-背著書包上學去樂活學堂試辦計畫」,並將日間照顧中心導入「樂活學堂」概念,如同幼兒至幼兒園托育,至機構接受服務就像到「學堂」上學,日照機構則提供妥善的專業照護及多元的活動規劃,讓長輩不再抗拒,資料顯示,金門縣實際提供服務累計人數逐年增加,日照服務使用率亦明顯提升;衛生局未來將持續辦理相關培訓課程,提升日間照顧機構專業能力及服務多元性,讓長者能在熟悉的社區環境中獲得更完善的照護,優化長期照顧服務品質,打造更友善的長照支持體系。 衛生局表示,凡家中有65歲以上(原住民為55歲以上)失能者、領有身心障礙證明之失能者及50歲以上失智症者,若有照顧及專業服務、輔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喘息服務、交通接送服務等需求,皆可於星期一至星期五上班時間撥打1966長照專線諮詢及申請。
-
金寧衛生所攜手金大護理系辦晨曦健檢
金寧衛生所結合金門大學護理學系,於近日舉辦「社區健康檢查」下鄉服務活動。此次活動不僅是為了提供免費的健康篩檢服務,更是藉此機會向社區民眾宣導預防保健的重要性,強調及早篩檢和健康管理對於慢性病及癌症防治的顯著效果。核心理念是幫助居民預防疾病,提升健康意識,並促使社區每一位成員都能關注自身健康,從而創建更加健康、友善的社會。 此次健康檢查活動的服務地點設在金門縣安岐村辦公處,活動時間從清晨6點至8點30分,特別為早起的民眾提供便捷的篩檢服務。 金寧衛生所主任吳國斌表示,這項「晨曦健檢」的安排,考慮到許多居民的日常工作時間,希望能夠在一早就讓大家進行健康篩檢,這樣不僅能提高參與率,還能讓居民不必影響到日常生活及工作。 金寧衛生所的醫護團隊在活動當天,攜帶醫療器材,深入安岐村社區,為居民進行一系列的免費健康篩檢項目。檢查項目包括血壓測量、腰臀圍測量、尿液檢測、視力檢查、子宮頸抹片等,這些檢查項目對於及早發現高血壓、糖尿病、視力問題及女性常見的婦科疾病等有著極大的預防意義。吳國斌主任強調,這些簡單的篩檢可以幫助及時發現潛在健康問題,並在早期階段進行干預,避免疾病惡化。 此外,金門大學護理學系也配合這項活動,帶領三年級的護理學系學生參與,讓他們能夠實踐學習,並了解如何在社區中提供醫療服務。 護理學系主任蘇貞瑛指出,這不僅是一個服務社區的好機會,更是學術實習的重要環節。透過這樣的實習,學生能夠學習如何與不同的社區居民互動,並培養他們在實際工作環境中對健康管理的理解。她表示,金門大學護理學系非常重視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並且希望透過「社會責任(USR)」計畫,加強與當地社區的合作,讓學生在實習過程中不僅能夠增進專業知識,也能夠深化與社會的連結。 吳國斌主任特別提到,篩檢在現今的醫療體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防治慢性病和癌症方面。近年來,篩檢已經成為了慢性病及癌症防治的重要手段,例如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口腔癌等,這些疾病如果能夠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就能顯著提高治療效果,減少死亡率。金寧衛生所將會繼續加強與當地社區的合作,並且擴大篩檢服務的覆蓋面,讓更多居民受益。 為了進一步保障社區居民的健康,金寧衛生所還特別提醒居民,政府針對不同年齡層的人群提供了免費的成人預防保健篩檢服務。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規定,30至39歲的民眾每五年可免費檢查一次,40至64歲的民眾每三年可免費檢查一次,65歲以上的民眾則每年可以免費接受篩檢。此外,政府還為45至79歲的民眾提供一次終身的B型和C型肝炎篩檢,這項措施是為了早期發現肝炎,並對可能的肝病進行及時干預。 金寧衛生所呼籲,尚未接受檢查的居民,應儘早前往衛生所進行檢查。檢查需要空腹並攜帶健保卡,且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五的上午時段。居民可致電專線(082)325735諮詢詳細資訊和預約服務。透過這些免費篩檢服務,衛生所希望能夠提高大家對健康的重視,並且及時發現可能的健康風險,進一步提升整個社區的健康水平。
-
強化標租人運營能力 傳建活化研習坊報名
金門縣政府城鄉發展處將於3月25日(星期二)辦理「傳統建築活化利用與營運管理研習工作坊」,報名時間自即日起至21日截止,由於名額有限,有意者儘早報名,報名資訊請掃描QR碼或洽詢:金門縣政府城鄉發展處(082)318823#62333孫小姐。 縣府指出,本次研習旨在提升與優化金門縣傳統建築活化利用行動者的專業知識及運營管理能力,活動涵蓋理論與實務的融合,並安排專業的講座、實作與現地參訪,盼能使參與者能從不同角度深入了解金門傳統建築的活化潛力與經營技巧。 研習活動預計在當(25)日早上8時30分,於金門縣政府新聞發布室展開,上午場次將邀請東虹綠能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財會部經理鄭貴玲主講,講題為《心理有數,生意才穩固!》,內容聚焦於經營管理層面上極為關鍵的財務規劃、會計概念層面。 在講座之外,另規劃有實務操作時段《帶著自己的數字來!一起動手算出你的年度收入計畫》,透過講師的帶領,讓參與者共同練習建立自身在傳統建築活化經營過程中的財務計畫藍圖,有效提升其未來業務運營的穩定性。 當天午後的案例參訪環節,首先將前往「時苑│Dwell In Quemoy」,主理人洪亭棣預計以《論古厝的當代意義:如何打造生活與身心意義並陳的閩式古厝》為題,就個人經驗與體認分享傳統建築與當代生活整合的可能性;接著,活動將轉往「莿桐│洋樓寫真」拜訪負責人徐雅涵,其分享主題為《洋樓遺產的多重可能:如何形塑金門洋樓建築的場所意義》,引領參與者共同思考金門洋樓建築可以如何進行場所精神的發掘與文化意涵之形塑,並將這些特質轉化為傳統建築活化利用的關鍵內核。活動的最後,將由下午場次的兩位講師與全體參與者共同交流與討論,為本次研習工作方劃下句點。
-
許氏宗親會獎學金受理申請至3/20截止
社團法人金門縣許氏宗親會「一一三學年度第一學期許氏宗親會獎學金」已經開始受理申請,申請截止日期至三月二十日(星期四)為止。 這項獎學金的申請對象,須為該會許姓子女設籍金門縣,現就讀於國內公私立國民小學一年級以上之在學者。 許氏宗親會指出,申請人或是申請人家長請於申請時間內填妥申請表,檢同應繳證件(申請表、前學期成績證明書、在學證明書或學生證「須蓋註冊章」)影印本,向宗親會辦理申請。宗親會聯絡住址:金門縣金城鎮珠浦南路二十八號。 另領表送件除了宗親會以外,也可以送至下列地點,分別為:金香紙鋪(金城鎮光前路三十八號),許秋霖宗親,電話:(082)325876。冠建設(金城鎮光前路五十五號),許燕輝宗親,電話:(082)328260。來往機車行(金城鎮民族路九十二號),許國輝宗親,電話:(082)325305。北門里辦公處(金城鎮珠浦北路五巷二十一號),許績才宗親,電話:(082)325833。 一一三學年度第一學期許氏宗親會獎學金之申請資格及審核標準,說明如下: 一、各大學、高中(職)、國中、小學等組別的申請學生,其智育、德育、體育學期成績均需達到八十分以上,同時每科均需及格,才具有初審資格。 二、碩、博士申請獎學金須填附全時進修屬實,非屬在職專班、帶職帶薪或帶薪進修者切結書。經教育部認可學校考取國內公私立研究所碩、博士班,學期成績達標準者每人僅限一次申請獎勵。 此外,以上各組的入圍子弟,未得名次限額內者,則一律頒發獎狀一幀,以茲鼓勵。
-
洪允典議長呼籲:藉助宗教活動交流,促進兩岸和諧發展 「民生第一、經濟優先」,民間交流單純化
宗教「助人為善,祥和社會也。」洪允典議長倡導凡有助兩岸和諧發展及有利兩岸人民福祉者,相信政府及民間都應大力支持和鼓勵。 本次福建省宗教交流活動係由金門縣媽祖聯誼協會具名發起,號召全縣十二處媽祖宮廟,計八百五十餘善男信女共襄盛舉,於114年3月6至9日進行為期四天三夜的媽祖廟謁祖進香活動,分別赴泉州天后宮、莆田賢良港媽祖祖廟、湄洲島天后宮等地敬祭。本次活動係自108年2月間「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金門民間首次大規模赴大陸媽祖廟謁祖進香,所以格外引發各地媽祖善信們的熱烈響應,不到幾天各宮廟即搶先報名額滿,可見鄉親信仰媽祖之虔誠與恭敬。 議長洪允典應聯誼協會楊耀芸會長之盛情邀約,擔任謁祖祭祀大典主祭官。大陸廟方也特別重視此次進香團的到訪,三地媽祖宮廟無不隆重其事,由廟方董事長率同重要幹部親自接待,積極配合籌備相應一切祭拜科儀程序,讓鄉親信眾每到訪一處倍感禮遇與尊榮。 獻祭大典皆遵循古制進行,尤以湄洲島天后宮及賢良港媽祖祖廟尤為隆重,不但派出百人古裝儀仗隊伍迎賓,沿途更是鑼鼓喧天,鞭炮響徹雲霄,不曾間歇於耳,恰與本縣媽祖婆表演團隊與善信綿延一千二百公尺長長人流相輝映,聲勢極為浩大,好不壯觀熱鬧,一時為寧靜的海隅邊陲漁村帶來蓬勃的生機氛圍。 本次祭祀大典在廟宇大殿和前方廣場隆重舉行,儀式交由廟方禮生依循古制進行。在莊嚴肅穆的禮樂聲中,首先誦請議長洪允典移駕主祭人位,與金門縣媽祖聯誼會會長楊耀芸、當地天后宮董事長等三人共同主祭,另由十二村里宮廟主委代表、縣政府參議陳世保、陳祥麟,以及縣議會秘書長吳鎔銘偕同主任王垣坤、陳勵志、張武達、陳忠宏等主管擔任陪祭。每個人身著傳統藍綢長衫,領帶主祭人與副主祭人綬帶,偕同全體進香團善信團員於天后神尊前,以豐盛五牲六果與馨香清酌,共同跪拜天后媽祖上香並行三跪九叩之禮,祈求來年金門風調雨順、境內闔家安康及兩岸和平共榮。 洪議長分別代表金門鄉親向媽祖敬獻爐敬金,廟方也由董事長回贈紀念品。典禮隨著眾人的額首讚誦,伴以香煙裊裊的祝文焚燒,殿裡殿外昇起一片祥和景象,而伴隨神曲、儀仗隊、儀衛隊、舞生再一次進場,莊嚴肅穆的祭祀媽祖典禮就此圓滿落幕,讓信眾見證一場虔誠的宗教科儀活動,成功為兩岸交流搭建了珍貴的友誼橋梁。 洪議長於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表示,金門是蕞爾小島,臨海村里都建有媽祖廟宇,供奉的媽祖神尊都是從湄洲島媽祖廟分靈而來,故公認湄洲島天后宮為金門媽祖廟的祖廟,此次專程來媽祖廟謁祖進香,充分展現鄉親善信的宗教認同與文化薪傳正面意義。 再者,金門縣也是福建省籍,本來都是一家人,人民承襲同種血脈與文化傳統,有著割捨不了的臍帶關係,在歷史上已充分獲得證明,故兩岸自然而然融合發展,不能因政治因素而阻卻兩岸人民的正常往來。 今日金門與廈門在小三通下成為一日生活圈,從金廈航線客流量的增加迅速可得知廈門儼然成為兩岸民間交流最活躍的地區之一,無論在產業或觀光經濟上都密切影響著金門,希望今後本於一家人之認知,在「民生第一、經濟優先」立基上,能夠給予更多的禮遇政策支持,讓兩岸的物流貿易更加順暢,共創未來美好願景。 最後,洪議長特別代表全體進香團團員,表示此次媽祖謁祖進香活動,非常感謝大陸廟方的協力與配合,活動非常順利圓滿,讓參與的鄉親信眾感受大陸同胞的熱情溫度,大家身心靈收穫滿滿,咸表不虛此行,也相約下次會再報名參加。
-
實勘林兜坑道 陳福海:配合周邊植栽美化 打造金門風格的酒窖
為推動「將軍酒窖」計畫,縣長陳福海近日邀集金酒公司與相關單位前往示範地點之一的林兜坑道實地會勘,期望將過去富含軍事歷史的閒置坑道,轉型為儲存高粱美酒的「儲酒銀行」,希望藉由結合老酒與軍事遺跡的文化底蘊,打造出兼具觀光效益與產業價值的新型態酒窖。這次會勘過程中,縣長陳福海特別強調坑道原貌與安全防護的重要性,並針對行銷策略提出誘因,讓這項計畫在軍事文化與酒產業領域交織出多重價值,替金門再創觀光與酒業的雙贏局面。 根據金酒公司的初步估算,若將林兜坑道用作「將軍酒窖」,可容納約204甕、每甕1000公升的陶甕酒,同時還可擺放9個容量共8000公升的不銹鋼儲酒桶,讓整體儲酒容量達到27.6萬公升以上。此顯示出林兜坑道能提供龐大而有效率的空間,也凸顯坑道本身在地理環境與岩壁結構上的優勢。林兜坑道由於長年隱沒於花崗岩山體之中,擁有相對穩定的溫度與濕度,適合老酒的長期醞釀與保存。在不需大規模改建的前提下,就能發揮坑道的自然資源價值,讓珍貴的金門高粱酒獲得穩定的儲放環境,提升酒品陳年的品質與風味。 縣長陳福海指出,「將軍酒窖」計畫的重點在於活化閒置的軍事坑道,並賦予其全新的定位—從封閉、隱密的軍事設施蛻變為「儲酒銀行」。林兜坑道地處黃金地段,不僅能滿足儲酒的功能,也具備觀光與體驗經濟的發展潛力。當消費者走入這處深具歷史意涵的軍事遺跡,除了能感受花崗岩岩壁與軍事工事的莊嚴氣氛,還可透過酒甕與酒桶的陳列,體驗酒香四溢的獨特感受。此舉同時讓民眾更貼近金門高粱酒文化,理解其釀製歷程與背後的軍事故事,見證昔日阿兵哥在此開鑿坑道的辛勞過往。如此一來,坑道不再只是單純的軍事遺蹟,更成為兼具商業價值與人文情懷的場所。 在會勘過程中,陳福海縣長特別強調,林兜坑道外觀應盡量保持原有的花崗岩結構,延續其最珍貴的軍事歷史痕跡,並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盡可能減少對外觀的過度修飾或改變,讓坑道保有昔日風貌。花崗岩的質地剛硬且具特色,能突顯金門特有的地質環境;在此基礎上,適度加入迷彩元素,呼應過往軍事要塞的形象,可使景觀更具「金門風格」。同時,陳福海縣長也指示林務所加強坑道周圍的植栽與綠化整理,透過周邊自然生態與植栽環境的打造,讓坑道外觀與自然景觀結合,突顯「軍事+自然」的意象,為旅客帶來更完整的視覺與空間體驗。 巡視坑道內部時,陳福海縣長特別要求規畫設計單位在細節上要嚴格把關,尤其是排水系統與結構安全。此外,為防止坑道內積水,必須確保排水管線或排水溝暢通,避免因濕氣過重影響高粱酒的後續陳化品質。落石問題也是重點關注,需定期檢查與鞏固岩壁,避免因岩石鬆動而對酒甕、酒桶或人員安全造成風險。至於防盜措施,也不可鬆懈,畢竟隱密的坑道結構若缺乏安全設施,可能成為竊賊覬覦的目標。陳福海縣長因此強調,坑道內部的設施必須以「精簡、安全」為原則,讓儲酒作業與參訪路線都能在確保安全的狀況下進行。 為善用林兜坑道的深度與寬度,陳福海縣長要求金酒公司評估多種不同的儲酒方式,像是大容量的不鏽鋼儲酒桶可與傳統陶甕並存,同時善用坑道每個角落的潛力。在容量方面,也請金酒公司研擬針對不同客群需求,規劃多樣化儲酒容量,例如中小量私人訂製或大容量專業倉儲。如此一來,不同喜好的消費者皆能依預算與需求選擇合適的儲酒方案。金酒公司也表示,經過嚴謹的品質管控,坑道內的環境條件足以確保老酒的品質與風味安全無虞。這樣的「客製化儲酒」與「品質保證」,能讓消費者對儲存在金門坑道的酒更加放心,也進一步提升金門高粱酒的形象與信賴度。 在鎖定「將軍酒窖」初期目標客群時,陳福海縣長表示,應先從小眾市場切入,塑造金門高粱酒與軍事文化深度結合的獨特性。由於坑道容量畢竟有限,配合富有話題性的行銷手法,在市場上形塑獨家氛圍。當消費者體認到這是世界上僅有的「坑道儲酒體驗」,自然會提高他們對「將軍酒窖」的關注與好奇。此一策略對金門高粱酒的行銷而言,具有相當高的宣傳價值,能讓更多人對金門高粱酒產生興趣,進而推動金門整體酒產業的活絡。 縣長陳福海強調,「將軍酒窖」計畫的重要意義在於既能保留軍事遺址的歷史厚度,又能結合金門高粱酒特有的文化價值。透過善用坑道空間,將老酒、坑道、酒窖等元素融為一體,使之成為既具觀光吸引力,又能長期經營的酒窖品牌。此舉不僅提升金酒的獨特地位與產品定位,更能讓外界看到金門對歷史文化與產業發展的用心。從坑道的軍事記憶,到高粱酒醞釀的深度,兩者相互交織,為金門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與新的觀光魅力,也開啟了金門酒產業與文化資產「多贏」的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