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國際佳麗行銷短片開拍 金門成世界舞台焦點
十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全球城市小姐美女們,在昨日來到金門拍攝美景宣傳短影片,副縣長李文良為此致贈特製金門紀念酒給這些國際佳麗,感謝她們讓全世界有機會看見金門。 全球城市小姐世界邀請賽將於八月三十一日在台北舉行,擔任世界賽主席的「金門媳婦」蕭美萍特別於賽前安排分別來自日本、蘇里南、德國、菲律賓、委內瑞拉、巴西、俄羅斯、哈薩克、葡萄牙以及紐西蘭等十個國家的佳麗, 連同三位台灣本地選出的全球城市小姐吳芷瑜、代家萁和林之旋等人,一起在賽前,抽空來金門拍攝行銷短影音。 佳麗一行人的到訪,於昨日在莒光樓召開記者會,副縣長李文良、議員周子傑、王國代、觀光處長許績鑫以及地區多個觀光相關協會人員出席。副縣長李文良也前往莒光樓接待這些國際佳麗,並致贈佳麗特製紀念酒,表示歡迎之意。 副縣長李文良表示,感謝協會選擇金門,來自全球多個城市佳麗來到金門,對地方而言是很好的對外行銷,他祝福此行在金門的交流行程活動可以順利圓滿成功。 李文良還說,金門確實是獨特的地方,聽說所有佳麗來台都爭取要來訪問,這也是金門有獨特的魅力所在,才會吸引到很多的外國佳麗們想要到此一遊,這樣的潛力也同時適合透由國際佳麗們在社交媒體或是社群上面宣傳,一定很多人去追蹤、關注他們,他也相信藉由佳麗們的分享,會有更多人想來了解金門,拜訪金門。 蕭美萍表示,全球都在興盛「美女經濟」,她的先生所經營的「熊敏營造」也是金門行活動最大贊助企業,身為嫁到金門的媳婦,難得擔任賽事主席,當然要把這些世界級美女引導到金門,行銷金門,將吸睛的美女和美景、美食結合,把金門帶向全世界。她還說,這十位國際佳麗有的是妙齡小姐冠軍,有的是世界超模大賽優勝,有的是旅遊小姐得獎人,個個都有來頭,絕對稱得上是世界級美女。 巴西佳麗迪奧凡娜、葡萄牙佳麗喬安娜以及紐西蘭佳麗安蒂葛蕾絲,三人也代表全球城市小姐表達了對於金門風光與文化的讚賞,而縣府對國際佳麗的來訪熱烈歡迎,除了贈酒外,還有縣議員王國代及金門酒廠總經理丁丞康分別代表議會和酒廠贈酒、聖祖貢糖及縣議員周子傑贈送貢糖及餅乾禮盒,個個都是大包小包大豐收,充分感受到金門各界的地方熱情。 主辦單位表示,這次共十三位全球城市小姐,在八月二十四日到訪金門,抵達後便馬不停蹄的走訪翟山坑道、金門酒廠、聖祖貢糖、山后民俗文化村、甄洋樓、北山播音牆、莒光樓、金門大橋及清金門鎮總兵署等多地。
-
烈嶼親子攜手共學 沉浸阿美族文化魅力
烈嶼托育資源中心─生態館攜手金門縣政府民政處共同舉辦一場別具特色的「阿美族文化體驗」親子活動,以沉浸式體驗方式設計,讓孩子與家長一同走進原住民族的生活智慧,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 由金門縣政府委託中華青年公共事務倡議協會辦理的烈嶼托育資源中心─生態館,攜手金門縣民政處及王吳巫宓老師共同舉辦一場「阿美族文化體驗」親子活動,吸引許多親子家庭參與。 烈嶼托育資源中心指出,活動現場安排了多項互動體驗,包含阿美族語語詞學習、弓箭打獵遊戲、趣味十足的「扛山豬過障礙」挑戰,以及展現族群歡樂氛圍的豐收慶祝舞蹈。透過這些設計,不僅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語言與動作,更使家庭在參與的過程中,加深對阿美族文化的理解。許多家長表示,這樣的活動讓孩子不僅「玩得開心」,更能在體驗中認識原住民族文化的多元與豐富,成為親子共學的最佳時刻。 巫宓老師表示,目前在金門共有16個族群,約有1,300多人設藉居住生活,其中原住民族群也是這片土地上重要的文化資產。她強調,此次與親子館的合作,不僅是文化的推廣,更是跨族群交流的重要橋樑,希望藉由親子館的活動,將原住民族的語言、生活智慧與文化內涵,傳遞給更多家庭,讓孩子能從小建立尊重、理解與欣賞多元文化的視野。 烈嶼托育資源中心─生態館韓佩誼主任也指出,生態館此次推動親子共學及文化體驗課程,透過阿美族文化主題活動,不僅豐富了在地家庭的生活經驗,更讓親子在參與的過程中建立珍貴的文化記憶。從語詞學習到舞蹈共舞,孩子們臉上的笑容與家長的投入,正是文化教育最真實的展現。韓佩誼表示,整場活動不僅讓家庭藉由親子館活動認識阿美族語語詞、弓箭打獵、扛山豬過障礙、豐收的慶祝舞蹈,也讓大家在愉快氛圍中,接觸今日在地深根的原住民族多元文化,進一步增進彼此的尊重與交流。
-
核廢暫存假議題令人憤怒 目前沒有完整的民意調查
核三公投才剛結束,但相關討論仍持續延燒,民進黨籍新北市議員林秉宥前天提出「核廢料可暫時存放金門」的想法,對此副縣長李文良昨日表示,關於核廢料存放的問題,要以全體金門民眾的共識為重,目前並無全面性的民意調查,也無從回應。 李文良昨日出席活動受訪時表示,核廢料議題需要整體民眾都表達接受態度,縣府才可能接受,目前還沒有直接的民意調查,對於民進黨議員的看法持保留態度。 而問及與大陸通電的問題,李文良說,這是國家政策,且目前電力供給中央政府都有支持並無急迫性,若未來地方有所發展時,電力一定將會增加,屆時可再來探究。 至於有民眾在公共政策平台發起聯署表示要把核廢料放在公投同意比例最高的金門,李文良回應,此次公投並非投票率高而是同意比例高,但投票人數占整體金門人數比例是相當低的,所以沒有辦法單就這次的投票人數比例來判斷金門民眾的整體看法,目前沒有完整民意調查,縣府對任何意見看法都持保留態度。 有記者提到台灣議員的想法是在撕裂台金間的感情,李文良則說,核廢料存放議題不論哪個縣市都會是引起重大討論,民眾普遍想法是核廢料最好是遠離居住環境,目前金門民眾對核廢問題並沒有集體意志展現,因此民進黨議員意見他不便進一步回應。 存放地點一直是核廢料討論最敏感的癥結點,放在金門本島,立法委員陳玉珍則認為,放在金門本島連自己都不接受,遑論在地民眾,不過她提出二膽島沒有居民,真要考慮的話可以評估,至少不會影響民眾生活。陳玉珍還說,距離金門十三公里的二膽島隸屬金門縣,中央應比照其他核電廠提供睦鄰經費,能夠增加金門的財源,對地方發展也有助益。 縣議員吳佩雯則批評,民進黨議員的構想是假議題、真側翼的發言,可笑至極,為金門人感到憤怒,也可悲執政黨竟然還有這種素質的議員在護航能源政策的無能。 吳佩雯指出,台灣本島核電廠所發電力從未用在金馬澎三離島,不論南電北送或北電南送,離島都未曾受惠過,正因金門發電成本高及無備援政策,才會衍生兩岸通電的倡議。 吳佩雯還諷刺,林秉宥以金門有「地下坑道」為由主張儲存核廢,那他應該要提議將核廢存放在總統府底下,因為當年阿扁總統說底下有兩條秘密通道,空間應該足夠且安全,更可以省下跨海運費。她還說,核三重啟公投是全國民眾針政府的能源政策不滿及搖擺的不信任投票,但林秉宥卻以「金門97%支持核能」等語欺騙民眾,其實是為了掩蓋民意的不滿,他的這番言論不僅毫無可行性有效性,其實根本是在排擠歧視離島居民,再次掀起對立。
-
掩埋場鄰近村莊居民免費健檢 將分梯展開
金門縣環保局為落實敦親睦鄰、回饋鄉親,每年均免費提供各掩埋場鄰近村莊居民健康檢查服務。今年(114年)度委辦案件經公開招標,由地區「三大診所」共同承攬辦理,預計自8月底起至10月中旬分梯次展開。檢查範圍涵蓋金湖鎮蓮庵里、料羅里及溪湖里、金沙鎮大洋里,以及烈嶼鄉青岐、南塘、楊厝與上庫等村,希望讓鄰近掩埋場居民安心獲得醫療照護。 環保局說,本年度健康檢查場次時間分別為:8月30日至31日金沙鎮大洋里、9月6日至7日金湖鎮溪湖里、9月20日至21日金湖鎮蓮庵里、9月26日至28日烈嶼鄉青岐及鄰近村莊,以及10月11日至12日金湖鎮料羅里。每日檢查時間均為上午7時至12時。 凡設籍於上述村里的居民,皆可依通知單所列時間,攜帶身分證或戶口名簿至現場報到,經確認身分後即可受檢。若因故無法參加本村場次,亦可至其他場次完成檢查,相關通知單已陸續寄送,敬請鄉親妥善安排。 環保局表示,本次健康檢查項目依年齡分層規劃,30歲以下居民將進行一般血液、尿液檢驗,並包含肝膽腎功能與胸部X光等基礎檢查;30歲以上居民則提供更完整的成人健康檢測,包括血脂、血糖測定、腹部超音波、特定生化檢查(乙醯膽鹼脂酶)及多項癌症篩檢等。藉由定期檢查,協助民眾及早發現潛在健康風險,確保長期健康。 為使檢查順利進行,環保局提醒受檢鄉親須於檢查前空腹6至8小時,若口渴可少量飲水;檢查當日建議穿著輕便衣物如運動服,避免穿著連身洋裝或絲襪褲襪,並請勿攜帶項鍊及金屬飾品,以利檢查作業。現場亦將有環保局人員及診所醫護人員提供引導與協助。 環保局強調,掩埋場設施長期鄰近居民生活環境,縣府持續以行動展現對鄉親健康的重視,盼藉由每年的健康檢查,讓居民獲得即時醫療資訊及健康守護。環保局誠摯邀請符合資格的民眾踴躍參與,共同營造安全、健康的生活環境。
-
分享與海相遇的故事 繪話海洋環教活動報名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預訂在八月三十日(星期六)舉辦「繪話‧海洋」環境教育活動,報名對象不限(國小四年級以下須家長陪同),每場次人數限二十名、候補人數五名,歡迎喜愛海洋、繪畫的夥伴,透過掃描QR Cod報名參加。 這場由金門縣水產試驗所主辦的「繪話‧海洋」環境教育活動,時間訂於八月三十日(星期六)下午兩點到五點,於水試所二樓會議室舉行。 金門海岸線綿長,先民或依海而生從事鹽業漁業,或跨海經商返鄉興學建樓,發展出獨特且多元的海洋文化。軍管時期則禁海為界,守衛國之疆土的同時也限制了海洋產業的發展;而隨著戰地任務解除,海洋資源與棲地環境更迎來重重挑戰:漁撈技術突飛猛進、越界違法捕魚、海岸工程施作等,都在不知不覺間影響海岸的樣貌;因此這場活動將邀請前海洋保育署金門工作站站長徐維駿,分享來到金門與海洋相遇的故事,透過外地人的視角重新審視金門海洋,並以此為繪畫題材,現場示範如何將海洋記憶入畫。 水試所表示,活動將準備基礎的水彩媒材,讓學員於活動中完成作品,透過畫筆描繪自己獨有的金門海洋故事,此外,水試所人員也將現場協助學員,將畫作掃描投稿至《金門海洋攝影及寫生作品線上票選活動》,期許以海洋記憶與繪畫為基礎,培養「知海、近海、進海」的情懷,進一步推動永續海洋的保育行動。
-
體驗傳統在地海產 古崗麥蝦料理製作報名
麥蝦是金門傳統且特有的在地漁產,古崗社區發展協會今年度承接海洋委員會「海洋產業及環境永續經營推動方案」計劃,展開一系列的體驗活動,古崗社區預定在八月三十日舉辦兩場次的「麥蝦料理製作體驗」。每場次受理二十位民眾報名參加,名額有限,報名從速,以免向隅。 古崗社區發展協會表示,「麥蝦料理製作體驗」活動,預定在八月三十日舉行,上午場時段為早上九點三十分,而下午場時間則是下午兩點三十分舉行,體驗實作的時間約為二至三小時(視現場狀況調整);活動將在古崗社區發展協會活動中心(古崗村口大榕樹下)進行,課程除了講座之外還將利用古崗社區共餐廚房進行實際體驗麥蝦料理,讓參與學員們瞭解麥蝦料理的製作技巧。 體驗活動的相關報名資訊,可逕洽金門古崗自然村粉絲專頁瞭解,或是利用連結網址進行報名。 古崗社區發展協會指出,體驗課程將由金門農工養殖科主任回兆年率養殖科老師團隊擔任主講,並就麥蝦烹飪方式、拌料爆香技巧及各式料理進行實作,學員們還可將自己作好的麥蝦料理帶回家。
-
佛堂起火 警報器提醒住戶疏散並救援
金門縣消防局在昨天(二十六日)上午八點四十七分接獲報案,指稱金城鎮環島北路一段九十巷附近一處住宅三樓發生火警,消防人員在獲報後隨即派遣車輛人力趕往,所幸火勢在消防人員到場後迅速撲滅,無人員傷亡。 昨日早上的這場民宅火警,由於起火地點緊鄰住宅區及加油站,因此情勢不容輕忽,消防局立即出動金城、金寧分隊共七輛各式消防車輛、十八名消防人員及六名義消,迅速趕赴現場搶救。 消防人員到了現場後迅速佈署兩條水線展開搶救,並在職義消通力合作下,迅速控制火勢,於短時間內將火勢撲滅,昨日的火警燃燒面積約五平方公尺,整起火災起火原因及財損由消防局火災調查科調查中。 消防局說明,在救災人車抵達之後,發現起火點位於住宅三樓佛堂,現場濃煙密布,並伴隨住宅用火災警報器鳴響,經詢問住戶後得知,是因聽見警報器聲響,立即通知家人疏散,成功避免人員傷亡。 消防局第一大隊大隊長董必文表示,適逢農曆七月祭祀拜拜期間,民眾燃燒金紙的過程中應隨時有人看守,確認餘燼熄滅不再復燃後才可離開,另應使用專用金爐及選擇於空曠處燃燒、遠離易燃物(如回收物、乾的雜草等)或瓦斯桶,避免金紙飛散引燃周邊可燃物,風速過大時不可以焚燒,同時周圍應準備水桶或滅火器,若金紙飄散時得進行初期滅火,防止擴大延燒。住宅亦應安裝住宅用火災警報器,有助及早偵知火災,利於反應逃生與初期滅火。
-
墨海傳薪書法聯展揭幕 洪子軒、陳玉貞百件作品精選展出
「墨海傳薪-洪子軒、陳玉貞書法聯展」昨(26)日上午10時於烈嶼文化館展覽廳舉行開幕茶會,現場賓朋滿座,氣氛溫馨熱烈。此次展覽由烈嶼鄉公所主辦,匯聚兩位藝術家多年來的心血與精選作品,作品數量超過百件,誠摯邀請各界藝術愛好者蒞臨觀賞。 開幕式貴賓雲集,包括烈嶼鄉長洪若珊、文化局長陳榮昌、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盧根陣、烈嶼鄉民代表會副主席吳福全與代表林宜蘭、金門縣美術學會理事長唐敏達、金門縣水墨協會總幹事蔡顯吉、書畫作家洪明燦、林馬騰、金門縣書法學會總幹事張金石、水彩學會理事長楊天澤、林水綠校長,以及金門縣歷任鄉鎮長協會理事長洪國正等人均到場祝賀。 鄉長洪若珊致詞特別感謝文化局長期支持烈嶼藝文發展,使得文化館成為深受遊客與鄉親喜愛的藝文空間。她也肯定林水綠校長及一群退休教師,在館舍營運與策展上默默付出的心力。洪鄉長強調,書法藝術需要耐心與熱情,而這場展覽正是兩位藝術家將多年研習成果呈現給社會大眾的最佳舞台。 文化局長陳榮昌代表縣長表達祝賀,並高度評價兩位藝術家的創作。他指出,洪子軒老師自軍旅退役後重返筆墨世界,透過篆書與隸書的淬鍊,展現典範意義;而陳玉貞老師的作品則展現「氣勢磅礡、柔中帶剛」的獨特風格,筆力強勁卻不失細膩,令人印象深刻。他形容,兩人的聯展正好交織出傳承與創新的對話,極具文化價值。 鄉代表會副主席吳福全則從「國粹」角度切入,指出書法是藝術形式,更蘊含心性修養與倫理道德的教化功能。他呼籲教育界應持續推動書法教育,讓年輕世代理解文字之美,進而培養心靈與品格。 洪子軒:從軍旅到翰墨世界 洪子軒(原名洪楙彧),1961年生於烈嶼,自幼受教於陳福蔭、洪啟義、劉榮欽等書法名師,退休後更師承郭春甫。曾獲「烈嶼守備區書法比賽社會組冠軍」(1984)、「台灣松下中國傳統書法比賽大專組亞軍」(1987),並多次於全國性賽事獲優等。近年來積極參與高雄味青書法學會、金門書法學會等聯展,持續精進。 洪子軒認為,學書之道需具備「清整、溫潤、閒雅」三要,並應崇尚經典、追慕先賢,以古為師、開創新境。他強調,此次展覽的目的在於分享研習心得,也希望透過交流推廣書法教育,並虛心接受前輩指導。 陳玉貞:柔中帶剛的新世代筆墨 陳玉貞畢業於復興商工美工科,現為金門縣書法、美術、水墨、水彩等多個學會會員。她習書二十餘年,師從洪明燦,足跡遍及兩岸三地書法展與國際性藝展,亦曾舉辦個展與雙人展,作品多次入選大型書畫大賽。 陳玉貞自述,自己的學習過程始於臨摹帖本,循序漸進至楷、行,最後進入創作階段。因師長要求撰寫大型字體,逐漸發展出大氣奔放的筆風,甚至常被誤以為是「男性手筆」。她表示,展覽對自己而言是一份「成績單」,既緊張也充滿期待,希望觀眾能給予回饋,讓她在創作道路上更臻成熟。 墨海傳薪:承繼與創新的對話 「墨海傳薪」展名寓意深遠:象徵墨韻流轉、代代相承,更代表兩位藝術家在不同世代的相互呼應。洪子軒以傳統碑帖的厚實功力,展示深沉的文化底蘊;陳玉貞則以創新筆觸,呈現當代書法的多元面貌。兩人的聯展,具有守成之美,展現革新之姿。 本次展覽將在烈嶼文化館二樓展覽廳展出,超過百件作品涵蓋篆、隸、楷、行等多樣書體,兼具古典意境與現代活力。鄉公所表示,期待這場展覽能讓鄉親與遊客感受到書法藝術的無窮魅力,也為烈嶼藝文生活注入更多養分。
-
水墨畫協會會員展水墨清秋8/30開展 歡迎鄉親蒞臨觀賞
金門縣水墨畫協會將於8月30日至9月10日在金門縣文化局第一展場舉辦「114年度會員展」《水墨清秋》。開幕典禮將於8月30日上午10時舉行,屆時,歡迎鄉親暨藝文界人士共同蒞臨觀賞。 每逢金秋時節,天地間自帶一股澄澈與靜謐的氛圍,彷彿一幅潑墨而成的清雅畫卷,淡遠卻蘊含詩意。在這樣的時令裡舉辦水墨畫會員展,格外能凸顯墨色交融與筆觸靈動的藝術特質。觀者漫步展場之間,能欣賞墨韻氤氳的層次與變化,更能感受到創作者在畫作中寄託的情感、哲思與人生體悟。 水墨畫淵源悠久,自古至今孕育出多樣風格與表現形式,從工筆到寫意,各有精妙之處。工筆畫注重細膩描繪,筆觸精緻、色彩豐富,觀者可從細節之中窺見畫家深厚的功力與耐性;寫意畫則強調氣韻生動與情感抒發,筆法簡練而神韻悠遠,引領觀者隨墨色暈染,展開無限聯想。本次展覽兼容兩種風格,充分展現水墨藝術「寫實」與「寫意」的雙重美感。水墨畫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藝術形式,更是歷史積澱與哲思智慧,它既展現藝術家對自然的敏銳觀察,也是一種心靈的寄託與情感的流露。 在藝術語彙之外,水墨畫的「留白」更為人稱道。所謂留白,並非空缺,而是一種富含哲理的藝術空間。它引導觀者的視線流動,也營造畫面的呼吸感與想像力。山水、人物、花鳥在畫面中的布局,映射著平衡與和諧之美;濃淡之間、動靜之間,皆是畫家心境的映照。欣賞一幅水墨畫,要觀其筆法勾、皴、擦、點的精妙轉換,更要體會濃墨的厚重、淡墨的空靈。墨色的層次,宛如人生的多元境遇;筆觸的轉折,猶如心境的流轉。每一幅佳作,都不只是視覺的呈現,更是一場心靈的對話。 在秋意漸濃之際,金門縣水墨畫協會誠摯邀請社會各界一同走進展場,與水墨對話,與藝術交流。相信在一幅幅作品之間,觀者必能感受到水墨畫所蘊含的深邃意境與精神啟迪,並在文化的涵養與藝術的滋潤中,獲得新的感動與體會。
-
家扶小小冒險家暑期課輔班 陪伴孩子展開夏日冒險
炎熱的金門,陽光灑落在綠意與古厝之間,孩子們的笑聲伴隨著書本翻頁與腳步聲迴盪。今年,金門家扶中心再度在暑假推出「小小冒險家」暑期課輔班,為期五週的課程,由社工陳鈺儒細心規劃,帶領一群孩子走進書本、走進聚落、走進大自然,用眼睛去觀察、用心去體驗,更用雙手去記錄屬於自己的夏日冒險。 課程以「閱讀」為核心,透過新聞閱讀室,孩子們一頁頁閱讀,再把心得寫進學習單裡。這樣的練習,不只是文字能力的提升,更是一種思考的養成。當孩子開始嘗試提問、辯證,甚至分享自己的觀點時,那份勇敢,正是教育最溫柔卻深刻的力量。 然而,今年的課輔班不單是書桌前的閱讀。以「探索與冒險」為主題,孩子們揹起「冒險手冊」,帶著好奇心走出教室,走進金門的山與海、聚落與街道。他們在浯江溪旁,用望遠鏡第一次看見彈塗魚和招潮蟹的動作;他們在後浦小鎮,用五感記錄街道故事,嗅聞著老屋木材的氣息,聆聽石板路上自己的腳步;在古崗聚落與梁山步道間,他們用落葉做成葉脈書籤,將自然的紋理留在記憶裡。最後,孩子們把三日的經歷彙整成一本「聚落小書」,書裡有圖畫、有文字,也有心靈的印記。 第二梯次的冒險活動,更是讓孩子在土地的滋養中成長。與金門海島學校、瓊林社區合作,孩子們學習料理海蚵麵線,理解食魚文化背後的生活智慧;他們也用撿拾的海廢創作,學習守護海洋的重要性;在瓊林聚落的走讀中,孩子們踏進一段段歷史,明白聚落形塑的差異與意義。兩日結束,他們手裡捧著「聚落冒險手冊」,眼裡閃爍著比課本更真切的知識光芒。 「家扶不只是給予經濟協助,更重要的是陪伴孩子建立自信心,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金門家扶中心主任洪依帆分享道。連續17年的暑期課輔班,從不間斷。從書本到土地,從文字到體驗,孩子在冒險中學會觀察、學會發問,也學會了分享。今年的「小小冒險家」,讓家長安心,更讓孩子留下了一段段勇敢與成長的記憶。 課程最後的結業典禮上,每個孩子都接過屬於自己的結業證書與小禮物。他們手裡緊握的不是只有一張紙或一份禮物,而是一段勇敢的探索軌跡。孩子們笑著說,這是一個「不一樣的暑假」。 金門家扶特別感謝金門植物園、金門海島學校與瓊林社區的支持,讓這場冒險更加真實貼近土地。洪依帆主任表示:「未來我們會繼續為孩子創造更多學習與成長的機會,讓他們在愛與陪伴中健康、快樂、堅定地前行。」 在金門的夏天,孩子們化身成小小冒險家,他們把閱讀變成翅膀,把土地當成課本,把一個又一個笑容,寫進了屬於自己的人生故事。
-
深化環境保護觀念 植物園辦手工抄紙體驗
金門植物園今年新推出「紙想告訴你」主題活動,於日前辦理2場次。講師首先引導學員思考紙在生活中的運用,並展示多種以天然材料(鳳梨葉、稻穀、香蕉絲等)製作的特色紙張,接著引領學員動手鋸樹枝、取樹皮收集抄紙原料,以及展開手抄紙實作,在體驗中也回顧世界各國紙張發展歷程,期藉以帶領大家思考造紙所需資源和「紙」的多元面貌,深化環境保護觀念。 在首堂課程中,講師先引導學員思考「提到紙會想到什麼?」學員踴躍分享,從衛生紙、包裝紙、書本到考卷等,了解紙張與日常生活的緊密連結。課堂中也展示多種以天然材料製作的特色紙張,例如以鳳梨葉製成的紙、混合稻殼的稻禾紙,以及以香蕉絲編織的香蕉紙,兼具環保與功能性。同時也帶領學員們,透過體驗鋸樹枝、取樹皮等步驟,更貼近造紙資源取得過程;其中不乏有人是首次使用手鋸,過程充滿樂趣,有學員形容「敲樹枝好舒壓」。 而第二堂課程抄紙實作,在講解後,學員動手嘗試,打漿、抄紙、壓榨、晾曬等步驟,雖有人連續失敗三次才成功,但隨著經驗累積,操作越來越熟練,課程現場氣氛熱烈,學員們專注投入,直至課程結束仍意猶未盡。 進人第三堂課「紙的小學堂」,在講師的引導下,學員回顧世界各國紙張發展歷程,並結合實作體驗,讓大家思考造紙所需資源,包括水與木材,進一步認識資源回收的重要性,深化環境保護觀念。 金門植物園指出,親子透過在植物園內認識、採集金門或外來植物,實際操作從打漿、抄紙、壓榨、晾曬等步驟,體驗手工抄紙的趣味,同時也感受紙張的珍貴與美麗,以及發現生活中資源循環再利用的可能性。 此次兩場活動告一段落,接下來將依回饋進行課程內容調整與修正,期在不久後能以更完整、有趣的方式呈現,並開放民眾預約體驗,相關訊息可鎖定金門植物園FB粉專或林務所網站公告。
-
路邊停車須順向停妥 與酒駕者同車恐連帶受罰
酒駕行為一直是道路交通安全中最嚴重的問題之一,不僅危害自身安全,更對無辜用路人造成極大威脅,交通安全需要你我共同維護,為了遏止酒駕歪風,相關法規已明定連坐罰則,提醒不僅駕駛人本身需要提高警覺,同行乘客同樣有責任共同防制,大家一起努力,讓道路更安全! 縣警局金城分局指出,依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35條第8項規定,若駕駛人經檢測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以上,同行年滿18歲以上、70歲以下之乘客,將一併受到處分,處以新臺幣6,000元以上、15,000元以下罰鍰。換言之,若親友明知駕駛已飲酒,卻未盡到勸阻責任,甚至選擇搭乘同車,不僅將自身置於危險之中,更可能面臨連帶受罰。此項規定凸顯政府防制酒駕的決心,也強調「喝酒不開車、同車要勸阻」的重要性。 酒駕事故往往一瞬間奪走無數家庭的幸福,除了加強取締酒駕之外,藉由連坐罰則,讓乘客同樣承擔責任,目的在於建立全民防制酒駕的共同意識。警方呼籲民眾,不論是與親友聚餐、朋友聚會,或任何應酬場合,務必記得「指定駕駛」、「搭乘計程車」、「善用代駕服務」等替代方案,切勿心存僥倖,避免憾事發生。 除了酒駕,日常生活中也常見到違規停車所造成的交通隱患。駕駛朋友在停放車輛時,若是在未劃設停車格線的區域,必須依照車輛行駛順行方向並緊靠路邊停放,禁止逆向或斜向道路方向停車。這項規範的設立,主要是為了確保車輛停放整齊,維持道路的順暢與安全,避免因逆向或斜向停車導致其他車輛視線受阻,增加事故風險。 金城分局表示,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56條規定,若駕駛人未依順行方向停車、未緊靠道路右側停車,或在單行道上未緊靠路邊停放者,將處以新臺幣600元以上、1,200元以下罰鍰。許多駕駛因貪圖方便,隨意停車,不僅可能受罰,更可能阻礙消防車、救護車等緊急車輛的通行,延誤救援時間,後果不堪設想。 遵守停車規範不僅是避免罰鍰的問題,更是維護公共安全的責任。若每位駕駛人都能做到順向緊靠路邊停車,除了讓道路看起來更整齊有序,也能有效減少事故風險,讓行人與其他車輛能夠更安全地使用道路。 無論是酒駕的防制還是停車規範的遵守,都是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一環,金城分局呼籲民眾,切勿酒後駕車,切勿心存僥倖;同時養成良好的停車習慣,避免因一時方便而造成不必要的危險與損失。唯有駕駛人、乘客與所有用路人共同遵守交通規則,才能營造更安全、更友善的用路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