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慶祝植樹節 各界及地方代表齊心綠美化金門
金門縣114年植樹節活動於昨(12)日在金寧鄉嚨口村北側空地熱烈舉行,現場活動規模盛大,來自各界的代表及地方民眾積極參與,共同為金門的綠化事業出一份力。此次活動由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主持,金門縣議員董森堡、金防部指揮官黃先任、陳玉珍立法委員辦公室主任董家瑋、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鄭瑞昌等重要嘉賓出席,現場氣氛熱烈,展現了大家對於金門綠化與環保工作的共同關注。 除了各界領袖與政府官員的支持,當地居民、金寧中小學的師生及長輩等亦積極參與其中,讓整場活動更加充滿活力和意義。金門縣的綠化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這與過去數十年來當地民眾與軍方的共同努力息息相關。活動現場,大家在歡笑中,攜手為金門的環境與生態未來做出貢獻。 副縣長李文良在致詞時表示,金門今天能夠擁有如此令人自豪的綠化成果,與當地軍民長期以來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李文良特別感謝縣議會的提案,使這片原本做為戰地據點的土地,能夠順利開展綠化計畫,並邁出了轉型的第一步。他表示,這不僅是對環境的關懷,也是對金門歷史的延續。金門的土地,曾經見證過戰爭的痕跡,而如今,這片土地又因為綠意盎然的森林和植栽,成為了大家共同守護的自然家園。 李文良強調,金門縣政府未來將從文化與觀光等層面,進行更深層的規劃與發展。他表示,金門的歷史、文化和自然環境相互交織,這片土地上曾經發生過重大的戰爭,而這段歷史如今將成為遊客與居民共同了解的珍貴資源。因此,未來的金門,將不僅僅是美麗的綠色景觀,還將是充滿教育意涵的歷史文化基地,讓更多人來到金門,親身體驗古寧頭戰役等歷史事件,進一步深化對金門戰地文化的理解與認識。 陳玉珍立法委員辦公室主任董家瑋表示,若有需要中央政策支持,將全力協助,與地方攜手為金門努力。 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則對此次植樹活動表達了深切的期待。他希望今天種下的樹苗能夠順利生長,為金門帶來更多綠意與生機。他指出,這不僅僅是一次單純的植樹活動,更是地方社會與政府共同努力,推動綠色發展和生態保護的具體體現。 議員董森堡則在活動中向大家表達了感謝,並對這片特殊的植樹區域表達了深刻的感受。他指出,這個活動舉辦的地方,擁有豐富的戰地文化元素,是金門歷史的一部分,讓這片土地不僅變得更加綠意盎然,也承載著濃厚的歷史意義。董森堡期望未來能夠將金寧北海岸的各個景點串聯起來,讓金門的觀光價值進一步提升,並將金門打造成為一個更具吸引力的旅遊目的地。 林務所所長鄭向廷表示,此次植樹活動的核心目標之一,就是要改善金門沿海的生態環境,減少嚨口村冬季時節的風沙侵襲。鄭向廷提到,金門長期受到風沙問題的困擾,尤其是冬季風力強勁,對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影響。為了改善這一情況,林務所專門進行了規劃,決定移除銀合歡等外來入侵植物,並選擇適合當地生長的樹種進行種植,從而實現綠化並保護生態環境。 這次植樹區的規劃,採用了多種類、多層次的植物進行栽植,從大喬木到小喬木,再到灌木,全面提升了植栽的多樣性和生態價值。總共種植了大約1,000株各類樹木,包括烏桕、黃槿、水黃皮、黃連木、潺槁樹等,以及金門特有的植物,如金門赤楠和田代氏石斑木等。這些樹木不僅有助於提升當地的景觀效果,還能夠在自然環境中提供更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對金門的生態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為了進一步推動全民參與植樹與綠美化工作,林務所宣布將於3月下旬在各鄉鎮公所舉辦贈苗活動。民眾只需捐贈114年3月未開獎的發票3張,即可兌換1株苗木。苗木種類包括桂花、茶花和酒瓶蘭等,每品項限兌換1株,每人最多可兌換4株。這項活動的推出,不僅使居民能夠更直接參與金門的綠化建設,也進一步提升了市民對環保與可持續發展的關注與認識。 金門的植樹節活動,展示了政府與民間團體攜手合作、共同為地方環境與生態發展努力的決心。隨著更多的植樹與綠化行動,金門將成為一個更加綠意盎然、環境優美的地方,為未來的世代打造一個健康、永續的家園。
-
金門體育會舉行新任委員聯合就職典禮
金門體育會運動與休閒發展委員會及木球委員會日前在金門青年活動中心聯合舉行新任委員就任活動,由金門體育會理事長歐陽儀雄頒發新任主委聘書給運動與休閒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李誠智及木球委員會主任委員董燊,副縣長李文良、教育處長孫麗琪、社會處長黃雅芬、金門大學校友會理事長李光杏等嘉賓亦出席祝福,活動溫馨順利。 金門體育會理事長歐陽儀雄首先感謝運動與休閒發展委員會及木球委員的成員對金門體育的支持與推展,希望在良好的基礎上能更蓬勃發展,為金門拓展運動觀光與爭取榮耀。 副縣長李文良表示,運動與休閒發展委員會之主要任務為關於金門運動與休閒之倡導及推行與發展事項,近年來有關新興之槌球、匹克球、水域活動的引進推展都很有成效;木球委員會對木球推廣與對外競賽,包含縣運、離島運動會、全國木球賽、全民運動會、兩岸木球賽、亞洲盃等賽事屢次獲獎,為金門爭光,同時協助與承辦各項木球賽事,表現可圈可點。 教育處長孫麗琪肯定兩會對地區體育推展的貢獻,並鼓勵大家持續推動金門的運動發展,邁向「運動健身、快樂人生」的願景。社會處長黃雅芬感謝兩會對金門各社區與關懷據點的運動推展,讓鄉親能體驗新興活動的樂趣,透過規律的運動習慣,促進健康提升免疫力延緩失能老化。 運動與休閒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李誠智感謝副主委蔡佈曦與李光杏、許大鴻、黃仲凌、溫景財、周偉義、顏士強、李鍾靈、任奕勳等委員的支持,以及總幹事呂曉媛與執行秘書董晏廷協助才能順利推展會務。 木球委員會主任委員董燊感謝榮譽主委李誠智、副主委許玉昭、李光杏與許大鴻、顏章團、許自佑、王文進、古文秀、洪維航、盧松民、顏士強等委員的支持,以及總幹事周偉義,呂曉媛、王榮山、何聰賢三位副總幹事的分工合作才能精進會務。同時感謝金門縣政府、金門縣議會、金門大學、金門體育會與金門縣立體育場長期的支持與鼓勵,期望大家整合資源通力合作共同為金門體育耕耘與奉獻。
-
特色產業輔導補助說明會 歡迎參加
縣府產業發展處延續過去幾年為美食業者推出的輔導及品質提升行銷計畫,獲得上百家業者熱烈參與及輔導,今年度為使更多特色產業業者可以參與,推出「金門特色產業輔導及品質提升行銷計畫」,參與對象為餐飲業者、美食伴手禮及烘焙糕餅業者,補助金額為400萬元整,歡迎金門地區美食業者踴躍申請。 縣府產業發展處表示,為協助業者再升級,針對縣內合法經營,願意接受輔導之業者,推動產業輔導升級,透過顧問協助與指導,以進行輔導補助申請與改善,依營業需求針對營業環境提升、科技應用導入、包裝設計、品牌設計、故事行銷、動線指引等,由專家顧問團隊協助提供客製化輔導,補助業者經費總計400萬元整(業者自籌款至少20%)。 補助計畫受理申請報名至114年3月31日下午5時止,歡迎金門地區餐飲業者、美食伴手禮及烘焙糕餅業者踴躍參加,補助計畫報名相關文件請至金門縣政府產業發展處下載(下載路徑:便民服務/民眾申辦案件表格/青創及產業輔導科/「114年金門特色產業輔導及品質提升行銷計畫」實質輔導補助申請須知)。 計畫說明會訂於114年3月14日下午2時在金門三創服務平台2樓會議室(金門縣金城鎮模範街1-1號)舉辦,說明今年度特色產業計畫輔導補助及行銷活動內容,同時邀請縣府及中央相關計畫資源執行單位到場向特色產業業者說明具體方案,希望金門地區的特色產業業者踴躍參與,申請今年度縣府提供的輔導補助方案,協助業者轉型與優化。 詳情請至「縣府產業發展處」及「金門美食讚」官網臉書查詢,如有任何疑問可於週一至週五上班時間(8時至12時,13時30分至17時30分)撥打服務專線: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0922-167293,陳先生)或縣府產業發展處(082-318823#66375,陳先生),將有專人說明。
-
環保局與樹共舞活動延至3/16辦理
環保局原訂於3月15日(六)在烈嶼國民中學辦理二梯次的「與樹共舞」環境教育活動,由於活動當天氣象預報為陰雨天,為確保活動參加人員安全,將順延一天至3月16日(日)辦理。 另外,目前該活動下午場次已報名額滿,上午場次尚有10位名額,歡迎大家踴躍報名。考量活動安全性,參加者至少國小一年級以上,且12歲以下參加者需家長陪同;另活動每人酌收100元保險費用(如陪同人員不參與攀樹活動,則無需繳費)。 有意願報名者請填寫Google表單報名(上午場:https://reurl.cc/L5rn03),活動資訊請至環保局網頁/活動快訊查詢。如有任何問題請洽詢活動聯絡人陳小姐,電話:082-334588。
-
輔具清一清巡迴金門 伊甸基金會服務長輩及身障者
伊甸基金會展開「輔具清一清」全台輔具清潔巡迴活動,12日為第三場次,首度跨海至金門,為長輩及身心障礙者提供專業的輔具清潔與保養服務。此次活動清洗保養輪椅及枴杖共22件,活動現場吸引了當地居民的踴躍參與。伊甸基金會董事長陳宇昭、金門縣政府參議陳祥麟、社會處處長黃雅芬,以及多位貴賓也現身關懷,為全台巡迴服務寫下見證。 本次活動的宗旨是提升輔具使用者的生活品質,讓民眾能夠在日常生活中享受更安全、舒適的輔具服務。除了提供專業清潔,伊甸基金會也強調了輔具清潔和保養的重要性,並希望透過此活動普及輔具維護知識,讓更多人了解如何正確使用和清潔輔具,確保使用者的健康與安全。 活動現場,伊甸基金會董事長陳宇昭與金門縣政府參議陳祥麟、社會處處長黃雅芬等貴賓一同參與。展現了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提升金門縣民眾生活品質的重視。 伊甸基金會董事長陳宇昭在致詞中表示,民眾會定期清洗衣服、床單等日常用品,但對於輔具使用者來說,卻未必能了解輔具的正確清潔方式。他指出,許多長者或輔具使用者可能會忽視輔具的保養,甚至有些人認為輔具「卡卡的也無所謂」,這樣的想法不僅可能降低輔具的使用效果,還可能對使用者的健康造成風險。因此,伊甸基金會透過此次活動,為金門縣的長輩與身障者提供專業清潔服務,讓他們能夠使用更加安全、舒適的輔具,提升生活品質。 此外,陳宇昭董事長還提到,伊甸基金會自2019年起便承辦金門縣輔具資源中心,為當地居民提供輔具相關服務,並且積極進行輔具使用知識的推廣。此次來到金門,伊甸基金會與金門縣社會處進行了充分溝通,未來希望能夠在輔具資源中心增加更多輔具清潔服務,進一步提升服務內容,讓金門民眾能夠享有更多元的輔具支持服務。 金門縣政府參議陳祥麟在致詞時表示:非常榮幸能夠代表陳福海縣長參加這次重要的活動。他指出,隨著金門縣人口老化的增加,輔具服務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對於年長者和身心障礙者來說,輔具的維護和清潔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此次伊甸基金會來到金門舉辦輔具清潔服務,對於在地民眾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大的幫助與支持。 陳祥麟提到,金門縣的老年人口逐年增加,而身心障礙者的比例也持續攀升,為了能夠讓這些族群過上更加舒適、安全的生活,金門縣政府將持續與各界合作,提供更多實質的支持。他感謝伊甸基金會在金門的努力,並期待未來能夠有更多像這樣有意義的合作,為金門的民眾帶來更多福祉。 活動現場,伊甸基金會的專業團隊開始為輪椅和枴杖進行清潔及保養,並向在場的民眾展示了輔具清潔的整體流程。使用過多年的輔具,經過專業團隊的清潔和保養,煥然一新。 在專業團隊清潔過程中,伊甸基金會董事長陳宇昭與金門縣政府參議陳祥麟也親自體驗了輔具清潔服務。兩位貴賓一同參與了輪椅的清洗與檢修,並對整個流程給予高度評價。 伊甸基金會透過「輔具清一清」巡迴活動,讓更多人了解到輔具清潔的重要性,並提供專業的清潔和保養服務。此次金門活動的成功舉行,不僅讓在地民眾體驗到高品質的輔具服務,也進一步推動了金門縣輔具資源中心未來的發展計畫。 伊甸基金會表示,未來將持續開展更多輔具清潔巡迴活動,並進一步擴大服務範圍,讓全台更多需要輔具的民眾都能受惠。民眾可以定期關注「伊甸輔具清潔服務」的活動訊息。
-
《金門瞭望》保育「媽祖魚」 金廈「兩門」一起來
特約主筆:李金生 近10年以來,金門海域每年有10至20起鯨豚擱淺的案例,曾有單日2起的紀錄,海洋悲歌奏不停,讓保育團體扼腕不已,憂心廣闊的大海到底發生甚麼事,讓保育類海洋動物面臨死亡威脅? 中華白海豚別稱太平洋駝海豚、中華駝海豚、粉紅海豚,歷年金門海域擱淺死亡個體中不乏來不及長大的幼豚,讓這種每年農曆三月「媽祖生」慶典至端午節前後,在金廈海域逐浪覓食,因此也有「媽祖魚」之稱的海上嬌客,受到更多的關注。 「中華白海豚」因為數量十分稀少,亦有「海上大熊貓」之稱,被定位為珍稀保育類動物,最近幾年在金門大、二膽海域頻繁出現,兩岸釣客時有目擊紀錄,有時甚至徘徊於停泊中的船隻四周,可以近距離觀察和拍攝。2016年,綽號「荔枝師」曾是前總統李登輝「御廚」的盧文雄,就常在海釣時於大、二膽海域目擊中華白海豚成群出現,數量多達30、40隻左右,消息傳出後引起保育團體和學界的重視。 中華白海豚屬大陸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根據《新華社》的報導,與金門一衣帶水的廈門灣估計生活著60至70頭左右,分別屬於5到6個不同的家族,住在海邊的居民常可在自家陽台上看到海豚成群追逐嬉戲,十分賞心悅目。 廈門在1997年就成立「中華白海豚省級自然保護區」,2000年再經國務院批准,升級為「廈門珍稀海洋物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7588公頃,保護對象涵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文昌魚、黃嘴白鷺、岩鷺,以及小白鷺、中白鷺、大白鷺、夜鷺、池鷺、牛背鷺、蒼鷺及小杓鷸。其中,屬於中華白海豚的保護區面積占有5,500公頃之廣。在這片白海豚棲息的海域裡,船舶航速限制10節以下,海上工程爆破藥量也不得超過138公斤,目的都在減少人類干擾,盡可能做到減震、減噪。同時還透過海堤開口改造、紅樹林濕地修復、增殖放流等生態環境修補措施,增加白海豚的活動空間和食物來源。 廈門當地媒體曾報導,保護區還特地為這種討人喜歡的海洋動物寫了一首歌,「白海豚,換我來守護你。用我的愛,換你笑容永遠美麗。」同時還拍攝動畫短片《白海豚樂樂》,並成立白海豚劇團,直指人心的措施吸引更多人加入保育白海豚的行列,特別是廈門當地涉海企業相繼拿出具體行動,為保護它們盡一分心力和責任。 筆者在《中國時報》服務期間,多次奉派赴對岸採訪〈廈門海峽論壇〉,有關中華白豚和多種瀕危野生動物的保育議題,即是論壇的子論壇主題之一。對岸學界希望這種在各分布水域正遭受「棲地消失」、「誤觸漁網」、「水質汙染」、「水下噪音」與「淡水流量減少」等5大威脅的瀕絕動物,在金廈海域能有一個可以喘息和繁衍的地方。 金門縣水試所自2020年起爭取海洋委員會補助,也開啟中華白海豚的記錄工作,並透過目擊紀錄蒐集中華白海豚分佈資訊,用以相關調查的分析研究,同時將金門鯨豚現況推介至國內外,更自2022年起與中華鯨豚協會合作,共同調查金門海域的中華白海豚族群。 該所在本月八日舉辦「中華白海豚調查志工訓練課程」,內容包括鯨豚生態、鯨豚觀察技巧及海上調查訓練,完成訓練課程者有機會以志工身分參與本年度鯨豚海上調查,這是一件參與見證海洋生態和故事的好事,值得大家給予支持和鼓勵。 金門、廈門一水之隔,也共享一片海。中華白海豚在金廈海域穿梭來去,期待在兩岸共同努力保育下,這種珍稀保育動物可以永續生活,安心繁衍它們的新生代。
-
金中女籃遠征乙級籃聯北區複賽 各界贈程儀
金門高中女子籃球隊代表金門縣出發前往台北,參加113學年度全國高中乙級籃球聯賽北區複賽。為了給予球隊最大的支持,各界關心在地籃球發展的單位和熱心人士紛紛致贈程儀,並送上真摯的鼓勵與祝福。 今年度全國高中乙級籃球聯賽北區複賽將於今(13)日至18日進行,比賽場地設於台北市師大附中體育館;為了讓金門高中女子籃球隊的選手們能夠以最佳狀態迎接挑戰,長期資助金中女籃的在地熱心企業陳金福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金合利鋼刀,以及財團法人金門高中校務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洪成發、金門縣兩岸籃球交流促進會會長洪志合、金門高中校友會會長林榮泉,於比賽前特別赴校致贈程儀,並預祝球隊旗開得勝,勇奪佳績。 金門高中校長許自佑代表學校感謝各界對球隊的熱心支持,並對熱心企業與單位的捐贈表示誠摯感謝。他指出,這些支持讓球隊更具信心,能夠充分發揮潛力,他也承諾學校會持續提供更多資源來支持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許校長也感謝隊上教練與防護員們的辛勤付出,並勉勵球員們在比賽中全力以赴,不僅為學校爭光,更為金門爭取榮譽,期待創造佳績。 本次赴台參賽的金門高中女子籃球隊隊職員由許自佑校長擔任領隊、主教練楊翔燁老師、助理教練陳令飛組長、運動傷害防護員張軒澔以及隨隊教師呂世璋學務主任等人。參賽的球員包括李欣恩、洪瑀彤、蔡欣蓓、洪雨柔、林沛綺、周姵岑、鍾馥妤、陳慧欣、吳子恩、陶芓榆、鍾馥茹與楊喬昕等人,大家都將全力以赴,展現金門女籃的實力與風采。 本次賽事在師大附中體育館三樓舉行,分組小組賽賽程,分別為:3月13日(四)12:00金門高中vs中大壢中。3月14日(五)12:00金門高中vs萬芳高中。3月15日(六)11:00金門高中vs四維高中。
-
植樹節綠化八二據點 期椰子苗蔚成金湖景觀
3月12日適逢植樹節,金湖鎮公所於八二據點舉辦植樹活動,透過實際行動推動環境綠化。鎮務顧問龔先生特別捐贈椰子苗,支持鎮內綠美化工作,與公所人員一同參與植樹,為當地增添生機。 活動當天,鎮公所人員分工合作,依序進行挖坑、植苗、覆土、澆水等步驟,確保每株椰子苗順利栽種。參與者皆投入其中,盡力讓樹苗穩固成長,期盼未來能形成綠蔭,提升金湖鎮的自然景觀與生態價值。 金湖鎮長陳文顧表示:感謝龔顧問的熱心捐贈與支持,使鎮內綠化工作得以持續推展。他指出,植樹不僅能夠改善空氣品質、降低熱島效應,還能促進生態平衡,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因此,公所將持續推動環境綠美化計畫,鼓勵鄉親共同參與,攜手打造更優質的居住環境。 此次植樹活動不僅象徵春天生機盎然,也展現了社會各界對環境保護的重視。金湖鎮公所表示,未來將結合社區、學校與民間團體,推動更多綠化行動,讓金湖鎮成為更宜居的永續社區。
-
陶瓷廠開設書法課程 探索瓷雕與筆墨的藝術創新
陶瓷工藝與書法藝術的結合,不僅展現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更為陶瓷創作開拓新的藝術表現形式。為提升藝師技藝,金門陶瓷廠近期開設書法課程,讓廠內藝師透過筆墨揮灑,體驗陶瓷雕琢與書法意境的交融,進一步精進工藝技巧,探索跨界創作的可能。 廠長林蔚尚表示,書法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心境的修煉,當書法運筆的節奏與陶瓷彩繪技法相結合,便能激盪出獨特的文化韻味,這也是廠內藝師持續追求的目標。此次課程除教授基本書法技法外,亦強調書畫美學與陶藝創作之間的關聯性,期望藝師能在墨韻間體悟傳統藝術的精髓,同時提升工藝素養與藝術鑑賞能力。「陶瓷講究工藝技法,書法則重視筆意神韻,兩者皆需專注與沉澱,方能臻於完美。」林蔚尚勉勵藝師珍惜此次學習機會,透過課程強化美學素養與創作能力,在筆墨與陶瓷的共鳴中找到個人藝術風格,進一步挑戰自我。他也鼓勵藝師積極參與各類陶瓷及書畫藝術競賽,展現個人實力與創造力,讓努力與天賦在更大的舞台上發光。 多名參與課程的藝師表示,過去主要專注於陶瓷雕刻與彩繪技法,較少有機會深入學習書法。透過此次課程,他們不僅掌握基本運筆技巧,也開始思考如何將書法藝術融入陶瓷創作,以提升作品的文化價值與藝術層次。有藝師分享:「書法的學習讓我在彩繪時更加細膩,筆鋒的掌控也更流暢,這門課讓我對自己的工藝有了全新的體悟。」 陶瓷廠計畫未來持續推動跨領域學習,讓藝師不僅在技術層面精進,更能在藝術創作的廣度與深度上有所突破。透過陶瓷與書法的結合,不僅能深化傳統工藝,也能為藝師個人職涯發展開拓更多可能性。
-
校園柳營笙歌巡迴音樂會 3/15寧中小體育館登場
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金門縣閩聲愛樂協會承辦,並由金寧鄉公所、金沙鎮公所、金寧中小學協辦的「校園柳營笙歌巡迴音樂會」,即將於3月15日下午2時30分隆重登場,為金門帶來一場獨具特色的音樂饗宴。音樂會的首場演出將在金寧中小學體育館舉行,接著第二場演出將於4月19日晚上7時在金東戲院繼續上演,為金門的觀眾呈現一系列精彩的音樂作品。這場音樂會以悠揚的樂聲,將穿越時空的音符帶進金門的每一個角落,傳遞深具歷史與文化意涵的音樂魅力。 此次音樂會的特色在於,它將表演藝術帶入校園與社區,讓音樂不僅僅侷限於音樂廳,而是走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音樂會的內容,將透過動人的旋律展現金門獨有的歷史文化與人文特色,將金門的歷史、風情和精神傳承,以音樂的方式生動地呈現出來。該場音樂會同時也強調代際之間的音樂交流,讓不同世代的觀眾與演出者共同編織一場跨越年齡界限的音樂盛宴。 音樂會的演出團隊相當強大,匯聚了金門當地的知名表演團體,包括安琪莉莎合唱團、紫韻箏樂團、碧山樂團以及金寧中小學管樂團等。這些團體將帶來一系列扣人心弦的音樂作品,為現場觀眾帶來視聽雙重享受。 安琪莉莎合唱團將為觀眾獻上《金門禮讚》、《戰地的春天》、《Dona nobis pacem》、《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鼓浪嶼之波》和《城裡的月光》等中英文經典曲目。這些作品既有紀實性,又富有抒情性,深刻表達了戰地風華和時代記憶。合唱團的悠揚歌聲將帶領觀眾感受金門深厚的歷史底蘊,並回味那些與金門有著深刻聯繫的歷史時刻。此外,金門地區的知名女高音許瑞芬校長也將親自登台演出,為現場帶來一段獨唱表演,進一步提升整場音樂會的藝術性與魅力。 紫韻箏樂團的社會組演出將呈現《四季紅》、《南都夜曲》和《風之彩》等古箏二重奏。這些曲目融合了傳統與現代的音樂元素,琴聲悠揚婉轉,極具感染力。該場古箏表演將引領觀眾穿越時光的隧道,感受中國傳統音樂的獨特韻味,同時也能領略到現代音樂創新的風采。 碧山樂團則將以薩克斯風合奏演出一系列經典旋律,薩克斯風的溫潤音色將帶領觀眾進入音樂的夢幻世界。每一段音樂的演奏,都是對旋律的深刻詮釋,帶來不同音樂風格的碰撞與融合。這種音樂形式不僅令人陶醉,也讓人對金門音樂文化有更深的理解與認識。 此外,金寧中小學管樂團的學生們也將登台演出。這些年輕的音樂學子將以他們的青春和熱情為該場音樂會注入活力,透過純真的音符,展現他們平日努力練習的成果。這不僅是對他們音樂才能的展示,也是他們對音樂的一份熱愛與奉獻,讓現場觀眾感受到音樂的力量,並激勵更多人參與到音樂的世界中來。 該場音樂會的亮點之一在於它的跨界融合,社會社團和學校團體的參與讓整場演出更加豐富多元。老中青三代音樂人齊聚一堂,無論是經驗豐富的專業音樂人,還是充滿朝氣的學校學生,都能在這個平台上進行音樂的交流與學習。這樣的活動不僅有助於促進金門本地音樂文化的發展,也能加強社區與學校之間的聯繫與合作,讓音樂成為一種促進理解與團結的力量。
-
2025金寧鄉石蚵文化季活動 即起報名
金寧鄉公所將於4月19日和20日,於「金門大橋金寧端廣場」舉辦盛大的「2025金寧鄉石蚵文化季」活動。此活動不僅是展示金寧鄉的歷史與文化,也是推動地方特色、美食及文創產品的重要契機。為了讓活動更具特色,金寧鄉公所特別推出「美食管夠!獨家市集」,將設置48個創意市集攤位,涵蓋餐車、文創商品、農特產品等多元內容,為金寧鄉的石蚵文化季增添更多色彩。 為了讓更多商家及機關能參與此次盛會,金寧鄉公所誠摯邀請有興趣的業者踴躍報名。報名時間自即日起至3月20日下午5點止,僅接受網路報名,恕不接受電話報名。欲參加的業者可透過網路報名系統登記,報名網址分別為:攤商報名網址https://reurl.cc/gegMEQ,宣導單位報名網址:https://reurl.cc/86rp7g。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承辦人簡小姐,電話0980-835850。 此次「美食管夠!獨家市集」將設置包括海蚵料理攤、主食攤、烤炸類、飲品攤、甜點攤、文創手作及遊樂攤、餐車攤等多樣化攤位,並提供多項選擇,滿足不同參觀民眾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海蚵料理攤位將優先錄取,並且免抽籤,這是因為海蚵是金門當地的特色美食之一,也是金寧鄉的代表性產品。其他類型的攤位將依照報名情況進行抽籤錄取,並將於抽籤後公布錄取結果。 金寧鄉石蚵文化季活動的攤位設置將以3公尺x3公尺的帳篷形式,並配備長條桌與兩張椅子。每個攤位將提供基本電源110V,其他設備及所需物品(如飲用水等)則需要各攤商自行準備。攤商必須確保在活動開始前,即於4月19日中午12點前,完成攤位佈置。攤位搭建完成後,車輛卸貨後必須迅速駛離現場,避免影響活動現場的秩序。為了營造整潔與和諧的市集氛圍,攤商需配合清潔工作,並確保活動結束後場地垃圾整理整齊,主辦單位核可後才會退還保證金。 所有成功報名的攤商,將在攤商說明會上繳交新台幣叁千元保證金及伍百元清潔費,保證金在活動結束後,經主辦單位確認場地清潔並無違規情形後退還。此次市集活動將在金寧鄉公所的精心規劃下進行,讓每位參與的商家及顧客都能有愉快的體驗。 此外,金寧鄉公所也期望透過此活動,將金寧的優質農特產品、在地特色美食以及金門文創商品推廣至更多觀眾面前。這不僅是一次地方經濟的活絡,也是一個文化交流的平台,讓更多人了解金寧鄉及金門的美食、歷史與人文特色。報名的攤商需符合相關規範,販售的產品應以當地農特產、金門特色小吃及文創商品為主,並符合環保、生態、食農教育的理念。 金門的海蚵擁有鮮美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價值,是當地極具代表性的海鮮之一。透過石蚵文化季的活動,不僅能讓更多人品嘗到這道美味,還能深入了解金寧鄉在海蚵養殖方面的歷史與文化意涵。除了海蚵料理,還會有各式各樣的地方特色小吃、金門風味餐等,展現金門豐富的美食文化。 除了美食與商品的展示,活動現場還將設有多樣的文化交流及娛樂活動,為參與者提供更多互動的機會。金寧鄉公所表示,此次活動將充分發揮在地特色,並邀請觀光客來到金寧鄉,透過現場的各式攤位與精彩節目,了解金門的風土人情、體驗當地的美食與文化。 「2025金寧鄉石蚵文化季」不僅是金門地區的一大盛事,也是金寧鄉推動地方特色產業與文化的重要舉措。此次活動將會吸引來自各地的遊客與在地居民一同參與,並進一步推動金門的觀光發展及特色產業的行銷。金寧鄉公所期待透過這樣的活動,將金門的特色美食與產品推廣至更大的舞台,讓更多人認識並愛上金寧鄉。
-
王添富、王添泉以父母名義在沙中設獎學金
為了回饋家鄉、幫助學子,王添富、王添泉兩位退休校長慷慨捐贈新台幣30萬元予金沙國中,並以雙親王秋林、蕭含英之名,在金門縣立金沙國民中學設立紀念獎助學金,藉以鼓勵品學兼優及家境清寒但努力向學的學生。兩位校長期盼個人的小小舉動能讓更多學子獲得實質的幫助和鼓勵。金沙國中黃明森校長表示,感謝兩位校長對教育的熱忱與無私奉獻,金沙國中將善用這筆獎學金,持續激勵後進認真向學、追求卓越。 王添富、王添泉兩位退休校長,日前前往金沙國中捐贈新台幣30萬元,並以其父母王秋林、蕭含英夫婦之名,在金沙國民中學設立紀念獎助學金,藉以鼓勵品學兼優及家境清寒但努力向學的學生。金沙國中表示,兩位退休校長,一生的職涯奉獻給教育,退休後持續關心地區教育,也捐款回饋家鄉、幫助學子,精神令人感佩。 王添富曾任金沙國中第六任校長(民國65-68年間)。談及捐款獎助後進,他娓娓道來指出,憶及幼年時期,家境清貧,三餐溫飽常成問題,父母雖不識字,依然咬緊牙關,聘請私塾老師至家中授課,教授三字經、書法、數學等知識,奠定他良好的學習基礎。猶記在讀高一時,適逢八二三炮戰,成為流亡學生赴台灣本島求學。在當時,他的成績並不突出,但深受母親囑咐:「無論如何,一定要好好讀書,未來若金門不幸淪陷,日子會過得很苦。」這句話深植心中,並激勵他發憤向學,於高二時獲得兩筆獎學金,金額合計800元,相當於當時一個月的薪資,換算現值約三、四萬元,這筆獎學金極大地激勵了他的求學之路,也成為他日後回饋社會的動力。 基於這段經歷,王添富與王添泉昆仲,決定以實際行動回饋鄉里,捐贈30萬元成立「王秋林、蕭含英夫婦紀念獎助學金」,並將每年提供10個名額,分別頒發給5名學業優秀學生與5名家庭經濟困難但積極向學的學生,每人可獲新台幣3,000元獎助。 兩位校長指出,希望透過這筆獎助學金,讓更多的學生獲得實質幫助與鼓勵,進一步提升學習動力,並將這份關懷傳承下去。他們也期許未來更多校友能加入行列,共同為家鄉的教育發展貢獻心力。 金沙國中說明,該獎助學金將於每年10月開放申請,凡為金沙國中八、九年級學生,且學習優異或符合經濟補助資格者皆可提出申請,並會在學校慶典時公開頒發,以表彰學生努力向學的精神。 金沙國中校長黃明森說,前校長王添富退休多年,仍念念不忘金沙國中,此次與弟弟王添泉校長捐資鼓勵學子的善舉,不僅是對金沙國中學子的肯定與支持,更展現了對教育的熱忱與無私奉獻,金沙國中將善用這筆獎學金,持續激勵後進認真向學、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