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林清河夫婦以母親名義捐十萬
金門縣社會處表示,日前金門縣救助金專戶接獲一筆來自金永利林清河夫婦,以母親李出治女士的名義捐贈新台幣10萬元,除了回饋金門在地,更希望運用愛心捐款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期盼藉此行動為社會盡棉薄之力,傳遞溫暖給民眾,並拋磚引玉持續發揮社會公益精神吸引更多人一起投入社會關懷,讓社會更美好。 社會處長陳世保表示,特別感謝林清河夫婦以及李出治女士對本縣弱勢家庭的關心與協助,縣府也頒發感謝狀,表揚其回饋社會,樂善好施,關懷在地暖舉。為落實社會福利業務之推動,集中各界力量,發揮救助功能,縣府設有「金門縣社會救助金專戶」,讓社會各界能發揮愛心,縣府也運用專戶協助遭受重大變故的家庭度過難關,協助冀以關懷弱勢。 社會處表示,倘有民眾想發揮愛心,協助改善貧困或發生急難事件之民眾的生活,亦可捐贈至台灣土地銀行金門分行,帳號:039058001167,戶名:金門縣社會救助金專戶,讓社會充滿愛的力量。
-
山外-金城紅1 07:20加繞中正及金中
車船處公告指出,自112年9月25日起,山外-金城紅1路線07:20班車試辦加繞中正國小站及金門高中站。 車船處表示,為了避免山外地區金門高中通學的專車過度擁擠,同時讓高中通勤學子上學更加便利,除了現有的學生專車「S7-06:50」「K8-07:25」二車班外,另規劃將早上07:20紅1班車,試辦加繞中正國小站及金門高中站,高中學生可選擇在中正國小站下車步行至學校側門,或可在高中校門口旁的金門高中站下車直接進校門,此舉將可讓高中學生依個人需求選擇下車地點,達到舒適便利的通學環境。
-
榜林圓環汽機車事故 一女挫傷
金寧鄉伯玉路一段榜林圓環路口於昨日14時55分許發生1起交通事故,一名林姓女駕駛由伯玉路二段進入榜林圓環往伯玉路一段方向行駛,與鄭姓女子駕駛普重機車由伯玉路一段繞行圓環往林湖路方向行駛於圓環內發生擦撞,事故造成鄭女右腳擦挫傷,經消防隊送部立金門醫院,警方於現場對雙方當事人實施酒測,初步排除酒後駕車行為,至於詳細肇事原因正由金城分局釐清中。 金城分局在此呼籲,榜林圓環號誌時相已開始運作,除了要遵守交通號誌外,車輛行經多車道之圓環,應讓內側車道之車輛先行,並且應注意車前狀況減速慢行、建立「停、讓」觀念,確實遵守交通規則,以避免發生意外事故。
-
關懷三失老人 金龍獅子會贈中秋物資
金門縣金龍獅子會會長楊忠馨21日率領獅友們捐贈30份中秋節關懷物資,贈予金門華山基金會用於協助金門「三失老人」,會友們為三失老人進行相應的基礎健康測量,也關懷他們的居住環境,以確保他們的身體狀況得到關注和照顧,展現獅子會一直以來的社會關懷精神。 「三失老人」是指年老、無依、無力的長者群體,他們常常面臨孤獨和健康狀況的挑戰。中秋節是華人社區最重要的節慶之一,象徵著家庭團圓和關懷。金門金龍獅子會一直致力於支持社區,特別是關注到有需要的人們。楊忠馨會長表示,該會感到非常榮幸能夠在這特別的節日裡,為金門的三失老人提供關懷和支持。這是我們回饋社會的一份小小之力,希望能夠讓他們感受到社區的溫暖和關懷。 楊忠馨表示,希望關懷物資能夠為長者帶來一絲溫暖和關愛。這個節日不僅僅是團圓,還是我們關心社區中最弱勢的一份表達。金門金龍獅子會的善舉將使社區更溫馨、更充滿愛心。 金門華山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對金門金龍獅子會參與社服公益表示衷心感謝。這次活動金門金龍獅子也展現了社區團結和關愛的力量,希望能夠激勵更多人參與社區服務,攜手打造更溫馨、更關愛的社會。
-
跨域斜槓教師李麗娟 獲星雲教育獎、師鐸獎雙料殊榮
金門縣中正國小的李麗娟老師,27年前創立了金門縣鼓吹陣,挽救了差點失傳的文化。作為一位音樂老師,她也成為跨領域教育的代表,指導學生在全國科展屢獲佳績,並在中國的科學競賽中多次獲獎。她的教育理念是將心力投注於幫助孩子邁向世界,這種才華橫溢的教育方法讓她獲得了112年師鐸獎的肯定。 金門縣鼓吹陣原本面臨著失傳的危機。然而,在民國86年,金門縣中正國小的音樂老師李麗娟被學校委託,接下這項挑戰,創立了中正國小鼓吹隊。出乎意料的是,這個任務,已經持續了26年,不僅成功地傳承了鼓吹陣文化,還在教育部全國各級學校民俗體育競賽中,贏得了八連霸的榮譽。 李麗娟老師回憶當時,她和學生們對鼓吹陣一竅不通,因此從零開始,尋求老藝師的指導。她紀錄下老藝師的教學內容,回家仔細聆聽,然後轉化為容易理解的樂譜,這種革新教學方法取代了傳統的口耳相傳,使鼓吹隊在20多年的努力中逐漸進步。 李麗娟的卓越之處在於她是音樂老師,但卻勇於跨足不同領域,引領學生參加科學競賽、環境教育競賽等等。無論是與科學或環境永續相關的比賽,她幾乎都不缺席。 李麗娟老師連續5年指導學生參與教育部的環境教育競賽,每次都獲得獎項。這不僅帶給學生榮譽,還讓她本人獲得了教師耕耘獎的肯定。此外,她多年來帶領學生到戶外進行氣候環境變遷調查,甚至指導他們參加科展,為金門的學生贏得了高度評價。 每年,李麗娟至少帶領學生參加4次以上的比賽,途中總會遇到種種挑戰,無論大小,她總是勇敢扛起責任,不僅是老師,還兼任保母的角色。 然而,這些困難並沒有讓李麗娟退縮。他們不僅在臺灣參賽,還前進中國參加多個競賽,包括上海、武漢和合肥等地,與世界頂尖人才競爭。李麗娟認為,世界競爭激烈,能參加科展的孩子都是菁英中的菁英,這次比賽讓孩子們擴展了視野,增廣了見聞,連老師自己也受益匪淺。 對許多弱勢學生來說,第一次去臺灣、第一次品嚐麥當勞都是在李麗娟的帶領下實現的。這些經驗成為吸引學生參加鼓吹隊和科展的動力,也有助於他們改善學習成績,讓自己變得更加出色。因此,李麗娟總是積極申請經費,尋找贊助,她希望能帶著孩子走出海島,走向世界。 今年,李麗娟贏得了星雲教育獎和教育部師鐸獎的雙料殊榮。她謙虛地接受這些榮譽,並表示這是全體人的成就,她感謝工作上的夥伴和支持家人,也感激那些努力付出的孩子們。 「傳承創新、拔尖扶弱、環境永續」是她的教育理念和目標。李麗娟表示,她將繼續堅持下去,因為只要看到金門的孩子們站在全國的舞臺上,她便感到驕傲和感動,這正是她堅持不懈的動力。
-
投身教職18年 蔡慧瓊老師榮獲112年師鐸獎
金門高中教師蔡慧瓊榮獲師鐸獎,累積多項教學卓越榮譽。她以地理專業和獨特的教學設計兩度獲得教育部教學卓越獎,並成為社群經營和課程設計的專家。她積極參與台灣各地的教育分享活動,已在近30場次分享經驗,覆蓋了8個縣市,並跨越了不同級別的學校,分享她的專業知識。此外,她還主辦了超過50場的戶外教育課程。 蔡慧瓊老師鼓勵學生參與營隊,並協助接待來自臺灣其他地區的高中生。透過這個過程,學生不僅學會如何招待客人,還鼓勵他們思考設計、策劃和行動,讓他們成為金門的出色「好主人」。 儘管外表年輕,蔡慧瓊老師已在教育領域服務18年。她來到金門教書已經8年,這是因為她的丈夫是金門人,所以她才選擇在這裡教書。 蔡慧瓊老師深信教育能改變人生,她感謝曾經遇到願意支援她新思維模式的老師。她出生在漁業家庭,但在教育的引導下,她的人生得以改變。她在過去的18年中,不斷地陪伴學生,瞭解他們的能力、特質和夢想,為他們打造一個能夠發光發熱的舞臺。 在97學年度,蔡慧瓊老師的「地理任意門」計劃獲得了教育部教學卓越獎銀質獎。在111學年度,她的「玩WAY金門」計劃獲得金質獎。在這個計劃中,近1000名學生通過心智圖的組織思考,完成了金門68個聚落的踏查記錄,繪製出728張聚落的綠地圖。學生反饋表示,這門課程讓他們思考到從未想過的問題和挑戰,學會在團隊中做出取捨,更深入地瞭解了自己的家鄉。 此外,她也鼓勵學生組織地方學校之間的跨校交流營隊,並接待來自臺灣其他地區的高中生。這個機會讓學生思考如何透過食衣住行育樂來向訪客介紹金門,激發了他們的潛力和動力。 蔡慧瓊老師不僅在教育學生方面表現出色,她也在協助初來金門任教的同事方面非常細心。她專注、有耐心地聆聽同事的需求,並通過提問引導同事重新思考問題,幫助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蔡慧瓊老師的教育成就和她對學生和同事的關懷,讓她成為一位傑出的教育者,值得高度讚揚。
-
《藝文沙龍》作家黃珍珍 細密文思織就雲霞成錦
從生活裡的眾多隙屑入手,黃珍珍的散文充滿了人間煙火氣,展現其不同人生階段的橫斷面,透由點滴筆墨的匯聚、相觸、相融,潛流於字裡行間的真情實感,讓人暢快進入而又留戀忘返;她對於物事體貼而精微的表述,有一種凡事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清明,既親切而又飽含力量,愈讀愈能品嚼出醇厚的滋味來。 素簡人生 文字照拂 直說自己「愛寫、愛講、愛畫、愛旅遊」,黃珍珍的創作力綿亙不斷,如水漫坡地,自然無拘;無論寫作、手作、彩繪……,她策馬奔騰,衣袂飛揚,其創作如盛夏恣長的草木,繁茂葳蕤,豐饒可觀。 黃珍珍對文學的愛好,早在童年時期便開始萌芽;小學的她,就對文字情有獨鍾,國中時,她更進一步地領略了國語文字的博大精深與意境之美。自認「不是讀書的料」,又為分擔家計、貼補家用,國中畢業後,身為次女的黃珍珍旋即邁入職場,但不想原地踏步的她,利用餘暇大量閱讀書報雜誌,尤其關注各大報藝文副刊,黃珍珍直言,「字典就是我的老師」,她孜孜以求,自學不懈,逐日增長見識、鍛煉思維、成長語言,同時提升文學素養。 民國65年開始投稿,黃珍珍自此踏上寫作征途。初次投稿,以「甲甲」為筆名,黃珍珍的散文處女作〈心弦上的音符〉,寄稿五日後即獲《金門日報》刊用。除了本名,黃珍珍也用「甲甲」、「方玄」、「珍珍」、「商欣」等筆名;她娓娓解釋,因為自己是「珍珍」,音同真,真的反面為假,故而她以假的諧音「甲甲」為筆名;「方玄」的來由,乃因彼時喜歡「玄」字,且她認為做人應當四四方方;「商欣」則隱喻著她在婚姻生活及家庭生活裡的悵然與失落。 婚後,身為妻子、成為母親,在工作、家事和育兒的忙亂生活裡,分身乏術的黃珍珍停筆13年之久;然她在時間的間隙裡不忘閱讀,直至重新提筆,依舊下筆如有神。她擅於抽取零碎的時間,於一隅靜謐中沉澱浮躁的心,「等孩子睡著後,點一盞小燈,在燈下爬格子」;在順流而下的歲月之河裡,書寫的工具漸次轉換為電腦、手機,黃珍珍表示,她現在多以手機寫就,可隨時隨地鍵入當前情緒的流動、目光所及的景象,以及現下的種種感慨與回味。 愛手作 俯拾皆靈感 閱讀、寫作之外,還喜歡手作與彩繪的黃珍珍說,她兒時嗜讀漫畫,一度用描圖紙臨摹,迄今仍不時塗塗畫畫。舉凡寫作或手作,沒有千錘百煉,何來繞指柔音?基於此,黃珍珍認為,她所喜愛的物事,她所投注的心力,都給予她莫大的回饋,同時一圓她的兒時夢想│對於文字的喜愛,透由持續的閱讀與寫作,讓她躋身作家之列,迄今出版五本著作;喜好針線活、熱愛彩繪、醉心於手作,讓她得以踏入社區及校園,擔任才藝講師,推廣彩繪、手作與生活的結合,指導學員如何實地操作和應用。 笑稱自己「喜歡搞東搞西」、「每天都在動腦」,舉凡禪繞畫、蝶谷巴特、拼布畫、衣物彩繪、毛線鉤織、手工書、毛根花、攝影、針線活等,全都難她不倒。孫兒的玩具,她利用紙板來製作;她尤其擅長「變廢為寶」,通過拼貼、塗畫、剪裁等方式,將二手舊衣物改換為魅力獨特、令人驚艷的嶄新面貌;而她亦與畢業於復興美工的大女兒共同設計別具在地特色的風獅爺T恤。坦陳「喜歡挑戰自己」,黃珍珍甚至擁有美容丙級證照,但也因準備證照應試期間,過於專注與投入,導致左眼視力大為受損。 黃珍珍自侃,如今幫忙帶孫,孫兒的上學時間即是她的休閒時間,下午四點便是她的上班時間│接孫放學、料理晚餐……。時間細碎,諸多事務積壓成堆,她在日常之中平衡興趣與生活,把過去和未來盡化筆端;她以簡約易讀的筆力,真誠且地道、又直接又坦率地寫出了人性相交相知的美好,乃至相輕相怨的複雜。其著述固然字字平素,語言毫不晦澀,卻總裹覆著人心的柔軟、人性的幽深和人情的曲折,以及實實在在的生活現場、結結實實的生活片段。 寫作之於黃珍珍,一方面是興趣使然,另一方面,她則相當感謝母親,由於母親與她無所不談,提供往昔種種有趣多姿的生活情事,讓她「寫興大發」,更豐盈了她的寫作題材。黃珍珍並提及,她的每本著作皆穿插生動可愛的Q版插圖,幸有專擅繪畫的大女兒,為她這「不甘寂寞」的母親效力。長時與文字相伴,以書為容,點墨為妝,把生命視為一場傾盡全力的演出,黃珍珍以「活到老,學到老」為人生宗旨,務求不負當下,凡事認真以待。 以文悅人 以情感人 妥善收藏歷年來的稿件剪報,黃珍珍細述,其創作洞察生活的細節,正視內心的真實,讀者與粉絲往往當面向她回饋讀後的肺腑之言。一篇〈老婆萬歲〉,說的是為應酬而陪同客戶前往酒店、徹夜未歸的男人,被怒不可遏的妻子將其所有資產全數過戶至自己名下,且毫不隱諱地告知昏睡至隔日下午才醒的男人,自此把男人拿捏在手裡;該文刊登後,以其深厚的人性基礎,喚起廣泛共鳴,就連黃珍珍到市場買菜,也有不少女性讀者向她反映,「真是幫我們女人出了一口氣!」 流年如歌,人生無常,唯有文字永存;透由書寫,她將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喜所憂加以收錄與銘記。她的寫作素材來自於身邊、來自於生活,貼近現實,可感可觸;她說真話、訴真情,情到真處文自華。她記錄著心情,回憶著往事,抒發生活中的點滴感悟,其狀物敘事渾然天成、樸素真實,或雲淡風輕,或感情奔流,無不內蘊豐富;她觀察人生,描摹世態,筆端觸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有酸甜苦辣,有人情冷暖,更有柴米油鹽,在在曲折生動,跌宕有姿,每一階段都各有不同的風景。 黃珍珍以大量的生活積累作為基礎,勾勒出立體具象的人物形象和特點,林林總總瑣碎卻綿長的日常。從妙齡少女寫到年屆七旬,每每執筆行文,黃珍珍揮灑自如,敘述家常自然,細節完勝人心,其文字所傳達的在場感和溫度始終存在。文為載體,字為心聲,寫作作為積極入世的一種工具、一份依憑,又是人生的映現與折射,黃珍珍發於報端、公之於眾的一枚枚文字,有所傾吐,有所鋪陳,有所闡揚,悉數殷殷如花,馨香婉婉,恆長綻放。
-
《藝文沙龍》黃珍珍小檔案
黃珍珍,金門金城人,1954年生。曾任職於金門軍人之友社金城國軍賓館服務台、中正國小福利社經理、中正國小(生活手作)特色課老師。金門縣寫作協會會員,曾受邀前往雲林故事館分享寫作歷程。 金門社區大學、金沙數位中心、金城靜慮精舍、大同之家、金城衛生所志工隊、金城五社區旗艦計畫、金門縣婦女福利服務中心、金門婦女權益促進會等單位、社區、協會之彩繪講師暨才藝講師。金城幼兒園故事媽媽志工,中正國小故事媽媽志工。 曾獲《2012全國古蹟日,談古論金話古蹟-說故事比賽》社會組佳作,環保局尚義環保公園攝影比賽優選,金門縣寫作協會閱讀心得比賽佳作,迎城隍社會組化妝比賽第三名,紫竹林協會禪繞畫徵文入選,2022董氏基金會徵文比賽C組特優等。 著作:《心弦上的音符》、《偷窺》、《星星堆滿天》、《高手》、《七月流火》;曾入選《2007台灣作家作品目錄》(第三輯)、入選《金門文學叢刊》(第三輯);作品曾入選《寄語白雲》少女散文集、《金門文藝》等。
-
《藝文沙龍》黃珍珍作品導讀
縣籍作家楊樹清早期發表於金門日報的〈燕南山書簡〉一文中,在「給甲甲」片段中提及│妳寄來「人在金門」的作品,給人真切感受到,留在故鄉的女孩子對鄉土的感覺是如此的濃烈,對鄉土的歸屬感更是汲汲。難怪,妳能寫出好幾篇讓人讀後還想讀一遍的文章了。 黃珍珍第五本著作《七月流火》,由縣籍作家王先正為其撰序,序文中直陳,黃珍珍在金門文壇享有美名,她是文藝創作的健筆,家務繁忙之餘,仍撥空為文,我手寫我口,努力撰述,執著而堅持,令人欽敬。 王先正進一步說明,《七月流火》書中文章,分「生活剪影」、「落番之人妻故事」、「人物特寫」、「親愛的家人」、「金門釆風」、「小佩傳奇」、「開心河南行」七大單元。內容多樣且富趣味,文中故事精彩,抒己則真情流露,所寫令人深思玩味,黃珍珍則在自序〈記憶的寶盒〉說道:我喜歡文字,她是我生命中的珠寶,閃耀著光芒;我喜歡文字,她是我永遠的情人,一往情深永不移;我喜歡文字,她是我精神的食糧,餵飽我心靈的倉庫;我喜歡文字,她給我無限想像,可以是一片風景,可以是一段深情、感動;我喜歡文字,她是我的音樂,倘若失去她,我的世界將一片寂寥;我喜歡文字,她是我的空氣,少了她我會缺氧窒息;……。 前金城國中校長許維民亦曾撰文〈落花水面皆文章〉發表於金門日報,據該文描述,他得幸讀罷《星星堆滿天》,像似久逢甘霖,飲到一杯清泉,十分暢快,十分舒服,讀完此書,他心想,廚川白村的「文學是苦悶的象徵」的鑑賞理論,是真理嗎?他認為,文學好像不必陳義過高,駕馭文字的人,只要能夠從生活中取材,敘裡說事清楚明白,不必先存文以載道,道理也自然會在文理間流露。
-
風獅爺積木逾90人預約 9/24不開放兌換
金沙鎮高粱老街風獅爺文化季未演先轟動!「APP尋找風獅爺」讓金門籍鄉親更為之瘋狂,活動邁入第三週(9月15日)可達成旅行風獅爺門檻,當日凌晨及上班前即出現大批預約潮。上班的民眾看著直線下降的數量坐立難安,形容比看股票還有感。兌換首日計有36人搶得先機。金沙鎮公所提醒,請務必於「預約」之時段內領取,逾時不候,9月24日不受理,若有相關疑問可電洽082-352150農觀課。 今(112)年金沙鎮高粱老街風獅爺文化季,預計於10月7日至10月8日登場。活動未演先轟動,由於為讓鄉親、遊客、老兵等能夠躬逢每年尋找風獅爺活動盛況,「APP尋找風獅爺」兌獎活動已提前自112年9月1日開跑,並比照去(111)年模式,凡完成指定之任務即可以「預約」兌換第七款中蘭風獅爺微型積木或抽獎兌換其他主題紀念品。 其中,金門籍使用者,有10尊旅行風獅爺的門檻,且活動規定系統每週隨機出現4款,每星期不重複。因此,金門鄉親最快在第三週(9月15日)才能「預約」積木的兌換券。而今年「APP尋找風獅爺」活動,不只遊客參與較往年踴躍,金門鄉親更為之瘋狂,紛紛呼朋引伴加入尋找風獅爺的行列,且每週緊跟旅行風獅爺出現的腳步,在第三週(9月15日)凌晨和上班前出動前往解題,完成10尊旅行風獅爺之門檻,「預約」到風獅爺積木兌換券才能安心上班。反之,上班中的民眾看著直線下降的數量,不僅坐立難安,甚至有人形容比看股票還有感,簡直七上八下,無心工作,9月15日真是瘋狂的一天。 金門籍鄉親完成「預約」者,最早可供兌換之時段為9月18日至9月23日。依據金沙鎮公所統計,首日共計有36位已預約之鄉親兌換到積木。第一位在地遊客是第四年參與;第三位民眾則是自2021年劉澳風獅爺開始收集。第四位李姓民眾說,他每年都有參與,主要是帶小孩同樂。今年大約花兩天收集一般風獅爺且每個禮拜跟AR進度。由於小孩喜歡也怕換不到,所以9月15日凌晨系統一更新便去解鎖AR,很高興順利換到積木。 金沙鎮公所表示,統計至昨(9月21日)止,共計有91位已「預約」的金門籍民眾完成積木兌換。感謝所有鄉親的熱情參與,金門籍積木已全數預約完畢,敬請已完成任務並「預約」積木兌換券者,務必於「預約」兌換之時段內前往領取,逾時不候,若有事無法前往,請電話洽詢,而9月24日(日)並無開放兌換積木,聯絡電話082-352150農觀課。
-
樂齡 施宏遠教大家來玩皮 金寧手作皮雕貓頭鷹零錢包
由金寧鄉公所主辦的「大家來玩皮——貓頭鷹零錢包皮雕DIY」,邀請講師施宏遠來到湖南社區,帶著長輩動手製作零錢包,每位長輩聚精會神,還有人特別拿來老花眼鏡,一針一線縫著老師精心準備的配件,場面有趣又讓人覺得可愛! 由教育部、金門縣政府、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指導,金寧鄉公所主辦,湖南社區發展協會協辦的樂齡活動「大家來玩皮——貓頭鷹零錢包皮雕DIY」,許多長輩們一早就帶著自己的老花眼鏡來集合,仔細聆聽老師的講解後,各個低下頭,開始縫製屬於自己的零錢包,擔心老人家眼力、手力較不靈活,施講師時不時在旁關心,動手幫長輩們一把,讓長輩們都能順利完成。 施宏遠講師表示,透過這樣的活動,能促進長者們的手眼協調能力,增加靈活度,做好的零錢包小物,也方便長者們拿著到市場買菜,參與長輩們直呼真的好實用,彼此拿著作品開心合照。
-
身障歌唱教學活動明天授課
金門縣身心障礙福利協進會將在中秋佳節前夕舉辦「歡慶中秋暨歌唱教學活動」,於9月24日下午13:30將在金城鎮救國團對面金鑽視聽中心辦理,活動將邀請專業音樂老師現場教學,提供一場具有趣味性、休閒性與自我挑戰性的學習成果發表會,鼓勵身心障礙者們克服緊張、怯場,勇於上台歌唱,表現自我。 金門縣身心障礙福利協進會理事長黃鉦峰表示,希望能藉此活動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喚起社會及機關團體主動對弱勢團體伸出援手,黃鉦峰表示,目前社會上有許多各個角落,都還存在極度需要關愛的弱勢邊緣族群;主動照顧這些弱勢家庭就是在做功德,不僅溫暖他們,也會溫暖自己。 該協會表示,本次活動參加對象以持有身心障礙手冊者為優先,請於上班時間(周一至周五,08:00~17:30)受理報名,報名方式:請攜帶身障證件或個人資料,至協會辦理報名事宜;為了方便身心障礙朋友報名作業,可來電或傳真報名,報名電話082-330765、傳真082-335031,名額有限,請盡早報名以利將本活動盡善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