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縣務會議》陳福海勉團隊:責任是信念 做事要有熱情
金門縣政府28日召開112年第8次縣務會議,由縣長陳福海親自主持,會中他表示,現在施政要嚴守財政紀律,每一分錢要花在刀口上。他也特別勉勵縣府團隊,「責任絕對不是一種負擔,是一種信念」,希望縣府團隊做事要有「熱情」和「信念」。 會議上首先安排教育處和衛生局獻獎給縣府,其中金湖國小榮獲5項獎項,包括教育部112年度閱讀磐石獎、溫世仁文教基金會「中小學生作文比賽團體獎亞軍」、教育部「建構美感生活學習地圖方案實踐計畫特優金質獎」、社團法人台灣素養教育協會「閱讀素養典範學校」殊榮、教育部友善校園卓越學校獎等,由金湖國小校長陳為信帶領教學團隊將獎項獻給縣長陳福海。 另外衛生局執行藥政業務,榮獲全國「藥政稽查執行貢獻獎」、「中藥稽查績優獎」、「中藥(材)抽驗得力獎」等3項殊榮,由衛生局長蔡建鑫將獎座獻予縣長。 現場也由縣長頒發衛生局舉辦之「環境溫馨媽媽安心-112年金門縣職場親善哺(集)乳室競賽獎」,得獎者包括特優獎:金門縣金湖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優等獎:金門縣金城綜合社會福利館、金門縣港務處,親善獎:交通部民用航空局金門航空站、家樂福公司。 另外頒發教育處「112年訪視評鑑縣屬各樂齡學習中心-執行樂齡學習政策績效」獎,包括特優獎:金寧鄉樂齡學習中心、金城鎮樂齡學習中心,優等獎:金湖鎮樂齡學習中心、金沙鎮樂齡學習中心、烈嶼鄉西口國小。縣長陳福海肯定各獲獎單位,感謝大家一起辛苦努力,才有此成果。 縣長陳福海表示,每月召開一次的縣務會議,邀集各單位正副主管出席,為的是倚重大家的專業,協助縣府解決問題,因此希望主管們踴躍出席。陳福海提到,他30年前擔任議員時,當時金門一年的預算不到30億,常住人口大概6萬人,而現在金門一年預算大概150億,同樣服務差不多的常住人口數,他請大家深刻思考,預算多了100億,鄉親的感受在哪裡? 陳福海強調,此次再次回任縣長,施政有「輕重緩急、優先順序」,他舉例日前福建拋出的金廈共同生活圈議題,以及金門最近發起的興建金廈大橋公投,以及面對明年總統大選後的新局勢,縣府準備好了嗎?他也強調,現在縣庫財政不比以往,「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口上」。 會議上討論到縣道、鄉鎮道之權責劃分,需時討論,逐步建立,在新制度確立前,請依原有制度續行辦理。工務處表示,主要道路與次要道路之權責劃分,與各鄉鎮公所討論後,已於9月5日公告修訂後範圍,後續將接續修訂本縣市區道路管理規則,修訂修築(道路工程)分工權責,新制度將比照維管權責,以主次要道路為分工條件。縣長陳福海表示,「新例沒設,舊例不除」,他相當重視此案,希望縣道、鄉鎮道路,路權要劃分清楚,方便後續管理以及預算分配。 另外,縣長也特別關心金門大橋周遭環境與植栽綠美化工程,工務處表示,已請林務所配合金門大橋周邊景觀加強美化環境植栽工程,並於9月25日現勘,初步請林務所以大橋兩端之景觀牆面及未種植行道樹區域進行綠美化,將就現有植栽進行整理,並於遊客拍照熱點區域先以植栽擺設,後續擇合適矮灌木、草花及盆栽進行美化,相關作業預計10月13日前完成。 縣長陳福海特別指出,金門大橋花了100多億興建,吸引這麼多鄉親和外來遊客去參觀,但目前的周遭環境令人很「無感」,他估計,接下來農曆過年一定也有很多返鄉鄉親特別去看金門大橋,另外還有航空站的門面,也需要整頓,這些都是過年返鄉鄉親會看到的重點,請相關單位要趕緊構思周遭景觀的美化工作。 會議上也進行各單位業務協調,其中教育處表示,剛出爐的明年金門馬拉松日期訂於1月6、7日,本屆主賽道和上屆一樣跑經金門大橋到烈嶼鄉,主題是「友善島嶼」,教育處擔心開放報名後,明年的比賽日機位不夠,希望縣府協調航空公司放大機型,或者安排加班機。縣長陳福海感謝教育處超前部署,會請觀光處協助跟民航局接洽,他也希望,馬拉松賽道可以更具備金門的元素和文化,讓馬拉松更具有金門特色。 陳福海也特別提出三點請相關單位注意,第一、有關縣內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的劃分,請工務處跟鄉鎮公所對接,待主次要道路劃定了以後,相關單位的權責要釐清楚,包括後續林相的更新,以及相關人力、預算的調整,要建立可長可久的制度,讓後續繼任者好做事。 第二,陳福海提到,各單位許多規劃案委請顧問公司規劃,顧問公司提供很多方案,「看起來很專業」,但回到現實面,可能有很大落差,因此他希望主官管「親自到第一線去看」,比較能掌握實際狀況,尤其是要符合當地的人文地景或者居民的需求。 第三,他提到,小三通恢復正常是必然的,未來旅客只會越來越多,他強調「使用者付費」的精神,請觀光處與車船處討論,審慎思考是否調漲服務手續費,他指出,縣府代理船商的票務,但手續費應該也要調漲,至少不能虧錢。 最後,縣長陳福海請託縣府團隊,他強調,「任何責任絕對不是一種負擔,是一種信念」,大家都希望金門這塊島嶼可以更好,我們心中充滿信念、縣府團隊是有價值的,他希望縣府團隊做事要有「熱情」和「信念」,這是他從政以來的初衷,與大家共勉之。他也說,主官管在行政上有任何疑慮,都可以提出來和縣長討論,他願意和大家一起往對的方向前進、大家一起努力。
-
兩岸南音弦友泉州相會 雙方交流切磋技藝
金門浯江南樂研習社、金門仙洲薪傳南音社,日前組團前往大陸鯉城區參加秋祭祀郎君、祭先賢儀式。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值此中秋佳節、國慶節即將到來之際,鯉城區泉州南音研究社、鯉城區南音藝術家協會邀請金門浯江南樂研習社、金門仙洲薪傳南音社舉行秋祭祀郎君、祭先賢儀式在鯉城區泉州南音研究社會所(鯉城區八舍後尾49號)隆重舉行。 參加儀式的嘉賓,有金門縣浯江南樂研習社創社理事長陳亞福、現任理事長王明梨、金門縣仙洲薪傳南音社創社理事長陳榮泰、泉州市南音藝術家協會主席謝萬智、南音研究學者、泉州地方戲曲研究會名譽會長鄭國權老師、鯉城區文體旅遊局原局長曹嫦平、鯉城區泉州南音研究社永遠榮譽社長林百福、石獅群芳南樂社吳為泳老社長、金門縣浯江南樂研習社、金門縣仙洲薪傳南音社、鯉城區泉州南音研究社、鯉城區南音藝術家協會等眾弦友。 每年農曆2月12日與8月12日,南音弦友們都要舉行規儀隆重的「祭郎君」與「祀先賢」儀式,民間稱為「春秋兩祭」。關於這個儀式,著名學者田青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的專場晚會上曾經有這樣的評說:「這絕不是什麼封建迷信,而是表達了對我們祖先的一種尊敬。」。 此次泉州市鯉城區和金門南音館閣共同舉行祭祀郎君儀式和南音演唱交流活動,互相切磋技藝,為南音傳播起到了橋樑的作用。
-
金廈大橋擬公投 國台辦善意回應
針對金廈大橋擬辦理公民投票,大陸國台辦昨日發表善意回應。 由金廈大橋建設推動促進會理事長陳滄江所領銜的「你是否同意興建金廈大橋」公民投票提案發起人連署第一階段所需的6111份連署書已於9月20日送達金門縣政府選舉委員會,正式為推動金廈大橋踏出歷史性的一步。 金廈大橋建設推動促進會發布新聞稿指出,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昨日上午在例行記者會中回應,她說,大陸聽到了金門鄉親希望建設廈金大橋的呼聲,力爭早日實現「廈門金門門對門,鷺島浯島橋連橋」的美好願景。 朱鳳蓮表示,多年來,大陸不斷採取措施增進金門鄉親利益福祉,2018年率先實現向金門供水,與金門通電、通氣、通橋等前期技術準備也基本完成。 朱鳳蓮表示,不久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探索廈金合作共建基礎設施模式,加快推進與金門通電、通氣、通橋」。 朱鳳蓮表示,大陸將與金門各界共同努力,排除干擾,力爭實現「廈門金門門對門,鷺島浯島橋連橋」的美好願景。 陳滄江表示,很樂見大陸國台辦對金廈大橋建設推動促進會金廈大橋公民投票的正面回應,提金廈大橋公投,只是先展現民意,當然建橋不可能在三、五年內完成,我們是「點火者」的角色,他說,一如小三通及兩岸通水若不是二十幾年前的點火者,哪來今天的小三通及通水?我們不在乎少數不同立場的人澆冷水,能夠踏出歷史性的一步,能夠讓通橋芻議透過公民投票展現金門人的民意,就是有意義的事。 陳滄江說,金廈大橋建設推動促進會將會在適當的時機組團前往中國大陸拜訪國台辦及相關單位去請益,交換推動金廈大橋的資訊及看法,同時也會配合金門縣政府暨各級民意代表,依循101年12月10日前往立法院向各政黨黨團推進兩岸通水的政策說帖,尋求執政的民進黨、在野的國民黨、民眾黨以及時代力量等黨團的支持。 陳滄江說「金門經濟優先,大橋放中間,政治擺一邊」為了金門的未來性,提議「為了提升金門經濟發展,身為一個金門縣民,你是否同意興建金廈大橋」的公民投票,相信金門鄉親都會支持及同意。 陳滄江說,比金廈大橋還具政治敏感性的兩岸小三通以及金廈通水政策都一一落實,他很有自信的表示,政府應該會正視金門人民的福祉以及傾聽金門人的民意,金廈大橋的開通,只是時間的問題,現在來把金廈大橋這把火苗點燃,做一件對金門有意義的事,踏出歷史性的一步。
-
翁洪方江汪龔 六桂宗親會秋祭列祖
社團法人金門縣六桂宗親會秋祭昨在金城鎮六桂堂隆重登場,這場六桂宗親例行的祭祖大典,由金門縣六桂宗親會理事長翁國團擔任主祭,與參加祭祖儀式的六桂裔孫,誠敬追思六桂先祖,展現其慎終追遠的情懷,表達對列祖列宗飲水思源的傳統美德。 金門六桂堂秋祭於昨日上午十一時二十分左右展開,由縣議長洪允典依禮向文昌帝君行獻禮,六桂宗親會理事長翁國團向福德正神行獻禮,隨後翁、洪、方、江、汪、龔等六姓長老分別率派下族裔向歷代祖先神位前行迎神禮(方天吉主獻)、初獻禮(洪海瑚主獻)、亞獻禮(翁明楷主獻)、三獻禮(江招容主獻)、辭神禮(方榮森主獻),參與祭典的人員並齊跪行四叩首禮,整場祭典肅穆且隆重。 昨天這項祭典後,六桂宗親也於中午十二時在葡京餐廳舉行聯誼餐會,宗親大家齊聚一堂,同賀中秋,縣府也派代表到場向六桂宗親表達祝賀之意,現場氣氛熱烈溫馨,金門六桂宗親深厚的情誼、強大的凝聚力也在會中顯露無遺。 六桂宗親洪、江、翁、方、龔、汪,姓氏雖異、源出一脈,而金門縣六桂宗親會在每年春、秋兩季,該會均會循古禮於六桂家廟進行祭祖大典。此外,理事長翁國團昨日也在會中向宗親會會員們提醒「一一二年金門縣六桂宗親會暨洪怡祥獎學金」預定將從十月一日起開放申請,提醒符合資格的優秀子弟踴躍提出申請。
-
后井王公廟、南山保靈殿醮慶 議會敬拜
烈嶼鄉后井王公廟與金寧鄉古寧頭南山保靈殿昨日分別舉辦醮慶祈福慶典活動,金門縣議長洪允典分別偕同議員洪鴻斌、李養生,率議會秘書長王垣坤、議事主任陳勵志、人事主任洪君烈、總務主任張武達、秘書陳崑福等人前往敬拜,祈求神明護佑鄉里平安,鄉親安康和樂。 昨日適逢中秋節,烈嶼后井社區特舉辦「后井王公廟聖誕祈安植福醮會」暨「112年度中秋節聯歡晚會活動」,洪允典昨日上午在議會主管同仁陪同下,偕同洪鴻斌前往王公廟參香,受到鄉親們的熱烈歡迎,雙方熱絡寒暄問候並互祝中秋佳節快樂,隨即由主獻官洪議長帶領眾人,遵循古禮向神明敬拜,並敬獻獻禮、爐敬金表達祝賀心意。 古寧頭南山保靈殿醮慶祈福活動,則是由李養生陪同洪議長與縣議會團隊共同參拜,洪允典除代表縣議會為建醮慶典獻上祝福,也致贈爐敬金並祝賀活動圓滿。
-
月圓人歡 各社區烤肉摸彩博餅 做糕點炊紅龜粿 會餐聯誼
青岐烤肉 鳳翔、西浦頭、頂后垵博餅 前水頭環保聚餐 後豐港、頂后垵摸彩 東門炊紅龜粿 湖峰做糕點 瓊林、夏興會餐 東林、湖下、西宅、南塘、后井聯歡 記者許峻魁/金城報導 一連三天中秋連續假期昨日展開,金城鎮鳳翔社區發展協會就以博狀元餅的活動,在宏德宮前廣場,席開三十桌邀請社區居民們同歡。 縣府參議陳祥麟、立委陳玉珍、鎮長李誠智、代表會主席郭永隆、代表蔡宗儒、林金英、蔡云豪、許燕輝、議員董森堡、李養生、民眾黨立委參選人尚文凱等人,也先後到場向民眾祝賀佳節。 鳳翔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蔡宗儒表示,該社區今年準備二十五桌成人桌,還特別安排五桌,專門為孩子們量身訂做的幼兒園親子歡樂桌。 理事長林壬華說,大同之家緊鄰鳳翔社區,該社區重視敦親睦鄰,因此每一年都會特別邀請大同之家的老人家們一起同樂。 記者許峻魁/金城報導 前水頭社區睽違三年舉辦中秋晚會,席開七十桌邀請社區居民同樂。今年更以環保為主軸,鼓勵民眾自備餐具與會,一起為節能、減塑來努力,落實永續環保的理念。後豐港社區也選擇以餐會形式,在葡京餐廳舉辦慶祝中秋節聯誼活動,邀請居民們同歡。 前水頭社區中秋餐會,縣府參議許績鑫、副議長歐陽儀雄、金城代表會主席郭永隆、代表許燕輝、金寧鄉代表會主席黃文欣等人到場致意,祝福民眾中秋節平安快樂。 後豐港秋節聯歡摸彩活動是社區發展協會自籌經費。金門縣政府建設處副處長李廣榮、金城鎮長李誠智、金城鎮代會代表蔡云豪、陳子芸、里長黃延良等人,到場賀節。 記者李增汪/綜合報導 月圓人團圓。金寧鄉許多社區都舉辦中秋聯誼活動,包括傳統糕點製作、博餅活動暨摸彩活動等。 其中,金寧鄉湖峰社區發展協會是舉辦中秋節傳統糕點製作暨聯誼活動;西浦頭社區發展協會舉辦「中秋佳節博餅活動暨聯誼餐會」;四埔社區發展協會則是舉辦112年中秋節博餅活動;頂后垵社區發展協會是舉行「中秋節博狀元暨摸彩活動」。另外,中東堡社區發展協會今天有舉辦社區同樂聯誼活動。 記者辛亦姵/金湖報導 中秋到來,金湖鎮夏興社區發展協會辦理中秋聯誼活動,鎮長陳文顧、立委陳玉珍、民政處處長陳金增、金湖鎮代會主席蔡乃靖、鎮代表林嘉森、陳秀卿、蔡建偉、林麗芬、陳威彰、李志鴻及金湖國小校長陳為信等各界來賓也到社區和鄉民同樂。 瓊林社區發展協會舉辦中秋歡慶月圓人團圓聯誼餐會,昨晚在瓊林保護廟前舉行,席開88桌,可以說是金湖鎮社區最大的埸面,現場熱鬧滾滾!里長蔡懷芝和里民一起歡度中秋佳節。 瓊林里長蔡懷芝表示,中秋月圓人團圓,透過節慶活動凝聚鄉親情誼,很多外地的鄉親回家和親人過中秋,感受親情的幸福,祝大家佳節快樂。 記者辛亦姵/金城報導 金城鎮東門社區發展協會為慶祝中秋節慶,特別舉辦手作紅龜粿活動,在東門里長周偉義的帶領下,社區志工夥伴一起做傳統的紅龜粿,分送社區會員。 東門社區志工大隊的隊長陳招治表示,自己動手做,看的到食材,最安心!紅色象徵著吉祥,而龜甲則代表著長壽。紅龜粿在這個節日裡變得格外重要,它不僅是美味的食品,更是不可或缺的象徵物品。 記者許加泰/綜合報導 烈嶼東林、湖下、青岐、西宅、南塘、后井等社區選在昨中秋夜舉辦中秋聯歡活動,鄉長洪若珊、鄉代會主席林長耕、副主席吳福全、鄉代表方駿洋、林宜蘭、林長征、洪雅明、洪健中也趕場各社區向鄉親賀佳節,分享闔家過節的喜樂氣氛。 東林社區發展協會舉行「歡慶中秋共賞明月」聯歡晚會,理事長林長衡和社區居民帶著子女到東林複合式運動場參加活動。 湖下社區發展協會在忠義廟前廣場辦理「中秋節聯歡餐會暨摸彩」活動,理事長陳中輝和居民一起過節。 青岐社區發展協會在洪氏家廟前廣場辦理「月圓人團員闔家歡樂頌」烤肉聯歡晚會,社區理事長洪正雄和居民一起聯誼。 西宅社區發展協會在忠仁廟前廣場辦理「中秋團月圓」聯誼餐會活動,由理事長林奕深主持。 南塘社區團圓慶中秋聯誼活動在南塘社區活動中心舉行,由理事長蔡書達主持。 后頭、東坑、西方、楊厝、埔頭社區發展協會辦理中秋節聯歡活動,后頭社區理事長方媽義、東坑社區理事長孫國利、西方社區理事長方建軍、楊厝社區理事長洪財利、埔頭社區理事長洪再發和社區男女老少共聚一起過節。
-
金湖中興路分四階段施工
金湖鎮公所預定於10月2日至10月22日辦理中興路(黃海路路口至天之美祿自助餐)道路工程改善,預計分四階段施工如后: 第一階段:10月2日至10月6日人手孔臨時調降。(車輛禁止進入,僅維持行人通行) 第二階段:10月7日至10月10日國慶連假暫停施工。(人車可通行) 第三階段:10月11日至10月15日瀝青刨鋪。(禁止人車進入)(如有提早施工完成,即提早開放) 第四階段:10月16日至10月22日人手孔提升及標線劃設。(車輛禁止進入,僅維持行人通行) 金湖鎮公所提醒,道路施工時間每日上午11時至下午17時,施工期間請將所屬車輛及私人物品暫時移往他處,以利工程施作。施工期間請盡量配合繞道通行,造成停車及通行不便,敬請見諒。若有任何疑問,歡迎電洽主辦單位:金湖鎮公所(082-332528)、監造單位:晟碩建築師事務所(082-352677)、承攬廠商:道豐營造有限公司(082-335500)。
-
貨車行駛中起火 寧消十分鐘撲滅
金門縣消防局28日14時24分接獲民眾報案指出,金寧鄉后沙路段有一輛貨車後方載運的貨物起火燃燒,車上大量火煙竄出,消防局立即派遣金寧分隊各式車輛3車及人員8人,由金寧分隊小隊長許政勤率隊前往搶救(如圖),火勢約於10分鐘左右撲滅,燃燒位置為貨車後方雜物,現場無延燒車輛及無人員傷亡,詳細起火原因由消防局火調科調查中。 據了解,該貨車載運物品為傳輸線等雜物,於行駛過程中,經由路邊其他車輛民眾發現並提醒貨車駕駛車輛後方有濃煙竄出,貨車駕駛緊急停車,迅速將車上起火貨物卸除後,立即使用滅火器嘗試滅火,但因火勢過大,滅火失敗,後續金寧分隊消防人車到場,指揮官立即向駕駛確認載運物品無禁水及無爆炸之虞後,隨即指派救災人員佈署水線進行滅火,在救災人員通力合作下,火勢約於10分鐘左右迅速撲滅,所幸無延燒車輛及無人員傷亡。 消防局第一大隊大隊長陳叁奇呼籲民眾,勿將易燃性容器及打火機等物品,放置於陽光曝曬的高溫車內,同時抽菸後應確實清理餘火,且勿隨意丟棄菸蒂,以避免造成火災意外發生。
-
金門傀儡戲劇團首度赴汶萊大馬演出
臺灣師範大學USR計畫團隊,今(2023)年以「金門地方創生與青創培力計畫」為主題獲教育部支持。計畫由海外華人研究中心江柏煒教授所主持,致力於金門文化的深耕、推廣及行銷。其中,無形文化資產的海外連結為重點工作之一,邀請金門傀儡戲劇團自今年9月20日起首到汶萊、馬來西亞砂勞越林夢演出,受到熱烈歡迎。 臺灣師範大學USR計畫團隊於今年9月20日,邀請歷史悠久的金門傀儡戲劇團團長蔡遠進,在烈嶼鄉僑林德甫女兒林玉美的安排以及團隊研究助理翁沂杰的帶領下,前往於汶萊中華中學進行演出。生動活潑的表演,吸引了華族與馬來族孩童的注意力,也對提線木偶的操作充滿興趣,學校的大講堂座無虛席,200多位師生們沉浸於金門傳統藝術的魅力。 另外,緊鄰汶萊的馬來西亞砂勞越林夢省首府林夢,也是金門烈嶼移民聚居的東馬城鎮之一。甲必丹洪翠琴女士,祖籍青岐,她是已故「天猛公拿督」洪景仕的女兒,在當地華人社會素有聲望。從去年開始,洪翠琴甲必丹與臺師大江柏煒教授研商,於林夢的中華文化節邀請金門表演團隊的可能性。由於傀儡戲本身可以超越語言上的限制,是其他民族認識華人傳統文化的一種媒介。於是,藉由蔡遠進師傅的演出,目的是要促成跨文化的溝通,並讓年輕世代重新接觸、喜愛傳統華人表演藝術。 而林夢「中華文化盛會」於9月22至9月23日在當地隆重舉辦,洪翠琴甲必丹為籌委會主席,與砂勞越區域發展部部長拿督阿督拉曼等政府官員共同為活動揭開序幕。這項活動除了華人節慶文化的欣賞外,也有多元族群飲食的體驗,熱鬧非凡,是當地少有的大型文化活動,吸引了東馬許多遊客的到訪。金門傀儡戲劇團團長蔡遠進的演出成為會中的焦點,受到熱烈歡迎。 蔡遠進以其純熟的技藝表演「鍾馗醉酒」、「小沙彌下山」以及「天官賜福」三齣膾炙人口的經典劇目,博得了滿堂彩。表演結束後並以攤位方式,讓現場未曾接觸過傀儡戲的各族民眾實際操作、體驗傀儡戲偶靈動傳神的肢體動作,二天下來吸引近500多位民眾參與互動,成功行銷了華人的傳統藝術,並打響了金門的海外知名度。 江柏煒教授表示,上個世紀(甚至更久)以來金門受惠於僑匯經濟的挹注,開展了各個層面的近代化發展,家計生活也受到海外的支持。21世紀,是金門這個僑鄉回饋海外的時候。文化的交流是情感連結的基礎,蔡遠進師傅的演出是金門走向海外的典範,也恰如其分地扮演了民間的文化大使。
-
烈中辦班級親師座談會 凝聚學校與家庭共識
烈嶼國中舉辦班級親師座談會,校長黃文華向家長說明未來的校務規劃,除了持續更新校園環境,更要將重點放在課程精緻化、並規劃國際交換生計畫,創造烈中的國際教育特色。黃文華希望凝聚教育與家庭的力量,提供更優質的學習環境。 活動開場由校長黃文華介紹學校一級主管與各班導師,烈中新任家長會長林仁儀、烈中榮譽會長李良財到場支持。黃文華感謝家長會的大力支持校務,他說,去年烈中學生在各領域學習課程、以及參加各項競賽,都有優異成績表現。黃文華更向家長報告未來的校務規劃,除了持續更新校園環境,更要將重點放在課程精緻化、讓學生的學習更加卓越、鼓勵教師持續教學創新;尤其在增A減C目標上好還要更好,多元展能讓學生更能適性發展。在國際教育課程上,將與外國姊妹校的交流,已經安排好有菲律賓、馬來西亞與美國等,同時更進一步規劃交換生計畫,創造烈中的國際教育特色。 烈中指出,這次座談會不僅拉近學校與家庭的緊密合作,還提供了家長們的教育資源與親師溝通平台。此次活動涵蓋了校務發展報告、主題講座,以及班級導師與家長的密切互動,家長出席率達七成五。 主題講座邀請金門農工職校校長吳志衍分享適性發展課題,提供九年級家長參考。吳志衍分享了有關如何協助孩子探索興趣、發展潛能,了解適性發展的意義,並介紹免試入學管道,讓與會家長可以了解到去年本縣高中職免試入學的辦理情形,尤其帶領家長細讀各項升學比序項目。吳志衍強調,學校和家庭應該共同合作,才能確保學生在未來一年免試入學相關作業與安排上,都能有所依循,一起陪伴孩子們面對會考的相關準備。 鄧筑霞心理師則為七、八年級家長,分享親子教育議題。她分享了有關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方式,尤其藉由現場分組體驗活動,讓講座變得更加有趣生動。這場講座主要在幫助家長對於國中生發展能有更多面的、更細膩的理解,一起面對孩子的成長所帶來之挑戰。 烈中指出,學校另安排班級導師們與家長進行了溫馨且緊密的座談。這一環節提供了一個個性化的平台,讓家長們可以就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校生活等方面提出問題,並與導師進行深入討論。這種密切的互動有助於建立親師合作關係,讓學生得到最好的協助。 校長黃文華感謝家長踴躍出席,他說,家長除了到校參與主題講座,更重要是親師溝通平台的落實,這次座談會是很成功的,凝聚了親師合作共識。教育是一個共同的事業,需要學校與家庭攜手合作。黃文華再次感謝所有參與的家長,以及學校的教育專業團隊夥伴,致力為學生提供最好的學習環境,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充分發展潛力。
-
《藝文沙龍》墨意丹心 揮毫落紙如雲煙─書法家陳添財
翰墨飄香,浸潤人生數十載,年逾八旬的陳添財,以書法為一生修煉之功,迄今仍舊日日動筆墨;書以言志,書以抒情,其筆墨如行雲,依心跡而行,神采外耀,各象其形。他汲古求變,依百法創新藝,在其筆下,心手相暢,張馳有道,斂縱合度,無論縱橫或迴旋,字與字之間的顧盼及相映,無不意厚境長,靈動生輝,悠哉美哉。 知難而進 一路求索深研 陳添財提及,孩提時他居住於南門,約莫五、六歲時,見著隔壁私塾春聯字體迥異於一般人家,因春聯由私塾老師馬心廣所寫,陳添財便將其取作「馬心廣字」,後來,他才知曉該種字體為大篆;爾後,陳添財隨著私塾老師習字,然而昔時紙墨得之不易,價如金貴,他遂取磚為紙,以雞毛為筆,蘸水為墨,一筆一劃地寫,一字一字地練。初學書法,以臨摹入門,他照著描紅字帖「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依樣描寫,鉤摹填廓,循序而進。 初中保送台灣就讀基隆水產學校製造科,他卻發現自己對此興趣不大,畢業後,本欲與同學黃偉松一同投考政工幹校,但遇家中長輩生病,陳添財就此返金;而後,得遇金門中學招考特師科,他順利錄取就讀,卒業後,即展開教職生涯。於台北師院修讀語教系期間,《說文解字注》、《中國字例》、《歷代書法字源》等教本,對他影響甚大,陳添財認為,透由這些書籍,得以通盤了解漢字構型方式及演化,亦有助於個人書法基礎之深扎。 書法文化博大精深、異彩紛呈,在書法藝術的求索之路上,陳添財曾多次赴台拜師,求獲指點迷津,導以門徑。民國六十多年,他拜師於享譽國際的書法名家陳其銓名下,經其嚴格訓練與點播指導,陳添財的書法能力日漸入道,書法功底日益精進;他並前往劍潭參與中國書法學會辦理的專業研習課程,尤其該會聘請師資均為藝壇大家,參與者也從中藉以提升書法層次。 點滴積累 揮翰臨池漸行漸精 臨摹字帖是學習書法的必由之路,陳添財自不例外;「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書藝有成,絕非一日之功,寒來暑往,經翰墨長時濡染,陳添財明言,「書法是一點一滴的累積」,時至今日,書法底蘊厚實,諸體兼修兼攻,他依舊堅持每天早晚揮翰臨池,善學勤修。他孜孜不倦,博觀約取,深思厚悟,蘊蓄半生筆墨功夫,由技進乎藝,由藝進乎道;他心手合一,筆走神遊,行氣貫通,其書法創作外顯藝術之美,內涵文化之韻,方寸之間,筆墨縱恣,雲煙滿紙。 陳添財於擔任金門縣書法學會理事長的八年期間,對地區書法扎根與提升多有貢獻,並開創兩岸書藝文化交流之先河,其主辦、協辦及參與的書法活動逾百場,足跡遍及中國大陸20餘個省份,更曾在14個國家展出;另於每年出版兩岸三地書法聯展專輯,又與台灣、中國書法團體締結盟友或姐妹會,切磋書藝,加強文化交流的深度及廣度。他也曾應聘到金門地方法院、地區學校、家扶中心等指導書法課程,亦與書法同好應鄉鎮公所之邀,參與每年新春揮毫贈春聯活動。 書藝之路上,臨帖學碑、頂禮傳統之餘,在長期的書法實踐中,他汲古融今,入古出新,陳添財直指,「天地間不可能一成不變」,字畫應隨著時代的腳步蛻化及更新;他師古而不泥古,求新但不取寵,用筆的多變,章法的嫻熟,使其作品古風蔚然,新風酣暢,字之形質,自有面貌,形成自己的書風。他把寫書法當作「功德」,將書法視為一種「入世」又「出世」的大業,地區不少處所的碑文石刻,均留有其筆跡墨韻,而其所題寫的商號、牌匾等,則散見浯島各處。 傾心集藏 文物瑰寶多不勝數 書法創作以外,陳添財更是地區知名文物收藏家,他對集藏文物的喜好,幾近成癡、成癖,坦承「靠一份教書薪資玩古董是滿辛苦的」,陳添財笑說,「像我這樣窮的人搞收藏是比較罕見的」、「過年要買新衣服,新衣服可以不買,看到好的古董不能不買」,收藏尤為耗費精力與財力,他乃基於興趣支撐,而非奔著賺錢目的而去;且金門自古文風鼎盛,夙有「海濱鄒魯」美譽,因有種種古蹟文物的遺存,見證浯島確是承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和底蘊。 猶記過往,陳添財娓娓道來,民國五十一、五十二年,彼時薪資一千餘元,對於生活開支仍入不敷出,往往半個月付現、半個月賒帳;直至民國六十年,薪資水準上升、手頭較為寬裕,他便將每月薪水的三分之一用來添購藏品。舉凡古文書史料、書畫藝術品、常民生活器物、龍銀錢幣、服飾配件等,均在他的收藏之列;其收藏文物遍布住處,甚至連床底下都有字畫,他也相當熱情地歡迎友朋到他家中瞧瞧、尋寶。 其中,有不少收藏為地區僅見,諸如《蔣氏慈孝錄》,係蔣中正為紀念其母王太夫人百歲誕辰所編印,其內收錄蔣中正本人及譚延闓、于右任、王雲五、何應欽等為蔣母賀壽的題詞,反映了民國38年前後的社會格局與歷史變遷;數量相當有限,極具歷史意義與藝術價值。此外,陳添財並將其五十多年來的百餘件硯台收藏精選出七十餘件,結集成冊,出版《秋山尚古堂:藏硯鑑賞集》專書。 一世墨緣 畢生躬耕 「早期我也很喜歡寫作」,陳添財往昔常於《金門日報》發表述作,而後轉移重心,投入書法創作與古文物收藏。直言「現在年紀大了,不時常出去,寫寫書法、打發時間」,將情感意緒的變化、心性的流淌與生命的律動,藉由跌宕起伏的運筆節奏加以表達,留跡於紙面;其書法創作筆筆有源,字字有根,或古拙端雅,或方圓剛柔,筆情墨趣交融,骨氣神韻俱足。 翰墨緣深,硯邊積跬,陳添財的學書軌跡勤奮扎實,他習研百家,獵其要,納其長,融會成自身之象;他同時心摹手追,苦臨精研,反覆推敲,日課不輟。除喜寫鄉賢呂世宜之書體,近來則鍾愛草書,陳添財游心於筆墨間,熱血流於毫端,在宣紙上騰挪變化,其筆力遒勁,意態舒展,一種渾然天成的藝術美感。 書法之道一如人生之道,素紙一張,落墨開場,心貴有恆,如蜂聚蜜,如燕壘窩,厚積方能薄發。陳添財筆意暢然,筆姿勃勃,形意相容,尺幅之間,彷若帶我們穿行歷史與現實,一路識美求善,沉穩戒躁,怡神養心,使人如沐綿延清風,定靜從容地浸沐於書法藝術這一方怡然境地。
-
《藝文沙龍》陳添財作品賞析
縣籍書畫作家洪明燦於其著作《毫光墨香》中,〈翰逸神飛〉一文提及,為慶祝建國百年與金門迎城隍活動,金城鎮公所特別邀請金門縣書法協會和美術學會於鎮公所展出,而該次展出名稱定為「翰逸神飛」;在該次展覽中,篆字方面數量並不多,但張清忠和陳添財的兩幅作品,已見出沉穩的中鋒用筆和高古的氣息。 其後,洪明燦亦於〈筆走龍蛇現新姿〉一文中說明,書法協會於民國一百年推出的行草書法展,該次參展人員中,偏向草書體者,除了吳宗陵之外,尚有陳添財等人,其中,陳添財、陳為庸、楊惠青筆力沉穩,以靜默的心思,如實寫之,少見火氣。 而陳添財曾撰〈傳承、經營與永恆〉一文,發表於《金門日報》,文中寫道,以本地來說,在太武山忠烈祠周邊的斜坡,金沙鎮「心經碑園」主碑文都有留下他的筆跡石刻,它將久留在這個島上,見證一代鄉老他們在那個時代、那個空間的存在。 陳添財也說,他曾應廈門書法學會邀請,前往北京豐台體育場舉辦的北京汽車飄移表演賽開幕,與大陸北京書法家張旭光、胡抗美二人,一起進行十分鐘的揮毫表演,三人手執一人高的大毛筆,在二十公尺長、一點五公尺寬的紙卷上,進行書法創作,陳添財寫下「龍之傳人、兩岸同心」,引起體育場上三萬六千多人的驚訝與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