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榮服處拜會地區10退伍軍人社團
金門縣榮民服務處為感謝地區10個退伍軍人社團平日協助照顧榮民眷及配合政令宣導、從事各項公益活動,特於秋節前夕安排三長逐一登門拜會並致贈水果禮盒,提前祝賀佳節愉快。藉由彼此的意見交流、增進情誼,有效凝聚各退伍軍人社團資源,發揮整體社會統合力量。 金門縣各退伍軍人社團的理事長們一致表示,他們由衷感謝榮民服務處與協會之間的緊密聯繫和合作。他們對於輔導會照顧榮民眷的政策和措施,以及榮民服務處各項服務工作都表示高度肯定和支持。特別是促進退除役官兵就業穩定方案,這項計畫讓許多年輕的退除役官兵能夠找到穩定的工作,同時對社會的穩定做出了一定的貢獻。理事長們對這些政策和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表示願意繼續支持和合作,以共同為榮民服務和社會的進步努力。 游文勇處長表示,透過此次拜訪交流,更是一個意見交流和友誼深化的機會。透過這樣的互動,希望能夠更有效地凝聚各退伍軍人社團的資源,發揮整體社會統合的力量,造福我們的社區和榮民。 游文勇處長特別強調,輔導會多年來一直重視並關心退伍軍人社團的權益和發展。他鼓勵各榮民服務處繼續與社團保持緊密的聯繫,並以更多元和創新的思維方式,擴大服務照顧榮民眷的深度和廣度,要讓榮民眷更有感,並與社團攜手共同創建更美好的未來。
-
《自殺死亡率連3年全國最低》金門縣自殺防治工作有成
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分析,金門縣111年自殺標準化死亡率為全國最低,平均每10萬人口為9.8人,其數據遠低於全國平均統計的每10萬人口為12.3人,且已連續保持3年全國最低,其中女性之自殺標準化死亡率更是連續4年為全國最低。 這3年以來,全世界都壟罩在COVID-19疫情的風暴下,經數據統計顯示,全球各國的自殺標準化死亡率皆因為疫情影響而提升,但衛生局在疫情最嚴峻的時期,仍然持續結合縣政府相關局處,包括社會處、教育處、人事處、民政處、警察局、消防局及金門酒廠等協力單位,並利用網路平台資訊力量,堅定地推動自殺防治及心理健康促進工作。 新冠疫情雖已告一段落,但因為疫情期間的各種事件仍然深刻地影響著你我,如何協助縣民守護身心健康是重要的任務,縣政府及衛生局將持續推動自殺防治及心理健康促進工作,加強宣導有關自殺防治守門人的概念,並祈願每個人都成為他人的自殺守門人,透過簡單的「1問、2應、3轉介」口訣,成為親人、朋友們的自殺防治守門人。 衛生局呼籲鄉親們隨時關心周遭的親朋好友們,幾句簡單的問候和關懷,都可以適時的溫暖你我的心。當我們觀察到自己或有嚴重的憂鬱情緒,則可轉介心理健康、醫療衛生資源,並於必要時進行自殺通報,邀請您一同接住身邊每顆心,給予支持與安撫,成為心理健康的推手。 現代人壓力大,生活步調快,在忙碌的工作環境下,都會有面臨壓力及煩躁的時候,當下會感到情緒沮喪或無助都是在所難免的,如何善用正確的方法去排除心理的負面情緒是非常重要的。當發現自己或是身旁朋友陷在困擾狀態太久而導致情緒低落,甚至出現憂鬱、自傷意念或任何心理健康的相關問題時,都可於週一至週五8:00至17:30致電洽詢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傾聽專線082-337885(請幫幫我),也可以撥打衛生福利部24小時免付費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由專業人員給予傾聽、關懷與陪伴。
-
陳龍安與上岐國小第五屆 師生情長跨越50載
春風化雨沐我身,師恩浩大永記心!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將屆,上岐國小59學級第五屆每年均於教師節前夕辦理同學會及敬師活動,今年亦援往例進行,於昨日邀請當年的導師、今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安教授出席敬師活動,師生重聚,共話當年,開懷暢飲,載笑載言,彷彿時光倒流,又回到了從前。 年年會恩師 師生緣起53年前 陳龍安教授表示,1970年他從多年國小輪調到烈嶼上岐國小、任教59學級第五屆畢業班,該班學生畢業後,有部分學生仍持續與他保持聯繫,而他至今仍保有一本自己設計的學生資料簿,其內甚至還存有每一位學生的大頭照。不僅熟悉每位學生的名字、他們的個性和在學校的點滴,陳龍安教授也同步留意關心學生們的發展,「其中有好幾位跟我一樣從事教育工作,有的從軍,有的在企業界有很好的發展,也有移居海外,聽說生意做得很大,更有固守家鄉……。」不論人在何方,這群上岐國小的畢業生,都傳承陳龍安教授的口頭禪:「我們以身為金門人為榮!」 上岐國小59學級第五屆往年都在台北辦理同學會及敬師活動,但因今年陳龍安教授返鄉於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服務,所以本屆同學會及敬師活動特別移師金門辦理,令陳龍安教授相當感動。其中,議長洪允典也以學長及兄長身分應邀出席此次餐會,洪允典議長特別感謝陳龍安教授回鄉奉獻,同時嘉勉學弟妹應同心協力、幫助陳龍安教授為金門下一代扎根,為家鄉多做點事。此外,一眾人等更以上岐國小學長洪允典議長的成就為榮,大家舉杯共度慶佳節。 陳龍安教授進一步說明,十九歲特師科畢業後,他先在多年國小任教,一年後至烈嶼服務一年;到上岐國小教畢業班,是命運也是緣分,而與上岐國小59學級第五屆這一班,也成為他一生教職裡的深刻回憶。遙想過往,陳龍安教授憶及,53年前隻身搭船前往烈嶼,住在學校簡陋的宿舍裡,因當時金門國小會考成績關乎學校聲譽,上岐國小許校長知曉陳龍安教授於任教多年國小期間,竭盡心力將學生會考成績提升至名列前茅,因而請其擔任畢業班導師。陳龍安教授表示,當時他不過年長學生們幾歲,且一班學生共40多人,學生個個人高馬大,真令他有點害怕。 春風化雨 潤物細無聲 自小家境清苦,再加上曾染鼠疫天花,陳龍安教授一度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後得幸安然脫離險境,稍長後,藉著賣冰棒、油條及投稿,加上父母養豬集款才能完成學業,也因此淬鍊其「金剛不壞之身」及艱苦奮鬥的個性,做任何事都是無怨無悔、全力以赴,不達目的絕不終止的處事心態。因此為了學生們的學業,陳龍安教授盡心盡力,以愛和關懷鼓舞著大家、陪伴著大家一同走過艱難歲月裡的學習階段。 陳龍安教授表示,為獲取較佳的學習成果,他鼓勵學生們參加早自習,有些隨著家長出海工作而早起的學生們,每每於天還未亮的凌晨三點半就到學校宿舍將他喚醒,隔著宿舍窗口聽到學生的叫喚,睡眼惺忪的陳龍安教授爬起來幫學生點燃煤油氣燈,而後前往廚房煮美援牛奶當作學生早餐,並陪著學生早讀,日積月累,學生們的課業成績因此進步不少。 金門過往地瘠民貧,大多數學生家境清寒,課餘時,男生往往得跟著父母上山耕作、下海補魚,女生則要幫忙家務。除了早自習以外,為了加強學生的學習成效,陳龍安教授讓學生們在課後成立讀書小組。在單打雙不打的年代,他每晚騎著腳踏車穿梭於每個村落的每個小組,除了掌握每個讀書小組的勤惰,也幫學生們解答學習上的困境;他更自掏腰包購買蠟燭供學生閱讀學習,他甚至把自己的比賽獎金、稿費等用以支持孩子,當作孩子們的獎學金。 「用愛的眼神看著孩子學習。」、「要讓孩子喜歡你,就要付出真誠的關懷。」陳龍安教授以愛與關懷,將學生視為自己的弟妹,也讓學生的未來不一樣。陳龍安教授不體罰也甚少出言苛責,他並以簽到制的方式鼓勵學生,同時加強學習困難同學的個別輔導,師生感情極為融洽,不到一學期時間,學生課業大多上了軌道,也陸續看到學習成效。畢業前,全班學生在參加村莊某位耆老的葬禮後,大家一同到學校旁的清遠湖涼亭聊天,有同學提議,畢業後每年的初二,大家回到清遠湖涼亭聚會,此一提議後因大家各奔東西而並未實現,但大家依依不捨的師生情誼,令他永難忘懷,過往一幕幕也令他記憶猶新。 今年上岐國小59學級第五屆的敬師活動於昨日在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集合,而後師生一行人前往烈嶼上岐國小憶舊,也到幾個景區四處走走;餐會上,大家閒話家常,舉杯共憶崢嶸歲月,把酒共暢師生情誼。如今學生們多為社會賢達、成功人士,但不論學生發展如何,陳龍安教授都提醒他們,健康平安為首要。「一生教職春風化雨,昔日遍栽桃李樹;辛勤學子鐵杵磨針,成年都是棟梁材。」陳龍安教授認為,教育生涯中,最大的回饋便是「學生還記得你」。 感念師恩 學生話當年 熱心公益、參加家鄉建設不遺餘力的洪天送,也是上岐國小59學級第五屆學生。回憶過往,他表示,當時學校沒有電力,陳龍安老師不知去哪借來兩盞打氣燈,每天分配同學輪流打氣,師生一起在風聲、雨聲、讀書聲下相處一年,那是一段令人懷念、印象深刻的日子。在課程教學方面,陳龍安老師希望大家寫一手好字、記下一些好文句、吸收一些好古詩,所以嚴格要求大家每天寫書法、背課文、背古詩,且要滾瓜爛熟,也因此讓同學們深刻地記下了不少嘉文美句。 因陳龍安老師在上岐國小擔任六級畢業班導師,一年後就調離,記得分別那天,老師帶著行李、坐上一部黃包車,準備前往碼頭,幾個同學們跑到校門口向老師道別,同學們一個個都哭了。雖然人生沒有不散的筵席,但相處久了,師生之情濃厚,別離的傷感油然而生。 陳龍安老師的用心指導,針對各個科目逐一複習,對學生們諄諄教誨,都讓大家銘記在心。一轉眼,大家自上岐國小畢業已有56年,當年這一群在陳龍安老師薰陶下的學子們,也都有很好的事業,雖然各奔東西,但大家常常相聚。一日為師、終生為師,今年教師節前夕,吳建意、洪國慶、洪亞賞等同學特別規劃在小金門舉辦第五屆同學會暨敬師活動,大家一起跟著老師到母校上岐國小校園走走,重拾童年回憶,也謝謝老師當年對大家的殷殷教誨。 上岐國小59學級第五屆學生林馬清說,原本迷迷糊糊不懂如何做功課,從小一直到小六遇見恩師,讓愚鈍的心猛然覺醒,而陳龍安老師的諄諄教誨,也讓他從此秉持著誠實的人生信念和工作態度,且深受客戶肯定,如今自己雖已年滿65歲,仍還欲罷不能的持續忙碌著,他相當感念於陳龍安老師的用心感化。 投注心力為教育 回鄉奉獻不遺餘力 陳龍安教授從事教育工作,春風化雨國內外,培育人才上百萬。他一生得獎無數,在金門任教時,曾榮獲特殊優良教師,而後在台北市立大學任教,也曾獲教育部師鐸獎、學術著作特優獎、青年創造發明獎,歐洲大學也頒發卓越教學獎等。 陳龍安教授推動創新思考教學不餘遺力,在國內各大專院校、中小學、各政府機構、軍警消單位,甚至醫護院所都曾邀請他前往進行創造力及創新服務的培訓,他於兩岸三地的講座更是極具知名度,也曾獲邀巡迴世界各地辦理創新與管理講座,甚至遠赴南美及歐亞各國,他更被譽為世界頂尖級的創造力大師,創造力訓練總教頭。 退休後,經金門縣長陳福海三顧茅蘆、禮聘其擔任財團法人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自他就任後,大力推動文化藝術活動,包括藝文教育向下扎根計畫、金酒員工文化藝術陶冶、清寒獎助學金的公開頒發表揚,同時配合成功激勵講座,也積極邀請著名劇團專家,包括台灣戲劇之父吳靜吉教授、紙風車劇團等,亟欲扶植金門本土劇團。陳龍安教授無給職地為家鄉貢獻心力,他的無怨無悔、歡喜甘願,贏得鄉親極大的肯定與讚譽。
-
畢業六十週年 金中校友返母校回味求學時光
畢業一甲子,百餘位金門中學初中部、高中部的老校友們,昨(二十六)日上午舊地重遊,眾人還在金中地標白宮內合唱起「金中校歌」,一起回味學生時的好時光。 金門高中的前身金門中學,在民國五十四年之前設有初中部與高中部,這群初中部十五屆及高中部十二屆的學長姐們,今年正好畢業滿六十週年。在會長陳賢德的號召之下,回到母校並與同學們敘舊聊往事。 陳賢德表示,當年的八二三戰爭之後,當時的金門高中師生都分散到台灣各省中,直到四十九年才復校,當時他正好是初中一年級,算算今年正好畢業六十年,這是一個相當有紀念意義的時間點,所以號召金門在地、旅居台灣各縣市以及香港的校友們回娘家看看。 這群學長姐們,在校長許自佑與校友會理事長王添泉的陪同下進行校園巡禮。當他們造訪校史館時,不少人看到當年許多珍貴的老照片、老史料時,紛紛回憶湧上,許多人開心的拿起手機拍下,同學們也七嘴八舌的討論時隔一甲子前的往事,同時並捐款十萬元給校友會,以利會務運作之用。 時光荏苒,金門高中的校舍風貌隨著時代變遷有所變化,但是他們都說,只要看到金門高中的白宮、校門口圍牆,就可以知道自己曾經求學三年的學校到了。
-
陳氏宗親會獎學金申請
112年度金門縣潁川堂陳氏宗親會獎學金,自下(十)月一日起開始受理申請,為期一個月,歡迎符合資格的陳氏宗親學子們,備妥相關申請資料,於期限內向宗親會提出申請。 金門縣潁川堂陳氏宗親會獎學金的申請條件,須為屬於潁川始祖漢太丘長陳實公派下世裔,申請人或父母設籍於金門者,在國內研究院所、大學、高中(職)、國中、國小肄業之學生,並且持有校方所出具之有效證明文件,同時於全學年度的學業成績達到一定標準者,始可申請。 陳氏宗親會獎學金的申請成績限制,其相關的成績標準說明如下: 一、大學暨獨立學院之學子:其全學年度的「智育」成績,須平均在七十五分以上,而「德育」以及「體育」成績,則須平均在七十五分以上者。 二、高中、高職之學子:其全學年度「智育」成績,須平均在八十分以上,「德育」以及「體育」成績,則須平均在七十五分以上者。 三、國中之學子:其全學年度「一般學科」、「藝能學科」以及「綜合表現」,各科的平均成績,均須達八十五分以上者。 四、國小一年級至六年級之學子:全學年度「一般學科」、「藝能學科」以及「綜合表現」,各科的平均成績,均須達九十分以上者。 五、以上申請之組別,皆須以成績證明單為準。 陳氏宗親會指出,歡迎符合申請資格的宗親學子們,於10月1日起至10月31日止提出申請,申請時間在每日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止(星期例假日除外),可至各鄉鎮所指定之地方申請,逾期者將不予受理。而獎學金領表處:金城鎮~陳氏宗親會:327139。金湖鎮:金再興:332223。金沙鎮:合美貢糖:352075。金寧:陳成煥:0932970151。烈嶼鄉:陳國民:0932970380。
-
金寧社區巧思讓電纜線盤媚力再生
金門縣政府社會處長陳世保與金寧鄉鄉長楊忠俊、社會課長李煜翔、金寧鄉聯合社區小旗艦計畫所有參與社區的理事長等,於9月26日參與於古寧頭社區活動中心辦理之「可以『椅』靠的『桌』腳『聊』-電纜線盤媚力再生」成果展示。 社會處長陳世保代表縣長陳福海肯定及感謝金寧鄉公所積極協助社區推動小旗艦計畫,凝聚互助合作及向心力,更肯定各社區積極參與讓資源共享、環保再生及社區永續,另感謝台電提供在地回收電線盤及林務所和專業工藝師的協助教學,與社區共同打造友善長者生活環境,並創造網美打卡點增加社區知名度,吸引遊客走入社區。 社會處表示,今年度金寧鄉聯合社區小旗艦艦隊日前正式啟航,本艦隊由領航社區的古寧頭社區帶領榜林、盤山村、湖峰、四埔、后沙嚨口、湖南及西浦頭等社區發展協會共同提案辦理,聯合計畫分為2個子計畫。 其中由古寧頭社區主辦各社區協辦之「可以『椅』靠的『桌』腳『聊』-電纜線盤媚力再生」方案,延續前年度計畫以「歇腳」及「永續再利用」之精神,依社區居民實需、營造社區新氣象之概念推動電纜線盤媚力再生,並透過社區夥伴努力學習運用巧手適當加工及重組,製作出創意十足各具特色的木桌椅置於公共空間,提供居民及遊客使用及拍照,計畫共辦理4場次,計7社區約160人次參與。 社會處表示,本年度共有金沙鎮及金寧鄉推動聯合社區小旗艦計畫,陳處長期許透過社區、公所及縣府持續合作,提高社區延續辦理旗艦後的續航活動能力及落實福利社區化之目標,未來也希望其他鄉鎮能一起加入,讓社區共生、共學、共好,共創幸福金門好社區。
-
農村生活節 小農、青創業者與社區展示特色產品
「2023浯島好農力—金門農村生活節」日前由林務所舉辦,今年以「友善產業、有機島嶼」為主題,現場匯聚地區小農及青創業者與社區一同展示特色產品,並規劃四場體驗活動,帶民眾感受金門農村產業的豐饒。 「2023浯島好農力—金門農村生活節」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南分署與金門縣林務所共同舉辦,以「友善產業、有機島嶼」主題,主要透過活動推廣友善環境與生態的農牧產品,以及金門推動農村再生計畫的成果。 該活動24日在林務所小木屋廣場辦理,現場包括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金門縣青年農民聯誼會、青年牧場、金門縣社區產業創生協會、金沙鎮何厝社區發展協會、凡可達食品加工坊、海霓蜜坊、ha.ju柒月壹日晴、浯作工作室、津芝芳手作烘焙、肥忠滿煎糕、溫記賴家大腸包小腸與金門植物園等到場設置攤位;金沙分駐所員警也到場宣導進行反詐騙等宣導。 主辦單位指出,金門推動農村再生區域亮點計畫,持續以生態保育、環境友善、循環永續及文化傳承為目標,並輔導金門的農村社區及青年農民,推動自然生態保育、友善農業、農產加工品研發、社區環境改善及食農教育等工作,以營造友善的農業環境,創造金門在地特色的品牌。 因此,現場除了有許多攤位外,另規劃4場體驗活動,首先登場的是浯作工作室-金門創意紋樣絹印。其次為金門高級農工職業學校園藝科-園圃好夥伴:獨居蜂蜂巢製作體驗。第二場為魯班工坊-漂流漆扇製作體驗,以及蒔禾屋-金門風味麻糬等,主要透過活動讓民眾在參與中感受金門農村產業的豐饒。 包括建設處處長張瑞心、農村水保署臺南分署副分署長祝瑞敏、金門縣林務所所長鄭向廷,以及參與活動的社區、業者、單位代表等參與。張瑞心表示,透過農村再生計畫與地區農村青年互動,並留在金門創業深耕,縣府將持續以輔導方式鼓勵青農以及社區參與再現農村風華。希望金門各社區、青年都能加入,創造社區不同的特色以及青農創業的無限可能,讓金門農村、社區朝向友善產業、有機島嶼發展,環境與生活會更好。 農村水保署臺南分署副分署長祝瑞敏指出,金門雖然在農村再生起步比台灣晚,但是由於金門歷經戰地政務,農村傳統文化與特色大量地保留下來,因此,金門的農村再生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希望金門在愈來愈多的青年及社區投入下,朝「友善產業、有機島嶼」發展。
-
農遊金門體驗來到盤山社區 親子動手做菜脯粿
金門縣農業試驗所日前與盤山社區合作,舉辦一場精彩的農業文化體驗課程,吸引了大批親子遊客參與,在體驗中了解金門農業的現狀和未來發展外,同時動手製作菜脯粿,認識盤山菜脯文化和豐富的食農背景,並加碼提供菜脯材料製作拭餅供參與者品嚐,讓活動不僅是一場美味的菜脯粿體驗,亦是難得的學習之旅。 農試所表示,金門縣盤山社區位於金寧鄉,盤山(又名半山)菜脯過去聞名全金門,地區有「半山好菜脯」此一俚語。盤山的菜脯經過一道道傳統的工法手續製成後,裝滿整甕的蘿蔔條用紅赤土封蓋,也因此得名「紅菜脯」。此次農試所特別結合盤山社區辦理盤山手作菜脯粿,讓大家走進社區在體驗中了解金門農業的魅力。 活動中,講師首先帶領遊客及鄉親認識菜脯文化,透過菜脯粿的DIY材料包準備,以及菜脯粿的製作示範與教學中,細致解說每個步驟的重要性,傳承了傳統金門粿製作的技巧,也引領大小朋友動手體驗,從實作中感受到製作美食的樂趣與成就感。 而這場結合金門農業與食品文化的活動中,內容豐富多樣,除了手作體驗也關注金門農業的現狀和未來。盤山社區的講師及社區志工向與會人員娓娓道來金門農業的特點,包括種植的作物、挑戰與發展方向。這不僅開擴了大小朋友的知識範圍,也增進了大家對金門農業的了解與關注。所有人在完成菜脯粿製作後大方展示並品嚐自己親手做的美食,從中深刻體驗到食品和農業的緊密連結。 金門縣農業試驗所表示,此次農業文化體驗課程不僅僅是一次觀光活動,更是一次文化交流和情感連結的體驗。讓遊客及金門親子,在體驗中拉近彼此距離,並了解生活飲食及農業和環境密不可分的關係,能延伸出對這片土地的愛護,且能促進與會民眾交流,及增進對農業的深入了解。 金門縣農業試驗所指出,此次結合盤山社區舉辦之農遊金門體驗,透過農遊的合作,彰顯了其對於在地農業的支持和貢獻;在體驗之中寓教於樂,讓金門的農業特色和價值得以更深入地傳播,同時為參加者帶來了難忘的學習和體驗。未來,期望持續地推廣讓金門農業能向下扎根、向上發芽,讓更多人能夠感受金門農業和社區的特色之美。
-
金城分局長方子欽表揚感謝銀行行員阻詐
詐騙案件層出不窮,為防止本縣民眾遭詐騙案件發生,縣警局金城分局定期派員與轄內金融機構聯繫,協請針對匯款民眾多加關懷提問,發現疑似遭詐騙民眾,立即通報警方及時到場查證、勸阻,雙方建立防詐聯防網絡,確保民眾財物安全。為感謝金融機構行員機警熱心、共同攔阻詐騙義舉,金城分局分局長方子欽頒獎表揚永豐銀行金門分行副理蔡淑群、行員張巧旻,感謝她們協助防阻民眾被騙。 居住金門的A先生,在虛擬貨幣交易平台「bitopro 幣託」從事投資行為,本月19日打算透過永豐銀行金門分行轉帳新臺幣35萬元至「專屬銀行帳號進行加值」投資,以便虛擬貨幣買賣操作,適逢副理蔡淑群、行員張巧旻關懷提問,A先生表示要進行投資款項匯款,行員察覺有異,進一步協助確認,發現A先生是透過LINE與對方連繫,而且對方提供的網址是假的,立即告知帳號有安全疑慮,但A先生仍堅持匯款,遂通報金城分局金城派出所派員到場協助勸導。 警方到場了解後,發現A先生係在網路上找到虛擬貨幣投資資訊,之前即透過網銀轉帳至專屬銀行帳戶,期間陸續有獲利,但尚無出金,因網銀匯款有額度限制,才臨櫃進行轉帳,過程中警方發現A先生對購買虛擬貨幣流程一知半解,實際上也無順利出金之紀錄,警方擔心A先生落入「假投資」之陷阱,耐心會同行員於現場苦心勸說,A先生才打消匯款念頭。 為感謝金融機構及超商行員機警熱心、主動關懷提問並即時通報警方,共同攔阻詐騙義舉,金城分局分局長方子欽在分局偵查隊長林練雄陪同前抵永豐銀行金門分行表揚副理蔡淑群、行員張巧旻,感謝行員們對防詐工作的辛勞,並協請持續辦理反詐騙工作。 金城分局長方子欽表示,常見臨櫃匯款之詐騙手法為「假投資」、「假冒檢警詐騙」、「假冒親友借錢」等,這類犯罪手法,通常被害人損失金額較為龐大,金融機構位於第一線櫃檯的行員是防詐的靈魂人物,扮演為民眾財產把關的關鍵角色,警方將持續與金融機構保持密切合作,積極辦理反詐騙工作,避免民眾財物損失。
-
環境地圖創作大賽 歡迎報名
為讓學童打開感官,探索自身所處的生活環境,本縣環境保護局配合行政院環境部辦理「第4屆環境地圖創作大賽」,鼓勵國小同學、親子、師生一同外出,透過觀察、挖掘、記錄,創作出屬於自已獨一無二的環境地圖,歡迎對繪畫有興趣的學童、家長及老師報名參加。 為了讓學童、家長及老師進一步了解徵選活動,環保局將於明(28)日(星期四)下午1時30分在該局小會議室辦理一場次「環境教育地圖徵選」補助說明會,歡迎對繪畫有熱誠的夥伴上環境教育終身學習網填表報名,所有參加者均提供2小時環境教育學習時數。活動詳情請至本縣環境保護局網站/活動快訊查詢下載或洽詢活動聯絡人:陳晏柔小姐,電話:082-330458。 環保局指出,環境地圖創作大賽分為「中年級組」(今年9月起為2、3、4年級的學生)及「高年級組」(今年9月起為5、6年級的學生),可跨校組隊參加,徵選作品需融入「環境倫理」、「永續發展」、「氣候變遷」、「災害防救」及「能源資源永續利用」等環境教育5大學習主題,同時搭配環境地圖說明書製作,讓參賽學生呈現地圖創作的動機與意義,並對於自身環境擁有更多反思及關懷。 本次徵選活動總獎勵價值高達新臺幣20萬元,「中年級組」與「高年級組」各取前3名、佳作5名及入選獎2組別共50名,第1名可獲得30,000元現金禮券,同時結合淨零轉型政策,今年增設了「淨零轉型」特別獎各組取2名,只要繪製內容是以「氣候變遷」或「能源資源永續利用」為主題,都有機會獲得特別獎,鼓勵學童瞭解政策進而參與政策,力行環保綠生活!
-
縣長關切金城區段徵收及西山農地重劃進度
中秋節前夕,縣長陳福海前往地政局關心同仁工作情況,預祝中秋佳節愉快,並與地政局局長呂清福、副局長關嘉荣及各科室主管進行座談。 新任地政局局長呂清福從地政基層歷練幹起,資歷豐富,膺任局長,縣長陳福海勉勵其可用局長的位置高度,帶領地政同仁大家一起努力,以地政局為榮,尤其金門土地問題多,務必以「耐心、親民」的態度協助鄉親,做好各項地政業務,及持續提升為民服務品質。 地政局人事室反映,因地政同仁責任重大、工作繁重,機關人員流動性高,急待優先甄補缺額,並建議優先修正發布地政局組織規程,以利留才,縣長陳福海表示,支持循序甄補人員,緩解負荷,各同仁只要肯認真、努力,相信都有機會,能適才適所;關於組織編制修編,縣府會有整體考量,一套先後順序,將先縣府,而後再各所屬機關。 會談中,縣長陳福海持別詢及金城鎮第三期區段徵收、西山農地重劃案之進度並表示,推動過程中,若有涉及重要決策事項需溝通協調者,必要時,可即邀集相關單位人員到縣長室討論,以加速推動時效。 地政局表示,金城鎮第三期區段徵收案,已審查區段徵收工程規劃設計書圖,接續將簽核工程細部設計成果,及進行工程招標文件公開閱覽後,正式上網招標發包工程,另西山農地重劃案,重劃計畫業經內政部核准,刻正公告重劃計畫中,該案重劃工程細部設計書圖已審定,接續將辦理工程發包相關作業。 縣長陳福海請公務人員把守分際,依法行政,地政業務有嚴謹的法令規章,他比較不擔心,期勉同仁戮力從公。
-
鑒於屏東工廠大火 本縣消防局加強督導業者管理機制
屏東明揚工廠大火造成4名消防人員殉職及多名員工死亡及輕重傷,縣長陳福海於案件發生第一時間即關心消防局對於類似案件應變機制,並表達消防同仁生命安全為值勤時首要之務。消防局於昨(25)日加強抽檢公共危險物品及可燃性高壓氣體製造儲存處理場所,並由代理副局長陳國瑋率隊,針對化學火災案件使用裝備器材進行演練。 9月22日位於屏東科學園區的明揚國際科技公司發生大火,搶救過程發生爆炸造成搶救人員殉職,明揚國際科技公司主要經營高爾夫球相關產業,高爾夫球體中心係由合成橡膠、關鍵添加物等複合物混合而成,原料中含有過氧化物,而有些關鍵添加物屬於禁水性物質,與水接觸產生強烈反應,可能發生爆炸,過氧化物及禁水性物歸屬於「公共危險物品及可燃性高壓氣體製造儲存處理場所設置標準暨安全管理辦法」中第三類及第六類物質,本縣消防局依法針對六類公共危險物品在案列管之場所10處,皆係因第四類「易燃液體」之油類物質達法定管制量,尚無本次屏東明揚工廠大火主要原因物質,然而,此類場所之行政機關依法列管僅為公安責任部分環節,最主要仍必須由全民秉持「財產管理權人,負有管理之責」。消防局亦提醒,未列管在案並非代表該物質不存在,主要之因有二:一是未達管制量,意即量體不足以被認定達危險性;二則是未依法申報。 消防局昨日由代理副局長陳國瑋率隊,於轄內第一大隊有存放爆炸物質場所進行查察,並至第二大隊自來水廠金湖淨水場辦理化學火災搶救演練,演練項目含警戒區劃定、A級防護衣著裝實作、毒性氣體檢測、架設電動水霧炮塔稀釋環境、搶救人員除汙及廠區人員依法提供資訊及配合搶救等,本次明揚工廠大火造成嚴重結果,尚待中央調查報告結果公開,然在案件發生當下,即表示危險物品處理場所於管理層面已有尚待檢視改善之處, 消防局呼籲,消防法第15條及相關法規已訂定六類公共危險物品數量及管制量,儲存上述危險物品達管制量以上時,請各業者務必先行辦理場所消防圖說審查,以確保生命財產安全。 消防局局長呂英華表示,依法列管場所,每年由管理權人定期申報,由消防機關檢查,保障場所達法定要求之安全標準,此階段屬於預防階段,然而在場所發生火災時,消防人員到場進行搶救工作,依消防法第21-1條,管理權人應提供「提供廠區化學品種類、數量、位置平面配置圖及搶救必要資訊」,並「指派專人至現場協助救災」,前揭未依法提供必要資訊者,得依同法第43-1條處管理權人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未指派專人至現場協助救災者,處管理權人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