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金城分局召開校園安全座談會 各界攜手打造平安校園
為強化校園安全網絡,保障學生身心健全發展,金門縣警察局金城分局16日召開114學年度第1學期「校園安全座談會」,由分局長朱政憲主持,並邀請縣政府教育處、學生校外生活輔導會、觀光處、警察局少年隊及轄區內16所各級學校代表齊聚一堂,以面對面座談方式,共同研商校園安全維護策略,攜手打造平安校園環境。 朱政憲分局長在致詞時指出,校園安全維護一直是警方的重要工作之一。隨著資訊科技與通訊軟體普及,學生在網路世界中容易受到不正確資訊影響,甚至被不肖人士利用而誤觸法網,造成價值觀偏差或涉入犯罪。這不僅使學生與家長承受困擾,也增加學校及社會的輔導成本。因此,他強調師長與家長應隨時關注學生的徵兆與行為,警方則會配合各界,在學生行為尚未偏差前即時導正,避免悲劇發生。 本次座談會針對校園常見的安全議題展開深入交流,重點包括反霸凌、防制兒少性剝削、打擊詐騙(避免學生遭吸收為詐欺車手或遭遇網路遊戲點數詐騙)、防範裸聊陷阱、管教偏差行為、聚眾鬥毆、網路簽賭,以及新興毒品如依托咪酯、類大麻、PMMA、K他命及笑氣等的防制問題,同時也將交通安全納入討論。會中透過縣府、警政與學校三方合作,積極研商因應對策與建構預防機制,期能從源頭防範,為學生營造「健康、安全」的學習環境。 金城分局偵查隊亦於會中提出轄區治安與交通現況報告,並就校園安全維護、少年犯罪態樣及未來工作重點進行說明。根據統計數據顯示,114年1至8月間,金城分局查獲少年犯罪以詐欺、傷害與竊盜案件為主。警方提醒,校園教育應自小扎根,透過日常宣導讓學生正確認識法令規範,發揮潛移默化效果,以降低偏差行為發生率。 會議也特別針對近期少年遭詐騙案件增加的趨勢提出警示。分局除針對個案進行提報與討論外,並逐一分析當前常見詐騙手法。警方同時運用「165 LINE官方帳號」與「打詐儀表板」工具,加強宣導與資訊分享,並呼籲師長成為種子宣導人員,將防詐知識傳遞給更多學生與家長,期望讓「全民識詐」理念深入校園,建立全方位防護網。 金城分局表示,校園安全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警方將持續與縣府、學校保持緊密合作,透過座談會機制及日常互動,主動發現問題並研擬對策,提升學校安全防護層級。
-
何浦國小家長會改選 陳鈞民高票當選會長
金門縣金沙鎮何浦國民小學日前召開114學年度(第37屆)學生家長會會員代表大會,由原任會長王季欣主持,會中進行家長會改選,由陳鈞民高票當選家長會會長一職。 何浦國小114學年度第37屆家長會當選名單如後。會長:陳鈞民。副會長:陳政戎、吳琮麟。常務委員:陳嘉斌、郭麗萍。委員:王重強、周詩豪、何宏益、黃浡勳、王曉珮、王舜稘、許奕婷、王雅君、王雅玫、李葳琪。班代表:楊雅媛、何佩融、王佩瑜、江佳蓉、陳美如、張婷暖。榮譽會長:王詩智、王季欣。總幹事:林昕穎。教評委員:何宏益。特推會委員:林雅萍。顧問:許梨羡、蔡水游、黃奕焮、黃文欣、陳其德、張益睿、王重文、陳福林、楊上卜、王蓁辰、陳俊傑、周家才。 何浦國小校長陳正字表示,此次會議出席率超過五分之四,顯示何浦家長對學校的肯定與支持,他感謝所有家長的與會。會中,教導及幼兒園等處室也針對學年工作、課程,以及何浦未來推展的校務目標等進行說明,讓家長代表們更了解學校發展方針。他恭喜所有當選委員,相信大家的支持是學校能進步的最大動力。 陳正字也指出,113學年家長會在會長王季欣帶領下,除贊助全校師生兒童節紀念衫,舉凡各項赴台比賽程儀、學校畢業典禮等各項活動支援,家長會皆提供最及時的協助。期盼未來家長會在新任會長陳鈞民帶領下,繼續給予學校協助與支持,扮演學校最佳推手。
-
榮服處秉持服務至上理念 助榮民異地就醫後安心返居
金門縣榮民服務處秉持「榮民在哪裡,服務就到哪裡」的理念,在處長劉信義的指導下,再次展現溫暖而周延的服務。該處於16日協助一名許姓榮民在金門醫院出院後,順利返回居住地,圓滿完成一場跨區的醫療與生活照顧協調服務,過程展現退輔體系跨單位合作的效率與人情關懷。 據了解,許姓榮民因健康因素,於9月4日經由金門紅十字會志工及護理人員協助後送至金門醫院就診。自住院以來,金門縣榮服處隨即展開服務,並主動與轄管的桃園市榮服處保持密切聯繫,確保相關照護能順利銜接。期間在醫療團隊的專業診治與悉心照護下,許員病情逐步康復,終於在16日辦理出院手續,準備返居。 住院過程中,許員的家屬對金門榮服處的支持與協助表達高度感謝。由於人生地不熟,能得到劉信義處長的關懷、李全順總幹事及汪成飛輔導員的即時服務,讓他們在異地就醫的艱難時刻獲得精神上的安定與實際協助,深感退輔體系的溫暖與可靠。 在16日出院當天中午12時許,李全順總幹事與汪成飛輔導員親自前往部立金門醫院,協助完成相關出院手續,並代表劉信義處長致贈急難救助慰問金,祝福許員早日康復,恢復健康。榮服處同時調派公務車,將許員送至水頭碼頭,協助辦理出境事宜,並全程陪伴至完成登船。當日下午1時30分,許員順利搭乘新五緣號返回廈門。在確認順利出境後,金門縣榮服處也即刻通報桃園市榮服處,以利後續持續關懷與服務不中斷。 此次跨區合作中,金門與桃園兩地榮服處展現高度協調與緊密溝通,體現「即時、專業、貼心」的服務精神。從就醫、住院、出院到返居,整個過程環環相扣,完全站在榮民的需求角度思考,務求讓服務案能更臻完善。 劉信義處長指出,此次任務的圓滿完成,歸功於部立金門醫院醫療團隊的專業診治與細心照護,金門紅十字會志工團隊的熱心協助,以及桃園市榮服處即時的聯繫配合。各單位跨區跨領域的通力合作,共同確保榮民在異地就醫期間能獲得安心照顧。他強調,榮民的健康與福祉是榮服處最重要的工作目標,每一次的協助案例都象徵著服務使命的落實。 劉處長也特別表示,榮服處未來將持續精進服務流程,確保有後送需求的榮民或眷屬在過境金門期間,都能獲得必要的協助與關懷。這不僅是行政支援,更是一份情感上的陪伴與承諾。他說,榮民在哪裡,服務就到哪裡,這句話不是口號,而是我們的行動準則。此次許姓榮民在康復後順利返回居住地,不僅令家屬放心,也讓服務團隊備受鼓舞。榮服處全體同仁將持續秉持「服務至上」的精神,積極整合各項資源,落實退輔會「照顧榮民、服務榮民」的宗旨,期盼所有返台就醫的榮民都能平安順遂,早日恢復健康。
-
第五屆海外華人線上學堂9/19起開講 歡迎踴躍參與
第五屆「文化之橋:海外華人網絡的再連結」線上學堂系列演講,即將線上登場。該活動邁入第五屆,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海外華人研究中心策劃系列講座,今年以「文化之橋:海外華人網絡的再連結」為主題,共計有十場線上專題講座,將自114年9月19日起至114年10月18日,每週五、六晚間8點至9點30分(GMT+8)舉行。此次講座內容涵蓋華語文教學、科技趨勢、歷史文化與南洋風土等面向,期望在延續移民記憶的同時,推動跨文化交流,並深化對金門及海外華人文化的理解。 線上學堂自2021年首次舉辦以來,突破地域與時間的限制,至今已連續舉辦四屆,場場皆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金門鄉親及關注海外華人文化的學員熱烈參與,成功搭建跨國交流的平臺,毫無疑問已是外界認識金門、連結全球的重要橋樑。 今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再度攜手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新加坡金門會館、馬來西亞雪蘭莪金門會館、馬來西亞柔佛州金同廈會館、馬來西亞林夢市區睦鄰會協辦,同時邀請印尼廖省及廖島省金門鄉親會、印尼泗水金門會館等社團加入,展現金門社群跨國合作的力量。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海外華人研究中心指出,第五屆「文化之橋:海外華人網絡的再連結」線上學堂,開幕式將於9月19日(週五)晚間8時(GMT+8)舉行,預計邀請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盧根陣、新加坡金門會館主席呂立岩、馬來西亞雪蘭莪金門會館主席陳良吉、柔佛州金同廈會館會長陳泗欽、林夢市區睦鄰會本古魯兼主席洪翠琴、印尼廖省及廖島省金門鄉親會主席李東宏,以及印尼泗水金門會館主席董倫慶等貴賓致詞,正式為系列講座揭開序幕。主辦單位表示,歡迎各界對金門社群、海外華人研究及跨文化議題有興趣者,於講座活動期間,透過Google meet線上講座(https://meet.google.com/mgh-kwgv-vqt)或Facebook直播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ntnuusrkinmen)等方式,踴躍參與,共同見證這場跨越地域與世代的文化盛會。
-
感恩酒轉型感恩券 帶動在地循環經濟 結合社福與消費動能 縣府創新福利回饋地方 助力繁榮新模式
縣府規劃將「感恩酒」制度,轉型為具備高防偽技術的「感恩券」。這項政策不僅是社會福利的一次革新,更是引導資源有效轉化為在地消費動能的重要舉措,目標是全面刺激金門縣內經濟發展。縣長陳福海表示,這項變革秉持「福利惠及鄉親,效益回饋地方」的精神,期盼透過創新制度設計,讓社會福利與地方經濟形成自由循環的新模式。 陳縣長指出,過往縣府發放的部分福利金以現金形式提供,雖能直接照顧到民眾需求,但不少鄉親選擇將這筆資金存入銀行或留作日後使用,並未即時投入市場消費,導致刺激在地經濟的效果有限。此次推出感恩券,正是希望藉由票券化與高規格防偽設計,將社會福利的6.4億元總預算轉化為真正的消費力,進而活絡商圈、支持在地產業,讓「照顧鄉親」與「推動經濟」得以雙軌並進。 他進一步表示,縣府未來也將逐步檢視其他社會福利措施,包括長者津貼、各類競賽獎金與教育獎助金等,評估是否適合以票券或數位方式發放,以達到優化福利、活絡經濟的雙重效益。此舉不僅是政策面的轉型,更是縣府對於金門永續發展的深遠布局。 為了確保感恩券的安全性與公信力,縣府特別邀請財政部印刷廠規劃高規格的防偽設計。近日,該廠營業課課長楊吉文率員前往縣長室,親自向陳縣長報告設計內容。 據了解,感恩券至少具備八大防偽特徵。首先,券面採用連續性浮水印,透過光線或專業設備即可清晰辨識。其次,紙張中隨機分布紅藍纖維絲,因製造過程天然形成,極難仿冒。設計團隊更將金門地名等在地圖文元素融入底紋,突顯獨特的在地性。 另外,券面使用雙道彩虹漸層印刷,呈現粉紅到黃色等色彩過渡效果,極難透過一般影印技術複製;微小字印刷亦被應用於券面額度與背面核銷框線處,與新台幣製作方式相仿。為方便店家快速辨識,感恩券右下角設有熒光防偽標誌,搭配驗鈔燈即可直觀判斷真偽。最為嚴謹的設計則是一物一碼序號管理,每張票券皆有獨立編碼,便於後續核銷追蹤,防止異常使用或重複兌換。值得一提的是,券背金門地圖採灰階設計,一旦經由彩色影印機複製,即會自動顯示「複印無效」字樣,強化防偽效果。 除了功能設計,感恩券在包裝上也別具巧思。每份紅包袋禮盒共內含35張票券,包括20張100元、10張500元與5張1,000元,合計12,000元。紅包袋推出春節、端午及秋節三款設計,其中秋節款更以「玉兔」為主題,既具節慶氛圍,也兼顧收藏價值。為保障票券在運送與發放過程中的安全,所有禮盒與外箱均貼有一次性防拆標籤與膠帶,確保票券不會遭到竄改或中途調包,管理層層把關、滴水不漏。 此次感恩券的推動,也結合了科技應用。縣府特別開發一套完整的雲端核銷系統,由村里公所負責發放,後端核銷人員則可透過掃描驗證,即時追蹤票券號碼、掃碼時間與次數,不僅大幅提升作業效率,也確保透明性與可追溯性。此系統更針對分三次節慶核銷的特性進行優化,取代過往一次性核銷的模式,讓票券使用更為彈性便利。 對於感恩券的整體設計,陳縣長給予肯定。他表示,感恩券的印製品質已優於一般商業印刷品,不僅具備防偽價值,也展現文化美感,未來甚至有機會成為值得收藏的紀念品。他強調,這項制度的推行,象徵著金門福利政策邁入新階段,兼顧「照顧民生」與「帶動產業」的雙重目標,讓社會福利資源真正轉化為地方繁榮的能量。 開始於2015年實施的「金門縣歷經戰地政務時期55歲至64歲慰助金」,每年三節發放,2023年中秋節起暫停實施,改發「感恩釀」酒品,為帶動在地消費新循環與經濟發展,縣府規劃將以「感恩券」替代「感恩釀」。對此,誠如陳縣長所說,「福利政策不僅是給予,而是要創造實質的效益。感恩券也是我們對金門未來的承諾,一份可以看見、可以使用,也能轉化為鄉親幸福與地方繁榮的具體承諾。」
-
點燈守護家扶孩童 艾笛森光電董座吳建榮返鄉傳愛
成功的定義,從來不只是財富的累積。真正的成功,是心懷感恩,懂得飲水思源,並願意用愛回饋社會。全球LED領導廠商、台灣上市公司艾笛森光電董事長吳建榮,正是這樣一位在事業巔峰仍不忘故鄉的企業家。身為金門人,他以故鄉為榮,也以實際行動回饋金門。初秋,他親自帶領公司員工返鄉公益之旅,讓同仁親身感受金門之美,更於金門家扶中心正式啟動「點燈計畫」,以科技專業與企業社會責任,點亮離島弱勢孩童的學習與生活。 今年六月至九月間,艾笛森光電啟動三大公益行動,把愛心落實為具體幫助。首先,公司於台北總部舉辦「公益燈具義賣活動」,員工踴躍響應,短短一小時即籌得逾二萬元,全數捐作金門家扶獎助學金,幫助孩子安心就學。這份力量雖源自小額捐助,卻凝聚了全體同仁的善念。其次,最受矚目的「點燈計畫」正式展開。公司捐贈超過兩百盞高光效、通過台灣節能標章的平板燈具,全面導入家扶中心的學習與生活空間;這些燈具採用無頻閃技術,光線均勻柔和,能有效保護孩童視力,同時降低能耗與電費。透過改善照明環境,孩子得以在舒適的光線中閱讀、成長,家扶中心也能將更多資源投注於教育與生活照顧。第三項行動則溫暖而貼心「二手玩具募集活動」。員工與家庭共同參與,將玩具送往金門,讓孩子在遊戲與陪伴中獲得快樂。從義賣、點燈到玩具募集,艾笛森光電串連出一張關懷網絡,為弱勢家庭注入實質支持與心靈慰藉。 「科技創新之外,我們更重視如何用光照亮人心。」在捐贈儀式上,吳建榮董事長語帶感性地表示,這次捐出的燈具,展現公司的研發成果,更是全體同仁的祝福。他希望,透過高品質照明守護孩子的學習與健康,在他們心中點燃希望的種子。 金門家扶中心主任洪依帆則感謝表示,離島資源有限,艾笛森光電的捐助,改善了硬體條件,更讓孩子感受到社會的關懷。她特別提到,吳建榮董事長多年來持續協助家扶,無論是建館經費籌募或長期捐款,皆是中心穩定服務的重要支柱。令人動容的是,對吳建榮而言,家扶不只是成長路上的身影,更是一段刻骨銘心的生命印記。自四歲起,他在家扶的守護下,陪著母親走過風雨交加的日子。童年的自己,曾小心翼翼牽著母親的手,走進家扶中心領取濟助金;也曾用稚嫩的字跡,寫信給遠方不曾謀面的認養人。那些溫暖的片段,像一盞盞燈火,照亮黑暗的歲月,在他心中留下一道「光」。 多年後,他將這份恩情化為回饋的力量,像光一樣循環綻放,把愛與希望再度傳遞,照亮更多需要的人。十餘年前,他首次以企業家身分返鄉,即捐出一百萬元回饋家扶。他坦言,事業有成後最想回報的就是家扶,因為那是他人生中最關鍵的支撐。他也以自身經歷勉勵孩子們:「貧窮不是束縛,而是一種磨練;只要懷抱信念、踏實前行,就能創造屬於自己的無限可能。」 吳建榮出生於金寧鄉昔果山,心中始終牽掛著這片養育他的土地,多年來對家鄉情感深厚,始終不忘回饋養育他的土地。 除了長期支持金門家扶中心,他也多次捐資協助地方宗祠與廟宇修繕。對吳建榮而言,昔果山不是一個小村落,是血脈相連的大家庭。 即便身為上市公司董事長,吳建榮始終以樸實心念守護家鄉,從未因事業成功而忘卻根源。他深信「飲水思源」不只是責任,更是一份使命。這份真摯情懷,讓他在商業舞台上贏得肯定,以孝順敦厚贏得鄰里的推崇。 近年來,艾笛森光電積極落實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推動綠能照明與公益計畫。「光不只是科技產品,它是一種希望與守護的象徵。」吳建榮強調,企業社會責任應該成為推動永續的燈塔。他期待,每一次公益行動,都能讓更多孩子安心成長。 金門家扶中心則盼望,這份持續的愛心能引領更多企業與社會大眾,共同為弱勢家庭打造更光明的未來。
-
再生魚坊攜手金門農工 共育保育生力軍
為強化金門地區原生淡水魚類的保育與復育工作,再生魚坊近年持續承接相關計畫,並結合在地學校資源,逐步建立完整的生態保育與教育鏈結。該單位目前承辦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委託金門縣政府推動的「金門地區保育類淡水魚大鱗梅氏鯿之族群動態監測及珍稀原生淡水魚之保種計畫」,以及內政部國家公園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辦理的「114-115年金門珍稀原生淡水魚攀鱸復育計畫」。藉由雙軌並行的推動方式,期能在學術研究、實務復育及在地教育三方面形成良性循環。 再生魚坊過去即已先行投入珍稀原生淡水魚的復育工作,累積了相當豐富的經驗,為金門珍稀原生魚類保育奠定穩固基礎。其團隊指出,大鱗梅氏鯿與攀鱸是金門少見且具指標性的原生魚種,不僅對維持淡水生態系完整具有關鍵意義,更代表了金門在生物多樣性上的珍貴資產。然而,淡水生態環境面臨外來種入侵、棲地破壞及氣候變遷等挑戰,若缺乏長期保育投入,這些珍稀魚類將有消失風險。 考量在地保育工作需仰賴專業人才的長期耕耘,再生魚坊進一步與國立金門高級農工職業學校展開產學合作,攜手培育兼具實務操作能力與生態理念的新世代青年。此次合作以該校養殖科學生為主要對象,透過技術交流、場域實習及專案參與,讓學生能夠親身接觸並理解原生魚類的養殖與復育工作,從而培養專業能力與生態關懷。 為鼓勵青年學子積極投入這一兼具環境意義與產業潛力的領域,再生魚坊承諾於五年內提供新台幣100萬元資源,作為教學活動、技術指導與實務訓練的支持經費,藉此推動「學用合一、學以致用」的人才養成模式。此舉不僅能補強學生在校所學,亦能為金門累積更多具備實戰經驗的保育專才。 再生魚坊負責人陳光耀表示,大鱗梅氏鯿、攀鱸等珍稀原生淡水魚是金門的自然寶藏,其復育工作絕非一蹴可幾。他們願意先行投入,就是希望能為未來累積經驗,並將這份知識與使命傳承給年輕一代。這次與金門高職的合作,是培育地方保育力量的重要起點,也象徵著生態保育將走入社區與教育的結合之路。 再生魚坊同時呼籲,保育工作不能僅仰賴專業單位的努力,還需要社會大眾共同參與。若民眾在金門地區發現外來種魚類入侵,或有外來種烏龜需收容,亦或需要協助淡水魚類資源的保育與移地復育等事宜,皆可主動聯繫再生魚坊,共同守護金門得天獨厚的水域生態。聯絡電話:082-331141、331151。 未來,再生魚坊將持續秉持守護原生物種的初衷,並透過結合學校教育與社會資源,持續耕耘保育工作,期盼在公私協力的推動下,為金門的生物多樣性與生態永續奠下更堅實的基石。
-
後浦商圈響應環保 推動綠色購物新風潮
商圈是遊客與民眾消費的重要據點,也是展現城市魅力的窗口。為推廣垃圾源頭減量與環境永續,金門縣環保局今年輔導「後浦商圈」成為環保商圈,邀請鄉親及遊客一同響應綠色消費,讓逛街購物也能成為守護環境的新行動。 環保局指出,近年來積極推動「環保商圈」計畫,歷年已成功輔導城隍廟商圈、北鎮廟商圈、金湖商圈加入行列,今年再新增後浦商圈,共有47家店家響應。參與店家落實多項具體作為,包括:內用不使用免洗餐具、鼓勵消費者自備餐具或購物袋並提供優惠、不主動提供購物用塑膠袋、設置二手袋循環箱,以及增設資源回收設施等,以實際行動減少廢棄物。 為增添參與樂趣,環保局於9月1日至9月30日加碼舉辦「響應環保商圈源頭減量作為抽獎活動」。民眾只要於商圈內響應相關減塑作為,即有機會參加抽獎。透過活動結合商圈特色,讓逛街購物不僅便利,也能兼顧環境保護,體驗不同以往的綠色購物氛圍。 環保局表示,打造環保商圈並非短期活動,而是引導遊客與民眾養成永續消費習慣的重要一步。當消費者選擇自備容器、不使用免洗餐具,或善用循環袋系統時,不僅能降低塑膠垃圾與一次性廢棄物的產生,也能讓更多人感受到環保與生活的緊密連結。 「永續生活從日常做起。」環保局強調,透過商圈的集體響應,可以放大環保效益,讓減塑行動更容易被看見與實踐。未來將持續推廣更多地區加入環保商圈行列,結合在地文化、商業特色與綠色理念,逐步擴大永續生活圈的影響力。 環保局呼籲,鄉親與遊客在日常購物時,只要願意多帶一個環保袋、少拿一個塑膠袋,就能為環境減輕負擔。期待更多人一同加入綠色消費行動,讓金門在觀光與產業發展的同時,也能展現環境永續的新價值。
-
青工會與志服協會交接典禮 陳少雍、任奕勳任新職
金門縣青年工作總會、志願服務協會日前晚間舉辦新舊任會長交接典禮,青工會新任總會長將由陳少雍接任;而志願服務協會理事長一職則由任奕勳接手,繼續推動青年事務與社會服務的工作。 金門縣青年工作總會總會長、志願服務協會交接典禮暨幹部、顧問授證典禮,於日前晚間六點左右,在金城鎮葡京餐廳舉行,除青工總會、志願服務協會等會員出席,國民黨全國青年工作總會總會長鄭任宗、國民黨組發會副主委吳興邦、國民黨金門黨部書記長陳汶強、金城鎮長李誠智、台北農產公司董事長楊鎮浯、立委陳玉珍服務處主任董家瑋、議員洪鴻斌、金城鎮代表翁裕凱、金寧鄉民代表會主席黃文欣、金寧鄉代表陳孝融、烈嶼鄉代表林宜蘭、洪健中、卓越青工會會長陳向鑫、盤山村長翁品洋、榜林村長楊龍傳等多位台金貴賓到場祝賀。 交接儀式上,在全國青工總會長鄭任宗的監交以及與會者的見證下,金門縣青年工作總會總會長一職,由任奕勳交棒予新任總會長陳少雍;而金門縣志願服務協會理事長的職務,則是由現任理事長莊嘉銘將重責大任交付給新任理事長任奕勳。 金門總會原任總會長任奕勳表示,接任他會長職務的陳少雍是個有能力的強棒,他也回想擔任總會長期間的點點滴滴,都依賴會員們的相挺,他也期待新任會長將青工會帶向更好的未來。 金門志願服務協會原任理事長莊嘉銘在交接典禮上,身著簡單的T恤,胸前的「莫忘初衷」表明他對社會服務的理念,他感性的感謝國民黨與各界對他的栽培。他說,在志願服務協會理事長任內,對他是很好的歷練,也讓他學到不少。 吳興邦希望,青工會、志願服務協會等年輕一代能對社會做出奉獻。此外,他也希望有更多人加入,一起為公共事務盡一份心力,並且深耕年輕人的在地影響力。 楊鎮浯說,每每參加類似聚會,他都開心見到年輕人齊聚,也自我提醒不論年齡多寡,都要大家一起來努力,才能讓社會、黨部、社會服務的工作越來越好;他也肯定新任會長願意承擔責任,他相信會務將可以蒸蒸日上。而董家瑋則是代表陳玉珍到場致意,他祝福新任的會長率領青年軍來為地方打拚,而他也會作為在地的一分子,為地方上繼續努力。
-
沙美普渡昨迎大士安座 各界信眾共襄傳統祭祀盛事
沙美普渡昨(農曆七月二十五)日迎大士,下午2時30起,隊伍浩浩蕩蕩前往大士宮恭迎大士爺及紙糊普渡公,熱熱鬧鬧遶行沙美各甲後,至三忠廟左側普渡公棚,在道士主持及長老代表焚香下完成安位,為今年七月沙美「蘭盆勝會」普渡盛事揭開序幕,民眾自由前往參拜。農曆七月卅下午4時將集體普渡及祭祀國軍陣公亡男女將士官兵,晚間坐座科儀及夜化普渡公後封關,圓滿七月普渡盛事。 沙美農曆七月普渡,自農曆初一俗稱鬼門開的日子展開,當日萬安堂管委會依保生大帝許真人乩示,在大士宮前豎立黑令旗,為期至農曆最後一天普渡日封關止。而家戶也會於初一及十五中午前在廟口犒軍,循往例插上「小令旗」,並於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五日「迎大士」,前往普渡棚坐鎮,為七月普渡揭開序幕。 昨(農曆七月二十五)日下午2時30分,由萬安堂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添泉、長老及當值代表、隨香信眾等,自萬安堂前集結出發至大士宮恭迎大士爺金身以及至五柱巷恭請紙糊普渡公,隊伍浩浩蕩蕩,沿途遶行信義路、三民路、復興街、博愛街、國中路、沙中、中興街、東甲埕、大菜宅、西甲呈等,最後於三忠廟左側普渡棚內,由道士主持,循傳統道教科儀,完成安座,展開為期約一周的普渡科儀,維持至農曆七月卅,晚間夜化紙糊普渡公後正式封關,結束七月普渡。 據沙美萬安堂長老表示,迎大士不僅是沙美普渡序曲,也能見到金門紙糊傳統技藝,今年普渡公同樣由張延華偕其晚輩合力完成。沙美的紙糊普渡公坐虎皮椅,銀角火眉,口吐火焰,手持火種,肩立觀音,前七爺、八爺。最為特殊的是,由於頭部是活動的,故在迎大士期間,當抬動或風吹時,伴隨神輦晃動,頭會前後頻頻點頭搖晃,貌似與觀者點頭打招呼。 沙美普渡歷史悠久,係由普渡公(大士爺),觀世音菩薩(觀音化大士)為主渡。原只有設置「寒林院」分男女院,主渡無主孤魂野鬼。民國五十年後才設有「官兵亭」,乃因戰死將士官兵英魂尋求三忠王協助,請求普渡加設「官兵亭」,並分設男、女將士官兵二院,且會備有紙糊軍衣、褲(每年要燒化之數量透過萬安堂神明轉達)及燒化辣椒及辣椒醬等習俗。沙美普渡日為每年農曆最後一天(有三十普三十,沒有三十普二九),當天下午4時,各家戶會集結於普渡棚前集體祭祀孤魂和戰亡之國軍男女將士官兵,晚間夜化紙糊普渡公後封關,結束普渡盛會。
-
城隍廟結緣品全數遭焚 廟方呼籲信眾適量拿取
向神明祈願,心誠則靈,不用在乎燒了多少金紙。金城浯島城隍廟昨(十六)日清晨出現一名女子,將廟方用來與信徒結緣的金箔、壽金、財庫金、香火袋全數拿到金爐燒化。浯島城隍廟管理委員會總幹事張克全發現後相當傻眼,但也呼籲信徒們,這些金箔是廟方提供來與大家結緣,希望信徒們適量拿取,以免造成其他參拜者的不便。 總幹事張克全表示,城隍廟每天會在凌晨四點半就開廟門,監視器時間顯示該名女子是在昨天清晨六點二十二分左右入廟,進入後先觸摸門口的添緣箱並將一旁的符紙塞入,隨後就走向放置結緣品的桌上,把結緣區的金箔、壽金、補財庫發財金與平安符香火袋,全數取走並直接投入金爐焚燒,前後花了大概不到十分鐘。 浯島城隍廟是金門的信仰中心,每天前往上香祈福的民眾很多,也有不少遊客來參拜。隨著近年環保意識抬頭,廟方除了響應減少燒金紙的量之外,同時還引進環保金紙放置到結緣區提供信眾拿取。 張克全說,這些金箔、壽金、財庫金、香火袋都是來跟信眾結緣的,不論是否有添緣都可以拿取,主要是給大家方便,但也希望信眾展現人民的公德心,適量即可。廟方原先打算報警處理,但考量到結緣品是讓信眾緣隨,信徒來拜拜,心誠則靈最重要,是否添緣並不強制,但該女子的行為明顯過當,也希望經過披露之後,能遏止這樣的事情再發生。 城隍廟昨日貼出的聲明指出,浯島城隍廟管委會予以最嚴厲的譴責,結緣區物品乃是提供善信祈福、添緣、庇佑之用,並非任意取走焚燒,此等行為不僅對神明極為不敬,更有失社會公德。聲明中還指出已將情況通報相關單位,並請各位協助指認該名女子身分,以保障廟務正常運作及信眾權益。同時也呼籲善信大德,請共同維護廟務秩序,尊重神明、尊重信眾、尊重傳統。任何破壞行為,廟方絕不寬貸。
-
金湖長者進香祈福活動9/23起受理報名
金湖鎮公所規劃「114年度長者進香祈福活動」訂於10月22日(農曆9月初二,星期三)熱鬧舉行。活動當日將帶領報名的長者走訪縣內多處廟宇進香參拜,祈求地方平安、長者健康,也透過共同參與的過程,增進社區凝聚力與人際互動。鎮長陳文顧誠摯邀請設籍金湖鎮的長輩們攜手參與,讓這項傳統祈福活動成為彼此共享的美好回憶。 鎮公所指出,本次活動以設籍金湖鎮、年滿65歲(民國49年次以前出生)的長者為主要參與對象。為顧及行程的安全性與活動品質,參加者須具備能夠自行行動、不需他人陪同,且無嚴重心血管疾病等不宜長途參與的健康狀況。此舉是為了讓活動能夠順利進行,並確保每位長者的身心安全。 報名方式方面,將於9月23日上午8時30分至11時30分,在各里辦公處受理現場登記報名,其中新市里報名處則統一設於金湖鎮公所。鎮公所特別強調,本次活動恕不接受電話報名,僅能親自或委託到場登記。考量保險作業需求與參加者權益,符合資格的長者報名時需攜帶身分證或戶口名簿,以便核對身分資料。若委託辦理,則每次以登記兩人為限,且需攜帶完整證件,避免影響資格審核。由於活動名額有限,將依登記先後順序錄取,額滿為止。 金湖鎮長陳文顧表示,進香祈福活動是金湖地區長者們非常重視的一項傳統習俗,過去辦理時反應熱烈,長輩們在參拜過程中不僅能表達虔誠的祈願,更能在一趟文化之旅中舒展身心、交流情感。對許多長者來說,參加這類活動不僅是一趟出遊,也是難得的社交機會,透過互相陪伴與交談,能有效減少長者孤獨感,提升生活幸福感。 鎮長陳文顧表示,金湖鎮公所長年重視樂齡政策推動,除了提供各類健康促進、文化休閒及社區共餐服務外,也積極辦理多元活動,讓長者們有更多走出家門的機會。他強調,長者是社會的重要資產,也是家庭與社區的寶貴支柱,透過這類活動不僅能夠展現敬老、愛老的價值觀,更是凝聚鄉親向心力的重要契機。 鎮公所呼籲,符合資格的長者務必把握9月23日的報名時間,及早前往各里辦公處完成登記,以免錯過參加的機會。公所將以最大的努力,確保活動圓滿順利,讓長者在進香祈福的過程中,既能感受到宗教文化的莊嚴氛圍,也能享受到身心舒展與社區陪伴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