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國北大工作坊進駐開瑄 開啟學童AI學習新視野
金門縣教育處暑假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合作,在金湖鎮開瑄國民小學舉辦為期兩天一夜的「視覺影像辨識動手做工作坊」,帶領學童親身探索人工智慧技術的奧妙。透過積木程式設計與模型訓練,孩子們開啟了智慧科技學習的新視野。 秉持大學社會責任精神,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不畏路途遙遠,主動跨海推廣科技教育。該校憑藉在師資培育領域的深厚底蘊與豐富經驗,將前沿的AI視覺辨識技術轉化為適合國小學童的學習內容,充分展現教育創新專業與社會使命感。 本次工作坊以視覺影像辨識為核心,採用積木程式設計的教學方式,將複雜的AI概念化繁為簡。課程設計貼近國小學生的學習特性,透過視覺化操作引導他們理解程式邏輯,再由實作訓練模型,完整體驗AI學習流程。 參與活動的國北教大專業團隊,兼具學術研究實力與教學轉化能力。兩天課程中,講師們以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讓學生從零基礎逐步進入程式設計世界,並能獨立完成簡易AI模型訓練。 開瑄國小的學童在課堂上展現高度熱忱,紛紛表示:「原來AI並不遙遠!」、「用AI也能寫程式,太神奇了!」這份驚喜與成就感,正是推動科技教育持續前進的動力。 人工智慧技術日益普及,視覺影像辨識已成為應用重點之一。此次工作坊不僅讓學生掌握基礎技術操作,更培養了邏輯思維、創新能力與對未來科技發展的敏銳度。 縣府教育處表示,國北教大在科技教育上的卓越表現,為金門注入新活力。未來將持續與國北教大等優質學府深化合作,引進更多創新教育資源,讓孩子在成長階段就能接觸最前沿的科技教育,為培養具備21世紀關鍵能力的未來人才奠定穩固基礎。透過這類產學合作模式,雙方建立了長期的教育夥伴關係,讓科技教育在國小校園深根茁壯,為學童創造更多元的學習可能性。
-
水陸大法會8/15灑淨 集結佛、道團體參與
2025年「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大法會」將於8月16日至22日,在金湖國中體育館舉行。今年活動結合佛教、道教及民間信仰,為期七天的科儀以「超薦英靈」、「消災祈福」、「兩岸和平」為三大主軸,展現慎終追遠與凝聚民心的宗旨。 法會在8月15日先舉行灑淨儀式,作為全程活動的開端。屆時,地區各宮廟神明將齊聚會場,透過旗鼓輦隊伍與祈福科儀,為場域及全境淨化,祈願風調雨順、災難消弭、海峽安寧。 浯島城隍廟與金門縣天后宮日前在籌備處捐款時,雙方廟方人員並與性海法師討論法會灑淨當日儀式與行進路線安排。 性海法師表示,今年的水陸法會別具意義,因為首次集結金門多個宗廟團體共同參與,佛與道的力量將在儀軌中融合呈現。「水陸本就是佛道結合的科儀,今年各廟宇積極協助,較往年更為熱絡,也更具凝聚力。」 法會期間,每日將進行誦經祈福、供養施食、設立功德牌位等儀式,是宗教信仰的展現,更蘊含地方居民對和平安定與生命關懷的共同願景。屆時,各宮廟神明也將親臨會場,護佑浯島、庇佑四方。 初步預計規劃8月15日上午,大鼓吹隊伍將率先出發,與各宮廟旗鼓輦隊伍組成的遊行隊列,沿途鼓樂齊鳴、香煙裊裊,預料將再現傳統廟會的盛大景象。 神明回程暫訂於8月22日下午,各階段行程將視情況調整。主辦單位預估參與人數將超過百人,需要規劃交通維護與人員調度,包括車輛停放地點與參拜流程,將依現場狀況彈性調整,確保活動安全有序。 性海法師強調:活動秉持「種福田、結善緣」的初衷,全力籌辦,期望藉由隆重的宗教科儀,凝聚地方力量與民意,讓「神威顯赫,護佑浯島」的信念深入人心。 從8月15日灑淨揭幕,到8月22日圓滿閉幕,這場橫跨佛、道、儒與民間信仰的盛會,是一場宗教儀式,更是以誠摯信念,為兩岸和平、為土地安寧獻上的集體祈願。
-
三度領航精忠衛隊協會 議員王國代接任第四屆理事長
金門縣精忠衛隊協會,昨(8月10)日上午11時30分起,假金湖飯店舉辦卸、新任理事長交接典禮,在縣府代理秘書長張瑞心監交下,由原理事長李峻淯交接印信予第四任理事長王國代,現場賓主雲集,精忠衛隊隊員也自台金各地來共襄盛舉。 李峻淯致詞時表示,卸任後仍將一本初心,為協會奉獻心力。新任理事長王國代也說,此刻深感責任重大,今日的任務只是開始,盼在既有之基礎及大家協助下,繼續將金門及精忠之精神發揚光大! 金門縣精忠衛隊協會,日前召開第四屆會員大會,並完成理監事改選,由第一屆及第二屆理事長王國代,再度高票當選理事長一職,並於昨(8月10)日於金湖飯店舉辦卸新任理事長交接典禮,現場有來自台、金各地與會的精忠衛隊成員,以及各界嘉賓,包括,議長洪允典、議員洪成發、李養生、金防部政戰主任王石朋、金門縣警察局長黃壬聰、金湖分局分局長王貞惠、金門榮民服務處處長劉信義、金門大學學務長董燊、金門紅十字會前會長洪國正、金湖鎮民代表會主席蔡乃靖、前議員張光海、後備憲兵協會理事長吳則雄、金門縣精忠衛隊協會創會長張鴻飛、精忠衛隊隊長丁振東、輔導長伍永益等及隊員們和氣排球、銀髮族、國慶閱兵協會等多個協會成員出席,場面十分熱鬧。 會中,首先由代理秘書長張瑞心代表轉頒當選贈書給理事長王國代,隨及由其擔任監交人,由卸任理事長李峻淯交接印信予新任理事長王國代;王國代頒發當選證書給第四屆理監事及顧問,並由輔導長伍永益致贈紀念品予新任理事長王國代。最後,由王國代頒發榮譽理事長證書予李峻淯,場面隆重,象徵交棒傳承,承續精忠衛隊堅毅、忠誠的精神。隊員們口中的老長官丁振東隊長也致詞指出,他熱愛金門,除了希望這段戰役史蹟能被世界看見之外,也盼大家持續弘揚金門精神、精忠精神,推向國際。 金門縣精忠衛隊協會指出,協會創會理事長張鴻飛等熱心的前輩發起,於105年6月正式成立「金門縣精忠衛隊協會」,作為窗口,弘揚「精誠與忠貞」之宗旨,也藉組織聯繫會員情感,爭取各項權利,由地區曾經參與總統府警衛隊成員加入會員行列,迄今約有1343位會員。協會成立後,彼此本就建立深厚革命情感,除關注會員聯誼,生活也互助扶持,並關懷社會弱勢族群,慰勞救災公益等。 縣府代理秘書長張瑞心於致詞時表示,首先轉達縣長陳福海的祝福,也恭喜王國代當選理事長。精忠衛隊隊員過去肩負守護國家元首的安全,是份相當特殊及榮耀的工作,金門精忠衛隊成員也深受器重,除了展現對國家之認同,也代表精誠、忠貞之精神,目前隊員們透過協會組織,持續發揚這份精神與榮耀,相信在原有之基礎上,以及接棒的王理事長帶領下,會務能蒸蒸日上。 卸任理事長李峻淯也指出,金門縣精忠衛隊協會是優質團體,首先要感謝軍中袍澤過去的肯定及支持,第三屆理監事的付出,雖然有同胞先行遠遊,但其對協會的付出精神永存心中。此外,也要感謝許總幹事、洪教頭等發揮精忠衛隊的精神,在大家群策群力下,茁壯協會以及展現協會之價值。未來能有許多的工作,望能承先啟後繼續發揚協會精神。個人將不忘初心,隨時為協會奉獻心力,有需要時將義不容辭! 新任理事長王國代也說,此刻深感責任重大。首先感謝各界的祝福及期許。協會自105年張鴻飛等熱心創議下創會迄今,彼此互相支持,展現過往兩蔣時期服務之精神,確實不易,金門地方雖然不大,但精忠衛隊有其存在的價值。在第三屆理監事團隊奠定的基礎下,今日的任務只是開始,期盼未來除了慰廬之據點外,能有更多的發揮,也期盼在協會成員之襄助和共同努力下,繼續將金門及精忠之精神發揚光大! 在隆重的典禮後,也進行餐敘聯誼,現場並規劃多個表演節目,包括精忠衛隊的八極拳,金門銀髮族協會舞蹈表演,薩克斯風獨奏等,將整個會場點綴的更加繽紛熱鬧,最後也在充滿活力和熱情的氣氛中劃下圓滿句點。
-
消暑遊樂超開心 烈嶼親子童玩節告一段落
2025烈嶼親子童玩節,在新興親子景點—烈嶼的「習山湖公園」進行一連二天的系列活動,昨日落幕。 烈嶼鄉長洪若珊歡迎家長能經常帶孩子到園區體驗共融遊具,感受園區結合海濱自然的絕美風貌。 烈嶼鄉公所持續在習山湖園區辦理2025親子童玩節,一連兩天的系列活動,於昨日下午六時告一段落。 活動期間吸引各地大小朋友湧入園區,參與親子DIY手作體驗、沙雕創作、童玩闖關等寓教於樂活動,體驗園區的共融遊具,現場設置大型動物造型水上氣墊城堡及親子泡泡池等消暑遊樂設施,更是小朋友的最愛,玩得超開心的。 鄉公所也邀請街頭藝人表演、小丑秀以及YOONE遊玩樂團以及海洋家族哥哥姊姊的帶動跳等多元節目,在壓軸的摸彩活動畫下活動句點。 鄉長洪若珊表示,烈嶼親子童玩節是推動觀光與親子旅遊的重要平台,未來鄉公所會持續推動更多親子活動,期待大家持續支持,一同創造更多美好回憶。 洪若珊也指出,習山湖公園結合鄰近的海洋資源,綠水環抱,鄉公所結合縣政府持續優化園區設施和共融遊具,已成為烈嶼親子共遊的重要據點,今年更榮獲交通部觀光署「觀光亮點獎」全國票選第二名,是一處有特色的親子遊憩場所。 洪若珊表示,園區緊連綿延數公里的沙灘,從海岸線一路延伸出去的沙灘,加上蔚藍清澈的大海,景色非常漂亮,家長帶著小孩到遊樂區玩樂,孩子們享受遊戲的期間,爸爸媽媽也能望著一望無際的大海療癒身心,享受親子共樂的休閒時光。洪若珊歡迎大家到烈嶼鄉觀光旅遊,感受烈嶼鄉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與人文底蘊。
-
金門馬抽中金管處禮券者 請把握時機享用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今年初與金門縣政府合作,響應2025金門馬拉松國際競賽盛事,共同推廣金門觀光,提供抽獎禮品,包含2025年金門坑道音樂節2張入場券及貼心準備的2張民宿住宿券(面額2,000元),還有5張賣店消費券(面額200元),單人中獎總價值超過新臺幣5,000元。歡迎獲獎民眾把握難得機會—1人中獎2人同行,邀請親朋好友結伴遊金門。 金管處為活化戰役史蹟,自民國98年起於翟山坑道舉辦金門坑道音樂節活動,原為戰爭開鑿的翟山坑道是世界級的戰地遺跡也是最佳的天然音箱,搭配著海浪的波動節奏、聲響,讓每一年的演出都是開放售票後即完售,非常搶手。 金管處表示,抽獎禮品入場券僅限2025年金門坑道音樂節(10月18-19日)的第三至第六場次使用,請注意入場券編號使用場次;另民宿住宿券與賣店消費券之使用期限至114年11月30日止。提醒得獎民眾把握機會,於截止期限前來金門使用票券,住進金門國家公園傳統聚落古厝民宿,走訪園區特色賣店,享受一生必聽的坑道音樂節,來一趟讓自己收穫滿滿,感動連連的金門深度旅行。
-
PaGamO線上學習奪雙獎 上岐國小數位閱讀教學獲肯定
烈嶼鄉上岐國小在推動數位閱讀素養教育表現亮眼,勇奪「未來素養學堂」第五屆「啟航新星學校獎」,高年級導師莊青雯更以創新教學模式,獲頒「PaGamO教學星級獎」。 由台大教授葉丙成、品學堂創辦人黃國珍為偏鄉學校發起「未來素養學堂計畫」,參與計畫的學校須由校長、主任和老師組成團隊報名,並完整參與兩天一夜的「教育松」。透過專業培訓,幫助參與學校有效融入科技及數據驅動的學習策略,進而促進學生的閱讀素養和自主學習能力。 113學年上岐國小由校長梁新賢帶領團隊前往受訓,完整參與兩天一夜的「教育松」,並透過校內多次的討論執行模式,由各班導師依據班級學生特性打造專屬學習模式,實施一年後,有所成效,並獲得「啟航新星學校獎」與「PaGamO教學星級獎」肯定。 上岐國小以「教師賦能、適性發展」為推動核心,打破傳統由上而下的推行模式,授權各班導師依學生特質設計專屬閱讀計畫。中年級透過「同儕合作」模式,由高階生帶階生共同學習;高年級則採「自主探究」,鼓勵錄製閱讀心得影片,搭配視覺化排行榜與多元獎勵機制,成功點燃學生學習熱情。成效數據顯示,三年級識字量平均提升近150字,五年級在DACC閱讀能力評量PR值大幅進步,高年級圖書館實體書借閱量成長逾七成,更產出近百支閱讀心得影片,讓閱讀從「被動完成」轉為「主動探索」。 校長梁新賢指出,響應108課綱素養教育改革,學校與教師主動參與未來素養學堂-偏鄉閱讀素養典範學校計畫,透過PaGamO素養品學堂線上學習平台,學生在趣味化的遊戲任務中學習,不僅提升閱讀理解與思辨能力,更藉由主題式的跨領域文本,呈現真實情境中的重要議題拓展國際視野。平台提供即時反饋與詳盡解說,讓學生了解錯誤並加以修正,有效強化學習成效。梁新賢表示,這份榮耀歸功於全體教師的專業與熱情,「教師不僅是數位工具的使用者,更是啟發學生學習動力的引路人」。未來將持續深化「上品多元人,岐力心動能」教育願景,結合數位與實體資源,培養孩子面對未來的關鍵能力。梁新賢表示,此次雙獎入袋,不僅是對上岐國小的高度肯定,更為離島孩子開啟更寬廣的閱讀與學習視野。 「未來素養學堂計畫」,著重於偏鄉數位閱讀與教育,透過領航導師團制度,協助新進學校順利接軌,定期交流實務經驗,解決第一線教師推動素養教學的困境,並導入專題導向學習教學法,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應變能力。同時也透過領航導師團制度,助新進學校順利接軌,並導入PBL(專題導向學習)教學法,設計出緊扣實際生活、社區議題與跨域思維的內容,讓學生展現新課綱行動力、表達力、社會關懷三大核心素養的精神。
-
攀樹玩中學 金大深入校園推反毒、拒菸與健康生活
國立金門大學師生深入校園,以「大帶小」模式推動反毒教育向下扎根,提供小朋友正確健康生活知識,並將重點聚焦在反毒、拒菸、健康生活等主題。 金大指出,該校配合教育部「大專校院防制學生藥物濫用服務學習模式方案」,由軍訓室主任許悠洋率學生志工團隊深入國小校園宣導,以寓教於樂方式設計,包括播放動畫影片,案例分享,及有趣互動問答;內容則以反毒知識傳遞為主,互動性強的遊戲和體驗環節,讓學子們在玩樂中深刻學習毒品危害;活動還安排比較特殊攀樹體驗之旅,藉此引導學子了解環境保護重要,體驗攀樹挑戰與樂趣,深刻體會樹木保護價值;也在攀樹過程中讓學生走出室內,接近大自然;此外,宣導與教育主題還融入菸害宣導及基礎急救觀念,鼓勵學子們養成自律與健康生活方式,培養並建立積極向上人生價值觀。 金大學務處指出,志工服務教育活動是該校為履行社會責任,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由學務處軍訓室與校安團隊帶領校內學生志工,巡迴辦理活動,期能提供多元教育資源。活動主題則是配合教育部「大專校院防制學生藥物濫用服務學習模式方案」,以生動活潑方式對小學學童進行反毒宣導;目前這項計畫已在金門地區巡迴第3年,感謝各國小協助辦理此項宣導,讓校內學生參加,以大帶小來推動反毒宣導活動,一方面是配合教育部「服務學習模式方案」,也讓大學生承擔活動策劃及深入校園的活動執行,讓大學生協助教育部將反毒教育向下推廣,讓反毒觀念在學子心中扎根,也讓參與計畫執行志工學生們,從中學到更多教科書無法傳遞實務經驗與知識。 金大表示,未來將持續以大帶小、學生志工參與等模式,加強推動反毒、反菸以及環保等教育推廣,將健康生活理念深入推廣到社區或中、小學當中,也引導金大學生深入基層,學習在實際社會環境中解決問題,與金門大學一同積極承擔回饋社會的責任。
-
1500種生物的故事 洪清漳潮間的凝視揭海洋生命之美
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的《潮間的凝視-洪清漳金門潮間帶攝影展》,即日起至8月13日於文化局展出,並於8月9日上午10時舉行開幕式。展覽由長年關注海岸生態的攝影者洪清漳策劃,透過鏡頭深入金門潮間帶,捕捉生命的律動與環境變化,呈現人與海洋難以分割的深刻連結。 開幕式與另一場「趨山走海」畫展同步舉行,現場貴賓雲集,包括金門縣政府代理秘書長張瑞心、縣議員董森堡、文化局長陳榮昌、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立委陳玉珍辦公室主任董家瑋、國際知名版畫家黃世團及烈嶼鄉親等貴賓。 代理秘書長張瑞心表示,洪清漳長年觀察紀錄金門潮間帶,發現逾1,500種生物,其中包含多種金門特有物種,甚至發現並命名新物種「金門鐘螺」。他的影像呈現潮間帶的豐富生態,更提醒大眾關注棲地保育、減少海漂垃圾,支持友善環境行動。 立委陳玉珍辦公室主任董家瑋指出,洪清漳對生態的投入有目共睹,作為新世代應向前輩學習專業與熱情,延續守護環境的責任。董森堡議員則盛讚洪清漳為其最尊敬的偶像,長年用行動推動環境保護,讓鄉親看見並珍惜金門自然之美。 洪清漳十多年來走訪金門各大潮間帶,紀錄超過1,500種海洋生物,包括台灣未曾紀錄的物種。他表示,展覽中的每張作品,皆源自長時間蹲守、涉水與潛伏拍攝的累積,滿懷對家鄉海岸的深情守望。 展覽內容涵蓋豐富的潮間帶生物影像,展現多樣性,透過空拍視角揭示環境變遷的警訊-互花米草擴張改變原有生態,蚵田被積砂覆蓋,海漂垃圾隨波而至,迫使人們反思與自然的關係。洪清漳同時記錄在地蚵農的生活場景,以及帶領學生走入潮間帶、撰寫生態筆記的畫面,傳遞「保護海洋,從認識開始」的理念。 「攝影是一種凝視,但行動才是關鍵。」洪清漳說,身為教師與公民科學者,他致力將攝影融入教育,帶領學生與民眾親近潮間帶、觀察生物並參與棲地巡守。他深信,透過影像與故事,能喚起更多人對海洋的關懷與責任。 談到發表新物種的艱難,他解釋,需長時間蒐集證據、撰寫論文並於國際期刊發表,即便被認定,仍可能被推翻,必須仰賴跨領域專家合作。他也分享,近十年系統性記錄發現金門海蛞蝓物種數量已達近兩百種,其中逾半尚未命名,顯示研究潛力龐大。 在微距攝影中,他會運用手電筒、矽膠與激光等工具,讓微小的海蛞蝓主體清晰浮現於深邃背景中。他強調,發現新物種除了經驗,還需機運,並呼籲縮短學術界與田野攝影者間的距離,以加速研究發表。「這些照片,是我與潮間帶一起生活的寫實。」洪清漳說,他希望民眾透過作品重新理解海洋與人的關係,並成為海的朋友與守護者。
-
AI盛行 學習者更需具備批判思維與深層記憶能力
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與金門高中共同主辦的「離島不離線,AI教育最前線」研討會,日前在金門高中舉行;邀請國際知名腦科學家、《大腦喜歡這樣學》的作者Barbara Oakley博士跨海親臨金門,以「AI時代的腦力激盪」為題,分享她與神經科學家Terrence Sejnowski共同開發、全球逾六百萬人修習的線上課程《Learning How to Learn》之核心理念,並深入探討如何以腦科學為基礎,強化AI時代的創新教學與批判思維培養。 研討會是在金門高中科學大樓二樓的國際會議廳舉行,金門縣政府教育處科長周祥敏、陽明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段正仁、金門高中校長鄭青青等人也到場出席;此外,副縣長李文良因曾經在美深造的機緣,還特別設宴迎接國際訪團,表達誠摯歡迎並感謝Oakley教授夫婦不辭千里前來與金門共好。 金門高中校長鄭青青認為,金門屬於離島地處偏遠,因此更需要充分善用線上學習資源以及使用數位科技,協助學生們可以跨越地理限制,順利接軌國際知識與資源。 教育處科長周祥敏在研討會的致詞中表示,教育不該有距離,科技能縮短學習落差,他也期盼透過陽明交大與金門高中的長期合作,讓離島師生接觸世界級見解,掌握全球最新教學策略,並將金門的人文與語言優勢推向國際,讓世界再一次看見金門。 會議當中,Oakley博士的演講,深入剖析大腦記憶機制,強調「回想練習」是強化神經元連結、鞏固學習成果的關鍵方法,她指出,在生成式AI盛行的時代,學習者更需具備批判思維與深層記憶能力,而教師則扮演引導學生策略性學習的重要角色。演講重點由陳鏗任教授與段正生教授協助整理與轉譯。 「完全依賴AI或忽略記憶,都不是理想的學習方式。科學證據顯示,回想練習與基礎知識的內化,是最有效的學習法。」Oakley博士特別建議,睡前回顧當日所學,有助於強化神經連結。她還提醒,教育改革不應僅重視陳述性知識的理解,程序性知識中的「模式辨識」同樣不可或缺。 陽明交大教育研究所所長段正仁表示:「AI對教育現場的衝擊既是挑戰也是契機,教師需具備與時俱進的數位素養與教學設計能力,這正是大學社會責任的重要實踐方向。」 這項活動由陽明交大師培USR計畫支持,促進金門地區與國際教育接軌,透過專題演講、實作課程與師生互動,展現教育實踐對SDGs永續發展目標的貢獻。主辦單位表示,未來將持續爭取資源與機會,串聯離島與都市,以科技縮短教育差距。不僅是專題演講,研討會上並規劃了多項互動活動,包括師資生設計的《學習之道世界咖啡館》,透過分組討論與教學模擬,實地體驗腦科學與AI融合的教學模式;桌遊課程《小尖兵大出動:一起保護數位素養島》則以遊戲化策略,引導師生共同思考AI時代的數位素養議題;《生成性AI超給力,課堂更輕鬆》單元則展示AI工具如何優化教學流程與提升學生參與度。
-
甩繞大衛魔術、仰觀星斗 金寧扯鈴研習營傳習花式技巧
金寧鄉公所主辦的「民俗技藝│扯鈴研習營」日前在金鼎國小活動中心結訓,鄉長楊忠俊親臨現場為學員頒發結業證書,並讚許學童們六天以來的努力與投入,勉勵大家持續精進,未來成為金寧民俗技藝的傳承者與發光者。 此次研習營結合教育部體育署「運動i臺灣2.0」計畫,為期六天、免費參與,吸引30位年齡介於7至16歲的學童踴躍報名。課程依程度分為初階與進階班,特別邀請金鼎國小扯鈴隊教練邱顯驊擔任教學組組長,並由北教大與中教大體育系專業師資陳品妤與翁靖淳指導,課程內容豐富多元,涵蓋扯鈴歷史、基本技巧、花式操作與團隊合作,讓學員循序漸進地掌握技藝,並於最後一天進行成果發表。 除了「大衛魔術」、「仰觀星斗」等經典花式動作展示,課程亦融入節奏感與表演美感訓練,增進學員手眼協調、肢體控制與自信表達能力。現場家長觀賞學童表演紛紛報以熱烈掌聲,氣氛溫馨感人。 楊忠俊鄉長表示,扯鈴是一項結合體育、藝術與文化的優秀民俗技藝,金寧鄉歷年在全國性民俗體育賽事表現出色,為地方爭光。此次研習營感謝盤山扯鈴協會及理事長翁明楷的支持和幫忙,研習營不僅強化技藝傳承,更培養學童從遊戲中學習、在表演中成長,期盼他們未來能在鄉內各式節慶與表演活動中活躍登場,扮演文化傳承的生力軍。金寧鄉公所未來也將持續推廣各類民俗技藝活動,讓文化根脈深植下一代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