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博餅烈嶼場10/4開骰 彩品包括10打高粱酒
「2025中秋博狀元餅」烈嶼鄉賽活動,訂於10月4日在烈嶼鄉東林複合式運動場舉行,鄉公所提醒報名者須於活動當日13時30分至14時,持入場證及身分證明文件完成報到,逾時未到將由現場候補民眾遞補。 烈嶼鄉公所今年持續推廣中秋傳統民俗文化,訂於10月4日(星期六)下午1時30分,在烈嶼鄉東林複合式運動場舉辦「2025中秋博狀元餅」烈嶼鄉賽活動,鄉公所已於日前完成900人的報名作業,提醒報名者應準時出席。 鄉公所指出,本次活動將席開90桌,提供900人參與(鄉親880位、遊客體驗20位),現場備有金門特產及多項豐富獎品。本次活動比賽方式分為初賽、晉級賽及總決賽,最終將產生「狀元、榜眼、探花」各一名,並頒發高粱酒10打、電視、洗衣機彩品。 鄉公所指出,「博狀元餅」在金門至少已經流傳了300多年,為了讓家鄉的人們都能熟識科舉制度,於是將六個骰子分別代表古代科舉制度中的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等六階級。也有說法是金門民間以明末清初間,延平郡王鄭成功部將洪旭,取材科舉制度科名設計出的「中秋會餅博狀元」遊戲,藉以抒發士兵南征北討苦悶及離鄉背井愁緒。 博餅器具包括一只碗公及6顆骰子,並依狀元、榜眼、探花等階級,製作大小不等的餅以為獎品。參加的人輪流將6顆骰子一次投入碗公內,以紅色4點出現的多寡決定勝負,出現1個紅4得秀才餅,2個紅4得舉人餅……等,如果一次丟出4個紅4以上則可得狀元餅,若擲出6個紅4稱「六卜紅」,所有餅全得。 金門早期的中秋博狀元餅,是依循古制辦理,參賽者必須經過「鄉試、會試、殿試」三個關卡,結果依科舉六科依序排名,以六種餅分別代表不同身分:狀元餅即狀元;對堂餅即榜眼;三紅餅即探花;四進餅即進士、二舉餅即舉人、一秀餅就是秀才。 (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
 - 
        
                    
                    三展齊放文藝薈萃 文化局聯合開幕式展現多元藝術風采
金門秋日的藝文盛事昨(27)日上午在縣文化局熱烈揭幕,三場重量級展覽聯合開幕,現場嘉賓雲集,為浯島注入濃厚的文化氛圍。此次登場的展覽包括:「有朋自遠方來‧翰墨情緣兩岸三門展」、「凝望之間-114年度金門縣攝影學會會員聯展」,以及「畫說金門-羅宇成水彩創作個展」。三展異曲同工,既展現藝術多元面貌,突顯金門作為文化交流橋樑的重要角色。 本次開幕式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副局長洪蘋萱、縣議員董森堡、金門縣攝影學會理事長黃邦培、金門縣退休教師協會理事長王添泉,以及駐縣藝術家羅宇成均到場致詞,展現地方文化界的團結與蓬勃氣象。 書畫聯展 翰墨香遠 「翰墨情緣兩岸三門展」由金門縣退休教師協會策劃,展期即日起至10月12日於文化局第二展場舉行,展出逾120件書畫作品。無論是蒼勁奔放的書法,還是細膩雅緻的花鳥、山水與人物畫作,都展現退休教師深厚的筆墨功底與對藝術的執著。 王添泉理事長指出,展覽選在孔子誕辰紀念日前夕別具意義。「這項活動我們已堅持二十多年,期盼讓退休教師退而不休,持續揮灑才華。更可貴的是,這次能凝聚金門、廈門與澳門三地教師,以書畫交流深化情誼,讓藝術成為最美的名片。」 洪蘋萱副局長則表示,退休教師們昔日耕耘教育,如今透過創作將生命故事轉化為墨香芬芳,提升藝術境界,更讓社會看見「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典範。 攝影聯展 凝望金門 與書畫展同步展出的「凝望之間-114年度會員聯展」,則由金門縣攝影學會主辦,展期即日起至10月15日於文化局第一展場登場,共展出30位會員精心創作的60幅作品。題材涵蓋四季風光、島嶼生態、戰地遺跡與宗教信仰,呈現金門人文與自然的多樣風貌。 理事長黃邦培強調,攝影是一種生活的紀錄,「無論昂貴相機或簡單手機,都能捕捉獨特瞬間。透過鏡頭,金門的風景、人情與歷史得以凝固成影像,成為珍貴的文化記憶。」開幕式當天亦安排知名攝影家蔡顯國專題講座,他多年以金門為唯一創作題材,作品曾在日本沖繩、北京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及港澳台多地展出,並被國際媒體引用。董森堡議員致詞時特別提到,「攝影的精髓在於捕捉『決定性的瞬間』,也正是我們對天地萬物的真切感受。此次展覽無疑展現了金門影像藝術的厚度與國際視野。」 駐縣藝術家 以畫說島 文化局駐縣藝術家羅宇成,則以「畫說金門」水彩個展,為他四個月駐縣生活留下最動人的筆觸。展覽於文物特藏室舉行,亦是即日起至10月10日止,展出多幅以風獅爺、聚落與戰地景觀為題的水彩作品。 羅宇成分享創作心得表示,「風獅爺在我眼中,不只是符號,而是時間留下的力量。希望民眾能透過作品,感受到金門的溫度與堅韌。」作品中或莊嚴或童趣的風獅爺形象,引發民眾熱烈討論,讓人重新認識金門文化的深厚底蘊。 洪蘋萱副局長則肯定羅宇成的努力,她指出:「駐縣藝術家計畫的精神,在於讓藝術家與土地相遇,透過外來的眼光與筆觸,激盪出屬於金門的新故事。這些作品不只是藝術,更是文化的另一種書寫。」 三展齊放 文化共鳴 這場三展聯合開幕,是藝術成果的呈現,更是文化力量的交會。從兩岸三地退休教師的翰墨交流,到攝影人透過鏡頭凝望金門,再到駐縣藝術家以水彩描繪島嶼,彼此共同織就一幅豐富的文化圖景。董森堡議員總結表示,雖然兩岸氛圍並非總是和緩,但文化交流始終能超越藩籬。「以文會友、以藝融情,這正是金門作為橋樑的價值所在。」
 - 
        
                    
                    蝦餅哥分享翻轉人生 城中生涯講座啟發人心
為響應金門縣教育處推動的「生涯發展教育與職業試探體驗活動」計畫,金城國中日前特別邀請有「蝦餅哥」之稱的台南安平小舖董事長蔡鎮宇,蒞校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生涯講座。講座以「蝦餅哥說故事」為題,透過真實而動人的生命歷程,帶領學生思考「選擇」與「改變」的重要性,現場反應熱烈,師生都獲益良多。 蔡鎮宇董事長從不富裕的童年談起,他毫不避諱地回顧過去年少時曾誤入歧途、在社會邊緣打滾的經歷。他強調,雖然出身環境或許無法決定未來,但關鍵在於自己是否願意做出改變。人生中每一次的跌倒與失敗,對他而言都是磨練與考驗,他學會將挫折化為成長的動力。也正是這樣的堅持,讓他最終研發出非油炸蝦餅,創立知名品牌「安平小舖」,翻轉人生並贏得廣大肯定。 在演講中,蔡董事長分享創業心路歷程,更提出「態度決定高度」的觀念。他勉勵學生們,要勇敢承認錯誤,從中學習,才能一步步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他說:「人生就像蝦餅,需要高溫油炸才能膨脹,但我選擇用更健康的方式,證明只要堅持創新,就能走出不同的可能。」這番話令現場同學印象深刻,許多人在會後主動上前與他交流,展現出高度的興趣與啟發。 講座中不時傳出笑聲與掌聲,蔡董事長以風趣的語言和真摯的情感,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對許多青少年而言,能聽到一位曾經迷惘卻成功翻轉的人生故事,讓他們獲得職涯方向上的啟示,更深刻感受到「人生沒有絕對的死角,唯有放棄才是真正的失敗」。 金城國中校長謝志偉在現場勉勵同學,人生就像爆米花,唯有在高溫與壓力下,才會綻放出最燦爛的光芒。他希望同學們在課業、生活或人際關係中遇到挑戰時,都能勇於面對,不要輕言放棄,並在不斷嘗試與學習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爆米花時刻」。 本次活動除了讓學生們認識不同的職業歷程,也讓他們體會到「生命教育」的深刻意義。金城國中表示,未來仍將持續推動多元的生涯探索活動,幫助學生拓展視野,累積更多關於未來的想像與規劃。透過真實故事的分享,讓孩子們明白:只要肯努力,每個人都能在屬於自己的舞台上發光發熱。這場講座雖然是一場學習的饗宴,更是一份關於夢想與勇氣的禮物。
 - 
        
                    
                    金門高中攜手中正國小 師生共製甜點傳愛教師節
在教師節前夕,金門高中學生與中正國小學童攜手舉辦「大手牽小手—教師節傳愛活動」,以美食饗宴傳遞滿滿心意。透過親手製作甜點,孩子們將濃濃的感謝化為具體行動,獻給辛勤付出的師長們,現場氛圍溫馨感人。 這項活動源於暑假備課時的巧思。小學六年級課程中有「品嚐美食的滋味」單元,內容涵蓋台灣特色美食及手作飲品。中正國小楊寧老師與金門高中楊佳佳老師共同設計課程,期待讓高中生成為「小老師」,帶領小學生體驗食物製作的樂趣,並在過程中學習、互動與教導。 活動當天,金門高中高二學生指導小學六年級學童,一起製作雪Q餅、杯子蛋糕、珍珠奶茶、鬆餅、蛋塔與棉花糖軟餅乾等甜點。孩子們從食材秤重、烘焙、擺盤到裝飾,步驟完整參與,最後將成品親手送給師長,表達最誠摯的感謝。這不僅讓小學生獲得難得的手作體驗,也讓高中生體會到教學與分享的喜悅。 高二生林盈秀分享,自己擔任小老師指導學弟妹做鬆餅,雖是第一次嘗試,但在教學與示範過程中,對方很快就學會了,成果相當出色。她表示,從中感受到教學的樂趣,更懂得感謝老師平日的辛勞,並獻上教師節的祝福。小學生陳芮妤則說,這次活動讓她在兩小時內完成杯子蛋糕與巧克力棉花糖餅乾,不僅好吃,也希望與老師分享,感謝師長平日的照顧。 收到孩子親手製作甜點的老師辛倩如表示,當下心中充滿感動。孩子願意將初次手作成果與師長分享,不只是甜點,更是滿滿的心意,讓她感受到滿滿幸福與溫馨。 中正國小校長陳為信感謝師長們的用心,透過有意義的課程設計,讓學習不僅停留在書本,更延伸到生活實踐。孩子能在活動中表達對老師的感謝,正是教育最可貴的成果。金門高中校長鄭青青則指出,藉由優質化課程計畫,不僅能串聯高中與國中小,更能推廣「自發、互動、共好」的教育精神。此次活動正好呼應108新課綱核心價值,讓孩子在體驗中思考感恩,並以行動展現心意,達到全人教育的願景。 這場別具意義的活動,不僅凝聚了師生情誼,也讓孩子們學會以實際行動表達感恩之心。在笑聲與香氣中,師生共同迎接教師節的到來,留下了一段溫暖而難忘的回憶。
 - 
        
                    
                    衛生局抽驗秋節食品 受檢產品皆符合規範準則
中秋佳節即將到來,烤肉、月餅與各式伴手禮成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應景美食。為守護鄉親食的安全,金門縣衛生局近期針對縣內多處生鮮超市、大賣場、餐廳與烘焙業者展開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準則稽查,並針對秋節常見食品進行抽驗。本次共抽驗30件產品,依其加工與食品類型進行不同項目檢驗,包括防腐劑、亞硝酸鹽、過氧化氫、甜味劑、沙門氏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單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及農藥殘留等。檢驗結果顯示,所有樣品均符合規定,讓民眾能安心歡度佳節。 此次抽驗範圍廣泛,涵蓋賣場與在地烘焙業者,內容包括:金門區漁會生鮮超市(金湖店)提供的義美花枝魚丸、花枝丸、中華一番韓國年糕、中華滷味百頁豆腐(全素)、烤肉醬;家樂福金門店的履歷香菇、茭白筍(嚴選)、美國蘿美心、原味綠豆椪、咖哩椪;全聯金湖分公司的愛爾蘭風味傳統燻培根、一口小香腸、博客Q肉丁原味德國香腸、滿漢原味香腸、米血糕;麥斯西點麵包的酥油芋泥餡、沙拉油烏豆沙;我家食品店的紅豆沙;金禾康烘焙坊的紅豆餡;頂好西點麵包廠的綠豆沙;維都西點麵包的綠豆沙;御品香烘焙坊的進口紅油豆沙;展悅西點麵包坊的紅豆餡;一家人西點麵包的藍莓餡;菓子工坊烘焙坊的紅豆餡;海洋餐廳的海鮮捲;口福西點麵包的鳳梨月餅、烏豆沙月餅;佳軒西點麵包的鳳梨月餅、烏豆沙月餅。這些產品均經檢驗合格。 衛生局代理局長李金治表示,隨著中秋採買旺季來臨,食品消費需求增加,衛生局特別加強監測,讓民眾在選購月餅與伴手禮時更有保障。他呼籲消費者應優先選擇信譽良好且衛生條件佳的商家,並仔細查看產品包裝上的標示資訊,內容應包括品名、成分、食品添加物名稱、有效日期、營養標示及製造廠商等,以確保食用安全。 李金治同時提醒,除了購買端的把關之外,民眾在中秋節烤肉或聚餐時,也應重視食品處理過程的安全,避免因一時疏忽造成健康風險。衛生局特別倡導「五要原則」,包括「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徹底加熱、要注意保存溫度」,以降低交叉污染與食物中毒的發生機率。他強調,家庭團聚雖然重要,但唯有食品安全到位,佳節歡樂氣氛才能真正完整。 為讓民眾即時掌握食品檢驗資訊,本次抽驗結果已公開於金門縣衛生局官方網站,民眾可至「藥物食品檢驗資訊專區」查詢相關訊息(https://phb.kinmen.gov.tw/業務專區/藥物食品檢驗資訊專區/檢驗結果)。衛生局也將持續進行定期與不定期的稽查及抽驗,從源頭到終端嚴格把關,期盼藉由多重防線,營造更安全的飲食環境。 金門縣衛生局強調,食品安全無假期,尤其在節慶時刻更需謹慎。此次30件秋節應景食品檢驗結果全數合格,代表縣內業者普遍重視食品品質與衛生管理,也顯示稽查制度發揮成效。衛生局將持續守護縣民飲食健康,讓大家能在月圓人團圓的時刻,安心享受美味佳餚,共度一個健康愉快的中秋節。
 - 
        
                    
                    古寧頭李氏主房宗親會理監事交接 李增榮掌舵
金寧鄉古寧頭李氏主房宗親會昨(27)日中午假海洋餐廳舉行理事長交接典禮暨聯誼餐會,在宗親與各界嘉賓的見證下,完成印信交接。新任理事長李增榮正式就任,並為新一屆理監事授證,典禮場面隆重熱烈。 交接儀式在常務監事李昆明監交下舉行,印信交接象徵責任與使命的承傳。李增榮理事長隨後頒發當選證書予常務理事、理事、監事與會務幹部,宣布新團隊正式展開會務運作。 縣府副縣長李文良親自到場道賀,並肯定宗親會長年以來凝聚鄉親、服務地方的努力。他表示,李增榮辭去在台工作返鄉照顧家人,展現「百善孝為先」的精神,如今眾望所歸接任理事長,必能承先啟後,帶領宗親會在既有的基礎上繼續茁壯。他並指出,古寧頭李氏主房宗親人才濟濟,大家齊心必能讓宗親會會務蒸蒸日上。 新任理監事成員名單如下: 理事長:李增榮。 常務理事:李開陣、李炎鵬、李煜翔、李水萍。 理事:李有忠、李家敏、李錫滃、李志鴻、李德芳、李榮強、李泰德、李彥賢、李錫銘、李沐龍。 候補理事:李廣榮、李宗道、李俊宏、李文理、李禮祥。 常務監事:李昆明。 監事:李青海、李增琛、李宗其、李國興。 候補監事:李天財。 典禮現場的來賓包括副縣長李文良、縣社會處處長王茲繐、縣議員李養生、金寧鄉長楊忠俊、金城鎮長李誠智、金寧鄉民代表會代表李俊龍、金門李氏宗親會理事長李金贊、金門縣古寧頭李氏宗親會理事長李正騰、金湖鎮李氏宗親會總幹事李哲霖等均到場祝賀,共同見證宗親會重要時刻。 新任理事長李增榮表示,感謝宗親們的信任與支持,未來將秉持團結、傳承與服務的精神,帶領理監事同仁共同推動宗親會務,延續歷任理事長所奠定的良好基礎,讓宗親之間情誼更加緊密,也期盼能為地方和諧與發展盡一份心力。 典禮後舉辦的聯誼餐會氣氛溫馨熱鬧,宗親齊聚一堂,情誼交流融洽,為宗親會新一屆的發展揭開序幕。
 - 
        
                    
                    秋節關懷 海印寺贈獨居長者隨身便利用品
中秋節即將到來,太武山海印寺為關懷本縣獨居長者,捐贈212份頸掛式電風扇及手機掛繩,委由金門縣政府社會處轉送全縣獨居長者,祝賀秋節安康。 太武山海印寺慰問獨居長者秋節禮品,由住持性海法師與真化師父帶領財團法人金門縣佛教弘法基金會董監事代表王漢文、洪志合、陳金盛、許明坤、許明娥、許秀治、張含麗、吳素蘭等人及總幹事陳文經,攜至縣府社會處捐贈,由社會處長王茲繐代表縣長陳福海致贈感謝狀。 社會處表示,縣府辦理三節關懷慰問活動已行之有年,由社會處與五鄉鎮公所合作,由所屬綜合志工隊分工訪視轄屬獨居長者,轉贈太武山海印寺慰問品,並就其居住環境清潔打掃,讓獨居長者感受社會的溫情。
 - 
        
                    
                    獎勵金中清寒優青 王添富、莊玉旋再捐40萬元
金門高中前校長王添富與夫人莊玉旋(金城幼兒園前園長),25日捐贈新台幣40萬元給金門高中,充實「王添富莊玉旋校友優秀清寒青年獎助學金」。 這筆獎助學金自108年設立以來,至今已資助56人次學生,鼓勵他們在艱困環境中堅持學業、不畏挑戰。王添富校長表示,他深知求學不易,希望透過實際行動幫助後進。他與夫人多年來持續關懷母校學子,期盼引起共鳴,讓社會各界共同投入教育支持的行列。 日前,王添富校長還親自到校長室頒獎給得獎學生,除分享自身的求學歷程與設立獎助學金的初衷,更以「謙虛禮讓」、「逆來順受」兩句話勉勵學子,提醒大家在人際相處與未來進入社會時,要懂得謙卑包容,才能在逆境中成長,在職場上站穩腳步。 王添富校長求學之路,亦是堅毅不拔的最佳示範。民國47年823炮戰期間,為避戰火,他與九百多位金中學生赴台繼續求學,當時寄讀於雲林北港高中,深受徐景達校長照顧,讓他心懷感恩。其間因成績優異,獲得縣長林金生及省主席戴仲玉頒發的獎學金,得以順利完成學業。 高中畢業後,因考量家境,他選擇就讀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畢業後毅然返鄉服務。從金沙國中教師做起,歷任金沙國中與金城國中校長,並於民國71年返回母校金門高中擔任校長,長達14年,是金中歷史上任期最久的校長。其後又奉派金門農工職校校長,直至退休,總計堅守教育崗位達39年。 王添富校長持續以實際行動回饋教育界,與夫人熱心公益,為社會注入正能量。
 - 
        
                    
                    穩健理財成果顯著 金門縣奪全國財政評比雙料第一
由財政部舉辦的「113年度地方政府財政業務輔導方案考評」中,金門縣榮獲財務管理類第1名及總成績第1名的雙料殊榮,成績斐然,為全國縣市之冠。縣長陳福海感謝縣府同仁的努力並強調,穩健的財政是推動縣政建設的根本,唯有把每一分公共資源善加規劃與運用,才能兼顧民生需求與長遠發展。他指出,金門縣雖是離島,財源條件受限,但縣府始終以務實理財為核心,透過強化財務管理、嚴格控管債務以及活化公有資產,確保有限資源能夠發揮最大效益,讓各項建設與福利計畫都能在穩固的基礎上持續推動。 此次評核年度為112年,考評範圍涵蓋廣泛,包含開源行政業務及計畫規劃與執行、稅捐徵收達成率、規費及罰鍰徵收情形、公有財產收益、地方自籌財源占歲入比例增減、地方欠稅清理、長期與短期債務管理,以及地方政府債務改善措施與激勵等多個面向。經由嚴謹的審查與比對,金門縣在財務管理類脫穎而出,榮獲全國唯一的第1名,這也是近10年來首次獲得財務管理評鑑「優等」等級,顯示金門在財政紀律與運籌方面的進步與成果。 縣長陳福海表示,這項榮耀不僅屬於財政處,更是縣府整體團隊攜手努力的結果。金門身為離島縣份,財源來源受限,但縣府始終秉持「開源節流並重、穩健理財優先」的原則,努力提升稅收效率、活化公有資產價值,並透過縝密的財務規劃與透明的預算管理,讓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效益,進一步推動地方建設與福利服務。 近年來,金門縣政府積極推動多項財政創新措施。例如,透過提升稅捐管理效率,不僅強化稅源稽徵與欠稅清理工作,也鼓勵納稅人合法申報,以提升整體稅收的穩定性。同時,在規費及罰鍰徵收部分,縣府持續優化行政流程,強化資訊系統,以提高作業透明度與效率。這些努力不僅讓金門的財政體質更加健全,也為縣民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在公有財產的經營管理上,縣府採取多元活化策略,積極盤點與運用閒置或低效益資產,轉化為地方發展的財政支撐來源。無論是公共設施的再利用,或是透過公開招標方式引入民間資源參與,均有效增加了地方財政收益,並帶動相關產業的成長。 陳福海指出,財政健全是推動地方發展的重要基石。縣府必須在有限資源下,兼顧經濟發展、民生福祉與公共建設。他強調,金門在觀光、教育、醫療、社福等各方面的建設,都是以穩健財政作為後盾。只有在良好的財政基礎下,縣府才能持續推動大眾交通改善、基礎建設優化,以及長照與社會福利服務,讓鄉親真正感受到施政成果。 陳縣長同時勉勵縣府團隊,應持續精進財政制度與行政效率,不僅要維持既有的成果,更要放眼未來,持續創造自籌財源,減少對中央補助的依賴,逐步提高財政自主性。這不僅能提升縣府的施政彈性,也能讓金門在面對各種挑戰時更具韌性。 展望未來,縣府將延續「嚴守財政紀律、創新理財模式、強化資源運用」的原則,並結合永續發展的理念,推動財政政策與地方建設相互呼應。陳福海強調,這次榮獲全國第一不只是過去努力的肯定,更是未來持續進步的動力。縣府將以此為契機,團結各局處,為金門打造更穩健的財政基礎,創造一個宜居、宜業、宜遊的幸福家園。
 - 
        
                    
                    到宅服務 烈嶼托育中心打造親子共玩新體驗
烈嶼托育資源中心生態館以「行動式托育資源中心」的概念,以社區到宅服務,由生態館專案人員攜帶教玩具及互動遊戲,服務烈嶼社區0-6歲的幼兒及家長,創造親子共玩的空間。 由金門縣政府委託中華青年公共事務倡議協會辦理的烈嶼托育資源中心-生態館,持續以在地需求為出發點,提供多元且貼心的育兒支持服務。為了讓更多家庭能在熟悉、安心的環境中獲得專業陪伴與指導,啟動了「到宅外展服務」,由生態館專案人員王怡琄親自攜帶教玩具及互動遊戲,深入到烈嶼地區家中有0-6歲的寶貝家裡,帶領親子活動、指導親子共玩、繪本故事、教玩具陪玩、主題遊戲,供育兒諮詢及相關福利資訊等,與爸比、媽咪,陪伴孩子們快樂學習與探索。 生態館主任韓佩誼表示,在烈嶼推動的「到宅外展服務」,希望能將親子館豐富的教玩資源與育兒知識帶進每一個家庭,特別是協助那些不便外出的孩子,也能享受互動遊戲的樂趣,感受學習成長的幸福與快樂。韓佩誼指出,每一次到宅外展服務中,生態館專案人員王怡琄都依據不同幼兒的年齡與發展狀況,精心挑選教具與設計活動,讓孩子們透過遊戲提升認知、感官統合及社交能力。互動中,不僅注重孩子自主探索的樂趣,也鼓勵家長參與其中,增進親子間的情感連結。 此外,到宅外展服務也成為生態館了解在地家庭需求的重要橋樑。王怡琄每次拜訪,都會細心聆聽家長的育兒困擾與期待,根據實際情況提供指導與資源轉介,真正落實「在地育兒、在地陪伴」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