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2026金門馬拉松1/24-25舉辦 7/28起開放選手報名
「二○二六金門馬拉松」預定明年一月鳴槍開跑,金門縣政府在昨(23)日召開記者會,由副縣長李文良正式宣布,明年度的金門體育盛事「金門馬拉松」辦理時間訂在1月24日、25日兩天,報名時間將從7月28日下午3時起開放「競賽組」報名,同日下午6時開放「休閒組」;另針對金門籍選手享有優先報名權利,則是已經在昨(23)日下午6時起開始受理報名。 一年一度的金門馬拉松,明年即將邁向第十九屆,延續近年的雙日賽事的安排。主辦單位說明,明年賽程首日(1月24日)先由「休閒組」從金城田徑場起跑,參賽名額上限為七千人;隔日的「競賽組」賽程,則從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前廣場出發,總參賽人數上限為八千八百人,其中全馬組二千人、半馬組三千三百人、路跑組三千五百人。 主辦單位說明,馬拉松賽道從二○○八首屆即通過WA/AIMS國際認證,但明年因應路線調整,預定八月重新丈量申請認證,屆時新路段更趨平緩,有助跑者締造佳績。明年的路線方面,全馬組將會進行優化微調重回伯玉路段,由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前廣場出發,先往金門西南區方向跑,再逆時針繞行島嶼一圈,經過瓊林聚落、伯玉路沿線、環島南路戰備坑道區段、雙鯉湖與慈湖周邊自然景觀區,再回到起終點。 不僅是賽道優化與賽制精進,選手抵達終點後,競賽組可獲得精美完賽獎牌、大浴巾與限量瓷瓶裝紀念酒;健跑、健走組完賽,可獲得三百毫升小瓶紀念酒,並享用賽後提供的在地風味餐。完賽後更有精彩的歌舞表演、嘉年華會與熱鬧摸彩活動,讓選手與家屬一同歡慶挑戰成果,享受熱情滿滿的金門款待。 這是金門每一年最盛大的體育活動,李文良代表陳福海縣長及縣府團隊歡迎每一位熱愛路跑的跑者踴躍報名。他表示,明年為鼓勵初馬挑戰者,將提供「初馬號碼布」申請,針對初次參與全馬的選手,可線上登記取得專屬識別號碼布,讓賽道沿線志工與民眾來為其打氣完成人生第一場馬拉松。活動期間馬拉松官方臉書還會舉辦「賽道地標打卡」活動,邀請跑者一同探索賽道魅力,詳細內容請持續關注官方粉絲專頁。另外,還將首度設立「選手姓名牆」,讓每位參賽者的名字成為賽事的一部分,創造儀式感與拍照打卡的新亮點,強化跑者對賽事的情感連結與參與感。不僅如此,明年賽事將導入全新智慧服務,推出AI客服小幫手功能,提供二十四小時線上即時應答,協助選手解決報名、交通、領物、賽事規則等常見問題,提升整體參賽體驗與服務品質。 由於每年的賽事期間,台金機票總是一票難求,李文良說,金門縣政府將如往年向民航局與航空公司協調,研擬加開班機以疏運參賽人潮,請跑者持續關注金門馬拉松粉絲專頁,掌握最新航班與交通資訊;他同時請訂不到票的跑友們稍安勿躁,先行申請候補靜待航空公司安排,縣府會積極協調。 金門馬拉松同時獲得眾多企業鼎力支持,包括金門酒廠股份有限公司、森田藥粧集團、立榮航空、維他露公司、昇恆昌股份有限公司、台灣美津濃、Allsports創星影像、易飛網、王大夫一條根有限公司、金太武一條根本舖、良金牧場、天之桂貢糖、家樂福、台北合眾汽車外,還新增國際知名鐘錶品牌CITIZEN加入。此外,日本Allsports創星影像團隊將持續協力,提供全馬與半馬組選手每人一張免費的賽道攝影相片,為選手記錄最帥氣的奔跑瞬間,讓金門之行留下永恆記憶。
-
縣府召開道安會報 多管齊下邁向死傷零成長
金門縣政府昨日上午召開「金門縣道路交通安全聯席會報114年第三季會議」,針對地區道路交通工作進行報告,會中並討論三項提案。副縣長李文良代表縣長陳福海感謝相關單位在道安議題上的努力,幫助縣民以及道路使用者安全做最大的設想與考量,同時也希望對於道路安全的建設,可以盡量向中央爭取預算補助。 道安會報第三季會議於昨日早上9時30分起在縣府第一會議室舉行,由副縣長李文良擔任主席,金門縣警察局局長黃壬聰以及相關單位與會;另中央交通部亦指派專員到場指導。會中依序進行上(歷)季會議建議事項辦理情形、舉發件數、交通事故分析比較及事故防制策進作為,各工作小組業務報告(工程小組、教育小組、交通工程及宣導小組、交通安全宣導小組、金門監理站),以及由金城鎮公所進行「金城鎮道路交通安全」的工作報告,最後則進行提案討論等議程。 針對上一季列管的各單位提案與主席指示事項,在昨日的會議報告中提出相應措施後,主席李文良指示解除列管。而關於主席指示事項中,「士校路(高職門口)車輛原停靠臨校園側,近期發現汽機車均改停對面一側,實有礙校園觀瞻,請相關單位研議解決方案」一案,李文良表示,雖將該案解除列管,但會後林務所、水廠、觀光處、工務處、警察局以及高職校方等單位,應擇日進行現地會勘後,再將執行狀況回報。 會中,警察局業務報告中提到,金門縣114年1至6月的死亡交通事故,計有1件2人,原因為「支道為讓幹道」;而地區114年第二季交通事故件數較113年第二季減少4件(減少0.9%),死亡減少2人,受傷增加13人(減少3.6%);第二季交通事故肇事時段分析,最多為17到18時的50件,其次依序為12至13時與16至17時;肇事原因部分,依序為「未依規定讓車」有123件、「未注意車前」有57件、「未保持安全距離」有35件;主要肇事地點分析上,最多發生地在「交岔路口」有200件,後依序為「路段」182件以及「圓環」跟「其他地點」;肇事車種分類上,最多為「小客車」382輛,其次為「普通重機」334輛。 至於易肇事路段部分,金城分局統計依序為民生路車站前、西海路三段、北堤路口、榜林圓環、埔後191號路口、民權路226巷路口等處;而金湖分局統計依序為環島南路四段、瓊林圓環、太湖路一段、塔后535路口、太湖赤東路口、新市圓環等處。 交通事故的受傷人數統計部分,以20至24歲受傷85人最高,16至19歲受傷48人次之,30至34歲受傷26人再次之;而年長者(65歲以上)受傷人數則為35人。執法上,114年第二季重點違規取締2,625件,較113年同期1,956件,增加669件。重點取締件數僅「闖紅燈違規件數」微幅減少,其餘違規取締件數均增加。 縣警局說明,將在:一、易超速路段使用測速槍取締違規;二、研議行車及停車改善方案;三、配合浴佛節祈福園遊會設攤宣導;四、配合醫遊館辦理幼童宣導;五、配合古寧治安會議結合其他單位共同宣導;六、調整酒測勤務時段防治深夜酒駕肇事;七、114年加強重要節日安全維護工作;八、舉發改裝排氣管及各類噪音車;九、路口多功能執法系統等方面強化策進,達成死傷「零成長」。 昨會中亦討論三項提案,包括:一、建議環島北路及環島西路紅綠燈號誌,請增設右轉指示燈。二、瓊林里長提案建請於瓊林里瓊義路增設二處限速標誌牌。三、建請四維路與柏村路口增設號誌。
-
胡璉基金會創新服務論壇 4位博士生開講
為促進學術理論與地方實踐接軌,強化金門在地產業與服務創新,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日前於金門酒廠多媒體簡報室舉辦「讓知識落地:創新服務的世界巡禮」論壇,邀請來自澳門、馬拉威及金門的四位博士生分享創新實務,吸引近百位來自公部門、學界與產業界人士熱烈參與。 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出席並致詞指出,面對全球數位轉型與地方永續發展的雙重挑戰,金門亟需更多創新觀點與具體行動。他肯定基金會近期舉辦一系列藝文與學術活動,包括音樂會、胡璉學堂啟用及此次論壇,提供交流平台,更為地方創生與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李文良期許透過對話與合作,提升在地服務品質、促進青年返鄉,讓產業深耕金門、走向國際。 論壇安排四場專題演講,內容多元、觀點新穎。首先登場的澳門博士生吳嘉輝,以自身在金融與教育專案的經驗,介紹澳門數位銀行與電訊業的創新案例,剖析組織創新如何強化公共服務效能,為金門提供具體參考。 來自馬拉威的博士生辛普森,則以「金門傳統產業創新與國際視野」為題,提出以金門為生活實驗場,探索創新服務與環境解方的可行性,並分享其在跨文化教育中的實踐成果。 金門退休校長許維民則聚焦高齡科技,探討陪伴型機器人在長照與日常互動中的應用潛力,展現科技結合在地文化的新方向。 壓軸登場的金門縣領團解說員協會理事長陳和海,結合導覽實務與研究,提出「一校一村」的創生策略,探討廢校再利用與觀光導覽結合的可能性,引發現場熱烈討論。 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安表示,讓知識真正「落地」,善用「V&F」(voice與face)兩張王牌,一直是基金會的努力目標。他期待透過論壇搭建國際交流與政策對話的平台,促進產官學協作,共創金門未來。 此次活動在綜合討論與熱絡交流中圓滿落幕,與會者皆表示收穫豐富,期盼持續串聯國際資源與在地實踐,為金門注入更多創新能量與行動力。
-
兒少性剝削防制諮詢會建議逐年增加高階調查人員
為落實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工作,縣府於22日下午2時在縣府大禮堂召開「金門縣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諮詢會114年第1次會議」。副縣長李文良主持會議時指出,兒少性剝削防制工作雖充滿挑戰,但若能因此讓孩子少一分危害,就是最有價值的事。他期許所有投入兒少保護工作的同仁,都能從中找到動力與意義,彼此支持,持續為金門打造更安全、友善的成長環境。 會議由李副縣長親自主持,社會處、教育處、衛生局、警察局等網絡單位及多位專業委員與會,針對今年上半年兒少性剝削防制作業進行報告與研商,展現縣府對兒少保護議題的高度重視。 會議伊始,委員會召集人李文良副縣長頒發聘書予張雅雯(財團法人瑪麗亞社會福利基金會組長)、黃國娣(金門高中輔導室教師)、孫麗琪(教育處長)、蔡建鑫(衛生局長)、黃雅芬(社會處長)等委員,感謝各領域專業人士投入兒少保護工作。而無法到場者則由該處局科長代領聘書。 李副縣長致詞時表示,縣長一直非常重視兒童及青少年議題,施政理念呼應《禮運大同篇》「幼有所長」精神,認為唯有長者與學生族群獲得妥善照顧,年輕世代才能專心打拚,形成社會良善循環。他強調,現代網路與通訊科技發達,孩子接觸網路時間愈來愈長,面臨被誤導或遭受傷害的風險也愈高,呼籲所有大人肩負起保護孩子的責任,共同營造安全成長環境。他同時感謝各委員的專業貢獻與承辦同仁面對案件時的辛勞,並承諾縣府將持續提供必要支持與協助。 會中,各單位進行業務報告。社會處指出,今年1至6月辦理6場專業人員教育訓練與外部督導會議,以及6場針對一般民眾、兒童及少年的防制宣導活動。上半年共調查5件兒少性剝削案件,受害者為國中生3案、高中生1案及未在學1案,案由包括被誘拐被騙3案、遭偷拍2案,行為人包括網友2案、同學1案、鄰居2案,均涉及《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第二條第三款所規範之影像製作。 社會處說明,若行為人為未成年者,將轉介學校輔導,若為成年人則依司法判決接受輔導教育,上半年共辦理5位性剝削行為人的輔導教育。會中,委員對於社會處調查5件案件,而教育處校園系統通報「無案件」的落差表達關切。社會處回應,部分案件由家長直接報警,不願校方知悉,基於尊重被害人意願,除非行為人為兒少,否則無強制會辦學校。委員建議,仍應讓家長了解學校支持體系,避免孩子因校方未掌握情況而遭二度傷害。 警察局報告指出,上半年查獲1件偷拍洗澡之兒少性剝削案件,涉案2人,目前偵辦中。在犯罪預防宣導方面,校園辦理8場次,參與學生3,138人次,社區辦理16場次,約969人次參與;另規劃網路巡邏及擴大臨檢勤務,並與校外會教官及訓輔軍員執行60次校外聯合勤務。未來將持續強化偵查與宣導,完善社會安全網。 衛生局報告表示,本期無需接受性治療或輔導教育之行為人,已辦理7場宣導活動,累計逾1,020人次參與,並透過有獎徵答提升民眾參與度,下半年將規劃更多兒少宣導活動並透過臉書專頁推廣,持續深化防制觀念。 教育處報告指出,持續依教育部推動友善校園實施計畫,結合中心學校推動性別平等教育、性侵害防治及兒少性剝削防制。未來將督導各校每學期至少辦理4小時性平及兒少性剝削教育宣導。李副縣長提醒,報告應聚焦兒少性剝削防制,並對高階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課程研習僅4人通過、7人未通過調查報告表示關切,指示教育處檢討未通過原因,加強實務報告撰寫訓練,而非僅重讀學科內容。 目前金門僅有6位高階調查人員(112年2位,113年4位),李副縣長建議教育處規劃年度培訓計畫,逐年增加高階人員至15至20位,初階人員達20至30位,建立充足專業團隊,提升校園性平事件處理能量,並配合社會處分析本縣兒少性剝削樣態,讓宣導更具針對性。 會議最後,李副縣長提出臨時動議,指示社會處整理近五年金門兒少性剝削案件資料,分析類型、對象、關係與犯罪手法,作為未來政策與宣導基礎。他強調,雖然兒少性剝削防制議題沉重,但若能讓孩子少一分危害,就是最有價值的事,期許同仁持續攜手合作,為金門兒少打造安全成長的環境。 金門縣政府也將持續與各委員及網絡單位緊密合作,落實性剝削防制,守護每一位兒童與少年的身心安全。
-
獲贈救護車 金門縣消防局致謝嘉義市城隍廟
為感謝嘉義市城隍廟於111年慷慨捐贈一輛救護車予金門縣消防局,強化離島緊急醫療與救護能量,金門縣消防局局長呂英華日前在浯島城隍廟主委楊耀芸、總幹事張克全與出納洪志榮陪同下,專程前往嘉義市,親赴嘉義市城隍廟表達謝意,並致上最誠摯的敬意與祝福。 此次拜會象徵著兩地宗教信仰與公共服務的深度聯結,展現信仰跨海合作的宏願,彰顯城隍信仰中「護民安居、慈悲濟世」的精神實踐。拜會氣氛溫馨祥和,嘉義市城隍廟代表熱情接待,雙方同聲推崇城隍信仰無遠弗屆的守護精神與慈悲力量。 嘉義市城隍廟長年關注社會公益,111年捐贈金門縣消防局救護車一輛,為偏鄉醫療資源有限的金門注入寶貴力量。呂英華局長表示,該輛救護車自投入使用以來,已出勤數十次,挽救寶貴生命,實質提升金門地區的緊急醫療服務能量,充分展現「善念化行動、行動救生命」的社會價值。 楊耀芸主委亦指出,金門浯島城隍廟自知金門為離島之地,資源不若本島充沛,長期以來便積極協助消防局籌措資金與設備,希冀守護鄉親平安健康。透過與張克全總幹事、洪志榮出納等人奔走聯繫,除促成嘉義市城隍廟於111年捐贈救護車外,114年進一步攜手臺灣省城隍廟,聯合捐贈八百萬元,用於採購化學消防車,為強化金門災害應變再添堅實後盾。 「為民消災解厄,護眾生平安」是城隍信仰的核心價值,更是城隍信眾長年來身體力行的精神指引。呂局長感佩地指出,在資源有限的離島地區,能獲得嘉義市城隍廟的無私捐贈與關愛,實為一股令人動容善舉,不僅僅是救人於危難,更溫暖了金門人的心。 此次拜會不只是單純的感恩致意,亦是一場信仰與公益間的善念交流。嘉義與金門兩地城隍廟攜手合作、善心相承,將城隍精神從祭祀殿堂延伸至社會每一個角落。 金門縣消防局與浯島城隍廟亦期盼,藉由這份誠摯感謝的行動,善用宗教資源與社會力量,共同打造更為完善的安全網絡,守護金門鄉親的生命安全與福祉。盼此善舉能拋磚引玉,喚起更多宗教團體、公益組織投入社會服務,延續這份「眾志成城、福澤萬民」的善念循環,為社會注入持續不息的溫暖與希望。
-
擁抱幸福多國文化講座 攜伴報名者優先
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預定七月二十六日(星期六)於金城鎮公所三樓會議室辦理「擁抱幸福‧多國文化『新』心相印愛相隨」主題講座。即日起開放報名,優先錄取攜伴參加者。名額有限,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及新住民家庭把握機會踴躍參加。報名請於上班時間致電家教中心報名,洽詢(082)312843,李小姐。 家教中心表示,活動將邀請國立金門大學社工系何振宇、葉肅科兩位教授擔任講師,針對「如何在空巢期維繫親密關係」為核心,探討婚姻中的再溫習、再理解與再連結,協助中年夫妻打造屬於兩人的第二人生。 講座分為上、下午場次。上午場由金門大學社工系教授兼身心健康中心主任何振宇主講。他身為國際生命線台灣總會秘書長,身兼台中跟金門兩個地方法院的調解委員等多項社會服務職務;擅長性別與社會政策、家事調解與伴侶衝突處理,擁有數十年教育輔導經驗。他將引導學員思考「如何建立人生下半場的婚姻願景」,並分享空巢期伴侶關係的活化策略,從理解與尊重開始,走向更加豐富的人生旅程。 下午場則請到金門大學社工系系主任葉肅科開講。他專精於老人福利、醫療改革與家庭政策,將以「退休後的婚姻關係與家庭運作」為主題,探討財務規劃、家務分工及配偶共老議題,帶領學員在變動的生活中,找到穩定與和諧的相處模式。 此外,活動安排「越南春捲美食饗宴」,邀請新住民分享家鄉美食。
-
《金門瞭望》巨型氣偶「阿特」不只是遊客打卡的新熱點
特約主筆:李金生 金湖鎮新市公園最近出現三件各以國際級瀕絕動物「水獺」和特色鳥類「戴勝」,以及源自地方信仰,重要人文圖騰「風獅爺」為主題設計的大型氣偶,為昔日「金門西門町」城區核心和比鄰的太湖景點,再增添讓人驚豔,療癒感十足的畫面。 其中,斥資新台幣150萬元製作,以「阿特」(Otter)譯名暱稱的水獺氣偶高14公尺、寬8.6公尺、深10公尺,這是金門歷年來最大型的觀光IP(Intellectual Property智慧產權)藝術創作,帶給鄉親前所未有的視覺衝擊,十分的吸睛,預期在長達兩個月的展期中,這項具地域特色的觀光品牌作品,將成為全島最有人氣的打卡新熱點。 另各6公尺高的戴勝和風獅爺氣偶,高度上雖低了一大截,但配置空間得宜,有效凸顯做為展場主角的水獺,在視覺空間的高大和醒目,對觀光旅遊年度經費與台灣六都不能相提並論,一向撙節運用的金門來說,此次投注的氣偶經費堪稱可觀,也讓人看到走出傳統框架,展現金門旅遊新貌的企圖心。 其實,地區過去即曾以動物類主題,做為活動展演的主軸,例如2020年縣林務所在楊慧明所長任內,斥資八萬元委外製作高約8公尺的黃色小鴨,在春節期間優遊園區的情人湖,吸引民眾扶老攜幼合影,蔚為一時熱潮。 另如2022年,金沙鎮舉辦「高粱老街風獅爺文化季」,也在榮湖虎嘯橋畔推出為期近90天的「尋風.獺浪.汶浦水岸」裝置藝術展演,共有2隻4公尺高的水獺、2隻1公尺高的小水獺,以及1隻立面4公尺高的旅行風獅爺與鄉親和遊客見面。 這類型的展演受到更多激烈天候的影響,尤其是金門東北季風狂飆時節,更加大它正常展示的不確定性。最近颱風外圍環流強盛,常有短時強降雨伴隨較大風勢,就迫使它們必須消風,暫停相關的展演,讓慕名來訪的遊客白跑一趟。 值得一提的是,「歐亞水獺」是國際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目前在台灣及大陸沿海一帶,僅金門地區仍有穩定發現。台大教授李玲玲研究團隊曾執行為期3年的野地調查,估計全島數量只有200隻左右,且在棲地破碎化包括水系斷絕、植被持續消失下,面臨生存和繁衍的嚴重危機。 因此,水獺多年來一直是縣府保育工作和觀光宣傳的重點,觀光處赴台進行旅遊推介,做為金門「觀光代言人」的阿特人偶隨行,也讓參加旅展的民眾留下深刻印象,從而使水獺的保育獲得更多的關注,其間的任務負重與柯文哲在台北市長任內,經常跟著各縣市跑的「台灣黑熊」可以等量齊觀。2018年,全亞洲唯一的歐亞水獺研究機構「韓國水獺研究中心」主任韓盛鏞即曾拜會金門縣長陳福海,就水獺保育進行經驗交流。 2024年,高雄燈會展出兩隻高達18公尺、相當於六層樓的黃色小鴨,吸引超過900萬人次造訪,帶來140億元的觀光產值。2025年冬日遊樂園系列活動,再推出風靡亞洲的日本動畫IP《吉伊卡哇》展演,在過年期間累計參觀人數突破320萬人次。 金門此次最大型的氣偶「阿特」高度也相當於5層樓,氣勢上不遑多讓,但除了搭配親子遊系列活動,加大暑假檔期的旅遊深度和廣度,擴大觀光效益之外,也在凸顯金門島嶼的自然和人文特色,也就是說它不只是遊客打卡的新熱點。 正如同縣府觀光處的自我期許:「旅遊的目的不只在風景裡,這座歷史厚重的島嶼,如今正以全新的節奏與表情走入旅人視野,迎向觀光轉型的新浪潮。」做為大陸以東、台灣以西的金門外島,有它優越的兩岸地理區位,也有它資源不足的先天發展劣勢,但縣府團隊在打造觀光大縣、友善城市的大前提下,正努力走出戰地記憶的刻板印象,朝建設適合全齡旅遊和打造國際旅遊新熱點的目標,持續不斷布局的方向邁進,用心值得大家的肯定和支持。
-
中正首度參加全國科展 奪化學科佳作為金門爭光
中正國小學生許原榕、吳宸旻、楊昕叡與劉軒妤四人組隊,首度挑戰第65屆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便以研究作品《「過」關斬將-不再為髒污「碳」息》勇奪國小組化學科佳作,為金門爭光。 本次作品從日常生活出發,探討環保清潔劑「過碳酸鈉」的去汙效能。學生們設計完整的實驗流程,嚴格控制變因,並透過顯微鏡觀察纖維結構變化,運用色差分析法量化污漬清除程度,展現出細膩的觀察與嚴謹的實作精神。 「研究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出發,逐步引導他們理解背後原理與應用。孩子們在過程中主動思考、努力突破,這些成長比成果更有價值。」指導老師王毓鳳表示。 從全國千餘件作品中脫穎而出,中正國小團隊首先通過金門縣初賽,以穩健表現取得全國賽資格,錄取率僅約4%。進入決賽後,學生接受兩天兩輪的交叉提問,每場問答考驗臨場反應,更考驗科學素養與邏輯思維。王老師回憶:「比賽前一晚,我們還在飯店模擬問答到凌晨兩點,孩子雖然疲累,卻沒人喊苦,大家都希望為金門爭一口氣。」 最終,以穩定的表現與完整的研究成果,獲得評審肯定,榮獲化學科佳作,成為會場亮點之一。當主持人宣讀獲獎作品編號時,全組師生難掩激動,場面溫馨感人。 「我原本以為縣賽第一就很厲害了,到了全國才知道人外有人,這次真是大開眼界!」許原榕說。吳宸旻也表示:「整個過程很充實,查資料、做實驗、討論結果都讓我受益良多。」楊昕叡坦言:「雖然過程有很多困難,但我們一起克服了,發現還有更多可以學習的地方。」劉軒妤說:「有時候為了資料查到半夜,但聽到得獎消息,一切都值得了!」 本次作品也獲入選「台灣康寧創新獎」,從全國445件作品中選出18件進入複選,進一步接受專業評審。雖最終未獲獎,已展現研究的創新性與實用性。「能入圍就是一大肯定,對孩子們而言是一種重要的鼓勵。」王老師說。 在科展現場,學生除接受正式評審,還進行兩場公開解說,向參觀民眾與其他參賽者分享研究歷程,培養溝通能力與科學傳播力。透過觀摩其他學校作品與互動交流,孩子們拓展視野,建立彼此友誼。 「參加科展不只是比賽,更是一次全方位的學習。學生學會了合作、堅持與分享。」王老師說。學生們也對「科展之夜」表演印象深刻,尤其幻術秀讓大家驚嘆連連。 本次佳績背後,是師生家長三方共同努力的成果。家長們感謝學校與老師的用心指導,讓孩子學到知識,更收穫寶貴的經驗與自信。 王毓鳳老師說:「這次是我們的處女秀,能在全國舞台上拿下佳作,真的很不容易。只要孩子持續保持好奇心與探索精神,未來一定能走得更遠。」 中正國小長期重視科學素養與實作能力的培養,累積多項全國賽榮譽。中正國小校長陳為信表示,該校在歷年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中表現穩定,於生活應用科學、數學、化學等多個領域屢獲佳績,非常肯定學生的研究能力,展現學校在自然科學與數學教育上的長期耕耘與投入。 「這些成果來自師生共同的努力,反映出我們對教育品質的持續追求。」陳為信強調,學校將持續投入資源,鼓勵學生主動探索與實作,透過課程與競賽的結合,深化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與創新思維。 他指出,未來將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科學精神在中正校園深耕發芽,讓學生的學習成果不是只在競賽舞台,而是能延伸至日常生活與未來發展,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
視障學生與逆境少年共度烤肉時光 用陪伴點燃希望與自信
為促進不同社群間的理解與交流,新北金青年志工中心近日與社團法人臺灣漂泊少年靠岸協會(簡稱漂丿少年家)共同舉辦了一場溫馨且具意義的戶外烤肉活動。此次活動邀請視覺障礙學生與逆境少年攜手參與,透過互動與陪伴,共同創造珍貴的生命經驗,彰顯社會關懷的多元面向。 烤肉活動當天,來自漂丿少年家的逆境少年擔任視障學生的烤肉助手,細心指導烤肉技巧,耐心描述火侯與食材狀況,協助視障朋友安全完成烹調過程。活動開始,一名少年開心地說,等肉上色就可以翻面囉!話音剛落,他才意識到對方看不見,連忙道歉,卻被視障朋友幽默回應,沒關係,聞聞味道、感受火苗也能知道狀況。這段暖心互動,讓現場氣氛更加融洽,雙方在歡笑中拉近距離。 此次活動不僅讓視障者感受到青少年真摯的陪伴,也讓漂丿少年家青少年們有機會從付出中重拾自信與責任感。漂丿少年家理事長楊皓傑表示,透過服務與陪伴,青少年從「被幫助」轉為「能幫助」,體驗到自我價值的提升。他強調,這種雙向支持的模式,不僅讓兩群弱勢族群間建立連結,更為社會注入更多正向力量。 活動現場,青年志工們展現細膩體貼的服務精神,積極協助視障學生操作烤網、翻面,並細心提醒安全注意事項。視障學員們則透過聽覺、嗅覺和觸覺感受食物的變化,在志工耐心描述下,逐步掌握烤肉節奏。活動過程中,大家彼此分享生活經驗與心情故事,化陌生為熟悉,營造出一個包容與理解的友善空間。 此次聯合烤肉活動是新北金青年志工中心持續推動弱勢關懷的重要一環,旨在促進社會對視障族群與逆境青少年的理解與支持,搭建多元互動平台。新北金青年志工中心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與各類社福團體合作,推動更多具包容性、參與性與意義的社會服務活動,鼓勵青年勇於付出,展現社會溫度。 透過此次烤肉活動,兩群弱勢青少年在彼此陪伴與支持下,不僅享受美味佳餚,更收穫滿滿的友誼與勇氣。這場跨群體的生命交流,彰顯了社會多元包容與共好的美好願景,也為未來更多類似的活動奠定良好基礎。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對新北金青年志工中心在金門地區的持續努力與成效表示肯定,並呼籲更多青年積極參與志願服務,攜手促進社會的共融與進步。有關更多新北金青年志工中心的活動及詳情,歡迎參考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青年志工網站https://youthvolunteer.yda.gov.tw/index.php或關注新北金青年志工中心的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TKYVC/。
-
玉鉉工業支持偏鄉教育 攜手專業教練團辦獨輪車訓練營
為推廣體育教育、培養學生多元能力,玉鉉工業有限公司黃建仁董事長特別邀請來自本島的專業獨輪車教練孔繁偉與孔祥泰,於本(7)月21日至26日親赴金門縣多年國小,共同舉辦為期六天的「獨輪車訓練營」,透過專業指導與系統化訓練課程,讓偏鄉學童能在暑假期間充實自我、拓展興趣,並體驗體育運動帶來的樂趣與挑戰。 此次訓練營的舉辦,獲得多年國小校長張志猛全力促成與支持。他長期致力於推動多元學習與體育活動,秉持「讓孩子勇敢挑戰、樂在學習」的理念,積極爭取各界資源,希望透過引進外地專業師資與企業支持,為偏鄉學子創造更多元且優質的學習機會。 張志猛校長表示,獨輪車運動不僅是體能與技巧的挑戰,更是專注力、協調性與毅力的綜合展現。他強調,透過這樣的活動,孩子們不只是學會了騎車,更學會如何面對困難、勇於嘗試與突破自我。特別感謝玉鉉工業與教練團隊的無私付出與大力支持,讓孩子們能夠在家鄉就有機會接受高水準的訓練,這是非常珍貴的一件事。 在六天的密集課程中,孔繁偉與孔祥泰兩位教練針對學生的年齡層與個別程度,量身規劃適性化課程內容。從最初的平衡感練習、獨輪車起步與停車技巧,到進階的轉彎、障礙繞行等挑戰性項目,教練團隊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耐心引導每位學生一步步克服心理與技術障礙。 過程中,許多學生從一開始的膽怯與不安,到最終能夠穩穩騎乘並完成指定路線,展現出顯著的進步與成就感。教練們以正向回饋與鼓勵式教學為主軸,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自信心,也讓孩子們在合作與互助的氛圍中培養出團隊精神與彼此關懷的態度,現場氛圍溫馨感人,令人動容。 玉鉉工業黃建仁董事長長年關心公益事務,並對偏鄉教育資源不遺餘力支持。他指出,企業的存在不只是追求營利,更應該善盡社會責任。他們希望透過具體行動,幫助更多孩子有機會接觸不一樣的學習內容與人生體驗,點燃他們的夢想與希望。此次他不僅提供經費與資源,還親自到校參與課程過程,與孩子們互動,展現出企業深耕在地的誠意與熱情。 張志猛校長強調,學校未來仍將持續與企業及專業團隊合作,尋求更多跨域資源進入校園,持續推動特色教育,豐富孩子們的學習旅程。他說,每一次的活動,都是一份對孩子未來的投資。他們將不斷努力,為孩子打造一個充滿希望與活力的教育環境。 透過玉鉉工業與教練團隊的合作,本次訓練營不僅是一場暑期活動,更是一段激勵人心的成長旅程,也為偏鄉教育注入新的能量與想像。未來,期待有更多企業與教育單位攜手同行,讓每個孩子的潛力都能被看見與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