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締姐妹盟歷51年 澎湖縣白沙鄉組團再訪烈嶼固情誼
澎湖縣白沙鄉公所、鄉代表會組團拜訪烈嶼姊妹鄉,延續自民國63年締盟以來超過半世紀的深厚情誼。烈嶼鄉長洪若珊期盼藉由此次白沙鄉回訪,深化兩鄉的交流合作,共同為離島的發展攜手努力。 澎湖縣白沙鄉代表團由宋萬富鄉長率領鄉代表會主席吳良添、副主席許龍聰、鄉代表、調解委員會主席邱華文、調解委員、鄉公所主管幹部、各村村長、各社區理事長、體育會及婦女會幹部,來金門與烈嶼鄉進行姊妹鄉交流活動,受到烈嶼鄉長洪若珊、鄉公所團隊、鄉代表會主席林長耕、副主席吳福全、鄉代表洪健中、方駿洋、林長征、洪雅明、林宜蘭及各村村長的熱情接機、接待與歡迎,展現兩鄉長期以來的緊密連結與友好互動。 在歡迎座談中,雙方互贈紀念匾額和伴手禮,來表達兩鄉珍惜締結姐妹鄉51年長久情誼的情懷。洪若珊表示,烈嶼與白沙締結為姊妹鄉以來,彼此真情相待,互動密切、情誼深厚,兩地不僅在鄉政推動上相互觀摩學習,更在人文、觀光及農漁特產推廣等面向持續交流,成果豐碩。 洪若珊指出,烈嶼近年積極推動地方建設,隨著金門大橋通車,交通與觀光發展更加便利,鄉公所積極爭取中央與縣府經費,推動全鄉整體路網改善、公共設施升級及景點美化,致力打造宜居宜遊的幸福島嶼。洪若珊同時介紹烈嶼近年整建完成的「習山湖公園」,不僅是鄉民與遊客休憩的熱門景點,更榮獲交通部觀光署「觀光亮點獎」全國票選第二名,成為舉辦金門海泳、風箏節與親子童玩節等活動的重要場域,展現烈嶼觀光發展成果與鄉親對生活品質的高度認同,她特別感謝白沙鄉和各界好友的投票支持與鼓勵。此外,每年舉辦的「烈嶼芋頭季」結合農產與觀光,透過芋頭美食、挖芋體驗及消費送好禮等活動,成功打響烈嶼芋頭品牌,也象徵離島小鄉以在地特色產業帶動觀光的成功案例。 白沙鄉一行展開參訪行程,除造訪金門大橋、金門酒廠、后麟步槍模擬射擊館、雙口海灘等多處景點外,對烈嶼的自然風光與建設成果印象深刻。特別是在參觀青岐港時,團員們親身體驗烈嶼獨特的地質環境與海岸風貌,並了解到該地已獲環境部環境教育場域認證,皆表示相當值得借鏡與學習。 洪若珊、林長耕陪同白沙鄉客人前往「習山湖公園」遊覽,大家紛紛讚嘆公園景觀優美、設施豐富多元,適合親子共歡,是地方建設的成功典範,並於公園留下合影留念。此外,白沙鄉來還特別品嚐了烈嶼限定「芋頭乖乖」與在地芋頭製品和料理,盛讚烈嶼芋頭香氣濃郁、口感綿密,紛紛人手一箱要把這份「烈嶼的芋香」帶回家鄉與親友分享,為此次交流行程增添濃厚情誼。 烈嶼鄉公所舉辦歡迎晚宴,烈嶼鄉長洪若珊、鄉民代表會主席林長耕、副主席吳福全、鄉代表洪健中、方駿洋、林長征、洪雅明、林宜蘭、村長洪天南、林建進、孫先雄、洪安慶、調解委員會主席洪麗治及11位調解委員、烈嶼鄉14位社區理事長、23位鄉政顧問等熱情接待,賓主盡歡。 縣府秘書陳成勇代表縣長陳福海捎來祝福,希望白沙和烈嶼情誼永固,友誼長存。縣議員洪成發在9年鄉長任內,和白沙姊妹鄉互有往來,有深厚的情誼,洪成發到場歡迎白沙鄉老朋友,相見歡。 白沙鄉參訪團結束三天的交流行程,雙方依依惜別,約定未來再度相聚,持續深化兩鄉情誼與合作,共譜姊妹鄉鎮交流新篇章。
-
金寧鄉辦村鄰長自強活動
為感謝村鄰長平日辛勞付出,並增進基層幹部情感交流與團隊凝聚力,金寧鄉公所21日舉辦「114年村鄰長自強活動」。活動由鄉長楊忠俊親自帶隊,邀集轄內6個行政村、共116位鄰長一同參與,行程包含參訪田浦泰山廟、馬山觀測所及金門文化園區管理所等地,讓村鄰長在寓教於樂中放鬆身心、增廣見聞。 鄉長楊忠俊表示,村長與鄰長是基層行政的重要橋樑,也是鄉公所推動各項政務的第一線夥伴。鄰長平時與民眾接觸最為密切,對地方民意與民情瞭若指掌,是政令宣導、民意反映及各項鄉務順利推動的關鍵力量。楊鄉長感謝各位村鄰長長年以來義務奉獻時間與心力,不辭辛勞協助鄉政推展,讓金寧鄉各項建設能夠穩健前行。 金寧鄉公所特別致贈每位村、鄰長禮券及外套以表達誠摯謝意,肯定他們對地方基層服務的無私奉獻。參訪行程結束後,並舉辦聯誼餐敘,邀請多位地方代表共同出席,包括金寧鄉民代表會主席黃文欣、副主席楊水信及代表李俊龍、莊振源、陳尤莉、辛愛華、陳孝融、陳秀金、翁明惠及秘書陳家慶等親臨致意,場面熱絡溫馨。 鄉長楊忠俊表示,透過此次自強活動,不僅讓村鄰長們在繁忙公務之餘放鬆心情,也促進彼此間的交流與團隊默契,進一步提升服務效能與行政效率。未來鄉公所將持續與基層幹部緊密合作,攜手推動各項建設與民生服務,共同打造宜居幸福的金寧鄉。
-
解凍建設課預算 金城鎮代臨時會閉會
金城鎮鎮民代表會「第十三屆第十四次臨時會」三天的議程日前落幕,會議中通過了由金城鎮公所提案「一一四年度鎮公所建設課凍結預算申請解凍案」,同時也通過多項的代表以及臨時動議案。 金城鎮民代表會第十三屆第十四次臨時會,日前在金城鎮公所四樓代表會議事廳召開,此次會議公所提出的解凍案,為申請解凍金城鎮公所一一四年度「道路橋樑工程-道路橋樑工程 設備及投資-公共建設及設施費」預算新臺750萬元,經決議結果「准予解凍」。 代表提案部分,林金英提案「民眾反映,天主教育英托兒所後方停車場及道路機車停車位不足,建請縣府有關單位辦理會勘、了解附近區域民眾實際需求後、重新審視並增設機車停車空間」「請縣府相關單位積極向大陸遊客宣導騎乘電動機車等交通安全資訊,以減少民怨及意外發生」;陳天成提案「建請公所相關單位協助修剪民族路190巷18號及20號民宅旁樹木,以維護民眾住宅安全」;蔡宗儒提案「經民眾反映,公所近年承辦之銀髮族健身俱樂部據點,所提供之多元身體活動與相關服務成效良好,深獲好評。為進一步提升服務品質,建議評估升級現有設備與場域空間,並適度增加專業人力與課程內容,以擴大服務對象,涵蓋健康、亞健康及衰弱長者,進而達成推廣長者健康促進之目標」「經民眾反映,金城鎮文化局後側道路臨近酒鄉特產行轉角處,每逢大雨常發生嚴重積淹水情形,影響交通與民眾通行安全。建請公所邀集相關單位儘速會勘,研議改善現有排水設施,以解決積水問題」,決議結果「照案通過」。 臨時動議方面,李錫瑜建請「公所環保課要求除草業務外包廠商於進行道路除草時,應注重施作成果品質,統一施作範圍(修剪線起2~3公尺)及修剪高度標準,避免修剪範圍及高度不一造成整體景觀有所差異」;許燕輝提「建請縣府相關單位重視體育館旁抽水站排放問題,除應進行定期監測外,並請積極規畫於抽水站設置廢水油汙抽離設施,減少油汙排入鄰近海域,以維護周遭民眾生活環境品質及海域生態」「建請公所積極向代表宣導「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相關訊息(如「事前揭露」、「事後公開」等),以避免在向公所及其他政府單位互動時,因不諳法令規範而有觸法之虞」「民眾反映燕南山社區活動中心(古區)通往賢厝道路,因芒草及路樹較多且生長茂密,且該處道路多有彎道,容易造成視線死角,建請公所環保課針對該處區域積極進行除草及樹木修剪工作,以維護民眾交通安全」;蔡宗儒提案「建請公所向縣府爭取比照外縣市推動「防水閘門(板)補助計畫」,除既有排水工程外,再以非工程手段提升防洪效益,降低東、南門民族路及各低窪地區因積淹水造成的財產損失,全面加強本鎮防災韌性」;翁裕凱提案「建請縣府相關單位針對未來大型旅客服務中心落成及水頭港區現有停車環境進行具體規畫並積極管理」,決議均「照案通過」。
-
縣長期勉以宏觀思維推動永續治理 建立學習型政府團隊
金門縣政府昨(22)日下午於縣府第一會議室召開「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及離島建設基金補助計畫114年度第三季執行情形檢討會議」,由縣長陳福海親自主持,縣府參議、秘書及各業務列管單位主管出席與會。會中除全面檢視中央補助重大建設的執行進度外,陳縣長也針對水資源、電力及廢棄物處理等攸關永續發展的核心議題,提出具戰略高度的施政方向,強調縣府團隊應以「宏觀思維」與「超前部署」精神推動政策,展現務實與前瞻並重的治理能量。 中央資源得來不易 地方執行須展現效率與專業 陳縣長開宗明義指出,中央資源取得不易,地方政府更要以高效率與專業度回應期待。他強調,各局處首長必須具備全局視野,掌握推動節奏與關鍵進度,確保每一筆預算都能「花在刀口上」。對於進度落後或執行不順的計畫,應主動與中央保持密切聯繫,讓中央了解地方調整過程中的努力方向,確保雙方步調一致,共同推動建設成果最大化。 落實紀律與滾動修正 打造學習型政府團隊 在施政管理上,陳縣長指出,面對變化與挑戰,縣府團隊必須具備「滾動修正」與「靈活調整」能力。他要求各單位嚴守時程、按期完成列管計畫,若行政程序遇瓶頸,應即時提報縣長室,由高層協調支援;若無法如期結案,務必主動申請展期,建立責任分明與紀律文化。他並提醒,辦理觀摩活動時可優先邀請基層同仁參與,讓學習能量向下扎根,建立積極學習、主動成長的行政文化。 分級供水、智慧管理 打造韌性水資源系統 針對金門最具挑戰性的水資源問題,陳縣長重申早於民國78年擔任鎮代表時即倡議的「雙管用水」理念。他指出,目前金門飲用水與生活用水採同一製水程序,不僅成本高昂,也造成浪費;可參考港澳離島經驗,逐步建立分級供水制度,讓飲用、洗滌、沖廁用水區分處理,以節省資源與降低營運成本。 他並強調,金門的珍貴水資源必須「用得有智慧」。水廠除要保障供水安全外,還應讓民眾理解取水不易、珍惜用水。陳縣長鼓勵導入智慧型水表與水網監測,精準掌握漏水率與管線狀況,並要求主管熟悉全縣管線建置歷史,以強化維護能力,確保系統安全與永續。 垃圾跨域處理創雙贏 廈門合作成未來方向 在廢棄物處理議題上,陳縣長指出,自115年起中央環境部將不再補助金門垃圾轉運費,每年約2,400萬元將由地方自籌,勢必造成財政壓力。他建議縣府評估與廈門合作處理垃圾的可行性,將垃圾跨海運往廈門焚化爐處理,以降低成本與碳排。 根據估算,福建地區每噸垃圾處理成本約人民幣100元(新台幣約450元),遠低於台灣平均6,000元新台幣,若能成案,每年可節省約1,600萬元。他強調:「既然連水都能對接,垃圾處理也應該有雙贏思維。」這不僅有助金門財政減壓,也能紓解台灣本島焚化量能緊繃問題。他指示環保局深入研究並由參議王登緯協助提出具說服力的方案,形成「能感動中央的計畫」,爭取政策與跨域支持。 建設推動嚴控品質進度 公共工程以民為本 針對建設面向,陳縣長逐案檢視前瞻與離島基金工程進度。他肯定「金寧分駐所拆除重建工程」完工達標,認為此案是公共建設品質的典範,並指示主計處針對用電需求重新檢討制度,協助警政與消防單位運作。 關於「金寧鄉農場排水分洪截流工程」,他要求工務處務必超前部署、如期完工;殯葬設施與納骨塔增設亦被列為「重大民生課題」,並指示參議王登緯協助輔導,確保金湖納骨塔於明年十月動工。他強調,縣府將先投入地方資金,再爭取中央補助,確保民生需求不再延宕。 文化修復與聚落保存 兼顧傳統與現代生活 在文化與建築保存方面,陳縣長主張修復資源應集中投入具觀光帶動效益的聚落區域,以形成示範帶動效應。他指出,傳統建築修復應「從善如流」,外觀維持閩南風格,內部則保有現代化彈性,讓居民「住得安心、用得便利」,政府應以輔導協助為主,而非過度限制。 對於「雙乳山坑道修復工程」,他提醒總經費高達1.34億元,其中中央補助8千萬元,縣府須確保每筆資金發揮最大效益;亦應同步考量後續維護與營運成本,並建議以創意手法活化空間,如設置特色打卡點,結合文化教育進行觀光行銷。 教育與環境並進 以生態島嶼願景邁向永續 在教育與環境領域,陳縣長肯定國際教育交流成效,並建議針對「非低收入戶但表現優異的學生」給予彈性補助,讓政策更公平具激勵性。他也特別關注「林相更新計畫」,主張逐步汰換早期為防風防沙所種的木麻黃林,改植兼具生態與景觀價值的樹種,打造更具生態韌性的美麗島嶼。 他承諾,只要計畫有助金門長遠發展,縣府都會全力支持;即使中央補助不足,也會以地方財力挹注推動,讓環境、文化與教育同步邁向永續。 建立防災通報機制 強化氣候韌性城市治理 會中,陳縣長再次提醒各局處應加強與中央溝通,讓地方需求被理解、政策更具彈性。他以近期極端氣候為例,要求各單位全面檢討排水與防災設施能力,並規劃成立跨局處「淹水應變通報群組」,建立快速反應機制,提升地方防災效率。 以宏觀思維超前部署 共築幸福宜居的金門 「縣政推動不僅是執行,更是願景的實踐。」陳縣長表示,未來縣府團隊將以更積極的態度與務實的作法,面對金門發展的各項課題;只要是對金門、對鄉親有利的事,縣府都會全力以赴。 他強調,金門將以「宏觀思維」與「超前部署」為核心信念,持續推動前瞻建設與永續治理,打造一座兼具文化深度、環境品質與民生幸福的現代島嶼城市。
-
前水頭盤山村入圍社區金點獎 金門長照服務再傳捷報
114年度「社區金點獎」入圍名單出爐!金門縣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再傳捷報——前水頭社區及盤山村社區雙雙入圍「金點之星」團體獎,前水頭社區志工隊長許華玉更入圍「金點英雄」個人獎項。能從全國眾多參與徵選據點中脫穎而出,展現金門社區長照服務的活力與成果,讓全體志工及工作團隊備受鼓舞。 衛福部委員抵金訪視 金門社區展現照顧能量 為評估據點實際運作成果,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金點獎委員吳明儒、黃再興於10月19日上午來金,進行入圍據點的實地訪視。當日兩處據點均全力動員迎接訪視,金城鎮鎮長李誠智、金寧鄉鄉長楊忠俊、社會處處長王茲繐、金城鎮社會課課長盧玉美、金寧鄉社會課課長李煜翔,以及社會處長青及身障福利科科長陳韻雯、據點輔導團隊與縣府同仁皆親臨現場,共同展現縣府對社區照顧政策的重視與支持。 兩據點的志工在訪視過程中展現充沛的信心與默契,對於委員提問對答如流,並以溫暖與行動詮釋「在地安老」的精神。 現場更準備了多款具地方特色的手作茶點,如紅龜粿、石花凍、高粱奶茶與檸檬香茅茶,邀請委員品嚐金門風味。訪視過程順利圓滿,氣氛溫馨感人,委員對據點的動員力、創造力與活動量能留下深刻印象,並讚譽金門社區照顧體系的成熟與在地特色。 前水頭據點二十年深耕 在地安老精神典範 前水頭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成立於民國95年,是金門最早成立的一批據點之一,108年更進一步設置巷弄長照站,推動社區關懷服務邁入全方位發展。20年來,前水頭據點從早期的獨居長者關懷與訪視,逐步擴展為涵蓋餐飲服務、電話問安、健康促進、交通接送及多元課程等全齡服務中心。據點以「服務在地、照顧長者、連結家庭」為宗旨,長期培力志工與家庭共同參與,並推動「老幼共融」、「家庭志工」及「在地文化學習」等創新課程,讓社區活力不斷延伸。 入圍「金點英雄」的志工隊長許華玉,更是前水頭據點的靈魂人物。早在據點成立前的民國94年,她便深刻體認到長者需要陪伴與社會參與的重要性,率先投身社區志願服務。她積極串聯地方人士與資源,促成前水頭社區發展協會與活動中心的成立,使社區有了穩定的長者照護據點。多年來,她持續帶領志工團隊推動各項活動,無論是日常關懷、共餐服務,或節慶陪伴、健康促進活動,都親力親為。她以溫暖、堅定的行動力,感染了整個社區居民,也為金門長照服務寫下動人的篇章。 盤山村三度入圍 創新服務實踐共生共好 盤山村據點則展現「再接再厲」的堅持與熱情,今年已是第三次入圍金點之星團體獎。據點自民國97年成立以來,持續深耕社區、凝聚人心,成功帶動金寧鄉區域共好的風潮。該據點服務範圍廣泛,涵蓋頂堡、下堡、前厝、仁愛新村、柏昱新居及周邊多個村里,透過志工動員與家庭參與,讓照顧服務深入社區角落。其服務特色包括「老幼共學共融」、「多元型態家庭志工」、「一戶一食共享」、「開心菜園共作與惜食互助」、「銀髮增能」與「新住民人力培訓」等,兼具創意與實效,展現共生共好的社區精神。 建構在地安老網絡 金門照顧模式全國典範 金門縣政府自民國94年起推動安老照顧政策,秉持「在地安老、就近照顧」理念,整合中央及地方資源,逐步建構完善的社區照顧服務網絡。目前全縣共有43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及22個巷弄長照站,結合在地志工能量,持續推動關懷訪視、電話問安、營養餐食、健康促進及社會參與等多元服務,並落實預防及延緩失能的長照目標。此外,縣府運用公益彩券回饋金推動共餐加值計畫,讓全縣38處據點長輩能每日享用營養可口的餐食,在陪伴與關懷中增進社交與健康。 多年來,金門的社區照顧服務已不僅止於「照顧長輩」,更延伸至家庭支持與社區互助的層面,讓志工精神在地傳承。許多家庭成員攜手投入志願服務,形成「家戶手牽手、世代共服務」的社區文化。歷年金點獎選拔中,金門屢創佳績——108年瓊林社區、111年東門社區及112年信義新村社區皆榮獲「金點之星」團體獎,展現地方組織的持續進步與創新力。 縣府表示,今年前水頭與盤山村據點再度入圍,象徵金門社區長照服務已邁向成熟化與品牌化,無論在志工動能、服務品質或社區創新上皆具代表性,值得肯定與效仿,並期待摘下今年之金點之星及金點英雄。未來縣府將持續整合各項中央及地方資源,強化據點能量與專業培力,並推動世代共融與社區共生,讓金門成為全國「在地安老」的典範。
-
金中校運會盛大登場 青春競技綻放活力
金門高中第四十八屆校運會昨日盛大登場,為期兩天的體育競技比賽,全校師生無不卯足全力爭取佳績。副縣長李文良祝福佳績之外,並鼓勵探索未來;校長鄭青青則勉勵同學們在比賽中創造更好成績,並從競賽中培養合作精神、學著面對壓力。 金門高中校運會於昨日上午八點三十分起,在學校田徑場舉行開幕典禮,由校長鄭青青主持,副縣長李文良、金門縣政府教育處副處長董雲馨、校務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洪成發、家長會會長歐陽儀雄、家長會榮譽會長洪長享、校友會理事長林榮泉、立委陳玉珍辦公室主任董家瑋、金城鎮民代表會秘書劉師政、金寧中小學校長宋文法、金湖國中校長莊錦智、烈嶼國中校長黃文華等貴賓到場觀禮,為參與的選手加油打氣。 校長鄭青青剛接任不久,首次主持金門高中校運會,她表示,學生們的青春洋溢讓她感受到大家的熱情,以及面對挑戰不畏懼的精神。她感謝長期支持金門高中茁壯的全體教職員,以及為了校運會夙夜練習的各班選手們,管樂團悠揚莊重的演奏,為運動會增色。另外,縣府近年來持續關注在地教育,金門高中身為國立高中,但縣府依舊給予許多支持,最有感的莫過於營養午餐費用的挹注,讓學生吃得營養又健康。她更強調,運動賽事不僅是比賽,更是培養勇氣合作,情緒調節的學習歷程,學習如何面對壓力,學著面對自我看見他人。 李文良祝福每一位參賽的學生都可以取得好成績,他表示,選手進場時見到部分學生投入活動中,一些則是保守害羞,他援引莎士比亞名著《哈姆雷特》著作中的名言「To be or not to be」,他直言這是充滿哲學性的思辯,建議學生未來碰到不同的情境,多去思考,去探索未來更多的可能性。 昨日校運會唱校歌環節中,李文良觀察到高三學生最賣力,他說,即將畢業的高三生們會逐漸懷念起三年的點滴,他祝福高三的同學們,迎接準備來臨的大學考試,不論是推甄、繁星等多元的升學管道,他都希望同學們好好珍惜在金門高中這最後一年的生活。 家長會長歐陽儀雄、校務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洪成發、校友會理事長林榮泉等人也祝福大會順利圓滿成功,他們也鼓勵學生們藉由運動促進身體健康、提升學習與工作表現,並預祝每一位選手可以取得好成績。
-
小三通停航旅客擠爆機場 軍機緊急支援疏運
受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金廈海域風浪持續增強,「小三通」金門水頭至廈門五通航線自10月19日起陸續停航。雖於21日短暫恢復半日航班,但昨(22)日再度宣布全日雙向停航,造成大批旅客滯留金門。為協助民眾返台,金門航空站緊急啟動應變機制,除向民航局爭取加班機外,國防部亦派遣軍機支援疏運,協助疏解人潮。 昨日上午,金門尚義機場大廳湧入數百名等待返台的旅客,現場人潮擁擠、秩序緊張。由於小三通全線停駛,不少原訂經由廈門轉機返台的旅客被迫滯留島上。金門航空站統計,當日候補名單人數超過300人,航空站自上午9時起由聯合候補櫃檯清點旅客名單,並依需求即時通報民航局,爭取加開航班。 為維持現場秩序,金門航空站臨時增設候補櫃檯,並派員引導旅客動線,持續即時公布航班資訊,避免旅客重複排隊。航空站指出,金門屬離島地區,航班調度深受天候與機位限制影響,如何兼顧飛安與疏運效率,成為目前最大挑戰。 為舒緩滯留壓力,國防部昨臨時調派C-130運輸機執行兩架次任務,分批載運滯留旅客返台。首架C-130軍機於下午2時10分自金門起飛前往松山,載客70人(其中眷屬3人、民眾67人);第二架於下午2時34分起飛,載運14名旅客。兩架次共協助84人順利返台,優先照顧需緊急返家的旅客、轉機乘客、長者及病患。 金門航空站表示,感謝國防部即時支援,在非常時期採取「民航與軍方聯手疏運」的非常措施,確保民眾能安全返鄉。航空站強調,將持續與民航局及航班業者密切協調,視天候與旅客需求機動調度,盡力讓滯留旅客儘早返家。氣象單位指出,金門目前受東北季風與颱風外圍環流雙重影響,海面平均風力達6級、陣風可達8級以上,短時間內海象仍不理想。小三通復航時間仍須視海況穩定度與風力減弱情形而定。 金門航空站呼籲旅客體諒離島航班調度不易,並提醒民眾密切關注天候與航班動態,出行前務必確認最新航班資訊,以確保行程順利與安全。
-
熟齡豬轉化為在地加工產品 業者發表示範案例
金門首個熟齡豬農廢再生示範案例,於昨(二十二)日上午十點在光野集咖啡二樓舉行「熟齡豬再生計畫」發表會,透過跨域協作將長期因文化背景而無法規律宰殺的熟齡豬,轉化為可被安全食用並具市場潛力的在地加工產品,建構「農廢再生、在地加工、文創通路、餐飲上架」的一條龍模式,為金門畜牧產業提出可複製、可持續的永續解方。 金門熟齡豬長期因文化背景與屠宰條件限制,多數需等待外縣技師批次宰殺,不僅成本高昂,佔地降低迴轉率也使農戶在育成率低的狀況下更有營運壓力。因此這項由澄楉永續統籌推動的熟齡豬再生計畫,希望串接58度D、金銘畜牧場、永群牧場、金門農會、圓頭肉乾、老農莊食品及地方餐飲夥伴Ms. W、光野集咖啡與文創業者築夢手作共同參與,一起來解決問題並創造商機。 澄楉永續執行長翁皓梅說明,這些熟齡豬隻來源多為完成生育任務後的退役繁殖母豬,屬健康豬源,並非次級肉品,卻因特殊文化背景無法在地處理而面臨資源浪費的困境。因此這項計畫是希望透過「經濟部中小企業城鄉創生圈輔導計畫」促成跨域整合,由澄楉永續擔任整體統籌及串接樞紐,協調金銘畜牧場提供肉源,以國際大廠配方飼料搭配金門特有酒糟液飼養,使肉品質地更具風味。 翁皓梅指出,首波推出的「58度D‧淘金豬」系列產品,包含四款肉乾、肉條與兩款冷凍熟食料理包,完整展現熟齡豬由農廢轉化為商品的永續成果;肉乾產品包含「高粱原味肉乾」、「高粱辣味肉乾」、「高粱黑胡椒肉條」與「高粱蜜汁豬肉條」,料理端則推出「高粱酒紅燒肉」與「戰地風味香料燉肉」兩款熟食料理包。豬肉因以高粱酒糟飼養而帶有自然甜味,再融合高粱酒香,成就兼具在地風土與永續價值的全新金門特色風味。 金門縣農會理事長蔡水游出席發表會時表示,金門熟齡豬隻每年約三百頭左右,多為自然淘汰後交由防疫所(焚燒)處理,但也造成周邊居民抗議。氣候異常也影響到畜牧業,過往種母豬生育可以長達五至十年,但現在約兩年就成為寡產母豬,育成率不佳也造成成本的增加,這些淘汰的豬隻不知該如何處理,但透過「熟齡豬再生計畫」可以吸引年輕人投入。蔡水游還笑說「淘」金豬很有意義,象徵永續農業的循環,並預祝該產品可以創造熱潮,成為金門熱門的特產品。 圓頭肉乾董事長薛承琛表示,其實寡產母豬的相關產品大家都很常吃到,不過又因為稱其為「淘汰豬」,因此在觀念上是排斥食用的,但根據他長年從事加工的經驗,其實寡產母豬的肉質比起一般肉豬還要好。他還盛讚「澄楉永續」願意承擔,把這個不熱門的產業承接並解決問題。 薛承琛強調所謂的「寡產母豬」只是因為傳統觀念、命名出現淘汰,而被大家認為是不好的,只是因為其育種功能降低而已,生產不佳而淘汰。他以牛肉為例,其實優質的牛肉是要生過兩、三胎的母牛,才有可能囤積脂肪,產出的肉質才會有油花。 翁皓梅補充說,為讓產品真正回到市場並形成地方循環,該計畫同步深化永續通路端的建構,透過金門永續選品平台「浯嶼拾光」作為整體產品與故事的集散窗口,讓具有在地故事、文化風土與永續價值的品牌能被整合呈現,並進一步成為企業採購、旅客選購與文化策展的匯聚平台。「浯嶼拾光」不僅提供上架服務,更透過策展與永續採購引導機制,協助在地產品從被看見走向被採用,昨日發表的豬肉乾系列也將同步在該平台銷售。 另這項計畫還媒合實體通路與餐飲場域,首波示範上架將由Ms. W咖啡、光野集咖啡與築夢手作協力推展。Ms. W咖啡將導入熟食料理包應用,成為消費者能直接品嚐再生成果的第一線窗口;光野集則以「光野集×島嶼支持計畫」概念設置展示專區,作為地方創生品牌的策略陳列與文化揭示空間,讓更多人透過飲食與選物,看見金門從農業端啟動的永續行動。
-
《金門瞭望》那些年烽火下的金門戰地醫院
特約主筆:李金生 坐落於金湖鎮尚義村的原「五三醫院」舊建築,目前是金門岸巡隊部所在,海巡署有重新改建的計畫,縣議員董森堡以這座建物見證金門戰地醫療史,建議在更周延的檢視下,有更妥當的保存規畫。此事涉及國共軍事高度對峙期間,具有地域特殊屬性、人文內涵的歷史性建物之保存與維護,因此備受各方矚目。 就歷史脈絡來看,原陸軍第33醫院於1948年隨國軍自舟山群島撤退來金門,最初通稱為「五三醫院」,駐紮於成功村「陳景蘭大樓」,「古寧頭戰役」時擔負救護傷員的任務,迄1955年移往尚義村郊,更名為「尚義醫院」。1958年「八二三砲戰」期間,尚義醫院曾多次遭到炮擊,造成醫護人員傷亡,考量安全掩護的需要,再於1978年選址太武山南麓花崗巨岩下,動員兩萬餘名官兵開鑿世界唯一的地下坑道醫院,1980年9月竣工啟用,由總統 經國先生親自命名為「花崗石醫院」。 做為花崗石醫院前身的「五三醫院」、「尚義醫院」舊址,後來移撥海巡署做為金門岸巡總隊部,在幾未更動原有建築外觀與內部格局下,繼續擔負守護海岸,確保兩岸海上秩序的任務。因為原有建物已屆70年,早期建築因陋就簡,斑駁圮壞到處可見,且原有房舍也不符現代化辦公需求,海巡署因此有原地改建的計畫,引起戰役史蹟保存團體和民代的關注。 此事也讓人想起1954年「九三砲戰」期間動工興建,與尚義醫院建造時間大致同期的「東沙醫院」,早已在1998年5月間拆除,由軍方負責整地返還百姓,舊址現場周遭仍可見安全標語,並有成排新成屋和新建社區活動中心,當年軍民一家,人來人往的景況不再,讓專程返金的老兵感慨不已,只能在昔日站衛兵的古厝醫院大門留影,聊作舊地重遊的註記,卻也徒留往事如煙的傷懷。 當地鄉親回憶,做為金西醫療站所的東沙醫院,在「八二三砲戰」以迄後來「單打雙不打」期間,與尚義醫院、花崗石醫院擔負軍民醫療重任,大如半夜割盲腸或遭「匪炮」擊傷緊急手術,小至打預防針、拔牙齒和遭狗咬注射破傷風針,是許多老一輩居民的共同回憶。 1994年,對岸中共「三月演習」期間,原已逐漸卸下軍事任務,醫護人員縮減外調的東沙醫院,也曾因應作戰需要,一度加強藥品和醫療器材運補,後來因兩岸關係緩和,加上建物老舊不堪使用,才決定拆除還地於民,並在1996年11月1日完成軍事移轉工作。 2016年,東沙村計畫於醫院舊址興建社區活動中心,卻在整地時發現點滴瓶、藥瓶等大量醫療廢棄物,景況讓人怵目驚心。時任立委楊鎮浯接獲陳情,偕金防部官員現場會勘,協調軍方動員大型機具與衛生兵、化學兵挖掘清理。 此事也引來地方文史工作者相繼探訪,包括原做為醫院大門,有衛兵站崗的閩南古厝,以及厝前留有「總統萬歲」、「中華民國萬歲」等歷史刻痕的的古井、蓄水池壁,都成為大家爭相拍照的目標,網路也有不少退伍老兵加入討論,回憶當年戍守前線,在東沙醫院服務的種種往事。 古蹟級建物的普遍認定大致是:Historical sites are protected locations of local, regional, national, or global significance due to their cultural、political、military or social history......, often requiring them to be at least 50 years old. 由於它們在文化、政治、軍事、社會……等多個領域,具有地區性、全國性乃至於全球性的重要意義,而成為受到保護的地點,而它們存在的年代也至少要50年以上。「五三醫院」走過兩岸烽火歲月,70年歷史覆蓋的是金門戰地的醫療史,承載著兩岸軍事對抗的斑斑血淚,看盡人間的生離死別,在炮火消歇的此刻,依然讓人傷感。未來,這棟老建築會是如何?值得大家的關注和深思。
-
金湖鎮舉辦模範長者表揚暨阿公阿嬤進香活動
迎重陽,金湖鎮公所於昨(22)日舉辦「金湖鎮114年模範長者表揚暨阿公阿嬤進香活動」,提前向長輩們祝賀佳節。 活動由金湖鎮長陳文顧親自帶領,近800位長者分乘20台遊覽車展開進香祈福之旅。車隊沿途走訪新頭伍德宮、羅厝西湖古廟、古地城隍廟等多處廟宇,祈求神明庇佑金湖鄉親闔家平安、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祈福行程結束後,中午於紅龍餐廳舉行「模範長者表揚暨聯誼餐會」,長輩們歡聚一堂。金門縣政府副縣長李文良、金湖鎮鎮長陳文顧、鎮民代表會主席蔡乃靖、代表蔡建偉、林麗芬、林嘉森、李志鴻、代表會秘書洪君烈、金湖調解會主席蔡育仁,以及山外里長陳晚開、新湖里長陳錦章、新市里長吳孟霖、料羅里長謝慶閣、瓊林里長蔡懷芝、正義里長陳偃武、溪湖里長黃建忠、蓮庵里長呂永林等人皆親臨現場,共同向長輩獻上最誠摯的祝福與關懷。 李文良副縣長代表縣長陳福海致詞時表示,重陽節不僅是敬老的節日,更是感恩的時刻。感謝各位長輩在年輕時期為家庭、社會默默奉獻、辛勤打拚,正因有前輩們奠定的堅實基礎,才有今日金門的繁榮與幸福。他也讚許金湖鎮公所年年用心規劃敬老活動,讓長者們在節日中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與尊重。李副縣長祝福所有長輩身體健康、家庭美滿,並期盼大家樂齡生活更加精彩、快樂、充實。 金湖鎮長陳文顧指出,九九重陽是弘揚「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佳節,鎮公所每年都舉辦模範長者表揚與進香祈福活動,希望藉此傳達對長輩的感恩與祝福。看到大家精神奕奕、開心出遊的畫面,讓他深感欣慰。他並感謝鎮民代表會的支持與各里長的協助,使活動得以順利圓滿,讓長輩們共度一個充滿溫情與笑聲的重陽佳節。 金湖鎮民代表會主席蔡乃靖表示,重陽節是屬於所有長者的節日,感謝長輩們一生的辛勞與奉獻,讓後輩得以享有安定幸福的生活。此次進香祈福活動,不僅讓長輩放鬆身心、增進情誼,更體現出金湖鄉親敬老愛老的深厚情感。他也祝福所有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並期盼明年再相聚,共度重陽佳節。 活動壓軸由副縣長李文良、鎮長陳文顧及主席蔡乃靖共同頒獎,表揚本年度的模範長者。受獎者在家中是孝親典範,在社區中更是熱心公益、助人為樂的楷模。 114年金湖鎮模範長者名單如下:新湖里│呂玉林、葉景註。正義里│陳得興。山外里│胡駕球。新市里│林慧雲。瓊林里│董寶璇。蓮庵里│鄭陳秀。溪湖里│鄭黃幼。料羅里│謝順治。
-
金城鎮將於今日表揚模範老人
金城鎮公所預定在今日(星期四)晚間六時三十分,於葡京餐廳舉辦「一一四年度金城鎮模範老人表揚活動」,屆時將由金城鎮長李誠智親自頒獎。 金城鎮一一四年度模範老人評選會議經評選結果,當選鎮表揚模範老人,分別是:東門里盧志福、西門里李明記、陳雪明、南門里吳星輝、北門里黃素鈿、賢庵里蘇承基、金水里洪榮生、古城里洪啟福、珠沙里薛中平等九人。另外獲選接受縣表揚的模範老人,則分別有:東門里林月梨、南門里王世宗、古城里董漢根、珠沙里傅招治等四人。 金城鎮長李誠智表示,每一位長者對於社會貢獻很大,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前夕,鎮公所除了表揚多位模範老人之外,也將舉辦重陽慶祝活動,邀請長輩們出外踏青。
-
師大金門校友會理事長交接 陳龍安掌舵續寫教育情誼
金門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友會舉行第九屆理事長交接暨理監事授證典禮,在副縣長李文良等來賓與校友的見證下,陳龍安「接棒」理事長,帶領新一屆團隊繼續開展與母校的交流合作,服務校友。 交接儀式由第八屆理事長李金振將印信與責任傳承給第九屆理事長陳龍安,象徵著校友會精神的延續與新時代的開展。包括副縣長李文良、縣府社會處長王茲繐、文化局長陳榮昌、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盧根陣、金湖鎮長陳文顧等多位地方首長與教育文化界代表到場祝賀,理、監事、校友也踴躍出席,在來賓與校友的祝福,完成新舊任理事長交接儀式,現場氣氛溫馨隆重,洋溢著滿滿的師友情與鄉情。 副縣長李文良代表縣長陳福海表達祝賀與勉勵,致贈紀念匾額,肯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在全國教育領域的重要地位,並感謝眾多師大校友長年投身金門教育的奉獻。 副縣長李文良表示,臺師大校友會不僅是情感的連結,更是一股推動金門教育前進的力量。許多校友在各級學校默默耕耘,從教育現場到文化推廣,都是金門發展的中堅力量。 李文良也讚許卸任理事長李金振任內的付出與努力,期許新任理事長陳龍安延續這股熱情,帶領新團隊為校友會持續發展注入新活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進修推廣學院院長胡衍南與校友中心秘書鄧麗君、李明謹特地來金門,代表母校向校友們表達祝福。胡衍南院長表示,金門校友會是師大精神在離島延伸的重要力量,這份跨海的情誼令人動容。胡衍南感謝卸任理事長李金振在任期間,致力於提升校友會的凝聚力與影響力,不斷推動校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為母校的發展貢獻力量,他期盼新任理事長陳龍安和新團隊繼續與母校攜手推動教育與文化交流,讓臺師大品牌發光發熱。 卸任理事長李金振感謝各界及校友會理監事、校友們的支持,讓校友會順利執行與母校、各地校友會的交流合作、參與母校各項校務活動以及服務校友的工作,李金振表示,這一場交接儀式,不僅是職務的傳遞,更是情誼與精神的延續,期許新一屆理監事團隊繼續秉持「傳承、關懷、合作、共榮」的信念,攜手母校,為金門教育與文化注入更多能量,書寫屬於師大人的新篇章。 新任理事長陳龍安感謝歷屆理事長與所有理監事夥伴的辛勞與奉獻,陳龍安說,身為師大人,不僅共享校友情誼,更肩負推動地方教育與文化的使命。未來會攜手新一屆團隊,繼續開展與母校、各地校友會的交流合作,讓師大的精神在金門這片土地上持續發光發熱。交接儀式在與會校友齊聲高唱臺師大母校校歌與金門高中校歌的悠揚旋律中畫下完美句點,全體與會人員一同合影留念,氣氛溫馨。餐會席間笑語不斷,校友們回顧往昔求學歲月,也展望未來合作的無限可能。 第九屆理事長暨理、監事: 理事長:陳龍安。 常務理事:盧志輝、李再杭、李金振、吳啟騰。 理事:蔡錦清、楊成業、盧筱玲、楊玉星、劉湘金、楊瑞松、許維民、莊錦智、謝志偉、宋文法。 常務監事: 許乃光。 監事:陳金文、呂世璋、陳世聰、許瑞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