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清明節現代啟示錄
今天是清明節;也是「民族掃墓節」,同時也是我國唯一以節氣所制定的國定假日。基上所言,清明節,是我國四大節日之一,也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與新春、端午節、中秋節,更是華人傳統上,親友團聚共度的四個節日之一,故稱中國四大節日。另外,就祭祖而言,清明節也是中華傳統節日裡的「祭祖大節」。 按節令言,每年陽曆4月4日,或5日這天,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開始,是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由於清明節是根據節氣而定的,故清明是少數與西曆大致吻合的中國傳統節日。追溯其歷史,清明節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卻是與寒食節有關:春秋時,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因而在山西大部分地區,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寒食節;而榆社縣等地,則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 尤其是,因為清明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更是一個將節氣日與民俗節日融為一體之節日,是天時與人時的合一,因而清明禮俗文化,充分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傳統觀念。祭祖與踏青,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在祖先祭祀儀式中慎終追遠;在踏青郊遊中活躍生命,文化傳承與身心調適,是清明禮俗文化的重要功能。在當代社會,清明禮俗的傳承創新,體現在著重培育感恩情懷、提升生命倫理意識,貫徹環境保護理念,調整更新傳統祭祀方式;親近自然,擁抱生命的春天等方面,因此,如何主動進行清明禮俗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我們的民族才能生生不息。 禮時為大,踏青郊遊,從珍重生命的儀式行為來說,清明是踏青郊遊、體驗生命,珍重生命的節日。在此一片清明時節,楊柳青青,自然界生機一片,人們藉祭墓踏青郊遊,自然會體現生命之珍重,進而懷思先人之美德。祭墓與踏青,一陰一陽,一息一生,二者有著密切的配合關係。因為清明時節的戶外運動,其原始的意義在於順應時氣,是月生氣方盛,陽氣發泄,萬物萌生,人們以主動的姿態順應。踏青、蹴鞠、秋千、拔河、放風箏、斗蛋等大都是有助於陽氣發散的活動。 然而,在此層面上言,儒家更重視的是慎終追遠之義理。儒家向來重視孝的道德教化,孝是百善之先,百行之首,德之根本。父母在世要竭盡所有能力來孝敬,長輩故去要「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慎終」不僅僅是祭祀亡靈的形式,而是一個人孝道的延續和表現。通過祭祀之禮,不但寄託對先祖懷念之情,也是對祖先恩德的報答。但如何報答祖先之恩德?曾子明白告訴我們說:「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易言之,單純奉養父母親,只是最基本的孝道,最大之孝道是使祖見榮耀;這才是最大之孝道。如何使祖先榮耀?從修身到治國平天下皆是,若如此,豈止國泰民安,何愁天下不太平?這才是最大之孝道,更是今日,我們紀念清明節之現代啟示錄!
-
守護兒童福祉 落實兒童權利公約
為迎接一年一度的兒童節,縣府於日前舉辦「金門縣慶祝兒童節暨優秀兒童表揚大會」活動,金門縣長楊鎮浯與親師生一同欣賞管樂、動畫繪本及魔術的表演,共度一場視覺與聽覺的美好兒童節音樂會時光,同時頒獎表揚來自全縣五個學區優秀兒童及繪畫比賽得獎小朋友,許下打造更好、更棒的學習環境,讓一代比一代進步! 每年的四月四日是歡慶兒童節的日子,這亦是為了重視兒童未來的保障和促進兒童權益的紀念日。在1925年,來自世界五十四個不同國家的愛護兒童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兒童幸福國際大會,會議中通過日內瓦保障兒童宣言,此後全世界的國家都有明定兒童節,每個國家各有不同時間。例如:美國是五月一日、英國是七月十四日、日本有三月三日的女兒節、五月五日的男兒節…,各國的兒童節都不盡相同。而我國的兒童節是在民國二十一年由政府明定四月四日為「兒童節」。臺灣的兒童節明訂四月四日,由於顧及小朋友放假應有父母一起陪伴渡過,於是將三月八日婦女節及四月四日兒童節合併成「婦幼節」,讓父母和小朋友們一同歡度佳節。 臺灣也在2014年制定《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並於2016年完成我國兒童權利公約首次國家報告。而在《兒童權利公約》中,有四個很重要的原則包括:禁止歧視兒童、保護兒童最佳利益、重視兒童的生存與發展權、以及尊重兒童的意見。由於兒童的身心發展尚未成熟,因此在這個重要的成長階段裡,都應該受到各種適當的保護。近年來「兒童人權」備受重視,我國的政府與有心人士大力為兒童爭取權利,要讓所有的兒童權利受到保護,實際上不是只有社會工作單位需要努力,治安、教育、就業,甚至心理健康的單位,都要一起來努力。而公部門針對兒童做全面的照顧,還有對家庭的就業職場,需要建構一些友善的環境,同時將兒童健康權益與保護都能夠提供配套措施,進而提供給所有的兒童們一個安全、充滿愛,而且沒有暴力威脅的環境。 「再省、也不會省教育;再窮、也不會窮孩子!」兒童,是推動未來的生命力,是社會的未來、國家的希望與棟樑!兒童節是國家未來主人翁的專屬節日,然而兒童節蘊含的象徵意義,遠超過人們對孩子的重視。因為兒童的成長品質關係國家發展,快樂的童年關係著兒童的成長品質。兒童是生命、喜樂和希望的泉源,也是國家未來的棟樑,投資兒童,就是投資國家大未來!政府有責任維護並強化兒童福祉,也盼大家一起努力,除了全方位保護兒童,營造友善的育兒環境,守護地區兒童的健康,以實際行動落實兒童權利公約,讓所有地區兒童都能快樂成長。
-
兩岸協力 共同維護海洋生態環境
本縣環保局於3月24日接獲通報,在馬山海邊發現有不明油污上岸,環保局及岸巡人員即刻前往污染地點應變處理,並持續進行附近海域油污清除作業,直至復原海域原貌。同樣的情景也發生在2月14日;馬山到后扁的海灘發現遭大量重油汙泥汙染,分佈範圍約3公里;潔白的沙灘上與岩石到處都是一塊塊濃稠的油汙,環保人員頂著烈日,以鐵勺、刮刀進行清理,清除起來相當費工。 事實上,接連的海灘汙染事件肯定不止報導的幾起,顯然大家都想知道起因為何,又有何遏阻、根絕之法。金門海灘遭受汙染最廣為人知的案例,當屬2016年9月莫蘭蒂颱風來襲,原本停泊在廈門的貨輪「港泰台州」號被一路吹到金門古崗大垵海域擱淺,並發生漏油汙染事故;當時各界極為關注處理進度,金門也成立專案小組全力動員,直到將油汙清理乾淨,擱淺貨輪拖離為止,從中央到地方不但付出了極大的人力、物力,金門縣政府更因此付出上千萬元的代墊款及處理費用,至今恐仍追索無門;這還是天災,但上兩起的岸際汙染明顯就是人禍了。雖然至今對於近期金門海岸污染的成因未明,但推測應是航道上的船舶私排廢油所致;按說船舶廢油排放應該要遵循體制上陸回收處理,轄管機關更應節制管理這種失序與違法的排汙行為,但呼籲歸呼籲,投機者在食髓知味或有樣學樣下,圖一時痛快、省錢省事的行為,卻需要金門投入數倍的人力、物力成本來進行清理,遑論是對金門海域與生態環境的破壞與傷害。 平情而論,要防範金門岸際的油料汙染,不外乎依循以下幾個方向:其一是強化岸際、海上的管制措施,責成海岸巡防單位提升查緝及巡防能量,圍堵疏漏於萬一;其二自然是接通兩岸間的海上聯防機制,藉由彼此的聯網與通報查察機制,嚴格管制所有可能的汙染及違法行為;其三是救急的機制,千防萬防總有防不了的時候,如何在最短時間內解除危機,並貫徹標準化的作業流程與處理程序,絕對要比任何嚷嚷及疾呼都來得有效。特別是金門海域污染已是常態,與其將其視為危機,不若看成為轉機;藉此重新檢視、提升自我環境防護力及承受力,並將之昇華為兩岸共打、共榮的新契機。 當然,這依舊是「知易行難」的問題。兩岸之間無小事,特別是涉及意識型態的政治認知,更會被放大解讀,甚至把小事弄成大事,好事搞成壞事。君不見高雄市長韓國瑜不過赴陸爭取農漁訂單,見了一些陸方涉台人員,就被誇張成沒有盡力強調主權、主張台灣本土價值等等,甚至等著他的還有排山倒海的「賣台論」,以及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行政裁罰等等。「拚外銷」本來就不等同於「拚外交」,站在自己的立場指責他人的努力,又有何道理?基此,我們或許還更欣喜金門之於兩岸事務的「低調從事」;不論是過去的「三通」,或未來的「新四通」,在習近平主席的談話之後,大陸各級政府已明顯呈現積極任事的態度,金門更應借這個「東風」掌握兩岸共榮的契機及氛圍,昂首前行。 總之,油汙事件造成環境重大影響與生態浩劫,必須由兩岸政府共同來合作及解決,相信在既有的良好基礎下,金門仍有很好的空間及機會,關鍵僅在於我們該如何修練「執行力」!
-
創意市集賦予生活新消費風貌
市集是庶民生活的文化縮影,因為日常需求所產生的商業行為,創意市集是台灣近年來年輕族群發起之創意買賣集會,其所賣之商品皆是私人自創品牌、手製等創意商品,成功的聚集了許多在地年輕的創意藝術家一起來熱鬧擺攤,特別是聚集成市集的模式,更能凝聚市場關注,藉此走入主流市場,並吸引了大批觀光人潮前來購買生活創意商品,提供人民創作與消費之空間及提升地區文化水平。 文創市集是一個結合文化、工藝、手作、輕食的市場經濟型態,具有原創性與活力,許多年輕創作者純粹是為了夢想而去經營,他們是創作設計者,也是販賣者,相較於傳統市場而言,更增添了現代創新及巧思,並非一般純商業性的交易,提供一個平台讓民眾創作與消費之空間,使在地文創店家有曝光的機會,得以將彼此的設計作品與表演才華,以銷售或展演方式揭露於世人眼前;業者來自不同領域為地方創生努力,藉機吸引各鄉鎮民眾聚集,活絡周遭商家的經濟,以實際行動支持金門文化創意產業提升。 三月九日起金門縣政府假風獅爺商店街舉辦「兩岸青年創業論壇暨青年市集」活動,市集讓很多有手藝、有創意的年輕人,經由新創想法融和在地特色,推廣金門青年創業之美食、文創商品及伴手禮等,激發青年創新發展潛力、提升兩岸接軌能力。三月二十三日起二天金湖鎮公所首創先例,在新市里籃球場舉辦為期兩天的「文創市集」活動,邀集約二十組文創攤商前來設攤,有別以往傳統的「夜市」,秉持「三創」精神以「創意」、「創新」及「創業」各項技能,可以透過創意市集活動,能夠面對市場競爭,同時累積經驗及自信,並藉此機會創造出商品獨特性,也能建立自身品牌形象,將人潮帶給周遭既有商家,讓「人進得來、貨出得去,金門發大財」的作法。 無獨有偶,金城鎮公所也於三月二十九日至三十一日在後浦十六藝文特區舉辦「浦揪16新創市集」活動,在音樂演唱的美妙歌聲中吸引不少地區民眾以及遊客前往參觀,並選購自己喜歡的商品。金城鎮公所推廣文創,鼓勵年輕人發揮創意,為了增加市集的豐富性以及獨特性,同時也鼓勵台灣地區優質的業者進駐,並將會補助台灣攤商來往台灣及金門的交通費用一趟以及活動期間住宿費用,一起來共襄盛舉,透過舉辦新創市集的方式來帶動、吸引人潮,有別以往是一場充滿創意與藝術的有趣市集,吸引民眾踴躍前往參觀挖寶,選購自己中意的文創商品,並活絡周邊範圍店舖繁榮生意。後浦十六藝文特區一直以來定位在文創產業方面,金城鎮公所未來也會思考多舉辦類似的市集活動,讓其成為常態性的商圈活招牌、金店面,構建一處常態性、富魅力的假日市集,適足以將青創輔導平台投入真實的市場試水溫,讓創意市集朝向更務實、有利的方向發展。 市集活動近年來幾乎是許多地方活動裡的顯學,市集活動的各種變化與型態,從國內到國外都有許多不同的樣貌。綜觀金門文創產業動能欣欣向榮,從早期大雜燴式的綜合型態,轉變成主題式市集,並有逐漸深度化的趨向。只要你願意放下手中電視搖控器和手機等3C產品,帶著愉悅的心情走出密閉空間,逛市集早已成為人們出門休閒活動的重要選項之一,除了購買商品以外,也會想多了解每個產品背後的故事,在市集的美好氣氛裡,實現對理想生活的想像。除了消費者與店家之間的溝通,還有消費者間彼此的互動,以及店家們創意的交流,這樣熱絡而自在的氣氛,會形成一個美好的記憶。不同的主題市集在現場音樂陪伴下,讓旅客、鄉親在周末假期感染市集裡充滿生活感的活力,以「共感、共鳴、共享」為概念逛攤位、嚐美食、尋好物,無形間拉近了人與人、人與店家的距離,也藉此帶動金門地區文創軟實力的商機。
-
金門之未來 唯有大家團結打拚方能竟其功
流光易逝,一年一度〈清明〉佳節已經到來,慎終追遠,祖德宗功,國人崇尚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源遠流長,代代相傳,欣見連日旅外鄉親攜家帶眷返鄉,滿懷虔誠,只為祭拜祖先,上墳掃墓,申表飲水思源,知恩報本,一盡為人子女應有之孝行順心,而也藉此敦親睦鄰,走訪親戚好友,進行聯誼交流,暢談別衷,增進情感,用身示範教育後進,希望相互鼓勵與學習,使之綿延不絕,團結打拚,家庭興旺,社會祥和,願景看好。 眾所周知,金門孤懸海上,資源有限,交通不便,長期基礎建設緩慢,發展進步不如預期,民意聲若洪鐘,需求與日俱增,既要看到未來實現願景,也要強根固本,敦風厲俗,守住固有美德,不變調不走樣,對於當前選風頹廢,賄聲賄影,口水內耗,互信不足,力道分散等等異常情事一再發生,則多咸表關切憂心。要問是社會生病了,或是人心丕變?誠然亟需大家深思反省,休管世事多變,最該堅持奉公守法,走正道,做對事,與人為善,做好事,說好話,是非明辨,實事求是,用心服務,口惠實至,共同負起社會安定安全責任。 此次四席立法委員補選,有競有爭,車拚劇烈,金門鄉親六人競逐,選舉激情已過,順利產生新的立法委員,殷盼大家一本初衷,勝不驕,敗不餒,放下激情,忘掉恩怨,再接再厲,共同為金門作出貢獻。 眾所周知,金門幅員小,資源匱乏,人才濟濟,粥少僧多,遺珠之憾,自屬難免。所謂選舉如同作戰,勝敗乃兵家常事,欣見參選人一本初心,志在服務,不計成敗,有頭有尾,其爭也君子,畢竟選舉一時。法語勸世:「心中有敵,天下皆敵,心中無敵,天下無敵」。詞簡意賅,值得大家相互期勉,團結合作一致向前行,躍動金門,美果共享。 且看金門長期以來建設成果,點點滴滴,來之不易,難能可貴,彌足珍惜,茲舉犖犖大者,包括機場與港埠持續擴建、金烈大橋工程、自陸引水夢想成真、醫療持續改善、學院昇級金門大學、大膽島交由地方管理開發觀光、東北角遊憩港、休閒船艇基地、路網改善、民防自衛隊納入榮民體系享受應有之權益、軍佔民地陸續返還於民等等,無一不與金門民生經濟建設,造福社會,作育英才繁榮地方息息相關,換言之,弗論軟體或硬體建設,事事都是中央與地方一條心,府會心心相連。緣此,大家要知福惜福,心存感激,少些批評,多些褒勉,少些政治,多些經濟。
-
清明掃墓 慎防「恙」
清明節連假,正是出遊活動時節,鄉親前往掃墓祭祖或至山區活動時,可能接觸到恙蟎孳生的草叢環境,而增加感染恙蟲病的風險,金門縣衛生局特別提醒鄉親於掃墓或野外活動時,可穿著長袖衣褲、手套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避免被恙蟲附著叮咬而感染恙蟲病。 依據疾管署疫情監測資料顯示,今年截至3月25日,國內共計67例恙蟲病確定病例,個案感染地以台東縣(20例)最多,其次為花蓮縣(15例)。臺灣全年皆有恙蟲病病例發生,於每年4至5月病例開始增加,6至7月為高峰期,2015至2017年統計資料指出,全國各縣市均有恙蟲病病例報告,其中以澎湖縣、臺東縣、花蓮縣、金門縣較多。 恙蟲病是由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蟎叮咬而傳染,恙蟎會停留於草叢中,伺機攀附到經過的人類或動物身上。恙蟲病的潛伏期約9至12天,患者會出現持續性高燒、頭痛、淋巴結腫大等症狀,約發燒一週後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恙蟎叮咬處通常會出現焦痂(eschar),是此疾病的重要特徵。 按顏師古破應仲遠《風俗通》曰:「上古之時,草居露宿。恙,噬人蟲也,善食人心。大患苦之,必相問雲,無恙。」中國人自古即對「恙」字並不陌生,由問候語中的「別來無恙」一詞可知,無恙意即沒有疾病、憂慮。「恙」是一種蟲,以前的人居住環境較差,容易被恙蟲咬傷生病,「恙」就成了疾病、災禍的代名詞。 然而現今大眾是否對恙蟲病有著相當程度的熟悉與了解呢?恙蟲病若未經治療,經文獻指出,其致死率甚至可高達60%,過去在金門也曾傳出因恙蟲病死亡案例,在台灣亦有不乏因誤診而導致死亡的案例,由於恙蟲病症狀和一般感冒類似,容易誤診,若是持續發燒超過一周未癒者,且曾到山區走動,應主動告知醫師,以利診斷。一旦延誤診斷,未能及早治療,可能進展至多重器官衰竭,導致死亡。因此,建立對恙蟲病的了解確實有其必要。然而恙蟲病雖為法定傳染病,由於恙蟲病的病原主要藉由卵而世代遺傳,其感染並不會藉由人與人傳播,因此患者無須隔離。 根據疾管署統計,全國各縣市均有恙蟲病病例,每年病例數約350例至500例之間,同樣是預防勝於治療!這個季節到郊外,小心慎防身體有「恙」!衛生局呼籲民眾,掃墓祭祖或戶外踏青如有接觸到草叢環境,務必做好自我防護措施,包括穿著長袖衣褲、手套、長筒襪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並將褲管紮入襪內;於衣物及皮膚裸露部位可使用政府主管機關核可含DEET或Picaridin之防蚊藥劑,並依照標籤指示說明使用。離開草叢後請儘快沐浴及換洗全部衣物,避免恙蟲附著叮咬,如有出現疑似恙蟲病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活動史,或有無出入草叢等暴露史,以供醫師臨床診斷參考。
-
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
享譽國際的縣籍版畫大師李錫奇,不幸日前因病辭世,金門縣長楊鎮浯十分不捨,除親率金門縣文化局許正芳局長、文化園區盧根陣所長等,專程赴臺北市仁愛路四段443號「李錫奇藝術中心」,向家屬表達無限哀思追悼及關心慰問致意。也表示將會親自出席訂於4月18日李錫奇大師追思告別儀式,他並指示許局長等三人組成小組協助家屬,並商討後續紀念事宜。 楊縣長表示,李大師總以疼惜晚輩的心情給予他相當多的建言與提醒,李大師的離去不僅金門、更是國家的損失,大師「讓金門成為文化聖地」的希望,縣府團隊定會盡最大的努力,來傳承大師心繫家鄉故土的心願。 李錫奇大師一心繫念家鄉,致力推動一座金門現代美術館的誕生,並表示願捐出作品作為館藏,可惜他這個心願,一直到他辭世都無法實現,可能是他內心最大的遺憾。 猶記在民國一百年時,他代表亞洲美展台灣區代表顧重光出席在韓國召開的年會,會上他極力爭取亞洲美展移師到金門展出,金門只是個小島嶼,想要爭取國際性的活動十分困難,但他的熱情獲得與會代表的一致推崇,也如願爭取到2013年第28屆亞洲國際美展在金門舉辦。 當時在選址上,他屬意已廢棄的原國軍花崗石醫院,這是一座獨一無二的軍事坑道,舉世無雙,在坑道辦美展最有特色,更能凸顯出金門由戰場轉為和平聖地的形象,因此他還找到當年設計坑道的一位建築師參與改造設計,並情商故宮博物院為協辦單位,以吸取故宮國寶典藏在山洞內的經驗,可以說用心良苦。 李大師的用心是希望借助於舉辦亞洲國際美展,為金門留下一座現代美術館,這是他琢磨再三的一石二鳥之計,可惜事與願違,因為坑道濕度、溫度問題無法掌控而廢標,亞洲美展最後改在文化園區歷史民俗博物館展出。 大師的另一樁心事是想在家鄉蓋一座「李錫奇美術館」,典藏他六十年來的創作精品,以流傳後世,但這個夢想也因諸多因素無法克服,退而求其次,2018年,在位於他住家附近台北市仁愛路4段443號成立「李錫奇藝術中心」,並在去年8月15日開幕,這是由香港上市企業家何偉清所創立,他被李錫奇的版畫、彩墨、漆畫等作品吸引,經過不斷地拜訪和溝通,終於用誠意打動畫家本人同意設立,這不僅是一個畫廊,亦是個人美術館,透過永續的個人作品展示,讓藝術大眾可以親近並收藏大師的作品。 事實上,文化局為了達成李大師多年的心願,從去年就成立「美術館興建籌備小組」,並專案編列四位人員來負責推動,不過這個計畫報到文化部去,不久前被打了回票,文化部認為不宜再興建新館,以免成了蚊子館,建議利用現有建築來改建美術館,另一原因是審查委員也認為原「城鎮之星」美術館規畫用地「莒光湖畔」,已由教育部核准興建圖書館,也沒有更好的規畫用地。 針對文化部的具體建議,主管機關似乎可考慮去年底已停擺的福建省政府機關用地,這棟大樓當年本就是「社會教育館」在辦公,佔地廣闊,自成一格,目前由「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六個人在使用,確實太浪費,縣府一直希望能回收再利用,若能委託專人規畫成立一座「三合一」的美術館,把「李錫奇美術館」、「洛夫紀念館」及「鄭愁予文學館」放在一起,金門島上馬上有三位國際級的大師加持,可以立馬幫島上增加一處有豐厚文化素養的觀光景點,也可回應家屬的長遠紀念訴求,又不用再花大錢蓋美術館,一兼二顧,應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案。
-
以商代政青年節
今天是青年節;一個只紀念未放假之歷史節日:是我中華民國政府,為了紀念西元1911年的廣州黃花崗起義,為國殉難的72位烈士,而設立的青年節。民國32年3月29日,中國國民黨三民主義青年團,召開第1次全國代表大會,認為黃花崗烈士的事蹟更勝於五四運動,因此定此日為青年節,此為329青年節的由來。民國37年,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公布此日為革命先烈紀念日,自此中華民國春殤定為此日;秋殤為9月3日軍人節。 由於329青年節沒放假,似乎讓人忘了它的存在,更因時代環境之大變遷,因此如何結合此主題,進一步提昇時代意義來紀念此節日,應是禮時為大之作法。例如桃園市青年事務局企劃「青年抬頭節」,以SHOW TRUE TITLE為響亮主題,結合「青年貨櫃市集」、「青年體驗學習園區」等青藝聚落接力亮相,作為獻給桃園青年世代的禮物。尤其是活潑有趣的「抬頭舞」,讓青年勇敢抬頭的意象,更有其青年節之意象。就此而言,我金門當然不遑多讓,正有一項與青年意象相聯結;與經濟務實相結合之活動正展開著,頗值論述。 日前,大陸福建省僑青會青年企業家,金門考察團一行七十餘人,特到金門縣政府拜會,希望與金門這塊福地,作經濟文化上之各種交流;金門縣長楊鎮浯認為,在這個最好的歷史時刻,僑青會青年企業家來訪,共同著手一些正面且有意義的事,諸如通氣通橋通電,不僅是下一步努力的目標,更是兩岸青年人未來之目標。他亦致送金門八二三砲戰六十周年紀念酒,並介紹上面有「以荷人瓶」,象徵「和平」的意義。 這個以青年為主,來自大陸福建省青年企業考察團,係在泉州泉港僑青會會長王志文帶領下,來到縣府拜會及交流活動。他們之中有舊知,曾來過金門多次的;也有新雨,初次來到金門的,並橫跨不同地方及產業。縣長楊鎮浯除表示歡迎之外,也特地指出:金門處於起飛騰躍的際遇階段,特別是去年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對台談話,破天荒的點名到金門,亦看到習指出的四大區塊:經貿合作、能源資源、基礎設施、共同標準及行業標準,頗具意義。 尤其是,習在點名金門、馬祖的四個具體方向上,希望能夠應通應盡通(包含水、電、橋 氣),他表示四通之中的水已通了,接下來的通氣、通橋、通電,更是下一步努力的目標。楊縣長語重心長指出,具體事務具體辦,但關鍵在於此時的氛圍,對於增進金門與兩岸的角色,以及金門在接下來廣大與大陸地區商業合作發展的互補性,其實是非常正面的,其景可期! 禮時為大,這是一黑暗的時代;更是一個光明的時代!一百多年前的青年志士們,以他們珍貴的生命,力挽國家生民於封建專制中;今日青年企業家們,以他們的企業理念,以書代劍;以商代政,開發時代新契機,不正是另一個青年節之意義;不正是我們紀念這個歷史節日之時代意義?敢以此為青年節賀!
-
縣府支持老兵返金舉辦專屬活動
日前一群熱心退役老兵主動積極向縣府提案「金門草綠服轟趴(Home Party)營」,要運用金門既有營區資源,舉辦專屬老兵回味的草綠服活動,用原汁原味的服務、設備,吸引老兵們再回來尋找、感受金門的軍旅回憶。縣府觀光處表示,本次提案內容必能吸引相當多的草綠服年代老兵回金,其堅持原汁原味呈現的精神非常令人感佩,是具有十足的熱忱才能完成的,將全力支持。 該老兵團隊為妥善規劃,邀請到陸軍官校專修班21期同學於本(3)月13日來金踩線,他們畢業迄今已48年,入伍迄今整整五十年,特利用此次踩線機會,舉辦五十周年入伍紀念日活動。此次踩線活動,老兵們在尚義機場換裝草綠服後開始行程,在景點、市街商店吸引不少目光,遊客、店家們爭相與草綠服老兵聊天、拍照,而再次操演著500障礙、單兵對抗、手榴彈投擲、刺槍術、班隊型變換、指口令比賽等等,再次復原當時在金服役情況,足見其對金門軍旅生涯的難忘與珍視。 其實,多有老兵年年自組團隊返金,或定期不定期在台舉辦外島兵聚會,共同懷念金門的軍旅生涯。充滿戰力與愛心,懂得回饋與感激,即使旅金時間僅有兩年,那最珍貴的青春時光,卻就此深深烙印在這群軍友心中。這一段在他們生命中最青春的一段榮辱與共同、風雨同舟的歲月,經歷過的肉身、精神的煎熬與磨練,以及深刻的思鄉苦楚,當兵抽中「金馬獎」,曾是多少軍友避之惟恐不及的噩夢,但也有軍友如此珍惜旅金的那兩年青春時光,也因此讓他們從此魂牽夢縈,年年都如候鳥返鄉,群聚著一再踏上金門這個第二故鄉,重溫往年軍旅時光。 以大膽島為例,先前縣府亦邀請老兵前往協助營區整復,在開放前號召曾經在大膽島上服役者,重返大膽島擔任志工,為展現大膽島神聖風采,共襄盛舉,當時有眾多大膽退役老兵對於大膽發展相當關注,也非常願意為曾經服役過的據點盡一份心力,而在正式開放當日,除有老兵刺槍表演,更帶著家人朋友呼朋引伴重返島上回味,一起懷想當年。儘管當初的營區可能已無戰士駐守,蔓草荒煙,但老兵對金門的情感濃烈,這精神堅持到底,「永懷金門,永不撤哨」! 在金門這塊英雄島上,留下了許多戰地史蹟及舊營區,縣府近年來亦舉辦各式老兵回娘家、老兵召集令活動,透過在地特有的戰地文化資源,將現有軍事旅遊景點串聯、量身打造成為探索與特色兼具的深度體驗旅遊主題路線,輔以創意行銷包裝,並把觀光、歷史、文化資源相互結合,吸引除了老兵懷舊之旅以外,以及其他更多愛好者、背包客或年輕族群,以開拓更多元更豐富的觀光旅遊客源。
-
營造聚落亮眼 永續發展價值
「金門縣瓊林聚落在地產業活化與傳統匠師意匠體驗計畫│瓊林宴商業經營模式座談會」日前假瓊林里辦公處舉辦,由執行單位邀集各界代表進行意見交流,希望不僅能保存瓊林宴的歷史風貌,更期許得以藉此帶動瓊林聚落文化傳承與經濟發展。 瓊林對金門以及後世而言,絕對是一個傳奇的所在。史載,明熹宗天啟年間,進京為官的平林進士蔡獻臣參加瓊林宴時,答覆明熹宗垂詢其籍貫時表明「閩省同安瓊山保平林裡」,皇帝後來在1652年御賜里名「瓊林」,取代「平林」,增添文雅之風,沿用至今,萬古流芳,在明清兩代,蔡氏家族人才輩出,是知名的出仕官宦文武世家,計有進士6人、舉人7人、武將6人、貢生15人,這樣一個小村落能在歷代取得如此輝煌的榮耀,想是在中國歷史長河中也排得上號的。也因為有這般的文化底蘊與淵源,瓊林至今仍保存著400餘處的傳統建築,並在2012年登錄為「聚落」類文化資產,更是本縣最具代表性的單姓聚落之一。復於2017年呼應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政策,再獲競爭型「再造歷史現場│瓊林千年風華再現」計畫全國第一順位殊榮,爭取到文化部2億多元的經費挹注,預定到2020年時,將瓊林聚落的歷史風華作完整保存與呈現,將維護國定古蹟、瓊義路街屋、民防坑道保存再利用、重要民俗與傳統活動傳承保存、培養民間行銷能力、數位化內容建置、科技導覽等工作多管齊下,讓瓊林「千年聚落,風華再現」,成為金門人光榮的重要資產,並能讓未來觀光客到金門旅遊時發掘獨特的樂趣。「瓊林宴商業經營模式」正是計畫的箇中一環,但對許多人而言,如何透過一次饗宴了解一個地方的文化、透徹一個地方的情感與鏈結,或許才是我們更該關心的事。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就「再造歷史現場」而言,它急欲傳達的是豐厚的人文情感,而非僅止於表象物件的改造或空間型塑;歷史之所以有生命,更在於其賦予時間長流的內涵。「瓊林宴」對許多人而言,或許只是一場餐宴,但如何透過餐宴傳達蔡氏宗族共同中心信仰、傳統的倫理制約生活結構、族訓管理社會秩序,以及聚落內在的凝聚力等等,才是至關緊要的節點,這也是瓊林這個小聚落之所以能成為現代社會文化瑰寶的關鍵所在。職是之故,瓊林宴欲商業化或許是正確的方向,但它絕不是一套觀光餐,或任何旅行遊程中一站而已,而是應該將其打造為一個「套裝」,一個瓊林聚落歷史文化的豐盛饗宴。當然,既然是訴求商業化便有市場接受度的問題,商業模式需要嘗試,但卻需從全局觀,而非執著於箇中一環;這就有如瓊林宴是「再造歷史現場」計畫中的一部分一般,「歷史現場」的商業模式絕非僅止於瓊林宴,而是延伸到全程的史蹟導覽、文創品開發,乃至人文藝術團聚與串連等等,如此方能重現歷史現場的精神及內涵,並達到永續發展的最終目標。 總之,對一個有歷史與故事的傳統聚落而言,與其說是將其觀光化,不如說是重新淘洗、梳理其文化底蘊,並賦予其現代社會的功能與價值,傾力令其成為新時代的新亮眼!
-
防範霧季干擾交通運輸 縣府研擬備戰方案
尚義機場因受到海島型氣候影響,每年3到5月間又是金門霧季,濃霧時節不僅影響島內聯外的海空運輸,帶有濕氣的南風天,有時還會讓金門陷入「霧鎖孤島」和「關島」的困境,不僅滯留的旅客怨聲載道,對金門的觀光形象更是大打折扣。為了突破霧季的交通障礙,金門縣政府每年幾乎都會擬定相關備戰方案,以求將霧季帶來的交通不便減至最低。 在空運方面,觀光處配合民航局旅客疏運A、B、C計畫,除台北及金門機場派駐專人確實掌握機場旅客滯留情形,也積極協調相關單位,適時啟動相關計畫全力疏運旅客。如遇金門機場天候不佳,縣府相關單位及同仁也會立即趕赴機場提供更到位的鄉親服務,包括:機動提供麵包、旅服中心提供住宿諮詢服務、陽明及西洪營區可供留宿、協調金門航空站備妥候補作業相關設備,同時協調航警所加派警力維持秩序。 今年有關即將到來的清明假期相關因應方案主要有:一、調查未訂妥機位需求並爭取加班機,已透過1999縣民專線及觀光處調查網站,調查並統計未訂妥機位人數,據以向航空公司協調增開班機,以利鄉親返鄉掃墓。二、辦理清明專船往返臺中至金門一航次,以利鄉親返鄉掃墓。三、台灣五個機場辦理鄉親服務台:擬於4月3日至4日由觀光處結合社會處旅台服務中心人力及同鄉會志工於臺北、臺中、嘉義、臺南及高雄機場辦理,提供飲料及諮詢服務等服務鄉親。四、配合民航局旅客疏運A、B、C計畫:臺北及金門機場派駐專人確實掌握機場旅客滯留情形,積極協調相關單位,適時啟動相關計畫全力疏運旅客。 至於小三通部分,也包括增派人力服務鄉親及旅客,一旦有臨時加班船需求,也會將相關資訊提供交通部航港局,因天候影響致航班停復航情形產生,則依「金門縣港務處小三通天候影響停復航機制」辦理。但不論縣府、立委團隊做得多麼盡心盡力,終歸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交通部應著即思考規劃提升金門機場的「國際化」規制,並納入更周全的周邊疏運配套,以解決金門對外交通的窘境。 時序進入冷暖交替季節,濃霧經常會影響海、空交通,霧鎖金門是造成海空交通受困,一旦出現濃霧攪局,產生停飛、延宕等干擾因素,形成機場人潮壅塞及旅客滯留無法成行,也打亂了計畫行程,只能望天興嘆!隔日候補機位一票難求,讓許多有急事欲返台處理的民眾心急如焚。每次縣府及縣籍立委即積極向國防部、民航局及航空公司協調增開加班機,協助疏運人潮,讓旅客都順利回到目的地。 「天有不測風雲」,霧鎖金門早已是金門人的原鄉宿命,造成旅客鄉親返鄉揮之不去的夢魘。因此縣長楊鎮浯對於交通疏運相當重視,尤其因應起霧而影響船機,指示觀光處保持高度的應變方法,事先整備工作有備無患,參考過去豐富經驗做好溝通協調,秉承服務鄉親及善盡各單位職責,確認資訊機制採取標準化流程,以免陸客湧入無法赴台,來金旅客無機可乘。機場開場後的加班訊息可以讓鄉親提前知道、班機最大疏運能量,透過中央地方密切配合,做好輸運,使鄉親滿意! 發展觀光旅遊活動是一種低成本、高效益,污染又少的產業,並可以帶動地區相關產業的持續發展。金門要發展觀光,交通便捷是充分必要的條件,因應霧鎖金門、班機無法起降所衍生的人員和貨物滯留問題,幾乎年年上演,這是極易引起民眾觀感不良的重大民生議題,且影響離島居民基本交通權益至鉅,中央和地方斷不可各自為政,而應共同面對,攜手解決問題。除了改善導航系統設施及飛越大陸飛航區外,台金機票應檢討降價空間,使金門居民在就業、就學、商貿等因素往返減輕負擔;中央政府應出資籌辦安全、便捷的「台金輪」交通船,以疏解台金空中交通問題,尤其是霧鎖金門季節;思考台金交通多元及替代方案,更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與使命。
-
掃除毒品貽害 胥賴大家發揮不惜言、不卸責力量
金門縣政府日昨召開地區治安工作會報,由縣長楊鎮浯親自主持,應邀出席參加人員包括警政、教育、社會等機關部門主官(管),除聽取金門縣警察局提出地區近期整體治安成效與策進措施報告,對於〈毒品〉入侵金門等治安議題,集思廣益,曾作深入探討,藉此共同謀求有效反制之道,發言踴躍熱烈,一致深表毒品四處流竄,貽害眾生,亟盼大家發揮「不惜言、不卸責」力量,齊心協力予以掃除,期以確保地區社會安定與安全。 根據了解,警察局治安工作報告指出,地區整體治安狀況堪稱穩定,並無重大變化。而在防止非法、打擊不法,將士用命,全力以赴,此期間執行「掃毒、反詐、打假」三大工作,持續不斷,屢有斬獲。對此,縣長楊鎮浯即席面致嘉勉鼓勵,證諸有好工作表現,就有榮耀。 無可否認,毒品之存在,亙古迄今,不曾消失。林則徐禁毒歷史故事,史冊有載。日軍侵華,強迫國人種植鴉片,戕害同胞,凡此盡是血淚記憶教訓,代代傳誦,務必記取,萬勿輕忘。何況反毒,人人有責,誠然不能以事不關己無勞心態度視之。須知毒品無時不在、無處不到、無人不害,治根固本,貴在大家「不惜言、不卸責」,大家告訴大家,負起反覆宣導教育,規過向善,糾舉不法,勇於渡化責任,既是好事,不啻積德。 眾所周知,毒品之危害,既深且廣,層面殊大,諸如大家日常生活周遭,不乏事實可鑒,毋須細敘贅述,大家耳熟能詳,可能會在大家身邊發生,茲此時空環境與社會結構改變,人與人間交流熱絡,功利抬頭,崇尚倫常綱紀觀念日趨式微,僅以警察機關長期偵破查獲與毒品槍械有關不法案件為例,不惟吸食或交易買賣毒品之嫌犯年齡層明顯下降,亦且為數不少即是青少年,顯示毒品入侵校園其來有自,日甚一日,倘若大家無警覺、無戒心,頹風助長,影響所及,久而久之,問題堪慮,傷害之重,將會由個人,擴及眾人家庭、團體、社會,乃至國家。 再者,吸毒與買賣毒品,法有明文厲禁,嚴刑峻法,不容觸犯,然而,蝕本生意無人做,殺頭生意有人問,任令檢警調政苦口婆心殷殷宣導,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暮鼓晨鐘,功效不彰,明知一旦染毒上身,人生頓時失色,猶如掉落萬丈深淵,難以自拔,小則自毀前途,大者毀家滅親,株連無辜,悔恨已晚,祇是道理人人懂,但見吸食毒品人口不減反增,買賣毒品甚至有販毒集團跨國交易、牟取不法暴利情事時有所聞,無視國法當前,以身試法,害人害己,凡此值得大家深思反省,如果任令毒品持續氾濫成災,毒品花樣與犯罪手法一再翻新,後果又將如何?相信大家想像得到。緣此,掃除毒品,亟需大家一本愛己愛人,推己及人,自己要好,大家都好,金門好還要更好之初衷精神,為國為民,除毒務盡,人人應為,何樂不為! 政府一再宣示:肅毒政策堅定不移,零容忍、無期限、無底線、無例外,由上而下,建立完整可行有效查緝機制,檢警調海憲等機關聯防,分工合作,全力遂行檢肅任務,還望大家配合支持推動,機制運作順利落實,嚇阻打擊能量強大,事半功倍。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根絕毒品之主角不在公權力,而在全民自覺自發投入掃毒行列,人人身體力行,齊向毒品宣戰,促使個人、家庭、社會團體與學校聯結一體,貫徹政府肅毒政策,將毒品掃出境外,造福眾生,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