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兩岸交流吹暖風!共促廈漳泉金旅遊協同發展!
中國大陸福建省近期發布的「廈漳泉都市圈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及「全方位推動與金門融合發展」,包括加快推進與金門的通電、通氣、通橋,以及研究論證廈金鐵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目前廈門至金門通道大陸側工程建設正如火如荼開展建設,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將極大地提升兩岸間的互聯互通,陸方也將提升廈門至金門的水路客貨運服務能力,充分發掘和宣傳兩岸豐富的海洋資源和旅遊景點,打造具有特色的旅遊路線和產品,如廈漳泉金「一程多站」旅遊線路,吸引更多的遊客參與。 隨著一年一度的金廈泳渡活動隆重登場,大陸方面擬派遣約150人前來金門參與交流活動,其中包含20位官員,今年起金廈水域發生大陸漁船翻覆、金門釣客迷航等突發事件,造成兩岸關係緊張局勢增溫,迄今都尚未得到解決,希望透過這次泳渡活動能夠為相關問題謀求解決方案,降低兩岸間矛盾,改善金門與兩岸之間的緊張氛圍,為了讓活動「單純化」,雙方透過協商溝通,盡量以體育界人士為主的官員參與,排除部分台辦和統戰系統的官員,以避免活動被解讀為政治目的,尤其大陸官員將在金門進行「類踩線」活動,這將是近期福州赴馬祖旅遊踩線團之後的另一場大型踩線活動,顯示大陸有意藉此為兩岸觀光開放逐步創造有利條件,冀望透過體育、文化等低敏感度的非政治交流活動,進一步緩解兩岸緊張局勢,為改善兩岸關係和開放陸客觀光創造有利條件。 上週宜蘭岳明國中小的「攜手共創-航向蔚藍」計畫,透過帆船接力環台的方式前來金門交流,這種以教育為出發點的海洋活動,不僅為未來的遊艇帆船旅遊培養了潛在的市場和人群,也展現了台灣在推動海洋資源利用和保護方面的積極態度。尤其兩岸遊艇帆船旅遊市場潛力巨大且發展前景廣闊,從(107)年「廈金遊艇自由行首航成功」可以看出,遊艇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兩岸政府應加強政策協同,推動遊艇帆船旅遊的制度化、規範化發展,積極構建「廈金遊艇帆船旅遊休閒生活圈」,這將為兩岸的旅遊交流和經濟融合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透過導入兩岸相關產業資源的合作發展,如遊艇製造、服務設施建設等,台金廈兩岸三地將可形成完善的產業鏈,進一步提升遊艇帆船旅遊的服務水平和質量。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陸方有155名官員及業者來台參與台北國際夏季旅展,號稱是疫後最大規模的大陸來台旅遊交流團,同時也是賴政府上任後最多大陸官員來台的一次。海峽交流基金會副董事長羅文嘉強調「這是一個善意」,期望從觀光開始,做為敲開兩岸交流的第一塊磚。除年度海泳活動外,本(7)月底廈門金門同胞聯誼會計劃訪問金門,期能促進兩岸民間互訪交流,另8月24日夕陽跑馬拉松活動,陸方亦有兩、三百人報名參與,陸委會最終核准人數雖未定案,料將也是百人級以上的大團,金門若能透過加強兩岸體育、文化或宗教類專案交流活動,相信將有助於促進兩岸民間的互動,未來金門與大陸地區民間雙向往來及觀光旅遊交流活動必能逐步回歸正常化。
-
高齡化社會來臨金門長照應有的作為
高齡化社會是全球普遍面臨的問題,金門地區的人口結構也逐漸朝向高齡化發展,對長期照護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離島的金門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上升,已經進入高齡社會,包括醫療資源緊張、照護人力不足、家庭照護負擔增加等問題,更需超前部署、未雨綢繆。日前縣長陳福海於113年度第1次長期照顧推動小組會議中,強調縣府對長期照護政策的重視,除了積極向中央爭取資金,以推動長期照護業務,並提出了政策推動、資源配置、人力培訓、社區建設等措施,意在為金門長者打造一個優質的養老環境。 長照服務是為了應對老年人因年老、疾病或身體功能退化而無法自理日常生活所提供的專業照護,包括居家照護、日間照顧、機構照護、社區支援等多種形式。金門縣在長期照護資源配置方面,採取了多元化的服務模式,涵蓋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複合型服務中心、輔具服務代償墊付廠商等方式,提供居家服務、交通接送、喘息服務、日間照顧、家庭托顧等專業服務;為因應人口快速老化,金門縣政府致力於達成「一國中學區一日照中心」的政策目標,意在提升社區整體的長期照護服務量能,確保長者能在社區內獲得更完善的照顧。 為確保長期照護服務的質量,金門縣政府重視照顧服務員的培訓與發展,未來將持續開設照顧服務員培訓班,並規劃將檢定場地設置於金湖社福館地下室,如經勞動部技能檢定中心評鑑合格後即可啟用,以提升照顧服務人員的技能水準,並避免赴臺考照的舟車勞頓,進而提高當地照顧服務人員的質量與數量。 在面對高齡化社會時,金門可以採取以下長照的措施│一、建立綜合性多功能的長照服務中心:提供日間照顧、居家照護、短期托養等多元化服務,方便長者及其家屬獲得需要的幫助;二、推動社區照護網絡:強化社區基層的長照服務,培訓社區志工,建立鄰里守望相助的照護機制,讓長者在熟悉的環境中獲得照顧;三、提高長照專業人力培訓:加強對長照人員的培訓,提升專業技能和服務品質,同時鼓勵年輕人從事長照工作,解決人力短缺的問題;四、推動智慧照護技術:利用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開發智能照護設備,如遠端健康監測、智能家居等,提升長者的生活品質和安全性;五、強化政策支持與資金投入:政府應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確保長照服務的可持續發展,並鼓勵民間企業和非營利組織參與長照事業;六、加強健康教育與預防保健:開辦健康講座和運動課程,提升長者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減少因疾病導致的長期照護需求;七、促進家庭照顧者的支援:提供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如心理諮詢、照護技巧培訓、臨時替代照護服務等,減輕家庭照顧者的負擔。 面對未來全日型照顧的需求,金門縣政府積極推動住宿式長照機構的建設,衛生局輔導金門醫院申請衛生福利部核定補助獎助布建住宿式長照機構公共化資源計畫,先獲得經費補助設置72床,日前增加核定至81床,該計畫考量人力及物料成本增加,經中央通過補助額提升逾1.3億元,將有效增加金門縣內住宿式長照機構的床位數量,滿足更多有住宿需求的長者。金門在長期照護系統中的作為,充分體現了縣府對長者福祉的高度關注與責任感,縣長陳福海強調長期照護不僅是一項政策,更是一項長期的責任和承諾,未來金門縣政府將持續關注並優化長照政策,建構一個完善的長照體系,確保每位高齡者的生活品質和尊嚴,讓每位長者都能安享晚年。
-
公僕貪污舞弊都應從嚴究辦
報載:海基會董事長鄭文燦爆出捲入桃園一起土地弊案,涉嫌在他桃園市長任內收受賄賂,遭檢調約談後,檢方以涉嫌「洗錢防制法」、「貪污治罪條例」等罪向法院聲押禁見,法院裁定以伍百萬元交保,並限制住居及出海,檢方抗議再審,增加七百萬元,合計一千二百萬元,檢方再提抗告成功,桃院復於日前第三度開羈押庭,最終裁定收押禁見;曾經貴為行政院副院長,意氣風發一時,如今竟是貪污疑犯,訊息見報,引起震撼,聲譽掃地,難再回復。 俗云:「貪字貧字殼」,晚景無尾,一經查獲,不惟要受刑懲坐牢失業,自己掉落萬丈深淵,喪失自由,人生「烏有」不說,最可憐無辜親屬也要為他擔心受苦,類似足以引以為戒之血淋淋例證一再上演,竟未受到重視,一陣疼後忘了痛,否則鄭文燦位高權重,法定支薪豐厚,何須鋌而走險,為了區區伍百萬元而喪名辱節。也許這是人性,正人守正,正人正己,奉公守法,生活自由自在。反之,想入非非,為德不卒,甘願身敗名裂,為貪觸法坐牢,法辦剛好。難怪坊間戲言:大官大貪,小官小貪,無官不貪。儘管言過其實,究其種因,其來有自,細加分析,十件貪污十件與個人修為品德密不可分。且聽基層民間蜚言流語,不一而足,諸如盛傳官吏民代慣找廠商營造業者動刀,官商勾結,在招標、規格、設計綁標動手腳,以假亂真,掩人耳目。諸如歷年涉及不法民意代表或縣市長涉貪樣態,則是與此大同小異。言及於此,爰特籲請社會大眾伸出雙手齊給檢調警政等機關同仁袍澤加個油,說聲你們辛苦了。 無可否認,芸芸眾生,一致相信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公開宣示,端正政風與澄清吏治之堅持與信心是玩真的,毋庸置疑。此前訂定「公務倫理規範」一種,通函全國各機關、各公營事業機構及軍方全體共勉履行,還由前政風司(現改廉政署)司長親自巡迴各部會、縣市政府所屬機關及軍方,就具體規定作法詳作講解,同時將政風司升格改廉政署,上自總統府,下至鄉鎮公所所轄人口二萬五千人以上,設政風機構,俾專責成,顯示政府痛下決心,不惜動員一切資源力量,將肅貪防弊懸為施政事務。 惟徒法不足以自行,單一力量,沒有助力,難竟事功。諸如縣市政風處人少事繁,顧此失彼,早年所推動調政一條鞭,鐵三角聯絡制度,隨著人事更迭淡化,全面點線面真要能擴及,貴在線面相連,環環相扣,貫上下,連左右,大眾密切配合,時時提高警覺,時時小心,事事謹慎,觸角廣播,一有風吹草動,立知究竟。但以營造業法規龐什,審查事涉專業,監標、查驗歸由主計、政風部門擔綱,該等人員監驗具有之查驗專長不無問題,這部分猶待加強,亡羊補牢,亟為重要。 再者,教育乃國之根本,也是教忠、教孝之正道。因而每有貪贓舞弊情事之發生,總說與其個人生活倫理道德有關。所憾中央組織教改會推動教改三十年遑談成果,不但不見了「生活倫理中心課綱」,五育併進的「德、智、體、群、美」順序易位,輿評直指現在五育併進儼然變成「失德」教育,豈知中央教育主管部門充耳不聞,毫無作為,建議殷盼痛定思痛,以「生活倫理道德」教育為起點,教以大家正正當當做人,實實在在做事,導正社會不良風氣,敦風勵俗,促使政治清明,弊絕風清,中華民國在臺灣日益壯大,走向國際。
-
恙蟲病好發季節應避免被病媒叮咬
一位大學生利用假期參加離島社團活動,返回學校宿舍後開始出現頭痛、咳嗽、高燒、肌肉酸痛等症狀。起初以為是感冒,但症狀治療五天後未退燒,且皮膚開始出現紅疹,隨著時間進展由身體擴散到四肢。經醫院對學生進行檢查,發現學生頸部淋巴結腫大,且下背部皮膚出現黑色疤痕,根據症狀很快研判是被恙蟲咬傷,幸好發現得早及時進行治療已無大礙。 恙蟲病(tsutsugamushi disease),又稱為叢林性斑疹傷寒(scrub typhus)。2000年前唐朝顏師古「匡謬正俗」有云:「恙,噬人蟲也,善食人心。古者草居,多移此害,故相問勞,曰無恙。」可見中國古代即已知道恙蟲病,且已知道居住在雜草叢生的地方容易罹患此病。故見面時常問候對方:「別來無恙?」其實是詢問對方這段時間是否曾感染了恙蟲病? 夏季是蚊蟲活躍的季節,恙蟲病疫情也隨之攀升,金門地區截至六月底為止,已確診7例恙蟲病患,他們大都是有野外草叢活動的紀錄。金門縣衛生局呼籲,若從事郊外活動,易接觸到蚊蟲孳生的草叢環境,將大幅增加感染恙蟲病的風險,提醒民眾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被病媒叮咬而感染疾病。 金門縣恙蟲病高感染期為每年5月至10月,目前在暑假期間,學生放假在家,也會幫忙農務,或清理家庭四周環境,不小心就可能會被病媒叮咬,以這七起確診病例,衛生局經調查確認感染地點後,除商請所轄鄉鎮公所協助村落周邊除草及清理環境外,並至感染地點社區針對民眾做衛教宣導,提升民眾對恙蟲病防治的認知,共同來預防恙蟲病發生,以達到「預防勝於治療」之目標。 恙蟲病潛伏期通常為9-12天,約有50%-80%患者可在被恙蟲叮咬處發現無痛性潰瘍性焦痂;局部淋巴腺發炎腫大,發燒至39℃以上,發燒4-5天起軀幹先出現紅色斑丘疹,繼而擴至四肢及臉,第9-10病日消退;頭痛、大量出汗、結膜充血,如未適當治療,嚴重時會有血壓下降、意識不清、肺炎、心肌炎、敗血性休克等現象,死亡率可有1%-60%之差異。 恙蟲病是由立克次體引起傳染病,多藉由恙蠓的幼蟲叮咬而感染,幼蟲的主要宿主是鼠類,因此消滅鼠類有助於防止恙蟲病的傳播,防鼠工作首重環境衛生,不要讓鼠類進入或取食,滅鼠的同時一定要以殺蟲劑等消滅老鼠身上蚤類和蠓類,避免這些寄生物離開鼠體後又找上人體當宿主。 由於解嚴後金馬大舉撤軍,很多的廢棄營區野草長得粗壯,因此必須提醒鄉親,儘量避免進入雜草叢生的秘道小徑,因其平時人煙稀少,常常是老鼠的出沒之地,而老鼠正是恙蟲的主要宿主。尤其現正值恙蟲病高感染時期,無論登山或其他戶外活動,應避免進入草叢及樹林,並注意不將皮膚暴露。 民眾前往郊外活動時,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包括穿著淺色長袖衣褲、長筒襪、長靴及手套等保護性衣物,將褲管紮入襪內;於衣物及皮膚裸露部位,依照標籤指示說明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成分的防蚊藥劑。此外,離開草叢後請儘快沐浴及換洗全部衣物,避免恙蟎附著叮咬,如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活動史,或有無出入草叢等暴露史,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 恙蟲病若被忽視,當作一般感冒來治療,它的致死率不低,所以若是有多日高燒不退現象,就要有警覺心是否被恙蟲咬了,炎炎夏日祝福鄉親都能「別來無恙」。
-
整合各級教育 促進世代溝通
人類正面對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不僅是AI的發展、老齡化及長照的需求大增,及相對的少子化與移民所帶來的人口變化,還有氣候變遷等等,都深刻地影響社會的結構及其發展。在這之間,都牽涉了一個重要的議題,也就是世代的差異。在二戰結束之後,台灣在冷戰的結構下,歷經了長時期的和平。80年代中後的全球化,不僅使得人們的生活世界大幅擴張,面對的挑戰也與日俱增,也引發了財富的重分配,及當下國際局勢的緊張。在後全球化時代裡,台灣固然由於新興產業的發展,而從中獲得了轉型的紅利,但也位於結構衝突的交會之處,使得國人仍得戰戰兢兢地面對其中的變局。在這轉型的當下,不僅需要更為敏於世界的變動,也得促進不同世代之間的了解與合作,而整合縣內各級教育,也就是其中的關鍵所在。 在進入現代世界之後,金門社會一直位於社會變遷的前沿:明末清初,鄭成功以金廈地區為基地,反清復明。而在當時已然由於荷西葡等第一波西方勢力的東來,及其帶來的全球貿易,激勵了東亞的商業往來與人口的移動。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之後,不僅中國對外貿易逐漸開放,廈門還在隨後《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之中,成為首批開放貿易的口岸,並由於東南亞對人力的需求,使得金門在大量人口外移之間,成為著名的僑鄉。僑鄉的僑資僑匯,促成了金門的發展,也連結了金門與海外,並使其成為遠較中國內地更為先前的現代社會。然而,在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現代化過程中,不僅也出現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擴張,及中國的國族建構及內戰,也使得金門在戰後成為東西冷戰的最前線,並在戰地政務的體制下加速了金門的現代化。1978年中國結束了文化大革命,並揭櫫了改革開放的政策,同時也終止了「單打雙不打」的炮擊,並提出了「一國兩制」與〈告台灣同胞書〉,推動三通。80年代中期,台灣開始了民主轉型,而金門也在1992年結束了戰地政務。同一時期,國際社會也結束了冷戰,並出現了全球化的發展,而中國也在此際快速崛起。2001年,開放小三通,金門成為兩岸的中介。昔日的戰爭最前線,如今成為和解的先鋒。 和平是所有金門人的想望,然而在上述簡要的現代歷史裡,我們也看到在金門周邊發生的衝突及戰爭,不僅持續不斷,也涉及了區域,乃至於全球的權力結構,除了明清帝國的爭戰有荷蘭的影子,金廈的開放也與英法的東來有密切的關係。金門在中日戰爭之際,成為日軍南線入侵的據點,在國共內戰更是東西冷戰的前線。如今,金門在後全球化的轉型期裡,又再度成為兩岸緊張的焦點。不過,外部的和平固然鑲嵌在國際政治之間,但內部的和平卻在金門人手中的。台灣在2025年步入超高齡社會,即5個人之中就有一位超過65歲。老年福利及長照需求大增,但低生育率及少子化,則深化年輕世代的負擔。促成不同世代的溝通及相互了解與支持,是其間的關鍵,而教育不只是最重要的措施,也能有效地面對AI的發展。金門重視教育,不僅縣內的中小學生擁有良好的教育資源,還可與金門高中、金門農工,與金門大學協調,發展更廣泛的社會教育,而在促成世代溝通之間,建立一個更為祥和與健康的社會。
-
且談規劃金門三大圓環之遠見
圓環歷史,已達百餘年,且當初交通以馬車及徒步為主。隨著全球車輛大增,各國引發圓環存廢討論。但歷經實務及研究,均認為若能因地制宜,規劃得當,仍能擔起調節交通、綠美化、城市地標及公共空間活化等多重功能,確有存在之必要;但重要的是如何規劃? 緣此,金門縣長陳福海,日前特邀集觀光處、工務處、環保局、林務所及養工所等單位,就榜林圓環、小徑圓環,及瓊林圓環等三大圓環,希望透過意象強化、植栽修剪及燈光變化等,達到整體形象改變等議題,提升金門縣重要圓環明亮、整潔、安全的通行空間,讓遊客民眾耳目一新,並強化交通與行車的安全。 縣長進一步表示,圓環是所有遊客,來金門必須穿越的旅遊重要動線,但受限於原有場域空間的不足與限制,及樹木老化生長不良的影響,部分圓環顯得有些雜亂老態,希望相關單位利用大樹修剪、重新整理美化,圍籬植栽更換補植、紀念碑油漆粉刷清潔,及燈光元素注入,讓整體行車通行環境更舒適、亮麗,除了有效展現金門軍事要塞的氛圍外,更希望規劃成觀光廊道的旅遊動線。 誠哉縣長所言,從都市景觀歷史言,觀研圓環,不但可看出建築在新舊交替間所產生的變化,也可在時代變化中,賦予新的意義,更可成為觀光及歷史探索之所在,且累例有案。 探索圓環,首見是時代意義,圓環空間的改變,與現代社會的變貌,有極大的關聯性,不論是在強權時代,或是經濟發展的資本主義社會,均具有其不同的解讀與代表性。 再來是都市涵構,城市的發展歷史,一般是從傳統逐步演化到現代,成為現今都市的風貌。在此豐富的過程中,均能成為知性遊客的首選地標,因為它包含了都市發展史上不同的觀點,也涵蓋了文化上的差異。 尤其是,當我們所居住的城市,逐漸邁向國際化的同時,原來都市的涵構,與城市的歷史都漸漸被消失,而透過整理與綠美化,何嘗不是包容歷史,遠見未來之指向?除了暗喻著這個城市過去的歷史,卻更清楚的交代出過去與未來的延續,正如此次研擬的榜林圓環、小徑圓環、瓊林圓環等三大圓環。 首談榜林圓環,為伯玉路進入金城的主要圓環,圓環主題為無名英雄紀念碑,結合十二道青天白日光芒,豐富的色彩,在光線的照映下顯得耀眼,因此規劃周圍以金屬折板,象徵無名英雄艱困付出的環境,搭配細長型植栽,可望讓整體環境更加鏗鏘有力,並結合燈光變化,讓日夜景觀有不同風貌。 而瓊林圓環為軍事防空碉堡,濃烈特殊的造型,記錄著金門過去的煙硝味,因而此區主要以堡體燈光投射為主,搭配一旁蛇籠網裝置,點綴傳達軍政時期的剛性氛圍,以區別其他帶狀景觀。 至於小徑圓環,同樣是以紀念碑的形式展現,但不同的是一旁有軍事迷彩造型牆,呈現出軍事要塞的感受,因此植栽上以瓊麻、九重葛等植栽作為搭配,呈現軍事氛圍。 誠如縣長所言,透過整體環境的改善,在吸引遊客的同時,打造出一個更宜居、更具魅力的金門,這應是此次規劃圓環遠見之所在:使金門成為一個既具歷史意義,又充滿現代活力的旅遊勝地。
-
扎根零歲教育 打造支持兒童成長與發展的環境
本報載,縣長陳福海多次在會議中提到新的重要施政目標-「扎根零歲教育」,他重申施政方針之一「幼有所長」,希望讓金門的爸媽們在孕育新生命時,縣府的資源就要進駐協助,讓父母和新生兒都有更好的環境,培養優質的下一代,建構0-2歲以及2-6歲的優質育兒環境。 陳縣長表示,建設工程是有形的可以立即看到成果,即使出了問題最多敲掉重蓋,但教育是百年大計,教育、教養工程是無形的,無法立即呈現效果,教養失敗也無法毀掉孩子重建,所以扎根零歲教育是為了下一代打下可長可久的基業。他強調,良好的價值觀要從小養成,進而養成好的習慣、好的環境、好的思維,甚至影響到家庭或整個社會的價值觀。 事實上,零歲教育顧名思義是將教育年齡提早到零歲甚至是胎兒時期,零歲教育的目的自然是為了培養腦筋靈活、身體健康、心情開朗、有自信的孩子。和以往教育理念不同的是,以前我們總以為,「那麼小的孩子懂些什麼?」孰不知生命的前三年是孩子一生中成長及發展最快速的時候。根據1987年全美幼教協會提出的「適性發展」教學法認為,嬰幼兒階段是生命當中一個獨特的、有別於其他階段的一個時期,孩子如果能在這個階段擁有一個充滿尊重與支持的學習環境,當其安全與身心靈獲得滿足,才有可能發生所謂的「適性發展」;此對於孩子未來理解知識、適應環境、找到合宜的興趣與發展方向等,都會有很大的助益,但同時和零歲教育一起被關注的,則是「親職力」。 的確,零歲教育的重點之一,在於培養父母的親職能力;父母可以透過運動、溝通、陪伴、看見真實世界,與寶寶親密互動,為寶寶的學習與情緒打下堅實的基礎。眼下3C產品充斥生活,現代的父母照養孩子不一定是「照書養」,卻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是依賴五光十色的3C產品來安撫和照看孩子,然而,這個時期的寶寶教育,除了強調寓教於樂外,更重要的是親子互動,如果欠缺親子間的互動,姑不論學習成果如何,單是孩子的學習會不會跑偏,會不會影響日後的人格發展、情緒管理等,都在未定之天。 平情而論,所有教育的起源都是家庭教育,過分依賴育兒委外,可能讓父母失去了親職關鍵且重要的能力,難以敏銳的回應寶寶的需求。當父母愈少與孩子互動,就愈不會互動,愈不會互動就愈害怕互動;沒有親子互動,父母就缺少觀察及了解孩子的機會,對孩子需求的敏銳度培養不出來,更別談敏銳回應寶寶的需求。因此,我們以為在這個時間的親職教育有很大一部分的比例應落實在「親子共讀」上。 閱讀是孩子探索新知的核心工具,擁有閱讀力的孩子會更有意願探索,帶動認知發展,情緒也趨於穩定。所謂的「親子共讀」更重要的是培養父母的閱讀力;現代的父母因為生活工作壓力大,反而急遽的喪失了閱讀能力,在自己欠缺閱讀力的誘因與動力的前提下,又如何能夠誘導孩子去主動閱讀,甚而藉由共讀的機會強化與孩子間的互動與回應? 總之,家庭教育是社會共構的基礎工程,我們欣見縣府以扎根零歲教育的施政目標。良好的教育環境不僅塑造個體,也成就社會的未來,讓我們攜手打造一個全面支持兒童成長與發展的環境。
-
防颱防汛 有備無患
為因應即將來臨的颱風季節,也為提升在地整備及救災應變能力,並建立民眾的防災意識,縣府每年皆會辦理防汛、防颱搶災演練,今年也不例外,日前養工所即針對防汛抽水及路燈搶修演練加強預防性補強訓練,期盼即使不可抗力災害到臨,也要能動員更多技術人力及資源,同時提升防救災應變能力,將損失降到最低。 每一次的防颱、防汛演習,本著「離災優於防災、防災重於救災」的理念,縣府團隊平日戰戰兢兢、穩健扎實的做好每一個整備架構,將所有救災資源做最好調查、掌握,同時務求縣府及鄉鎮市層級災害防救體系的充分配合,充分運用縱向、橫向聯繫,創新精準落實防災,並使各防救災編組單位及人員能清楚了解其所應扮演的角色,大家分工合作,共同為縣民鄉親生命財產做好萬全準備。 由於面對全球暖化和聖嬰現象疊加所造成的氣候劇烈變遷問題,導致短延時強降雨事件頻傳,本縣轄內也曾數度遭遇颱風衝擊及豪大雨的威脅,加之夏天是颱風、豪雨常發生的季節,無法預期的天然災害可能威脅鄉親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防災、減災準備工作確有需要,而如何防災、減災、避災更顯重要。結合資源大家一起來防災,防災不分你我,因為你我都是這塊土地的一份子,除了縣府團隊的努力之外,也應培力鄉親在第一時間懂得如何自保、知道離災救險工作,即時應變,積累經驗,以保障自我家園、守護生命安全,建構社區的自救技能。 「災防演練視同作戰!」防災演練絕不可馬虎,由定期辦理的防颱、防汛演練中吸取經驗、改正缺失,而既有的防災單位,各方災防能量應通力合作,平時亦應熟練各種防汛器材的使用和增進防災技能,分工明確,調度有序,加強緊急應變措施能力及處理效率,才能在災害來臨時將傷害降到最低,同時也透過一次次的精實演練來大幅提升防災、救災能量,減少面對真實災害時的措手不及,為切實做好防颱防汛工作奠下良好的基礎。 平日做好防災準備,強化人員災害應變能力及搶災技能,作好隨時動員救災之準備,謹遵「多一分準備、少一分損失」的災害防救原則,未雨綢繆做好防颱、防汛整備工作,積極建構地方安全效能,唯有多一分準備才有多一分因應災害的實力,也唯有萬分的預防才能有萬全的保障。從災害前的預防及整備作為,到災時之應變處置演練,以及災後的復原作為,諸多項目環環相扣,每年以精實的訓練及演習維護鄉親生命財產的安全,縣府相關單位確實扮演好民眾生命財產之守護者的角色,攜手為金門鄉親建立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
-
迎接快樂暑假 安全工作不容馬虎
暑假來了!全島各地旅遊景點人潮增多,陽光綠野、碧水藍天和穿梭來去的紅男綠女詠讚美好時光,讓一向寧靜的海島渲染出屬於炎夏的熱情和活力。 在兩岸「小三通」只通一半,陸客尚未來到的此刻,國旅遊客是金門最大的客源,只有強化和優化旅遊條件,才能持續積累與台灣各縣市「搶客」的實力,為提振觀光景氣起到促進作用。因此,縣府在規畫各項觀光旅遊活動,深化金門限定的創意和賣點,擴大招攬遊客來到的力度之外,一些基本功也不能馬虎,否則成果必然大打折扣。 以戲水人潮最多的慈湖、后湖和建功嶼來說,沙灘和潮間帶遍佈隨洋流而來的危險廢棄物,連具感染性的醫療針筒和藥罐也常可一見,對流連賞景的遊客來說,何止大殺風景而已。 目前,一些灘岸和景點備有清洗設施,有些出水不正常,有些則水流不止,也有廁所無法關閉、木製觀景平台鐵釘突出的問題,都帶給遊客不便和安全危害。這些乍看都是小瑕疵,但可是會影響旅遊品質的大問題,只要單次偶發意外或糾紛,就會讓金門整體觀光評價扣分。 2020年7月暑假剛開始,后湖海灘即曾發生更衣室「偷窺」事件,讓女性遊客人心惶惶,有些人寧願在自家車內更衣,也不敢使用公共空間,一時議論紛紛。金城警分局防範類似事情重演,今年一如往年規畫巡邏勤務,目標是有效嚇阻犯罪,也讓戲水群眾安心,值得鄉親給警方拍拍手。 另如有金門版「摩西分海」之譽的建功嶼,往年寒、暑假均曾發生遊客錯過潮汐時間,受困島上進退兩難,少則單獨一人,多則三五成群,勞動金城消防隊和海巡協同援救。主管單位縣府觀光處應確認岸際的潮汐說明和警示設施完善外,也應加強相關的安全巡視,確保遊客不會受困島上,也減少耗費警消的勤務資源。 金門最近發生2次遊客食物中毒事件,在媒體的披露報導下,帶給金門旅遊形象一些負面的影響。縣衛生局應本著防患未然,落實餐飲場所的衛生安全檢查。只有食安稽查人員多用心,才能讓遊客吃得開心和安心! 縣府關心暑假學生安全,縣長陳福海日前特別邀集教育處、社會處相關單位就水域安全、交通安全及網路使用與防詐、自學環境、營隊活動等進行研討,提出健康、平安、充實的3大工作目標。 長達2個月的暑假是一個漫長的日子,要做好活絡產業、振興地方經濟的工作,也要讓鄉親大小安心、安全生活。縣府、金管處和鄉、鎮公所都要動起來,做好聯繫和協調工作,才能落實為鄉親服務的工作,也讓「觀光縣」的目標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獲得進一步的維穩和實踐。
-
強化守望相助,維護社區安全
報載:為推行守望相助工作,增進村里社區自衛能力,以防止宵小蠢蠢而動,從事違法犯罪,金門縣警察局金城分局日前特舉辦113年度上半年村里社區守望相助工作講習訓練,期以增進村里社區協助維護社區治安能力,此時此刻,尤其必要。 顧名思義,所謂「守望相助」工作其來有自,曾經掀起一陣熱潮。伊始係自近海村里鄉親發起,洵屬自動自發,每到入暮時分,一群熱心桑梓青年即在村里辦公處集結,並由自選隊長領隊,依照規劃環村道路暨查察重點,包括宮廟及空屋逐一查察及記錄,週而復始,力求普及細詳,發現任何可疑徵候,除詳加記錄外,即行報警追查處理,防患未然,弭患機先。 由於制度設計良好,兼以警察機關勤加輔導,並在重點處所裝釘巡邏箱,按圖索驥。所憾日久玩生,於迄於今,或許由於人口結構變遷或異動,以致原有人力老化,潰不成隊。時至今朝還有守望相助隊執行巡邏之村里社區,已經寥落晨星。此次金城警分局舉辦講習訓練還能有六十員應召參訓,所有擔任教官,盡是一時之選,學有專精,專業傳授,頗具成效。 無可否認,警察擁有「人民保母」之名譽,名不虛傳,名副其實,實至名歸。茲此歲序更迭之際,仲夏豔陽高照,且看重裝在身,輪班站立交通要道,履行交通安全任務,理應說聲謝謝你們,辛苦了。豈可私心自用,再對自己違反交通規章遭到取締有所怨言。何況違反交通安全規定是你自己,當然要你受罰,怎可埋怨別人,不是嗎? 在地區治安機關各依職責,分工不分家,合作無間慘淡耕耘之下,金門整體治安狀況堪稱穩定。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過去幾樁重大治安往事,一件件、一樁樁,在上年紀工作夥伴與社會大眾,依然刻骨銘心,記憶如新,殷望有關主管能予作為宣教教材、傳播種籽,讓它發芽茁壯。 諸如早年大陸歹徒孫鋼偷渡入境,公然於光天化日之下,潛入公部門挾持女性人質,聲言恐嚇要找縣長陳情,喝令不許輕舉妄動,否則引爆隨身布包內爆裂物,還故意在布包裝了一條導引線壓在其中,深知已被憲警重重包圍,脫身難如登天。惟其不聽警政首長勸降繳械,趁著治安人員臨場小心翼翼,弗敢輕意採取激烈行動,造成傷亡,歹徒予取予求,除要現鈔300萬,還要一艘小木船,讓他安全出海離港,說時遲,那時快,順勢利導,概允予以照辦。有鑒時近入暮,宜快不宜遲,隨即備車出發,前導後衛,歹徒居中,坐位亦採此一方式,盡在有效控管之內,出發及至碼頭下車,趁著歹徒恍神之際,奪下身上布包,信手使力甩棄碼頭岸際雜草叢堆,全程警匪鬥智,驚險無比,由於事出突然,前所未有,創下歷史新頁,層峰至表重視,全程關注,能得順利落幕,警政團隊居功厥偉,金門地檢署檢察長親自到場指揮若定,眾志成城建功。 此外,又有一案。凡二十年前,有位年近耳順之年男子,在其住宅前席地設攤為人〈相命〉牟利,形跡可疑,遂向警方密報處理,事經深入調查,發現來自境外,詎稱來自臺灣,但無法將其戶籍地交代清楚,一一為警方識破,再經順藤摸瓜,由不得他不吐實。原來是大陸偷渡客,為了日常生活,而做「假命仙」,來金已經半載,借助民間空置豬舍,這也是早年發生之陳年往事,事關金門整體安全關係重大。尤以時下國際局勢多變,國內紛紛擾擾,兩岸關係混沌之際,整體安全與社會治安、人民安心,重中之重,要中之要。畢竟現在並非太平盛世,亦且金門位居要衝,孤懸海上,海岸線漫長,不豫安全狀況隨時可能發生,因而大家務必保持時時警覺,事事謹慎,時時小心,見微知著,發現可疑立即通報警察機關,警力有限,民力無窮,萬全第一,治安即安全,安全即治安,重中之重,要中之要。 凡人都有惰性,時久易忘,如同橡皮筋,拉久則易疲憊。有鑒於此,警政團隊加強守望相助,維護社會治安之時,爰特建議縣政府政風主管機構全面檢討加強門禁管制與辨證措施,俟後兩岸小三通恢復常態,三地人流絡繹不絕,人多混什,不預安全狀況可能發生,有備無患,應為而為,也是社會治安之一環,人人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