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無人機竄飛金門上空 應加強執法力度監控
日前中國福建某家科技公司遙控無人機至金門馬山一帶等區域投擲政治傳單等不明物品,並在抖音平台直播,事件發生時,適值參謀總長梅家樹視察金防部、國防部長顧立雄在立法院回應陸方進入12海里範圍的處置問題,引發敏感時機的爭議。金門縣政府譴責這種挑釁行為,認為其威脅飛航安全並損害兩岸關係,要求調查並呼籲中共約束無人機玩家。 隨著科技的進步,無人機的使用範圍越來越普遍,其應用領域從商業、娛樂到專業攝影和災防監控等方面需求不斷擴展。近年來國內外使用者都有逐漸增加的趨勢,特別是在金門這樣的戰略要地,無人機的頻繁出現引發了許多關注和擔憂,這種行為不僅違反了相關法律規範,還可能對公共安全和飛航安全構成了威脅。不論是金門或鄰近區域的無人機玩家,應以安全合法的操作規範來執行搖控無人機。有關部份頑劣無人機玩家為了博取網路聲量或其他原因,以無人機竄飛金門上空,除可能因操作不當影響公共安全威脅,投擲物品可能造成民眾受傷,嚴重還可能影響飛航安全而引發飛安事故,不法分子利用無人機進行違法活動,擾亂社會秩序。 國內對於無人機的使用訂有相關規範與罰責,避免不慎使用造成傷害或飛入民航機航道影響飛安有嚴格管制,依據《民用航空法》及《無人機管理辦法》,無人機的操作需遵守以下規範:飛行高度限制不得在超過400英尺(約120公尺)的高度飛行、不得在禁飛區域(如機場周邊、軍事區域、政府建築等)飛行、在某些情況下,無人機操作需事先申請飛行許可、操作大型無人機(重量超過2公斤)需持有相關操作證照。違反上述規定的行為,法律設有明確的罰則,違規操作無人機者可被處以高額罰款,若因操作不當導致重大事故或損害,違規者可能面臨刑事責任。 金門縣政府已要求縣警局加強無人機的監控和執法力度,針對違規飛行和非法投擲行為進行嚴查和處罰,其具體措施包括:在重要區域安裝監控設備,隨時監控無人機活動;組織專項執法行動,查處違法行為;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無人機操作規範和安全意識;開設操作培訓課程,提升專業技能和法律意識;完善法律法規,確保管理有法可依;引入電子圍欄技術,防止無人機進入禁飛區域;與對岸部門加強跨境合作,共同打擊違法行為。 此外,政府還應借助高科技手段提升監控能力,開發和部署無人機識別和追蹤系統,及時發現和識別違規無人機,研究無人機干擾技術,確保對無人機活動的即時掌握和有效管控,必要時干擾和阻止違規無人機的飛行。在推動無人機管理方面,政府鼓勵民眾參與,共同維護公共安全,建立便捷的無人機違法行為舉報機制,定期辦理安全教育活動,增強社會整體安全意識。 無人機的普及為生活帶來了便利,但也伴隨著安全風險和管理挑戰。金門縣政府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面對日益複雜的管理問題,仍需持續完善法律法規、提升監控技術、加強教育宣傳和促進社會共治,才能有效保障公共和飛航安全。透過政府、技術和社會多方共同努力,金門無人機管理將更為高效能和安全。
-
創造環境,即是革新
隨著時空推移,環境改變,時代進步,科技發達,社會結構更新,生活水平提升,創造環境,即是革新,有助宏大能量與量能,已然成為芸芸眾生一致追求之理想目標,真正人生價值則在創造人生。 記得金門大同之家,初創伊始,不惟房舍簡陋,編制員額,因陋就簡,在那戰地政務年代,位居高位者多由軍方遴派高齡退伍軍官擔任,既無國考及格,復無安老扶幼之歷練,又因招收老幼對象,須具有「矜、寡、孤、獨」之條件,兼以社會正在轉型,申請入住長者寥寥無幾,一度房舍懸空,員工無所事事,頻遭取笑,那是事少薪水多之肥缺,時至今日,一切就緒,「平房」平地起,經過一再創造改善精進,環境煥然一新,令人刮目相看,日新又新,三餐伙食有魚有肉又營養,管理有條不紊,小自晨昏噓寒問暖,大至衛生保健醫療,盡上軌道,服務周到,親屬、戚友隨時可以會面,每逢年節社會暖流不斷湧入,賬目清楚,一分一毫用在安老育幼工作上,整個制度與運作績效頗獲口碑。 無可否認,安老與育幼,乃禮運大同篇中之一環,在金門這個離島堪稱耕耘有成,引人羡慕嚮往,目前還有申請入住者及欲自費入住七十餘人在等待,因而歷任首僕面臨供不應求之情景,研議興建安老二館為時已久。頃聞將以專案陳請中央俯允撥出警光會館作為安老二館之需,用以解決房舍不足問題。就金門鄉親而言,公私樂見。尤以育幼組院舍位處縣政園區,其間部分房舍為縣政團隊借用,能有機會融合在一個整體環境下工作生活,推動為民服務,提振工作士氣,發揮服務精神,爭取最高行政效率,公私圓滿。 再者擇地興建縣政大樓也是一個老問題,歲月悠悠,構思已久,迄今尚無著落,影響所及,確為當務之急。一般認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作環境與工作績效是相輔相成之關鍵所在,爰特藉此給縣長陳福海加個油鼓勵,建議能在未竟任期,於府區加入加強改造文化環境元素,放眼境外縣市,能於縣政府大廳設置櫥櫃,購置有關文化叢書供予民眾閱覽者幾稀,值得珍惜。也殷切建議,針對府區停車場來次檢討改善,俾利觀瞻,防範意外,以策安全。 還有溯自中華民國三十八年以來,金門軍經之建設成果不減,然而歷任縣長交卸留下創造環境之政績、紀念品不少,諸如縣史館、綜合建設展覽館,以往來金參觀賓客必到而如今早已不知去處。還有每屆縣長留下之掛像去之何處有誰知道,殊為可惜,唯獨李炷烽興建浯江書院、美化太武山公墓,使得金門文化代代傳承,深根久而不墜,再說一次,創造環境就是革新,核心意義重大。
-
停車問題要認真對待避免衍生社會問題
鑒於本縣三城區、整體開發區及自然村專用區停車問題日益嚴重,已影響民眾生活環境,尤其在建物及人口密集的地區開發新建案,因建商考量售價或受限基地規模等因素,往往未能闢建足夠的停車場,因而加重該區域的停車問題。縣長陳福海特於日前邀請福建金門馬祖地區建築師公會及金門縣不動產公會兩大產業代表共同研討解決策略。 由於離島地區兩千四百西西以下的車輛免繳牌照稅,加上燃料稅打7折、停車免費,根據調查,目前在金門有稅籍的4萬9千多輛汽車中,超過10年車齡有2萬7,995輛,其中逾20年則有9,000多輛,老爺車比率高,主要是很多是住台灣的子女換購新車,舊車不值錢,就運到金門給長輩或兄弟姐妹使用。 因為養車的負擔沒有台灣重,很多人名下擁有多輛車,久久才開一次,長期停在空地,又捨不得報廢。根據金門監理站資料指出,去年金門縣汽車報廢1,011輛,今年上半年486輛,報廢速度趕不上新增數,金門縣每年增加4,000多輛汽機車,交通事故量也逐年上升。 車輛多了停車位也不足,統計到今年6月底金門汽機車12萬6,138輛,其中汽車是4萬9,055輛,當地常住人口6萬人,幾乎每家戶都有多輛車,形成「車比人多」特殊現象。 陳福海縣長上任以來已多次率相關團隊親赴各停車場域視察了解停車狀況,要求落實管理作為,其後更多次召開相關協調會議,要求觀光處研擬短中長期配套作為,同時積極爭取中央預算支持,務必讓停車問題有效地逐步改善。 為持續改善金門金湖與金城市區的停車問題,縣長陳福海指示觀光處研擬短、中、長期計畫推動整體規劃策略,將以「增加供給」與「強化管理」為主軸,後續按難易程度來逐步推動。陳福海表示,市區主要幹道透過推動使用者付費來提高停車位週轉率是一條必須做也值得做的事,盼觀光處能同步盤整兩市區的街道停車收費機制。 但是因為近年來房巿交易熱絡,每年幾乎都有十個左右的建案在推出,這些新建案因為沒有特別規畫停車場,或停車位數量嚴重不足,以致建物完工後,停車問題也開始層出不窮,所以陳縣長才會邀請福建金門馬祖地區建築師公會及金門縣不動產公會兩大產業代表共同研討解決策略,希望就地區停車位、容積計算方式、一筆土地涉及兩種土地使用分區及建物登記等議題做充分溝通討論,盼在共同努力集思廣益下,創造友善且宜居的生活環境。 持平而論,建商推案只要房子能賣得出去,根本不會去管住戶的停車問題,建案若在蛋白地區停車問題還好解決,但若在像金城的蛋黃區域,推出的建案,建商又因成本或基地面積不足,不肯開挖地下室,這才導致停車問題雪上加霜。 所以陳縣長才會說,金門地方小,更應注意鄰里居民之間的和諧,建議建商在開發新建物時,應妥適維護與周邊住戶的友善關係。地區民眾都很和善,只要事先好好溝通,將可減少很多事後不必要的爭議。 不動產是地區產業發展的火車頭,產業如果蓬勃發展亦可帶動地區經濟向上提升,但發展的同時,亦應善盡社會責任,與整體土地及周邊住戶共榮共好。故土地使用許可審議委員會、建築師公會及不動產公會要有社會企業責任,共同維護地區環境品質。 停車問題若長期不足,很容易導致社會問題,因為住戶長期佔用停車位,或霸佔不屬於自己產權的地方停車,常衍生出住戶之間的相互檢舉,甚或大打出手,不但破壞鄰里間的和諧,也會對社會秩序產生影響,因此,若是建商或不動產商能在建案規畫初期就能和地主或屋主商量停車問題,最起碼也可以提醒大家正視這個問題,不要在事後才來抱怨。
-
以金門藝術來守護我們的文化與未來
金門,一個因其歷史和自然景觀而著稱的地方,其實還有一個值得我們驕傲的寶藏:藝術。金門的藝術不僅形式多元,例如雕塑、繪畫、陶藝、音樂等等,還串聯了海洋與陸地、東方與西方,及傳統與現代,而成為我們身分的象徵。如今,當藝術與科技的結合成為時代的潮流,金門人的責任已不只是守護金門的藝術,更是透過創新來讓金門的藝術成就,進一步讓未來的世界更加豐富。 在現代社會,科技的進步為藝術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會。特別是人工智慧(AI)和數位科技,正逐步改變著藝術的創作和表達方式。這一科技的進步,還提供了金門特別的機會,不僅可以有效地為金門的藝術文化提供創造的空間,還可以為金門提供一個新興的產業。首先,對藝術創作來說,最關鍵的也就在於思想與出版的自由。如今的台灣,不單單有了華人世界難得的自由民主,透過數位科技及網路,我們還可以將那些在自由民主裡的藝術創作,以非常便利及相對低的成本,行銷世界。其中,金門還因為是中華民國唯一的僑鄉,不單單可以透過其中的社會網絡,來行銷這些藝術創作,還可以吸引海外的人才,進駐金門;其次,金門是個相當富裕的地方單位,縣政府也高度支持文化事業。因此,可以透過豐厚並且便利的獎助,支持藝術家及年輕創作者來到金門,不只提升地方消費,也實踐文化立縣的價值。 第三,金門還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科技,為藝術注入新的生命力。透過AI技術,我們不僅可以創作出更加精細和獨特的藝術作品,還由於金門一方面擁有台灣的科技,另一方面還因為接近中國大陸,並且有東南亞的僑民網絡,因此是個人文薈萃的交會點,而使得AI可以分析大量的藝術作品,方便來到金門的藝術家從中汲取靈感,甚至可以自動生成藝術作品,為創作提供新的可能。最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金門社會對教育的重視。其中,不只是家庭與國中小及高中,從小就培養了對美的興趣與欣賞,近年來國立金門大學也發展藝術及科技方面的課程,並積極和地方合作,開展多種形式的藝術教育活動。 如此看來,金門藝術的發展不只是為了保護現有的金門文化,也是活絡地方產業的策略。有鑒於此,縣府即應扮演重要的角色,並制定和落實一系列政策,支持本地藝術家的發展,保護文化遺產,同時鼓勵藝術創新和國際交流。其中,特別是應該重視科技在藝術中的應用,藉由教育與產業政策,讓我們每一個金門人都行動起來,以實際行動支持和推動金門藝術的發展。讓金門的藝術之花,與科技的力量結合,開得更加燦爛,讓我們的文化之堤,築得更加堅固。
-
端午防疾啟示錄
日前剛過完端午節;從傳統文化言,這是夏季送離五瘟神,驅除瘟疫的節日,也是華人四大節日之一。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更正式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使端午節成為漢文化,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然而,處此全球化之今日,我們認為或許重啟傳統所謂送離五瘟神,驅除瘟疫的現代防疾精神,更有其啟示之意義。 源於農曆五月季節,天氣濕熱,仲夏溽暑,此時蚊蟻蛇蟲等自為活躍,致而引發諸種疫病。是以古人泛稱為「毒月」、「惡月」,並將五月五日,視為惡月惡日。為了趨吉避凶,並防止疫病傳染,遂在端節這天,展開了諸多防疫活動,例如採菖蒲、艾草懸掛於門戶,繫香包、飲雄黃藥酒等習俗,以期達到驅瘟避疫的效果。 此有其道,由於菖蒲和艾草含有揮發性芳香油,特殊的氣味也可驅蚊逐蟲。因而今日市面上防蚊包常加上藿香、薄荷、蘇葉、白芷等芳香藥材,或是製成端午節佩戴香包,即緣於此。雖說隨著現代醫藥知識的進步,這些傳統習俗,或已被取代,但其背後所含蘊的防疫概念,又何嘗不是端節防疾的現代啟示錄?是以我們且就此論之以享。 就現代防疾醫學言,首在防蚊。諸如以蚊為介的日本腦炎,及登革熱等之防範,每年5至10月為流行季節,而日本腦炎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病媒蚊,常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因此,建議鄉親們儘量避免於病媒蚊吸血高峰時段,在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如無法避免,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在身體裸露處,使用政府機關核可之防蚊藥劑,以降低遭病媒蚊叮咬而感染風險。 再來是防蟲。炎夏時正是恙蟲病好發季節,而恙蟲病是由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蟎叮咬而傳染,常停留於草叢中,伺機攀附到人類或動物身上。其潛伏期約9~12天,患者會出現持續性高燒、頭痛、淋巴結腫大等症狀,約發燒一週後,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而恙蟲叮咬處,通常會出現焦痂,是恙蟲病重要特徵。 因此,若規劃赴郊外踏青或從事登山、露營等活動時,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包括穿著淺色長袖衣褲、長筒襪、長靴及手套等保護性衣物,並將褲管紮入襪內。民眾離開草叢後,請儘快沐浴及換洗全部衣物,避免恙蟎附著叮咬。 最後是防鼠。漢他病毒症候群為人畜共通傳染病,疾管署指出,「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是預防漢他病毒最有效的方法。平時應做好環境清理,尤其是倉庫、儲藏室等老鼠容易窩藏的空間。如發現鼠類排泄物時,應先佩戴口罩、橡膠手套及打開門窗,並以稀釋漂白水,潑灑於可能被污染的環境,待消毒30分鐘後再行清理。 「別來無恙」!這句至今猶用之平安問候語,何嘗不是今日防疾願景的最佳寫照?而如何落實以臻安泰身心,我們以為:或許正如本文所述,化古為今,且先從防蚊、防蟲、防鼠做起,以保個人安康,進而家安國泰,這方是端午防疾啟示錄之所在,且以此共勉!
-
推動畜牧專區 營造整潔金門形象
報載,縣府為協助民間企業建立完善的飼養環境及管理機制,提供多項輔導誘因,擬定短中長期推動「畜牧專區」,此外,縣長陳福海多次邀集相關人員,討論環境衛生及水源保護等面向問題,加強對畜牧業之管理。 鑑於台灣牛肉九成以上仰賴國外進口,金門又有大量下腳料酒糟可供養牛,自前縣長李炷烽時期,金門便大力發展養牛產業;除了成立推動小組外,更推廣民間試種植狼尾草、從澳洲引進優質肉牛、新建種牛牧場等等,後雖曾因大陸爆發口蹄疫情,造成金門牛肉輸台受阻,但一直以來,畜牧業都是地區重要的一級產業,近年各品牌酒糟牛肉乾、牛肉麵等肉製產品頗負盛名,成為旅客遊金「必吃」的美食及伴手禮,也為觀光業帶來新契機。 然而,規模性的發展畜牧產業勢必會對環境造成汙染與衝擊,相應的配套措施與管理機制尤為重要,「畜牧專區」的需求便因應而生。據縣府指出,推動「畜牧專區」,擬於短期內由畜試所規畫所內可供遷移養殖區域,對於違反《畜牧法》、汙染水源或環境情節重大業者優先輔導,盡速強制遷移;中、長期則透過調查,擇定遠離住宅、村落等公有地之空間規畫「畜牧專區」,規範飼養環境、條件與防疫要求,提供輔導誘因如低利貸款,養殖集中管理,運用汙染技術與現代化設備,強化畜牧業經營管理,擇定優良業者示範教育,透過汙染防制設施及觀念建立,建構永續潔淨飼養環境。 事實上,在縣府多年的重視及扶持下,金門畜牧業逐年發展,不僅諸如良金、圓頭等知名在地業者所產的酒糟牛肉產品令觀光客瘋搶,不少旅台青年也返鄉投身畜牧業,在政府的輔導下成功創業或轉型,如由陳弘銘與洪銘志這對大學死黨所開創的「風車畜牧場」,不僅圈養600多頭努比亞羊群,更在取得金門羊肉認證合格後,研創出金門酒糟羊肉爐成為饕客搶手貨;而從事養豬業近半世紀的金銘畜牧場,也引進永續豬肉飼養「新式豬舍運用置高床板」,成為金門第1家新式密閉式豬舍的畜牧場,都讓「畜牧專區」發展露出曙光。但不可諱言的,有正面教材,就有反面案例;如本縣蔡其雍議員反映,汙染山外溪上游水源的養牛戶遷移案,迄今仍「束手無策」,部分畜牧業者甚至放任羊群在馬路「逛大街」,對地區整體生活環境、居住品質與觀光形象,都有著不利的影響。 就此,陳縣長業已指示業管部門,應統整《畜牧法》等相關法規,諸如環保、農業法規、《國家公園法》、《社會秩序維護法》及《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針對飼養牲畜造成環境髒亂、影響他人及道路交通安全者,應有相對應法規懲罰以達收斂效果,不足之處應透過自治條例擬訂以彌補缺漏。當然,法規制度的建立非一日之功,蔡其雍議員便建議,縣府應該盡快訂定「設置畜牧場管理辦法」,明訂畜牧場負責人或管理人資格、畜養場地須遠離住宅、機關、學校、醫院等場地,且要有畜禽廢汙處理的標準與定期查核機制。 總之,發展畜牧業自然不能以犧牲環境衛生與民眾生活品質為代價,已經有諸多畜牧創業者為我們樹立了良好的典範,在縣府加強管理與執法力度的前提下,針對一些「習以為常」的違規行為,相應業者也應該要自我制約,早日回歸正軌才是!
-
毒品零容忍 緝毒犬支援偵檢
為落實「無毒家園」、「拒毒於島外」政策,縣長陳福海秉持對毒品零容忍的立場,特別指示金門縣警察局務必加強全面打擊毒品,自即日起,將不定期派遣領犬員及緝毒犬,在金門尚義機場入境通關處執行偵測安檢工作。透過內政部警政署金門縣警察局、航空警察局台北分局金門分駐所、海洋委員會海巡署金門岸巡隊的三方合作,以具體行動打擊毒品運輸,期有效拒毒於境外、截毒於關口,展現大家共同維護金門治安、全力守護縣民健康的決心。 因社會型態的改變,加之資訊科技的快速流通,全球藥物濫用與成癮問題日趨嚴重,且時下吸毒人口年輕化,販毒管道多元,且毒品是犯罪之源,造成的種種社會危害無不令人怵目驚心,也引發社會大眾普遍的擔憂。有鑑於此,歷年來,政府從刑罰調整,法律的修正、校園推廣反毒等層面都投入甚多心力,務求讓國人遠離毒品危害。也唯有將毒品從源頭大量查獲,才能降低毒品在市場流通的機會,自然就會減少吸毒人口。 吸毒的禍害眾所週知,而毒品對於人體、社會與國家的危害之深,致使不少國家對毒品製造、運輸、買賣的刑罰,普遍都採取重罰,甚至死刑伺候;而防毒、反毒不只是我國內政最重要的工作,也是全世界各國合作打擊的目標。然而在吸毒與販毒雙方供需互利的狀況下,毒品問題實在難以完全根絕,因此吸食或販賣毒品而致犯罪的案件更是時有所聞。 毒品是萬國公罪,向來都是各國海關的查緝重點,如何在第一線快速攔查、檢驗,變成了反毒與防毒最重要的環節,且近年來毒品走私已國際化、組織化、企業化,藏毒手法更是日新月異,為截毒於關口,應善加運用緝毒犬,緝毒犬嗅覺靈敏、機動性高,使用範圍廣,而今金門已有緝毒犬將不定期於尚義機場執行偵測安檢工作,扮演著「金門守護神」的角色,而未來不僅在機場、港口,亦可持續擴大針對郵寄及超商店到店包裹,執行緝毒犬巡檢任務,對不肖分子宣戰毒品零容忍之決心,嚴謹把關每個環節,不讓毒品有機可趁。 除以反毒作為建構社會安全網的第一步,縣長陳福海也嚴正呼籲民眾切勿以身試法,相關單位應以鐵腕持續掃蕩毒品,向上溯源擴大偵辦,徹底打擊毒品犯罪,阻斷毒品源頭,並將反毒教育深入金門的每一個角落,積極消弭社會危害因子,讓金門成為安全健康、幸福宜居之福地。為拒毒於島外、截毒於關口、緝毒於境內,在地民眾也應提高警覺,畢竟落實反毒、拒毒需要全民總動員,需要你我攜手與政府、警方共同防制毒品犯罪,讓我們的下一代遠離毒品的戕害。
-
金門擴大打詐 期待鄉親荷包不再失血
金門檢調軍警協同金融機構成立「可疑帳戶預警中心」,宣示強力打擊詐騙集團的決心。這是中央在去年5月成立「行政院打擊詐欺辦公室」,台灣高等檢察署也同步成立「查緝詐欺及資通犯罪督導中心」,以及內政部警政署與法務部調查局亦分別設立北、中、南打詐工作站和防制中心以來,金門地檢署依據上級指示新成立的聯合打詐單位,目的在工作上取得縱橫聯繫,擴大打擊犯罪的層面和成效,相當令人期待。 金門雖是僻處外島的小縣,卻是詐騙集團眼中的大貨,不但詐騙容易,金額也十分可觀,就人力和時間投注來說,CP值不比台灣其它縣市差,且若依人口比例計算,算是更輕鬆得手的地區。 根據金門縣警局統計,金門地區最近3年發生詐騙案846件,分別是110年225件、111年316件、112年305件。詐騙手法以假交友(假投資)101件最多、解除分期付款49件次之、假網拍48件再次之。詐騙金額以假交友(假投資)1億1488萬6508元最多、假冒機構(公務員)1127萬7800元次之、解除分期付款440萬6024元再次之。 今年至5月19日止,也有119件之多,詐騙金額7000餘萬元。其中,1月間傳出金寧鄉有人遭遇假投資,被對方以不斷要求繳納「保證金」為由騙走2404萬元,喧騰一時。金城鎮4月間再傳出有人遇到假冒的投顧名師,多次搭機到台灣面交,總共損失884萬元。 以往的打詐經驗顯示,做為第一線關卡的金融機構,攜手警方阻詐成果有目共睹,讓許多瀕臨破財,甚至於破產的鄉親得以及時懸崖勒馬,未再繼續當冤大頭,任由詐騙集團予取予求,吃乾抹淨。 陳福海縣長因此曾於治安會報中,公開頒獎表揚協助阻詐的金融機構基層行員,代表鄉親感謝他們的細心觀察和果斷行動,讓更多的家庭免於生活波折和糾紛困擾。 檢方帶頭主導「可疑帳戶預警中心」的成立,預期能發揮線上作業的預警功能,有助於讓詐團即時現蹤,讓第一線的警方和金融機構在打詐上更能得心應手,進一步壓縮詐騙集團的生存空間。只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詐團手法不斷推陳出新,新把戲層出不窮,仍需持續觀察和即時對應,不可以此做為唯一的依靠。 日前,一名張姓員警涉嫌將名下金融機構帳戶交付詐團使用,陸續有多筆資金匯入,遭到被害人提告詐欺,帳戶因此被列為警示戶,全案由縣警局主動依詐欺及洗錢防制法等罪嫌報請金門地檢署偵辦中。 檢方對此應盡速偵結,若違法屬實即應從嚴論處,給知法犯法者當頭棒喝的警惕,若確因金融卡遺失才遭到詐騙集團盜用,也應立即澄清事實真相,還給當事人清白和公道,做為地區打詐的主導機關,司法單位沒有任何模糊空間。
-
拒絕眼不見為淨,環境守護人人有責
金門縣環境保護局選定金城鎮泗湖海灘舉辦113年度「承諾新深度喚醒,拒絕眼不見為淨」春季淨灘活動,動員超過四百人一起共同整理泗湖岸際環境,清理出一千公斤之垃圾,有行動即有成果,瞬間泗湖岸際一片清新。 一般認為,如果此項行動能夠回歸自然,由各鄉鎮、各社區落實比照「各家戶自掃門前雪」方式,由家戶做起,則環保部門推動之「各自掃門前雪」認領制度,即能普及全面,久而久之,養成良好習慣。 俗云:天下之事,不如意者十常八九。謹以在金門四處可見「銀膠菊」,因是含有毒素之毒草,本縣早自前幾年開始編列預算動員各鄉鎮社區予以剷除。惟因伊始沒有經驗,並未連根剷除,以致棄之而復生,不久又長出來,變成縣政年度施政常務,日積月累,甚至有人作假,應付了事,徒費許多精神人力。嗣經採用秤重收購,以資鼓勵,卻使制度變調走樣,由於惡性循環,真正能不卸責、不惜言,秉持責任在身,視維護環境乃是維護健康,保己也保人,行善也積德之表現,應為而為,何樂不為。 回顧過去,金門軍民十餘萬眾,「整潔金門」之美譽,深受中外來金參觀長官賓客稱許,好名在外,得來不易,貴在金門同胞奉公守法,自重自愛,建立公私領域環境整潔維護制度,劃分責任區與執行落實。要問如今何以不推、不做、不說、不動呢?原因很簡單,即是行政三聯制,未能環環相扣,貫徹執行與督導未完全到位,能拖則拖,能推則推,積習難改,導致很多好制度、好規矩無人傳承而消失。 凡人都有惰性,最常用嘴巴辦「代誌」,時下政壇之上,就有此類之政客,表裡不一,口是心非,心存旁鶩,忘了為民創造安靜放心之生活環境,唯私無公,醉心政治,工於吵鬧打鬥、逞強鬥狠,以致社會動盪,民心不安,兼以物價一漲再漲,人人叫苦,須知中華民國在臺灣,同文同種同是一家人,既無深仇,又無大恨,何不反省深思,大家放下一切,一本至公,同心同德,團結合作,奮發圖強,不惟可將共同生活環境耕耘得很好,中華民國在臺灣也將日益壯大。 這次立法院審議國會改革法案,吵得沸沸揚揚,各說各有理,院外比院內更熱鬧,翻開國會過去之紀錄,綠營所提之草案,其實並不乏比藍白更嚴苛之條文,但從街頭起家之綠營,即使已於中華民國在臺灣執政八年,就是中華民國之總統,卻比藍白懂得當在野黨,藍白要被綠「內外交夾」,須要更強之論述,把前因後果說清楚。畢竟有理走遍天下,中華民國在台灣,施行法治、民主、自由制度。 成語有云:安內靠團結,攘外靠聯盟。抗戰纏鬥八年,全面勝利,證明打仗之實力在自己,輸贏也在自己。 就維護環境衛生而言,治國如同創造環境,耕耘環境,要給人民看得到、用得到、說得出、做得到,創造國泰民安生活環境,予民有信心。倘若空嘴噬舌,用嘴壯膽,自欺欺人,民心向背,殊無意義。
-
社會保險保費免稅 實踐租稅正義
年度報稅季已經結束,為擴大服務納稅義務人,近年來政府稅捐稽徵單位推出不少創新服務措施,今年再次推出四大報稅新制,包括:「基本生活費調高至20.2萬元」、「成年年齡下修為18歲」、「網路上傳文件容量擴增到15MB」、「CFC首次申報」等,確實讓人民報稅更加便利。 然而,政府施政除了便民利民,更應不斷與時俱進,以近年來最廣為關注的稅收超徵為例,總稅收已連續3年超徵,根據財政部公布的「112年全國賦稅收入統計」,全年實徵淨額為3兆4562億元,全年超徵3860億元,達成率為112.6%,遠高於原先預期,金額也創下史上第三高水準,其中,中央政府高出預算數為2934億元,地方政府則高出496億元。 進一步言,全國稅收超徵金額累計已逾1兆7000億元,財政學者指出,無法準確預測稅收,意味政府對財政數字管理失靈,鉅額的超徵稅收,凸顯預算程序功能不彰,而持續性的超徵表示整體租稅制度恐有結構性問題,有違租稅公平正義,後續如何應對,值得政府相關部門與國會朝野黨團嚴肅面對。 再以目前《所得稅法》有關個人綜合所得之定義為例,明定「個人綜合所得總額,減除下列免稅額及扣除額後之餘額,為個人之綜合所得淨額」,至於「列舉扣除額」部分明定:捐贈、保險費、醫藥及生育費、災害損失等四項目,其中,「保險費」則指:納稅義務人、配偶或受扶養直系親屬之人身保險、勞工保險、國民年金保險及軍、公、教保險之保險費,每人每年扣除數額以不超過二萬四千元為限。 依前揭規定,等於把勞保、公保與國民年金之保險費混為一談,都算成是保費支出,並共同分攤24,000元的列舉扣除額,殊不知,勞保、公保、軍保、國保等皆屬社會保險,強制繳納之社會保險與自主購買之商業保險性質不同,稅制上顯不宜做相同處理。 尤有進者,屬於受僱者第二層「職業年金」部分,除了原先可以自薪資所得中扣除的勞工退休新制保費外,在朝野委員支持下,立法院也於110年通過「軍公教在職提撥退撫免稅」,達成全體受僱者第二層「職業年金」稅制一致,卻也凸顯目前社會保險保費反而必須與商業年金共享「列舉扣除額」的荒謬,亟待進一步完善稅制,以實踐租稅正義。 事實上,列舉扣除保險費上限24,000元已經至少30年未修正,但其間各種物價飛漲,若以民國97年與113年的勞保保費勞工自負額做比較,保費早已翻倍,此外,近年來人身保險費用不斷提高,以平準型終身壽險100萬為例,保費平均漲幅125%以上,如果再加上實支實付健康險、意外險等,全家人保費支出對勞工來說將是一大負擔,面對「萬物皆漲,薪水不漲」的大通膨時代,若能減輕受薪階級稅賦負擔,亦能稍稍緩解經濟壓力。 賦稅政策本應與時俱進,民眾依國家訂定法律規定繳付保險費,與商業保險保費性質不同,一起納入列舉扣除額顯有失公允,法制上如何修正調整,以兼顧賦稅公平與人民權益,誠如所見,新國會第一個會期朝野黨團各有堅持,甚至出現持續性的對抗與衝突,悖離選民付託與社會期待,盼望國會全體朝野委員皆能秉持監督政府、福國利民之初衷,民生議題超越藍綠,或許就從共同關注社會保險保費免納所得稅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