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轉變醫病關係完善轉診制度
安寧返鄉與轉診後送事件,讓金門醫療問題占據了全國傳媒重要版面。多數人看待這樣的現象,都會認為這是金門的老問題,但我們關注的,不是後送人數的多寡,而是如何加強金門的醫療體系的醫療能量,以及改變金門醫病關係,強化民眾對金門醫療的信心。 誠然,離島的醫療有其困境,或不單僅在投入經費及醫療人力的多寡或素質,而是根本取決於離島醫療體系的經營策略與方針。孰人不知離島的醫療比不上大都會?只要還有能力或尚適合移動的病患,在醫病關係薄弱、醫療能力相對有限的前提下,就醫自然會往聲譽卓著的優質醫療院所傾斜。畢竟,人命無可替代,誰也不願意因為一時躊躇,喪失了最寶貴的就醫機會。人同此心,這樣的狀況不單金門有,台省偏遠城鄉也所在多是;就算是生活在都會裡的天之驕子,也一樣會在眾多名醫裡,挑一個自己最有信心的看診。如是境況在現代社會裡無可避免,就整體而言,卻不利於醫療體系的完善發展,乃至於醫療資源的有效分配。因此,我們以為,要提升金門的醫療品質,或許還得從妥善醫病關係做起,畢竟誰都會想找一位關心自己,也願意傾聽及全面了解自己病史的醫師問診;名醫或是聲譽積累的光環,回溯到基礎的看診品質,或許才是現階段頻繁轉診為人詬病的主因。 在國外,行之有年的家庭醫師制度,可為借鑑。但遺憾的是,充足的醫療人力恰是我們最欠缺的;也因如此,如能在小區域試行家庭醫師制度,以此搭接到轉診制度,或許才能真正發揮區域醫療的能力及作用,為大型醫療院所發揮第一線、最根本的篩選機能,同時也能避免醫療資源的無形浪費。當然,要達到這樣的目標並不容易。一則,民眾從以前就沒有這樣的習慣,要看病也是自己找醫生,轉診有時只是不得不的選擇;再者,醫療資源分佈不均是事實,在都會地區,去醫學中心看病非常便捷、醫療水準又比較高,在當前民眾認為基層醫療品質參差不齊的情況下,要改變民眾習慣,實施高效益轉診,著實存在一定的窒難。而站在病患及其家屬的立場,地區醫院如能處理預見的傷病,誰又願意去赴那迢迢的就醫之路?因此,追根究底還是金門的醫療素質,比不上都會大型醫療院所賦予民眾的醫療信心。 事實上,本不應將離島醫療與都會醫療等量齊觀。縱然我們繳的是一樣的健保費,但在醫療體系及資源分配上,還是有等級及服務能量的區別。現行轉診看起來並非是件好事,但在有完善看診品質及醫病關係為後盾的轉診,則未必是件壞事;因為,轉診並非單純的僅是民眾就醫處所的移轉,而是整體醫療體系運作與轉化的過程。病患該在何時、何地得到最完善的醫療服務,完全可以經由健全而成熟的轉診制度來完成。當然,在完善有效的轉診制度之前,充足的醫療人力,仍是最基本且必需的條件,如能率先解決這個問題,不論駐診醫生資深、資淺,都能直接而有效的提升轉診效能。 有關這些醫療議題,日前李縣長特別率衛生局長、研考室主任等人,前往衛生署為地區醫療向中央請命。除了要求儘速落實醫療在地化,改制署醫為公立醫學中心分院,公有航空器支援離島安寧返鄉,並由衛生局提出七項提案。我們相信,經此事件,衛生署對金門面對的醫療困境當有深刻體認,我們期待醫療體系的改善,能在地方政府與中央主管當局的通力合作下,共同找到最佳解決方案。也盼雙方的努力能獲得民眾認同,有效轉化醫病關係,強化民眾對醫療的信心,否則政府投入再多資源,而民眾的心理不能改變,醫療又如何能真正在地化?放眼金門醫療,確實尚有許多努力空間,等著大家一點一滴,一起來逐步完善!
-
城市美學與觀光小鎮
日來為了拚戰金城鎮進入觀光局舉辦的「台灣觀光十大小城」,縣府除全力動員「週週送機票」等活動外,更加碼全國性投票摸彩等項目。針對此項用心,我們除予以肯定外,基於媒體之責,深覺更應利用此次機會,深入探討在此知性旅遊當令時代,如何建構一個具有城市美學「觀光小鎮」,如此方是長治之至道;更毋寧是此次活動後更應關切之議題。 多年來,由於國人對城市風貌、建築均以「功利」為主要目的,甚少以「城市美學」來規劃,絕大多數的都市建築只有使用價值,卻沒什麼審美價值。可以說,在國人欠缺美學主導下,台灣的城市多數建築是平庸的。更令人擔憂的是,在功利前提下,一個可長可久,作為城市風格的「美學」意念,不但早已被排除,甚至引為笑話且尚「夜郎自大」!不談金門,以較之金門先進之台灣本島來說,整個城市風貌如何,相信只要是剛從歐美回國,尤其是在歐美等城市久居回台之人,一定會為台灣城市之雜亂、髒亂而嘆息不已:何以如此「次級」? 或許有論者不以為然,終究台灣這些年來,在普世價值沖擊下,城市美學也已如火如荼地展開,且不乏成就。諸如台中精明一街一帶,她的街運動就是一個傳奇,早已成為旅人訪勝必經之地,造訪她的美學意境,且以春水堂大墩店為例,露天紅色傘海下的座位,滿滿都是享受悠閒的人們,愜意寫在臉上,輕鬆掛在笑裡,點杯珍奶或翡翠檸檬就這樣坐一下午。全新的空間設計表現當代的東方美學,幽雅沈靜,明式線條原木桌椅、灰磚牆、別緻燈籠、字畫、陶器相融其間。並設置秋山堂精品茶庄, 角落玄關的花藝造景古色古香,處處驚喜。因此就城市美學來言,早已不遜歐美,何來責之? 但我們所要探究的是,一個現代化的城市美學,所建構的是不分城鄉、不分區域地段,而是在「美學」意象下,分別就不同區塊、地段之特性,展現其不同的丰采與風光,這才是一個具有普世價值;一個宜居生活空間的城市美學,在此美學下的小鎮,才是真正的觀光小鎮,更是此次觀光局活動之主要立意。若離開此立意,則只能剩下資本主義的醜陋面目,毫無意義可言,這也是本文最主要之立意。 因此,展望未來,如何整合各項資源,禮聘國際級之大師,在城市美學意象下,將金門各鄉鎮就其先天條件、後天遠見之理想,深思杜拉德之名言:「偉大的城市需要偉大的決心!」以天變不足懼,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畏之魄力與遠見,從基礎設施、生活機能、建築美學、人文質感等全面規劃之,使金門能成為眾望所歸的「觀光小鎮」,這才是重振新金門之至道,更是此次觀光局全國性活動之最大省思,且以此與有志者共勉!
-
平潭惠台實驗區vs.金門自由貿易區
──正視旅台同鄉「關心金門座談會」所發出的兩岸聲音 大陸發展海西經濟特區,金門恐被邊緣化?金門是否應立即推動金廈大橋、大陸接水接電政策,是否應立即推展兩岸自由貿易特區,也可否比照港澳模式開放大陸遊艇停泊? 二○一二年二月十二日上午,新北市金門同鄉會在永和區怡人園餐廳得和店舉辦「關心金門座談會」,由名譽理事長張邦育、理事長黃獻平聯名邀請、主持,一百多位旅台同鄉赴會,福建省政府主席薛承泰、立法委員楊應雄、林德福、張慶忠,以及金門縣政府研究室主任陳朝金、社會局長方天吉、衛生局長陳天順、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陳茂春等地方行政主管也都列席參與座談,可說是旅外同鄉團體介入金門公共事務發展,最具規模與議題性的一次討論會,值得觀察、重視。 「關心金門座談會」共設定了五大討論題綱:一、是否應立即推動金廈大橋、大陸接水接電政策?二、是否應立即推動金門成為兩岸自由貿易特區?三、金門縣政府或金門國家公園可否立即啟動大型軍事博物館計畫?四、金門可否比照港澳模式開放大陸遊艇停泊?五、擬定一個符合金門發展需要的有關土地及都市計畫的特別法令,以符合實際需要。 五大議題的推動主軸,主辦單位建構在二○一二年總統大選,馬英九以堅持九二共識,不統不獨不武的大陸政策尋求連任成功,今後四年,兩岸政府必定會有更多促進兩岸和平及經濟交流活動的發展方案出爐,包括台灣必將持續擴大陸客自由行,開放陸資投資、陸生就讀;大陸也會擴大促進兩岸交流活動的力度,諸如推動兩岸和平試點建設的廈門金融中心、平潭島對台經濟特區;此外,ECFA實施後,兩岸貿易生態的丕變也已產生全方位的影響。金門是台灣最接近大陸的島縣,也將是受兩岸政策衝擊最大的地區,面對多變的兩岸環境,金門如何因應,何去何從 ? 「關心金門座談會」中最受到同鄉憂心、關切的議題之一,無疑就是大陸正全力推動、發展的海西經濟特區,要將平潭島作為惠台的第一實驗區,未來台灣居民可持身分證入島、台灣汽車可直接登陸、台灣手機不必漫遊、台灣商品免檢免稅、新台幣與人民幣自由兌換、台灣與大陸的電視報刊自由流通。另外更興建大型人車交通船計畫航行平潭到新竹航線(航程兩小時,比金門到台中航程短三分之一以上)。 主動權完全操控在大陸當局的平潭兩岸自由特區案,已對兩岸交流第一線的金門,廈門地位產生改變。面對、因應之道,「關心金門座談會」裡,與會者提出馬政府應立即推動金門成為兩岸自由貿易特區,新北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黃獻平建議訂定《金門自由貿易區條例》,將主動權操之在我們手裡,同樣許可大陸居民到金門可持身分證入島、手機不必漫遊、商品免檢免稅、新台幣與人民幣自由兌換;立委楊應雄則建議經建會規畫的自由經濟示範區,高雄外,應優先讓金門成為自由經濟先行區。 無論是「金門自由貿易區」或「自由經濟示範區」,政策外,也牽涉到金門的現實建設條件,例如金門缺水缺電,交通也不便,因此在「關心金門座談會」中,再拋出是否「推動金廈大橋、大陸接水接電」議題,一旦金廈大橋建成,也將實現「金廈一日生活圈」。 大陸海西經濟特區計畫的平台惠台第一實驗區,已對金門的兩岸交流優勢構成隱型威脅,也對金門的經濟發展產生衝擊,「關心金門座談會」裡所匯集的聲音,讓金門化身自由貿易特區的方向,值得正視、推動。
-
中央應多為離島居民醫療著想
日昨,地區一次將11位病患後送台灣醫療,後送病患人數創下史上單天單次最高紀錄,曝露出金門醫療尚有不足,使得重症病患需舟車勞累,遠赴台灣看病,還有病危金門鄉親,自台安寧返鄉,僱用一趟直升機,航空公司要價五十二萬五千元,超貴行情,引來各界一片嘩然,李縣長為此曾親自以電話跟民航局反映鄉親「安寧返鄉」遇到的困境,建請協助金門解決此一問題,此外,為了金門醫療問題,李縣長也多次向中央反映,爭取解決之道,同時更歡迎台灣各大醫院,能來金設立分院。 無論如何,金門醫療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是鄉親們心裡的痛,而民眾安寧返鄉,是種落葉歸根的無奈願望,今天為什麼會有這些狀況,不僅凸顯金門醫療的不足,也曝露出離島金門,很多事情是需要中央多加關懷。不僅金門與馬祖,包括台灣各離島,都有醫療不足和民眾安寧返鄉問題,大部份鄉親都認為提昇金門醫療品質,已刻不容緩,但不能把問題丟給地方,畢竟由地方政府獨自來做力量有限,因此也有人抱怨,中央應該多加重視,趕快協助提昇金門醫療品質,現在的安寧返鄉專機,中央相關單位更應該主動跳出來幫助解決。 老實說,病患為什麼會後送,主要是金門的醫療設備與醫師人力不足,重症病患不得不後送台灣治療,長期來也導致民眾漸對金門的醫療水準失去信心,為此,如何提昇金門醫療水平,縣府也傷透腦筋,儘管祭出優惠條件,編列預算補助署金,但仍無法吸引醫療人員來金,為解決這些困境,中央政府責無旁貸,不僅要提升醫療設備,如何吸引優秀醫療人員來金服務,也是一大課題。 還有,以往安寧專機的每一個單趟是二十八萬元,由民眾自付二萬八千元,其餘廿五萬二千元由縣政府買單,這是縣府體念急難鄉親,不得不為的人道作法,每年都得花大把鈔票,和航空公司簽訂合約,利用直升機執行安寧返鄉服務,不過,由於合約已到期,衛生局自去年底辦理採購案,三次公開招標,都無廠商投標而流標。因此未來的安寧專機,讓縣府相當頭大,就以日前民眾申請安寧返鄉為例,航空公司單趟要價五十二萬五千元,讓縣府大感吃不消,但站在人道立場,為了顧及病患遺願及家屬孝心,以及為了鄉親能安寧返鄉落葉歸根,也不得不容忍承受,針對此問題,李縣長相當重視,為此還要「殺」到中央去,希望好好解決金門的醫療問題,以及民眾安寧返鄉專機的問題。 日昨,兩位重症病患申請安寧專機返鄉,是由軍方出動專機協助載運,返程則載運11位病患後送台灣治療,對於軍方的支援協助,深獲各界好評,更獲病患家屬由衷的感激。 提昇金門醫療品質,各界疾呼好幾十年,這幾年來也確實有改善,但距離民眾心中的理想還有一段距離,看到金門鄉親必需顛沛流離後送治療,看到重病鄉親安寧返鄉落葉歸根,昂貴專機費用還要地方政府來買單,金門各界看在眼裡,心裡倍感沈痛,亟盼中央應該多為離島居民著想。
-
人有定位事有定規共同打造黃金十年
時序流轉更替,中華民國已進入一百零一年,當全體國人同胞殷切期待國運昌隆,民生樂利之際,大家更應共體時艱,同以積極務實之態度,為國家社會建設與發展,打造堅實安全又安定之基礎,開啟嶄新亮麗之未來。 大選順利圓滿落幕,馬英九總統連選連任成功,足證台灣長期經營「自由民主」果實豐碩,根基穩固,贏得國際友人一致推崇與讚許,值得國人引以為傲,可知政府「堅忍不拔」之心血投入已然有成,亦且是華人世界中政治最民主,經濟最繁榮,教育最普及,思想最多元之希望,得來何其不易,大家自應心存感念,倍加珍惜。 馬英九總統曾說:「面對全球競爭壓力,未來十年,將是關鍵之十年」,我們要全面落實「黃金十年」之願景,在自信中開放,在創新中發展,在公義中前進,讓中華民國徹底脫胎換骨,躋身先進國家之林。 茲此龍年伊始,必須要有全新之國家發展大戰略,從教育、環保、產業結構、社會公平正義及兩岸區域和平著眼,致力於國家之轉型與發展,期在劇烈國際競爭中穩定勝出。 根據政府擘劃國家建設藍圖,打造「黃金十年」之國家願景,理想崇高,既有永續發展之考量,且有具體之目標,亟應務實推動。過去三年,由於國人齊力打拚,突破重重難關,締造許多不凡施政成效,也就是推動「黃金十年」建設之可靠憑藉。 欣見馬英九總統劍及履及,頃已任命具有財經背景,又有卓越表現的陳院長出而組閣,如今速戰速決,內閣人事已告全部底定,就事論事,用人是門學問,為國家選拔人才,用人唯才,適才適所,必能成事。綜觀此番內閣人事佈局既快又準,老將新血,老幹新枝,迅速就位,社會評價,咸表一時之選,非僅各具專業,學有專精,亦且才德兼具,平均年齡只有五十歲,足以承擔重任,尤以女性閣員佔四分之一,予人耳目一新、已然成為一支兼具創新、穩健之執政團隊,宣示政府決心改革正式展開,儘管仍有異議歧見,難以人人叫好,唯有秉持大公無私,說到做到,貼近民意,交出政績,付諸行動,讓大家感受得到最為重要。 再說:人有定位,事有定規,古今中外,莫不皆然。尤以中央閣員,職司襄理國計民生大業,位高權重,遴派程序,自必慎之於始,斟酌再三,知人善任,以能貫徹政府施政理想政策目標,不負國人之願望者擇優而用。所謂「酬庸」之說,失之偏頗,有欠公允。何況,時值政府推動「黃金十年」建設,任重道遠,誠非泛泛之輩所能及。換言之,祇要選對人,做對事,所用之人多能做事,將事做好,都該受到肯定,何況還有淘汰機制,政務官要對政府政策負責,幹不好,就該鞠躬下台,此乃用人一貫原則,有其法令脈絡可資依循,緣此,任何「雞蛋裡挑骨頭」話題,終將自曝其短。 總之,政府為期達成「黃金十年」願景,非僅亟需大量人才投入國家施政團隊,參與國家重大建設,進行全面改革創新,誠如星雲大師所說:「馬英九總統畢生清廉,大公無私,一切攤在陽光下,發掘人才,選拔人才,只要好人出頭天就好,好人做好事,對國家對人民都好。」爰特在此呼籲少數政客,勿再故技重施,借題炒作,內耗社會資源,讓中央閣員在「人有定位,事有定規」要求原則下,集精竭智,好好為黃金十年與國人同心協力打拚,為國家拚經濟,為百姓拚幸福。
-
再論我們的責任與榮譽
過年期間,李縣長以「榮耀金門 幸福島嶼-我們的責任與榮譽」勉勵縣政的工作伙伴,我們看了感到無限的敬佩與感動,縣長是縣民的父母官,就像父母般苦口婆心的勸導子女要努力奮鬥,營造家庭氣氛,爭取家譽,以求世代相傳,綿延不斷。而縣長也以此心情來勉勵縣民,期望金門未來會更好,這就是我們的責任與榮譽。回顧金門百年的滄桑史,從愁衣愁食到今日成為全國唯一零負債的縣市,是何其榮耀且不容易的事。若想到早期公務員的薪水比種田打漁的人還少,甚至有一段時間縣政府發不出薪水,用高粱酒抵支部分薪資的日子,到現在成為全國福利最好,幸福指數全國居冠的縣市,我們感到何其的幸福與榮耀。這些幸福與榮耀除了要感謝前人胼手胝足,流血流汗的努力打拚外,我們更要想到當前之責任在那裡?未來的榮耀在那裡? 前幾天聯合報之「名人堂」專欄中,中央大學認知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教授所寫之「要拚歷史定位就當文化總統」,文中寫到「馬總統的新內閣要拚經濟,大家都贊同,畢竟衣食足了才會知榮辱。」其中並引發一句話-「若要選票,拚經濟;若要明天,拚科技;若要千秋萬世,拚教育」,教育才是真正立國的根本。雖然目前經濟福利對金門來說,已經不是問題,但我們應如何盡一己之力,這就是我們金門人所應盡的一份責任。 上天賦予人們與生俱來而無可免除的責任,人們因實現責任而有榮譽的存在。環繞在我們周遭,且使人生價值賴以實現的,便是責任與榮譽。責任能激發一個人奮鬥向上的意志,有著責任在身的使命感,便能產生不畏艱難的勇氣,去開創偉大的事業。商業周刊在1261-1262期的封面故事提到一些成功的案例,值得我們省思與努力,雖然我們都在公部門做事,但只要我們相信自己,打拚到底,絕對會有一番成就的。在封面中有一句話「今年,是找回你最珍貴的力量」,內頁前言寫到:「我們曾經相信,只要我想要的,我就做得到;但是隨著時光飛逝,這個人生最珍貴的信念,卻慢慢的被拋棄。2012年,當全球都陷入低潮、停滯、難以翻身的負面情緒時,找回曾有的志氣,是你對待自己更好的方式」。若我們都能以此回應縣長的話努力工作,我們的抱負,我們的志氣,我們的努力,將會實現的!除了能翻轉自己的命運,而且能讓世界看見金門。 我們再看美國西點軍校,一向以培養優秀人才為己任,也為美國及世界培養不少的傑出領導人才,而其校訓就是:責任、國家、榮譽,這也就是我們應有的核心理念。戰地政務時期我們不也是以國家、責任、服務、榮譽鼓勵軍民士氣之標語。這些字雖然簡潔明瞭,但卻具有花崗石質地和不過時的偉大意義,我們都應該聽從這個偉大的精神召喚,把責任、榮譽、國家、服務的概念植入心中,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有志氣的金門人,也讓金門成為永續的幸福島嶼。
-
創造特色金門成功網路行銷
網路的快速發展有目共睹,近幾年更因為無線網路的普及,使用網路的人口呈爆炸性的增長。許多因網路致富的創業經驗不斷的出現在各個媒體,讓現代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資訊時代。 金門的觀光資源不在話下,除了地理上的障礙,不可否認的我們的確有更勝於台灣旅遊的本錢與吸引力。唯過去金門的觀光業發展和台灣以往相仿,也是靠著旅行業的團進團出打開市場,而業者間的削價競爭結果,不僅打壞了市場更傷害了金門旅遊的資本。要突破這樣的瓶頸,媒體的包裝是必需的。在網路大時代的當下,透過網路這個媒體來創造新一代的旅遊人口,肯定是未來的趨勢。 有別於過去的旅行團模式及旅客結構,透過網路進行旅遊的旅客,更是精打細算,並且要求的旅遊內容更是計較。但是,成功的旅遊經驗卻也會讓旅人成為推廣金門旅遊的種子。就像網路上流行的揪團現象、好康逗相報等,加上網路無國界,其定義的市場更遠比傳統旅行團寬廣,這些都顯示了網路行銷的重要性。 日前,金城鎮入圍台灣觀光十大小城的候選名單,雖然在目前的第二階段中得票數落在倒數的「打氣區」,但只要熱愛金門的鄉親與遊客加把勁,我們很有機會,讓金城鎮代表金門進入前十名,進而增加金門在網路上曝光的機會。 開發網路族的旅客,一則增加旅客人數,更重要的是能成功的打進網路世界,它所創造發酵的成果將無可限量與永續。要想在網路上獲得認同,創造特色與便利性是必要的。過去的研究結果顯示,網路使用者在網路上搜尋與使用網路習慣,需要能快速且方便的取得其想獲得資訊。並且經營網路內容(即形象包裝)是非常必要的,讓潛在的消費者動心,還需要有足夠的動力讓他們起而行動,這都需要相當的人力與經驗的投入。 目前縣府已出面進行「全面動員」,要求所有公部門不但要天天投票,還要投入催票行列,把這項活動視同「金門整體行銷」,連日來也確實展現鄉親的凝聚力。然而,對公部門而言,網路畢竟是虛擬世界,不容易找到著力點,也因此,民間的參與及投入,才是此一活動最大意義所在。日昨已有鄉親發揮智慧與創意,自行設計了「我愛金門金城鎮」的明信片,而且還自費印刷數千份,放在金城、金湖鎮公所等多處,供鄉親免費索取,還有水調歌頭及單車驛站等民宿業者也出面響應,將配合熱情鄉親免費提供的明信片,鼓勵住客填寫投票。 這項活動提醒我們,網路世界的經營,主題性、討論性以及時時更新的網路內容,是成功網路行銷不可或缺的要素。發展網路觀光行銷,需要政府及更多有心鄉親的投入,當前網路票選就是一個最直接的網路行銷機會,而且,更需要鄉親的熱情加入。唯有激起鄉親的熱情,所欲行銷的內容才能打動人心,進而達到目的。鄉親們,您今天投票了嗎?
-
實現金門大學島由基層教育做起
自去年金門大學掛牌起,開啟了金門教育史的新一頁,也為實現金門大學島跨出一大步。金門大學未來的發展藍圖中,理所當然的將大陸學生納入計畫當中。雖然當下開放的腳步尚屬起步階段,但是努力的腳步刻不容緩。 在直接招收大陸學生之前,兩岸之間若能透過各級學校間的交流參訪活動,勢必能為招收大陸學生做好最佳準備與宣傳。有別於大陸的教育環境,我們三級教育的內容更為多元且活潑。並且,金門的自然環境與生活文化,都相當的豐富並具有獨特性。在此基礎之上,肯定能在交流當中在大陸學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日前,救國團總團部事業處副處長孫國強於拜會李縣長的行程中,提議由本縣教育局出面「牽紅線」,讓大陸的學生得以赴金交流參訪。如此一來,不僅達到發展觀光的作用,亦對未來陸生來金求學鋪路。 金門除了擁有良好的自然環境可以進行生態環境教育旅遊活動,傳統閩南文化的深度學習與軍事戰地的體驗,都是陸生寒暑假營隊深具吸引力的活動選項。過去金門各級學校已經產生了許多的鄉土教材,以及地方上許多社團亦自發性的產生了許多活動,如:野鳥學會的賞鳥活動、宗族協會的文化解說以及金門學研究會的研討會等。豐富的學習素材,與精緻的旅遊活動,將成為最有吸引力的觀光內容。 是以,除了金門縣政府未來必須適當規畫兩岸學生的交流行程與活動內容,讓來金參訪的陸生得從旅遊中學習。在歡樂中建立學習興趣,以增加其來金負笈的意願。相關各行各業也必須共同努力,創造教育旅遊的觀光型態與環境。這是金門的新契機,需要的是全體居民的群策群力。 近日新的中央執政團隊業已成形,未來對於大陸的態度可預期的將是越來越開放。而金門則必須趁勢而起,從基層的教育交流活動,來成就金門大學島的長遠未來。
-
票選台灣十大小城為後浦小鎮打氣
一月廿一日起,由交通部觀光局舉辦的「台灣十大觀光小城」票選活動,正如火如荼的展開,從全國22縣市中的157個區、17個縣轄市、41鎮、153鄉海選,僅挑出17個小城來票選,金城鎮的後浦小城即名列十七強之列,新竹、嘉義、雲林、基隆…等縣市所屬鄉鎮區都還無緣擠上一席,能有此成果已是十分值得驕傲,然而,我們也不應過早滿足、以此為樂,截至目前為止,「金城後浦小鎮」網路票選名次還落在倒數四名內的「打氣區」掙扎,雖然經李縣長強力動員,加上部分鄉親自主發動的催票行動,名次、票數均有提升,但與第十名的台北市還有至少一萬票的差距,海內外鄉親們應該齊心協力共同加加油,為金門後浦小鎮打氣!此舉爭的不是面子問題,而是為了爾後的觀光做行銷。 「台灣十大觀光小城」票選活動開跑以來,離島縣市全都敬陪末座,但是,澎湖不知下了甚麼功夫,從一月卅日的五千票左右,四天內飆升至一萬三千餘票(2/2網站數據13418),將原本倒數三名的名次,一下子闖進了複賽(前十三名)之列;我國首都台北市的信義時尚之都,更是在三天內(1/31~2/2)從5047衝到12119票;反觀我們的「金城後浦小鎮」,還在烏龜慢慢爬,繼續和馬祖北竿鄉、花蓮縣瑞穗鄉在最後三名手拉手相依為命。首都台北可以在短時間內爆增七千多票不足為奇,但為什麼同樣身為離島縣市的澎湖,也能造就這個「奇蹟」?再以台中大甲為例,市長胡志強及觀光旅遊局長張大春在8日上午召開記者會動員催票,短短一天之內票數暴增兩萬票,排名也從原本的十名邊緣(第十一名)一下躍居第四名。姑且不論地區現有觀光建設充不充足,只要「積極宣傳」其實金門也做得到。 如果,相關單位能夠下點功夫做宣傳,比方說舉辦抽獎活動,以主動積極的方式來獎勵投票者,和交通部觀光局聯手,取得投票給金門後浦小鎮的名單,或由縣府「另闢蹊徑」,另行開設「專用電子信箱」,請參與網路投票者,將投票畫面用拍照或截屏(print screen)的方式擷取下來,寄至指定信箱參加縣府特別舉辦的抽獎活動,以招待金門旅遊方案,諸如:台金來回機票加上免費住宿與套裝行程,或將使用期間限制在「城隍季」慶典期間,收「一石兩鳥」之效,除了刺激投票,還能順道為迎城隍打廣告;亦可考慮情商金酒公司針對此活動推出有異於市售普飲酒的優質限量版紀念酒作為獎項,只要將現有庫存撥出年份較久的優質酒,打上流水編號限量贈送與發售,且其中001、008、066、088、101、168等特殊編號,可以考慮作為彩品,亦可考慮對外標售,相信不但能吸票,還能再掀金酒風潮。易言之,只要網際網絡與媒體宣傳管道使用得當,不用耗費高額成本,「後浦小鎮」的得票率也能一日千里,擠進前十強絕非夢事! 六日李縣長親自主持了工作協調會議,宣布催票總動員,連日來後浦小鎮的得票數已有起色,八日晚間已將名次往前推進一名,但距離擠進前十名至少還有一萬票以上的差距。出面承辦本案的縣府交旅局,正研擬抽獎「加碼」腹案,但該如何進一步結合地區觀光產業及各界民間力量,強力推動整合行銷,還有待持續的創意發想與加緊努力。 闖進十強的目的,面子問題其次,為金門「觀光行銷」才是重點!透過票選活動,不需要太多的廣告預算,就能提高全國媒體的能見度,縣政府提供獎項,也只要發揮巧思、略施小惠,還能創造話題。如果沒能在此輪的複選中晉級,而在複賽止步,那麼延續性將戛然而止,將可惜了這麼一個可以好好發揮的平台。 「台灣十大觀光小城」活動只是一個平台,把握每次曝光契機,好好「借題發揮」,對金門觀光行銷將有推波助瀾的效果,現階段,還是要請鄉親們幫忙上網投票(詳情請登入「台灣十大觀光小城」活動官網:http://十大小城.tw/),也期盼相關單位多使點力,共同為我們的金門後浦小鎮加油打氣!
-
戰地36金馬解嚴二十年
──金門文化局成立「戰地三十六文獻委員會」所彰顯的金馬民主社會價值 從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九二年,長達三十六年之久的「金馬戰地政務實驗」,民間習以「戒嚴軍管時期」看待這段時空,但存在於這段歷史的法令法規、文件文物,以及對金馬政治制度、社會發展所產生的衝擊,乃至於期間所發生的「金馬民主運動」所造成的影響,迄今仍缺乏完整的史料保存研究,也缺乏對此一時期的政治論述;歷來的「十一月七日金馬解嚴日」,僅見民間發起過幾場紀念活動,官方幾不曾介入參與。今年是金馬解嚴二十周年,我們終於看到官方主導成立「戰地三十六文獻委員會」,並定二月十一日上午在金門文化局召開文獻委員會議,緊接著,二月十二日上午新北市金門同鄉會也將舉辦「關心金門座談會」,共為邁入解嚴二十年的金門社會回顧歷史,尋找出路。 「歷史的錯誤可以被包容,但不可以被遺忘」,民進黨執政時期,二○○七適逢台灣解嚴二十周年,時任行政院長張俊雄發表談話,直指「戒嚴」是一項歷史錯誤,並宣告七月十五日為國定台灣解嚴紀念日,此舉對較之台灣地區遲五年始宣告解嚴的金馬、金馬人也造成心理衝擊,同年七月十三日,我們在金門日報社論主張〈金門人有自己的解嚴紀念日〉,指出「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五日台灣解嚴那一天,金門還置身在漫長的戒嚴、軍管煎熬中,必須在五年後的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七日,方告解嚴,卻是政府『為德不卒』的解嚴,因為軍方再搬出軍事特別法《金馬安輔條例》取代戒嚴令,套住金馬人的脖子,直至一九九八年五月二十九日始告廢止。嚴格說來,金門人的『解嚴日』,晚台灣不是五年,而是十一年。『一國兩制』的歷史錯誤不可遺忘,金門人有屬於自己的解嚴日,不是七月十五日,請記得它是:十一月七日!」 二○○七年十一月七日,金馬解嚴、戰地政務十五周年,金門縣鄉土文化建設促進會主辦《戰地36:金馬解嚴十五周年戒嚴人權系列展》,在庵前村民防戰鬥坑道展出,展示主題「有證才通」、「無所不管」、「全民皆兵」、「曾經軍管」及「不要軍管」等五項,吸引了大批民眾、學生,也引來了當時的副總統呂秀蓮、文建會主委翁金珠等中央官員前來觀展,讓官民對金馬戒嚴、軍管史有一次重新面對、檢視的機會,主辦單位並於活動中呼籲發起成立「戰地政務暨金馬民主運動紀念園區」,盼能藉此喚起官民對戰地政務時期文物與民主記憶的保存。 繼戒嚴人權系列展後,二○一○年十一月七日,金門鄉土文化建設促進會等民間團體又在金城鎮公所主辦《戰地36:金馬解嚴十八周年文化論壇》,會中提出多項建言,包括「重建金馬共同記憶,戒嚴史編入鄉土教材」、「官民共同成立金馬戒嚴軍管真相調查委員會」、「建國一百年紀念活動,應納入金馬戒嚴史特展」、「促請政府訂十一月七日為金馬解嚴紀念日」等。 二○一二年十一月七日,金馬就要解嚴二十周年了,無論民間或官方,我們樂見越來越多個人或團體投入對金馬戒嚴、軍管歷史的記憶保存、文獻研究及紀念活動推展,特別是金門文化局能以寬廣視野、包容態度發起成立「戰地三十六文獻委員會」,其立意與作法,正符合金門大學教授江柏煒在金馬解嚴十八周年文化論壇所陳述,「在確保台灣的民主價值上,金門是一個起點,不論是關於民主、人權上,或是對於人權、民主的壓抑與戰地史的共同經驗進行連結比對,甚至思考如何把金門的特殊的戰地史放到世界史的角度來講,成為人類重要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