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由國中智慧鐵人創意競賽,談九年一貫教育新思維
有人說:「喊了十年的教改,好像看不到成效,甚至充斥在另一種聯考的競爭中,把下一代壓得喘不過氣來。」的確如此,綜觀我們周遭的許多父母,總是抱著和別家孩子比較的心態,或是一些社會人士以粗淺的觀念,把學校的基測成績拿來當作學校的辦學績效,使得學校校長、老師無所適從,因此,也造成孩子從小在父母個人主觀思維模式下,安排一連串不符合孩子興趣的學習內容,卻不知當前孩子的學習已經不只是彼此間的競爭而已,還要能在社會中獨立自主、解決問題、創造機會、及培養工作能力,才不至於將來學非所用,無法找到理想工作,而造成社會問題,這才是最重要的課題。 有部分人士也質疑「九年一貫課程」到底是好或不好?九年一貫課程的精神是「國中小課程一貫設計」及「教學創新、主動學習」,其基本內涵為人本情懷、統整能力、民主素養、鄉土的國際意識及終身學習之綜合表現,並著重十大基本能力之培養,其內容涵蓋七大領域及六大議題,且強調學校本位課程、多元評量及社會資源的應用。由此次台北縣板橋國中主辦的「第三屆(96學年度)台北縣金門縣國民中學智慧鐵人創意競賽」得知,其競賽課程之設計乃配合九年一貫教育精神與內涵,目的是加強兩縣創造力發展交流、增進跨縣市學生觀摩學習機會。本次活動也受到本縣教育局的重視,核派金湖國中創意小子隊參加,並補助經費,希望藉由活動之參與,能培養學生手腦並用,勇於創新的精神,並能訓練其富創意、有智慧、有耐力、有計畫之能力,激發學生創新設計的潛能,透過團隊默契與集體製作,結合體力、膽識、知識、智慧,完成三天兩夜的創作過程,這也是教育改革、教學創新之最好模式。希望金湖國中之學子能有好的成績表現,甚至將此活動移植到金門來,以開啟金門教育之新思維。 本次活動的主題是「活力創意大台北、幸福美麗好未來」,其焦點議題是環境與生態保育,因此,若以我們金門學生之製作意向,改為「活力創意新金門、幸福美麗好未來」,將更為切題,使其能發揮「智慧思維飆創意;鐵人才藝秀青春」的機會。也真正能表現九年一貫精神-「教學創新、快樂學習」的效果。 本次活動在板橋國中團隊精密的設計執行下,構思甚為完整,各代表隊伍必需在連續48小時內,打造一座人文與科技的理想城市藍圖,以平面或立體構成,展現其意涵與價值,並確實做好環境與生態保育工作,以回收再利用的材質為主,讓未來的城市更為美好,也讓地球能永續發展。為考驗其語文能力,每隊也必須編寫一篇500字為限之文章,說明團隊智慧的設計理念、意涵與價值,並製作中英文海報,透過2分鐘的說明和表演,呈現創作成果,其整個活動內容,可以說已符合七大領域、六大議題及多元智慧的能力指標展現,也順應國際教育潮流!如果我們的教學與評量方式,能以此模式呈現,則未來教育必有更好的成果。 由以上的活動意義、過程實驗、成果展現,可以發現我們教育改革已經有良好的經營模式。近年來,國家的教育改革最受矚目的是九年一貫課程的改革,希望能藉此培育主動快樂學習、且具有創造發展能力的國民,以提升國人的教育水準。雖然在實現教育理想的過程中,仍然產生不少的爭議,但是我們更必須有信心地持續推動,畢竟這是百年樹人的事業!我們在面臨九年一貫之種種要求與期望等問題,包括教師合作進行統整教學、開放教師編寫教材與選擇教科書、各學習階段之課程銜接、全國學科基本能力測驗的成績兩極化、開發學習資源分配不均、及教育城鄉差距等問題與疑慮,均需以新思維作適當的修正與因應,才能達到九年一貫課程的理想目標。
-
公僕應以「親切、自然、主動、快速、實在」態度為民服務
──從各單位舉行年終工作綜合檢討會談起 臘鼓頻催,春節又將到來,每到此時,除舊佈新,政府各級行政機關顯得格外忙碌,忙於清理積案,趕辦年度決算,召開一年一度年終工作檢討會,檢討過去,策勵將來,釐訂下年度施政計畫,希望再創新猷。 有檢討才有進步,要進步必須檢討。恆久以來,不惟政府行政機關重視檢討制度,許多民間公司行號,也都不遑多讓,有樣學樣,到了年關總要來次大清倉總結帳,詳細計算一年盈虧實況,俾供決定營運方針,期能鴻運大展。 檢討工作,最忌流於形式,虛應故事。應該依其程序,認真進行,實事求是,期以發揮實際功效: 一、檢討方式:概分兩種,亦即「定期」與「不定期」是也。所謂「定期」,係指政府各級機關及公營事業機構、各鄉鎮村里,每年六月及十二月中旬必須各召開一次工作檢討會。至於「不定期」,係對專案列管或一般重大工作項目,為能有效掌控其工作進度與品質,而要隨時提出檢討,促使工作順利進行,達成預定目標。 二、檢討重點:其中包括本年度施政計畫。執行成效與優缺事項檢討。改進意見與建議事項。下年度預定施政重點。 三、成果處理:檢討會議結束,即應陳報檢討結論。好者再求精進,不周部分加強努力,迎頭趕上。且須分別逕向民意機關(縣議會、鄉鎮民代表會),提出年度施政計畫配合經費預算執行情形報告,接受質詢指導。 隨著各單位檢討報告出爐,欣見各級主官都能懍於工作職責,交出亮麗成績單。鉅細靡遺,縷列出工作得失。且能面對問題,提出新願景,新希望。而也期勉所屬同仁共體時艱,加強本職學能,主動深入民間,落實為民服務。顯示縣政團隊成員,愛縣愛鄉職志不變,服務鄉親熱忱不減,再接再厲,不斷向前。 然而,當前社會呈現多元發展,民意需求持續高漲,僅有口頭與書面檢討,誠然不足含蓋全般。因而如何廣納民意,掌握社會脈動,正是施政重點。茲有以下淺見,願與公僕共勉: 一、要有新的體認,認識自己,親近民眾,自己也是民眾一份子,愛護民眾,即是愛護自己。服務鄉親,就是服務至親。用心服務,則能減少民怨,化阻力為助力。 二、要有求新求變精神,特別是工作觀念,不能一成不變。須知觀念清新,才能大公無私,不偏不倚,不亢不卑,做該做之事,說該說的話,是非清楚,善惡明辨。克盡為民服務之責任,提高行政效率,將最好工作成效呈顯出來。 三、要改變工作方法,首應改善服務態度。並以「親切、自然、主動、快速、實在」,提供民眾最優質服務,讓民眾感受得到。這也是「步伐穩、姿態低、行動快、績效好」最高施政準則。 總之,檢討工作結束,即是展開行動,重新出發之開始。今年之缺點,成為來年之優點,大家一心一德,全力以赴,檢討才有意義,施政績效就能直線上昇。
-
風華再現:恭賀水頭得月樓與黃輝煌洋樓修復落成
歷經年餘的整修,做為金門地標之一的水頭得月樓、黃輝煌洋樓竣工落成,為金門的文化資產保存及活化利用增添了歷史性的一頁,也為金門的文化觀光資源錦上添花。為表重視,金門國家公園黃文卿處長將邀請營建署長林欽榮、李炷烽縣長、蔡輝詩鎮長、許華玉議員、陳天成主席、金門技術學院李金振校長等各界貴賓,舉行隆重的落成啟用典禮。 得月樓,興建於1931年,樓高11.26公尺,牆厚40公分,地下一層,地上四層,是守護富裕僑村水頭之銃樓。這座名聞遐邇的銃樓,係水頭長房五樹派下十九世、僑居印尼麻里吧板致富之族人---黃輝煌所建,委由閩南匠師陳南安及本地古崗匠師所承建,「得月樓」三字則為地方名人許維舟題字。同年,黃輝煌亦於銃樓東側後方興建了一幢中西合璧、裝飾精緻的大洋樓,樓高二層,附有護龍,以作為落葉歸根、安享晚年之需。當年,得月樓與黃輝煌洋樓的落成可謂地方盛事,作為近代金門僑匯經濟繁榮與地方治安不靖之雙重現象的註腳。 1937年日軍侵華、佔領金門,與許多歸僑一樣,黃輝煌被迫逃離家鄉,再赴南洋避難。甫落成不久的洋樓與銃樓,人去樓空。後更因軍管與戰地政務統治,洋樓一度成為軍方使用或農忙托兒所,失去昔日的風貌。1995年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成立,致力於金門人文資源及傳統聚落的保存。水頭聚落不少具有歷史與藝術價值的建築物,在國家公園的「設定地上權」制度支持或傳統建築修復補助下,逐漸恢復昔日的榮景。 眾所皆知,金門傳統社會對於產權的鬮分多秉持「家族共有制」的原則,建物產權極為複雜,加上部份派下所有權人移民至海外及臺灣各地,擬修復一幢昔日的建築物並非易事。經過溝通與努力,國家公園取得所有權人代表黃延欽的同意,於2005年5月中旬委託水頭鄉親遠赴印尼完成「設定地上權」之合約,終於促成修復。修復工程由許育鳴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現代營造股份有限公司施工,於2007年4月開工,至2007年12月竣工,工程經費為新臺幣2,007萬元。洋樓與銃樓的重新啟用,配合前些年修復完成的金水國小、黃永遷及永鑿兄弟洋樓等,形成一個面狀的歷史建築群,並且再利用成為展示館或民宿,使得水頭中界│這具有南洋殖民地異國情調的地區│更具當代的魅力。 得月樓及黃輝煌洋樓於2003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被賦予了︽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法定地位。在營建署的支持下,由金門國家公園編列經費,同時獲得金門縣文化局、水頭鄉親的協助下,得以順利修復完成,吾人應給予最大的祝福與掌聲。 一直以來,金門公部門與民間社會對於「歷史保存與再利用」的重要性有著高度的共識,也多認為這是金門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中洋樓是標誌著僑鄉歷史最重要的文化資產之一。近年來,除國家公園範圍內的聚落外,陸續有一些重要的案例被修復完成,如成功(陳坑)陳景蘭洋樓、下堡翁贊商及贊榮兄弟洋樓等。根據金門技術學院建築系主任江柏煒的調查研究,二十世紀初期金門建有150餘棟洋樓,風貌上同中求異,各具價值。是故,金門縣文化局、金門國家公園若能進一步擬定近中長程之目標,擇其中具有重要價值與可行性之個案,或設定地上權,或鼓勵、補助民間自行修復與經營,使之成為歷史教育或文化觀光的資源,才能有效發揮金門特色,並帶動地區傳統工藝匠師、微型文化產業(如民宿或小型特色餐飲之經營)的永續發展與品質提升。
-
重倡論孟教育此其時也
「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二千多年前孟子的一席讜論,對照於今日民風,對照於此次民進黨立委選舉大敗,是多麼地發人深省! 此次立委選舉結果,綠軍幾乎全軍皆墨。站在政黨政治立場,當然各有解讀,一些所謂的策士、名嘴甚有機關算盡的盤算;乃至模糊了此次民意呈現的意義,實非民主之幸,更非人民之福。我們基於社會公器的職責,願從另一角度來解讀此次民意之所現:與其說是藍軍大勝,不如說是反映了長期以來,廣大有識之士,對廟堂之士違人心,揚邪說,張詖行,盪淫辭的反感與唾棄。 易言之,此次藍軍大勝之主要關鍵,並非選制之改變,更非藍軍優異所致,而是執政者之表現大失人心所致:君不君,臣不臣,從層峰乃至位極人臣的閣員,不僅在於執政失利,最重要者在於言行不符,敗德喪行,上有偽詭恣權之行,下有奴顏婢睞之效,進而視德如棄,視品如土,既使東窗事發,也能利用其權勢,遊走法律邊緣,嘲諷司法體制,致令整個社會瀰漫民免而無恥之地步,而今落此選舉結果,誠真果報不假! 我們且將眼光收回於金門,且捫心自問:號稱文化重鎮的鄉親,是否明白選票主人的權益?是否明白今日手中一票,是攸關明日國家命運之一票嗎?是否明白有什麼樣的人民,就有什麼樣的民代及政府;有什麼樣的民代及政府,就有什麼樣的政策及施政;有什麼樣的政策及施政,就有什麼樣的教育及民風;有什麼樣的教育及民風,就有什麼樣的人民之輪迴?我們且再捫心自問:鄉親手中這票,是否依據立委職責,責求於各候選人之人品、學能來抉擇?或是出自於封建時代的宗親限界;民主初萌的地方派系;幼稚無知的人情壓力,乃至於不堪聞問的金錢交易等,以致貽禍後代子孫!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power tends to corrupt ;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這句出自英國貴族,艾頓爵士Lord Acton的名言,決非是憑空掉下來的;端賴制度性的權力制衡。而制定此種制度的卻要靠國會諸公,但別忘了,此種自宮的法案是違反自利的人性。因此,必須整個社會具有大公無私的普世價值;所有政客民代負有以天下蒼生為己念的選票壓力。若朝野上下都能以此良風自勉,進而以此良風來期許民代政客,亦能以此標準來抉擇民代政客,自能選出潔身立品之民代政客;有此潔身立品之民代政客,自能制定權力制衡的法案,自能防止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之宿命!誠所謂民之歸仁,猶水之就下也! 「半部論語治天下!」此次立委選舉,選民以選票教訓失德之綠軍;反過來說,藍軍更應戒慎恐懼,與其說是選民所厚望,不如說是選民對道德之期盼。因此,我們寄望於新科立委,應深體民心之所向,民意之所冀,重拾久已不溫之道德教育;重朗久已絕口之論孟訓條;重倡久已不行之操守言行,期使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之讜論再現!這才是此次各黨應自吸取之教訓;而非汲汲於政黨得票席次之算計,如此才是此次選舉結果之時代意義!
-
從立委選舉結果看總統大選
這次立委選舉已塵埃落定,藍綠勝負差拉大,國民黨以絕對多數的八十一席進入立法院,取得國會主導權,對未來四年的政局發展具決定性影響。藍軍狂勝,嗅覺敏銳的國際投資集團或投資客們首先反映,選後這一週的前兩個交易日,外資匯入計四十餘億美金,股市指數兩天累計漲了三九九點,這樣的「慶祝行情」,顯示出他們對立委選後政局穩定的期待,同時對照出台灣社會「人心思變」、「民心望治」的心情。 這次立委選舉的結果,重創了民進黨支持群眾的期望,他們無法理解民進黨何以慘敗到這個地步。所以,從因果關係來說,民進黨執政這將近八年來,治國無方,朝野對立嚴重,社會不安;其次,意識型態掛帥,冒進的台獨路線,讓人民感到不安;再者,第一家庭及政務官貪腐頻頻,喪失了清廉形象,人民反感;同時,經濟搞不好卻怪東怪西,又與民對嗆,傷了民心;要再細說,豈僅此四端,可謂罄竹難書。因此,民進黨這次敗選,事實上是人民對陳水扁執政這七年多政績的審判和懲罰,也是對陳水扁政府的不信任投票。 立委選舉結果揭曉當晚,陳水扁以民進黨主席身份,率領黨內要員開記者會,承認敗選並以頗為感性的話語,表示辜負了台灣人民的期待,「將謙卑檢討反省」,卻在談話結尾時撂下一句「席次可以輸,台灣不能輸」,這話為緊接而來的總統大選留下了懸疑和令人充滿想像的空間。他真的會放手讓謝長廷在總統大選中主導選戰嗎?觀其以往言行不一的紀錄,答案自然很清楚。君不見,選後次日出國「拚外交」的陳總統,何曾停止過對民進黨或謝長廷下指導棋?尤其提出「台灣沒有中間路線」、「入聯公投是正確必走之路」,形同在謝長廷頭上加了緊箍咒,必須綁著深綠硬幹到底。 連日來,台灣媒體或政治學者對立委選後政治局勢的可能發展評論不止;尤其對馬英九如果贏得總統大位,行政權、立法權一黨獨大的局面多所預測、評析。具特殊政治立場的學者或媒體,甚至憂心台灣將「民主倒退」或「回到威權時期」;謝長廷則表示一黨獨大台灣未來的政治生態、台灣安全與獨立現狀面臨挑戰,如果由他擔任總統才能扮演「平衡」、「守護台灣」的角色。這些說法,顯示若干人對台灣的民主缺乏信心,也輕忽了人民的智慧與力量。 謝長廷面對民進黨敗選後的困局,聲言要「大立大破」,展現背水一戰的決心。但是,在媒體所謂「黃金七天」中,先是拜會獨派大老辜寬敏及黃昭堂二人,表示將繼續推動台灣入聯運動;接任代理主席後,收容殘兵敗將、分派黨職,但是黨內未見團結一致的氣勢。尤其是,總統選戰正要開打,勝負未定,卻先拋出「消極行使總統職權」的構想,隔日卻又提出不釋出組閣權的說詞,每日一辭,前後不一。凡此,仍然是走回「拚入聯」、「拚口水」、爭權位的老路,看不出有反省檢討的誠意和行動,如何去感動人民呢? 如今,國民黨在國會絕對優勢,馬英九勝選機率各方看好,忽聞可以不同黨籍的總統來平衡或制衡國會之說。回顧民進黨執政八年,陳水扁從「新中間路線」退縮到擁抱深綠,「朝小野大」的政黨惡鬥,老百姓深受其苦。所以,究竟是要讓行政權、立法權一黨獨大好做事,或者延續「朝小野大」的政局繼續亂下去,還是由選民來決定吧!
-
數字會說話──從政黨結構與投票率看金門第七屆立委選舉結果
中華民國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結果於元月十二日揭曉,國民黨取得壓倒性大勝,應選一百一十三席中,拿下八十一席,超過立法院三分之二席次;民進黨只拿到二十七席,為創黨以來最大的慘敗;無黨團結聯盟三席,親民黨和無政黨推薦者各一席;其他如新黨、台聯黨、紅黨::等小黨,則全軍覆沒。第七屆立委的全國總投票率為58.5%。 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金門選區,「六搶一」激烈選戰中,無政黨推薦的候選人陳福海以九九一二票對九八三八票,以七十四票之差險勝國民黨提名競選連任的吳成典;其他候選人,無政黨推薦的李沃士、胡偉生各獲五千二百七十四票、一千零七十票,民進黨的唐惠霈獲四百三十一票、公民黨的高絃騰獲三十九票,金門縣區域立委選舉人數為六萬三千四百五十一人,發出選票二萬七千零八張,其中的有效票為二萬六千五百六十四張,無效票四百四十三張,投票率為42.56%。 金門第七屆立委選舉結果,寫下了幾個紀錄,一、全國唯一一席無政黨推薦的當選人落在金門,二、全國唯一符合選罷法新規定落選得票差距在千分之三以內可申請非訟重新驗票的落選人也發生在金門,三、全國二百九十五位候選人中獲最低票數者(三十九票)由金門開出,四、金門地區投票率42.56%遠低於全國總投票率58.5%並創下金門有立委選舉以來的投票率歷史新低,金門所轄的烏坵鄉更創下全國各鄉鎮僅見的10.64%最低投票率。 不談候選人的人格特質、政見訴求,也不論選舉過程的糾葛;純就政黨與投票結構面來看,這一次金門立委選舉,可以觀察出「政黨」支持(提名)力量的變化及人民政治選舉參與度的降溫。 就「政黨」面分析,自一九九二年金門解嚴、終止戰地政務十六年以來,期間歷經了六次立法委員、二次國大代表、四次縣長選舉,所有當選者全屬「泛藍」(國民黨、新黨)的天下,即使陳清寶、陳福海未獲政黨提名或推薦自行參選並當選立委,但其政黨屬性仍係國民黨,陳清寶甚至在當選後即重回國民黨;而民進黨與無黨籍者,十六年來,從未在金門拿下過立委、國代、縣長席次,得票數也多在百位數打轉,民進黨唯一得票破千位數者,是過去參選過立委的陳滄江及參選過縣長的陳昭南。因此,所謂「政黨」支持(提名)力量的變化,候選人的勝出條件仍必須先建立在「泛藍」屬性,其次是宗親力量及候選人個人條件的配合,陳清寶如此,陳福海也如此。 再從「投票率」的結果作分析,解嚴、小三通以後,金門地區人口數不斷增加,截至二○○七年九月底止,金門縣總人口數為八萬零一百一十九人,立委選舉人數也達六萬三千四百五十一人,投票率卻僅有42.56%。戒嚴時期的中央民意代表選舉,以國大代表作觀察,金門地區多屬國民黨提名同額競選局面,投票率多超過95%,以上,開始呈現下滑趨勢是一九八六年的國大代表選舉,無黨籍的黃積軍挑戰國民黨提名的謝炳南,投票率降至87.3%;一九九一年的第二屆國大代表選舉,投票率再降82.8%;一九九四年的第三屆國大代表選舉,投票率大幅滑落到69.4%。此後,無論立委、縣長選舉,投票率也多處在六至七成間;而像此次立委投票率驟降至五成以下,說明了驟增、呈現多元的人口數,並未拉高金門的政治選舉參與度,也浮現出設籍人數並不代表實質居住人口數的迷思。人口數與政治力、社會力的面向,藉由這次投票率,確實可供人口政策的研究分析面。 金門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在風平浪不靜中落幕了,數字會說話,但盼從政黨結構與投票率作為金門轉變中政治、社會的一個觀察指標,找回金門人的熱情與未來。
-
從立委選舉結果說起
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揭曉,出現了許多意料之外的結果。首先是泛藍取得空前的勝利,當選八十一席,跨過四分之三門檻,展現一黨獨大的氣勢;執政的民進黨僅獲二十七席,未來朝野的國會互動,備受矚目。再者,金門選出了全國唯一的無黨籍立委,勝差七十四票,也是全國唯一落選得票差距在千分之三以內的選區,依據選罷法的新規定,落選人可在一周內申請非訟重新驗票,加上選前的賄選疑雲,雖然選舉已經結束,但顯然紛爭未了。 多數媒體將本次立委選舉定調為總統大選的前哨戰,更是對陳水扁總統的信任投票,結果或早可預見,但會以如此懸殊的席次落差收場,還是跌破許多專家的眼鏡。箇中原由,除了選制改變、執政績效不佳外,冷颼颼的投票率更反映了人民對反覆的族群操弄、狗血動員已經厭倦,再多的政治口水,也紓解不了「荷包扁扁、怨氣滿滿」的事實,人民用選票教訓了執政黨,同樣的給了在野黨借鑑。讓人更憂心的是,一黨獨大的國民黨會不會走回以前獨裁的老路?中箭落馬的民進黨會不會動輒上演癱瘓議事的戲碼?三月總統大選緊接登場,可以預見的是,國內政壇絕對不會平靜。 依負面觀點,首次的國會單一選區兩票選制,給了地方政治版圖重新洗牌及派系、黑金復辟的機會。因為選區相對縮小,地方派系的角色更加吃重,相應的黑金及賄選疑雲更加甚囂塵上,原本以為捉對廝殺的結果,會讓候選人偏向中道,沒想竟成了一場不講政策,黑函、口水滿天飛的選舉,如此產生的國會議員素質,令人憂心。從正面看,因為選區縮小,未來的立委只能更用心的在基層溝通與選民服務上,才能獲得更多的認同,同樣的政黨也必須確保良好的形象及政績,才能獲得廣泛的政黨票認同;但相對的,過分強調的地方色彩及本位主義,卻可能損及國家整體利益及真實的公共利益,尤其像金門這樣的小眾選區,能否逃脫被漠視、犧牲的命運,不無疑慮。 以上所談的,都是基於政治環境改變下的可能設想,會不會發生?誰也說不準,畢竟「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管大環境怎麼改變,終究得靠人的意志、信念,以及實務運作,才能有所成就。就如,國民黨不想淪為必敗的驕兵,民進黨同樣也苦惱如何才能讓哀兵反敗為勝;金門一席立委或許起不了多大作用,但在立委減半的前提下,至少先天上已有兩倍於以往的政治實力,再加上票票不等值的優勢,如能善用離島立委與無黨聯盟間的合縱連橫,未嘗不能形成一股關鍵的勢力,讓鄉親們殷盼許久的經濟特區、擴大小三通、經貿中轉、公務員額、稅款分配、建大橋等政策訴求,早日付諸實現。 還是那句老話,「你可以不關心政治,但不代表政治不會找上你。」從選舉結果看,國會一黨獨大後的政爭紛擾難免,褊狹意識型態漸失市場,理性政治逐漸抬頭。反觀金門,宗親情節仍舊左右著選情,賄選疑雲依然揮之不去,改變自非一蹴可及,但只要有心,匯聚涓滴力量終能讓金門的民主日漸成熟。期盼選舉爭議早日落幕,畢竟選舉已經結束,該是做事的時候了!
-
由金門社區營造之成果,談永續城鄉規劃新思維
近來地區許多社區均推動一系列活動,包括社區營造博覽會、社區營造嘉年華、社區美食文化展……等,內容豐富充實,且具地方特色!同時也成立社區營造推動委員會,力行「社區總體營造推動政策與計畫平台」及「社區資源的開發與應用」等議題,使得本縣最近榮膺全國25縣市城鄉風貌執行績效評鑑,包括城鄉地貌改造第一名、都市社區新風貌│偏遠鄉鎮及離島型第二名、創造台灣城鄉風貌示範計畫第三名,這一切都證明過去縣民齊心努力之成果,也給本縣所有努力執行這些事務之政府官員及民眾之一大鼓勵,但是我們仍然需要具備新的思維,具體的行動,再次邁向全球化、永續性及地方性之整合,規劃永續城鄉之新遠景! 根據永續城鄉新思維之規劃,包括六個面向:即土地倫理、生態足跡、緊湊城市、社區主義、賦權及全球化。而在其發展當中,又須兼顧環境、社會、經濟三個系統之健全組合,才能建構一個具有人性尺度的生態、生活及生產之環境,將城鄉社區的人文、歷史、社會及產業特色融入自然環境,並能成功地創造永續無限的未來! 首先談到『土地倫理』的用意,根據金門地方永續發展策略規劃中議題二之(四)指出:對土地資源之開發與利用,建立成為適合居住的永續島嶼,其中包括土地的管理與利用、防制濫墾濫建、精緻農業、保留傳統聚落及歷史風貌等,這些都以『土地倫理』為基礎,將土地、水、動植物和人類,建立一個「共生」的合作模式,使人類的角色從「土地征服者」轉化成「使用土地的一員」,這也是符合牛津大學教授Leopold所說的生態倫理規範,對生存奮鬥的行動自由加以管理與限制。 其次,談到『生態足跡』,在學者對環境與發展關係的衡量中,將生態容受力定義為「生物環境所能支持生物品種的最大量」,金門幅員小,我們應重視的是「在未來永久生態系統之維持下,應考慮到金門永久支持的最大人口數」。因此,在金門永續發展的規範中,除了建立生物多樣性的保育機制外,尚需推動永續發展教育文化活動、活化社區生活、建立環境意識、進行綠色城鄉規劃建設及生態環境維護工作! 第三談到『緊湊城市』的涵義,是指一個城市中,經濟及社會活動之重疊,且重新定義城市為「社區為主的社會」,它必須是當地居民日常生活中活動、生產和地方文化的表達,在創造一個健康、無污染的生活環境,提供有活力社區的彈性結構,有自己的公園及公共空間作為大眾活動之場所,這也是我們金門努力推展社區營造,推動環境綠美化,使金門成為國際化花園城市之永續發展議題。 第四談到『社區主義』,即強調社區居民之間共同歸屬感,形成具有社會、心理及文化關係的共同體,並在從事各種活動時,彼此均有互相依存的關係。因此,目前金門各社區之發展均具有此項特色,本縣幾個有名的社區發展協會中,包括東坑、新前墩、浦邊……等,均以此為社區發展機制,使社區民眾都能體驗在使用社會資源時,形成相互尊重的『社區主義』的新思維與社區共識,並改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第五談到『賦權』的定義,最近二十年以來,愈來愈多的人主張民眾應廣泛地直接參與影響其生態、生活、生產環境的任何規劃、設計與開發的行為過程,這也是民眾「被賦予權利」的重要決策行為。今天金門之各個社區發展也均強調社區公共議題的自主權,這在永續環境規劃代表著兩種含意:第一是主張在同一社區之居民,有關工作、休閒、生活之任何決策中,居民均有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利;第二個含意是規劃社區之專家或學者必須尊重居民意見,讓社區居民均能容易了解及塑造自己生活環境的重要性,並能以社區共同體之發展模式,創造永續性和地方性的城鄉環境風貌及社區生活價值! 最後談到『全球化』的意境,在全球化之趨勢演變中,除了代表人類生活範圍之擴大,也充分代表在全球經濟之結構下,城鄉發展有賴兩者相互影響與離心關係的互動過程,因此「全球地方化」、「地方全球化」顯得更為重要。就此而言,永續環境規劃新思維應強調全球化與地方化的互動關係,連結城鄉之間的生態、生活、生產等三生的活力與生機,進一步提升都會性、區域性、全國性及全球性的社區總體營造! 綜上所述,欲達成永續城鄉規劃之目標,除了遵照上列各要項之原則外,尚需尊重城鄉各有獨特、珍貴的自然與人文歷史特質,金門正是符合這個新思維的發展趨勢。雖然有少數人持著不看好的態度,但是只要大家不斷提昇自己、改變觀念、強化信心、具體行動,必能建構一個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永續金門環境規劃藍圖,成功地邁向國際化的觀光島嶼!
-
校園的純淨與安全環境亟需大家共同營造
──從一個替代役男性侵女生談起── 報載:校園現狼跡,替代役男性侵國中女生,消息見報後,社會一片嘩然,頓時成為話題,傳說紛紜。那會按呢?真象如何?是學校行政管理有缺失嗎?還是學校保全未盡職責?後續處理是否妥善?誰該負起什麼責任?一連串問號,盡是關切與關心。 眾所週知,學校係以人文、道德、生活、健康為教育主軸,保持校園純淨與安全,會讓莘莘學子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環境完成學業,學會為人處世道理,凡此不啻是學校之責任,也是每個家庭與社會共同應盡之義務。 替代役男得有機會進入校園服務,自應善加珍惜,利用有限役期,在自己工作崗位上,紮紮實實作出貢獻,怎可利用服務之便,傷害猶未長大成人,亦且感情懵懂之女生。敗德亂紀,觸犯刑章,誠為社會所不容。 再說:分發學校服行替代役者,不改其具有之軍人身分,應以奉公守法為天職,當為而不為,不應為而為之,既非做人應有態度,亦為軍紀所不許,又將如何面對自己父母、長官、同僚? 無可諱言,隨著時空環境改變,學校教育生態也在不斷改變。身為人師者,肩負亦教亦育重責大任,但期每個學生都能循規蹈矩,認真學習,他日步出社會,為社會人群服務。這也是為人父母者最大願望。已故資深教師趙水生就曾說過:「天底下只有父母對子女,教師對學生,但問付出,不求回報,無怨無悔,始終如一」,說得入木三分,發人深省。當有學生不知力求上進,行為有了偏差,學習態度走樣,那是教師與家長所不樂見。春風化雨,解惑授業,責任何其重大,大家敬重老師,協助學校理所當然! 倘若認真檢討本案,其間「管理」與「考核」是否落實即是關鍵。所謂事出必有因,應可見微而知著,防範機先,斷然處置,消弭問題於無形。何以憾事竟而發生?經一事、長一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自應切實檢討改進與加強。 再說,替代役男到校報到之時,其在服務期間一切工作表現及生活言行,即與學校產生密不可分關係。換言之,校長有權遂行督導考核之責,發現其有任何異常,即應主動約談了解,採取規過於室,促其切實改進。同時聯絡學生家長,雙方約束導正。也應據實通報役男隸屬主管機關,作最有效之處理。唯有如此,三方面傷害最低,最具效果。反之,猶豫躊躇,問題終會更糟。 其次,談到校園安全,此如機關團體一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潛在因素存在。學校有教無類,校區範圍遼闊,設施繁多,人力有限,難免顧此而失彼。儘管都有保全人員,晝夜駐守巡察,且有監視系統建置,防護措施堪稱週全。然而諸多危安狀況,卻仍時有所聞。諸如不良少年進入校區毆打在校學生。宵小潛入辦公處所行竊得逞。警衛室門前花盆花卉遭到破壞。更有學生玩火引起災害,監視器未能正常使用,功能打折,凡此種種,顯示校園防護工作,亟應加以落實,輕忽不得。 具體而言,學校安全包括防火、防災、防盜、防暴力、防意外、防破壞諸項,終其目的,在於確保大家平安快樂,利己利人。人人能為,人人當為,只要大家時時警覺,處處留心,就能及時發現問題,防患於未然。無由置身事外,任其成為校園安全缺口。 當然,也需學校列為教育重點,持續推動,沒有安全,即無一切。週而復始,實施宣導週知,使之蔚成制度,融入每個人日常生活之中,久而久之,養成習慣,主動實踐力行,負起應盡責任與義務。但也需要政府、家庭、社會各方面共同配合支持營造,畢竟,讓學校擁有純淨與安全空間,是大家共同之責任。大家之希望也在那塊充滿朝氣、活力、健康、歡樂、讀書聲與歌聲相互交織之環境空間裡!
-
新國會應有新作為──對金門區域立委的期待
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在連月的紛擾與激情中落幕了。不論選舉的結果為何,這是我國民主進程的新里程碑。史無前例的「單一選區兩票制」(一票選人,一票選黨),以及立法委員總數由225席減少至113席(區域及原住民立委79席、全國不分區及僑選立委34席)的改變,一方面讓這次選戰的競爭更加激烈,一方面使得政黨政治朝向兩大黨的方向發展,對小黨長遠的生存相當不利。 平心而論,第六屆立法委員的表現並不及格。其中,立法怠惰與議事效率不彰最為人民所詬病。過去三年內,立法院僅僅通過三百九十三件法律案,平均一個月不到十一件;同時,由於藍綠惡鬥,多項較無政治性或爭議性的民生法案,如︽勞保條例修正案︾、︽法官法︾、︽全民健保修正案︾、︽農村改建條例︾、︽營業稅法修正案︾、︽工會法修正案︾、︽勞資爭議處理法修正案︾、︽景觀法︾等,均未能充分討論、協商或通過,影響國家發展甚鉅。 此外,2004年底,陳水扁總統提名之監察院正副院長人選與監察委員於立法院程序委員會遭到凍結,無法排入議事程序,導致目前監察院至今仍處於缺位狀態,嚴重影響五權憲法的運作。關於立法院不將此案排入議事程序是否違憲,司法院的大法官會議公佈釋字第632號解釋,認定其行為牴觸中華民國憲法,要求立法院進行適當處理,但終其會期未見有所作為。固然,不同政治立場對於監察院人選的適任性可有不同的意見,但因政治鬥爭而破壞制度,實非民主國家之福。 但是,第七屆立法委員能否在未來的任期一改過去的文化,實在沒有樂觀的跡象;而且由於選舉制度的改變,部分媒體認為這次「選立委像是選里長、縣市議員」,許多學者開始擔憂第七屆區域立委未來將僅專注於選區繁瑣事務而忽略整體性公共政策之研擬,特別是財經政策等較具專業性的立法,恐怕需要大量仰賴不分區立委來主導。這些顧慮有其根據,也值得進一步觀察。但因金門歷來即是單一選區,且僅有一席,縣籍立法委員責無旁貸地必須兼顧國家整體政策、金門最高利益及地方選民服務,才能符合期待。 由於分工之故,立法院設有十二個常設委員會,包括內政及民族委員會、外交及僑務委員會、科技及資訊委員會、國防委員會、經濟及能源委員會、財政委員會、預算及決算委員會、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交通委員會、司法委員會、法制委員會、衛生環境及社會福利委員會等。每個委員依其選擇加入一個常設委員會。但金門區域立委所需扮演的角色,除加入某一個委員會善盡職責外,還需要多關心其他議題,如協調軍方釋出金門軍事營區、注意未來「大三通」之後對於金門的衝擊、擴大爭取離島建設基金、協助營建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預算的穩定成長、力促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升格為「國立金門大學」、檢討︽財政收支劃分法︾中「菸酒稅」之合理性、確保臺金航空與金廈金泉航線之品質、要求文建會重視金門文化資產保存、關心海外金門僑民的權益等;而且,也要多關注中央政策推行於金門地方所衍生的問題,如︽農業發展條例︾中對於「集村農舍」的限制、︽離島建設條例︾第11條對於改進各種不合時宜之軍事管制措施的落實等。如此才能真正為金門的社會永續、經濟永續、環境永續與文化永續謀求最佳的發展。 邁進群賢樓,肩負眾多金門鄉親的寄託,是榮譽也是責任。我們誠摯恭喜當選人,也期待在現有的基礎上有更多的作為。
-
再論星星的故鄉
日前某政黨以「是誰把金門變成星星的故鄉?」召開記者會,指出:國民黨執政五十年,晉升金門子弟為將軍者計十三顆星;較之民進黨當家七年,卻晉升金門籍子弟將官者共達四十三顆星,顯示民進黨政府對金門子弟之肯定與拔擢。我們願再次申論之,以昭清明。 推衍益遠,其來有自;任何事情的形成必有其特殊的背景。若忽略之,不僅犯了見樹不見林的錯誤,更容易失焦了議題。因此,我們希冀能以此角度切入探討:當年由於冷戰關係,金門!這個最重要的反共據點,布署可觀駐軍,復在戒嚴時空背景下,軍人為尊,就形成了當時鄉親核心價值;而指揮軍人之軍官,無形中自然成為風騷人物。再加以當時經濟尚未起飛,各方條件欠缺之金門,其生活之艱辛,物資之短缺,更困於台灣本島。也因此,當時軍人平凡而穩固的物資條件,相對之下,自然是昔時鄉親仰慕之對象,更使軍人地位無形崇高。也因此,不管是基於熱血報國之情操,或是著眼於改善社經地位,投考軍校,自然就成為昔日金門子弟之終南捷徑。相較於台灣人口比率,金門籍子弟在各軍官學校人數,豈止是大宗而已,自然奠下日後大量金門子弟晉升將軍之伏筆;此乃統計學之概念,無關政黨,更無關籍貫。 其後,當台灣經濟起飛,社會各階層之經濟優勢一日千里時,原本溫飽之軍人待遇,較之於鐘鼎酒食之其他階層,可以說是處於中低階層而已;加以工作性質的危險性,使軍人形成社會邊緣人。在此情況下,金門子弟或因先天勤勉之特性,或因社經背景之欠缺,在眾人紛紛逃避或中途離開之時,大都選擇堅守崗位一途,終能在新陳代謝中,風雲際會,晉級將軍行列,也就自然而然之事了;尤者,更因為台灣近年來再度陷入經濟低迷,使得原本處於中低階層之軍人,再度成為社會新貴,進而使原不足道之將軍階層,竟成為政黨討論議題,此豈是當事人所料及!此乃果報不爽,無關政黨,更無關籍貫。 再者,將軍只是軍方之資歷階級,與眾文官一樣,均是各部會的常任官,奉命行事的公務員而已;即使是位居總綰將軍之國防部長,亦如其他部會首長一樣,只是受國會監督的政務官而已。實不宜再以當年軍管時期之牧民眼光來看待,更不宜用放大鏡來美化這些受國會監督的公務員;此豈僅是匪夷所思的大開民主倒車,更凸顯了夜郎自大的封閉! 「不勝古人,不足以與古人並!」誠如之前所議論的:所謂文風鼎盛之地,所謂武功昌盛之域,不但功濟於時,更有其時代意義。且以無湘不成軍之湖南為例,其武功不但掃平了紛擾十四年的太平天國,更代取了清軍之正統地位,影響到日後淮軍、袁世凱的新軍,仍至今日國軍之建軍思想,如此方是所謂武功昌盛之域也。更別忘了湖南文風之鼎盛,所謂滿城盡是科舉人之稱;手創湘軍之曾國藩,本就是一位文學健將,桐城派大筆,如此方配稱文治武功鼎盛之域。而今,金門武功不可知,文風不可期,卻已陷入夜郎之爭,徒然貽笑大方,此豈是金門之福?願以此共勉!
-
冷靜理性投下神聖一票
立法委員競選活動已進入尾聲,各候選人莫不卯足勁作最後衝刺。依據「選罷法」約制,所有競選活動將在今天晚上十時結束。明天是投票日,立法院新任委員將由選民投票產生;同時,由於公投綁選舉,投票方式複雜,選民是否弄清楚怎麼個投法?不無疑慮。因此,投票前夕,我們再次提醒選民有關這次選舉的主要項目,以及領票、投票的相關問題,讓選民可以投下神聖的一票。 今年立法委員選舉是國會改革席次減半的第一次選舉;同時伴隨著「全國性公民投票案」第三、四案公投。在立委選舉部份,實施「單一選區兩票制」,投票時,每人領取兩張選票,一張是淡黃色「區域立委選舉票」,投給您所支持的候選人;另一張是白色的「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票」,投給您所支持的政黨,以得票比率達百分之五以上政黨,依比例分配不分區當選席次。金門地區本次應選立法委員名額一名,選民須從六位候選人中選出一位為地區代言的立委。 另者,在「全國性公民投票案」部份,由於兩案主文均甚冗長,不予詳述,簡言之,第三案是民進黨連署推動之「討黨產公投」;第四案為國民黨連署成案之「反貪腐公投」;兩張公投票均為粉紅色,選民可自主決定是否領、投這兩張公投票;惟自選舉活動以來,有部份為特定政黨服務之「地下電台」,傳播「不領公投票會被罰款」之不實謠言,恐將左右投票人之意願,因此「中選會」已於日前澄清並予駁斥;亦即領了立法委員選票,至於是否領取公投票,全依選民自主決定。但是,由於立法委員選票與公投票係採一階段領、投票方式,易生錯誤、混亂或糾紛,為了顧及選民權益,特別提請留意。 立法委員職司政府重大法案審查及監督政府施政角色。尤其這次國會新選制產生的立委素質,攸關國家民主政治發展的前景,對台灣政治生態影響至深且鉅。但是,由於朝野兩大黨對於立委選舉與公民投票採一階段或兩階段,吵鬧了好一陣子;以及要或不要領公投票,兩大黨各有盤算、各顯機巧,因而糢糊了選舉焦點,導致選民忽略了立法委員選舉的重要性;同時,因為中央政府無視於行政中立的民主價值,非理性的負面選舉方式,更甚以往,致選舉的公正性與公平性受到質疑,有識之士莫不憂心忡忡! 此外,選舉活動迄今,惡質選風無所不在,民主政治品質與格調受到侵蝕。尤其是賄選傳聞不斷,截至目前為止,全國涉嫌賄選列為被告者已愈萬人,金門地區則有將近五十人列案偵辦中。而在其它負面選舉方面,地區少數候選人亦不遑多讓,諸如以攻訐、抹黑、造謠等手段,在競選造勢活動場合惡意批評對手,或以報紙廣告詆毀,或租用電視頻道抹黑,凡此,有無事實根據,抑或憑空捏造,選民或觀眾根本無從分辨,但卻可能因此對受批評、質疑、抹黑者造成無可彌補的傷害,有失民主選舉公平原則的規範,應予譴責。 明天就要投票,希望各候選人陣營遵守選罷法規定,在法定時間內停止一切競選活動。同時,再次呼籲選民們必須冷靜思考,以自己的智慧,理性地從這六位候選人當中,選出一位學識、能力、品德值得信賴的理想對象,做為我們的代言人。另外,公投票領取與否,請依個人自由意志,自主決定,希望在選務不生爭議的情況下,讓這一場選舉平和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