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五四運動與民族主義
民國初年的五四運動,始終是近百年來現代中國知識份子之心志所繫,蓋其代表著近百年來,中國知識份子與人民在顛沛流離過程中,懷抱著對自由與民主的一絲期望,實彌足珍貴!回顧過往,五四精神在各個時代皆有其代表性意義,由其近年來,在台灣地區所代表的意義,更有十分重大的改變,值得我們重視與反思。 在過去五十年間,五四運動之精神,曾長期做為自由民主與知識人權之表徵,但是,隨著台灣地區解嚴之後的政治發展與本土化政策,五四精神已逐漸被部分人士解讀為代表「大中國主義」的自由象徵與圖騰,而成為主張台灣本土民族主義者所否定,並欲去之而後快,而代表五四精神的科學、民主與自由,亦逐漸為台灣優先、獨立主權及民粹主義論者所取代,因此,在台灣地區解嚴之後的自由化、民主化與本土化浪潮中,憲政民主與自由法治節節敗退,相反的,統獨情結、省籍因素與所謂的族群融合,則甚囂塵上,非但政治上如此,連日常生活亦受其影響,整個社會發展與組織結構,更幾乎因此而分裂解體。 另一方面,對中國大陸而言,五四精神的訴求,雖仍是遙不可及的路途,但是,以五四運動做為一個愛國主義的表徵,卻乃是全體中國人及中共當局所企重的;這股強烈的民族主義訴求,對當時備受列強欺凌而意圖奮發自強的所有中國人而言,不啻是暮鼓晨鐘,也間接指出民族主義的強大力量,同時預告了二十世紀將是民族主義的世紀,且將漫延至二十一世紀。 如果我們將五四精神所蘊涵的民族主義作一審視,則不難發現,在台海兩岸各自發展的情況下,大陸的愛國民族主義與台灣的本土民族主義,無可避免的,將由針鋒相對演變成勢不兩立之情況,終將引發戰爭,最後導至玉石俱焚,而這也將是全體中國人民的浩劫,亦是兩岸狂熱民族主義與民粹份子的徹底失敗;因此,相當程度的抑制與疏導兩岸狂熱民族主義份子之紛爭,加強兩岸之溝通與交流,揚棄民族主義的激情與偏執,重啟五四運動之精神,使其超越統獨與族群情結,代之以民主、自由、科學,對台海兩岸之情勢自有相當之助益,亦當為全體中國人所樂見。
-
給信合社掌聲為金門銀行催生--從金門信用合作社希望改制為銀行說起
根據報載:保證責任金門縣信用合作社理監事拜會縣政府,盼協助改制成銀行,擴大服務層面,共同參與地方經濟建設,獲縣長李炷烽肯定與支持! 的確,信合社只是地方上民間互助互惠的經濟組織,以共同經營的方式靈活運用資金,算是一種積極性社福經濟事業;金門信合社自是不能例外,自民國五十三年由百餘社員聚資創社以來,以「積極、服務、成長」的理念,推行國民儲蓄,調節中小企業及個人資金靈活運用,促進經濟繁榮,歷經近四十寒暑的慘澹經營,不斷的成長茁壯,如今社員近萬人,各鄉鎮均設有分社,營業點遍及全島,總資產已逾三十幾億元,特別是百折不撓突破困境,終於蓋成總社大樓,令人刮目相看! 或許,金門信合社將朝改制為銀行而努力,這項舉措在信合社內部,可能是一小步,但對地區金融史來說,卻可能是一大步!因為,金門旅外鄉僑,不乏赫赫有名的銀行家,如旅居南洋祖籍瓊林的蔡普中、英坑的黃祖耀和旅日祖籍山后的王敬祥等等,他們在海外打造「金」字銀行招牌,威震寰宇,傲視群倫。 然而,金門為海中孤島,自古地瘠民貧,男丁都遠渡重洋出外謀生,守在家鄉的老弱婦孺,為風沙所苦,終年農耕辛勞猶不能飽,遑論工商經濟;復經兵災軍管,旅外僑商雖有意返鄉投資,亦裹足不前。近年來兩岸關係雖和緩,結束軍管桎梏,工商活動日趨頻繁,然多年來很多鄉親渴望成立的「金門銀行」和「金門航空公司」,卻仍只聞樓梯響,不見芳蹤!如今,金門信合社正朝這個方向努力邁進,距實現夢想又跨出一大步,意義非凡! 畢竟,企業之成長茁壯,在於經營管理,絕非開銀行就和賺錢劃上等號,君不見,幾年前國內開放申設民間銀行,一時風起雲湧,蔚為風潮,如今,賺錢的寥寥無幾,倒是賠錢的多不勝數,甚至有資本額一百億早被五鬼搬運掏空,賠個精光不說,還負債三百多億,股票價值低於雞蛋、水餃,有被接管之虞,而金門信合社上下一心,胼手胝足所獲成果,其一步一腳印的經營理念,足當創業典範! 誠然,一家民營銀行之誕生,不啻象徵地區經濟榮枯,亦是民生水準之指標,因此,金門信合社若能順利改制為銀行,將是屬於鄉親的銀行,著實令人精神鼓舞,不僅李縣長樂觀其成,相信所有金門人均與有榮焉,且讓我們繼續給予掌聲,共同為金門銀行催生!
-
遠離憂慮‧快樂成長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最近公布一項台灣都會區兒童煩惱指數調查報告顯示,有九成的受訪兒童曾經有煩惱,其中常常煩惱的兒童佔了百分之五十五;這些兒童所煩惱的項目由個人到家庭、學校、社會都有。雖然這項調查的對象是都會區的孩子,但仍然值得身為家長、教師的大人們參考及借鏡,期望由於大人們的關心,及早發現兒童的問題,及早解決,讓兒童們都能快快樂樂、健健康康成長。 兒福聯盟這項調查是以台北、台中、高雄共三十五所國小的三到六年級的學童為訪問對象,受訪的有效樣本為四千零八十七份。在受訪兒童所擔心的事情有健康問題、也害怕課業成績輸給別人、擔心受排擠、以及害怕災害的發生,在家庭生活方面,有七成的中年級學生擔心沒有人陪,也有近四成的兒童擔心父母吵架、離婚等感情不佳的情況出現,也有三成以上的兒童擔心大人有賭博、吸毒等不良行為。至於兒童如何處理「心中的鬱卒」?有的以看電視、打電動、或是跟別人說來抒發情緒,但調查中也顯示有百分之四十一的學童選擇不說,因為不想說,也認為說了沒有用或不知道跟誰說。 生活在e世代的孩子們,各項資訊的獲得是輕而易舉而且多元,也因為如此,讓現代的小孩顯得早熟,對於事物的感覺也比較敏感;由這項調查中更可以清楚的看出來,孩子們所擔心的事情其實是深受大人世界的影響,大人世界的工作競爭、生活壓力、人際關係、家庭狀況、以及行為表現,都毫不保留的呈現在孩子的面前,自然成為孩子心中最為深刻的生活記憶,無形中也形成孩子成長中的壓力。 由孩子在這次調查中所顯示出來的問題,其實是有改善的空間,而這些情況的改善就必須大人們多下功夫,針對孩子們不同的希望細思量,找出問題的根源,做最有效的改善、解決。但讓人比較擔心的是,有許多的孩子不知道如何說出心中的話,甚至於不想說出「心內事」,這些現象如果不能得到適當的抒解,對於孩子的成長難免不會造成影響,因此,如何撥出更多的時間陪陪孩子、和孩子談談心、參與孩子的活動,主動貼近孩子、走入孩子的世界都是大人們要盡的義務及責任,我們更相信孩子在大人們的陪伴下,一定成長得更健康、快樂!
-
尚義機場導航設施應儘速改善
每年霧季時,台金交通經常讓旅客望機興嘆,飛機無法順利降落原因,不外乎是助導航設備不足是主要因素,立委吳成典日前邀集民航局、民意代表、政府官員及航空專家,召開一項座談會,強調改善尚義機場助導航設施,是事不遲疑和儘速興建的大事,一致期望中央對改善案早日動工興建,讓台金空中交通更便捷,以利金門的觀光發展。 地區自開放後以發展觀光為主軸,而交通運輸實在是觀光的第一關卡,百姓對飛機每日能順利起降,更是最為基本的要求,連飛機因天候一有霧就無法起降,那還談什麼發展觀光?因此,徹底改善飛航設備才是根本之道,縣長李炷烽及立委吳成典,莫不加快步伐,積極尋求改善事宜,他們以一天當兩天用的追求卓越的施政作為,期以儘速將因「霧」造成的飛機起降瓶頸解套。 金門尚義機場飛機因「霧」造成起降問題,的確應快馬加鞭來徹底解決,其改善之道,我們認為應朝以下數項為之: 一、民航局非常清楚金門每三到六月是霧季,除編列預算經費儘速改善外,而誠如民航局長張國政所應允的,ILS(或TLS)系統在地面部分可裝部分亦應儘速快裝,以解台金空中交通的不便。 二、金門尚義機場跑道距離、助航燈光設備、飛航保護區的適時加強,對於未來迴波儀降系統的功能才有幫助,這項業務屬於何一單位,應將責任釐清,以擔起責任。 三、據廈門航空總經理所言,事實上金門尚義機場若能增建第三類儀降系統及適當長度的跑道燈,就能將起降標準從現行三千二百公尺,降為與松山機場同級的八百公尺。這位專家意見非常可行,且所需經費並不多,難度也不高,民航局似可參考為之。 四、增建精確儀器降落系統,將牽涉中國大陸領空權等複雜問題,需要與廈門方面進行協商,由於領空問題,廈門航空總經理吳榮南認為可以坐下來談,這的確是樁好事,飛安問題是無地域之分,希望我們認真、和善的與他們商談,期以快速解決這個問題。也誠如李縣長所指出,交通沒界限,金門推展小三通,不希望因為空域的問題而導致功虧一簣,功敗垂成,希望透過地方與中央充分配合將問題解決,一起創造歷史。 面對未來金門觀光快速發展下,如何快速使金門尚義機場設備升級,使不因霧季而影響飛機起降,並每日均順利在金門「飛來飛去,高來高去」而無任何困擾,此將是金門發展條件優勢的最佳寫照,我們期盼不久之後,這個願景就能實現,則金門人快哉!樂哉!
-
文化傳承與企業發展
今年五月初,金門縣政府將邀請湄州媽祖金身遶境金門全島,除了祈求浯島四境平安之外,也希望能藉此機會,發展觀光事業,振興經濟、開創新猷,此種文化傳承與企業發展結合,正展現出縣府團隊強烈的企圖心與旺盛的鬥志,對所有海內外的金門人而言,確係一項全新的體驗與衷心之期待,自應受到全體鄉親的肯定與喝采。 按在文明發展的早期階段,幾乎所有主要傳統文化與宗教,對商人和企業都是採取敵視與不友善的態度,甚至是壓抑與圍剿的,我國古代行業排名,商乃居士、農、工、商之末,地位卑微甚且不能入士;在古埃及,商人有些還是奴隸出身,此乃因傳統文化之排斥所致,因此,文化與宗教確實是個人與團體行為之重要決定原因。 面對如此嶄新時局,面對文化宗教與經濟發展之關鍵時刻,如何振衰起敝,創造有利條件,以利縣政推動並增進縣民福祉,下述幾點,或可有益之: (一)擴大權力下放:一個能擁有相當權力自主之縣市政府,再加上一定制衡力量的存在,以驅策一個負責任的權力運作,確能使社會中各種多元價值浮現,並使每一份子皆能依其個人才智與性向,積極的去追求自我成就,如此,對經濟之正常發展與社會穩定當有所裨益,無形中亦相對減少失業及社會危機之發生。 (二)行政效率之再提昇:新縣長上任伊始,即一再重申行政效率之重要,各級機關亦能多所配合,然因有部份業務執掌,事涉中央及其他機關權限,非地方單位或單一機關所能解決,因此拖延時日,未克竟其全功,但亦不可因此藉故遲延,影響人民權益,反之,更應積極任事,協調溝通,解決問題。 (三)文化與企業相結合:一個地區或機關,能否進入現代化或繼續遲滯落後,文化與企業扮演著相當重要之角色,捨文化則企業科技將成掠奪工具而毫無人性;捨企業科技則文化將故步自封,僵硬落後;二者缺一不可,因此,文化與企業結合,定可發生人文宗教與企業科技相乘效果。 歷史證實,唯有在文化宗教及政治秩序與效率的支持下,企業經濟才有可能高度發展,否則,生鏽的文化觀念與扭曲的企業發展,將徹底的摧毀社會組織及經濟價值,也正因如此,此次的媽祖金門之旅,實更具非凡之意義!
-
啟發多元智慧支持多元入學
教育部經過多年試辦,決定在今(九十一)年全面推出多元入學方案,以取代長期以來受人詬病的聯考制度,為我國未來的教育體制及品質的提昇展現了光明的前景。但是近來由於教改理想與實際執行出現了落差,致使多元入學方案引發爭議,恢復聯考的聲浪高漲,中華民國教改會發動全國教育社團,連署支持多元入學方案,避免走回聯考的老路,我們認為這項作為非常明智正確,值得大家響應支持。 在今日經濟自由化、政治民主化、社會多元化的「台灣奇蹟」,受到舉世矚目,並成為其他開發中國家學習的典範。促使我國社會經濟高度發展的原因有很多,新世紀的技職教育,從事技術與管理人力的培育,則是主要的原動力之一,所以在國家邁向新世紀旅途中,如何使國家建設能提升國家競爭力,增進國民生活品質,促進永續發展,成為現代化開發國家,則是政府追求的願景。我們在全力支持多元入學方案的同時,也提出以下三點看法,讓國人共同努力,以實現教育部多元入學的理想: 一、加強國中技藝教育,落實因材施教理想:國民教育是學制中的基礎性全民義務教育,對一個人的一生影響深遠,亦與國民素質的良窳及經濟建設的人力素質,關係十分密切,因此,國中階段的教育需特別強調「有教無類」與「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國中技藝教育有兩個主要目標,第一在適應個別差異紓解國中生的升學壓力,希望經由技藝教育的學習,達成多元學習成就的實現;其次在加強職業輔導與生涯教育,落實國中適性教育及正常化教學,並為邁向十二年國教作好奠基工作。 二、辦理綜合高中教育,促進學生適性發展:我國的高級中等教育,一向採取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分流的學制,六○年代以來,由於重視基層技術人才的培養,大量擴充高職教育容量,大量國中畢業生進入技職教育體制,培育了量豐並質佳的基層技術人員,對國家經建發展的貢獻,功不可沒。可是近年來,國民所得大幅提升,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意願增強,導致國中生升學普通高中的競爭壓力日增。教改人士主張以倡辦綜合高中為主流,綜合高中的學生可以在多元化的學程中,自行決定修習的課程。 三、改進技職教育課程,因應未來人才需求:目前正規劃新世紀的技職教育,將加強各級各類技職課程的連貫與統整,並加強技職教育資源的統合運用,以求新課程的周延完整,具體可行,為我國二十一世紀技術及專業人才的培育規劃出完美的藍圖。
-
讓計畫不再是「口號」
金門之未來願景,一直是縣民念茲在茲,無日或忘,而又備加關切課題,金門究竟何去何從?在縣政府既定施政總目標中,明確訂有「觀光立縣」、「文化金門」兩大主軸,藉由觀光事業發展,加強金廈兩門事務交流,讓兩岸認識金門,整合金門悠久歷史文化資源,促使金門文化發揚光大,讓金門走向世界。 為期改善地區經濟結構,振興農村主體產業,以發展觀光主軸,帶動衝破一蹶不振低迷困境,非僅是當前施政重心,也是金門未來發展正確方向,首先必須瞭解自己,將金門的好,透過各種不同管道,加重對外宣傳,島鄉雖小,潛力無窮,引人入勝不僅是金門的歷史文化,名勝與古蹟,更有數不盡之秘辛等待探索與開發,早期閩南建築古厝,一礫一瓦,都有考究;屋簷下、門庭上任何圖案,無一不有深刻意含與智慧。 地區觀光事業,曾有一段璀璨景象,絡繹不絕人潮,出現過一床難求,民宿幾無虛席,大小飯店,高朋滿座,台金航空班機,幾乎班班客滿,計程車大發利市,要問為什麼竟會曇花一現,好景不常,究其原因,誠如縣政府觀光局林振查局長指出,不外乎下列諸端: 一、產業整體定位不夠明確。 二、觀光發展主軸太過模糊。 三、推動組織機制不夠健全。 四、體質欠佳,且削價競爭情形普遍。 五、景點整合特色不足。 六、旅遊體驗特殊性、便利性及親善性不足。 七、觀光投資環境欠佳。 八、大陸來金旅遊亟待突破。 累積經驗,有助發現缺失,掌握問題關鍵,集中力量,再求精進。因而縣政府頃已根據金門觀光產業現階段面對時間問題,提出觀光發展推動方案及具體執行計畫,並將秉持縣長李炷烽之指示,建立觀光發展聯席會報及推動小組等橫、縱向機制,在地區觀光事業發展上,扮演主導角色,會同國家公園金門管理處及金防部協力推動,俾期宏大效果。 阻礙進步與發展因素,除了人力與經費不足之外,決心、信心與行動尤其重要。對於事繫金門未來發展,帶動整體繁榮觀光事業,縣政府下定決心,充滿信心,不惟深入檢討出來多項重大缺失,且已集思廣益完成計畫修正作業,釐定加強方案,接下來又是行動開始,須要全民建立共識,一齊努力打拚,落實推動,讓計畫不再是「口號」。
-
重視清潔衛生防範病毒侵襲
最近台省紛傳腸病毒與腦膜炎死亡病例,致使地區民眾引以為憂,希望衛生單位能提出確切防治之道,以確保地區民眾健康。 今年春夏交替之間,由於久旱不雨,氣候乾燥異常,是各種疾病發作的尖峰期。因此,相繼而來的腸病毒與腦膜炎流行病毒順勢運應而生,已在台省各地奪走好幾條人命,對於國人生命的威脅,自不在話下。 據報載,邇來腸病毒通報病例已呈現增加趨勢,雖各地通報病例尚未達到預警值,但這種七十一型腸病毒容易併發重症,非同小可,不可掉以輕心。根據縣衛生局指出,多數腸病毒感染者並不明顯,也會痊癒;但有些種類的腸病毒,感染後病情變化十分迅速,若家中幼童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乏力、抽搐、持續嘔吐、發燒、煩躁不安、昏迷、心跳加快等情況時,務必立即就醫,儘速接受適時治療。 另一種正在流行,對人類生命產生致命威脅的腦膜炎,也是我們所不可忽視的病毒。據衛生局提供訊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為一種猝然發作之疾病,引發疾病的致病因子為腦膜炎雙球菌,病徵包括發燒、劇烈頭痛、噁心、嘔吐、頸僵直、出血性皮疹、粉紅斑,也常有譫妄和昏迷現象。若能早期診斷,再加上現代化醫療和維生措施,則致死率可降至百分之十以下,但猛爆性菌血症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 腦膜炎傳染方式為直接接觸感染者的喉嚨和鼻腔呼吸飛沫所造成,故一般軍中、學校、團體生活,或密閉擁擠空間如KTV、PUB、網路咖啡店,以及通風不良的電影院等場所較易感染。因此,在這一流行病毒盛行期間,最好少在公共場所出入,以保安康。 針對台省近來傳出軍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致死案例,地區雖然無疫情發生,但是愛兵如命的金防部司令賈輔義卻非常重視,要求相關單位先期採取各項因應措施,即強化軍中醫療體系通報系統,確實了解每日的醫療狀況及不定期急症回報,有效掌握傷患官兵疾病及住院情形;同時展開腸病毒、中暑、登革熱、恙蟲等疾病預防宣導,並要求官兵加強營地內外環境整理,以及個人良好衛生習慣養成。 為使民眾了解如何於日常生活中預防腸病毒,衛生局已陸續展開一系列宣導活動及防治措施,除製作多款腸病毒衛教宣導海報及單張,分送各國小、幼稚園及托兒所外,並印製宣導布條懸掛於清潔車上及校園醒目處,以提醒民眾注意。 縣衛生局也再三籲請民眾,家中有幼童父母應維持良好衛生習慣,時時勤洗手,注意居家清潔及通風,避免出入過度擁擠公共場所,及接觸流行腦膜炎病患或帶菌者。若能持之以恆做到以上幾點,必然能防範病毒侵襲,確保健康幸福。
-
開發金酒副產品增加就業機會--從畜試所採收鹿茸說起
最近,畜試所連續兩次採收鹿茸,第一次一百五十兩,在一小時內被現場民眾搶購一空;第二次一百兩早被預購,到場向隅民眾只能望鹿興嘆,號稱「中國威而鋼」的鹿茸深受消費者喜愛可見一斑! 的確,在百業蕭條聲中,讀這樣的新聞,著實令人精神振奮,不由得聯想到金門到處是拋荒土地,多得是當廢棄物處理的酒糟,若能擴大養殖,甚至釀成「威爾鋼酒」,不就能大發利市,增加就業嗎? 畢竟,辦法是人想出來的,當年胡璉將軍戍守金門孤島,目睹居民生活困苦,以地瓜為主食,連煮熟地瓜粥的燃料都付諸闕如,鑑於中央鞭長莫及,因而提出「天上下雨地面滑,自己跌倒自己爬」,決定用島上軍民向台省買酒的錢改買大米,鼓勵民眾種高粱,再以一斤大米兌換一斤高粱,在舊金城興建酒廠製麴釀造高粱酒,使島上軍民喝高粱酒、燒高粱稈、吃白米飯,一舉三得。其實,胡將軍原本只單純為解決民生吃飯問題,無心插柳打造了「香醇天下有,無如寶月泉」的金酒王國,開創今日金門福利冠全國! 同樣的,王多年將軍任司令官時,也以金門蘊藏瓷土,為增加青年就業,在漁村建窯燒瓷,才有金門名瓷美酒相得益彰,名聞遐邇!換言之,當年烽火漫天,軍民枕戈待旦,猶能念玆在玆以民生為念,以有限的資源創業養活百姓,如今,各方資源倍蓗於當年,而失業問題卻有過之而無不及,君不見,酒廠招考百餘個工人,千餘人擠破頭,解決民生吃飯問題又成當務之急! 當然,以目前地區擁有十家養殖戶四百五十隻鹿,外加畜試所百餘隻,並不具經濟價值,特別是先前口蹄疫事件,偶蹄動物產品禁止銷台,農戶苦不堪言,何況,鹿茸有季節性,消費人口有限,不適大量養殖,且藥酒普遍滯銷,市售進口參茸酒屬低價位產品,除非研發有重大突破,才符開發價值! 然而,事在人為,當年胡將軍能開創主產品,今天為何不能師法開發副產品,諸如高粱醉蛋、糖果等卻要繞道台灣製作。此外,台糖產品失去競爭力,卻成功轉型養豬開發肉品,就是最好範例,金酒大量酒糟不能善加利用發展畜牧,以廢棄物處理,誠屬可惜! 平情而論,金酒賺錢充裕縣庫,福利縣民,大家有目共睹,雖受入關衝擊,仍是地區唯一較具競爭力的產業,扮演著火車頭的角色,不但有責任照顧下游產業,也有義務研發副產品供民間產銷,才能相輔相成,增加就業機會,以活絡市場,帶動地方繁榮!
-
再談兩岸定期航班開航
象徵開啟兩岸小三通新頁的「定期航班」即將實施,我們相信跨出的這一大步,對於促進兩岸之間未來發展是有正面及積極的作用,同時我們也深切期盼經由定期航班穩定的發展,建立良好的交流模式及管道,營造兩岸更寬廣、更樂觀的未來。 兩岸小三通自九十年元月啟動以來,來往於兩岸之間均是採取不定期航班的模式,為了擴大兩岸的互動、交流,同時導入穩定、有序的發展方向,定期航班的建立是有其必要性及迫切性。我們也認為,定期航班能夠開啟,這段期間爭取、溝通、協調的過程是歷經挫折及困難,對於促成這項創舉的人士,實應給予肯定及掌聲! 兩岸定期航班的開啟除了有助於來往兩岸的便利性,我們也認為更有其多重正面的意義及作用。 首先,定期航班初期是以縣營船舶為「前鋒」,因為每週兩天的定期班船就如同公車一般,時間到了就出航,那怕今天的客人只有「小貓兩三隻」,也要照樣出船,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無形中成本自然要增加,而這一切的成本就要由「船家」來吸收;因此,在初期客源不穩定的情況之下,虧損的風險相對的加大,所以希望經由「官船先行」的模式,將定期航班及客源導入穩定的狀況後,再由民間業者平穩接手,也確保得來不易的定期航班能順利的走下去。而在定期航班開航的同時,並不排除目前的不定期航班,業者仍然可以按照現行的模式,為來往兩岸的旅客服務,以保障業者的營運。 此外,經由定期航班的開航,可以減少,甚至於消除目前以非法方式及管道來往兩岸的現象。以日前有三位台灣婦女「誤入廈門遊」的案例來說,只有增加當事人和其家庭,以及兩岸之間的困擾,經由定期航班的實施,相信有助於「非法登陸」等情形的改善。 我們也願樂觀的認為,經由定期航班「人」的成功中轉,對於未來推動「貨」的中轉,是具有影響性的意義,也希望未來正常管道對於「貨」的中轉,能夠消弭目前難以管理的走私行為,更進一步將兩岸帶入更良性的發展方向及未來。 定期航班的開航是促進兩岸發展一項良好模式,兩岸的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許多的政策、許多的機制還須要建立,我們希望經由兩岸良性的互動,建立更高的互信及善意,使兩岸的將來能穩穩定定、長長久久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