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金門金字招牌﹐需要大家將其擦得更光更亮
最近這段日子,金門地區喜訊頻傳,有人升官晉爵,有人金榜題名,消息不脛而走,鄉親莫不交頭讚譽,咸表可喜可賀。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言之有徵,屢試不爽。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唯有努力打拚,不斷奮鬥向前,終將闖出一片天,讓人刮目相看。 又云:凡是走過,必會留下痕跡。且看下列事實,可供大家分享: 一、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少將副局長鄭瑞堅,原藉金門金沙浯坑人,早年投筆從戎,報考政治作戰幹部學校,畢業後分發基層連隊服務,由於學能俱優,因而雀屏中選,獲得時任金防部政戰部主任兼任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秘書長武士嵩將軍之賞識,親自薦為隨身侍從,繼而又在長官垂愛之下,進入軍事院校繼續深造,漫漫廿五載軍事洗禮,深知任重道遠,常以「長官助手、官兵橋樑、伙伴、朋友、甘草」等角色自居自勉,且能秉持「貫上下、連左右、重協調、任勞怨」一貫服務態度,克盡職責,完成賦予之工作使命,譽評素著,故能由卑而高,由小而大,更上層樓,而於九十七年十二月層奉總統馬英九核定,肩上再加一顆星,成為縣籍原職陞任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中將副局長兼執行官第一人,誠非僥倖,喜從天降。此對鄭君而言,位高權重,難能可貴,然其滿懷感恩,再三表示其有今日,應該歸功於國家、長官、同僚與鄉親之栽培、提攜與教誨。有生之年,仍將一本初衷,竭智盡忠,報效國家,用心服務社會,回饋鄉邦。 二、現任台灣花東指揮部參謀長洪志安,出身於烈嶼黃厝偏僻農村,年少家境窘困,國中畢業後考取中正預校第三期,經由長期磨練充實,軍事學經歷俱全,尤能奮發向上,努力不懈,並在各階職務服務期間,屢創佳績,表現優異,深得長官器重,同僚愛戴,乃於九十七年六月榮陞陸軍少將官階,此前專程返鄉祭祖獻匾,感懷祖德福蔭,答謝在金親朋好友支持與鼓勵,知恩報本之表現,予人印象深刻。 三、就在最近國家舉辦特種大考中,烈嶼鄉上林村尚在東吳大學就讀法律研究所學生劉子健,也在全國司法官與律師考試中,以優異成績領先群倫,雙雙金榜題名,取得司法官及律師法用資格,花開並蒂,彌足珍貴。而其有志竟成之精神,更是值得青少年鄉親朋友效法與學習。 金門幅員狹小,資源有限,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然在政府長期勵精圖治,慘澹經營之下,早已脫胎換骨,日益堅強茁壯。不惟躍登全國「快樂縣市」之列,推動「藏富於民」之福利事業名列榜首,更由於重視「文化深耕」、「教育普及」工作,施政目標,卓然有成。 歷史有載:昔日浯洲西洪「人丁不滿百,京官三十六」。如今「金門人口只數萬,已有將軍超四十」。凡此,豈是憑空而得,不勞而獲?誠然是金門鄉親共同之榮耀,應該相互勉勵與珍惜。 無可否認,金門各行各業,人才輩出,各在其位,多所貢獻。在此衷心期盼大家同心協力,再接再厲,既要有人「出頭天」,盡其所能,發揮核心價值。大家也應「見賢思齊」,共同將「金門」金字招牌擦得更光更亮,讓金門抬頭挺胸走向世界。
-
在保護與開放之間
晚近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加速進行,一方面讓世界權力版圖發生巨大改變,美國疲軟的經濟致使國力大不如前,而亞洲的崛起正如旭日東昇;一方面也重新定義中心與邊陲的關係,中心城市不再永久享有繁盛,而邊陲可因為特色而站上世界的舞台。 在這樣的洗牌過程中,各國遇到的棘手問題之一,即是公共政策擬定時究竟採取何種基調:是保護本國產業、人才就業機會,還是開放性地迎接資金、人流、物流的自由進出。這的確是一種決策上的兩難。 前些日子,馬來西亞輿論上有過一則爭論不休的新聞。某州的首長打破慣例,購買外國進口車作為公務座車,而非採購國產的寶騰(proton)汽車。這一舉動引起舉國譁然,民族主義者無限上綱地批評他不愛國,對國產汽車造成致命的一擊。州首長的反應很直接,直言政府幾十年來保護寶騰,卻讓這家汽車公司成為不思提升品質、毫無競爭力的三流企業。 同樣的例子在台灣,比比皆是。我們的政府也曾用盡方法保護一家汽車公司,但終究無法成為市場上的知名品牌,好在該家公司彈性調整策略,尋找幫日本代工生產的訂單,憑著幾十年累積不錯的製造技術,才擺脫受到政府補貼而無法自給自足的困窘。還有,十餘年前台北市的公車僅由市營公車及一兩家民營業者經營,不但車體老舊、經常性的誤點,司機服務態度也不理想,財務當然面臨極大的缺口;當時在捷運開通之前夕,幾乎大家都認為公車已成為夕陽產業;但開放民營競爭後,不但上述的問題大多獲得改善,公車也重新思考定位,大量開辦捷運站至社區的接駁公車,吸引通勤族回流。寬敞明亮的公車,現已是台北城市的流動風景之一。 而當前對於保護與開放爭論最劇烈者,無疑是兩岸經貿問題。主張保護者所思考的是人才、資金及技術的磁吸效應,以及是否因為產業遷移到中國而複製了自己的競爭對手,進而取代自己(如由台商大量投資的長三角、珠三角高科技產業及福建的農業)。主張開放者著眼的是相對便宜的勞動力及廣大市場,並說明中國已成世界工廠與世界市場,台商若不積極佈局將會被邊緣化。 在兩岸經貿課題上,開放確實是勢不可擋,資本主義市場的力量也非政府所能控制。但是,技術的掌握才是垂直分工的關鍵。因此,開放不代表毫無保留的流通,台灣要能永續生存,必須留住關鍵人才、提升關鍵技術。美國的英代爾、日本的新力等公司在投資中國大陸時,均以商業機密為由而有所保留,即為明顯的一例。近來兩岸政策過快、過熱,已引起不少國人的疑慮,馬政府應審慎待之。 同時,吾人必須指出,兩岸關係愈正常化、愈開放連結,其實正是兩岸政府競爭的開始。人民會睜大眼睛,檢視兩岸政府決策的機制、方向性、執行力與效率,以及是否對人民有利(而非僅是財團);也就是說,在面對效率極高、劍及履及的對岸政府時,我們各種公共政策如何在符合公平正義、環保永續的原則下提升效率與效益,而非僅以「依法行政」回應外界對於政府作為牛步化的批評。一言以蔽之,從中央到地方,我們的政府別給對岸政府比了下去。 另外,保護與開放的拿捏,對於一個相對封閉的島嶼社會來說,也十分重要。金門要開大門、走大路,必須不問出生地、宗族血緣、朋黨裙帶等「前現代」的關係模式,而是能廣納賢德兼備人才。試問,那一個民間公司不是以能力為導向的徵才?那為何公務機關、公立學校有這麼多人情包袱?如果每一位權力的掌握者想的都是下一個位置,自然會以關係為取向。但如果學習孫運璿、李國鼎等典範,是為了國家社會的整體利益,金門的未來將變得更不一樣。 在保護與開放之間,需要無私的道德、勇氣與智慧。
-
從鄭愁予的通識教育學院談起
詩人鄭愁予,日前在「高峰論壇:思考金門大未來」研討會上,呼籲把金門發展成大學島;金門技術學院升格為大學,並且設立「通識教育學院」,吸引兩岸學生到金門住校一年,並接受通識教育。他表示,在美國不少知名大學,大學生活就是住校舍、習通識。此論一出,自然風起響應,餘波盪漾。 其實早在月前,本報浯江夜話主筆倪振金教授早已感時洞見,就大學通識議題,分別以「通識一講」、「通識二講」為題,體大思精地論述具陳,早成各方注目之焦點。在此論述中,倪教授就「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什麼?」「為何要有通識教育?」「誰來規劃通識教育?」「通識教育要講授什麼?」等四大面向,在縝密又略帶詩意的筆觸中,提出獨到的看法,似為此次高峰論壇,舖下康莊可行之遠景!我們且就本論述與大學精神之因緣,提出看法以襄盛舉。 倪教授首先即直指:就現行教育理念,極易使人以為教育只是在熟悉某些資訊,卻忘了這些只是一堆「缺乏活力的知識」(inert knowledge),更忘了溝通力、判斷力、思想力,乃至心靈及視野的陶冶才是教育之目的;而通識教育正是讓這些「缺乏活力的知識」活起來的知識! 其次證諸於今日諸多只會「學答」不知「學問」的學人,其實僅是販賣知識以謀生的「知識的從業員」而已,因此只能做個「竊鉤者誅」的循吏,甚至淪為「清官殺人」而自得的小人儒而已,倪教授認為原因就在於缺乏通識素養;況且在此多元的民主社會,更需要有統整性的共識,才能造就成熟的公民社會,而此「共識」,端賴通識教育! 再來是針對「誰來規劃通識教育」之提問,倪教授認為應由「大師」來規劃才是。進而直指「師」與「匠」的分別在於格局之雲泥:師者在追求生命的價值;而匠者在追求生命的持久。所以師者不但是位博覽古今中外群籍的學者,更是一位不役於書的「思想家」;亦是一位「不如無書」的洞察者,而通識教育應由此種大師來規劃,方能成功! 文末則具體指出通識教育所要講授的,就是希臘德爾斐(Archaeological Site of Delphi)神廟的那句神諭:「認識你自己(gnothi seauton)」。然而在此不知所效法的時代裡,倪教授認為與其言人人殊,倒不如介紹學生接觸各領域,卻能啟發思想的經典,作為通識教育的教材,以落實通識之理論。 介紹完倪文後,我們再回歸到原點│大學精神來探討;大學應該是什麼樣子?大學的起源固然可以追溯到先秦與希臘,但我們今天所熟悉的大學,依雷熙道(H.Rashdall)的研究,是「一個無疑的中古制度。」其最具永恆的意義便在於她的世界精神;正如「大學」(University)的詞根一樣,(universus)即是「宇宙、世界」的意思,也可以說大學精神就是一種「普遍主義」!因此普天之下皆是我所關心學習的對象,這就是大學精神!而這不正是我國傳統明道致用,經世濟民的精神嗎?這不正是倪教授文中的呼籲嗎? 釐清了這層關係後,則所謂經始金門成為一個大學島,所謂創建通識教育學院等問題,早已玩月於亭台矣。我們以為:為免橘化為枳,乃至淪為文化掮客之舞台,鄭重深思倪教授本篇論文,效法當年蔡元培執掌北大精神,允為此項教育工程成敗肯綮處!
-
請馬總統幫忙訂機位
國曆新年伊始,各地跨年晚會高唱「牛轉乾坤」。接續的是農曆春節即將到來,不少旅台鄉親返金團聚圍爐的心願,因為台金航線一票難求,遊子的心酸誰能知,深值重視。 台金航線每逢春節期間,一票難求的情況年年出現,雖然各方努力爭取,卻仍有少數鄉親不能一圓返鄉團聚夢的遺憾!去(九十七)年十二月九日民航局開放金門鄉親預訂機位的時段,數以萬計的旅台鄉親,撥打訂位電話撥到手酸,好不容易撥通了,卻因為滿線,必須在等待接聽的音樂聲中苦候,待有人接聽,幸運者可以訂到機位,運氣差者得到的是「機位已滿」的回應,年復一年,不見改善,向隅者只能徒呼負負。 每逢春節前,旅台鄉親機位難尋,縣府至為重視此一現象,總是想方設法來滿足這個需求。今年亦不例外,縣府日前邀集中央駐金單位與縣府相關部門,研商春節期間,加強公共運輸服務計畫會議,李炷烽縣長希望各單位能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以做好春節期間陸、海、空運的公共運輸服務,並預定本月七日開放加班機訂位事宜,以符民眾期待,其體恤民情、重視民意的用心,情真意誠,不愧地方父母官之典範。 台灣東部的交通運量,每逢連續假期,一票難求的痛苦經驗類似台金海、空交通之窘境。馬總統於十一月間巡視花蓮,對東部民眾開出「沒票來找我要」的支票,不少民眾找上總統府,都能遂其所願。此事,引發交通部長毛治國「不成體統」的責難,毛部長「不成體統」失言,各方解讀不同,遭致物議,癥結在其未能深體民眾一票難求之苦;馬總統貴為一國之尊,日理萬機,如此小事都要承諾,固然有體制上權責劃分的思辨,但是,老百姓的一張車票都有勞總統費心,不也是「苦民所苦,疾民所疾」重視民眾福祉的表現。 這次縣府召開春節期間加強公共運輸服務計畫會議,李縣長期盼結合大家智慧,籲請政府相關部門作好陸、海、空運輸措施,就台金交通言,民航局官員代表指出,將於本月七日開放第二波加班機訂位,期能滿足旅台鄉親需求。在台金空運,金廈海運方面輸運計畫已經完成,同時,為恐台金空中運能不足,另規劃台金海運之備案,目前正招標中,其著眼在滿足旅台鄉親之需求,提供無機可搭民眾的另一選擇,當能發揮最大輸運效果,達到民眾的基本需求。 但是,民眾心願總以舒適、安全、便捷為尚,所以空運仍然是鄉親的首選,因此,在民航局第二波加班機訂位開放之後,如果仍有民眾訂不到票,期盼民航局本於運能調度之職權,妥採因應措施。我們認為,中央與地方之協調至關重要,是以縣府相關部門宜提供歷年來返鄉人數之平均數據,作為民航局加開班機調度之參考。尤其對第二波加班機訂位向隅者,盼能儘早開設諸如專線電話之服務窗口,再以登錄人數之多寡,妥為調度運能,增加班次,以滿足民眾需求。 春節團圓是中國人千百年來的傳統,團聚圍爐更是民眾基本願望,滿足人民的基本願望是政府的責任。因此,台金航線每逢春節機位一票難求的現象,殷望交通部及民航局官員本於「民之所欲」為念,以從善如流之思維,盡其職能為民服務,以符施政為民之旨趣。否則,如果金門旅台鄉親為了返金機票也要請馬總統幫忙訂機位,那豈不又是一件交通部長所說「不成體統」的事了!
-
「亂」與「變」﹐告別二○○八
──擺盪在兩岸與世局間的金門人「牛」轉乾坤迎接二○○九第一道曙光 台北一○一大樓一八八秒的跨年煙火秀之後,二○○九年台灣的第一道曙光,今晨六點三十三分在墾丁乍現,金門則出現在六點五十分,但受大陸強烈冷氣團、雲層厚的影響,包括金門地區在內的氣溫都下探到十度,二○○九的一道曙光,又是一番辛苦的迎接。 再怎麼寒冷,「亂」與「變」的二○○八終究告別了!馬英九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總統使台灣政治板塊「綠地」重回「藍天」,美國建國史上產生第一位黑人總統歐巴馬,中國四川省汶川縣發生芮氏規模八強震造成六萬九千多人死亡,金融風暴波及全球甚且讓冰島政府面臨破產,涉及貪瀆醜聞的前總統陳水扁二度被上銬收押撼動社會,中國毒奶粉禍害全世界,兩岸重啟政治協商後大三通上路,一部《海角七號》電影以五點二億票房締造國片奇蹟也掀起全民追夢熱……。 政治、經濟、社會,從台灣到國際,詭譎奇情的一年、痛苦煎熬的一年,但也是未放棄希望的一年。亂世、變局之中,我們不禁要想起大文豪狄更斯的一句名言「這是一個光明的時代,也是一個黑暗的時代」,白晝與黑夜永恆交替進行,光明與黑暗也永遠糾結並存,正如現代派武俠作家朱羽曾有的解構,「一個人站在明處看黑暗,必定是一無無見,如果是站在暗處看明處則是一眼通明。而黑暗的景象也必然是清晰入目;不能見光的爬蟲、摸行的鼠輩絕逃不過你的眼底」。 就在告別二○○八年的最後一天,台灣股市以四五九一點、微幅漲二點收關,馬英九總統也為總統賀歲紅包親書「福牛轉錢坤、富貴迎新春」,囚號從「二六三○」到「二一八五」、二度被羈押土城看守所的陳水扁也因收到兒子陳致中探監帶來的一本書《窮得只剩下錢》而成為街談巷議的發燒話題。台灣這廂身陷經濟迷思、政治與金權的糾葛,也在灰暗的天空等待「牛轉乾坤」的一點亮光與一絲氣力;大陸那邊,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選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三十周年的歲末,昨天再一次以「胡六條」告台灣同胞:在一個中國的基礎上,籲台灣停止「台獨」分裂活動,兩岸可就軍事、政治、經濟合作交流進行「和平協定」。馬英九要以「福牛轉『錢』(乾)坤」救經濟、胡錦濤要以「胡六條」促一統,在告別過去。兩岸和解、金融風暴的一年,兩岸各有各的調性,卻也花費了太多的時間、精力在政治的內鬥、內耗上,裹足了前進的腳步。然而,政治畢竟仍深深繫綁著兩岸的命運與未來。 地處兩岸地理「邊陲」、卻又身處兩岸變動「中心」的金門、金門人,過去一年,也歷經了台海兩岸帶來的政治氣候風雲幻變。如同洗了場「政治三溫暖」。金馬與福建「小三通」七年後擴大為「中三通」,隨即又給兩岸開放「大三通」帶來衝擊,會對金門在兩岸的交流結構、經濟體質發生何等影響,仍有待觀察、調整與調適;馬英九總統赴金門參加紀念「八三三戰役五十周年」發表「讓殺戮戰場變和平廣場」談話、不排除推動連結金廈建「金嶝大橋」,這也為金門的兩岸前景帶來「利多」消息面,但此橋的構設、建造,台灣內部仍雜音四起,最後結果是否又淪為另一座止於宣示意義的「政治浮橋」?金門民間有批判、也有期待的博弈條款通過後的設置觀光賭場刺激經濟方案,因官、民間無法匯聚共識、達成行動力,以現勢觀察,被視為「準備好了」的澎湖可望捷足先登;爭取做為陸生來台就學「試點」、促金門轉型為「大學島」的主張與聲音,透過「金門高峰論壇」會議強力放送出去,台灣的兩岸、教育政策是否支持,金門是否作好打造讓兩岸教育接軌「大學島」的準備,殊值期待;台灣《海角七號》電影掀起一片國片熱、觀光熱,也刺激了一部完全以金門故事為背景、取景金門風土的浪漫唯美「金門電影」│《星月無盡》,重新補強情節、畫面後,預計今年四月公開上映,「金門電影」能否創造票房,金門尋夢與觀光風潮,二○○八年的準備,二○○九年的期待。 二○○八年,台灣選出「亂」為年度代表字,國際媒體則選了「變」(Change)為代表字;夾處、擺盪在台灣「亂世」、世界「變局」之間的金門人,沒有悲觀的權利,告別二○○八,讓我們共同以「牛」轉乾坤之力,有夢築夢,迎接二○○九的第一道曙光。
-
協同打造魅力金門
金門縣政府、金防部、金管處為紀念八二三砲戰五十週年,以及促進地方發展觀光,合作推出的「戰地秘境│擎天廳、明德公園之旅」,於七月十一日啟動,至十二月二十七日結束。許多初履或曾在金門駐留的民眾,都趕在這段期間內親身體會金門獨特的魅力;活動落幕了,一切也該戛然而止,但,「戰地秘境之旅」終能為我們帶來一點啟示。 民國五十一年建造的擎天廳,直接從地下花崗岩開鑿,完全沒有用到任何一根樑柱支撐,曾是軍事上的最高指揮所,相當神秘,戰時與其他坑道相連,成為作戰中樞,也曾做為傷患收容所;後來則轉做官兵休閒娛樂場所,可欣賞勞軍表演或播放電影。明德公園則位處太武山核心,環境清優,為金防部舊址,舊稱「翠谷」,翠谷內的水上餐廳,即八二三砲戰期間吉星文、趙家驤、章傑等三位副司令官殉職之所在,由於翠谷與「粉身碎骨」諧音,被視為不祥,戰後改名為「明德公園」。 單看以上的這段簡介,便可知道擎天廳與明德公園的「不平凡」;也就是因為這樣不平凡的身世,才令人嘆為觀止、流連忘返。曾經我們以為金門的風景名勝,就那幾處,看過了、玩遍了,也就了解金門、洞悉金門了,殊不知金門身世隱身在禁忌處,縱是金門已開放觀光數十年,許多秘境仍是尋常人等輕易見不到、踫不得的。就某方面而言,或是必要之舉;但對金門而言,卻徒留遺憾。或許,有什麼兩全其美之策吧。軍方此回以專案型式開放了戰地秘境,日後或便有常態化開放的可能。但,開放了,又如何呢? 小三通開放初始,我們抱怨班船數量太少、人員身分限制、陸客不能來金、小額貿易不能除罪化,如今一一滿足了,又如何呢?金門還是那個港埠熱鬧、街道冷清的金門,這就是我們期盼的改變?顯然,許多方向我們抓得不夠精準、許多枝節做得太過粗糙,金門不該只是台客的「路過」之境,陸客們嘴裡的「還行」。 對於金門,許多俊彥都有著偉大的構想,但到底不能一一實現,其間最大的癥結便在於,現實的金門是「三頭馬車」的局面。我們不能說誰阻礙了誰,只因為本於互異的立場與行政目的,對人事物本就不會有一致的答案。或許金門亟需一個超然的機構來統合、指引金門的發展,也只有力量都往一處使的同時,金門才看得清自己的形態、望得到自己的未來。 望著一處處閒置、卻又常人踫不得的營舍;一條條通暢筆直、卻只為快速連接港埠公路,以及一道道秀麗、卻又道不出特色的風景,或許上位者真該靜下心思想想,在那海疆的一隅,該用什麼樣的思維與作為,才能讓金門真正成為馬總統口中的「和平廣場」,邁向兩岸的「和解之門」、「和平之門」、「協作之門」。 世界總會向那些有目標和遠見的人讓路;我們的每一步都該朝向創造歷史的奇跡。「戰地秘境│擎天廳、明德公園之旅」的結束,或是另一種協作模式的啟端。金門的「軍事、觀光、生態」俱皆迷人,如何脫卸牽絆、如何有效整合、如何創造它only one的價值與魅力,才是金門能否昂首於人群、閃耀於未來的關鍵所在!
-
大三通後的金門
兩岸直航已於12月15日正式啟動,這無疑是兩岸關係又一次大進展;對金門而言,卻如同洗三溫暖般的感受;冷暖一瞬間。甫從2001年元月1日,金門、馬祖與對岸開始實施小三通,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與評估,一般人對於其過度的身分限制而有一種「通三小」之感慨,時至今年(2008年)6月19日,行政院會通過「擴大小三通」的實施方案,取消所有對小三通身分的限制,未來只要持有兩岸入出境有效證件的台灣民眾或外籍人士,都可以利用小三通往返兩岸,讓台灣民眾多一個便捷管道。陸委會主委賴幸媛當時指出,在馬總統就任的蜜月期內執行擴大小三通政策,使真正進展到兩岸全面性直航的政策往前邁出一大步,同時也為金馬地區發展帶來多一些幫助。賴主委又說明「擴大小三通兩個重要意義,第一是照顧金馬民眾的利益,讓金馬地區的民眾透過周末包機和平日包機過渡到兩岸直航。第二提供台灣人民往返中國大陸多一個渠道,小三通正常化是先行指標,就兩岸關係而言,可以彰顯政府推動兩岸經貿正常化的決心和步驟。」並表示政府會關照、繁榮金馬地區,全面開放小三通的措施雖然是短期性的措施;但對於金馬地區中長期的經濟建設將由經建會召集相關部會,在三個月內通盤檢討,讓金門、馬祖變成具有國際吸引力的地方。這些話言猶在耳,然至今已歷六個月,中央相關部會是否已通盤規劃檢討出一套發展離島經濟方案?地方鄉親鵠立般引頸企盼著,癡癡等候好消息的同時,全面性大三通驟然實施,蒞金旅客頓時驟減,餐飲、旅遊與相關產業等遭受到極嚴峻的衝擊,這更使我們期盼中央建構金馬地區的發展藍圖能早日發布。毫無疑問,大三通對台海兩岸政府與人民來說,象徵著未來兩岸關係持續朝和諧的方向發展,但金門等離島的發展也不容有一天的耽擱。 前些日子,全國大學校長會議在金門召開,教育部表示若開放陸生,允諾金門技術學院先行試驗招收陸生來金就讀,以作為逐步擴大實行兩岸交流的利多政策,讓兩岸教育接軌,同時催生金門大學島之形成。這是金門發展大未來的一個重要環節。然而從眼前的現實角度觀察,兩岸人民及夾處兩岸間的金門人,又該如何看待兩岸的大三通?相信此刻,金門人都有一種複雜而難解的感受;一方面,長期扮演兩岸中介角色的金門人,自然樂見兩岸的和解與對話,可是另一方面,卻也不免憂心,兩岸大三通之後,金門的利基何在?才剛取消身分限制的金廈擴大小三通又將何去何從?作家龍應台也於12月25日在「金門高峰論壇」上倡議「金廈自決」說,兩岸學者也認為;金門應排除政治禁錮,與廈門共組「金廈生活圈」,也有學者認為金門可成為「特區」,研訂整合各相關法規以突破限制,來因應未來兩岸發展的需求、促進地方發展。至於在地的金門人之想法如何呢?普遍的感受都認為;整體而言,中央為了以保護台灣安全為由,金門一再受到漠視與不合理待遇,而且有逐漸被遺忘、忽視而成為邊陲小島之疑慮。儘管如此,我們仍然期盼中央的正視與關懷。 在2008政黨再次輪替後,馬總統在八二三砲戰五十週年在金門發表談話,提出了「深耕和平思維,強化自衛實力」的主張,讓金門從二十世紀的兩岸殺戮戰場,蛻變成二十一世紀台海的和平廣場。提出許多有利地方發展的政策,為所有期盼金門發展的人士描繪出心嚮往之的美麗願景。希望各級官員們立即將這些真摯承諾付諸執行,才能真正體現金門人的期盼,為大三通後的金門未來有所交代。
-
該是大家發揮「公德心」與「榮譽感」﹐善盡「社會治安」責任時刻了﹗
──兼談污損破壞文化資源設施為失德不法行為應予深究遏止 提起「公德心」與「榮譽感」﹐眾人皆知﹐知易行難﹐感觸殊深。蓋以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芸芸眾生﹐千奇百怪。有人心存善念﹐日行善事﹐與人為善﹐不計新仇舊恨﹐有容乃大﹐海闊天空。有人自私自利﹐以私害公﹐隨心所欲﹐玩世不恭﹐既無「公德心」﹐亦無「榮譽感」。前者為社會進步之動力﹐後者則成為社會發展之阻力﹐差池之大﹐有若天壤之別。 何謂「公德心」﹖何謂「榮譽感」﹖一言以蔽之﹐「公德心」源自「至愛」﹐熱心公益﹐愛惜公物﹐顧自己也顧別人。「榮譽感」來自「責任」﹐實事求是﹐行正走穩﹐惜身如玉﹐將「榮譽」視為個人第二生命。有「至愛」則有「公德心」﹐有「責任」則有「榮譽感」。兩者一體兩面﹐相輔而又相成﹐兩者合而為一﹐社會必能進步發展﹐且能發揮高度預期功效。 大致而言﹐「公德心」與「榮譽心」﹐與生俱來﹐人皆有之。不同之處﹐強弱有別﹐實踐與否﹐端看力行。苟能秉持「不因善小而不為」﹑「不因惡小而為之」一貫態度﹐由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善盡愛己﹑愛人﹑敬事﹑愛物﹑珍惜資源﹐則到處一片祥和之氣﹐社會欣欣向榮﹐人人置身歡樂生活之中。然則社會紛擾﹐亂而無序﹐難有善狀。 日昨地區平面媒體報導﹐金門四大名塔之一「倒影塔」週邊設施頻遭肆意污損與破壞﹐消息一出﹐眾人譴責。因係連續行為﹐自是別有用心。時值地方政府落實推動「文化深耕」﹐致力「強根固本」﹐加速發展「觀光事業」等重大施政主軸之際﹐諸此乖張惡質行徑﹐為法所不容矣。 尤以太武山巔乃為名剎「海印寺」與古蹟聚集地。既有軍事據點﹐也有「毋忘在莒」勝景﹐聞名中外﹐凡是蒞金參訪或抵此旅遊之國內或國際人士﹐莫不欣然登山膜拜瀏覽﹐以壯行色﹐然則引以為憾﹐深感有虛此行﹗ 名山古蹟﹐與天同在﹐默默付出﹐與人無怨。今竟被人惡意相向﹐任意踐踏﹐顯見居心不良﹐用意不善。真不知其人為何﹖果真受到冤屈﹐心中憤憤不平﹐何不光明正大挺身而出﹐要求給個公道。竟而捨正途而不採﹐躲在暗處﹐對著「金門」二字污損洩恨﹐須知此舉失德復亦觸法﹐天網恢恢﹐一經查出﹐將要付出相當代價。倘若良知不昧﹐要問值得嗎﹖ 先賢先聖或偉人名將﹐乃至中央要員或地方機關首長﹐其於一個地區名勝古蹟或值得紀念頌揚重要處所立碑題字或撰文為誌﹐藉資彰顯名勝古蹟之由來與其核心價值﹐供人深入瞭解來龍去脈﹐增強記憶分享成果﹐進而廣為宣傳﹐達到發揚光大之社會教育之目的﹐乃應為而為之﹐俱與個人求取功名無關。看待此等事務﹐冷靜客觀公正態度視之﹐否則﹐豈有是非與公理﹐不是嗎﹖ 況對金門而言﹐地區名勝古蹟代表著金門歷史淵源與文化演進傳承﹐意義何其深遠﹐彌足珍貴。本應加強維護﹐使之萬古流芳。緣此﹐破壞金門歷史古蹟﹐不啻否定金門之過去與現在﹐非同小可。誠非一般「製造髒亂」﹐影響觀瞻而已﹐其將「公德」與「榮譽」置之腦後﹐予人印象惡劣。膽敢公然向公權力挑戰。亟應深查嚴究﹐以杜頹風。 一個地區有無發展之潛力﹐端視「公德心」﹑「榮譽感」及「治安狀況」是否良好。三者因果互繫﹐息息相關。儘管地區於名勝古蹟處所﹐置有專責部門負責管理﹐國家公園警察隊也予列為勤務查察重點﹐何以竟還一再發生遭到污損破壞﹐亦且一次比一次嚴重﹐至盼權責機關早日揪出藏鏡人﹐而其間責任歸屬如何﹖有無缺失﹖日後如何加強維護﹐亦應認真檢討劃分清楚﹐唯有用心施政﹐方能發揮事半功倍之功效。 金門淨土不容污染﹐金門招牌不容污損﹐凡此既是治安機關之義務責任﹐也是大家共同之責任﹐須要大家維護﹐大家珍惜。
-
雖是海濱﹐如何鄒魯
全國技專及大學校長會議甫結束,緊接著由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國立成功大學、東海大學及廈門大學四校所倡議的「高峰論壇:思考金門大未來」再次集結了許多領域的重要學者專家共同集思廣益來討論這個島嶼的發展。有意思的是,這些到訪的賓客步出尚義機場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應是「海濱鄒魯」四個大字堂堂矗立。 過去,金門因其歷史背景,先有朱熹講學過化,後有濟濟進士與備出武將,素有「海濱鄒魯」之譽。然歲月數十載悠悠度過,當島上居民閒暇公餘之際欲逛得一間具品質的書店而不可得之際;當台灣本島熱烈討論著「海角七號」之際而島上居民卻得等待正版DVD發行或是被迫尋求非法盜版以趕上潮流之際;當苗栗縣的民眾得以一睹世界級男高音或是世界級團體精彩演出而島上居民幾無此機會之際,這個曾為鄒魯的海島迄今還剩下多少內涵足以撐起這塊過往招牌實在是值得大家共同面對與深思的課題。 的確,在經濟發展壓倒一切的現今價值下,文化的議題本就會退居二、三線。因為文化必須時間來打底,無法熱熱鬧鬧且轟轟烈烈,自不易受人青睞,更何況是經濟如此嚴峻的當前局勢。 這裡建議縣政府籌設具規模的「金門文化基金」,聘任本地與外地獨立公正的專業人士執行運作基金以確保不受外力干擾,跨領域且穩定地整合推動金門文化基地的建構、文化知識庫的經營及人才智庫的建立: 一、文化基地的建構 透過基金的支持,引進學術機構或專業組織,將現有閒置的「文化園區」打造成創意文化園區,建構成為金門島嶼的文化基地。使其一方面是文化創作的場所:提供舒適的空間,鼓勵學術機構或是藝術家、作家進駐;另一方面成為居民親身參與文化的平台:改造成合於標準的展演場地,使民眾得以有機會欣賞好品質的展覽與表演。 二、文化知識庫的經營 透過基金的挹注,建構具規模的圖書館。首先可以大規模充實以現有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圖書館藏書量,更重要的是編列經費聘任充足的圖書專業管理人員,使其早日具備改名金門大學後名副其實的圖書館,讓其不僅是校園的,更是全島或是台灣海峽上至為重要的文化知識庫。 三、人才智庫的建立 透過基金的補助,鼓勵本地與外來個人或團體進行有關金門的學術研究、講學或文化創作。作為離島,交通與住宿費用的龐大開支往往是來金門從事教學、學術研究或藝術創作者卻步的主因之一,如果透過基金的挹注,解決來金從事小學、中學及大學各級教育機構講學、研究與創作者的交通與住宿費用,則一個能量巨大的人才智庫必得以迅速建立。 北歐芬蘭從過去列強旁的貧弱小國轉化成現今全球競爭力最強的國家之一,依賴的便是教育與文化的大量投資與發展,此一經驗值得身為蕞爾小島的金門參考,而「金門文化基金」的籌立將是宣示永續發展金門文化的有力開端。畢竟,文化底蘊的持續豐厚的金門才得以撐起昔日「海濱鄒魯」之美譽,這遠比「海上賭城」來的更令人心嚮往之!
-
歲末感言談金門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資深研究員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在他的新書《上帝與黃金:英國、美國和當代世界的成形》(God and Gold: Britain, America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當中指出,今天美國國際霸主的地位,是承繼自十七世紀的荷蘭、十八和十九世紀的英國,以及二十世紀以降的美國一脈相承的傳統。他並進一步認為,這體系有三個特色:海權、國際性,以及商業與軍事力量的結合。具體而言就是人民為上,但逞強好戰;商業掛帥,卻重視道德;個人主義當道,但有條不紊;具有創新精神,卻帶保守色彩;懷抱理想主義,但又冷酷無情。美國這種精神不正是一種全球化主義的精神嗎?頗值我們在思考金門前景時參考。 探討美國這種多元全球化的精神,必須探討左右美國立國精神的兩種主義,那就是自由與保守主義。自由主義之思想,簡單地說,它是指源自於英國的古典主義、與美國個人主義相結合,而形成的以個人自由權利為核心的一種意識形態,進而成為美國主義(Americanism)的核心,形諸於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政治認同。表現於社會生活中,自由主義者希望政府「別管我」(Let met alone),讓我自己來;這正是資本主義形成的主要因素。 而美國的保守主義是對當代自由主義的反駁,是自由主義的對立面,它始于對「新政」的反對。保守的古典自由主義的教條,曆經20世紀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中期的保守主義思想運動、六七十年代的保守主義社會運動和政治運動,至80年代發展壯大成為一個與自由主義比肩而立的政治思潮,對美國國內政策和外交政策產生了重要影響。但也因為受到保守主義的批判,才造就了今天美國多元文化的興起,此次出現二百年來首任黑人總統,不能不讓我們心服於美國立國主義的成功。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金門歷經了國共內戰、對峙、小三通乃至大三通的洗禮,也經歷了多少次所謂的政治實驗,商務探討,到底是以文化立縣呢?或是以觀光行銷呢?或是爭取所謂離島博奕條款,希冀建立另一拉斯維加斯賭城,也曾出現於淺議中,其中也不乏一些文化中人,藉著發展觀光金門之大道,舉辦過多場次之研討會,甚至獨樹一幟,高擎所謂金門學、世界金門日等等各種有形、無形之運動,我們當然對其動機採取正面、肯定之態度;但我們必須確認的是,其成效是有待商榷的。其關鍵之所在,容我們不客氣地指出,那就是欠缺全球化的視野及格局:只有在地一隅的偏視,而無全方位的觸角;只有金門小島的視野,而無全球的格局,更坦白言之,其思維尚存於軍管時期之位階,怎不令人深憾? 金門!這個在特殊時空下的外島,在關鍵時刻下,如何踏出正確的一步,才是決定金門前景之成敗因素。從美國建國二百年即雄視全球,不難找到借鏡處;那就是只有放眼全球,你才擁有全球;反之,你若只想著眼前方寸之地,你永遠只能守在方寸之間。這正是思考金門前景之思想所在,更是我們在思考建設金門時的成敗關鍵,願以此與鄉親共勉!
-
長君之惡其罪小逢君之惡其罪大
陳水扁家族被控貪污、洗錢案經特偵組起訴求刑,被起訴的十四人當中,具有公務員身分者計李界木、馬永成、林德訓、陳鎮慧等四人,分別以收受賄賂罪、貪污罪、洗錢罪、偽造文書罪等遭到起訴;加上之前經台北地方法院以圖利、洩密等罪判處十年徒刑的前調查局長葉盛茂,總共五人;他們不論是政治任命的官員或者是常任文官,都曾受到前總統陳水扁之眷顧提攜,所以其犯罪即使出於無奈,但犯行明顯,當無爭議,實乃國家之恥,也是公務體系的悲哀,值得省思。 我國政治文化受儒家思想影響至鉅,自古以來,孔老夫子所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深植人心,因此在那個朕即天下的時代,君、國不分,君主就是國家的具體表徵,所以忠君就是愛國,歷數千年奉為傳統美德。然自民國肇建,國家邁入民主共和之林,總統透過定期民主選舉產生,執政者乃人民委以管理之權,而國家設官分職,經理政務,公務人員理應效忠國家憲法,遵循法律辦事,不論大官小吏,應各守職司,實心任事,以符服務人民之旨。惟在儒家忠君思想薰陶下,國民黨執政時期,「忠黨愛國」與「效忠領袖」成了孿生兄弟,致黨國不分,領袖居於國家之上。及至首次政黨輪替,民主轉型在望,豈料主政者濫用權勢,以權謀錢,改革竟成了貪污的淵藪,使「愚忠」扈從之公務員蒙受牢獄之災。 長久以來,官場文化存在著不少陰暗面。權力使人腐化,權力愈大、誘惑愈強,所以握有權柄者,若禁不起誘惑,起了貪婪之心,為遂私欲,則無所不用其極,常見者以培植心腹,拉幫結派,納為親信,視為家臣或家奴,形成共犯結構,繼之闢巧門、鑽漏洞,上下其手,染指公帑,營私舞弊,強索納賄等不法勾當;一旦犯行敗露,主子一推二賴,心腹親信便成了代罪羔羊。這次陳水扁家族被依貪污、洗錢罪起訴,其心腹親信馬永成、林德訓、陳鎮慧等三人受到牽連,分別被押偵辦起訴,他們事主以愚忠,奉示行險,協助扁家將公款轉入私庫,自己沒撈到半毛錢,卻換來牢獄之災,這種失去自主理性判斷力,出於無奈、奉命行事的親信幕僚,雖犯行可議,然其情可憫。 陳水扁家族弊案發展至今,扁家父子媳婦,把責任推給吳淑珍,吳淑珍接受偵訊時,卻對所有弊案一概否認,並將責任全推給身邊親信;國務機要費案、南港展覽館案,全盤抵賴,對企業家給四億佣金,硬拗是「政治獻金」;陳家這種利用親信家臣作為貪污的工具,搜括錢財歸自己,案發責任推給部屬,圖謀由渠等頂罪的醜陋心態和惡劣行徑,在林德訓一干人等吐實招供後,已經圖窮匕見。陳家這一幕濫權、貪瀆、玩法,自家吃乾抹淨,卻要部屬頂罪的兔死狗烹戲碼,足為政治人物與公務人員引為殷鑑。 孟子告子下篇有嘆王道不行,諸侯、大夫皆無道之章句,謂「長君之惡,其罪小;逢君之惡,其罪大。」意指助長國君的惡行,罪比較小;逢迎國君的惡行,罪就比較大。所以,身為公務員者,應知效忠於國家和法律制度,奉公守法,廉潔自持,守正不阿,勇於任事,以盡公僕責任;尤應認知行政倫理之義,依法行政,堅持原則,不以愚忠「長君之惡」,不曲法依附於濫權者陷「逢君之惡」,唯其如此,始能重建政治清明的新風貌。
-
面對大海的時候﹐與龍應台再次呼吸思索金門
──從作家龍應台七年後再度走訪金門觀看兩岸文化之河的流動 「二○○二年我看見金門的許多防風林仍舊用警戒線圍起,警告的牌子上畫著骷髏,寫著『地雷』。馬祖有些海灘上還牢牢插著看起來極其險惡的防止登陸的銳利木樁」、「戒嚴鎖國,扭曲了我們對大海的認知,疏離了我們跟大海的關係,窄化了我們的世界觀。心靈解嚴,意即認識到這種扭曲的存在,重新體認自己是海洋國家的本質,建立開闊的海洋文化。大海,原來不是一堵死牆,而是一條活路,意味著自由、機會、創造、資源、力量,海闊天空的萬種可能,可以為我們招來萬商雲集,可以帶我們縱橫天下。大海,是島嶼的無限延伸、家園的流動翅膀」。 二○○一年元月,禁錮了半世紀的金、廈水域隨著「小三通」航道重開,三個多月後,時任台北市文化局長的作家龍應台悄悄走訪金門,回台灣後寫了篇引起廣泛討論的<面對大海的時候>,文章未必針對金門而發,但卻是思索的元素之一,她又說,「只要我們繼續把海岸與『軍事重地』聯想,只要刺刀的陰影、孤立的不安、危險的暗示,仍然在我們的心裡存在,只要把大海依舊想像成一堵迫使我們成為孤島的巨大黑牆,我們就會繼續地遠離大海,背向大海」。 距離二○○一年五月十三日初訪金門七年後,也在《面對大海的時候》成書五年後,耶誕夜的昨天傍晚,龍應台再一次「無預警」地以私人行程來金門停留三天,在金門過耶誕節,也要走一趟「小三通」水域。同行的,還有甫獲金鼎獎特別貢獻獎的遠流出版公司發行人王榮文,主持遠流出版重鎮的王榮文,二○○六、二○○七,連續兩年推出的《芬蘭驚艷》、《驚歎愛爾蘭》,另一種海洋國度、海洋文化的發現,也在書市掀起諸多漣漪,這一回,他們能「驚艷金門」? 台灣戒嚴時期以能言、敢言的《野火集》在書市發燒、崛起的龍應台,此後,行經之地、發表之文、出版之書,總能聚集目光,「龍應台」已是華人世界一個共同熟悉、衝擊文化概念的「代表字」。二○○三年九月二十九日,台北《中國時報》以全版新聞版位首刊她的〈面對大海的時候〉,並配合刊出兩張代表性圖片,其中一張即是《中國時報》駐金門記者李金生所拍攝的「軌條砦」,圖片繞文說明著「昔日國共對峙的反登陸工事『軌條砦』,讓台灣的海岸線充滿警戒、對立與不安,這些特殊歷史因素使我們習於『背對大海』」,另一張取景於台灣海岸線的圖片寫著「置身海洋國家,台灣更應經營海岸、面對海洋,廣納百川、吸收多元文化,創造開闊的大海國際觀」;在台灣、金馬地區先後都告政治解嚴之際,龍應台要呼喊的,是「文化解嚴」、更是「心靈解嚴」。 《面對大海的時候》之外,這些年來也寫了《請用文明來說服我》、《百年思索》等書的龍應台,在打破「政治海洋」禁忌的金馬與大陸小三通上路七年、也在兩岸大三通剛啟動的月份重臨斯島,金門的政治、人文風景,又產生不同的變化了。她所停駐的三天,也正巧遇上金門土地、文化與兩岸、國際學術接軌、對話的一個時機:全國大學校長會議、「高峰論壇:思考金門大未來」以及兩岸「金門書展」都於這三天在金門登場;集合一百五十五所大專院校校長的全國大學及技專校院校長會議十二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在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圖書資訊大樓舉行,由多元文化研究者、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等跨國學者組成的「高峰論壇:思考金門大未來」今天上午在金門技術學院國際會議廳召開,由中華民國出版協會及大陸閩台圖書公司合辦的海峽兩岸「第三屆金門書展」明起一連五天在金城國中體育館展出。校長會議、高峰論壇、金門書展,一波一波上場,使得酒香四溢的金門,也難得飄來了兩岸書香、國際人文香,活動的舖陳、綴連,也映現了金門人在封閉海洋孤島上,尋求對外發展的殷切企盼。 龍應台七年前訪問金門,在與金門文化、學術界的朋友李錫奇、吳鼎仁、林金榮、盧根、李能慧、楊樹清等人夜敘時,道出金門在歷史、當代、兩岸之間,處在重要的位置、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她也感於政治、軍事解嚴後的金門人心靈還沒解嚴,她甚至也還未看到具時代性、代表性的金門文學與藝術作品。回台灣寫出〈面對大海的時候〉,龍應台再思索出「文化是大河,吸納無數支流的湧動,河裡有逆流、有漩渦、有靜水流深之處,有驚濤駭浪之時。不歇止的激盪和衝擊形成一條曲折河道,就是文化」。 金門需要對話、需要多元文化的刺激。面對大海的時候,讓我們再一次與龍應台面向文化大河,思索金門、發現金門、擁抱金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