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酒駕零容忍 執法無假期
依據金門縣警察局的統計,民國108年至110年本縣發生酒後駕車肇事案件達167件,共造成5死、162傷。警察局除配合內政部警政署所規劃之「全國同步擴大取締酒後駕車專案勤務」外,並要求所屬各外勤單位規劃專案勤務,在酒駕易違規及易肇事路段持續加強取締,展現警方強力執法決心。 近年酒駕肇事死亡人數,以每年12月至次年3月為高峰期,因為這段期間正逢冬至、尾牙、元旦及農曆春節等民俗節日,加上近期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趨緩,餐廳業者逐漸復甦,民眾飲宴機會大增。為防制酒駕,金門警方每年12月至隔年3月,將取締酒駕列為執法重點工作。 近日金門警方將配合內政部警政署之政策執行「全國同步擴大取締酒後駕車專案勤務」,另警察局每月至少規劃2次擴大臨檢及取締酒後駕車勤務,各分局、保安警察隊及交通警察隊也各自規劃至少8次之取締酒後駕車勤務。統合警力強力執行,嚴打酒駕,展現維護社會秩序及道路交通安全的決心。 縣警局資料,108年共取締酒駕290件、109年271件;即便受疫情影響,110年取締182件,近3年酒駕案有逐年減少趨勢,顯見警方強力執法取締已展現成效。 另外,行政院日前指示嚴懲酒駕強力執法,法務部立即要求各地方地檢署執行檢察官從嚴審核,最近全台共計有67名酒駕犯,酒駕案件一律從速從重追訴,法院判決量刑過輕,公訴檢察官將上訴,具體求處重刑;酒駕判刑低於6月者,可易科罰金,但執行檢察官從嚴審查,評估個案是否有刑法第41條「但易科罰金難收矯正之效或難以維持法秩序者,不在此限。」不准易科罰金,直接發監執行。 矯正署各監所執行「酒駕收容人處遇實施計畫」,讓酒駕受刑人在監所接受完整矯治,未完成戒除酒癮處遇者,或成效不佳,嚴審而不予假釋。假釋中再犯酒駕罪,將依法審酌撤銷假釋,再度發監執行。 行政執行署全台13分署同步啟動「強力執行滯欠酒駕罰鍰專案」針對酒駕遭行政裁罰逾期未繳者,合計2059件,全部繳清、分期付款、已查扣財產等,有效執行金額已逾3500萬元,讓酒駕者付出代價,沒有僥倖。 事實上,對有錢人來說,罰金再重也沒有在怕的,雖然警方三申五令宣導「代客駕車」、「指定駕駛」等措施,並呼籲相關業者也應負起社會安全責任,但酒駕累犯仍不怕,視人命如草芥。 最近因為高雄一名男子黃子洋酒駕釀一死三傷慘劇,高雄市長陳其邁要求讓酒駕犯到市立殯儀館服社會勞動,打掃高市殯儀館往生室、到入殮室與火化場等地,擦拭保存遺體的冷凍櫃及運屍車,馬上成為社會話題。酒駕累犯到殯儀館清洗冰櫃、解剖台等生命教育,台北市及台東縣早已實施,台北市殯葬管理處從二○一六年底試行至今,已有八十五位酒駕犯被安排執行;台東地檢署從二○一七年起實施此一「震撼教育」課程。有酒駕犯說,「第一次距離屍體這麼近,內心震撼極大」、「再也不敢酒後開車了」,顯見罰錢不怕者,就應該讓其服社會勞動或不准易科罰金,直接發監執行才有震撼力。 農曆春節前是一年尾牙的時段,地區民眾在這段時間內的宴飲也較頻繁,所謂「無酒不成宴」,喝酒並不是壞事,但應適量,尤其是量力而為,但是地區鄉親有拼酒、勸酒惡習,近年因酒駕取締收斂不少,這是值得可喜的現象,「酒駕零容忍,執法無假期」,但願鄉親都可以平平安安渡過此一春安假期。
-
再論風土經濟與文資保存
風土,是一個漢字語境中關乎地理空間、風俗民情、生活樣貌、地域產業、飲食文化、工藝特色等之總和。這個詞的使用,歷史上在東亞漢字文化圈中也相當普及,日本列島、朝鮮半島(韓半島)、越南等地均有使用,詞意也相當接近,不外乎各地民俗、農漁業、歷史文化等意涵。 在歐美,風土文化(鄉土文化)指涉了一種鮮明的地域文化,再現了一種前現代、前資本主義的生產與生活方式,當然也描述現代化之前的空間類型及其文化形式。1964年奧地利的建築師伯納德.魯道夫斯基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策展,主題為「沒有建築師的建築」展覽與書籍出版。這本《沒有建築師的建築:非純種建築的簡介》(1964),呈現了風土╱鄉土建築,大大震撼了西方的學界與規劃設計者。在此之前,西方文明的建築史是以建築師及其作品為主線,建築作品又以宮殿、教堂或大型公共建築為經典,鮮少有人重視民間社會的物質文化。沒有建築師的建築展,開始讓專業界看到風土之美。此一反省刺激了世界各地的風土或鄉土運動之興起,也讓公眾開始反思二次大戰過後的現代性神話。 法文terroir也值得多討論,它指的是(葡萄酒)獨特地方風味、(釀造葡萄酒的)總體自然環境,廣義來說就是「風土」。洪震宇的《風土經濟學:地方創生的21堂風土設計課》也指出「terroir這個名詞過去主要應用在葡萄酒產業,尤其是法國十多個產區的葡萄酒。Terroir意思是在特定地理空間限制下,這個地方獨有的氣候、土壤、溫度、品種與種植方式。……法國政府透過組織的力量,規定了葡萄酒製造的五個重點,包括葡萄產區、品種、種植方式、單位土地面積的產量以及釀造方式,做出一系列的分級系統,也建立法國葡萄酒在國際間的地位。」風土的產品經過規範與設計,成為魅力的保證,更形塑了品牌的價值。 從這些角度來看,「風土」或「鄉土」這個看似落後、跟不上時代的詞語,其實是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因此,什麼是金門的風土?我們怎麼讓人們對金門上癮?我們又如何讓「廣義的金門人」(本地人、海外鄉僑、新住民、在此服役的軍人、曾來金門旅遊的人等)對風土文化有所體驗,進而產生認同與光榮感?金門的風土資源一部分繫於文化資產,又如何轉化為風土經濟學? 不可諱言地,金門的文化資產在歷經大規模的數量成長之後,許多文資身分的古蹟或歷史建築等待排入修復的時程遙遙無期,同時相對於金門國家公園修復上以古厝民宿或賣店為導向的再利用,文化局負責的古蹟或歷史建築再利用成功的經驗不多,經濟產值更低。固然,文資身分的標的物需要經歷調研、設計及修復等程序,但主管機關似乎沒有研擬合理的修復優先順序(晚近調研或整修的案例有不少是最近幾年所指定的,而不是過去30年來已經具有文資身分者),亦無檢討這些程序是否有提升或加快的可能性,更缺乏積極性地活化利用的實踐,遑論風土經濟學的創造與發展。 再從花費近二億、歷時四年餘的再造歷史現場專案的瓊林來看,其費用的運用並未以聚落振興的風土經濟學角度出發,幾乎仍以報告書式或活動式的成果為主,真正投入修復工程的比例也不高,計畫中所標榜「民眾經營與行銷的組織培力」未見具體效果,整個計畫失去了一次風土經濟、文資保存、當代詮釋與文化翻轉之間連結對話的機會。 文資保存應盡可能從再利用反推,這樣或許會有不同的思維。法國諾曼第戰場的碉堡群,他們是以再利用的性質來界定修復程度,有些德軍所遺留的碉堡是以殘跡保存對待,因此遊客只能在幾公尺外凝視與眺望,修復上也不必花費巨資處理;有些要提供遊客進入者,則以鋼板、鋼網支撐保護,確保遊客的安全,也非以重修方式處理,重點反而是「說故事的能力」與其他遊程的配套。舉此案例是希望提醒主管機關,保存(或保育,conservation)不只是修復工程,更重要的是社群的文化認同與產業的轉譯再生。
-
人人防火慶吉年
轉眼華人最重視的農曆新年即將到來,在欣迎的同時,安全當然最為重要;尤其是防火;尤其是火災高發的隆冬季節。從新聞訊息來看,已有不少地區均有火災發生,確值我們當心防範。尤其入冬以來,咱們金門地區雨量稀少,天乾物燥,隨時都有火災之可能,怎能不密切關心防範? 為何冬季是火災發生最多的季節?原因不外幾個因素:首先是從氣候上來看,冬天時,空氣中的水分,多數都因為天氣寒冷而凝固,空氣濕度不夠,且從案例上來看,發現有很多易燃物,其火災的原因,竟然是因為空氣中,欠缺水分,乃至沒有水分而發生火災。 再來是,冬天是個節日比較多的季節:聖誕、元旦、春節、元宵等節日比較集中。尤其是華人習俗,逢年過節燃放煙花爆竹,此更是這些節日的重要慶祝活動。而春節農曆年,燃放煙花爆竹,更是我國的傳統,但也更易造成火災之重要原因。 尤其,由於科技的進步,家用電器,早已是家家戶戶必備的家庭用品。在冬天的時候,或因煮食;或因取暖;或因其他原因,均會使用大功率的電器,也因此,常因用電量過大,以致發生火災。另外在冬天時,一般人常忽視的靜電反應;因摩擦而產生的靜電火花,在乾燥的環境中,也極易造成火源。 有了上述的認知後,我們當如何防範火災?基本上應注意下列事項。首先是正確的使用電器。諸如使用電爐、電熱毯、電熨斗時,切記要避免因線路老化、經常搬運,導致電線受損所引發之火災。其次是切忌亂扔菸頭,以致引起火災。「一支香菸,能毀萬丈樓」,尤其像廚房這樣易燃物質多的地方,更不能亂扔菸頭,要格外注意。 再來是注意燃放煙花爆竹,致而引起的火災。燃放煙花、爆竹要掌握正確的燃放方法,燃放後對現場要進行檢查清理,消除火險隱患。而冬天取暖時,更忌用烤火方式取暖。尤其是烤火取暖時,嚴禁用汽油、煤油、酒精等易燃物引火。火爐周圍,更不要堆放可燃物品,而取暖器材,也不要用來烘烤衣物。 還有,切忌燃燒垃圾引起火災。因垃圾裡可能有可燃可爆物,如液化氣殘液、玻璃瓶、鞭炮、廢舊液體打火機等,一旦燃燒就有爆炸的可能。以及注意氣體泄漏,如煤氣泄漏,應立即關閉氣閥,並打開門窗。此時不要開關室內任何電器,或使用室內電話,發現鄰居家燃氣泄漏時,應立刻敲門通知,切勿使用門鈴。 凡此,均是每位鄉親應注意之事項。然而,若不幸發生火災時,我們當如何處置?諸如打火警電話時,應講清楚著火所在地的詳細地址;更要說明清楚,是什麼東西著火,火勢情況;也要講清楚是平房還是樓房,最好能講清楚起火部位,燃燒物質和燃燒情況;同時報警人要講清楚自己姓名、和電話號碼;報警後要派專人,在路口等候消防車的到來,指引消防車去火場的道路,以便迅速、準確到達起火地點。 發現火警應及時報警,這是每個公民的責任;而防範火災,更是每位鄉親的責任!也唯有均持此種理念,方能有效防範火災,人人防火慶吉年,共度一個平安的歲月!
-
金門台東兩縣合作 好「釋」更長「酒」
臺東釋迦因受檢疫問題暫停輸入中國大陸,首度面臨外銷挑戰,為此在本縣縣長楊鎮浯與臺東縣長饒慶鈴的媒合下,今年度金門鄉親有機會吃到外銷等級的臺東釋迦,臺東鄉親也可以品嚐到世界聞名的金門高粱酒,日前雙方更於台北市舉辦「金釋至交,好釋過好年」記者會,共同行銷雙方特產。 楊縣長表示,臺東和金門兩縣過去一直以來交流相當密切,此次為相挺國產農產品,在縣府的號召下,金門目前就累計了近3700盒約10公噸,已逾百萬元的鳳梨釋迦訂單。而金酒公司出品的白酒屢次於國際舞台奪金,一直深獲民眾好評,藉由此次雙方的合作,讓金酒有了多元的銷售管道,也希望雙方的鄉親們,金酒、釋迦一起買起來,目前訂單持續追加中,並希望銷售額可突破200萬元,除了好「釋」過好年,還能夠好「釋」更長「酒」。 國內的釋迦以往有百分之九十七外銷,每年十一月至隔年四月是釋迦主要產季,一、二月更是出口高峰。且釋迦含有豐富維生素C、鉀、鈣、鎂和磷等營養成分,其維生素C是蘋果的好幾倍,鉀的含量比香蕉還高,維生素B2、膳食纖維和蛋白質也很豐富,是非常有營養價值的水果,也因此有「世界三大美果」之稱。台東釋迦過往以外銷為主,今年度因疫情外銷受阻轉向內銷,國內市場反應相當熱烈。 藉由跨縣市的交流與合作,不僅縣市與縣市間的互動增加,各單位與各業者間互動也增加,透過跨域合作平臺運作模式,擴大統合及運用各部門資源,同時兩縣的縣農會也共同行銷在地特產,此次雙方以鳳梨釋迦換金門高粱酒的方式合作,互惠當地居民,未來雙方也將持續合作,後續尚有許多可相互交流的地方,令人看好與期待,雙方互利互惠、好事成雙,兩縣的情誼亦會更進一步。 台東縣的鳳梨釋迦鮮果面臨外銷挑戰,於是該縣經由盤整、強化再出發,並化危機為轉機,努力顧好品質、打開通路。自疫情發生以來,其實不只台東釋迦,包括澎湖石斑、台南棗子等,都面臨無法外銷的挑戰,但卻也因此提高大家對內銷市場的重視,也讓大家開始反思整體產業結構與經營模式,如何開發內銷市場成了重要課題,或藉由跨域合作模式導入相對應的策略與解決方法。 「路是人走出來的。」於面臨困境與挫折之時,不失去希望,儘管過程可能極為艱困與晦澀,但藉由尋找夥伴、聯合資源整合、分工合作,多蒐集資訊,盡可能地嘗試不同的創意,在機遇來臨之時做好周全準備並奮力一擊,成果必定精彩可期。這一次,金門與台東成功媒合了金酒與鳳梨釋迦,下一次、下下次,我們期盼有更多的合作機會與合作模式,除了讓金酒大大的銷出去,也把其他更美味、更精采之物帶到金門來。
-
共體時艱全力防堵疫情 歡欣過新年
國內疫情持續延燒,近期金門最大的新聞應該就是,因疫情停辦兩年的金門馬拉松,連三年遭到疫情攪局。Omicron變種病毒來勢洶洶,楊縣長在1月13日緊急宣布,原定上周末登場的2022金門馬拉松活動延期舉辦,多數民眾支持防疫第一,肯定縣府照顧鄉親健康、安全的決策,但也有不少跑友為之扼腕,還有人質疑太晚宣布,打亂大家原定的假日行程。 事實上,縣府團隊近幾週來密切觀察疫情變化,隨時機動評估調整防疫措施,但因疫情加劇,為降低疫情風險,不得已才決定延期舉辦。本屆金門馬拉松從1月10日宣布如期舉辦,到1月12日宣布取消12歲以下選手參賽,到1月13日決定延期辦理,雖說是數日多變,但也顯見縣府團隊在辦與不辦之間的艱難抉擇。畢竟金門馬拉松已經接連因為疫情停辦兩年了,今次不容易「形勢一片」大好,怎知臨到頭來,又因疫情攪局,不得不宣布延期。當然,許多跑友心中一定會有遺憾,但本著為公眾負責、為金門負責的態度,我們仍然應該為縣府點讚。畢竟防疫成果守之不易,毀之卻只在瞬息;在疫情可控,相對有把握的情況下,才是啟動金門馬拉松最佳的作業時機;何況,此前因為防疫情燒向離島,縣府也領全國之先,宣布金門縣國中小、幼兒園即起暫停赴台校外教學。所有的決定都不容易,唯一的目標就是守住防疫成效,並以確保民眾健康安全為前提。 據縣府教育處的說法,金門全縣國中生大部分人也已施打二劑BNT新冠疫苗,但仍有一些同學或因他種原由而尚未完成施打,又國小幼兒園學生大部分並無新冠肺炎疫苗可供施打,面對疫情明顯是弱勢的一群。因此,宣布金門縣的國中小幼兒園學校暫緩辦理赴台校外教學,實屬不得不為之舉。至於學生赴台參加教育部下辦理之各項競賽部分,因事涉學生權益,有的還與升學相關,此類教育處目前同意學校帶領學生參加;其他非教育部下之各項赴台競賽,因較為豐富且項目廣,是否有參加必要,則由各校自行決定,惟參加時應依規定落實防疫等工作,以維護學生健康安全為首要。以上作為既考慮現行防疫能量,更兼顧學生長遠權益,應是現階段較為妥適的做法。至於在馬拉松部分,為了回饋熱情跑友對金門馬拉松的支持和鼓勵,縣府採取因應配套措施,包括贈送已抵達金門或仍依行程到金門旅遊的跑友,每人1瓶2022年金門馬拉松「休閒組」300cc玻璃瓶裝紀念酒,未滿18歲者也可拿到金門酒廠紀念品1份,算是聊表敬意與歉意。 平情而論,依往常經驗,農曆年前是新冠疫情的高發時節,特別是年前勢必會迎來大批返鄉人潮,相應的防疫措施更是不能掉以輕心。目前中央防疫指揮中心雖然表示,還沒到停辦尾牙的地步,但是金門許多機關、行號卻已是早早的自我管控聚餐規模,儘量朝向分流人潮、減少群聚的方向辦理。有道是:「三折肱成良醫」,新冠疫情發展至今,金門至今仍能保持「零確診」案例,除了縣府的防疫政策得宜外,更重要的是得鄉親們願意嚴格恪守相關防疫規定,特別在「料敵機先」上,要比其他縣市民眾更來得敏銳而用心,更要給予讚許及鼓勵。 總之,疫情升溫,防疫也要跟著升級。忍受一時不便,全力防堵疫情,才能確保大家能夠歡欣過新年!
-
洋山淨水場啟用 提供鄉親喝好水
座落金沙水庫旁的洋山淨水場新建工程,經細部設計、施工及1年多之操作運轉,目前已完成第一期日產2.5萬噸的淨水場,第二期後續將視地區發展需求滾動檢討並適時啟動,以確保未來用水不虞匱乏。洋山淨水場之水源為大陸之原水,於完工後除將取代現有榮湖淨水場,並擔負金沙東半島供配水核心外,所產製的充裕清水也已配送至西半島的金城、金寧及小金門使用,足夠因應地區近年產業發展與人口成長的用水需求,除可提昇民生供水穩定度外,亦將逐步取代地下水源,減少金門長年對地下水的依賴。 金門地區早年因水資源不足,西半島長期仰賴地下水,且抽取量達整體自來水供配比例60%以上。有鑒於用水需求亦逐年增長,地下水源已趨匱乏,若再遇年度降雨量不足或地下水源補助短絀時,使供水情勢更加嚴峻。依據現有資料顯示金門地區地下水水位有下降趨勢,雖降雨過後水位有回升,但顯見地下水之補充量與抽取量有不平衡現象,造成金門地下水有受海水入侵之威脅,臨海地區有鹽化現象,且金西地區需水量年年增加,故地下水供水量及保育問題,應及早面對處理。 金門地區因無巨川長流,且年降雨量少,年蒸發量高,湖庫水位及水量持續下探,低於安全庫存,致枯旱季節有缺水現象。目前地面水以湖庫存蓄,因污水污染及湖水滯留等因素,致水質劣化;地下水因水位逐年下降,且有鹽化現象,致水源量與質堪虞;海淡水因成本高昂,且耗油電資源,致尚未大規模採用。前(109)年金門地區之總降雨量477公釐,去(110)年總降雨量降為472公釐,已創下五十幾年來有觀測紀錄的歷史新低紀錄,連古寧頭雙鯉湖都乾涸見底,所以整體金門「自有水源」的部分,仍面臨極為不利的條件,尤其在地下水資源的水情,更為嚴苛。 考量金門地區用水成長趨勢及地下水減抽之必要性,為穩定民眾用水品質,行政院於103年8月8日核定「金門自大陸引水工程計畫」,於民國104年完成「金門自大陸引水工程計畫」簽訂購(供)水契約並辦理工程招商、該年12月30日完成海底管線工程發包,107年8月完成通水,提供比金門湖庫更優質的原水,解決金門地區地下水超抽、因應用水成長之供水缺口及湖庫水質不佳影響口感等問題,配合洋山淨水場完工驗收,以及近二年來水廠因應東水西送策略陸續施建的環島北路送水幹管,西半島民生用水正逐步由東半島支援,而可供東水西送的最大輸水量,今已提升至每日9千噸,已達西半島用水70%以上,小金門也全量使用大陸水,且使水廠地下水供水比例由過往的60%大幅下降至15%左右,有效降低地區對地下水的依賴。 所幸近幾年有大陸引水的補充,讓金門民生用水免於限水危機,但金門離島水資源彌足珍貴,在縣府團隊和自來水廠持續做好島內自有水源的開發、提升備援備載的能力與調度工作,民眾也要「有水當思無水之時」,節約生活用水,避免水資源浪費,全面穩定地區供水。洋山淨水場針對所產製的清水水質,需嚴格要求符合法規標準,也應依大陸原水變化及各處理流程的水質特性,逐步修正用藥濃度與劑量,優化水質與口感,再配合定期採樣檢驗,以使終端出水品質穩定安全,在此前提下,後續才能安心提供予民眾使用。 楊縣長及縣府團隊期許水廠持續加強地區供配水管線與設施之建置,依照「金門整體供水改善綱要計畫」之策略與方向積極推動,以建構穩定的供水及備援系統為目標,同時配合智慧水管理及開源、節流、調度、備援等各項策略,建構一個專業、效能與永續的金門好水,營造金門最好的水資源政策跟環境,穩定金門未來發展用水所需。
-
交通安全與反毒 是保人保己之大事
綜合國內媒體報導有關違反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天天都在發生,亦且可知交通事故之肇因,十之八九俱與不依道路交通安全規則,且與酒駕及毒品等因素息息相關。 人人都知道,生命無價,毫髮受自父母,貴在自重、自愛、愛己愛人、推己及人,所憾此等問題並未受到重視,亦且週而復始,日復一日,不曾間斷停歇。顯示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就是有人心存僥倖,拿生命當兒戲。 根據相關資料統計,國內每年因交通事故以致死傷者,竟達數千人之多,其中老弱婦孺及孩童所佔比例非小,益見宣導教育,糾舉告發懲罰諸措施手段功效不彰,嚴刑峻法並未發揮懲前毖後預期效果,難怪人民保母有人感嘆。為期確保社會安定,人民安康,希望大家告訴大家,遵守交通安全規則,不酒駕、勇於向毒品說不即是基本功,然而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慘痛殷鑑歷歷在目,就是喚不醒,引不起大家深思反省,難防、難禁、也難斷,令人痛心。 尤其是毒品,儼然與人同在,有人住居之地方,就有毒品問題,無時不在,無處不到,四處流竄,嚴重到有人喪心病狂,需索無度,只為吸毒,六親不認,殺人放火,重刑坐牢,後悔不及,猶無悔意。政府政策清楚,反毒到底,違者嚴辦,只是吸毒容易,戒毒難,等到自己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好想把毒癮改掉,但是一旦毒癮發作,卻又無法控制自己。俗語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長期以來,政府公部門群策群力,依然無法改變少數人自甘墮落毒性。 反毒是一項持續性、全面性之工作,不是政府公部門少數人之責任,而是全民之責任,也是政府重要施政。如何遏止毒品氾濫,協助成癮者重返社會,實為政府現階段最重要亟待解決之課題。 所謂酒駕,泛指酒後駕車,由於酒後肇事率為一般駕車肇事之數倍,對此法有明載,係採刑事罰與行政罰,政府公部門再三呼籲大家開車不喝酒,酒後不開車,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倘若駕駛人吐氣酒精濃度值超過0.25MGL但未達0.5MGL,或血液中酒精濃度值超過0.05%但未達0.11%者,則依〈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35條規定,機車駕駛人處新臺幣一萬五千元以上九萬元以下罰鍰,汽車駕駛人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二萬元以下罰鍰,並均當場移置保管該汽機車及吊扣其駕駛執照一年至二年;附載未滿十二歲兒童或因而肇事致人受傷者,並吊扣其駕駛執照二年至四年;致人重傷或死亡者,吊銷其駕駛執照,並不得再考領,行政罰則由行政機關依酒精濃度值多寡作行政上裁罰,若酒後肇事者,無論酒精濃度值為何,皆須依公共危險罪送辦。可見不能根絕酒駕,不在法之不備,而在全民奉行不力,少數人我行我素,違法亂紀。 緣此,究應如何杜絕酒駕與反毒品問題,是國內各界長期苦思之問題,刑罰已加重了,有人甚至提出酒駕連坐法,同車者也要一齊受罰。如今還是有人以幸福作賭注,酒後駕車肇事,不惟引起公憤,建議修法聲浪又起,爰特藉此誠摯呼籲社會大眾,守法最自由,平安即是福。俗語說:「夜路走多了,難免會遇見鬼」,千萬不要鐵齒,不信邪,害人害己,善莫大焉。
-
Omicron肆虐 金門馬延後辦理不得已
波及世界各國的新冠肺炎疫情,自2019年爆發以來已超過3年,整體疫情經過幾次轉折,各國防疫措施也隨之動態調整,不變的是,疫情嚴重干擾人們正常作息與生活節奏,也打亂了許多預訂的賽事與活動。 三年來,全球運動賽事受到疫情的影響極其明顯,以原定在2020夏季舉辦的東京奧運為例,由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在全球嚴重擴散,成為史上首屆延期舉行的奧運,整整延後了一年,而為了落實防疫,在東京都及鄰近三縣舉行的賽事甚至採取無觀眾比賽,不安排觀眾進入比賽場館,在戶外舉行的比賽項目,包括馬拉松、競走、自由車、鐵人三項等項目也禁止民眾在沿途觀賽,疫情對運動賽事的影響,可見一斑。 如果沒有新冠肺炎疫情干擾,今天也是2022金門馬拉松競賽組登場的日子,令人遺憾的,由於新冠Omicron變種病毒來勢洶洶,縣府於1月13日上午緊急宣布2022金門馬「延期辦理」。縣長楊鎮浯表示,對於今年金門馬辦理,縣府團隊審慎以對,兩週來團隊密切觀察疫情變化,審慎評估、滾動調整,無奈疫情忽然加劇,為降低疫情風險,不得已決定延期舉辦,確定時間及此次延辦相關配套措施,將會儘速公布。 誠如楊鎮浯縣長所說的,新冠疫情變化反覆,對於今年金門馬拉松活動的辦理,確實造成很大的挑戰。上週日(1\9)本土新增案例增至11人時,縣府團隊便已評估是否延辦,之後幾天「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的疫情狀況又相對平穩樂觀,加上陳時中部長在記者會說明:桃機群聚連結已清楚,疫情正逐漸收斂;相關資訊給予團隊續辦的信心,考量幼兒未注射疫苗,縣府當時還宣布照常辦理,只取消十二歲以下跑者參賽。 怎奈疫情反覆、變化迅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3日公布國內新增6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4例本土個案及5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疫情變化之快超乎想像,逐漸增加的本土病例,顯示此波疫情社區感染的風險比我們想像的還要高,更不容吾人小覷,為了從嚴防疫,縣府忍痛宣布延後辦理,決策有其脈絡可循。 也由於確定延後辦理,連續三年金門馬拉松都受到疫情影響,金門馬拉松不幸成為新冠疫情肆虐下無辜的受害者,不僅影響跑者心情,對主辦方與承辦單位來說,決定停辦或延後辦理之心情更是煎熬,主事者決策之兩難,可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由於金門馬在今年以前已連續因疫情停辦二年,好不容易盼到疫情趨緩,縣府團隊當然希望2022金門馬可以如期登場,一方面滿足跑友連年期待,也是對地區眾多商家希望藉由運動觀光帶動消費的正向回應,無奈Omicron肆虐,縣府團隊也只能當機立斷宣布延後辦理。 相信跑者對去年的馬拉松停辦應該還記憶猶新,就在縣府宣布停辦2021競賽組馬拉松的隔天,台灣本島隨即再次出現久違的本土確診個案,甚至出現讓人更為擔憂的社區感染案例,當時不少鄉親還讚嘆縣府超前部署、洞燭機先。 其實,針對今年金門馬的賽事規劃,主辦單位已做好妥善規劃,包括競賽組移師東半島起跑,疫情劇變,延後賽,情非得已,我們肯定縣府防疫為先的決策考量,期待疫情早日趨緩,延後登場的金門馬能如期登場。
-
金門傳統建築的災害風險管理
每到歲末年關,隨著暖暖的家族團聚之外,市面上也會滿溢著許多應景的年貨,在熱鬧的氛圍裡,「天乾物燥,小心火燭」則是政府在這個時間必然會對民眾的溫馨提醒,呈現著則是一個傳統的防災意識,也是一種相當務實的生活經驗。 金門擁有相當豐富的古蹟、歷史建築和傳統聚落,經過政府和鄉親們多年的合作努力下,已然逐步建立了保存修繕與再利用的機制。然而,這些傳統建築和市街聚落環境,多建於現行都市計畫、建築管理和消防安全法規之前。亦即,它們的空間布局和營建方式,多延續千百年來的傳統,和現代法規,並沒有直接的連續關係,相對地它們對於風險的禦災能力,明顯的較為脆弱許多,如何針對它們的特性,探討合宜的災害風險管理,是一項不容迴避的議題。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6條已考慮到這種現象,明訂「為利古蹟保存再利用,得排除土地、建築、消防法規之全部或部分…」,同條文授權的〈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群建築管理土地使用消防安全處理辦法〉,也清楚說明立法意旨,雖不強求古蹟硬性的套用並不合適的現代法規,但仍應基於保存標的(即文資價值)和基地環境致災因子,提出合宜的對策(因應計畫)包括妥適的設施設備以及更為重要的管理維護方式。由許多既有的經驗可以進一步瞭解,現代設備的添加只解決問題的三成左右,古蹟的防災重點,仍然需要依靠良好的管理維護,國際上的文獻也顯示同樣的現象。 文化局回應防災的需求,在每一處文化資產(古蹟、歷史建築)修復時,同步檢討合宜的防災設備;修復完成後則透過分區守護計畫,輔導所有權人藉管理維護計畫和演習,落實防災日常管理工作。另方面對於大面積的聚落建築群,除了瓊林村設有整體空間防護灑水防護網之外,其他傳統村落幾乎都沒有合宜的整體防災計畫,令人憂心。此外,例如使用密度高的市街特別是長時間處於火災高風險的情況下,如後浦城南密集聚落環境禦災能力令人擔憂。公部門雖已針對這種情境,研提採配合特殊環境的小型機動式的設備和救災規劃,但面對全境仍有為數甚多類似的需求,仍有許多有待強化的部分。 首先,在基礎設施整備部分,考量傳統市街和聚落的特性,規劃並設置合宜的救災設施是首要工作;盡量使每個聚落都有完整的災害預警通報體系,設置至少有一處以上可正常運作的救災水源,以及合宜的救災路線規劃,應該是最基本的要求。上述規劃和設施,亦應注意和聚落的空間環境協調,避免套用現代法規的不當設計,反而有破壞聚落景觀和傳統建築之虞。 其次,持續的教育和演習是防災的另一項關鍵要素,透過正確的情境模擬和實務演練,使鄉親理解災害發生時由「自救」,經社區鄰里「共救」以至公部門的「公救」等三個重要的程序。1月23日預定在后豐港社區舉辦的演習,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也希望其他的傳統聚落和市街,也可以多多舉辦類似的演習以加強社區防災能力。 第三,是強化並輔導所有權人的安全使用。現代建築依建築法於取得使用執照後,仍需定期就使用行為與消防安全由政府進行檢查;法定文化資產也有類似的使用查核輔導機制。但縣內超過五百棟以上的接受政府補助修繕的傳統建築,所有權人在安全使用上的輔導和協助機制,目前仍不明確。 金門因著特別的發展進程,仍保存相當豐富的傳統建築並成為地方重要的文化資源,它們同時也必須面對現代法規所不能涵蓋或適用的災害風險管理議題。這項議題也是全世界許多類似的歷史古城古村必須面對的挑戰,需要由鄉親和公部門共同合作才能逐步解決,身為文化的守護者而言,是無從旁貸的責任。
-
防制詐騙歲月安好
年關將近,詐騙案件時有所聞,金門縣警局刑事警察大隊,鑑此特別針對「ATM解除分期付款」、「假網拍詐財」、「猜猜我是誰」、「盜用網路帳號」、「假冒機構公務員詐財」等常見詐騙手法,進行解析並提出因應之道,提醒民眾注意,減少被騙。 諸如「ATM解除分期付款」詐騙手法,一般而言,不外:其一、民眾透過電子商務平臺進行消費,因部分網站資安防護措施不足,遭駭客攻擊入侵系統竊取訂單個資。其二、詐騙集團佯稱網路賣家客服,以電話聯繫顧客,聲稱訂單誤設為分期、批發商或會員等級設定錯誤,將從顧客銀行帳戶溢扣款項,接著要求提供提款卡(信用卡)客服電話,接著由另名歹徒,佯稱銀行客服來電表示,要協助解除設定,請民眾至ATM操作或購買遊戲點數。 對此,刑事警察大隊特提出預防策略為:首先是接獲陌生來電,或境外來電(開頭有+)時,必須提高警覺,切勿隨意提供個人資料,或依照指示提款或轉帳。再來是,如接獲網購客服聲稱訂單有問題,應將電話掛斷後,自行查詢並撥打客服電話確認,或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諮詢。最後是,提款機(ATM)只有「提款」跟「轉帳」功能,不能解除分期付款或退款;而遊戲點數,亦只有儲值遊戲之功能,並無法解除任何設定或身分識別。 至於時下當令的假網拍詐財,常見的詐騙手法不外:其一、賣家於網路商品刊登頁面要求加入LINE、FACEBOOK等作聯繫,雙方私下約定交易金額,賣家以各種理由請買家勿直接下標,並提供個人金融帳戶給買家匯款,匯款後賣家卻人間蒸發。其二、買賣雙方透過貨到付款方式交易,買家取件後,發現內容物,與商品刊登頁面不符,且物品價值有明顯落差,賣家卻置之不理,或無法聯繫。 對此,我們預防的法門是:首先,網購商品應慎選優良,且有信用之網路商家,透過面交方式,或選擇提供第三方支付之網購平臺,以保障雙方權益並減少消費糾紛。其次,切勿貪小便宜,透過LINE、FACEBOOK等,與賣家私下聯繫交易,以避免遭詐騙。 總而言之,由於詐騙犯罪手法不斷推陳出新,若疏於查證即可能受騙上當,為保護及免於被害及預防犯罪,我們願再次呼籲,提高警覺意識,才能有效防範:諸如不要聽信「電話」通知退稅領錢、中獎或資料外洩,而依照別人指示操作ATM提款機轉帳或更改資料,否則錢財將不翼而飛。更不能在電話中告知您的銀行帳號、身分證號碼等個人資料,否則您就可能成為「人頭戶」。更不能依據所留電話查證,而應先向104或105查詢,其所提單位之正確電話號碼。 然而,縱使詐騙手法千變萬化,但是只要遇事遵行「停」、「聽」、「看」守則;勿急、勿躁、多思考、詳查證,一定可以避免被騙及財物損失;而面對千變萬化的新興詐騙犯罪,除由政府統籌金融機構、檢警調單位、稅務機關、電信業者等單位,密切合作加強打擊犯罪,讓歹徒無所遁形外,更有賴民眾提高警覺意識,相互提醒,方能克竟其功,希望大家一起來合力打擊詐騙犯罪,以遏制詐,方能歲月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