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認識歷史建築的真義
「歷史建築」(Historic Buildings)一詞對於歐美國家而言已是普遍而習於接受的一種名詞,尤其是以磚石構造為主結構體的歐洲國家建築體系,老房子雖經過數百年的風吹雨淋仍保有相當高的使用頻率,人們以住在裡面為榮,不僅後代以歷史為傲,更樂於保護、維修。這種具有「歷史」的建築物,即具體存在且見證歷史的「文化遺產」(Cultural Heritage),更是人類智慧結晶的珍貴財產。由於歐美國家此類珍貴財產比比皆是,對於他們來說,「歷史建築」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也習以為常的部分。 而台灣地區對於歷史建築的概念與保護態度,直到今天仍有許多模糊不清的觀念與作法。主因之一,即是當今文化資產保存法中將具文化價值的建造物及附屬設施群以「古蹟」、「歷史建築」二種進行分類,其中,古蹟採「指定」,擁有法定身份接受保護及擁有相關的獎勵、罰則;然歷史建築僅以「登錄」進行,缺乏明確的保護管制機制,故多年來常有遭拆除或毀損,卻無法可管之現象。這種以等級分類的方式,往往難以呈顯重要建築或構造物其無法取代的文化價值意義,如果瞭解國際上慣用的「歷史建築」統稱的意義,或參酌世界文化遺產中採紀念物(Monuments)、建築群(Groups of Buildings)、歷史場所(Sites)分類的精神,則能避免以「古蹟」、「歷史建築」在保護立足點不同下所產生的價值分級及其所衍生的問題。 如以西方認知的「廣義的」歷史建築為例,事實上,它們所具有的價值應該是多方面的,不單只是給予我們一種驚奇的感覺,時間(歷史)、外貌(建築藝術、美學)將只是眾多考慮因素之一,而非唯一要件,其真正價值乃在於它是文化自明性與連續性的最佳表徵。除了情感的衝擊是屬於直接且單純的因素外,其充分表達某一歷史階段當時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狀況,是先人所遺留下來的智慧,故歷史建築具時代意義、反映時代精神。因此,在文化遺產薈萃的歐洲國家,如義大利、西班牙、法國、英國等國人民,他們樂於住在歷史建築,以擁有祖先的遺產為榮,並藉由這些建築遺產進行活化再利用,賺取文化觀光財。 反觀台灣,因古蹟、歷史建築的類別造成價值分級,加以對祖先遺產價值的認知不足,或追求新式構造的汲汲之心,以及未能理解活化再利用的意義與機會,導致缺乏保護機制的歷史建築受到不當的對待或破壞。金門曾經登錄的歷史建築甲政第、青嶼張氏家廟事件殷鑑不遠,近期新北市普安堂事件亦為如此。因此,文化資產保存法擬定修法中,即有立法委員提出藉由分類的調整,將這些具有價值的遺產(古蹟、史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等)均採指定方式進行保護,給予更高的法定地位。然,法律的修訂仍乃是消極的意義,重要的是民眾對於遺產的概念與心態,如果能理解歷史建築乃不可抹滅的文化臍帶,它能鑑往知來、通古博今、啟迪民智、激勵民心,讓我們得以藉由歷史建築發思古之幽情,進一步學習先進國家對建築遺產的處理方式,利用其機能活化將其再生,保存其歷史價值的同時亦獲取適當的經濟利益,則其永續之路將獲得共鳴。 保存「歷史建築」的行動不單是承先啟後的重要工作,更是具有積極關懷環境與文化生命的使命感。我們應重新思考對待金門文化遺產的態度,為後代子孫保留住更多的歷史證物、先人遺留的經驗結晶。
-
以城市美學讓夢想起飛
為落實李沃士縣長「國際觀光休閒島」、「優質養生醫療健康島」、「高級免稅精品購物天堂」、「兩岸高等教育殿堂薈萃大學島」及「酒香四溢、詩酒並雅的白酒文化島」等願景。本縣於民國100年8月,正式委託美國AECOM公司,及日月辰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共同襄辦「金門縣概念性總體規劃」案,冀望藉由國際團隊的國際視野,為金門的長期發展提出更具前瞻性的方案,同時據以作為未來擬定及修正現行實質計畫的指導方針。 為了讓鄉親更瞭解本案規劃目的及內容,本報並於日前分別以「什麼是概念性總體規劃?」「走向未來,金門的發展願景藍圖」、「金門產業發展契機與布局」、「兼顧生態保育及合理發展的永續金門」、「集約使用的土地與空間發展」、「四通八達,兼顧便利及低碳的交通體系」、「啟動金門夢想的五大重點示範區」、「夢想起飛的金門黃金八大建設」等八大主題進一步闡明,希望在眾心合力之下,早日完成此世紀工程。 我們認為,「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金門願景?」毋寧是此項世紀工程之至道。因為,正如任誰一提到花都,都會想到巴黎。但可曾知道,巴黎曾是一個陰暗又骯髒的城市;但在奧斯曼男爵「城市美學」之意念下,有計畫地將市區內60%的破舊建築;甚至是許多中世紀名勝古蹟予以拆除重建,使整個巴黎脫胎換骨,成為公認的浪漫又獨特的城市。基此,我們認為此中之核心理念在於城市美學。也唯有城市美學,才是此世紀工程成敗之關鍵。但什麼是城市美學?一言以竟之:「片山有致,片石生情也!」 法國建築詩人波棕巴克,在一場演講中即提到城市美學的重要性,他認為一個「建築物」並不會產生意象,而是透過美學營造的願景,建構一個閑適恬靜的城市。而就今日先進城市的經驗,及普世價值之美感,一個具有美學之城市,具體呈現於世的,就是一個以生態為承載平台,以藝文為精神泉源,以商圈為物質活力的城市。具體而言,就是一個結合生態公園、藝文空間及現代商圈在一起的功能城市,這才是具有城市美學之具體呈現。 且以此理念來反視此次縣府委外之「金門縣概念性總體規劃案」內容,可說已具體而現,頗值欣慰。但相關單位,仍應密切關注之,大破大立,從縣巿規劃、基建設施、公共空間之意象呈現,均應以工藝美學、現代化機能灌注之,並成為此世紀工程之規劃意象。切記,唯有美學的工程,才是現代化之優質工程,更是城市文化之核心。如此,則所謂金門縣概念性總體規劃,將是咱金門邁入先進城市之林的契機,且讓我們共迎此日之燦來!
-
讓有深度的人「看見金門」的美
《看見台灣》是由台灣空拍攝影師齊柏林執導的一部紀錄片。他在2009年八八水災後,下定決心抵押房子又借錢,花了3年、飛行400小時,盤旋在高空,一吋吋敘寫台灣山水之美,城鄉風貌,人文幽情;另一畫面卻向人們控訴,過度開發的結果,在如此美麗的面容上,一道道的疤痕、一層層的汙染,令人驚心動魄的殘破景象,發人深省,原來我們才是破壞和傷害環境的「劊子手」! 為了觀光產業,縣府推動系列施政與重大建設,均以帶動觀光商機,增加觀光產值,促成觀光人口倍增為主軸。這是島嶼發展正確的方向,也是該著力之處。為此,從公共建設之宏構,園林規劃、田地綠野、海灘、古厝的風華再現、戰役遺址、宮廟翻修,乃至私人產業之拓銷,莫不以迎來觀光人潮為標的。 金門的美是它的古樸質實,文化底蘊,風土人情,景觀天然,而非現代化建物;在地的食材與料理,賣點是它的故事性與風味餐,並非遠地運送而來的冷凍食品;滿足客旅的需求,大飯店與特色民宿同樣重要。 現有觀光商旅粗略區分,有六種客群:一是以採購特產、趕迎神賽會或如「蝗蟲過境」兩岸者佔多數;一是雙方邀約互訪交流之官員、學界、商界、宗教界、體育界;一是重返戰地老兵或為體驗戰地文化而來;一是為野鳥天地來此朝聖者;一是初次領略閩南文化或研究而來之學者,為數最少。近來縣府大力行銷的浪漫有約拍婚紗或情侶來一趟流金時光、低碳旅遊及鼓勵影視業來金拍戲或行銷。另外未來尚可開發者,為依鄉鎮、社區特性、分齡(高齡或青少年),與台省及大陸交流性互動,可招徠隱藏於各地的廣大族群。 依照現有觀光客倍增趨勢,相關單位宜審思:節流與分流。第一種客群是消費逸樂取向,目標是刺激購買力,需要適當節流,因為他們不懂領略「金門的美」,數量不作適當管制,碳排量隨人潮增加而增加,恐有破壞金門美之虞,這類客群節制為60%以下(若以全年130萬人估計,大約78萬人);第二類至第五類及尚待開發客群,是具有深度的藝文或高階知識份子,或是為特色而來,他們要體驗金門風土文化,必須持續經營「看見金門」的美,客源需作不同程度的分流。例如:賞鳥的人,可能為了守候鸕鶿而駐足金門;為了閩南文化的深度研究或田野調查而登上金門;為了悠活低碳,逃脫都市塵囂而避走恬靜金門。他們不會走馬看花似的來一趟金門就走。這些依不同文化深度而分流的客群,才是最能「看見金門」的美,他們才會有協助貢獻心力於維護金門之美,值得我們展臂歡迎,可提升至40%以上(若以全年130萬人估計,大約52萬人)。 另一種分流,是依據客群的心智年齡需求而設計:針對年輕族群及新興社區的訪客,拍婚紗,浪漫情人行,社區交流與觀摩,值得推廣;針對高齡懷舊族群或老舊傳統社區的訪客,是以養生、敬老、緩慢的、悠雅的生活步調、懷舊產品及故事性來留住客人。 經由法規行政、設施便利性(7-11便利商店)、資訊流通性、量販業之操縱市場,宜思考:7-11便利商店是否太多了?與量販店聯手打擊了傳統柑仔店的生存空間?傳統產業需要輔導出特色(在地文創商品、風味料理或私房菜),並與民宿業者合作;其中最關鍵者,持續拍攝高水準的《看見金門》,引發縣民與觀光客的共鳴;再者,運用金門大學、銘傳大學金門分部、高雄師範大學、金門農工職校等在地觀光餐旅系所作產官學之合作平台,為經營「看見金門之美」,輔導業界與縣民,共同努力,拓展有深度的客群,讓他們流連,樂不思蜀!
-
文學開門說故事的島
──黃春明獲聘金門駐縣作家為島嶼注入文學活力 〈黃春明獲聘駐金門縣作家〉,國寶級作家黃春明獲聘為金門駐縣作家,成了昨日金門日報及各媒體的文化焦點,「他認為金門是一個特別的地方,走過了戰地歲月,也是閩南文化的重鎮,文化底蘊豐厚,有很多的故事題材可以書寫,他願意注入文學活力,引導一個社會風氣,而與金門文化鼎盛相呼應」,媒體轉述黃春明的「駐縣感言」,用文學說故事的島,也令人對這位大師級作家的駐縣,充滿期待。 金門縣文化局聘請藝術家、作家駐縣計劃,行之有年,已先後聘請過一位音樂家、二位雕塑家及一位短篇小說家駐縣,因為期僅半年,致此一具有藝文創意的作法,外界對駐縣計劃的辦法、內涵與成果展現,仍未能充分理解、親近,直至挾著高知名度、影響力的黃春明的加入,且將半年期限延長為一年,「金門駐縣作家」終於打開了能見度,無疑是金門,也是台灣文化界一大盛事; 未來一年內,黃春明如何為金門說故事,說出島內、外都能引起共鳴的故事,甚至把金門的故事藉由翻譯、行銷的形式向世界傳送,「駐縣作家」的背後,黃春明這些年來深耕宜蘭家鄉,譬如成立黃大魚兒童劇團、辦《九彎十八拐》文學雙月刊,同時致力保存鄉土語言的編寫與推廣兒童文學,甚至將宜蘭火車站旁的一棟老建築活化成「百果樹紅磚屋」藝文空間,文學創作與文化經驗,均可供金門移植、學習。 創作多元、文化活力豐沛的黃春明,又以小說創作最受矚日,作品多以小人物為主,雖然輕描淡寫,但感人至深,很能反映社會現象,照見一個時代,其中《看海的日子》、《莎喲娜啦‧再見》及《兒子的大玩偶》等小說被改編成電影,多部作品亦被譯成日、韓、英、法、德等多國語文;獲得國家文藝獎之外,二○一三年更一舉摘下總統文化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貢獻獎兩大殊榮。 集文學光環於一身的黃春明,這十多年來,曾多次造訪金門,包括千禧年偕鄭愁予、楚戈、尉天驄等文士赴約金門詩酒文化節;二○○四年金門文化局掛牌成立,率歌仔戲團獻演《杜子春》; 二○一三年應金門書院道藝學會經史講座邀請主講《生活與創意》。幾度金門行,讓黃春明看見、讀到金門閩南與戰地文化的獨特性,他認為文化底蘊豐富的金門,是一座充滿故事的島,有很多的題材可以發揮。基於對金門土地、歷史的疼惜、認知,觸動了黃春明的文學情感,欣然接受金門駐縣作家的邀請。 黃春明的駐縣,已帶動了金門的文學話題。在此之前,二○○五年「情歸浯江,落籍金門」的詩人鄭愁予,目前是國立金門大學講座教授、駐校詩人,另一詩人余光中亦獲聘為金大榮譽講座教授;一九五九年兩岸冷戰砲擊,於駐紮的太武山武揚坑道孕育、舖陳長詩成名作《石室之死亡》,之後成為金門半子的「詩魔」洛夫,今年是其創作生涯邁入七十年,湖南衡陽故鄉的「洛夫文學藝術館」行將落成啟用,金大校園亦以巨石矗立了《再回金門:洛夫詩碑》,邀約詩人重返詩之鄉。 黃春明、鄭愁予、洛夫……,小說家報到了,詩人回來了;隨著文學大師的進駐、重返,文學開門,說故事的島,金門的甲午文學風景,值得再用心用情澆灌、經營。
-
讓詩酒文化發光發熱
建縣一百年,縣府擴大舉辦詩酒文化節活動,李縣長於日前主持籌備會議時表示,透過兩岸甚至世界著名詩人為活動加持,讓活動更有意義。據悉,縣府在2002年、2012年舉辦詩酒文化節,邀請兩岸詩人飲金門高粱酒、作詩,並舉辦研討會,串聯酒詩,宣揚縣府積極推展的金酒文化,今年建縣百年更將擴大舉辦。 歷史上,詩酒交融的文化典籍、典故數不勝數,形成獨具中國特色的詩酒文化。據統計,唐詩三百首中,有酒字者,占三十一首,而與酒有關的詩歌,在三百首中更占到了一半,歷代文人墨客,多能借酒抒發情感,自然與酒結下不解之緣,因而更讓許多詩仙、酒仙(徒)們千古留名,因此,要藉詩推廣酒,或藉酒成就詩名,實際上,都是相輔相成的;其箇中的關鍵應在於,酒能賦予詩多大的胸懷,詩又能激發酒多大的澎湃。 早在2002年金酒公司就籌辦了第一次的詩酒文化節,第二次則間隔了十年。要說其間的醞釀不可謂不久,其能否從中體會到詩酒併存的文化真義,或許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重點。酒營銷上,經常聽到一句老話:「賣酒,其實就是賣文化。」多數廠家在賣酒時,經常會先導引出一則精彩的酒故事或酒典故,不論其是否弄虛造假、穿鑿附會,至少先求提升消費者的目光及興趣,而後才有機會體驗其內涵與品質。在現代營銷作法上,詩之於酒的功能,亦復如是;一首成功的詩文,如能在傳播的過程中,兼而展現特定酒品的精神與力量,對營銷者而言,就是一次成功的營銷策略。金酒之於詩酒之推廣,可惜之處在於缺乏長期的經營,無法累積成果;可貴之處,又在於無法忘情,或許總是覺得之間尚有極大的「文章」可作。基上,在籌備建縣百年紀念活動,擴大舉辦詩酒文化節的同時,應該還可以設想更多的配套措施,讓詩酒可以更加的相得益彰,詩酒文化可以益復的源遠流長。以下謹提供兩個面向,供各界參酌。 其一,酒與詩的結緣。詩以助興,酒以壯膽;詩以解悶,酒以澆愁。由見,酒與詩的結緣很深,更道出兩者之間許多情感的共通點。今日,要蒐羅這些歷史的詩文並不困難,困難的是如何將其轉化為酒營銷的助力。當下,網路部落無遠弗屆,真要下工夫經營一個詩酒論壇亦非難事;或許,金酒在尋覓名家加持的同時,也能用心的去經營一個詩酒同好的群體,藉由定期詩文分享、回饋活動等等,強化群體的運作與傳播,並將金酒文化涓滴成溪、成海的行銷出去。 其二,酒與詩的激情。詩以助興,酒助其威,詩人因酒而使思想奔放,情感激發出來。酒使詩人增加了無限想像,就有了許多千古絕唱的名句。不論是多麼盛大的活動,都是一時的,再有名望的文人雅士,也難以在短時間裡,創作出流傳久遠的名句;因而,除了活動本體外,更加需要的是酒文化的洗禮與刺激。如能經由某種機制,讓更多的藝文大師們有機會親炙酒的精神與傳承,並賦予更多提升附加價值的探索,或許便能讓酒與詩的激情澎湃得更久。 最後,我們仍然要強調活動是一時的,文化才是長久的。詩酒節必需要找到自己的亮點,更要關注這樣的文化積累可以走多久?已穩居市場龍頭的金酒,勢必要在傳統商業競爭的紅海裡,藉由「價值創新」找到自己的藍海策略;詩酒文化或便是選項之一。
-
善用金門縣空間資訊服務網系統
住宅及不動產為國民財富與整體經濟之重要環節,如何提供充足的市場資訊,協助一般民眾與法人作為進行購屋、租屋與投資等決策參考是政府推動各項住宅及不動產政策之基礎。 金門縣政府為建置完備且正確之各項住宅不動產資訊的網際網路系統,並規劃整合地政登記、地籍圖、建築執照、使用執照、土地使用分區、都市計畫圖等公務資料,乃於民國99年6月完成第一期「金門縣住宅及不動產資訊系統」之建置,並結合地理資訊系統與多重資料庫之查詢服務,可提供地理資訊系統各項功能,及提供圖資屬性資料套疊查詢等,以滿足買賣不動產之民眾與不動產相關業者之需求。 另縣府再於民國100年5月完成第二期之不動產資訊服務網系統建置,增加四項主題系統功能,分別為720度街景看屋、租售網、住宅及土地公告資訊、居住輔助資訊,以及金門縣特色之閩南建築資訊。此一系統進一步提供民眾一個更公開的房產與土地交易平台,讓資訊流通更加透明,達到住宅及地政資料全方位共享,推動地方特色建築線上3D建築物導覽。 為促進GIS資料雲端互通共享,帶動建築文化之深度旅遊風氣,活絡地區觀光,縣府更於民國102年1月完成第三期系統建置,增設了3D建物導覽功能、金門特定區計畫土地使用許可管理系統、租售網新增優良土地代書業者查詢功能;又擴大建置與發布3D建物模型、2D地圖兩項資料。 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數位資料取得多元化,對資料庫系統功能需求的增加,縣府能掌握時代脈動,體察資訊應用發展趨勢,投入巨資建構「金門縣空間資訊服務網系統」,已向「先鋒智慧島」願景建設邁向一大步;再者金門縣住宅及不動產資訊系統的建置,逐年發展至今,功能多元,成果斐然,在地鄉親及外地朋友,應善加利用此一資訊。 對於縣府這四年來有計畫的分年建置空間資訊服務網系統,就政府部門而言,過去資訊分散在不同機關,如今將關鍵資訊透過數位化的整理,並結合地理資訊門牌號碼系統,符合資訊公開法的規定,在網路上呈現公告現值、公告地價、土地使用分區等資訊。本資訊系統的建立,整合了公私部門多項不動產相關資料庫,成為一個即時互動的地理資訊系統網站,降低需求者對不動產資訊蒐集的成本,並有助於政府部門對金門縣內住宅發展規劃與決策,促進不動產市場交易及不動產交易之健全發展。 在住宅及不動產資訊的傳遞方面,將屬性資料與圖形資料結合,透過圖形介面呈現後,讓資訊的傳播更加容易,使用者得更容易獲得所需資訊。在地方特色方面,建置閩南建築3D建物查詢功能,展示具金門地方特色之歷史建築與典故,並且建置3D建物展示功能,推廣金門特色觀光。 據悉縣府亦持續爭取中央補助,將於本年就本系統之地圖平台服務升級為GEE;並精進系統功能,包括:街景看屋增加鷹眼圖、增加3D建物導覽資訊、增加預告審議時間;租售網系統功能擴增:包含增加稅務資料、整合周邊資訊,提供各種稅務說明(土地增值稅、房屋稅、地價稅、財產交易所得稅等);以及歸納周邊資訊(生活機能、市場行情、相關業者)於同一介面中,強化查找方便性;新增網站導覽與後台維護子項目:包含增加網站導覽、都市設計審議、風景區開發許可審議之功能,加強網頁無障礙設計,促進審議流程e化管理。 我們期待此系統能夠儘速規劃擴充完成,大家並能善加運用: 讓政府部門:在處理相關業務更為「迅速」而有「效率」外,更重要的是針對都市發展、建築管理、地政、國家公園、文化局等部門提供「跨部門整合資訊」,提升各項政策擬定與執行的品質。 讓產業部門:提供「跨部門」且具「公信力」的「整合性資訊」,減少建築開發業、營造業、不動產經紀業、不動產估價業、地政士業者、金融保險業等業者資訊搜尋與資訊篩選檢測的成本,進而提升相關投資決策的品質,促使不動產市場與總體經濟能健全發展。 讓一般民眾:提供更多元且具公信力的不動產資訊,使其在進行「居住環境選擇」或「資產組合配置」相關決策時能更符合其需求,減少不動產相關交易成本。而不動產租售資訊交換平台,則提供民眾租售房屋時之參考資訊。
-
金酒打假刻不容緩
金酒公司去年繳出一張亮麗的成績單,業績突破前年,營收高達新台幣152.3億元。但是面對大陸「禁奢令」、「禁止三公消費」等影響,大陸市場卻明顥萎縮,面對台灣市場日趨飽和,而大陸市場拓展找不到新的著力點,今年業績能否達標,確實壓力頗大。 受限於多種因素的影響,整個大陸白酒行業都正經歷被業界稱為「黃金十年」後的寒冬。展望2014年,除了高端白酒繼續價格泡沫外,過去寄生于公務消費的「名酒」,轉向老百姓消費得起的「民酒」,是白酒業理性回歸的趨勢。 金酒在大陸市場屬於中低端售價,這波原本受害應不深,但是,壞就壞在假酒太多,有人就笑說,在廈門中山路,買十瓶金門高粱酒,可能有九瓶是假的,可見假酒的猖獗。 面對大陸市場假酒的危害,李沃士縣長日昨在治安會報上指出,中國大陸幅員大,打假為公權力課題,金酒公司不要捨近求遠,把假酒從廈門趕出去;他認為金酒公司要有計畫進程,在廈門一年有四千萬觀光客,如果大家都消費帶一瓶,金門高粱絕對不夠賣;因此,要積極和廈門相關部門合作來打假,效果才能更凸顯出來。 其實,金酒公司和廈門公安、工商等單位,一直維持密切合作關係,但是為何廈門的假酒還是查不勝查?原因很多,但歸結就是一個,有厚利可圖。 製作一瓶假酒的成本,可能只要人民幣五塊錢左右,可批售到八十幾塊,零售商賣一百塊,就把正規的金酒打得七零八落,因為在大陸,一瓶三百毫升的小白金龍,公定價格就是158元人民幣,六百毫升的288元,相較於假酒,正牌課稅的金酒一點競爭力也沒有。 廈門金酒的直營店,陸客上門雖然一般評價都很高,但是都會嫌價格太貴,跟對方解釋因為正規進口要課稅,價格當然會較貴,理性一點的會殺價,不理性的直接走人,還丟一句,外頭便宜的多的是。 陸客貪便宜,有時真令人匪夷所思,跟他解釋喝假酒會傷身,他會回你一句,「又不是我自己要喝,是送人,只要喝不死人就好」,就是這種心態作祟,所以假酒才會肆虐囂張。 不容否認的,在大陸製作假金門高粱的,大都是兩岸假酒集團成員合作分工,當中也不乏是地區唯利是圖的民眾,為了一己私利,卻讓金酒的品牌蒙羞。 最可怕的後遺症是,喝假酒喝習慣了,碰到真正的正牌金酒,還以為是喝到偽酒,「以假亂真」,足以攪亂整個市場秩序。 從金酒過去在大陸的打假經驗看來,雖然也曾在四川等內地查獲假酒集團,但真正的大本營還是在福建一帶,尤其是廈門地區,所以李縣長才會有感而發,不必捨近求遠,只要把假酒從廈門地區趕出去,就已經成功了大半。 大陸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去年底頒發了一號「關於進一步加強白酒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對於白酒市場加強監管整治,嚴厲打擊製售假冒偽劣白酒,一旦發現違法違規行為,按照相關法律嚴肅處理,涉嫌犯罪的,要及時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金酒公司應把握此一契機,配合廈門公安及工商單位,把廈門的假酒掃蕩乾淨,少一瓶假高粱酒,就多一瓶真金酒販售的空間,保障更多消費者權益,廈門打假確已刻不容緩。
-
健全小三通的經貿發展﹗
日前,在中部地區巡防局第十二巡防區統籌調度下,於料羅港查獲企圖透過小三通貨櫃走私至大陸地區的未稅高粱酒。全案將依違反海關緝私條例函送主管機關偵辦。料羅及水頭商港是兩岸第一線小三通重要輸運港口,據悉,在海巡署嚴格檢查進出兩岸的旅客與貨物的作為下,元月迄今,查獲入境旅客肛門塞進100多公克海洛因毒品企圖闖關入境,在料羅商港查獲18件違法寄運大陸乾香菇、乾木耳等農產品返台案。 金門是小三通的重要門戶,相對的,面對兩岸廣袤的市場、豐厚的回報,更可能成為宵小們眼中的待宰肥羊。事實上,金門今日的港埠機能,雖無國際港之名,但卻有著國貿之實,甚而因為離島相關法令的允准,兩岸間的貨物進出,還比台灣各港埠有著更大、更優的發展利基。如何善用這樣的利基是極為重要的;因此,廈門大嶝島有領先全大陸的小額貿易市場,更因而衍生出挾帶免稅品,遊走於兩岸的「螞蟻雄兵」。對於適量攜入的免稅品,雖明文禁止流通,卻也是金廈遊之所以昌旺的必備要件之一。但沒有一個政府或管理機關會允准免稅品在市場上的泛濫;因為那代表著市場監理機能的失控,甚而可能導致劣幣逐良幣、產業鏈崩盤等等的負面效應。因而查緝走私、杜絕不當得利、維持市場秩序的手段及做法都是絕對必需的;但面對急遽升高的犯罪頻率與趨勢,甚而還必需適切的考慮滿足一般人的貪便宜心理,緝私的手法、態度、條件、配套等,更成了值得探討的課題。 在多數兩岸貨運業者眼裡,小三通即為小額貿易;自2001年始,福建與台灣民生物資運送的便利性逐漸的開展到了一個新局。小三通服務具有免合同、免批文、時效快速等優點;ECFA簽訂後,業者更因節稅考量,轉型利用小三通特殊稅率以及高時效性的服務,從台灣發貨至金門後,卸貨再轉船至廈門通關,再由內陸派送至收貨人指定地,當然,反向的運輸也有它的市場。但如果僅是依托政策的便利性,而予更多圖謀者更多不當獲利或影響市場交易、國人身體健康的空間與機會,實不為我們所樂見。是以,對於陸貨的輸入,除了依托現行的法制嚴查嚴打外,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儘速建立兩岸通用的檢驗檢疫機制,以及快速通報系統,莫因法令、人員的不對接,直接的對兩岸的經貿發展造成立即性的傷害。 本文之所以強調兩岸通用的檢驗檢疫機制的重要性,旨在籲請建立緝私執法的公正性。諸如:由小三通旅客以每人1公斤合法分批攜帶入境的香菇,依法僅能自用,不能販售,如有實際的販售行為,便違反了海關緝私條例、懲治走私條例。但此查緝行為的前提是,如何證明緝獲的是大陸香菇?除了當事人自己承認或現行緝獲外,有否科學性的證據足以支持緝私人員執法的合法性?再者,縱是查獲巨量的香菇,又如何佐證之間的買賣行為?執行公權力自然可以合理懷疑、摘奸發伏,卻不能以「想當然爾」做為論罪的準繩,更不該因為相關配套的不完備,而陷公職人員於進退維谷、守法無門的窘境。 總之,我們支持任何打擊走私犯罪的行為,卻也對兩岸經貿的複雜性抱以憂心;我們希望兩岸市場的健全穩健,更期待因為兩岸政府及人民的共同努力,可以將小三通營造成兩岸經貿光榮的示範點!
-
以認養落實植樹節之務實性
日前欣逢植樹節,縣府特配合建縣百年之活動,於當天在西山靶場,與各界人士,軍民一同合力種下兩千六百餘株樹苗,除用實際行動告訴世人守護環境,更明示金門已邁入全面綠化的公民社會。據承辦單位表示,該片林木區待壯大後,將可成為三點六八公頃的「金門建縣百年植樹紀念公園」。更期許未來鄉親人人響應植樹造林工作,為金門環境永續做見證。誠哉斯言,聞此有興也有喟,願進一步申論之。 從世界各先進國家之例子,綠化;尢其是深度綠化,諸如深具生態意義及功能的森林能否成功,關鍵在於家庭個人是否有此種觀念;也就是能將家庭週遭及個人庭院之林木、草皮視為家庭必須之支出;甚而比家具更具價值來重視之。也因此,在一些先進國家,有不少人是以養護林木草皮為業,以此為維生之工作;因為所有的家庭都會有此消費。因為只有居民有此觀念,則植樹才有永續性。 何作此言?且就台灣來看,自國府將每年3月12日定為植樹節後,每年此日,各機關、各學校均有行禮如儀之植樹活動;但由於眾人大都抱以「公務」心態;大都船過水無痕,植樹之後;大都忘了此事。更別提事後照料養護,甚而發生今日植樹、明日拓地建物之窘態。以致引發各種不同聲音,當然更別提每年皆可見到的窘境:選地不佳,以致遍地石塊、廢棄物等,更別提因地擇樹之事前功課等,明眼人一眼即知,此又是一椿「例行公事」而已,以致每逢風雨季,台灣各地水患頻繁,其來有自。 所幸,金門由於長期以來,在早期軍方綠化影響下,加上尚未開發過度,尚未發現此種情形;但我們以為未雨綢繆,仍有其必要性。而此中成敗之關鍵,莫如以「認養」之精神來落實植樹之意義,進而防弊。 此政策具體而言,即業管單位應呼籲、倡導、獎勵金門居民,將自家庭院、空地提供林務所植樹、種草皮等。由業管單位全力指導、執行,進而將這些林木悉數委由提供土地之居民「認養」照顧。由於是認養,因此,這些林木仍屬林務所財產,依例登記備查。 易言之,若此政策能落實,不但可全面落實金門綠化之真意:喬木認養於民間;樹苗培植於林務所。雙管齊下,則所謂生態島,所謂的低碳島,自能指日可待,更可為金門地貌增采倍值,對金門觀光產值,豈是「市義」而已!
-
全民參觀美術展覽 打造藝術之鄉願景
繼十年前「金門碉堡藝術館十八個個展」熱鬧落幕後,第二十八屆亞洲國際美術展於二月廿四日假文化園區史博館正式開幕,我們除了感謝「亞洲美術家聯盟台灣委員會」會長顧重光等對金門的器重,更感謝文化局與文化園區的熱誠付出,因為他們共同的辛勞,而讓鄉親能夠欣賞盛大展覽,堪為金門年度藝文大事紀。 籌辦國際級藝文活動,對金門與世界接軌正有加分作用,是項國際屬性的亞洲美術展蒞金展出時,第一階段「金門邀請展」即邀約在地藝術家共襄盛舉,第二階段則係亞洲美術家聯盟會員踴躍參與,並延請縣籍重量級藝術家列席展出,不論是鼓勵地區藝術發展,或是擢升地區藝術能量,對於金門文化發展都是深具意義。 相較於十年前的碉堡藝術館展出,本次展覽由於創作模式、媒才運用、作品風格皆大不相同,兩次參訪人潮當然有所不同,期待也不一樣。長久以來,地區任何藝術展覽,人潮大都集中在開幕茶會階段,展出第二天以後,參觀人數往往是越來越少,比起任何廟會來說,實在是難以等同相比,箇中因素有待吾人省思。 為打破地區美術展覽開幕時一窩蜂人潮,展出時卻稀疏三二人的怪異現象,縣府特別要求機構單位學校安排人員參訪,也算是給主辦單位亞洲美術家聯盟一個面子,同時也為文化局與文化園區加油。實際上,社會與家庭都當多多培養藝術氣息,民眾應該親子偕同相揪前往參觀,為的是提昇金門生活品味,促進島鄉藝術涵養,厚實地區文化底蘊。 十年前的碉堡藝術館展覽,為了選定展覽場所,前置作業即長達一年以上,此次美術籌備期間,讓人傷腦筋的也正是展覽場所選定問題,甚至老調重彈興建美術館與活用花崗石醫院坑道等等,也因緩不濟急而另行討論,結果是原定在2012年推出的國際美展,時間地點定調後便在今年新春假文化園區推出,顯示著地區對籌辦一個國際級展覽的用心與慎重,同時點出金門建構國際級展覽場所的必要。 為了讓民眾親臨展覽能夠收穫滿滿,文化園區在美術展覽開幕後,特別徵求導覽志工,並邀請顧重光教授講課,藉由專業的分享,傳授藝術導覽技巧,期待透過志工熱誠解說,讓觀眾對展出藝術家與作品能有較完全的概念,並從審美角度去欣賞藝術之奇,這樣的熱誠與用心,我們再三為文化園區加油。 金門人的熱情常顯示在拚酒文化中,地區推動宗教活動幾乎成為全民志業,似已成為全國民眾對金門根深柢固的印象。在國際級藝術大師李錫奇協助下,金門前後十年各策辦一場藝術盛會誠屬難得,國際性藝術展出正是金門推展文化志業重要的一環,政府鼓勵學子們前往參訪實在可貴,而在展出期間,民眾若能主動偕伴前往參觀,由欣賞一幅好作品做起,則打造金門成為藝術島鄉願景為期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