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提高警覺做好安全防護
報載:高鐵一列北上列車,曾在本月十二日上午九時許,被人發現兩只行李汽油彈,下午又於立委盧嘉辰土城服務處,出現兩只相同爆烈物,事屬可疑,關係重大。警方立即展開部署,積極進行調查,僅僅五天時間,即告宣佈破案。其間啟動「兩岸共同打擊犯罪」機制,通報大陸協助,雙方合作無間,順利於福建集美地區酒店,逮捕嫌犯胡宗賢與朱亞東,並於四月中旬押解兩犯回台依法偵辦,證諸「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神探精準掌握案情,機智超速工作表現,榮獲總統馬英九按讚,並予頒獎表揚。漂亮,值得鼓勵。 根據相關訊息指出:胡嫌出身律師,朱嫌則是運將,兩人論交已久,由主雇關係建立情誼,此次聯手作案,胡嫌即是主謀,朱嫌只是拿錢辦事。從其事後兩人匆匆離台出境,輾轉逃往大陸,顯示早有預謀犯意,姑且不論其真實動機如何?所幸詭計未逞。否則可能造成無辜死傷,引起人心惶惶,社會動盪。如今律師變成炸彈客與運將二人成為階下囚,作奸犯科,罪無可逭,觸法法辦,咎由自取。 再就案發場地而論,高鐵列車,乃是服務大眾運輸工具,而立委服務處,也是為民服務場所,兩者俱與社會大眾日常工作與生活關係密切。如就安全防護工作而言,盡是公部門重點工作範疇,責無旁貸。但也亟需社會大眾全力支持與配合,此次兩起行李炸彈,得以化險為夷,就有社會熱心人士作出貢獻,難能可貴。 茲此全案業已進入司法程序,至盼大家記取此次教訓,資為殷鑑,全面提高治安警覺,同心同德,共同將社會安全防護工作做好。人人負起防火、防盜、防災、防爆、防諜、防搶,防範一切有礙安全事故之發生。各盡其力,善盡保國、保鄉、保家、保命、保產之責任義務。 所謂:「沒有安全,即無一切」,誠非誇大之辭。試想行李炸彈一旦引爆,果有毒氣散發,不知將有多少生命財產就在一剎那間化為烏有。到時牽累受難之廣,株連受苦之大,毋庸推論,可想而知。 緣此,安全防護工作人人有責,應為能為,無可推卸。最忌日久玩生,掉以輕心,置身事外。何況國事如麻,百廢待舉,全球經濟低迷,社會紛紛擾擾,許多不豫安全狀況,極有可能隨時發生。因而安全極為重要,貴在實踐力行。換言之,應由每個人自己做起,尤須密切注意工作與生活週遭可疑人、事、物。如有發現蛛絲馬跡,應即逕向情治機關密報檢舉,致力防患未然,弭患機先,善莫大焉,必有福報。 在此尤須提醒社會大眾,警力有限,民力無窮,面對社會百態,芸芸眾生,誠然不能離群而索居,或將攸關個人生命與財產安全防護拋諸腦後。尤當國際恐怖事件頻傳之際,憂患意識不可無,務必居安而思危,政府公部門更應知所警惕,安全第一,便民為先,兩者必須兼顧,使之相輔而相成。失之偏頗,弊大於利,亦即政府機關安全防護工作,極應全面檢討加強,非僅要落實機關「門禁管制」與「人員辨證」作為,有效防範不法之徒冒充混進,乘機滲透破壞,更須定期實施應變演練,促使全員溫故知新,提升弭患機先能力,以策萬全。 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有備無患,不可心存僥倖,畢竟安全就是平安,沒有平安,就沒有幸福也。
-
市場開放與區域整合對金門的挑戰與機會
島嶼經濟發展成功的經驗,幾乎與其「對外開放」程度息息有關,香港、新加坡是全球最開放的城市,結合他們原本國際化優勢,透過自我先行開放市場,以及高薪機制,吸引著國際人才、技術、資金於一身,沒有太多資源卻發光發熱,傲視全球。但開放還不夠,還必須搭配「區域整合」,才能有採得足夠的基礎資源(如水、電、民生物資)與經濟腹地,小島嶼才能變成大市場,在世界經濟舞台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未來幾年內台灣與金門將面臨最大挑戰,就是「市場開放」程度與「區域整合」能力的考驗,而且「市場開放」與「區域整合」這兩者,也往往是相輔相成,相互促成,而且「市場開放」往往是「區域整合」成敗的關鍵。要想區域整合,就必須面臨市場開放問題,而市場開放往往帶來激烈的生存競爭與社會衝擊,引發強大政治效應,影響每一個人的生計,高度考驗每個政府的治理能力。反過來說,沒有「市場開放」的「區域整合」,往往整合成效不彰,虛有其名,如非洲、拉美的共同市場皆是如此。 面對全球化與區域主義的大趨勢,台灣一直有被邊緣化的危機,因此政府信誓旦旦要加入由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夥伴關係協定(TPP),或者是加入由東盟國家發起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然而取得上述這些高品值區域經濟整合的代價,就必須面臨市場開放嚴酷考驗,這對許多生產者與服務提供者將帶來極大考驗,對一個正常社會而言,市場開放一定會有產業受害,會有人因此失業或減薪,但這是必經的痛苦,否則台灣競爭力可能無以為繼。 就以最近台灣與中國大陸商談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為例,今年上半年可望達成服務貿易協定並對外公布實施,雙方將觸及服務貿易約50、60項市場開放,其中包括批發零售、物流、金融、觀光旅行、醫療、電信、影視、建築、計算機與信息服務、諮詢服務等等。台灣服務業佔GDP七成,就業人口數佔六成,這些服務產業的市場開放,必然影響很廣泛,包括產業與就業市場,要特別提醒,對離大陸最近的金門,將面對廈門服務業的強勁挑戰,不可不正視即將出現的重大變化。 以金門的就業人口比例,服務業產值僅佔四成,就業人口達八成以上,服務業的開放對金門影響將不小,未來陸資來金門大肆投資批發零售、物流、觀光旅行、建築、醫療產業、影視產業等等,對消費者而言可增加選擇,可能是一項好事,但對生產者而言就會帶來競爭,問題在於「市場開放」在即,競爭就要開始了,請問您準備好了嗎?
-
且論廢棄營區之重生
國防部軍備局將於今年十一月底前,拆除釋出多處軍事營區,縣府秘書長盧志輝日前實勘榜林四、后盤一、瓊林二、夏興五營區,聽取軍備局與各單位提出說明,裁示有意爭取撥用,可向相關單位提出計劃報告說明,以利後續的開發運用。盧秘書長一行人日前先勘查榜林四營區,聽取軍備局等人的簡報後,金酒公司總經理吳秋穆了解該營區私有地較多,國有地面積較少,且地形多為條形狀分佈,決定研究後再決定是否撥用。盧志輝裁示由金酒公司檢討需求性,有意爭取撥用可向相關單位提出規劃計劃,以利後續的開發運用。 廢棄營區之再生不同於再利用,前者重視歷史與人文;後者僅是功利性的再使用而已。就如同最近深受北京故宮院長單霽翔盛讚的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將冰冷的港邊老倉庫打造成有濃濃藝術氣息的空間。保留了原來之建物,予以人文、綠化及藝術的元素,不僅成為附近居民休閒空間,更成為國際著名之觀光景點,允為咱金門對廢棄營區再生之參考,更是本論述之重點。 學建築出身的單霽翔特別關注駁二藝術空間的設計,在1小時參訪過程中頻頻說「非常好」、「蠻不錯的」,他對駁二特區將公廁藏身在一面老倉庫舊牆內,讚許不已。單霽翔也曾參訪台北華山藝文特區,他認為,駁二有擺設不少公共藝術,比沒有擺公共藝術的華山特區,感覺更有藝術氣息。尤其能針對其中之空間,予以綠化,予以商業化,使這個舊空間不僅能呈現新面貌:歷史的情懷、環保的空間,更有自力其生的意義,頗具巧思。 對此,我們建議,對一些廢棄營區之再生,應全盤考量及規劃,若非全面重新啟造,則對舊有營區之建物,應予以保存,以為歷史存證,併規劃成觀光元素,再以專業之眼光,輔以各種藝術創意,再以廣大之綠化空間,展現出大器、開展、人文之意象,成為具有金門戰爭歷史元素之觀光、休閒場所,進而以資本主義之面向切入,使其能成為自給自主之展演空間,這才是對廢棄營區再生之意念,也只有如此,才是有效利用之方法。 在此全球化之世代,知性旅遊當令之時代,要想獨超於世界各景點,決非是首名之列,更非是首名之美,而是獨特之美。就金門言,保留戰地之元素;符合環保之建物及綠化空間,才是金門省思未來之至道,更是金門省思觀光之道,移之於對廢棄營區之再生,又何嘗不是如此?
-
宗廟香火澤被學子齊心繁盛金門文風
金門在一千六百年歷史中,面對頻傳而來的災害衝擊,常在傳統信仰中求取安慰,以彌補政治不安定等因素所帶來的困擾,演變至今,宗祠寺廟不僅成為傳統聚落的重要角色,更是庶民生活的核心,善男信女的高度虔誠,也為各宗廟帶來豐厚的香火,在在都成為地方民間信仰一大特色。 不論是宗祠或寺廟的發展史,自古即是村落的行政與信仰中心,都詳實關聯著姓氏宗族演變與聚落發展狀態。而隨著時代的進步,藉由人民團體法的規劃,本縣許多頗具規模的宗廟都設有管理委員會,聚集著諸多熱心民眾參與宗廟事務,並擴大參與社稷關懷、急難救助等活動,將百姓的愛心普及大眾,讓香火錢發揮更大功效。 金門因為各項福利措施完善,而榮獲快樂城市美譽,而隨著大學島的願景,不論公私部門對於金門大學的支持也都展現無比熱忱,在在都成為金門進步的動力。然而,不可諱言,猶如北高兩大城市,社會中仍然有低收入戶的子弟需要大家的關懷,在齊頭式的社會福利之外,這些學子得忍受許多生活壓力,自力更生的完成學業。 這些勤奮的子弟,由中小學到大學,不論是負笈台灣的金門子弟,或是由台灣各地蒞臨金門大學求學者,他們年紀輕輕即體會到生活百態,總比同儕早熟懂事,公門單位當然也關注到這些學子的生活壓力,並適切予以獎勵或輔助,但就漫長的學程與高額學費,這些學子依然需要社會各階層更多關愛,獲得更完善的生活支援,以定下心來完成學業,而地區宗廟正可多多扮演這樣的角色。 中國傳統信仰富有敬天愛人的高尚精神,藉由各種繁複的敬拜祭祀儀典過程,百姓莫不渴望獲得上天眷顧與祖先庇佑,而香火錢正是善男信女表達虔誠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各宗祠寺廟對於香火錢的應用處理相異,有的妥善應用,有的幾近浪費,不妨盡量編列獎助低收入戶子弟就學預算,每年適切輔助這些子弟們安心就學,讓他們能夠心無旁騖,快快樂樂的完成升學之路。 本縣公私部門編列獎助學金鼓勵好學的風氣由來以久,並已成為海濱鄒魯的經典文風。而各宗祠寺廟助學對象,不妨以低收入戶學子為主,由小學、中學到大學、研究所學程皆包含在內,而獎勵對象可區分為二,先以宗廟所在地村落的學子為主,再以周邊聚落或全體低收入戶的學子為輔,若相關委員懷有更高的理想,亦可普及更多青年。當然相關細則有待各管理委員會集思廣益妥善規劃,責成專人專職籌辦是項事務,讓福澤能施惠更多更有需要的學子。 中國信仰有個特色,善男信女的包容度影響著社會風氣至甚。由鼓勵向學出發,藉由獎助低收入戶家庭的學子認真讀書,乃是當下宗祠寺廟發揮善心,扶助社稷,開拓島鄉文明的重要工程。疼惜家鄉子弟,協助更多低收入戶學子完成學習之旅,值得宗祠寺廟去做,也需要更多人參與。
-
浯島絲路文化迴廊
「我們將以古官道為主軸,串連浯江溪流、古官道、明城古街,分別以生態、文學、史蹟為表現內涵,連結賢聚、古區、官路邊、金門城等周邊內部文化資源,發展浯江溪圳仔溝水域生態休憩與自然資源,打造古官道文學步道連結燕南書院,整合創意產業改善休耕荒地問題輔導農莊精緻農業結合本案觀光發展,修護明朝老街四城頭等周邊史蹟的昔日風華,呈現以生態、文學、史蹟為主的精緻觀光活動,成就金門南面一可長可久的文化觀光資產,進而整合改善古區、官路邊等小村落發展不易的困境」,金門縣社區規劃師協會在推動「浯島絲路古官道」的說帖中,不止點出了古官道獨有的生態、史蹟特色,也提出了資源整合策略與產業發展願景;定星期天舉行的「浯島絲路古官道尋訪勘查一日遊」活動,也等於為塑造古官道為「浯島絲路,文化迴廊」美好願景跨出一大步。結合歷史文化與聚落再造的行動精神,值得我們支持參與。 二○○六年元月,金門縣文化局在調查出版《溯訪先民的足跡:古官道與浯江溪南線文化手冊》時,就歷史背景提出了「浯江流域」與金門古地名浯江、浯島、浯海、滄浯及文化發源息息相關,因浯江溪而揭開了金門與島外的聯繫和文化樞紐,又道出「浯江溪流分為二,北線即為浯江北堤支流,目前已因加蓋而成為歷史」,另一條為「圳仔溝」的賢聚南線支流,「從目前空中大學校區前水域,沿浯江溪南線而行至金門城北門境,至今仍存有明代古官道,為明清時期中央與地方官員往來的便道。後期行政中心轉移至後浦(金城),古官道遂變成周邊聚落出入金城的捷徑(俗稱賣菜路)」。 從古官道或俗稱圳仔溝的浯江溪南線周邊來探查,古官道的歷史、文化究竟有多豐富?賢聚村挖到了「上起兩漢、下迄六朝」的古磚,古區燕南山書院區域考古發現了宋代的文化層;明、清之際,賢聚人顏應佑「萬里尋母」的孝行於洪武年間獲御賜「鄉賢孝子」匾掛在顏氏家廟的大堂橫樑之上,明洪武、嘉靖年間的金門城,江夏侯周德興築文台寶塔、金門千戶所正千戶俞大猷題「虛江嘯臥」石碣,邵應魁登第成為同安第一位武進士;進入風雨飄搖的南明政權,魯王朱以海、兵部尚書盧若騰偕一批明室遺臣移居金門,在賢聚盧尚書的「留庵故居」,也在古區達宗和尚住持的太文巖寺,留下諸多天地會反清復明風雲詩篇、神秘面紗,近來中國學者謝重光、羅炤、曾五岳甚至考據出「盧若騰在天地會起到類似軍師的作用,魯王如果真與天地會有關,則可能被天地會奉為精神領袖」,又指隱身太文巖寺的老和尚「此一達宗與天地會創始人道宗實為同人異名」。 從歷史的足跡、線索來看,古官道周邊的聚落、古蹟,從兩漢時代的出土花磚到南宋理學大師朱熹設帳的燕南書院、明天啟出進士陳昌文的古區、也是進士出身的南明兵部尚書盧若騰的賢聚留庵故居及其「有明自許先生牧洲盧公之墓」,直至新加坡銀行家黃祖耀之外祖父許天乞建於民國二十五年的「路亭」,雖官道始於明清,實則文化層橫跨了一千六百多年古往今來時空長河,特別是「南明」與金門糾葛的這段歷史,由於盧若騰留下的詩文文獻豐富,最值踏查探究,可吸引兩岸及國際史學界目光。 古官道不但是人文豐厚之地,也因浯江溪南線支流圳仔溝的存在而保存良好生態環境,隨著一九四九年國軍進駐、聚落拓展及新闢公路等因素而埋沒於荒煙蔓草的官道、溪流,在聚落居民與文史之士為復現昔日歷史風華的努力奔走下,終獲金門縣政府、金城鎮公所重視作金山池暨周邊環境景觀等工程整建,二○○九年三月由國立台南生活美學館金門太武山生活美學站主辦的「南明‧金門‧文學:與作家共遊文學地景」活動,以「文學地景」喚起了島民重視、活化古官道的價值;如今,結合社區規劃、營造菁英的金門縣社區規劃師協會,選在國曆四月二十八日(農曆三月十九日),盧若騰(1598│1664)逝世三百四十九周年日推動「浯島絲路古官道」並邀請生態學者、文學與藝術家進行尋訪勘查一日遊活動導覽解說,以浯江溪為聯繫紐帶,透過周邊聚落歷史串連、社區文化聯盟,相信必能為古官道營造出一條具有特色的浯島絲路、文化迴廊。
-
聚焦地方產業發展樹立優質品牌形象
推廣安全標章、陸方人員來訪!中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副局長付雙建等一行九人,日前抵金考察金門安全蔬果標章,在縣府建設處副處長楊文璽及區漁會課長宋文水等人陪同下,前往漁會超市進行現地觀摩,雙方並就安全標章實施進程及控管措施進行交流,期望未來能做為大陸推廣安全標章之參考意見,保障消費者權益。 中國大陸的食品安全出包,已經不是什麼大新聞了,大陸地區的消費者之於食品安全,已經由最早的盲知進階到恐慌階段。從瘦肉精、地溝油、蘇丹紅、三聚氰胺、毒大米、毒奶粉、染色饅頭、加膠麵條等等,幾乎日常所有的食品都有淪陷的可能,當然,幾乎多數人都會認同,這樣的製假、偽劣商品還會繼續一往無畏的蔓延下去,因為就算是儉省個幾毛錢的成本,投射到大陸廣袤的消費市場,都是一筆極大的利潤及商機;相較下,「良心」不值一毛錢。中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在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人員的陪同下,先後訪視了台灣相關縣市、澎湖,以及金門的安全蔬果標章制度,除了認可台灣對於食品安全的把關及品質外,更重要的是在學習台灣之於食品安全的把關流程及行政作為,雖然成功不一定可以複製,但失敗的經驗卻足資共勉,尤其是在金門這般管制條件相對單純、簡易的場域裡,或可檢視是否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努力,進而創造MIT產品高附加價值的發展空間。 當下,抵金門的小三通大陸遊客,除了買金門貢糖、麵線、高粱酒、奶粉、沐浴乳外,沖燕麥片也都是熱門的採購商品,許多大賣場更因此而業績長紅。尤其在大陸「大頭毒奶粉」的恐慌助長下,嬰兒奶粉幾乎已經成了大陸客們採購的主要商品;澳洲、香港等地為此還特別訂頒了限購令,以免造成民生物資的短缺及民心恐慌。而金門立於兩岸區位優勢,除了訴諸於台灣製優質商品的門戶外,如能建立商品檢核、「鍍金」的機制,來確保消費安全及品質,並雙向的創造兩岸優質商品的附加價值,或更能為金門的產業未來開創更有利的轉型空間。 平情而論,金門地方產業勢將迎來一波嚴苛的考驗。隨著大型連鎖店的陸續進駐,購物中心的逐步落成,傳統的消費型態勢必發生偏差;傳統的「柑仔店」已在開放觀光的熱潮中失足了,取而代之的特產店又能否在新一波的浪潮中免於滅頂,實屬未定之天;因而,在政府積極促進投資的同時,產業轉型、品質升級更存在著迫在眉睫的危機。中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之於安全蔬果的採經之旅,正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居兩岸窗口的金門,除了仍應把持對商品的信心、對品質的堅持外,如何將金門奠基為兩岸高優質商品的「鍍金」場域,恐亦是一條可恃的發展道路。 金門現有57戶蔬果農戶接受縣府建設處輔導成為示範農戶,生產合乎標準的安全蔬果,農民使用農藥、肥料都由縣府建設處輔導,收穫前先經縣動植物防疫所檢驗無藥物殘留後發給安全蔬果標章張貼再販售。這樣的認證流程及經驗,有否及而廣之至各產業別的可能?或許亦是金門在輔導地方產業、行銷區域品牌形象時,可供借鑑的重要課題!
-
由迎城隍文化引思金門教育全球化應有的作為
一年一度的迎城隍活動,已於四月二十日假總兵署由縣長李沃士主持二○一三金門迎城隍浯島宗教文化觀光季開幕儀式,且陸續展開長達一個月各項藝陣表演活動,並希望地區民眾及外來遊客熱情參與,一起體驗金門宗教慶典的熱鬧氣氛!本年度活動將以閩南民俗文化博覽會為主題,包括了藝陣體驗、蜈蚣座試乘拍攝,同時邀請到兩岸三地陣頭抵金展演,港、澳、星、馬、台的舞獅陣也將齊聚金門地區參與「獅王爭霸」!並規劃進行各種傳統民俗活動。縣長李沃士也力邀昇恆昌股份有限公司透過企業認養,一起加入迎城隍蜈蚣座活動的參與遶境。昇恆昌股份有限公司江建廷副總經理也表示,對於金門有效益且好的活動,昇恆昌一定支持,而在地球村時代來臨,企業除要有在地化經營方向外,還要有朝全球化目標努力,以走出地方特色,才有競爭力。董事長江松樺則以金門樸實且不諱言金門缺乏國際化,由此也可顯現金門未來邁向國際化,尚有許多努力的空間。 由當前金門的各種發展導向,我們不難發現金門未來的社會將是一個國際化的社會。尤其我們正邁向國際觀光島的目標前進,拓展全球視野將是每一位生活在金門的國民必須有的理念,但這一切都需要從教育開始。本縣教育處於當日也邀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陳榮政以在地化思維談「教育全球化」之涵義,並談到在地文化對現代社會的影響,透過無線通訊、通俗文化、國際旅遊、電子商務等與世界接軌。因此我們的迎城隍活動也應與國際媒體結合,讓全球人士均能體驗到我們金門人的信仰及宗教的真義,使其引發好奇探索的動機,並想要來金觀光旅遊,如同我們到歐洲探訪文藝復興、宗教、及羅馬帝國興衰之文化。因此,如何將迎城隍活動,包裝營造成為國際的知識,編寫教材,融入相關領域的課程,也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畢竟文化是一群人共同的生活方式,能透過社區學校教育發展成無國界學校,也是當前教育全球化之最好且最直接的方式。 除此之外,若能將金門之戰役史蹟、閩南文化、自然生態、低碳島、大學城等也能同時作國際化的行銷,形成全民共識。配合教育部國際教育白皮書,發展成為學校本位之國際教育課程,呼應時代的脈絡,利用各種關係網絡(如交通網、資訊網、人際網、經濟網等)的全球化相連接。比較不同文化背景者闡釋經驗、事物和表達的方式,並能欣賞文化的多樣性。結合當前全球共同面對與關心的課題(如環境保護、生物保育、勞工保護、飢餓、犯罪、疫病、基本人權、經貿與科技研究等)。配合中小學一貫課程體系之建置全球次文化的機制,伴隨著主流文化而產生的另一種特殊的價值觀念和行為,並提出問題解決的途徑。雖然這些只是一種很小的活動,若能造成多數人之響應,將會使金門產生巨大的改變。 總之,現在是一個地球村與多元化的社會,且國家疆界的概念愈趨薄弱之時代,若能透過觀光旅行的方式,利用宗教及教育的力量,在工作、求學時,讓國民或學生的跨國流動,透過網際網路獲得新的知識,教育全球化的教育核心價值所在,也是金門教育未來的趨勢。
-
歷史保存做為具有特色的現代化發展
在我們的社會,「除舊佈新」幾乎是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尤其是近代以來,在西力東漸的優勢文化威迫下,我們對自身文化的信心不足,先是晚清張之洞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後是1919年「五四運動」中國知識界和青年學生反思傳統文化,追隨「德先生」(民主)與「賽先生」(科學),探索強國之路。這個時候,歷史文化遺產成了沉重的包袱,而非未來發展的資產。 相反地,日本的近代化走上一條文化多元共存的道路。明治維新試圖將封建的日本通過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發三大政策來建設新的現代化國家。固然,日本借重留洋知識份子(如伊藤博文、大隈重信、新渡戶稻造等)引入西方典章制度、資本主義與現代化的建設,「文明開化」成為風潮。不只是物質文化與生活習慣出現西化的轉變,如引入西式建築、改採陽曆、接受牛肉及牛奶等;亦透過西式教育的普及,與當時西方先進文明接軌。 不過由於明治維新所開啟的「歐化主義」與「廢佛毀釋」運動,致使日本人重思自己文化價值的重要性,先是於1871年(明治4年)開始制定的《古器舊物保存方(法)》,搶救古社寺所毀損的器物,接著於1919年(大正8年)公布《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1950年(昭和25年)在前述的基礎上完成了《文化財保護法》。民間對傳統文化保存的堅持與努力,不遑多讓,透過「由下而上」的社區營造,使得每個城鎮、町並(街道)或村落均有自身的特色。日本成為亞洲極少數既現代又保有傳統的國家。 不過在當前的情境下,歷史保存與經濟發展經常被視為二個絕對對立的矛盾,而不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事實上,亞洲許多島嶼或歷史城市的發展模式,恰恰不是走上一般性的現代化道路。相反地,她們以歷史保存為基石,文化創意為手段,服務經濟為目的,成功地使自己在世界上占一席之地。印尼峇里島具有濃郁印度教景觀、熱帶島嶼風情的高級度假村,吸引了無數歐美、日本與臺灣遊客。馬來西亞的檳城(喬治城)、馬六甲兩個城市,也以融合葡萄牙、荷蘭、英國、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多元文化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年遊客如織。澳門,這個中西交流史的第一站,在賭場經濟之外,力拚文化旅遊,以葡萄牙人、華人交織相融的史蹟亦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名單,擺脫賭城的單一印象。與臺灣近在咫尺的沖繩,昔日琉球王國的首里城,雖經二次大戰的破壞,但經過嚴謹的形制考證及恢復傳統的工法、材料運用,使得這座王城仍受到世界文化遺產的青睞,觀光客到此,不僅是欣賞宮廷建築與工藝之美,更是學習尊敬昔日這個「守禮之邦」的偉大文化。其他如中國大陸、南韓、日本的歷史保存與經濟發展良好結合的成功案例,更是不勝枚舉。帶動經濟發展之外,更恢復了當地人的歷史光榮感與文化認同感。 正因為如此,尊重歷史環境是決策者必須學習的第一步。簡言之,讓歷史保存做為金門魅力工程的基石,實為重要之事。
-
金門文風鼎盛戰地遺跡可貴
金門素有福地之稱,自古以來,擁有純厚閩南文化,歷經傳承,綿延與繁衍,仍保有原汁原味,難能可貴,值得大家珍惜。 文化內涵,範圍廣泛。一個地區之興衰,俱與文化有關,影響既深且遠。緣此,舉凡涉及文化建設事務,格外受到重視。早年上自中央,設有中華文化復興委員會,地方政府則也都有臨時編組,於今中央政府成立文化部,縣市政府則有文化局之設置,上下一體,專權專責,全面推動文化深耕工作。 綜觀金門長期以來,投下大量人力與財力,在文化傳承與維護層面下工夫,更由於文化團隊及熱愛金門文史工作者共同努力,屢有佳績表現。諸如出版文化叢書,登錄整修閩南建築,對於歷史文物之發掘、清查、整理與典藏,念茲在茲,成效斐然,各方好評。 無可諱言:文化建設,任重道遠,永無止境。貴在傳承與維護,週而復始,由「點」而「線」全面落實。尤以金門文風鼎盛,雖是海上蕞爾島嶼,卻是歷代移民與兵家必爭之地,既有風景名勝,也有歷史古蹟。因此「發掘」與「維護」厥為施政要務,非僅是文化機關之重責大任,也是全民應盡之義務。 再者,所謂:戰地遺跡,別有一番意義。其中有血有淚,已然成為歷史記憶,亟須有關公部門全面進行發掘、清查、整理、保存,期將記憶寫成史料,予以傳承,直到永遠。亦即戰地遺跡其與金門文風相輔而相成,俱屬重要。點點滴滴是歷史,一事一物是故事,遺忘可憾,疏漏可惜。 又如軍方慨將「震東砲」移交縣政府接管活化,如今經由投資整建,頓時成為火紅旅遊參觀景點。不惟軍事遺跡價值紋風未變,亦且締造繁榮地區經濟與擴大宣傳多重效益。換言之,「震東砲」一切設施功能仍以原貌呈現,進行整修與活用,係以週邊環境美化與內部附加設施之加強為重點,如此遺跡活用,效果加倍,足資引為範式。 無可否認:金門人文豐厚,戰地遺跡可貴,其他地區無以倫比。茲此縣政府推動「百萬大軍重返英雄島」計劃方案,首批神獅部隊退伍老兵,透過懷舊憶往,利用座談口述往事,一致表示回憶真美。倘能利用此一機會,廣泛蒐集有關斯時軍民胼手胝足、併肩作戰,拋頭顱、灑熱血,矢勤矢勇、視死如歸,終於贏得光榮勝利,扭轉國運乾坤等等史實資料,予以編印成摺,隨機介紹行銷,非僅珍貴歷史記憶得以保存,亦且有助提昇金門知名度,增強吸引力,促進地區觀光事業之發展。 金防部指揮官潘中將,就曾剴切指出:希望永遠和平無戰事,不能一日無戰備。又說:金門戰地遺跡,價值無價。一槍一砲、一溝一洞、一車一路,都有讓人難以忘懷的輝煌歷史故事,金門能有輝煌成就,歸功於軍民長期胼手胝足,合作無間,犧牲奉獻,發揮金門「不怕死、不怕苦、不怕難」之精神。而各以一次戰事所興建「古寧頭戰史館」及「823砲戰紀念館」,堪稱舉世無雙。此外,金門「戰鬥村」具有戰地遺跡之特色,乃國內所獨有,保存下來,將成亮點,縣政府予以規劃併同軍方釋出營區據點進行整修活化,期以帶動觀光,繁榮地方經濟,尤能秉持「惜舊創新」原則,謹慎將事態度與努力,明智宏觀。潘將軍五度駐防金門,投入心血愛金門,卓見正是建設金門一大助力。 總之,金門文化與戰地遺跡,乃是金門「強根固本」重要資產,守護珍惜原味,使之發揚光大,可長可久,福蔭生生世世也。
-
發展觀光有助活絡產業
月來金門地區有眾多民俗觀光活動:102節蜈蚣座民俗活動,將於五月十八日舉辦,重現千人百節蜈蚣座風采,據金城鎮長石兆瑉表示,建國百年金門迎城隍,曾以百節蜈蚣座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是台灣的榮耀,世界之最!今年為浯島城隍遷治333年慶典,特別將百節蜈蚣座延長為一百零二節,重現千人百節蜈蚣陣創舉,並期盼這項珍貴的陣頭文化,得以繼續傳承進而發揚,共同為地方祈福。 再來就是即將登場的迓城隍活動,日前縣府已赴嘉義城隍廟送道帖,邀請全國城隍爺及陣頭到金門「湊熱鬧」,歡迎跨海來金門,「迓城隍」、祈平安。據金門縣政府吳副縣長表示,為了慶祝這民俗慶典,所規劃的觀光活動,將於102年4月20日至5月21日盛大舉行,活動長達一個月。內容豐富,將有來自兩岸三地的觀光客和人潮,可一睹閩南民俗文化大匯演、藝陣博覽會、踩街遊行等慶典,今年更特別設計了諸多體驗性的活動,以讓香客及遊客們體驗「金虔誠、金好玩、金精彩、金好康」,讓民眾一起來歡喜逗熱鬧。 善哉如言,民俗觀光;觀光民俗。觀光產業向有無煙囪工業之稱,觀光人數愈多、旅客停留觀光場所的時間愈長,其消費就愈多,不用設廠,只要觀光客來旅遊,就可以創造觀光產值。再加上觀光活動涵蓋餐飲、旅館、航空、運輸、旅行業等多項產業,因此振興觀光還有助於活絡關聯產業。就經濟效益而言,不僅創造觀光產值,也能增加消費,進一步提振景氣,增加就業機會,因此觀光對經濟的貢獻不言可喻。 尤者,觀光產業除了可以藉由多項產業所帶來的商機,給民眾帶來更多的財富,觀光活動也可讓民眾在工作之餘,從事休閒育樂活動,平衡忙碌的生活。觀光產業還可以與自然資源、商務活動結合,進一步透過觀光交流,展現一國的人文內涵、經濟實力及基礎建設現代化程度,對改善整體環境、提升國家文化素質均助益匪淺。更可以說,在各種產業中,唯有觀光業可說是唯一不會外移,加上觀光活動可帶動觀光關聯產業發展,是服務業中的新火車頭事業。 但是,切記,觀光必須加上「產業」,也就是有「產值」才是觀光之原本目的。易言之,若不能產生經濟價值,若不能產生邊際效益,對整個民生,整個社會的經濟沒有助益,沒有產值者,就不是觀光產業了。進一步言,在規劃這些活動之時,應以民間產業之立場,資本主義之目的,予以有效計畫出其產值,才是觀光產業之至道,更是我們在共襄盛舉之餘,對家鄉之真誠祝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