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孤燈下
箏剛走過 痛就醒了 紅燈右轉 原來妳在人間的拐彎處
-
夜雨組曲─寫給MAC的一首詩
1、致M 那時候,停車場開進來 一輛雨季,停在白色結界的 方格子,方方正正嵌住的 是你的自由,還是 你的世界?我用萬籟俱寂的優雅 寫下M 在編號消化月光後 下了車,摔碎的是 比山谷還空的蛙鳴 2、致A 一道蛙鳴手洗後注入大地的動脈 揣測夏季比春天冷的理由。 也許本來就是藉口,看看那棵 行道樹掛滿的發抖,正在放生 面目全非的 鄉愁 你發現了嗎?有一首詩只有A 不管是文字句子還是詞彙,都 站在下雨的夜裡,安靜地 分裂 3、致C 一條河,關不掉的對話塞進牙縫 幾朵雲便拿著黴菌,濕漉漉的 向著北方集合 準備降落。 青春站在C形沙灘,沉默 欣賞空降部隊的 冷 睡著的你看見了嗎? 涼意翻來覆去 對準城市,對準繁華 對準人們的夢,打算 送出許多愛
-
【小說連載】 島鄉往事
「你的想法沒有錯,人必須要有同理心才能站在一個平衡點,來體悟雙方所遭受的苦痛。試想:一個純潔的少女無端地遭受駐軍的強暴,她身心的創傷非局外人所能瞭解,以致造成她精神的崩裂,最後含恨而死,她不值得同情嗎?而一個在小島上準備反攻大陸回老家的現役軍人,為了一時的性衝動,犯下天理不容的滔天大罪,即使他有一顆悔過之心,甚至千方百計想用各種方式來彌補他的過錯,但終究還是受不了自己良心的譴責而走上絕路,認真說來,他也是值得同情的。因此,我相當認同你選擇原諒而不是記恨的想法。福生哥,過去的就讓它隨著料羅灣的潮水流向遠方吧!別忘了,金花的神主牌位有你和木興來祭祀,她在天之靈足可安慰。而反攻大陸的號角尚未響起,班長的魂魄依然回不了老家,必須等到每年鬼門開,才能到陽間飽食一頓,你說可憐不可憐?」罔腰仔懷抱著一顆同情的心,滔滔不絕地說。 「如果班長的神靈還能記得他當年駐守的村落,每年農曆七月鬼門開,初一、十五及月底拜老大公,我們就多燒一些紙錢讓他帶到陰曹地府去花用吧。」福生哥面無表情地說。 話雖如此說,讓他難以釋懷的依然是班長寄放的那兩塊金條,儘管班長已死亡,金條順理成章歸他所有。(一七三)
-
媽,辛苦了,我愛妳!
「媽媽,我忘記帶美術紙了。」「第一節下課幫妳送去。」 「媽媽,下禮拜我們學校有運動會。」「好,我再外出去妳加油。」 「媽媽,我考不好。」 「媽媽,我的衣服呢?」 「媽媽,我要買那個。」 人總說愛是盲目的,母愛是最好的說詞。總是掛心,永遠把我們三個孩子放在第一。我們掛在嘴邊的都是媽媽,含辛茹苦撫育我們長大。 您一直教育我們做人做事謙虛、孝順、有禮貌,凡事盡本分。您孝順的心,對婆婆的好不輸對娘親的好。您的美術手,做出各式不織品、教我們寫生、寫書法;您的料理手,再忙都願意準備我們每個人喜愛的三餐。您的服務熱忱,在公司活動、假日志工、鄉里活動,總不遺餘力。好客的您,照顧我們連朋友們的生活也一起照料了。 隔著臺灣海峽,我們卻像隔著一大洲,新訓的每一通與妳的電話總是流淚,懇親會見到妳又是擁抱又是在懷裡哭泣,想要一直當您心中的小寶貝,但也知道過了這一關就要換我保護您、給您依靠了。現在在憲兵202指揮部三三二營擔任少尉輔導長,做主官的助手、做弟兄姊妹的榜樣,與他們生活在一起、訓練在一起,互相扶持,凝聚向心。我知道,凡事起頭難,也因為您的加油打氣,更有勇氣及活力,達軍官應有的處事作為。感謝投身軍旅後,背後總有溫柔的後盾。 您的養育之恩銘記在心,想跟您說: 媽,辛苦了,我愛妳!
-
小黑再見!
一向就有早晚走路運動習慣的我,洗腎之後更加強了運動次數。每天會去運動的公園裡,有一隻黑色的狗,無以名之就叫牠「小黑」。這隻小黑,讓我想起了曾經陪伴過我短暫期間的另一隻「小黑」。 老人與狗 有天早起,推出機車準備出門,黑暗裡冷不防一隻黑狗衝出糾纏著我,因有急事沒時間與牠周旋,遂急匆匆擺脫牠疾馳而去。一整天都在外忙碌的我,幾乎已把狗兒糾纏之事忘得一乾二淨,腦海裡壓根兒也沒有狗的影子。 那知當晚回到家,來不及停穩車,早上那隻黑狗又跳到跟前來,又是親又是吻的,在我面前表演了一場歡迎秀,那時閃過我腦際的是:這隻狗在此等候了我十二個小時以上,牠的耐心感動了我。當下我便回頭到超市買了狗食,準備慰勞牠一番,那知,買妥狗食回來,卻不見牠的蹤影,心想:算了,也許我兩無緣吧!正想著,牠竟然搖擺著尾巴來到眼前。於是,我決定收容牠,從那天晚上起,牠陪伴著我這半百的中年男子,我則負責照顧牠的生活起居,我們開始了相依為命的生活。 談起養狗,我有幾次經驗,不過,像此次如此自動送上門來的還是僅見,民間習俗云:狗來富,在過去幾次經驗中,狗兒並不曾為我帶來財富,反而是我為狗兒付出的比較多。這次之所以會收容小黑(我替牠取了如此一個俗斃斃的名),完全是受到牠耐心等待的感召,現代社會連人都缺乏耐性了,更何況是狗。 小黑進門後,首先是熟悉環境,看牠東嗅嗅;西聞聞的專注模樣,心中忍不住發笑,不過,也因為牠如此認真專注的態度,不由得對牠另眼相看;覺得牠還真不是一隻普通的狗。 多了小黑,我的生活作息將完全改變,本來每天可以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現在可不行了,必須早起帶小黑出去溜溜。以前出門可以忘了回家的時間,無居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也因為小黑的關係,牽掛著牠獨自在家沒伴,又怕牠餓了沒人餵食。總之;罫礙一大堆,有一天,車騎半路,突然慢了下來,心中警惕自己:小心行車安全,不然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小黑在家怎麼辦?這一下牽扯的可是兩條性命哪! 不知是否我兩前世有緣?或者我們之間誰欠了誰?總之;打從牠自黑暗裡跳出來,與我相見歡的那一刻起,我們之間竟焦孟不相離,有時候我被跟煩了偶而也會忍不住回過頭來罵牠一聲:「跟屁蟲」。 有一天晚上臨睡前,原本睡在客廳的小黑突然敲我房門,一向獨居沒人打擾的我一時還會不過意來,待我聽聞敲門聲,打開門牠已安坐門口側著頭盯著我張望,看牠那副可憐兮兮的模樣,惻隱之心油然而生,遂讓牠進門,當晚,小黑就在我腳邊一覺到天亮。 熟悉了環境之後的小黑,真的就把我家當牠家了,牠有固定的睡覺地方,牠的餐桌在客廳一角,這幾天氣候轉冷,牠乾脆將沙發當床睡,想想天氣真的寒冷,不忍趕牠下來;就讓牠睡個溫暖的覺吧! 有了小黑以後,生活突然有了依靠一般,不再如飄萍一樣東飄西盪,生活也有了目標,自從女兒北地就業後,就孤家寡人的我,從此又多了個女兒,她就是小黑。算命的說我中年以後會走好運,我看著身旁的小黑,無限想像空間又在我腦海冉冉升起。 離家出走 每天深夜下班回到家,迎面而來的便是小黑熱情的迎接,除了圍繞我四周跳躍,就是伸出長長的舌頭舔我的手,因為牠是長腳狗站起來夠高,所以連我的臉也一并成為牠的獵物。大部分時候我會摸摸牠頭嘉許一番,偶而心煩氣躁時也會揮揮手,叱一聲:「走開!」牠便識趣走開,一臉無辜的模樣,此時我看了不忍,往往又將牠召喚回來,安撫一陣之後,牠才興高采烈的與我相偕入門,我倆就這樣一天度過一天;一個五十歲的中年人,和一條年輕的土狗。 小黑是條很有教養的狗,牠絕不在家中任何一個地方大小便,即使如何急都會等我回來帶牠外出方便,有一次回來晚了,牠大概等得受不了了,我剛一開大門牠便以跳牆之姿奪門而出自行解決去也。愛乾淨也是牠的優點,沒事趴在地上就是舔牠的腳,總是將自己打理得潔潔淨淨,同時牠也很喜歡洗澡,每次幫牠洗澡都乖乖坐著,若牠想亂動,只要我說一句:「洗香香」牠便不再搗蛋。 有了小黑之後,我在外逗留的時間也跟著縮短,然而,自從接了報社新工作之後,每天都必須忙到三更半夜才到得了家門,相對的,小黑獨自在屋裡的時間就變長了,為了怕牠寂寞無伴,有時候會放牠到外面,讓牠生活得更自由自在些。但,由於牠是母狗,在還沒帶牠去結紮前,又怕牠在外面招蜂引蝶的結果導致「兒女成群」,如此豈不「後患無窮」。因此,不得不又將牠囚禁在屋內,一切只等結紮後再說。 冬天,寒流來襲南台灣亦不能倖免,小黑怕冷,本來睡在門口,我半夜起來如廁,竟發現牠睡在沙發上,看見了我卻一副視而不見的模樣,仍然睡牠的大頭覺,看來小黑真的已經將這兒當牠家了。 世間人事紛爭真是層出不窮,即使想要獨善其身,做一個清閒的局外人都不可得,在經歷過無數人事鬥爭的腥風血雨後,我幾乎過著封閉心靈的日子,我不希望外界任何事、任何人來打擾我清靜的生活。而,小黑,在這個時候闖進了我的生活圈,於是,我有許多話必須對牠說,不管牠是否懂得我所說的每一句話,我總是那麼盡興的向牠獨白,有時,牠會以無辜的眼神望著我那一張一合的嘴,好像在問我:「你在講啥?」從牠的眼神中我發現一種寧靜;一種永遠與世無爭的哲學。 當女兒電話告知我:她即將調回高雄工作的消息時,我興奮難抑的對著小黑又摟又抱的大聲說:「小黑!告訴妳嘔,我女兒她要回來了,從此以後我就不會孤單寂寞了」,小黑莫名的望著我,同時伸長舌頭舔舔我,不知怎麼那時我好希望牠能和我一樣狂跳狂叫一起慶賀一番,然而,幾乎就在同時,我發現小黑竟落寞的走開了,牠靜靜縮在牆角,用兩隻前腳緊緊抱住頭,牠理都不理我,我以為牠累了,想睏了,於是不便打擾牠,也就逕自回房休息。 翌日一早出去用餐時順便讓小黑出門去解放一下,牠仍一如往常看我開門,便急匆匆奪門而出,我也就放心的吃我的早餐去了。 通常,當我用畢早點回來,小黑早已坐在門口等我,然而,那天,卻不見牠的蹤影,無論我如何叫破了嗓門,就是不見小黑的蹤影,當時心想:也許牠一時玩興大發,到哪裡溜達去了吧?也就不十分在意,接著也就展開了我一天的行程。 當晚夜深了拖著疲憊的身子返家,迎接我的卻是暗夜的孤寂,心中想著好像缺少了一點甚麼?一份濃濃的失落感猛然襲上心頭,驀然想起,原來是少了小黑熱情的迎接,當下我的心情猶如跌落深淵般蒙上一層恐懼與不安,但,隨即安慰自己,小黑也許一時貪玩暫時不回家來,玩夠了牠自然會歸來。那一夜,我睡得不甚安穩,不時自惡夢中驚醒,我也夢見小黑永遠不回來了,夢醒,我失魂落魄的獨坐床頭,心中掛念小黑,不知在冷鋒瑟縮的寒夜,牠是如何度過? 而,小黑終究未曾回來,儘管我踏破鐵鞋尋尋覓覓,小黑依然芳蹤渺渺。我明白,這世人可以在茫茫人海中找回小黑,那是不可能的事,但,在那短端期間和小黑建立的情感,卻永難在我腦海抹滅,我只能在心底深處吶喊:「小黑再見!」
-
【小說連載】 島鄉往事
但卻也有人說,某次跟他一起喝酒時,他無意中透露自己曾經做過一件傷天害理的事,至於是什麼事,他卻欲言又止不肯說。是不是因為這件事而自責呢?反正是眾說紛紜、死無對證,一條寶貴的性命就這樣沉沒在大海,叫人不勝唏噓啊! 「劉班長也太傻了,好好的一個人,怎麼會想不開。」罔腰仔搖搖頭,內心似乎有無限的感慨。 「往往,人總會因一時的衝動,做出許多令人意想不到、卻又不能彌補的憾事。阿嫂,妳忙吧!我隨便走走看看。」老班長似乎不想再說下去。 「要不要到我家喝杯茶?」罔腰仔誠摯地說。 「不啦,有機會再來打擾。」老班長緩緩地移動腳步。 當老班長的身影離開她的視線,罔腰仔迫不及待地來到福生哥家裡,把剛才碰到老班長的經過一五一十向他陳述了一遍,福生哥訝異地說:「怎麼會這樣?」 「雖然這是一個令人悲傷的消息,然則可以確定班長已經死亡。縱使他的死因眾說紛紜,但從種種跡象顯示,與金花被他蹧蹋的事件絕對有密切的關聯。他一定是受不了良心的譴責,才會走上自盡的路途。真是悲哀啊!」罔腰仔感慨地說。 「如果以佛家的因果關係來說,班長的罪孽深重,他的死或許是一種報應。但倘若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件事,我們能感受到他那顆充滿著悔過的心,反而同情他的屍首被大海吞噬、被沙魚吃掉。如今,他的靈魂既回不了老家,又淪落成無人祭祀的孤魂野鬼,即使身為受害者的家屬,也不得不同情他的遭遇。」福生哥說。(一七二)
-
癮
受不盡晃樣的白絲 吐出一串串的燈泡 仍舊在抖動的手中完成 潛入顛倒的海洋 在空氣揮發之前 飛向另一個烈焰 藍光螢幕前 扶鸞般直書橫筆 算一次最準確的未來 緊盯敵我 以干城之姿 戍守每個躲起來的黑暗 命運 已是巨獸所寄生
-
種子
種子的體型不算大,生命力卻不容小覷!小巧可愛的種子,看起來挺似與世無爭的,靜靜的,有如休眠一般。但時機一到,內部蘊含著的、蠢蠢欲動的飽滿生命能量就整個活躍起來,背對著大地,近乎垂直線的開始向著天空茁長出嫩芽!彷彿開啟了一種健全機制,那是早在體內就藏放好了的!而這也算是反抗「地心引力」的牽制?更是一種善用吧? 礦、岩、沙、礫,莫不傾向安於現狀,一動也不動的躺在土裡;但種子為何總是一副擇善固執的模樣,偏要探出自己的芽苗的小小腦袋,將土表掙出裂縫來,也讓自己去接近土壤以外的廣大世界?那兒,確實比較有趣是吧?有清涼的風的直接吹拂,有金色陽光的直接照耀,也有雨水的直接澆灌!只要何乎情理法,也不干擾到旁人,在逐夢時,又何必在乎別人異樣的眼光呢? 難道被土地擁抱在懷裡,不是既舒適又安穩的嗎?像嬰孩依偎在慈母的溫暖懷抱裡,何必偏要讓現狀有所改變呢?想想,似乎也有它自己的道理!其實,不進則退啊!安於現況就無法成長、壯大了,不是嗎?更別奢望追求什麼遠大的理想了! 當召喚來臨,種子就會把握住良好時機儘快成長,甚至在將來長得俊秀挺拔!儘管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也要付出一些代價,包括遭遇到蟲噬,包括受到風雨的迎面吹打!但小小的它,志氣卻是高昂的,也從來都未曾放棄過自己!
-
打一把傘
江南繁花雨如煙 打一把傘 顧盼小橋邊 江水搖曳著紅顏 那離去的背影 還不太遙遠 弱水三千 看不破紅塵情愛點點 再斟酒一杯 莫勸啊莫勸 且笑看人間 江湖情仇 恩怨難免 英雄倚劍笑等閒 拋不開 前世姻緣 伊人撥動琵琶弦 相思溢眉尖 情弦意無限 英雄舞劍氣沖天 削去月半圓 豪氣干雲 回首處 故園炊煙 裊裊千萬里 不似在人間 打一把傘 天涯海角無邊 我已尋遍 恨情深緣淺 一曲蕭聲 淒涼展延 且把孤獨和斬不斷情緣 江南繁花下 荒煙漫草間 都掩 (端午,想起白娘子和許仙的借傘情緣……。祝福大家:端午佳節快樂!)
-
端午節憶往
眷村文化是大陸文化的縮影,民國三十八年政府播遷來台,百萬軍民來到寶島台灣,帶來了各省風俗及家鄉口味。除了春節是大家最重視的傳統節日外,另外端午及中秋,也是眷村住民將家鄉風俗展示的場所。 入夏之後,天氣炙熱,動輒37、8度高溫。這個季候也告示端午節即將到來,老一輩人稱之為「五月節」。眷村生活所以多采多姿,就是在這些傳統節日中,能看到由各省鄉親所展現的過節方式,大家僅守老家傳統習慣,過節絕不馬虎,因為這是身為中國人不能忘本的基本道理。 端午節,隔鄰廣東伯伯做的長型碩大粽子,是粽中之霸。北京老太太做的小巧粽子味道特殊清涼可口。而被政壇耆宿陳立夫稱為「粽子狀元」的湖州粽,由江蘇籍媽媽做出後名享四鄰;村對面閩南媽媽炒米肉粽,味道不同於眷村粽,其包裹內餡的是棕色竹葉,又是另一種型式。 爸爸上海、媽媽河南籍,因此我家菜系是南北合,米麵交互在三餐中。但是在端午應景食物中,家裡是如何過節呢?回憶起來有下列幾項: 一、醃鹹鴨蛋:爸媽在眷村旁埤塘邊挖回紅土,和粗鹽混合調成糊稠狀,裹在生鴨蛋外面,置放二個月後洗去紅泥,再將蛋煮或蒸熟,就是味美道地的醃鹹鴨蛋。講究的是,媽媽會用毛線編織成網兜,把鴨蛋放進去給孩子每人一個,既好看又好吃。 另外一種做法,就是將過年醃臘肉剩下的汁,把鴨蛋放進去浸泡幾個月,取出蒸煮熟,這種鹹蛋有花椒味,蛋黃特別油且香,味道特別又好吃。 二、.做香包:早年家人穿的衣服都是媽媽自己做,剪下的碎布留下來。在接近端節時做成香包,計有水果、蔬菜或小猴子等造型,掛在孩子身上,散發出一股香味,好聞又避邪,這種手工香包是一種民俗藝品展示。 三、擦雄黃酒:中國人認為炎夏是五毒肆烈時候,一不小心就會染病生膿生瘡,所以端節接近正午時候,大人會在孩子額頭塗抹雄黃酒,寫上「王」字以取剋五毒之意。 四、立雞蛋:正午十二點,與鄰家小孩在村子水泥地上立雞蛋;跪在地上,雙手扶蛋小心調整位置,耐心擺上幾分鐘,蛋一個個立在地上,煞是好玩,也不管頭頂的大太陽。在端節當日立蛋像是一種儀式,雞蛋立好,才算真正過了節。 五、包粽子:在端前幾天,等到晚上兒女們睡著,媽媽和鄰居開始包粽子。天亮前,把煮好粽子撈起,懸空掛著晾乾,當年還沒有冰箱時代,這是儲放食物的方式與智慧。媽媽包的粽子形狀像三角錐,樣式小巧又味美,至今仍能記得粽子出鍋時香氣四溢的感覺。 但是包煮粽子,最怕的是沒有綁緊,在大鍋中鬆開,鍋內就成了稀飯水,以致前功盡棄,既浪費錢也糟蹋食物,所以大家都小心翼翼,互相照看。 桃園蘆竹大華十多個空軍眷村,在民國95年遷入眷改社區,一生歷經戰爭歲月長輩們都已老邁。他們精湛的家鄉手藝,只有少數子女承襲下來,由於工商社會貨品的方便,這些手工食物是無可奈何失傳了。而眷村原本平房改成了高樓,也限制了傳統食物的製作,撫今追昔,不能不懷念以往物質貧乏,但精神生活卻富裕的年代。 又屆端午節,除了吃買來的粽子應景外,眷村往日的鹹鴨蛋、香包、立雞蛋、雄黃酒劃額頭的民俗,真的離我們遠去了。
-
陰曆五月五
陰曆五月五 競相慶端午 龍舟奮呼呼 粽香飄處處 詩節誰人問? 稚儒無人撫【註一】 稚儒逕自問: 看! 家家肉粽飄香,千百年來 江魚何曾下肚? 聽! 灘灘急擂戰鼓,聲震江南 龍舟豈為你渡? 嘆! 讒諛仍在飆舞,世風未改 離騷還否再賦? 風蕭蕭兮影渺渺 太詩祖曰:【註二】 國之不國吾心痛 臣之不臣義難容 吾答漁父以明志 投江腹魚乃全節 豈爭逐於當世,博後人之景仰? 鷙鳥不群,今生來世 離騷再賦,龍舟 管他究為誰渡? 江魚且莫餵 願,葬身魚腹 風蕭蕭呀!影渺渺 影渺渺 渺渺 稚儒自言語: 志不移呀!二千載 影渺渺呀!留傲骨 氣節不朽啊!傳後代 精神萬古啊!太詩祖 註一:「稚儒」一詞,引用自張漢卿《謁延平郡王祠》詩句:「孽子孤臣一稚儒」。 註二:「太詩祖」為筆者對屈原之尊稱。
-
伴我成長的搖籃─榜林
「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山坡上面野花多,野花紅似火……」這是大家小時琅琅上口的兒歌,也是我出生、成長的村莊~榜林的類似寫照。 榜林位於金門浯江溪上游,後有石墓山、五丘山、燈火山是堪輿家口中的三山拱護,「雞母穴」的好住處、好風水,村民居家以坐東向西為多,次為坐北朝南,向東僅有一間,依縣誌記載榜林村村名前名為董林,唯鄉老傳又稱東林或珠林,云某年東邊之林火燒埔後,發現地平背風是住民良好埸所,而有居民移墾,於是落戶成村,而榜林是國民政府進駐後所更改。 董林據鄉老傳言是汪姓開基,繼因後洲村廢村大量住民遷徙墾植分居於此,後加上外來人口的久客定居,遂化荒墟為樂土。 本村於1068年屬同安縣,緩德鄉翔風里與半山、古龍頭、後岐均屬十九都管轄。至1821年屬馬巷翔風里與後埔、埔下、埔邊、東洲、後岐、後湖、菽高山屬後埔保,仍歸十九都管,至1915年金門立縣,本村仍屬後埔保,十九都則改稱第一區,1935年本縣試行地方自治,劃就後埔、古賢、古湖三保為第一區,1945年光復初期設二鎮四鄉,本村分屬古湖鄉、1949年民政處時期,屬第二民政處金寧區、1952年本縣設五區,本村為金寧區。1953年本縣恢復縣制,各區改為鄉鎮,本村屬金寧鄉,民國五十四年榜林村行政村包括榜林、昔果山、東洲。民國八十三則有榜林、昔果山、東洲、后湖、頂后垵、下后垵。 榜林村其北為伯玉路,西可達金城,南可至后湖,東可到機場,南來北往,交通五線道十分便利,不僅地理位置優渥,村莊也流傳許久著一句俗語:「榜林水楂某、東州好車鼓、后垵好菜脯。」之美稱。 榜林村不僅出生美女,也培育了不少人才,地靈人傑,榜林村後有尊文官風獅爺右手握筆、左手拿書,保佑村莊學子金榜題名,考試順利!從東洲進入村莊交叉路口前也有一尊風獅爺專門鎮煞用,也保護著準備歸家的村民們。 榜林以許姓、楊姓、陳姓、蔡姓等姓氏組成,其中以許姓居多。在早年,村後曾佈設一大軍營,村莊常見阿兵哥的身影,村民平時生計也常伴隨著阿兵哥的作息,不僅使村莊的安全性更加穩固也變得相當熱鬧!隨著時間遞移,兩岸關係逐漸穩定,約略二十年前,軍營也慢慢遷移,而今,榜林村現有近二百戶居民、也居住著不少來金門就學金大遊子們,小而美的榜林村既純樸又憩靜,總是充斥著濃濃的人情味,不僅家家戶戶互相寒暄送暖,也時常舉辦社區活動增進村民間的情意,拉近彼此間的距離,打破既往傳統生活模式,活化了村莊生活型態,而現今的村辦公室,也就是昔日的國礎國小,如今為高雄大學金門分部,村民活動交流的聚集地,不僅是村莊長輩們所敬畏的母校外,現在更是牽繫著村民們的心。 榜林,不僅是金門四面交通所交會的地點,更是不少旅居在外遊子心中所依戀著的故鄉。榜林,它更是陪著我成長的搖籃,不論過去、現在、未來,我都會繼續在榜林這溫暖的村莊中貢獻、回饋,並將這份榮耀繼續傳承至下一代! (本文作者為金門大學學生/稿費轉贈金門家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