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姊夫
姊夫是個農民,農作不忙之時,牽著驢子替客戶去海邊挖運沙子,作為蓋房子及做防空洞所用,因為能去做的人太少,所以收入也多,當時賺了很多錢。 為錢整天忙不停,他有沒有上學,我不清楚,父親早逝,母親不可能要他上學,但他的毛筆字寫得非常好,好到可以用漆在大門上寫春聯。因為大家都選他擔任鄰長,長期鄰長當然得為鄉民服務,春節寫門聯,大家都請他幫忙,他來者不拒人人都寫,忙得連正常的工作都影響了也不推辭,所以年年當鄰長。很多鄉親到外地當了外僑,寫信或寄錢回家,家中沒有人認識字,不知寫什麼也不知寄多少錢,來家請他說明一切,聽到鄰長說的大家都相信,並請他代寫回信,他都第一優先,讓人非常滿意。 我的大姊年齡比我大近二十歲,未嫁時常揹我在背後做事。她結婚花轎起來,須走幾步路,大姊拋出的扇子要我去接,我才四歲多記得很清楚。大姊嫁給他,真是好幸福,他不但對大姊好,對我們家中任何人都好。外婆娘家在古寧頭,每次帶著我一起回去,滿地都是沙土,走路都很難,姊夫牽著驢子,外婆和我一人一坐,他牽著驢子走到古寧頭再走回金城,來多少次從無怨言,對外婆孝順之心,現在想起來令我感動!就算只他一個人,也捨不得坐驢子,怕牠累影響正常的工作。 823砲戰時,我家沒有防空洞,砲火來襲無處可去,只能躲床底下找個安心。姊夫覺得砲戰短時間停不了,家中沒有防空洞不行,立即停止幾天工作,不分白天夜晚連續開挖,挖沙灌水泥,近二個禮拜,在有限的空間內,挖出全家人都可以躲的防空洞,而且兩邊都有出口,姊夫的愛心讓我們大家都放心,823砲戰就是靠著姊夫的防空洞渡過的! 他為別人的付出太多了,卻忘了自己的健康,年紀輕輕就得到不知什麼的病,在那個時代,科班畢業的醫師太少,更沒有醫院可治療,隨隨便便上個小診所看病,有天上午去診所打針,無人陪同自己去自己回,一進院子就倒地不起,家人繞著他,眼睜看著他離開我們!任誰也沒想到,一個年輕的生命怎麼會如此?留下母親、妻子、三個幼年的兒子還有一個剛生不久的小女孩!全家驚慌卻不知如何是好,因為出主意的人巳躺在地上。 親戚朋友鄉親大家一起辦姊夫身後之事,我正在讀初二,想幫忙也無力可幫。大姊把姊夫生前的所有東西,能賣就賣能給別人就給到人,沒人要的全部丟掉,看東西想姊夫,哭到無法活下去!我只能告訴大姊,娘家還在大家會幫助,不會不管您。我跪在姊夫靈前三跪九叩,告訴姊夫:「希望長大成人能幫忙大姊及外甥兒女,快樂有出息,請姊夫安息吧!」 高中畢業投考軍校,分發部隊二次來到金門,大姊的家成了我的家,我能作的事我都作,過年過節回家跟大家一起,幫助甥兒女都成為有用的人。四個兒子女均讀大學,一個女人養大四個兒女巳經很不容易,何況還要兒女去台灣上大學,總算好人有好報,現在當公務員及教師,不負姊夫的期望。 我要祈禱告訴姊夫:「我的大姊已經上天堂和您相遇了,感謝您多年的照顧,希望您來世再當我的姊夫!」願天助我啊!
-
悼念 洪天助同學
113年6月29日(農曆5月24日)清晨時分,清靜幽雅的莒光湖畔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清澈的水面波光粼粼魚兒悠游,公園內的草坪青蔥翠綠,綠草如茵,周邊環境清新雅致,空氣新鮮,是晨間活動最優美的地方。是日「金門縣示範中心國民學校第十八屆同學會」前理事長洪天助同學,因騎車路過莒光湖畔不幸溺水而往生,沒有預警沒有隻字片語,突如其來的噩耗,留給家人、同學、親朋好友極大的震撼、悲慟和不捨。大地一聲雷,世事難料,喜樂無常,令人措手不及。 洪天助同學溫文敦厚,秉性善良,做事積極待人誠懇,是同學中一顆閃閃發亮的星星。112年10月份,我們一起跟著金門縣教師退休協會,前往廈門與廈門桌球界好手比賽、交流。龍虎爭霸完之後再前往湖州霞浦旅遊,一路風光明媚,旅途愉快,歡樂時光猶言在耳,如今卻獨自騰雲駕霧飄然而去,帶給大家無盡的哀思和沉痛。 「金門示範中心第18屆同學會」從初創到現在,回首前程,我們何其有幸,有莊聰榮、石朝木、孫廷欣、蔡世榮等多位老師的支持與鼓勵,還有葉長雯總幹事和熱心的同學群策群力,才有今日不凡的成果,同學的向心力,固若磐石的會務,遠近馳名的聲譽。讓18屆同學會如魚得水,會務蒸蒸日上。其中披荊斬棘,運籌帷幄……備極艱辛的種種,洪天助同學體驗最深也是最大功臣之一。 民國76年成立「示小18屆同學聯誼會」由同學會中推選出一位當會長,此會並無政府立案。多年後,洪天助同學當選第15屆會長後,聯合各班代表三十人為發起人,向政府申請立案,歷經多次研討,資料陳報,於民國101年10月18日奉金門縣政府社行字第1010083559號函准設置成立「金門縣示範中心國民學校第十八屆同學會」洪天助同學由第15屆會長轉身變為第一屆理事長。 民國102年欣逢「示小18屆同學會畢(結)業50週年紀念」理事長洪天助,默默領頭作業,邀請會務幹部和熱心同學,從整理會籍開始,有條不紊,循序漸進,終於把十八屆所有同學資料、電話、通訊住址等清理成冊,儲存檔案,還請我們繳交一張最近照片,將現階段的自己與童年時期做個比較,看誰最帥,誰最美,面對這張泛黃的國小照片,心有戚戚焉,那青澀靦腆的笑容,原來我們也曾經年輕過。 緊接著,文采豐富的同學們又同心齊力出版一本「示小心,同學情」紀念冊,內容豐富,篇篇生動,描繪出童年的無憂無慮和幸福時光。細讀這本善體人意的紀念冊,曾經陪我們成長的一草一木一屋一瓦,已成為掛在心頭的思念。 細心、用心、真心的理事長,深深打動旅台同學的心,紛紛排除萬念,50周年慶那天,攜家帶眷趕回來我們母校(金城中正國小)團聚。好久不見的同學一見如故,激動久久,泛紅的眼眶,訴說離別的辛苦。如今相見,大嘆人生何處不相逢,相逢有如在夢中。 示範中心第18屆畢(結)業50週年紀念大會,選在大型餐廳盛大舉行,會中高朋滿座冠蓋雲集。頒獎時,閃爍的鎂光燈,不時照耀在西裝筆挺、笑容滿面的洪天助理事長和得獎的師長、同學身上,會場莊嚴肅穆,令人肅然起敬。餐敘時,兒時歌聲,嚷嚷上口的「甜蜜的家庭」打從心底輕輕哼起,慢慢清唱,帶動全場一遍又一遍,歌聲宏亮,繞樑三日不絕於耳。 洪天助同學智慧超群,一視同仁,雖然理事長任期屆滿,但他仍然殷切關心18屆會務的推動和進展,適時提出看法、想法和做法,是我們學習最好的榜樣。時光飛逝,示小第18屆畢(結)業50年剛過,60周年又來了,剛巧遇上人心惶惶的疫情,但也安之若素將60周年帶過疫情的風暴。窗外依然風馳電掣,一切都在奔跑中,很快70周年又慢慢靠近了……80周年……90周年……同學們,不累的話,撐到100周年吧! 仁義厚重的洪天助,對同學總是關懷備至,經常邀約同學走出戶外接觸大自然,偶而小小聚聚閒話家常,凝聚感情珍惜當下。遇到老師同學返鄉,即刻號召同學相聚,敘舊,把酒言歡互訴衷曲。辦活動時,不方便的同學或年紀大的老師、師母,他都負責專車接送,避免老師同學有勞車困頓的煩惱。師長同學身體微恙或不適,得知消息後,馬上帶領同學前去慰問、探視。同學間的深情真情流露備感溫馨。 國小6年的筆硯相親,到人生70的古來稀,我們都是有福報的人,不用爬山涉水顛沛流離,不用離鄉背井遠離家鄉,平凡的歲月就這樣安全過關。天助理事長您一生繽紛多彩,腳踏實地,務實踏實,淡泊明志不忮不求,子孝孫賢,鶼鰈情深,您了無牽掛,可以放下。佛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祝福您!得福報,享永生。(稿費贈金門縣身心障礙家長協會)
-
在海邊
寂靜無垠的海面 夜,清唱古老的<船歌> 只為一個人 獨自揚帆遠方 站在岸邊眺望 狂風捲起滔滔白浪 在最高點才鬆手 夕暮下,棕櫚樹拖曳著 長長身影 目送一輪落日 去年,我也在海邊 坐看白雲、浪花、落霞 聆聽漁舟唱晚 走過鬆軟的白沙灘 尋找長髮迎風飄揚的 ──美好記憶。
-
想念
想念是一種近乎窒息的感受。一想到不知何時,就再也見不到父親了,胸口那般被揪著的苦痛,是揮之不去的夢靨。為什麼我沒能多陪伴他一些?為什麼在他身體還硬朗的時候,我沒能多掛念他一些?而那之時,卻是更多的埋怨。 病榻上父親的模樣,是我所陌生的,氣若游絲的說話聲,因為久臥而喪失的肌肉,難以預料何時會出現的疼痛,再再的折磨著癌末的父親。他不該是中氣十足的說著話的嗎?看著眼前的種種,我卻只能無力的呆坐著。沒人能夠告訴我,父親究竟還有多少日子,或許是答案就在眼前了,是我不想面對。 為什麼不能再過一次童年?我好想念我的父親,父親臥病的這段日子,卻是我和父親最常聊天的日子,從我有記憶以來,父親便是個寡言之人,我還想再多和父親說說話,為何就是不能了?才經過了兩個月,為何您就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 求學階段的我,老是睡過頭,趕不上那一千零一班的清晨公車,也就只能請父親騎著機車,送我上學。記憶尤其深刻的那日清晨,晨光熹微,天氣異常寒冷,濃濃的霧氣,擋住了遠方的視線。這寒冷,讓天空下了冰雹。那刺骨的冰寒,讓人不捨被窩的溫暖,想當然爾,定是又錯過了那唯一一班公清晨的公車,只好麻煩父親送我上學了。父親二話不說的,就這樣載著我,騎了十幾公里的路程,讓我免於遲到。回家後,啥事都不知道的我,聽到母親逗趣的說著,父親因為天氣太冷,又趕著送我上學,連防風手套都忘了戴,回家時,手都凍僵了,動彈不得。母親幫父親烘暖了手,這雙手才恢復了溫暖。要不是母親說出了這件事,我大概還渾然不知。但父親就是這樣,不多說甚麼自己的苦,讓人以為他都安然無恙的過著日子。是不是就是這樣,父親也用他的意志力,撐著不舒服的身子,撐過了半年,讓人渾然不知他卻是已經癌末了。醫生看著報告,直呼父親的意志力真是堅強,他本該更加虛弱才是。如果父親可以不要這麼會忍,是不是可以更早發現些,或許,我還可以保有和父親相處的時光。 親愛的父親,您這輩子辛苦了。病榻前,您所交代的種種,我將銘記在心,永生不忘。您辛苦了大半輩子,在您人生的最後這段,希望可以免除所有的痛苦,有品質的過著。您總是說,我是個毋須太多操心的女兒,您總是說我很知道自己要的是甚麼。雖然您,也總是少不了叨唸,但我明白,那是您為人父母的苦心。我永遠永遠都會惦記著您,記著您說的話,只是,我還是好想您。
-
覓
綠捎來信息 花苞巧遇風的搖曳 吹拂花公主的洋裝 粉紅的唇微開 聆聽低語 似訴情意 遮掩羞澀的臉頰 綠忙進忙出 為花公主擺設宴席 期許有情郎稍憩 覓得共識緣 相知相許愛緜延
-
在我忘記前我會先記得
風來了 帶來了你 雪來了 帶來了我 十年前 懵懵懂懂的我 以為這就是一世 十年後 我望向手邊的紅線 似乎懂了什麼 每當我來到這片開滿向日葵的花園 總會想起你 想再見上一面 是如此的難以開口
-
【兒童詩】地球婚禮
賓客們已經齊聚圓桌 餘興節目是搖呼拉圈比賽 聽說土星甩得最好,而冥王星 不小心把呼拉圈甩掉 別笑、別笑 笑的聲波漣漪 會像呼啦圈層層擴散 大家安靜,安靜準備掌聲 新娘、新郎就要出場敬酒了 彩霞褪下落日金黃的婚戒 夜的黑色晚禮服……一撒 就是--滿天星鑽
-
【小說連載】跛跤鱸鰻
鱸鰻低聲下氣地說:「妳不要這樣嘛,我是來向妳道謝的。」 香蓮不屑地說:「道謝,道什麼謝?你不是說夫債妻還是理所當然嗎?既然錢已還清了,你憑什麼再踏入我家大門。我現在鄭重地警告你,請你趕快走開,不然的話我就用掃帚頭把你轟走!」 鱸鰻說:「不要這樣嘛,同是一個村莊的人,我又沒有得罪妳。以後若有什麼困難,我可以幫助妳啊!」 香蓮怒聲地說:「你少跟來這一套!如果你不趕快走,我就拿掃帚頭把你趕出去,讓你起(犭肖)!不要以為我不敢。」 「我是來向妳道謝的,並沒有什麼惡意啊!」 「你自己心裡有數!」 「我是真心誠意想幫助妳,希望妳給我機會。」 「不要貓哭耗子假慈悲,老娘不吃你這一套!如果你不趕快走開,我的掃帚頭是不認人的。」 「香蓮,妳不要這樣嘛!我知道明福死後,妳的內心一定很孤單、很寂寞,我可以經常來陪伴妳,不但可以紓解妳寂寞的芳心,也可以撫慰妳孤單的心靈。有一個貼心的男人來陪伴妳,妳應該感到高興才對。如果妳願意嫁給我,我一定不會嫌棄妳,一定會好好愛妳。」 (五二)
-
聽君一席話的啟發
黃埔建校百年大慶之日,巧遇任教於正修科技大學的張教授。張教授是陸軍官校正59期,他的幾位同學與我也曾有所過從,因此格外感到親切,對他的專業與成就頗為欽佩與嚮往,乃與之相約前往他的實驗室拜訪。 來到正修,心想佔地近五百坪的實驗室會在哪裡?竟在大門口的行政大樓之內,難怪張教授笑說自己就在「天子腳下」-樓層在校長室之下。 一出電梯,廊道上陳列著各式各樣的實驗成品,各個區間更有已經完成或正在進行的實驗品項,不禁既吃驚又欽佩。我想,這個實驗室之所以設置在行政大樓,學校或許有將之作為門面方便外賓就近參訪的構思吧。 在張教授的引導下,逐一走進不同的實驗室,聽他簡介各項實驗的源起、發想、創作、進程與效益,益發欽敬。看過琳瑯滿目的科技產品,回到他的辦公室,聽教授點撥。對於科技我是門外漢,但對張教授的談話卻是深有所感,當我推崇他的學經歷及研究成果時,張教授正色表示,他不是天縱英明或資質過人,而是憑藉中庸之道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的古訓而苦學勤學的結果。 話說從前,當年,官校畢業後的第二年,他就報考交大電子物理所,通過艱難的筆試考驗後,進入面試,面對幾位教授考問的場景與對話值得一記。 「你是陸軍官校畢業的?」第一位口試官開門見山提問。 「你在學校所修與物理相關的專業課目只有二十七個學分?僅憑二十幾個學分就能考上清華?」 「報告教授,我們官校是全人教育,培養均衡的軍事領導幹部,所以除了專業課目之外,還要學習各面向的通識教育。」 顯然,這位口試委員對這位出身黃埔的子弟的專業水平存疑,就拿起他的在學成績單要看看他的「底細」。 「什麼是《愛國詩辭選》?」口試官隨意地問,沒想到 他一口氣將十二位愛國詩詞作者如辛棄疾、陸游、文天祥、岳飛等人的代表作逐一背誦了一輪。教授為他連環炮的回答止住了提問。 「你的數學怎麼考的?」聽聞第二位口試官的提問,他直覺以為他考的並不理想,感到有些惶恐。誰知道他的數學九十七分是創了紀錄。口試官要問的是考這麼好是否有「撇步」。 實際上,沒有「撇步」唯一的竅門是,除了專心聽課,研讀教科書之外,他還將數學界的三大名著認真的研讀與演算過。 聽完前面兩輪師生的對話後,第三位口試官沒有提問,卻說他要定了這位研究生,要他歸入門下。 然而,口試結束後,他並沒有進入交大電子物理所,只因軍方釋出的名額沒了,只好轉入中正理工學院,這卻是人生的另一個轉捩點。 張教授說,當時因為失去就讀交大名校的機會,他有些氣餒的來到中正理工學院向指導教教授報到。 「法憲啊,為師的出幾道數學題讓你解解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看題後,你只要回答會不會。」 指導教授當場就在黑板上出題。看了又看,他只好勉強地回答不會。 接著教授再出第二道題,仍然無法解題。 接連兩道題都不會解,指導教授隨即撥了電話給所長,開口就說「你們怎麼搞得?名額這麼少,卻招來這樣的學生……」教授轉頭問他屬甚麼?「屬猴!」 「你們招來猴子般的研究生,不是在浪費我的時間和生命嗎!」 當教授氣沖沖地掛上電話,回頭看見兩眼瞪的大大的研究生,卻一臉輕鬆的說︰「嗯,有殺氣。不服氣?那為師的就這一道題,用七種方式來解題,讓你瞧瞧。」於是乎,他就眼睜睜地看著教授在黑板上飛也似地做不同的演算,而所得的答案都是一樣。親眼所見,目瞪口呆,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禁撲身下跪抱住教授的大腿,並且大聲的表示堅定地跟隨老師學習的決心。 當年,中正理工學院因緣際會下,來了七位出自美國名校的老師,每一位都極具專精的學養,正因為七位高人的交互指點,甚至嚴格考核,讓他在不斷的磨練、錘鍊下,拉高眼界、開拓思維,更加勤奮進取的做研究。這也奠定了日後出國留學,兩年半完成博士學位的堅實基礎。 研究所奇遇經歷之外,他在步訓部正規班結訓後,也有特殊的際遇。 那時候,丁渝洲中將從八軍團奉調主持陸軍官校,要求總教官室編撰《戰鬥原則》卻遲遲無法達到丁校長的要求。經過推介,他承接了這項艱鉅的任務。 經過不斷搜尋與彙整資料,再經過邏輯性的組織編撰,終於完成初稿要向丁校長提報。那時,與會的人都戰戰兢兢,唯恐再次卡關。 丁校長看了看資料後,環視會場,逐一指名要求表示看法。大家除了肯定他的認真之外,也有婉轉向校長請求寬容的意思。這些「言不及義」的發言,都被校長中途打斷。最後,校長言簡意賅地做了指裁示︰這篇提報,寫出了我從軍三十五年的想法,足堪當作教材推廣宣教! 因此,他從連長一職調往總教官室,並擔任當年入伍生團的主課教官。撰述通過丁中將的法眼,而且獲得表揚獎勵的經驗我也曾經有過,聽他一說,我也感同身受呢。 我們在談話間,聽到門外敲門及報告的聲音︰研究生某某某請示進入! 獲准進門的研究生帶來兩杯飲料,他敬謹的將之與原有的茶水、咖啡整齊有序的擺放後再鞠躬離開。 聽聞報告詞,我就感到驚訝,看到研究生的態度與處置更加好奇,請教他如何將軍事化的規範帶入此間?但張教授卻說,這不是軍事化的訓練,而是他對學生生活與學習時進退應對的基本要求,他的學生不只在學校以這種態度面對師長,更在畢業後在職上自然而然的與人應對。 「把物件歸位,幫長者開門,保持積極進取、有禮有節的進退應對,讓人耳目一新,贏得讚賞。」張教授說,因為這樣,他的學生頗受業界歡迎,有人入行三個月,就因為從容有序地表現被董事長不次拔擢為特助。 常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正是我拜訪張博士的感觸。當日,他的許多親身經歷與見聞堪稱不勝枚舉,諸多甚具啟發性的體驗與「金句警語」我也因為聽得津津有味而忘了立即筆記要點,事後只能簡略記之,儘管如此,這些事情已讓我玩味再三了。
-
從「赤西村」至尚義機場的海岸空拍圖
那一天是個很特別的體驗,早上五點半,「順大哥」就在進行前置作業,一開始的時候海霧很重,空拍機飛到四百公尺的高空基本拍不到地面,但是他的職人精神真的讓老天爺也必須賞個臉。 圖片中呈現的海岸,從左開始大概是「碧湖」一系始祖陳一郎墓園(古代該系先民頗多葬於始祖附近)、鄰居陳顯墓園,峽谷低地一路往內,古代的時候大致為兩系陳姓村落的地界。然而滄海桑田,即使山陵不易有變化,狂風吹沙將一些湖泊、池塘填平(例如「赤後湖」),加上新頭漁港蓋好了以後據說影響海岸線(「扈內」、「赤底礁」又是指什麼?) 今天關於「赤西村」(應屬「碧湖」一系)的聚落空間分布變得很難推測,只能等待專業學者的努力。畢竟,現今漁村實際為「相打街」、「海墘街」一路發展至將「赤西村」舊址納入地界,少掉任何一條線索都是很可惜的事情。 另外,這張的后園社區感覺滿漂亮的,可惜環島南路四段缺乏友善的行人道路,不知道能不能開一條道路直達塔后社區或太湖路一段?
-
【小說連載】跛跤鱸鰻
如果她願意嫁給他,憑他壯碩的身軀,不僅能滿足她的性生活,充沛的精力,絕對能讓她年頭年尾各生一個。他無不期望老天爺能幫幫忙,讓他娶香蓮這個寡婦做老婆的美夢能成真。即使迎娶的不是黃花閨女,但老天爺施予的恩德,他勢必會銘記在心,時刻不敢忘。 但這只不過是他個人的想法,事情或許沒有他想像的那麼美好、那麼的單純。可是不管如何,總得想想辦法進入她家一探究竟,枯站在門外又有什麼意義可言。可是當他準備移動腳步時,卻看到香蓮端了一盆髒水緩緩地走出來,而後不疑有他,隨手就朝門外潑去,不偏不倚正好潑到他身上。 香蓮一眼就看出潑到的是鱸鰻,心想,明福生前欠他的賭債她已請村長還清,他還鬼鬼祟祟站在門口幹什麼?儘管她無意潑他的髒水,既然被潑到就算他倒楣,她沒有向他道歉的必要。於是轉身就往房裡走,根本不想理會他。 鱸鰻見良機不可失,趕緊藉故說:「香蓮,妳請村長還我的錢已收到了,我特別來告訴妳一聲,也來向妳道謝。」說後想進入她家的大門。 香蓮見狀,怒氣未消地指著他說:「你給我停步!欠你的錢既然已還清了,你憑什麼再到我家來?請走開,我不歡迎你!」 (五一)
-
【城南舊事】遙遠的哭聲
三十幾歲失去了閨女,六十幾歲失去兒子的秀禾堂哥夫妻,聽說在協助處理了如賢的後事後,返了鄉,足不出戶的消沉了一段時間,好在夫妻情深的相互扶持,以及彩瑩貼心陪伴,慢慢的,秀禾嫂走出陰影,村頭村尾,漸漸又能見到她瘦小但利索的身影,以及那帶著充滿中氣的說話聲。 如賢離世後,原本每個月寄回來的費用,從逐漸減少乃至於歸零了,畢竟兒媳在失去丈夫這家裡的主心骨後,已結束了水電工程的生意,沒了經濟來源,自己只好做點零工的補貼著家用,也畢竟還有兩位正在念書花錢的小孩;好在秀禾堂哥夫妻都到了吃上養老金的年紀,每個月幾萬元的固定收入,加上彩瑩偶而也會捎點錢給秀禾嫂零用,還是足以支撐日常花費的。 秀禾堂哥依然兢兢業業、勤勤勉勉的忙著田裡的活,即便已經七十幾歲的人了,而閒不住腳的秀禾嫂要不去城裡走走,買些日常的食材跟用品、要不就走個三四十分鐘的路去彩瑩家,又或者村子裡這家那家的溜轉一下,也不時的在下午時分,跟幾位村裡的婦人玩玩四色牌,天性樂觀的她,日子倒也過得沒有什麼牽掛。 有人說幸與不幸往往只是一個意外的距離,也是一瞬間的事;秀禾堂哥在八十七歲那年,因為高血壓及身體老化的關係中風了,而且是全癱的那種情況;住院了大半個月,穩定了病情後,便出院在家療養,打那時候起,小他兩歲的妻子秀禾嫂便負起了照顧的責任,從三餐餵食到大小便的清理,從按摩復健到每天午後推著輪椅,到屋外曬曬太陽,總是親力親為的不曾落下,好在年也早過八旬的秀禾嫂,身體還是十分的硬朗,所以把秀禾堂哥照看得十分細緻,時不時的,也看到秀禾嫂跟夫婿說著尋常話語,秀禾堂哥偶而也會點著頭回應,但癱著的臉上,始終看不出任何的表情。 我返鄉停留的那些日子,依然可以看到秀禾嫂推著輪椅上的秀禾堂哥,曬著太陽的場景,秀禾堂哥的身體狀況雖然沒有更好,但至少也沒變差,唯一不同的是秀禾嫂請了外勞來協助照護,畢竟秀禾嫂也年近九十了;偶而的,我能聽見救護車扯著揪心且尖銳、刺耳的汽笛聲,駛進又駛離村裡的情景,好在一兩天後,秀禾堂哥終究出院了,終究又一次化險為夷的渡過難關。 看到秀禾嫂時,我常常不自主的想:三歲就被抱養到村裡的她,在村裡以生活了八、九十個年頭,這一路走來是幸還是不幸,該是怎樣的一個評斷呢?雖然是童養媳,但養父母還是相當疼惜的,結婚後,秀禾堂哥也是百般的呵護她、體貼她,即便結婚以來、這超過七十年的歲月,大部分的責任跟壓力也都是丈夫扛著的,捨不得她下田、捨不得她把菜拿去市集裡賣,從這角度說,秀禾嫂無疑是幸福的,但另外一個方面,三十幾歲時沒了閨女,六十幾歲又沒了兒子,兩度的白髮人送黑髮人,兩度的椎心泣血,現在還能盡著孝道的,就剩下養女彩瑩一家了,或許秀禾堂哥夫妻當年抱養彩瑩的一念之善,正是他們夫妻還有人陪伴送老的福報,是的,天佑好人,希望都能平平安安的長命百歲。 偶而,我經過秀禾堂哥那三層樓的樓仔厝時,看著一位外勞,伴著一對老夫妻那種寥落、冷清的畫面,想起二三十年前,如賢紅火做著水電工程的店面,和秀禾嫂說著兒子賺了大錢、起了樓仔厝,以及如賢交通事故離世的過往;當然,五十多年前沒了彩娥時,秀禾嫂那一聲聲斷了肝腸的哭訴,跟拖著長長尾音的哀嚎,即便去日早已遙遠,但我想對我來說,卻是一段極其難忘記的過往。 我是在回了海外工作地的時候,聽聞了秀禾堂哥離世的消息,即便九十幾歲的高齡去世的,我心裡依然有著一份沉重的不捨;不知道秀禾嫂是怎樣的心境?失去了相依相扶將近一個世紀的丈夫後,她未來的日子是否還有重心跟依靠?會像失去兒女時一般的心痛如絞、哭訴悲嚎?還是在歲月摧殘之後,已經放下了笑淚悲喜,生死契闊,盡如此生? 秀禾堂哥離世後,秀禾嫂搬去了彩瑩家一起生活。有時候,我經過那三層樓的樓仔厝時,都會特意的看了看,看著是否有秀禾嫂回家的身影;但無論如何,我總還是會記得她個頭雖然瘦小,但身體健朗、手腳利索、精神矍鑠,一點都不像年已九旬的那份神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