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藥罐子老人
家裡長輩因為長年身體不適,必須固定時間往醫院裡拿藥,長期食用藥物卻不見病情有特別改善。大約八年前,爺爺開刀住院,在那之後每天都得靠吃藥控制疼痛,其實平日並無大礙,也許是心理作用,只要停止用藥,爺爺很快又會覺得發病了!而最近下了好幾天的雨,天氣關係,令他的腰骨痠痛不已,那天又到醫院拿藥,於是,原本長期食用的藥加上新症狀要吃的藥,數量更是可怕!仔細看過那些藥丸,其實只是一般止痛藥,告誡他不要再食用,他該做的是食療、復健,但仍是無法使他消滅吃藥的念頭。 至於奶奶,長年腸胃都不好,只要一發痛,馬上就吃下胃散、胃藥;頭痛時又胡亂飲用成藥。因為擔心經常吃藥會讓身體健康受到影響,說明應該要從平日飲食習慣照顧起,而不是仰賴藥物,她卻回應:「也是衛生所開的藥,醫生開的藥不吃嗎?」屢勸不聽,實在傷腦筋! 生病吃藥,雖然說是治療、使身體恢復健康的管道之一,但若醫生敷衍開藥、並非針對確切病狀提供適當的療法,那遭受傷害的,就是這些單純的人們了! 特別是老人,通常醫療知識較少,他們能做的就是把信任交給醫生,相信醫生能夠為他們的健康把關、治療他們的不適。由於藥物取得實在太容易,醫生簡易診斷就能開出一堆藥,不小心養成民眾習慣拿藥的壞習慣!演變成只要口頭說說症狀,就能取藥回家存放。短期服藥,根據狀況不同,能夠治癒倒還好,但在醫療知識不足下,養成老人長期服用藥物的習慣,年紀大了、器官老了,長期下來很容易造成老人健康受到嚴重影響,尤其是拖延老人到醫院仔細檢查就醫的時間。平時吃藥就不痛,然而到了真正大痛不止時,往往是嚴重時期了。 「藥物即是毒」,看過的某本醫療書籍:90%的藥都不能吃。這本書更是提到越有能力的醫生越不會開藥物處方,但這種善良的醫生往往被譏諷為蒙古大夫;許多病患誤以為二話不說、大方地開一堆藥的醫生才是「好醫生」。這種錯誤觀念和現象在地區更是特別明顯!走一遭衛生所,幾乎都是固定的老人面孔來拿藥!詢問起為什麼要吃藥?有些甚至不明白為什麼要吃,只是想拿些要回去存放,某天需要用時才吃,但這樣儲放藥物的習慣,很容易因為存放藥物的環境不良而讓藥物感染,在被人體食用後,很容易就產生不良症狀。而這種現象,只能說是長年累積下來詭異的醫病關係吧! 近來閱讀越多關於健康養生的書籍,越是替這些長期服用藥物的老人擔心,看見地區醫療環境和習慣,更是憂心忡忡。我想,在發展金門醫療的同時,還有一點必須要做的是,養成醫生的同理心、責任感,由此關懷老人的健康狀況、給予足夠的醫療知識,從飲食、居住環境而起改善健康品質,才是真正對民眾有益。 套句那本書的標題:「正因為身體不需要藥物,才能健康長壽!」關心家人和自身的健康,千萬別作藥罐子!
-
「小詩3首」
1(風獅爺) 認識您。退伍後 退伍前: 我們撕裂海邊的寂寞 誰敢擋?石敢當? 除了西邊的夕陽 或東邊更遠的泰山? 2(海岸查哨) 只剩海浪 跟著上岸的是 貝殼和泡沫 後來你們所謂大海的耳朵 和我們的秘密 3(愛) 加減乘除 日月爭吵的歲月 時間 只留下許多遺憾在餘波盪漾的湖面上
-
閱讀
閱讀的方式形形色色因人而異,有人喜歡安靜的環境不容許有一絲聲響,這種人圖書館是理想的場所。一位朋友喜歡熱鬧,時常到咖啡店閱讀,他說這樣可以一面閱覽一面聽到講話聲。有的人閱讀習慣更特別,上洗手間必帶書入內閱讀,或許這樣較容易淡定辦事。有些人閱讀則需有音樂相伴,有選聽舒緩曲調的,但有些人則要聲嘶力竭的搖滾才能讀得入神。夏日海濱,一些人則喜歡穿著比基尼戴著墨鏡趴在沙灘上,一面享受陽光的溫度,一面聽著濤聲閱讀。 Sky Train 上,常見有些旅客雖然旅途不遠,但仍打開書本讀個幾頁,到站時,優雅合起書本從容下車。有些年輕人最為誇張,男的女的都有,站在車廂裡身後揹個大背包,一手抓著頭頂上的桿子,一手握著書本讀,一路上身體隨著車子左右搖晃,顛簸負重並不影響其專注閱讀。 那日在Kitsilano 海邊,見一少女在一棵大樹的濃蔭下,鋪著一條布毯子悠閒坐著閱讀,享受著微風陣陣輕拂,傾聽著海水呢喃自語。天空白雲,冉冉飄過遠山近樹,海上帆檣,隨風來來往往;偶而,飛鳥飛越而過,發出幾聲天籟。如此閱讀與外在大自然互通交融,又是另一種閱讀樂趣。
-
喙聲喙影
生活中經常受蟲鳴鳥唱羈絆,千花百草所感,隨筆錄下一二,在百忙中take a break! ‧最常打斷我凝神閱讀的是一對夫妻麻雀,為什麼說是夫妻?那是從聲音調子不同,對話內容研判。牠們經常相偕到我窗櫺來,無視我的存在,一左一右唱讚,牠們的情愛,左一言右一語,卿卿我我,有時候左邊這隻話語少一點,右邊那隻聒噪些;有時候夫妻吵架拌嘴,先在窗檯上演全武行,接著仿武俠小說吊鋼絲比跆拳,開始蹦蹦蹦拳打腳踢。 實在看不下去了,出門制止,叫那隻雄雀讓一讓,並訓誡雌禽幾句:女孩家要有女孩兒樣,不能舉案齊眉,至少要能相敬如賓。 ‧幾天前,一群麻雀來「撞」我的門,窗門快負荷不了急切鏗鏗撞擊聲,你一句,牠一語,爭著吵雜搶言,啁啾不停,活像氣喘吁吁小學生,面紅耳赤找評理。 說什麼呢?綠色信差送掛號信,巷中惡犬怠慢狂吠,啁啁啁、啾啾啾……我說:好啦好啦,吵死人!那惡犬,豈是我招惹得起? 後來,麻雀知道小女子欺善怕惡,悻悻然離去! ‧超喜歡小麻雀輕聲細語,躡手躡腳跳踏我窗前,那鏗鏗的腳步聲掠過心坎上,我的心緒,跟著一蹦一跳,觸感實在又輕柔,那感覺,又像嬰兒的小手兒,劃過我的心窩。 很好奇,那一聲一遞,宛囀爭鳴,到底說些什麼呢?我總情不自禁,放下手中書卷,藉著晴陽斜暉,傾心地聆賞幾回。 ‧天氣轉晴,電纜線上掛一長串麻雀,土黃偏棕的小東西,有的屏氣凝神、有的整理羽翼、有的互相調戲,掉出五線譜,對啄對踢、振翅頻頻,緊追不捨,纏鬥到底,忽高忽低。低時,如自由落體;高時, 瞬如沖天火箭,令看戲的人捏把冷汗,「小心小心 這是哪門協奏曲」? 常常停下車來欣賞麻雀「打架」,想勸都勸不了,人生或許也要這樣才有趣! ‧除了中午輝耀艷陽天,清涼的晨,徐暖的黃昏,處處群燕滑翔姿態,一個「剪」字,經常「剪」到我車窗前,幾乎撞上了,只見牠身手矯健,反轉而飛,說是「生性好群居,飛行力甚強,能巧妙地反轉而飛」。聽說燕子專捎來春的喜訊,晨間所見,該是多少個春天?優雅的「剪」字,剪來一整天的喜悅! ‧見過八哥和斑鳩的求偶舞,舞步竟然雷同,公鳥頭部往前一探一探,慢慢配合節奏,半蹲著身子挨近佳人,這時,剛巧開車路過,車上音樂節奏,正能為之配樂,靜靜觀賞兩隻卿卿我我的禽兒,沐浴在溫暖的和風中,如果可以不用上班,或許我可以學學小龍女,好整以暇,斜躺絃索上,享受晴陽。而上班期間,雖有案牘之勞形,卻也經常心與孤鶩齊飛,目瞬於禽躍。 ‧有時候趕著上班,卻被紅燈攔下,幾隻小松鼠鼕鼕鼕攀著電纜線,從這一頭爬到那一頭,手腳夠俐落的話,可以從那一頭迴轉個身,鼕鼕鼕再爬行回來。一個紅綠燈停頓時光,小動物上演高空走鋼索,或者燕群翔舞,空中迴盪親親嘴。若是您可以向左或向右,彎進溪湖糖廠稍作停留,那麼,這幾天成群的褐頭鷦鶯、紅尾伯勞鳥、三兩隻化外之民──黑冠麻鷺,都會現身迎賓,更別說那繾綣喉韻的白頭翁,綠繡眼……都令人目不暇給!我常身不由己陷入沉思,心隨禽鳴徜徉遨遊,竟不自覺這是人間仙境! ‧幾隻樹鵲聒噪圍牆外,臨著退休人員宿舍周邊,宿舍裡圈養幾隻雞,喔喔喔的啼叫著,恰與樹鵲一回一應,若以說文解字歸類,雞為「隹」部,是短尾鳥種;樹鵲屬於「鳥」部,是長尾鳥類,牽強送作一堆,來回相應,熱鬧可感,令人莞爾,啼笑皆非。這時,一旁家犬看不過去了,開始汪汪汪介入,教那半空中的聒噪者閉嘴,樹鵲不依,群起抗議,嘎嘎嘎啼音,喔喔喔鳴喚,汪汪汪吼叫,天啊!什麼世界? 我在停車棚裡,愣在一旁,灑掃的童子,雙手一攤,無奈地對我遞眼色:「好吵喔,每天都這樣!」 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這地對空無法開戰,也僅能各以聲音嚇唬人,真可謂吃飽撐著沒事兒做,好生令人羨慕呀! 一直以來,與退休人員「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呵!待會兒簽個外出,訪退休人員!
-
聖誕紅的祝福
麋鹿在遠方奔馳 響亮的鈴聲於雪地飛翔 聖誕老人悄悄來到窗前 擱下的祝福,有深濃的愛 也有孩童們等待兌現的 夢 讓我們擦亮把聖誕紅的花瓣 在聖誕老人正趕往你家路上之前 把溫馨的祝福寫在花葉上 雙手合十,為親密家人許願 平安吉祥,與淺淺的 吻。在花瓣上
-
那雨藏著童年的笑聲
在雨中 雨 淅瀝嘩啦的下 我們赤著腳 啪啦啦的踩 濺起的水花 刷刷刷 飛著 天真的童心 像雨 一樣的飛揚 快樂像水珠 閃亮 閃亮 笑聲 像裝了輪子的滑板車 咻------- 滑進 雨的世界 童稚的歡笑 快樂 穿越 時光的列車 一直駛向 美麗的歲月 那雨 在那些年 一直下著 那些歡笑聲 在雨中 渲染 水花中 無數快樂小精靈
-
清晨公園朝氣蓬勃
退休一年多來,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天濛濛亮即早早起身,迎著微微涼風,吸附著清晨沁涼空氣,上去公園走走。山路坡度平緩,慢慢爬昇只覺微喘,不會累。沿途清風送爽淡淡花草香,如巧遇桂花與樹蘭奔放時節,整座公園便都芳香瀰漫,深深吸納入肺如飲甘蜜。 但見公園各個角落,奕奕神采的阿公阿婆,各聚一隅展現出「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的歡欣喜悅…… 走一趟公園隨意瀏覽、稍事休息,來回約需耗時一小時多。可見識到許多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健身方式。如:遠遠的隱隱約約傳來日語歌曲,由遠而近,那便是一位歐吉桑渾厚有力的歌聲,邁開步伐輕快向前行,配合著歌聲自娛娛人,是位自得其樂七十好幾的銀髮阿公,聽說他曾在軍歌比賽中得過獎呢。 在一叢高大喬木林下,永遠都有一群阿桑,各佔一棵樹,背部在樹幹上不停上、下、左、右搓揉;或扶住樹幹做擺腳運動,或蹲或跳都以樹為支柱,衍生出與樹共舞的有趣畫面。樹幹表面經年被磨稱,變得凹滑光亮。根據共生原理,人與樹相互取其精華護身,兩相得利。阿桑們邊運動邊聊天,談談說說對紓壓身心幫助很大。 另有位獨行俠,一身滑雪裝扮,雙手各持一根滑雪棒,宛如要去參加滑雪比賽的選手般,面露微笑信心十足挺胸前進,緊握滑雪桿,規律的前後擺動,一步一滑走動間,像極了正在雪地上滑雪;我猜他應該是滑雪迷吧,怎奈!臺灣無雪地可以讓他大展身手。 有一位婦人更奇特,總是固定在一處圍牆樹蔭邊,空手揮舞肢體亂跳亂蹦,不用音樂不必口令,看上去無章法無節奏,汗流浹背了仍不停歇,風雨無阻千篇一律天天如此隨意跳動,屬一人團體。她表示:「只要肯動,持之以恆,做什麼運動都有效。」最是欣賞她的怡然,不管旁人如何看待。 更多唱卡拉ok或做早操或跳元極舞、太極氣功、外丹功、毛巾操、柔力球……五花八門數不盡。一團團一撮撮輕盈舞動著身軀,輕柔樂音和著優雅姿勢形成一片祥和生動景象。 清晨公園不清閒,哪天?建議你也起個大早,來趟公園巡禮;保證你會愛上朝氣蓬勃的公園脈動,感染阿公阿婆們的樂天知命。 充滿生命力的公園晨光正在向你招手呢!
-
夏天協奏曲裡的另一段愛情
在那該死的年輕,而我離開了。 在1999年夏天就要來臨的那一年,我剛滿16歲,應該是要為自己的青春寫下一頁青澀的愛情故事,而我卻離開了金門。 我錯過了高職的新生訓練,錯過了開學入學典禮,錯過了那一套制服與藍白相間的運動服,更錯過後來好幾年山外車站前的木棉花開,我錯過很有可能跟某個人同班,也錯過了那時候就該遇見的後來的你… 在台北的日子不是沒有回憶,而是在異鄉一個人生活的確沒有想像中容易。來台北十幾年後遇見了在金門的你。我像是一列找到回家軌道的火車,當初的離開不再是單程票,而是一趟又一趟的來回旅程。 我以為我會落地生根在台北,你的出現卻把未來改寫。你牽著我的手,我嫁給了你。我以為我離的好遠回不去了的金門,因為你而零距離。 那一天無意在電影台看完在金門拍攝的星月無盡,我開始尋找夏天協奏曲這部電影,像是收集著有關那小島的一點一滴,想找回一開始就錯過的每一個環節,以為這樣就能完整對那塊土地,因為離開而空白的故事與對那塊土地的愛,電影畫面裡的那個家鄉---很美。那的確是我的家鄉沒有錯,只是畫面裡沒有小時候我翅膀硬了就要飛走的理由,或許是我不再年輕了,也無從任性,生命期待的不敢再是絢麗的愛情。所以當阿寬與小青的愛在金門夏天發酵的時候,我在故事裡,只看到阿輝伯穿得筆挺,拿著阿輝嬸最愛的鮮花去看阿輝嬸,看長眠在那塊土地裡的阿輝嬸。 單單他背影這一幕。眼淚已經無聲滑落臉頰,即使我明明知道,那只是一部電影。 應該是我已經不適合也不能再期待阿寬與小青的那種衝動的愛了,也因為現在在身邊為伴的是一輩子的定數,所以青澀的愛已經觸動不了深層的心靈。反而一幕簡單對只能想念的弔唁,就啟動了對生命感性的關鍵。對於我而言,貫穿了這部電影的對比,是阿輝伯對亡妻無法訴說的思念和阿寬媽媽放棄理智的等待。生命吶...會無奈會難以割捨會苦不堪言,都已經不是單單只因為年輕不懂世事,而是對著眼睛睜開看見的每一切都有著感情,卻又無力改變。 藉著一趟又一趟的來回機票,找到相依為伴一輩子的人,如果換我們寫下一篇故事,無論在台北或是在金門,你不會是阿寬我也不是小青。 此時,我不貪心能夠擁有年少輕狂的愛,我只希望有一天,我們都老了,即使不在對方身邊,還能像阿輝伯與阿輝嬸那樣,即使用另一種形式,也能守著對方。
-
紙箋上
那紙箋上的文字黃了 停在燈下邊緣 如果清晰,卻看不見 只是青春的銀幕放映出 汝白淨的臉上一朵綻開的微笑 而汝愛去愛河搖醒月 看那跌進月中的柳絲招手 醉倒在儷影雙雙躺在多情的夜裡 若想下一場雨 水花濕色該是哪種情境? 九月的風一吹 我們就像那驟然離去的秋蓬 蟬聲襟了獨在枝上看著折楊柳 誰說一幅畫得潑墨才有夢境 江湖忘了霜是飄落的衣裳 需用體溫披上寒暄的聚首… 紙箋靜躺 在幾年之後,夜色外突來的風 敲響了整扇窗 而雨呢?
-
追星
從小我就不怕黑,所以最愛夜,深深的夜,沒有月,只有點點的星光;想像鑲上我姓名的那顆星,在目力不及的星河,閃亮。 那時候,我們住在一幢兩個樓層的老屋,一樓是父親的鐵鋪,二樓,正確來說只是木造加蓋的閣樓,是我們一家人臥睡休息,或是寫功課的地方。我和哥哥妹妹睡在臨街的通鋪,開一扇推拉的木格窗;窗格本來是漆天青色,等到我可以支在窗台想望燦爛的星空時,那美麗的顏色已經印染一層髒污,變成死水的藍。那時候,父親還在,生活單純,像是沒有白雲的天空,就是一片通透的藍。 當時的我彷彿是個絕緣體,任何曖昧情愫、校園霸凌、課業爭名,或是追星崇拜的魔咒都網不住我。我像似一縷幽魂,遊走在每個小團體的邊緣,同學們沒對我發出邀請函,我也沒打算參與他們準備的盛宴。我只是跟著母親來回醫院,或是在家煮食灑掃,帶著小妹指看天頂的牛郎織女星,直到父親嚥下最後一口氣。 還記得搬家的那一天,我站在對街望向那處生活了十二年的老屋,父親已經無能再發出鏗鏘的打鐵聲的處所,此時顯得晦暗雜亂,還有些陰森;二樓拼接的板牆,就算不曾塗刷黑瀝青,也已經黏上過路的車煙和城裡四處飛散的塵灰,只有那扇窗還露出一些暗藏的斑青色,提醒我曾經攀趴在上面,在不眠的夜裡數數一顆接一顆的星星。 當時,我沒有無謂的感傷,反而因為可以不再屈曲腰枝來生活,所以雀躍不已。只是不知道為什麼,那幢老屋的映像竟似長出根,一直盤踞在心底,再也無法拔除。 因為學區的關係,我進入城內眾諸奮發向上的家長必須擠入的明星國中,穿上美麗的,藍白大翻領的水手制服。本來以我的家世和家裡的經濟,我是不能匹配班上任何一個小團體的,但是因為我的課業一向不差,又有些才藝方面的小聰明,也或許是叮噹她們那夥人的心胸比較寬大,所以讓我成為她們的一員。 剛剛脫離童稚的幽冥,一時我還不適應耀眼的光亮,像是半瓶酸酒,又是晃盪了半學期,我才慢慢爬出土穴。叮噹說我就像「流星花園」裡的杉菜,因此稱我「Tsukushi」,我無所謂喜歡,或是不喜歡這個暱稱,只是覺得Tsukushi太過自戀,不像我。 班上的小團體用迷戀的偶像當作結界的咒語,區分異同的族類。「人不追星枉青春!」這是叮噹最愛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所以我們這一個家族的代表星是那時當紅的山川青。叮噹是我們的族長,米雪兒收集所有山川青的資料,製作家族對外文宣的職責歸我。 可能是蟄居地底過久,物極必反,當眼睛適應了陽光,已經無法回望深沉的暗夜。因此,我對山川青的迷戀遠遠超過叮噹她們,只是我不能過分招搖這份深情,因此掠奪叮噹等人的風頭而遭到排擠。我再不願回轉無主的孤魂,我需要一份歸屬感。 山川青是日本四人偶像團體「STAR」的一員,178公分,57公斤,水瓶座,大我七歲。他的外表清秀俊美,能歌、善舞又會演,兼長主持,是個全方位的藝人。他最吸引我的是他那陰陽變幻的氣質,有一次他在部落格裡刊出一張女裝的照片,體態撫媚,眉宇之間盡是深潭的陰柔,家族成員對這張照片有所保留,我卻將它下載,當成電腦螢幕的桌布。 那時候,我還是喜歡窺探天上的星星,只是新家是一棟八樓層,「ㄇ」字形的集合公寓,要看見碗形倒覆的穹蒼得爬上屋頂的水塔,實在不方便,所以仰望星空的時候幾乎絕跡了。不過,在夢裡我還是把屬於我的那顆星疊印山川青的面容,在天際的星河,共浴並舞。 回想起那時的心情,像是在叮噹的家裡偷喝一杯濃濃的龍舌蘭酒,眼裡心底盡是不斷冒泡的迷幻,隨著水酒滑下食道胃底的那尾蟲,在心室血脈間鑽啊鑽,好癢,所以讓我無視隔壁班暗戀我的那個男孩。 那時我們追星追得瘋,又狂妄,舉凡山川青的唱片,紀念品,刊物,演唱會錄影,以及免費的宣傳品,能買的就買,買不到的就來交換,或是在網路下載;當然我們也會找唱片公司要山川青的行程,成立他的海外後援會,編製網頁和電子報。我們的話題總是離不開山川青這樣,山川青那樣,想像山川青為自己掀開新娘面紗的狂喜。叮噹公開「山川妻」的稱號,不准任何人篡位。我的追星行徑,母親看在眼裡,倒是沒有明顯的反對,甚至還暗表贊同,因為這表示我能溶入班上的人際關係,至於會不會因此影響課業,母親反而不在意。比起嚴格管控米雪兒追星的父母,母親這樣的縱容,反而有時讓我猜疑母親是不是不關心我,但是一閃而過的懸念立即被山川青的身影給吹散了。 喜歡拍照的Ella常說,拍人像最好離遠一點,隔層紗,罩薄霧,這樣最有意境,畫面最浪漫;靠得太近,逼視太過,以致纖毫畢現,那便成了紀實照片,所有想像的空間也玩完。但是,我們那時真的太年輕,還不十分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知道山川青海外巡迴演唱會的消息時,我們立刻纏住唱片公司的宣傳,希望擔任山川青的握手會,或是演唱會的工讀生,甚至義工也可以。但是唱片公司委託的人力公司以我們年齡為由,連續拒絕了四五次。 那時候,阿姨在市場有個固定的米粉攤,父親過世後母親就到阿姨那裡幫忙。為了山川青昂貴的演唱會門票,我每個周末假日都到阿姨的攤位打工。小我一歲的表妹受了我影響,也吵著要加入咱們的家族,我因為有所顧忌,因此沒有幫她引薦,為此表妹對我一直不諒解。飛機著陸,「STAR」一團的成員滑出機場走道,但是我的眼裡只有山川青。我們計畫,家族的成員分乘兩輛計程車,準備一路追車山川青到他們下榻的飯店,下午握他的手,隔天一早守候在飯店,伺機做近身的接觸,當晚再狂歡他的演唱會。這是一個完美的計劃,卻是在刺耳的擦撞聲中提前畫下句點。當我在恢復病房中甦醒後,才發覺我的全身劇痛難擋,腦中空白了好一陣子才慢慢拼湊出車禍那時的梗概。 那時機場的人聲鼎沸,我們家族拉長兩個歡迎布條,卻是擠不進接機的人潮。對了,那天叮噹還幫我畫了一個大濃妝,那一件Ella借我的鵝黃色的大篷裙哪兒去了?我們搖下車窗,要司機大哥再貼近一點,叮噹要將手中的名牌巧克力,隔窗遞給山川青,那是他愛吃的零食;右後座的Ella伸出攝影機,想要捕捉所有的鏡頭放上網頁,她的胸口還懸掛一台單眼相機;就是那台相機,或是攝影機裂碎的鏡頭,畫破我的額頭;算了,不重要。當時,我趴在Ella的左肩上,不斷跟著她們,興奮地喊叫,讓司機快點,快點…就在下交流道的彎道上,我看見Ella的相機慢慢地飛了起來,沒有鏡頭蓋的玻璃碎片,斜斜地,一片片,閃耀刺眼的星芒,向著左前方,堅定而又義無反顧地畫破眼前正在崩解的畫面。現下闃無聲響,死寂,我的身子無重力似地騰翻,碰上車頂,悶悶的撞擊聲像是來自地底,而又墜落,彈向前座的後椅背,滾回Ella趴伏的肉身,最後是叮噹尖銳的叫痛聲,終結眼前最後的映像,那流星一般載乘山川青的黑車身,無聲地滑過紛亂的現場。我,再無知覺,浮浮沈沈在我已經遺忘了一段時間的暗夜上。 「不用擔心,醫師說過一段時間後傷疤就會癒合,不會破相。」母親坐在病床邊,撫著我的手說。我望著鏡中的自己,右額和臉頰已經裹覆紗布,滲出淺淺的血絲。 半個月以後,我和叮噹、Ella陸續出院。住院期間,我想起父親,但是他的面貌竟然已經模糊,我只記得他敲擊火熾的鐵片的畫面,四處飛竄的火花,讓我想起了天上的星星,眼淚在不知不覺中無聲地滑落。肌膚保養品的廣告說,二十五歲是一個人老化的分水嶺,我想,我的心提前衰老了。 山川青的經紀公司公開譴責我們騷擾的行為,當然山川青也不會來醫院探視我們的病情,甚至連一張慰問卡片也沒有。怎麼不想想,是誰造就山川青及他所屬的周邊產業的夢想,還有賺進大把大把的鈔票?那些錢,可是我犧牲無數假日,洗淨無數碗盤,換進他們的口袋裡。為了什麼,不就是同樣的一個夢嗎?希望自己也能有一個璀璨的現在與未來,就像舞台上的山川青。說什麼我們追星的行徑過於瘋狂,不理性;真有理智,怎麼會崇拜偶像,喜歡他的音樂,到最後連他整個人都給喜歡進去?娛樂事業不就是努力捏塑一個又一個明星,讓粉絲來膜拜、供養,怎麼反過來責備我們?真正有資格指摘我的是母親,我讓她擔心操煩太久了。 回頭再想,我現在擁有的一些才能就是為了山川青培養出來的,但是獨缺識人的能力,這項能力我後來一直都沒學會。 那一年的學測,我的考試結果不如預期,沒上前三志願,倒是叮噹和Ella的成績出奇的好,榮登一、二志願,反而是米雪兒嚴重失常,考得比我還差,她的父母決定讓她提前出國念書。那年暑假快結束時,我們家族在全國最知名的大學校門口前,意興闌珊地辦理家聚,約好以後還要時常聯繫,三年後校園裡見。 沒有偶像的加持,我的高校生涯相當失血,不知不覺中和風吹過,韓流後腳又跟進。如同當初的盟約,我開始穿梭在知名學府的各個講堂。有一天,我在校園裡遇見了叮噹,她還是和以前一樣引人注目,她轉述流言,米雪兒自殺了,原因不明。後來我想,我應該可以解開米雪兒留下的謎團。 走在街上,擠進捷運,坐到餐廳,或是躲回教室,我都逃不開那些像大麻一樣,韓風音樂的旋律和節奏。於是,我又想起了鑲上我的姓名的星星,因此加入登山社,只為了在幾千公尺,沒有光害的高山,臥看閃亮的星軌。每當一顆彗星,拖曳長長的光帚,隕落,我常常會想起我們當時追星的家族。陪伴身旁的學長總愛問,想些什麼? 「有人說,這是一個沒有故事的世紀,所有的情節不是前人說過的,就是舊飯新炒,顛覆老童話。我不服氣,我現在就要想一個『追星』的故事,保證全新。故事是這麼開始的…」 我們一起遠眺,隔著星河對望的牛郎織女星。學長,我以為他是同好,會是陪我窺視星星的那個人。
-
親愛的﹐我把心留在金門
寫了郵件,問公司同事週末可要一起去看舞台劇【守歲】,回覆我的內容,寫著這一個週末已經買了高鐵早鳥票,要漂回台南探親,然後,斗大字體寫著:同事以為我要回家,又是去金門住民宿。 年初,從金門到廈門看花燈、泡溫泉的我,與這位同事在公司餐廳共進午餐,提起親子遊的種種趣事,她認真的問著如何自助行,單身女子的她,背包揹了就跑,行動力非常強;初夏,她興奮的告訴我,已經規劃好路線,竟然是金門的古道,再見到她,仍是白皙的臉龐,未曾因海風或烈日有所改變,興奮的提起民宿廣東粥的好味道,還有入口香醇的高粱酒,走訪過的古道,也讓她見到先民篳路藍縷的足跡,這一次,她沒見到結實纍纍的高粱,所以,規劃著還要再單槍匹馬走一趟,三天時間太少了。 旅遊旺季結束,初秋,她又上網買了優惠機票,也直接對上民宿主人要求單人房的安排,這回,四天的時間,她窩在高粱田埂旁數著天空的朵朵白雲,更和路旁的大黃牛結成好友,更幫我到母校述美國小拍了幾張楓樹的照片;還特地去了小金門大半天,拜訪另一位住在這個小島嶼同事老舊無人居住的祖宅,順道和也是過客的候鳥打照面。早上七點就飆機車出發的她,要求自己一天要玩半天,也就是得晚上七點以後才能回民宿,十二個小時的路線,她的規劃走在地人的吃喝玩樂方式,然後,最可怕的是,她向民宿主人買了一打高粱酒,打算留著慢慢喝,也買了幾箱海風吹過、日頭晒過的金門麵線送人,吃過的人竟然揪團採購,還來問我這個道地的金門人可要一起【長壽】。 突發奇想問起愛上金門的這位女子,可以幫她徵婚嗎?她歡喜的點點頭,小聲的說著:「我把心留在金門了。」 時序入深秋,被公事壓了大半年快喘不過氣的鄰座同事,喊著要出走透透氣,然後,出發前一天悄悄的告訴我:「金門三天行,不要告訴別人喔!」我開玩笑要她幫我跟金門打聲招呼。看到竹葉貢糖出現在辦公桌上,知道她回來公司述職,當下肯定電力飽滿、壓力不再;她笑著說家人把她要分享同事的貢糖都快吃完了,接著抱怨是誰告訴她金門行安排三天就夠了,還好多地方沒有去看看,她下回要去一個星期,好好的深度的看個夠,當然,更勁爆的是她還說,竟然可以在古寧頭戰史館遇見三位也在金門蹓躂的同事,看來公司裡愛上金門的人還真多啊! 寒流來襲,愛吃火鍋的寶貝這一天晚上吃著泡菜,突然說起:「媽媽,冬天來了,打個電話回金門,幫我買幾包酸白菜吧!」每個人愛上金門的理由不同,但是,都把心留在金門了…。
-
老調重彈的回聲
再次拜讀陳長慶先生「老調重彈」的大作,絲毫沒有舊聲難聞的重複。只感覺陳先生深入與平和的立論,深為服人;心中竟有一種「茶室教父」或「樂園達人」的感覺。 只是閱讀到陳文內,述及「二○○五年公視製作的電視劇《再見,忠貞二村》,劇中的營長退伍後,竟然可以把手槍帶回家,然後用這把手槍自殺。如此的情節,豈能瞞得過觀眾雪亮的雙眼?大凡當過兵的人都知道,無論高階將領或士官兵,一旦退伍,就必須把在營時領取的軍用裝備和武器,悉數繳交給負責經管的補給士及軍械士,始能辦理離營手續。」一節,有不同的管見。 記得美國中情局甫下臺的前局長裴卓斯曾說過一句名言:「凡有規定、法則與所有的SOP,就有例外。」是的,我承認沒有看過那齣電視劇。可是,社會各個角落的工地裡,就有許社會人士穿著軍中野戰服的褲子、上衣或夾克的身影,竟常出現在我的眼前。 規定是「退伍,就必須把在營時領取的軍用裝備和武器,悉數繳交給負責經管的人員。」可是,有規定就有例外,有規定就有漏洞。退伍返鄉的人員,仍穿著軍褲在工作,我嘗想那是一種「懷念」;是在軍旅的生活中有了深刻感情,像是母親的臍帶般的,雖然離開了軍中,尚不願割捨的紀念。 而手槍,在現代當然不可能攜帶離營。可是往前追溯,有多少抗戰勦匪的部隊,在兵荒馬亂中曾隨著政府撤退來台。當中,有多少的隨身佩帶手槍的幹部,擁有自己日夜不離的手槍。我想:那樣的佩槍,就像古時武士隨身的佩劍一般。 我的妻子,就不止一次的追憶她已過世的父親,在年幼高燒不退,求醫無效時;把他心愛的手槍,藏在女兒的枕下,當作鎮邪的寶物。只是我無緣見到從未謀面的岳父,卻看過撿骨師,撿出了岳父頭顱時的一臉疑惑說:「怎麼頭上有個洞呢?」 妻子才像恍然大悟般的證實說,一直都聽說歷經大小戰役的父親說,頭上中過鬼子的槍彈時,倒下前,也曾用手槍回擊了敵人。 當然,那是個亂世。在亂世中流離的軍人們與武器一樣,隨時可以因死亡而丟棄損毀。而與自己生死與共的佩槍,在九死一生的相伴後,更像是一位說不出口的秘密情人。 讀完了陳文後,我問妻子。你那當過營長的父親那把槍呢?「扔了,扔在一個大池塘裡,在警總查察的專案中扔了。」妻子意猶未盡的說:「那好像是一把蘇俄製的手槍,很重。」隨即做出了她的父親、我一生都未見過的岳父,雙手持槍瞄準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