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謝 誌
「韶光荏苒,稍縱即逝」,研究所一千多個日子倏忽過去了,回首來時路,酸甜苦辣,湧上心頭。碩士進修期間,我始終相信「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要歡喜收割必先辛苦耕耘」、「天道酬勤」的真理,也因此我的一步一腳印,都能踏踏實實、按部就班,沒有一步登天的想法、也從未有放棄逃避的念頭。文英老師曾說:「寫作最精彩的不是完成作品的瞬間,而是堅持寫作的過程,多數人總是只在靈感來敲門時才寫作,我寫作的時候都是靈感來敲門。」當我讀到這段話時,心中有著無限的感動,這確實是我這一年多來的深刻心境,曾幾何時,論文寫作已經變成我生活中的一部份,出門總是隨身攜帶筆電,珍惜瑣碎片刻時光;下班假期享受孤獨寧靜,鍥而不捨追求完美,在鍵盤敲打之間,思緒清晰而文思泉湧,每天的涓滴進展成為論文完成的重要養分,更是自我要求與堅持的結果,這一路走來,我深刻體會:自律規律比靈感還要重要! 論文的完成,首先感謝我的指導教授──惠銘老師,在論文寫作上給我莫大的啟發與提點,因為她的細膩堅持與嚴格要求,讓我知道必須以沈穩的步伐,隨時檢視自己不足之處,邁步向前、持續精進,也讓我體認到「慢永遠比較快」哲理;謝謝她總能引領我將負面情緒轉化為動力,使我在身心平衡下,勇敢面對自己的困境,她是我的「心靈導師」。 感恩鈕文英與秦麗花老師毫不保留地傾囊相授,兩人的學術涵養與實務經驗,令人景仰與感佩。文英老師的著作《單一個案研究法──研究設計與後設分析》一書,指點迷津般地解答了我所有的疑惑,讓我不再迷惘而停滯不前,是我論文寫作的最高指導原則;麗花老師的豐富教學經驗,提醒我實驗設計套用在真實教學情境中需要考量的因素與可能面臨的問題,給了我正確而具體的方向,謝謝他們讓我的論文大作趨近無瑕。 感謝身邊周遭的許多好友至親,在我需要幫忙協助之時,伸出友善雙手;在我心情煩躁低落之際,給予溫暖支持。感謝系上助教慧峮,總是耐心解答我的疑惑並推薦擔任碩士班領憑代表;感謝大學同窗孟訓,在繁忙的總務行政工作撥冗情義相挺,負責兩位口委的交通接送,讓我專注準備口考;感謝多年朋友英錡,在師大博班進修之餘仍義不容辭,仔細端詳論文章節,給我寶貴建言與指引;感謝八德國中前輩育珍老師,在工作與生活上總是關懷備至,視若己親的鼓勵與支持;感謝情同兄弟的其昌、清湧,他們總能傾聽我生活中的喜悅與憂愁,是我最大的精神支柱;感謝我的特教夥伴──秀慧、育珍、惠子、淑媚、淑珍、文寧、立和、心錚、進德、涵茨、暐穎、慧敏、秀香的陪伴與砥礪,讓我在卸下輔導主任行政職務的這一年,能夠專注沈潛撰寫論文並重新審視教學歷程,也謝謝他們在我論文計畫與口試需要代調課時,二話不說鼎力配合,我想說:有你們真好! 當然也要謝謝我的家人──大阿姨,她就像我的母親,將我視如己出,見證參與我生命過程中每一個美麗與哀愁,我知道:不論身處任何困境,她會永遠是我最堅強靠山並以我為榮;謝謝我的手足──偉華,在父母離世後,我們一直攜手相伴榮辱與共;謝謝內人心華與一對兒女宸皓、亦涵,他們總能體諒及包容這些日子以來,我因進修而缺席犧牲許多親子互動時刻,謝謝他們能夠獨立完成許多事,讓我心無旁騖,我愛你們! 最後,僅將這本論文獻給天上的父母,雖然他們在我「志學之年」與「而立之年」階段分別離開,但我始終感覺他們「看不見,但依然存在」,謝謝他們總是無時無刻給我安定的力量,讓我充滿勇氣地迎接人生中的每一個挑戰,因為我瞭解,只要我堅持與付出努力,他們會給我無限的庇佑,而我所擁有的一切也都是他們給予的。 2018年的夏天,我將帶著畢業的喜悅、親朋好友的祝福,重新回到八德國中行政團隊,因為我曾發心許下宏願與承諾,在我完成學業的同時,莫忘初衷、貢獻心力、重燃熱情!
-
「雞」「犬」相聞一家親
當「雞」遇見「狗」時,你可以想像那幅畫面嗎?是「雞飛狗跳」的爭鬥慘狀立刻浮上腦海;還是「雞犬不寧」的喧嘩畫面在你眼前生動演出? 但,那一天,踏進台南「仙湖」農場的一座農場時……。 「好可愛喔!」眼前一幅母雞帶小雞的溫馨畫面,立刻吸引小朋友們趨前圍觀。腳程快的,三步併兩步急奔群雞面前,「砰砰蹦!」的腳步聲,在寧靜的草原上響起一陣如雷般的巨響。原本喧鬧嬉玩的小雞們立刻,驚慌逃進母雞的羽翼下躲藏。 突然,一團黑影自樹蔭下像箭般疾速竄出,「小心!」跟在後頭的大人們驚恐警告。 只見黑狗眼停在雞群們的跟前,嗅嗅又聞聞,見沒迫切威脅性後,前腳一踞,後腿一伸,警戒豎直高舉的尾巴,慢慢頹然放下,身體輕鬆趴臥,銳利的眼卻隨時像雷達般搜索四處周邊動態,繃緊豎直的雙耳,左右擺動,彷彿聆聽周遭細微的威脅。 銳利如利刃般的眼神,綻放出溫柔關愛的眼神。 老子《道德經》說:「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鄉下景色優美,耳間雞啼犬吠相聞,眼前呈現出一派和諧的人間仙境。 「PORCSHe保時捷」是牠的中、英文名字,「活潑好動的個性,讓牠一下子就可以和其他人打成一片!」園方特地立牌坊讚揚牠的德性,並蓋了一個大紅章「認證」公告周知。 「雞」「犬」相聞的境界,不只存在「桃花源」虛幻的的理想國度裡喔!
-
補習甘苦談
關於補習的感受,總是沉甸甸的。 高中時,身為末代聯考的小戰士,為了考上國立大學,回回模擬考數學都不及格的我,像個失敗的俘虜,硬是被有所寄望的母親趕進補習的牢籠,過起一周三天的補習生活。這也是我求學生涯中,第一次與近二百人擠在一張張米白長桌前,聽著名師講冷笑話,解惑艱難的數學。 那年,傍晚五點一到,便揹著鼓鼓的書包搭著公車趕往台北車站,在林立的龐大招牌下,未滿十八的自己著實渺小,更帶有幾分無奈,每每一臉疲累的前往所謂「有補有保庇」的空間,為了那個所謂的目標而努力。個性使然,看著身邊同伴振筆疾書,專注著寫著筆記,我也絞盡腦汁試著理解試題。有時,老天確實賜予醍醐灌頂的魔力,任何一步驟都瞭落指掌;然而多數時間,我只覺得白板上的數字彷彿群魔亂舞,讓人眼花撩亂。於是撐著頭、扯著耳聽著「揹他、軋罵、摳賽」的轉換公式,辛辛苦苦在數字關聯間拼湊X 、Y、Z的倩影真是苦了腦筋,所以補習到最後最深的企盼,反倒是阻塞的腦筋能獲得「通樂」舒暢一下。 不過,認真補習的同時,我也觀察到一個現象,補習班就是個交誼廳,各個名校在其中優游串場,當然不乏一些專門花錢去「交朋友」的玩咖,上課時時經由你的面前傳送一張張紙條,休息時間一到就急忙忙跑到心儀女生面前獻殷情,看著看著,也順遂成了我苦悶中的樂趣。 直到而立之年,我還是認為補習只是多了一個統整高手,幫你匯聚重點,指點迷津,重點還是在自我的加強練習,雖然高中這一補的確讓我順利考進了國立大學,滿足了爸媽的期望,但要我重回當年半夜11點才踏入家門,還得撐著渾沌寫完一頁頁補習班功課的日子,我可要大聲說「不」,那耗費的體力和壓力真是沉重到一輩子都難以忘懷。
-
涼一「夏」
日子一天一天過 惜春春卻走 鳳凰綠枝染紅頭 既艷麗,也嬌柔 薰風拂來臉無愁 天氣一日一日熱 恐夏夏已到 火球移轉教人逃 涼亭外,斜陽照 喜得急雨身上澆
-
【小說連載】 烏番叔
烏番叔下班回到家,趕緊把這則喜訊告訴沙瑪。 「是真的還是假的,你不要一聽說能回金門就高興得昏了頭。」沙瑪提醒他說。 「只要到了台灣就有回金門的希望。而且聽說台灣政府對回國參加國慶大典的僑胞都相當地禮遇。除了有一個叫僑務委員會的專責單位負責接待,也會安排觀賞國慶閱兵,以及參觀台灣的經濟建設。但如果真能成行,我一定會請黃會長幫忙,希望能透過關係讓我回金門一趟,以了卻我多年來思鄉的情愁。」烏番叔信心滿滿地說。 「如果真有這個機會那簡直太好了。歲月不饒人啊,你來到印尼已經快二十年了,唯一遺憾的是與春枝失去連繫。這次回去除了要祭拜祖先,察看古厝毀損的情形將來好修葺,也要打聽春枝的下落及退回你匯款的原由,免得你耿耿於懷。但是你也別忘了,你在這裡已經有了一個新家,雖然娶的是番婆,可是年頭為你生一個,年尾又替你生一個,已足足為你生了六個小孩。你們王家後繼已有人,往後不怕斷了香煙,我相信你也會感到自豪的。但不管是到台灣或回金門都得為我們而保重,以免我牽掛。」 「沙瑪,我之於能有今天必須感謝妳的協助。多年來我們相知相惜從同事變夫妻,相親相愛未曾爭吵過,六個子女更是我們今生最大的驕傲。雖然我念念不忘我的故鄉,但這卻是天下遊子普遍的現象,所以得請妳體諒。此次如果真能踏上故鄉的土地,不僅了卻我多年來的心願,也對先人有一個交代。(二二四)
-
錄音帶之戀
「復古」似乎是現在流行的趨勢,連「錄音帶」也趕上這股潮流了! 記得CD尚未普遍時,一張張的黑膠唱片由於必須有唱機才能播放,而且攜帶不便,因此在六、七○年代時,錄音帶可以說是盛極一時,只要一進入唱片行,眼前立即呈現出高聳矗立的「錄音帶牆」,環顧四周,全然是各式各樣的錄音帶;至於唱片,只剩下一塊小小的角落。 這些「錄音帶牆」劃分為許多的區域,並標示著不同類別,國語流行歌曲區、西洋歌曲區、台灣歌曲區、古典音樂區、演奏音樂區、輕音樂區、東洋歌曲區、卡通歌曲區各據一方,我尤其喜歡國語流行歌曲。 約莫自大學時期開始,我就常逛唱片行,但目標是錄音帶。每當自己喜愛的歌手出新專輯時,便會專程到唱片行選購錄音帶,而且從不逗留多時;目標一完成,隨即回家小心翼翼地拿出戰利品,細心拆下外面的膠膜,然後拿著歌詞,整個人便陶醉在歌聲與旋律中……。 除了自己喜愛的歌手,我在聽國語流行歌曲的對象與層面變得更廣泛了,然而,因為金錢有限,所以,只能從收音機欣賞這些動人的旋律,以解心頭之癢。 直到有了一台「單卡」錄音機,我決定將好聽的歌曲收錄到空白錄音帶上,要錄滿一卷六十分鐘的空白錄音帶,需要花一、兩個禮拜的時間,然後一卷屬於個人的「精選輯」錄音帶才大功告成,往後一段時日,這卷錄音帶便成了我的精神食糧。 開始工作有了收入之後,我又增購了更高品質的CD、雙卡音響,將CD的歌曲錄在空白錄音帶上。此時,國內CD的製作技術也已大大的提升,因此,唱片行「錄音帶牆」的一半領土便撥給了CD,成為「CD牆」。 由於對於音質的要求,我開始購買CD,為了方便在車上欣賞,於是動了將CD好聽的歌曲錄製在空白錄音帶上的念頭,沒想到這個突如其來的念頭,引發了我對於「空白錄音帶」的喜愛。 往後便開始注意「空白錄音帶」區,沒想到居然佔著不小的區域,各種品牌、時間、性質的空白錄音帶,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給;就這樣,我竟戀上空白錄音帶,每次到唱片行,一定不會空手而歸。 在時間的累積之下,家中櫃子裡錄製的音樂專輯以及「空白錄音帶」越來越多,到現在仍然是一盒盒的擺放著。有人問我:「現在的音響幾乎沒有播放錄音帶的功能了,這些錄音帶該怎麼處理?」這確實是個問題。 或許這些錄音帶永遠也用不到,但我卻非常珍視,更不會丟棄,因為它們曾經陪我走過一段人生路,並且活在我的回憶裡;特別是每當我看到它們時,年輕歲月的甜美滋味不禁湧上心頭,讓我回味許久,生命也因此獲得了喜悅與滿足……。
-
新春聯歡記趣
「天增歲月人增壽 春滿乾坤福滿門」,春到、福到、人氣到,今年的新春聯歡餐會真是聚集了滿滿的人潮、旺旺的人氣,大家無不是喜上眉梢樂開懷! 為了犒賞大夥兒從年前忙到年後,積極不休的籌劃、排練、參與一連九天五場次的「2018新春民歌心、傳頌浯島情」的演出,全體夥伴們賣力揮灑,表現得精采絕倫、可圈可點,真是備極辛勞!所以,今年的新春聯歡餐會特顯意義重大與其必要性。 在物質富裕的現代社會裡,大魚大肉早已司空見慣,「吃」已經不是那麼重要的事了,飯局成了一種禮貌性的應對、友誼的延展與餐敘話家常,亦是一種對團隊認同的表徵。所以,今年2月27日舉行的「金門縣合唱團2018新春聯歡餐會」不但與歷年來的餐會有別,亦凸顯出上級長官、各界好友與全體團員對此一餐會的重視,這真是一場讓人難忘的餐會,空前的冠蓋雲集、高朋滿座,大家齊聚一堂,為合唱團帶來鼓舞與掌聲。這次的餐會雖沒有摸彩,卻人人有獎的領賞了一個好彩頭──演出大紅包,尤其「演出全勤獎」,內容倍加豐富,多了一瓶客製化的金門高粱酒,更具意義!其實,真正的精神鼓舞大於實質的物質獎賞,禮雖薄,卻激活了在座每位夥伴,大家因而熱情奔放、喜氣迎人,這真是興奮的一刻啊! 餐會之所以能有如此熱烈的氛圍,乃全體團員合力營造所成就的大圓滿,因為我們只有團隊沒有個人,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你們看,大家分工合作,有的數新鈔、裝進紅包袋,發現有誤,重新來過,原來數鈔票也是一門大學問啊!有的為佈置會場投入專注的心力,甚而還為此請假前來幫忙,這都是責任心的驅使,和捨我其誰、勇於付出的胸懷啊!實在感動人心!這一切盡入我眼簾,滿溢我心的唯有「感謝」二字。 很高興年初的第一次服務小組會議通過了發放紅包的新穎點子,因為主事者心疼大家年前忙到年後,努力背歌詞、記動作,備極辛勞,總要略事犒賞一下才是;再說,過新年發紅包,沾點喜氣,好運當頭,帶來好預兆,特別具有意義,相信這是人人期盼的開心快事。為了給大家驚喜,主事者事前都秘而不宣,不敢稍露口風。果然這份神秘禮物現出後,餐會氣氛High到最高點,紅包的鼓勵作用真的是勝於一切啊! 特別感謝伯揚除了為我們爭取到「舞台」,還特地製作了「客製化」的金門高粱酒贈送給全勤者──五場出席率百分百的團員們,真是貼心啊!伯揚的寬宏胸襟與行事作風真真是值得我們學習。說真的,要達到全勤的確是不容易,特別是過年期間,家家戶戶熱鬧滾滾︰家族團聚、宗親團拜、同學會、好友相聚、旅遊走春……等等,幾乎每天都行程滿檔,忙得不亦樂乎!哪來的「美國時間」?但,我們竟有15位達到全勤,這著實不易呢!我們並非一開始就宣稱全勤者可獲得紅包獎金、客製金門酒,所以得獎者絕不是在重賞之下所換來的效應哦!他們可真正是發自內心、真誠的付出、全心的投入,無悔的堅持到底,所以,全勤者該鼓勵,獎賞有理啊! 最叫人開心的是好些久違的夥伴們終於露臉了,讓我們一起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夜晚,雖然金門很小,但想見上一面,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晚的相聚勾起了諸多往昔的快樂時光回味,因為多年來蘊藏了許許多多美好的共同回憶啊!此刻回味,讓人恰似回到當年,備感珍惜、更加甜蜜。值得讚賞的是,今晚團員們都表現出身為主人的風度,亦彰顯了金門縣合唱團的優質門風,您瞧,會後,大家一起將現場恢復原狀,當然,我們的「裝備」還得帶回繼續使用,這可不是一次性的消耗品呢!這份惜物、愛物的精神實在可取,分工合作的精神亦是難能可貴啊!此時此刻,讓我深感於與一群志同道合、理念相符的朋友一起努力、付出是多麼開心、快活的事,再累、再辛苦都值得的。真的,金門縣合唱團因為有您而更加美好,更深深以您為榮! 歡度了春節、品嚐了春酒,此時此刻,春暖花開、風光明媚,大家走春歸來,帶著歡喜心繼續迎接衝刺、打拚的日子。新的一年,充滿了希望,我們還是老生常談,老話一句:「不怕沒有機會,只怕我們沒有準備好。」迎接新的一年、新的挑戰,重新再出發,期許大家更精進,擁有獨當一面的能耐,一個個都是頂天立地的頂樑柱,足以撐起一片天,才能立足金門、放眼世界,為金門發聲、唱響金門!我們一定要一本初衷,莫忘使命,勇往直前!
-
在路上
車子無聲前行, 路邊的燈漸漸亮了起來。 我不假思索, 重走了昔日的道路, 而過去的一切, 都一一復活了。 生死途中的漂泊, 無始無終, 在永不停止的夢魘與酣聲中, 沒有目的與歸宿。 形象的記憶、 文字的邏輯、 事物的關係, 一一被錯亂顛覆了, 連一個地名也認不出, 既混亂又荒涼。 直到遇見那勞苦的人, 在風雨中興建了 高低的樓房、 紀念碑與雕像。 新的結構和秩序, 給我一種清明的猛醒。 陌生而寬廣的大地上, 車子無聲前行……
-
一日早晨
清晨醒來,你在窗口揮手 像是景框裡一棵白楊樹 幾道陽光被一群鳥寫下一日之計 視線比昨天的濕潤還清晰 關於愛情可以明明白白 啟程之後將帶著傷心離開 有誰能再 繞著不變的路徑走 即使錯過了一條小路的盡頭 只須把一天變老 放在時間的瞬息 畢竟我眼見它不再回頭 不為時間,只為一輩子 如同找到我們之間,不再有秘密 我會朝著天空 像一片柔順的雲,緩緩移動 不再停留 一點一滴凝結成 長長的兩界之橋 你我約定總是回應苦苦等候
-
我的羽球人生
緣父親熱愛羽球,小時候時常跟著往球場跑,寒暑假就在羽球場渡過,本身慣用左手的緣故,有一位教練希望我能跟著球隊一起練球,惟當時體育就業環境不甚理想,父親只讓羽球成為我的興趣,而非一種職業。 高中畢業後考上警校,大二開始遇到一群羽球狂熱的夥伴們,又一頭栽進不打羽球全身不舒服的日子,當時學校籃球館(現已拆遷)內有四面羽球場地,每到星期五晚上放假,其他人換上亮麗便服準備出校門,呼吸外頭自由的空氣之時,我們這些羽球狂熱分子卻反方向魚貫穿著運動服、揹著球袋到羽球場地報到。 大學時代羽球時光屬於很放鬆且休閒的時刻,打球時不分學長、學弟,除了手上功夫,嘴上功夫也不閒著,大家彼此分享,盡情鬥嘴,經常奮戰超過3個小時,打完球不解散,再結夥到校外打牙祭,這段日子在畢業後仍然歷歷在目,回味無窮。 羽球運動不僅在求學生涯充滿回憶,亦是個中繼再出發的休息站,比賽的過程中總是充滿著驚奇,場上沒有永遠的輸家也沒有永遠的贏家,但球落地前千萬別放棄,這是羽球帶來的寶貴經驗。
-
【小說連載】 烏番叔
曼麗老闆娘說,她們家與印尼黃家為世交,她將直接打長途電話給黃昆虎伯伯,一定會盡量幫他想辦法。烏番叔放下電話,霎時故鄉的情景無不一一浮現在他眼前。 他想起死去的父母親,想起下雨就漏水的破落古厝,也想起遭受共軍砲擊的家鄉情景。可是當他想起和他一起長大又成婚的春枝時,內心的激動不言可喻。春枝到底是為什麼而退回他的匯款,難道真如他之前所夢、跟人家跑了?一旦回到家鄉,他必須問清楚,以免背負著一個負心漢的罪名。但想歸想,是否能成行還是一個未知數,因此,他迫切地想聽到曼麗老闆娘給他的電話。 翌日上班後不久,終於接到曼麗老闆娘的電話。她說黃伯伯已答應她,要盡量地替他爭取。但據說除了往返的交通費要自行負擔,每人還得分攤勞軍款美金一千元,要他考慮清楚,然後要他記下黃會長的電話,隨時和他保持連絡。烏番叔卻也順機向曼麗老闆娘報告,假如真能成行,希望能給他幾天事假,公司的事情他會交代清楚。曼麗老闆娘除了一口答應,並大方地說往返的交通費以及勞軍款美金一千元,全數由公司補助。曼麗老闆娘對他的照顧,的確讓烏番叔感動不已。(二二三)
-
嗄資啊│紅藍綠編織袋
公車上的婆婆拿著大尺寸的嗄滋啊,也就是那個由紅、藍、綠三色組織而成的編織袋,有人稱呼為「嗄機啊」也有人稱之為「嗄資啊」,我拎著小尺寸的嗄資啊,袋子裡裝著些隨手可拿取的用品,縣民卡、小錢包等等。 那個從小看到大的袋子,至今仍隨處可見,五金行或雜貨店就可以買到,在現今購物袋要美觀又可愛的時代,似乎不太流行,但又非常實用且耐用,但是卻很神奇的在英國的商店也買的到,至於價位就留給大家想像囉。 有次路過五金行,見著了小小的嗄資啊,買了幾個回家,媽媽一個、女兒Melody一個、我也留一個……,小小一個迷你可愛。 女兒正巧餐盒袋壞了,拿來當餐盒袋使用,為娘的跟她說的天花亂墜,指稱此為最新流行時尚,不用可惜,如此美麗又耐用又好清洗的餐袋怎麼可以錯過。經過一番洗腦,於是乎她開始了她的嗄資啊餐袋生活,取了萬用鉤黏在牆上,每日可見這小袋子內外用品清洗妥當後掛著。 偶爾與她搭公車出門,她常喚我看著街上的人們揹著大尺寸的嗄資啊,裝生財器具的居多、也有買菜當購物袋的、裝著自己的雜物的。她總是哈哈笑說沒有人跟她一樣,終於在某日於診所中等待時,一名穿著得宜優雅動人的女士,手上也拎著小尺寸的嗄資啊,裡面裝著書本及其他私人物品。 於是,她似乎認同了媽媽所說,此為最新流行時尚之語。 從小到大這個袋子最常看到的,就是裝滿了海蚵,爸媽總是扛著數籃海蚵回來,總會有個是大尺寸嗄資啊裝著的,而且無論蚵的肥瘦,總是裝滿一袋。 輕巧、大容量、堅固耐用,在多少人的回憶裡出現過的紅藍綠編織袋。有多少人的生財器具用這個袋子裝著,在市場的不少角落都有它的存在,在許多人的回憶裡有它的存在,無形中佔著記憶裡的一小角落。 孩子出生以後,沒有特別買媽媽包,有時簡單出門就拿著小嗄資啊,裡面裝著尿布、隨身包濕紙巾、口水巾、紗布手帕、奶瓶、尿布墊等等。有空時就備著,出門就隨手帶著走,方便又輕巧。 這陣子似乎也愈來愈多人使用迷你版的嗄資啊,在現今購物變的愈來愈容易的時代,買的是更輕巧的購物袋,各式各樣好收納又可愛的提袋出現,但使用嗄資啊,承重力夠又好清洗,而且非常容易乾,買菜購物帶一咖,還不用擔心美美的提袋髒掉不好洗。 時間不停的往前面走,老祖宗的智慧小物,仍然流傳著,年輕的小妞兒揹的是名牌包,我拎的是輕便的紅藍綠編織袋,老東西有它的回憶存在,矇矓之中可以回想起那些回憶,知足、滿足而懂得生活的美好之處,也是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