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與酒同年
龍在壬辰 九龍江涎唅驪珠過海 麴蘗醇化一派伏流甘泉 熟成滿瓷杯酩酊 當年甘露映現寶月 我恰也初生於汲汲吸吸 你60年醞釀我一甲子涵養 一壺歲月醉去一大半 春夏解衣盤? 秋冬溫他三杯兩盞 □ 悲風遠別古戰場 黯然從前 愁瓶堆疊兩岸堅壁壘 詭雷躺在鐵絲網的懷抱 杯酒斥侯在刺刀鋒刃 刁斗風霜舔成燒烈的夜哨 酒如砲火激熾一腔火力發揚 喝一口無懼 視死如歸當作是醉臥 半醉號角吹醒軍旗衝鋒 鬼哭於塊肉交鋒之後 一殤一觴澆奠在招魂祭酒 敬禮 萬軍營中無貴無賤 □ 紅高粱肥了豐年 到如今 江水風流兩岸交相親 軟玉躺在溫香的懷抱裏 後人日日乘涼飲宴 廝殺在酒拳夜戰未央 拚酒拚命開戰場 顛狂放任千百回 微醺的晚霞點染紅妝 紅顏酒色 酒味粉味眾生都醉 □ 多酒更多愁 瑟瑟簫聲醉吟卻為何 人間世 不如醉中的真如 獨酌夜月 浮一大白清影 萬事敬自己一杯澹然 半醉猶半醒 □ 再醉開一甕太平盛世 三杯通大道 酒泉交通九泉道 醉去去比較自然 痛飲一杯不滿 中指蔑斥世俗低陋 沒有牧童遙指 去他的幸福指數 明天酒醒曉風殘月 再擎一杯閒愁 呼乾啦 莫辭滿 金酒行年一甲子,與我同年同命,金酒文化藝術節我都有參一腳。壬癸水,今年壬辰是一條水龍,需求大量酒水,我是忠實顧客,每天水龍吟飲。建議金酒:凡在金門出生,與金酒同年的島民,每人賜贈一大甕「同命龍吟酒」。恕我貪杯!《禮記·鄉飲酒義》載:「鄉飲酒之禮,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聽政役,所以明尊長也。」金酒敬老尊龍!這一點點幸福指數,老臉厚顏求乞!
-
藥罐子老人
家裡長輩因為長年身體不適,必須固定時間往醫院裡拿藥,長期食用藥物卻不見病情有特別改善。大約八年前,爺爺開刀住院,在那之後每天都得靠吃藥控制疼痛,其實平日並無大礙,也許是心理作用,只要停止用藥,爺爺很快又會覺得發病了!而最近下了好幾天的雨,天氣關係,令他的腰骨痠痛不已,那天又到醫院拿藥,於是,原本長期食用的藥加上新症狀要吃的藥,數量更是可怕!仔細看過那些藥丸,其實只是一般止痛藥,告誡他不要再食用,他該做的是食療、復健,但仍是無法使他消滅吃藥的念頭。 至於奶奶,長年腸胃都不好,只要一發痛,馬上就吃下胃散、胃藥;頭痛時又胡亂飲用成藥。因為擔心經常吃藥會讓身體健康受到影響,說明應該要從平日飲食習慣照顧起,而不是仰賴藥物,她卻回應:「也是衛生所開的藥,醫生開的藥不吃嗎?」屢勸不聽,實在傷腦筋! 生病吃藥,雖然說是治療、使身體恢復健康的管道之一,但若醫生敷衍開藥、並非針對確切病狀提供適當的療法,那遭受傷害的,就是這些單純的人們了! 特別是老人,通常醫療知識較少,他們能做的就是把信任交給醫生,相信醫生能夠為他們的健康把關、治療他們的不適。由於藥物取得實在太容易,醫生簡易診斷就能開出一堆藥,不小心養成民眾習慣拿藥的壞習慣!演變成只要口頭說說症狀,就能取藥回家存放。短期服藥,根據狀況不同,能夠治癒倒還好,但在醫療知識不足下,養成老人長期服用藥物的習慣,年紀大了、器官老了,長期下來很容易造成老人健康受到嚴重影響,尤其是拖延老人到醫院仔細檢查就醫的時間。平時吃藥就不痛,然而到了真正大痛不止時,往往是嚴重時期了。 「藥物即是毒」,看過的某本醫療書籍:90%的藥都不能吃。這本書更是提到越有能力的醫生越不會開藥物處方,但這種善良的醫生往往被譏諷為蒙古大夫;許多病患誤以為二話不說、大方地開一堆藥的醫生才是「好醫生」。這種錯誤觀念和現象在地區更是特別明顯!走一遭衛生所,幾乎都是固定的老人面孔來拿藥!詢問起為什麼要吃藥?有些甚至不明白為什麼要吃,只是想拿些要回去存放,某天需要用時才吃,但這樣儲放藥物的習慣,很容易因為存放藥物的環境不良而讓藥物感染,在被人體食用後,很容易就產生不良症狀。而這種現象,只能說是長年累積下來詭異的醫病關係吧! 近來閱讀越多關於健康養生的書籍,越是替這些長期服用藥物的老人擔心,看見地區醫療環境和習慣,更是憂心忡忡。我想,在發展金門醫療的同時,還有一點必須要做的是,養成醫生的同理心、責任感,由此關懷老人的健康狀況、給予足夠的醫療知識,從飲食、居住環境而起改善健康品質,才是真正對民眾有益。 套句那本書的標題:「正因為身體不需要藥物,才能健康長壽!」關心家人和自身的健康,千萬別作藥罐子!
-
「小詩3首」
1(風獅爺) 認識您。退伍後 退伍前: 我們撕裂海邊的寂寞 誰敢擋?石敢當? 除了西邊的夕陽 或東邊更遠的泰山? 2(海岸查哨) 只剩海浪 跟著上岸的是 貝殼和泡沫 後來你們所謂大海的耳朵 和我們的秘密 3(愛) 加減乘除 日月爭吵的歲月 時間 只留下許多遺憾在餘波盪漾的湖面上
-
閱讀
閱讀的方式形形色色因人而異,有人喜歡安靜的環境不容許有一絲聲響,這種人圖書館是理想的場所。一位朋友喜歡熱鬧,時常到咖啡店閱讀,他說這樣可以一面閱覽一面聽到講話聲。有的人閱讀習慣更特別,上洗手間必帶書入內閱讀,或許這樣較容易淡定辦事。有些人閱讀則需有音樂相伴,有選聽舒緩曲調的,但有些人則要聲嘶力竭的搖滾才能讀得入神。夏日海濱,一些人則喜歡穿著比基尼戴著墨鏡趴在沙灘上,一面享受陽光的溫度,一面聽著濤聲閱讀。 Sky Train 上,常見有些旅客雖然旅途不遠,但仍打開書本讀個幾頁,到站時,優雅合起書本從容下車。有些年輕人最為誇張,男的女的都有,站在車廂裡身後揹個大背包,一手抓著頭頂上的桿子,一手握著書本讀,一路上身體隨著車子左右搖晃,顛簸負重並不影響其專注閱讀。 那日在Kitsilano 海邊,見一少女在一棵大樹的濃蔭下,鋪著一條布毯子悠閒坐著閱讀,享受著微風陣陣輕拂,傾聽著海水呢喃自語。天空白雲,冉冉飄過遠山近樹,海上帆檣,隨風來來往往;偶而,飛鳥飛越而過,發出幾聲天籟。如此閱讀與外在大自然互通交融,又是另一種閱讀樂趣。
-
喙聲喙影
生活中經常受蟲鳴鳥唱羈絆,千花百草所感,隨筆錄下一二,在百忙中take a break! ‧最常打斷我凝神閱讀的是一對夫妻麻雀,為什麼說是夫妻?那是從聲音調子不同,對話內容研判。牠們經常相偕到我窗櫺來,無視我的存在,一左一右唱讚,牠們的情愛,左一言右一語,卿卿我我,有時候左邊這隻話語少一點,右邊那隻聒噪些;有時候夫妻吵架拌嘴,先在窗檯上演全武行,接著仿武俠小說吊鋼絲比跆拳,開始蹦蹦蹦拳打腳踢。 實在看不下去了,出門制止,叫那隻雄雀讓一讓,並訓誡雌禽幾句:女孩家要有女孩兒樣,不能舉案齊眉,至少要能相敬如賓。 ‧幾天前,一群麻雀來「撞」我的門,窗門快負荷不了急切鏗鏗撞擊聲,你一句,牠一語,爭著吵雜搶言,啁啾不停,活像氣喘吁吁小學生,面紅耳赤找評理。 說什麼呢?綠色信差送掛號信,巷中惡犬怠慢狂吠,啁啁啁、啾啾啾……我說:好啦好啦,吵死人!那惡犬,豈是我招惹得起? 後來,麻雀知道小女子欺善怕惡,悻悻然離去! ‧超喜歡小麻雀輕聲細語,躡手躡腳跳踏我窗前,那鏗鏗的腳步聲掠過心坎上,我的心緒,跟著一蹦一跳,觸感實在又輕柔,那感覺,又像嬰兒的小手兒,劃過我的心窩。 很好奇,那一聲一遞,宛囀爭鳴,到底說些什麼呢?我總情不自禁,放下手中書卷,藉著晴陽斜暉,傾心地聆賞幾回。 ‧天氣轉晴,電纜線上掛一長串麻雀,土黃偏棕的小東西,有的屏氣凝神、有的整理羽翼、有的互相調戲,掉出五線譜,對啄對踢、振翅頻頻,緊追不捨,纏鬥到底,忽高忽低。低時,如自由落體;高時, 瞬如沖天火箭,令看戲的人捏把冷汗,「小心小心 這是哪門協奏曲」? 常常停下車來欣賞麻雀「打架」,想勸都勸不了,人生或許也要這樣才有趣! ‧除了中午輝耀艷陽天,清涼的晨,徐暖的黃昏,處處群燕滑翔姿態,一個「剪」字,經常「剪」到我車窗前,幾乎撞上了,只見牠身手矯健,反轉而飛,說是「生性好群居,飛行力甚強,能巧妙地反轉而飛」。聽說燕子專捎來春的喜訊,晨間所見,該是多少個春天?優雅的「剪」字,剪來一整天的喜悅! ‧見過八哥和斑鳩的求偶舞,舞步竟然雷同,公鳥頭部往前一探一探,慢慢配合節奏,半蹲著身子挨近佳人,這時,剛巧開車路過,車上音樂節奏,正能為之配樂,靜靜觀賞兩隻卿卿我我的禽兒,沐浴在溫暖的和風中,如果可以不用上班,或許我可以學學小龍女,好整以暇,斜躺絃索上,享受晴陽。而上班期間,雖有案牘之勞形,卻也經常心與孤鶩齊飛,目瞬於禽躍。 ‧有時候趕著上班,卻被紅燈攔下,幾隻小松鼠鼕鼕鼕攀著電纜線,從這一頭爬到那一頭,手腳夠俐落的話,可以從那一頭迴轉個身,鼕鼕鼕再爬行回來。一個紅綠燈停頓時光,小動物上演高空走鋼索,或者燕群翔舞,空中迴盪親親嘴。若是您可以向左或向右,彎進溪湖糖廠稍作停留,那麼,這幾天成群的褐頭鷦鶯、紅尾伯勞鳥、三兩隻化外之民──黑冠麻鷺,都會現身迎賓,更別說那繾綣喉韻的白頭翁,綠繡眼……都令人目不暇給!我常身不由己陷入沉思,心隨禽鳴徜徉遨遊,竟不自覺這是人間仙境! ‧幾隻樹鵲聒噪圍牆外,臨著退休人員宿舍周邊,宿舍裡圈養幾隻雞,喔喔喔的啼叫著,恰與樹鵲一回一應,若以說文解字歸類,雞為「隹」部,是短尾鳥種;樹鵲屬於「鳥」部,是長尾鳥類,牽強送作一堆,來回相應,熱鬧可感,令人莞爾,啼笑皆非。這時,一旁家犬看不過去了,開始汪汪汪介入,教那半空中的聒噪者閉嘴,樹鵲不依,群起抗議,嘎嘎嘎啼音,喔喔喔鳴喚,汪汪汪吼叫,天啊!什麼世界? 我在停車棚裡,愣在一旁,灑掃的童子,雙手一攤,無奈地對我遞眼色:「好吵喔,每天都這樣!」 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這地對空無法開戰,也僅能各以聲音嚇唬人,真可謂吃飽撐著沒事兒做,好生令人羨慕呀! 一直以來,與退休人員「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呵!待會兒簽個外出,訪退休人員!
-
聖誕紅的祝福
麋鹿在遠方奔馳 響亮的鈴聲於雪地飛翔 聖誕老人悄悄來到窗前 擱下的祝福,有深濃的愛 也有孩童們等待兌現的 夢 讓我們擦亮把聖誕紅的花瓣 在聖誕老人正趕往你家路上之前 把溫馨的祝福寫在花葉上 雙手合十,為親密家人許願 平安吉祥,與淺淺的 吻。在花瓣上
-
那雨藏著童年的笑聲
在雨中 雨 淅瀝嘩啦的下 我們赤著腳 啪啦啦的踩 濺起的水花 刷刷刷 飛著 天真的童心 像雨 一樣的飛揚 快樂像水珠 閃亮 閃亮 笑聲 像裝了輪子的滑板車 咻------- 滑進 雨的世界 童稚的歡笑 快樂 穿越 時光的列車 一直駛向 美麗的歲月 那雨 在那些年 一直下著 那些歡笑聲 在雨中 渲染 水花中 無數快樂小精靈
-
清晨公園朝氣蓬勃
退休一年多來,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天濛濛亮即早早起身,迎著微微涼風,吸附著清晨沁涼空氣,上去公園走走。山路坡度平緩,慢慢爬昇只覺微喘,不會累。沿途清風送爽淡淡花草香,如巧遇桂花與樹蘭奔放時節,整座公園便都芳香瀰漫,深深吸納入肺如飲甘蜜。 但見公園各個角落,奕奕神采的阿公阿婆,各聚一隅展現出「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的歡欣喜悅…… 走一趟公園隨意瀏覽、稍事休息,來回約需耗時一小時多。可見識到許多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健身方式。如:遠遠的隱隱約約傳來日語歌曲,由遠而近,那便是一位歐吉桑渾厚有力的歌聲,邁開步伐輕快向前行,配合著歌聲自娛娛人,是位自得其樂七十好幾的銀髮阿公,聽說他曾在軍歌比賽中得過獎呢。 在一叢高大喬木林下,永遠都有一群阿桑,各佔一棵樹,背部在樹幹上不停上、下、左、右搓揉;或扶住樹幹做擺腳運動,或蹲或跳都以樹為支柱,衍生出與樹共舞的有趣畫面。樹幹表面經年被磨稱,變得凹滑光亮。根據共生原理,人與樹相互取其精華護身,兩相得利。阿桑們邊運動邊聊天,談談說說對紓壓身心幫助很大。 另有位獨行俠,一身滑雪裝扮,雙手各持一根滑雪棒,宛如要去參加滑雪比賽的選手般,面露微笑信心十足挺胸前進,緊握滑雪桿,規律的前後擺動,一步一滑走動間,像極了正在雪地上滑雪;我猜他應該是滑雪迷吧,怎奈!臺灣無雪地可以讓他大展身手。 有一位婦人更奇特,總是固定在一處圍牆樹蔭邊,空手揮舞肢體亂跳亂蹦,不用音樂不必口令,看上去無章法無節奏,汗流浹背了仍不停歇,風雨無阻千篇一律天天如此隨意跳動,屬一人團體。她表示:「只要肯動,持之以恆,做什麼運動都有效。」最是欣賞她的怡然,不管旁人如何看待。 更多唱卡拉ok或做早操或跳元極舞、太極氣功、外丹功、毛巾操、柔力球……五花八門數不盡。一團團一撮撮輕盈舞動著身軀,輕柔樂音和著優雅姿勢形成一片祥和生動景象。 清晨公園不清閒,哪天?建議你也起個大早,來趟公園巡禮;保證你會愛上朝氣蓬勃的公園脈動,感染阿公阿婆們的樂天知命。 充滿生命力的公園晨光正在向你招手呢!
-
夏天協奏曲裡的另一段愛情
在那該死的年輕,而我離開了。 在1999年夏天就要來臨的那一年,我剛滿16歲,應該是要為自己的青春寫下一頁青澀的愛情故事,而我卻離開了金門。 我錯過了高職的新生訓練,錯過了開學入學典禮,錯過了那一套制服與藍白相間的運動服,更錯過後來好幾年山外車站前的木棉花開,我錯過很有可能跟某個人同班,也錯過了那時候就該遇見的後來的你… 在台北的日子不是沒有回憶,而是在異鄉一個人生活的確沒有想像中容易。來台北十幾年後遇見了在金門的你。我像是一列找到回家軌道的火車,當初的離開不再是單程票,而是一趟又一趟的來回旅程。 我以為我會落地生根在台北,你的出現卻把未來改寫。你牽著我的手,我嫁給了你。我以為我離的好遠回不去了的金門,因為你而零距離。 那一天無意在電影台看完在金門拍攝的星月無盡,我開始尋找夏天協奏曲這部電影,像是收集著有關那小島的一點一滴,想找回一開始就錯過的每一個環節,以為這樣就能完整對那塊土地,因為離開而空白的故事與對那塊土地的愛,電影畫面裡的那個家鄉---很美。那的確是我的家鄉沒有錯,只是畫面裡沒有小時候我翅膀硬了就要飛走的理由,或許是我不再年輕了,也無從任性,生命期待的不敢再是絢麗的愛情。所以當阿寬與小青的愛在金門夏天發酵的時候,我在故事裡,只看到阿輝伯穿得筆挺,拿著阿輝嬸最愛的鮮花去看阿輝嬸,看長眠在那塊土地裡的阿輝嬸。 單單他背影這一幕。眼淚已經無聲滑落臉頰,即使我明明知道,那只是一部電影。 應該是我已經不適合也不能再期待阿寬與小青的那種衝動的愛了,也因為現在在身邊為伴的是一輩子的定數,所以青澀的愛已經觸動不了深層的心靈。反而一幕簡單對只能想念的弔唁,就啟動了對生命感性的關鍵。對於我而言,貫穿了這部電影的對比,是阿輝伯對亡妻無法訴說的思念和阿寬媽媽放棄理智的等待。生命吶...會無奈會難以割捨會苦不堪言,都已經不是單單只因為年輕不懂世事,而是對著眼睛睜開看見的每一切都有著感情,卻又無力改變。 藉著一趟又一趟的來回機票,找到相依為伴一輩子的人,如果換我們寫下一篇故事,無論在台北或是在金門,你不會是阿寬我也不是小青。 此時,我不貪心能夠擁有年少輕狂的愛,我只希望有一天,我們都老了,即使不在對方身邊,還能像阿輝伯與阿輝嬸那樣,即使用另一種形式,也能守著對方。
-
紙箋上
那紙箋上的文字黃了 停在燈下邊緣 如果清晰,卻看不見 只是青春的銀幕放映出 汝白淨的臉上一朵綻開的微笑 而汝愛去愛河搖醒月 看那跌進月中的柳絲招手 醉倒在儷影雙雙躺在多情的夜裡 若想下一場雨 水花濕色該是哪種情境? 九月的風一吹 我們就像那驟然離去的秋蓬 蟬聲襟了獨在枝上看著折楊柳 誰說一幅畫得潑墨才有夢境 江湖忘了霜是飄落的衣裳 需用體溫披上寒暄的聚首… 紙箋靜躺 在幾年之後,夜色外突來的風 敲響了整扇窗 而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