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船沉了
我朋友的婚禮再過半小時就要開始了,她在電話那頭說,場面很冷清,因為她一個朋友也沒有,要我無論如何一定得去,否則她在男方家永遠抬不起頭。 婚宴的地點好像設在琉球還是蘭嶼之類的小島上,我記不得了,反正需要坐很久的船才能去參加。重義氣的我當然答應了。抵達碼頭時,有一個男人開著一艘小帆船來接我,船上還有兩個同行的外籍漁工,他們小心翼翼地攙扶我上來並指揮我站定位,接著就各自佇立在船身的兩邊,雙手緊緊握著欄杆,空洞的眼神不停地對著大海望呀望的。 我們幾乎沒有交談。幾分鐘後,那個皮膚比較黝黑的男人突然對我大喊了一句:「抓緊一點,要出發了。」 起初,船開的很平穩,過一會兒,海水就有一陣沒一陣地拍打在我腳上,我有點害怕,頻頻問他們船是不是快翻了?他們豪邁地回說:「放心啦,這是正常現象,很快就到了,幸運的話,妳還可以看到海豚跳來跳去的畫面。」未等我回答,整艘船早已瞬間解體,然後,我感覺到我的身體慢慢地沉入大海,像無重力似地一直往下墜,往下墜……我沒有掙扎也不像游泳時嗆到水那般難受,但心裡卻相當恐懼,我知道我離死亡越來越近了。 當時,唯一的念頭就是放心不下媽媽,怕她承受不住失去我的悲痛。 可是,誰也救不了我,因為我已經沉的很深了,只差一秒就死了。那種感覺說有多可怕就有多可怕。 驚醒後,很慶幸地發現,原來這只是一場夢。我大大鬆了一口氣,還活著的感覺真是無比美好。
-
走過戰爭記事
一九七九年,我任教沙中,一日忽接金門季刊編輯許換生兄來電,言為「慶祝」古寧頭大捷三十週年擬為季刊出一專輯,邀我寫一首詩,彼時局勢換生兄言「慶祝」並無錯誤,蓋若無當年此役之勝利焉有今日之台澎金馬?我依約寫成「從桃花源出發──古寧頭大捷三十週年」一詩交稿。 二○○九年春末,許乃蠡兄轉來李錫回兄一函,為古寧頭戰役六十周年專刊邀稿,我回電仍欲以詩應邀,蒙錫回兄答應。今日之氣候迥不同昔日,此詩不知錫回兄願刊否?其實刊與不刊,無關緊要,心中感慨者,倏忽間,三十年走過矣! 「走過戰爭」是金門人心中永遠之痛,國民黨在金門除了留下戰後之地雷、碉堡、軌條砦、反空降樁外,尚留下橫行霸道、唯我獨尊之「戰地政務」。那個年代「戰地政務」束縛了金門人梯山航海、冒險犯難之心志;「戰地政務」置金門人於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之單一法規下,金門人動輒得咎。本詩末題──反空降樁──稍有涉及,唯不夠深入。私下以為要揭露國民黨當年對金門人之壓制,要呈現反省當年培養之金門精英之奴才性格,當以章回小說處理較酣暢,書名或可訂為「浯江奇俠傳」,老友們,一笑可也。 走過戰爭,內心有悲哀,有感嘆;當戰爭走遠,內心有希望,亦有期待。六十年來,金門人歷經國民黨之爛,共產黨之狠,民進黨之亂。黨者,尚黑也,黨而不壞者,幾稀矣!今日,金門人只謙虛祈求:願戰爭永遠不再,願和平真正降臨,是為記事。
-
海上生明月
我從皮包取出五千元美鈔,遞給菊花。菊花突然惱羞成怒,喝斥我說:「你這不是侮辱人麼!彥子,你簡直變了,你太輕視咱社會主義祖國的經濟建設了。拿走,我不稀罕你的美鈔,也不願意再跟你講話。」她翻過身子,將被子蒙上了頭。 我懷著慧劍斬情絲的心,返回了颱風欲來的台北。 你怎麼了,跟小彥嘔氣了? 他交代派人把我送到煙台市委招待所,啥東西!一派官僚作風,我既不是共產黨幹部,也不是來煙台開會、公差,憑啥把我送進招待所?混賬! 余敏給我沖了一杯茶,安慰我:「你去煙台是看望菊花的,生這些閒氣作啥?小彥把你送到招待所,比住酒店安全,這有什麼生氣的?總而言之,海峽兩岸的人,觀點、看法不同,分開四十年,咱把家鄉的人看成外國人了!」 余敏笑,我卻不笑,笑不出來。
-
走過戰爭四題──悼念古寧頭戰役六十週年
●地雷 那年,冬日十月 國民黨軍隊轉進邊陲小島 (明代有鄭成功,近代有蔣介石) 十萬大軍踩踏島瘦弱的背脊 那個早上,一雙年輕的手把我埋在臨海沙崗 (我確信,他臨走時輕輕拍拍我) 我凝望著他的背影慢慢步下沙崗 那個晚上,火光燭天,殺聲盈野 我和同伴靜靜隱匿土中 殺伐聲裡,我目及那年輕的身影殞落壕溝 (那是掩埋我的年輕生命啊) 那一役,一路轉進的國軍總算擊退了共軍 歲月如白雲變幻,無聲飄逝 我眼見荒涼的沙崗長出綠草 我眼見光禿的海岸長出綠樹 蝴蝶在我身邊飛舞 小鳥在我耳邊鳴唱 沙土把我埋得越來越深 雨水把我銹蝕得越來越虛弱 我已喪失對生命的熱情期待 艱辛走過六十年,我是一枚寂寞的地雷 初夏午後的沙崗,海風習習 忽然,一絲火星引燃我已冷卻的心 我銹蝕的身軀竟然激情噴發 沙崗上,一片煙硝瀰漫 煙硝中,我彷彿又看到當年殞落壕溝的年輕生命 ●碉堡 海峽浪急,國軍踩踏貧窮無辜的島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肅殺氣氛扼住島民喉嚨 士兵拆掉祠堂大門 挖下祖先墓碑 搬走民家石條 倉皇中,構築了臨海高地的我 (唉,大軍之後,必有兇年) 那夜,嚨口海面浮沉共軍人頭 我堡中四挺機槍響到槍管發紅 我望著國共兩軍沙灘肉搏 (殺人者眾,以悲哀泣之) 凌晨,湖下海漂浮著兩軍的屍體 陽光下,他們瞪著的眼向誰控訴 (戰勝,以喪禮處之) 之後,我被澆灌上鋼筋水泥 我被配裝上一門迎天巨砲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 那年,兩軍又隔海瘋狂轟擊四十餘日 走到單打雙不打的尾聲,我已日見老態 望著老芋仔蒼老成榮民 望著番薯仔口音越來越多 月下自問:今夕何夕啊 當兩岸海船再度往來 番薯仔的聲音也日漸消失 夕陽下,我是海濱棄守的故壘 月圓月缺,潮起潮落 我走過的歷史是落江前淒涼的手勢 (一對情侶正在拍照,我是背景) ●軌條砦 那年,共軍的登陸產生了我們 島沙灘平緩處站立我們的身影 一塊水泥塊伴隨一根黝黑犀利的鐵棒刺向天際 肅穆整齊如荷槍士兵 一年四季站著一樣的姿勢 無語望著貝殼黏附寄生 無語望著海鳥凝立便尿 潮起時,我們走入海中 潮落時,我們走回灘上 只我們身上漸漸銹蝕成廢鐵 老去的身影是遊客到此一遊最好的說明 當兩岸再度握手言歡 聽說雙方要泳渡管制近六十年的金廈海域 聽說為了順利舉行要把我們排除移走 唉,我們殷勤站立六十年所為何來 望著滿身滄桑,我不免悲從中來 炷烽老兄,小榮老弟 當你們泳渡金廈海域後 當你們放歌縱酒後 請把我們歸回原位,好否 我們不要戰爭 但戰爭的記憶我們不能忘記 金門居民曾經是中東曾經是伊拉克曾經是阿富汗的居民啊 我們站立海灘是金門人走過戰爭的鐵証 ●反空降樁 中美建交,島民告別單打雙不打的夢魘 (但,苛政猛於虎啊) 那年,雷厲風行的司令官登島履新 (水泥鋼筋灌成方柱,柱頂置三支鐵叉) 從此島東島西的田野,遍布我們的身影 (聽說是假戰備之名用政委會銀子) 縣政府某課長粉飾說樁尚可充當葡萄架 (他媽的,司令官又不是潘金蓮) 戰地政務培養的精英就是這種奴才 司令官後來成為情報頭子 情報頭子後來暴斃溫泉鄉 從此,我們成了無辜的孤兒 任憑風吹日曬,任憑霜降雨淋 任憑農夫幹譙連連,任憑鳥雀屎尿加身 司令官未死,我們天天極目原野 司令官死後,我們被農夫一根根偷偷拔除 從此,我們不得不銷聲匿跡在金門島上 今日,我是少數僅存的反空降樁 我的存在是為了 證明我們是國共內戰中最大的一則笑話 控訴那個年代多少罪惡假戰地政務之名而行
-
海上生明月
她的膠原病,控制得還不錯。現在類固醇每天服一粒,飯量小,身體還是虛弱。 你氣色還行。 一個女護士推門進來,我暫時停止了講話。護士送來了藥包,菊花對她說:「小劉,他是俺老伴,從台灣來的。」女護士朝我點頭微笑:「李爺爺好!」 護士送的是維他命丸、消炎藥片。醫院以中西醫相結合的療法,為患者治病。下午,菊花還得接受針灸治療。 桌上的茶几上花瓶,插滿了新鮮的花束,牆角放著客人送來的水果禮盒。看起來小彥混得還不錯,讓她老媽住進高幹病房,我忍不住想捂嘴偷笑。 菊花囑我今後少吃油膩食物,每隔數日要量血壓,若是中風導致半身不遂或癱瘓,那是非常痛苦的。 你還吃紅燒肉麼? 七八天吃一頓,饞得慌。 不好。最好戒掉。 妳的兩顆牙啥時候裝的? 三年了。你的腦筋還不錯。還記得這件小事,我還愛漂亮有啥用?給誰看呀? 剛才送藥的護士小劉進來,說是李部長今天到蓬萊開會,他交代把我送到市委招待所,如果使用車子,隨時通知組織部,他們會提供其他服務。小劉走後,我向菊花說明這次來煙台,專程探望她的病情,既然見了面,我也放了心。我計劃傍晚搭火車去濟南,再經香港回台灣。 你來一次不容易,急著回去做什麼? 台北還有個病人,我不放心。 你說余敏得的膠原病,到底這是啥病? 紅斑性狼瘡。 沒聽說過,你把她帶來煙台治病,也許比你們台北…… 她不會來的。跟妳一樣。妳去台北住上半年,妳願意麼?
-
夏戀五帖
〈日光浴〉 星期天下午 去冰少糖 煩惱和涼鞋一起 倒掛在樹枝上 厚厚的原文書 追趕著夕陽 曝曬出 海豚飛躍的形狀 〈綠宴〉 椰子樹 張開迎天的翅膀 綠的拱橋 是匯聚的廣場 綠的宴會 今日 極度奢華 我低著頭 與水裡的紅橋白瓦 一併醉倒在 湖面的石榴裙下 〈四瓣草〉 鐘聲下 四棟紅磚屋是我的印璽 綻放成 武士追求的幸運四瓣草 雨豆樹 渲染出天空的色差 金澄 粉紫 漸層的雲影大道 穿過 掩映的樹影 探照著夢想 心裡的四瓣草 隨風起颺 像旋轉的風箏 帶來清涼 〈調色〉 透著陽光的葉子 是什麼 那是 小姑娘抿過的嘴唇 是正要製成蛋糕的牛奶 是小貓剛舔過的腳掌 是你打球後的額頭 你遮著眉緣想看穿的 是夢境和幻想 爭相調出的顏色 〈樹下〉 風箏飛成了直昇機 枯葉漂成了潛水艇 我呼出一口氣 襲捲成山頂的一朵雲 瀚海的悠遊 閱讀著天地 相連的手 圍出城堡的翠綠 滿滿的話語掛成風鈴 猶在樹下 未寄
-
爺爺的餅乾桶
記憶中,爺爺有個餅乾桶,那是一個從我有記憶開始就存在的餅乾桶,它從童年一路陪我走過小學、國中、高中的歲月,餅乾桶內有爺爺對孫子的愛,也有我對爺爺深深的情,這只餅乾桶中藏著太多的故事,也有著一家人濃得化不開的親情。 爺爺的餅乾桶外形是長方體,咖啡色的外觀已有斑駁的刮痕,多處的鐵鏽呈現歲月的痕跡,很明顯的它已經是一個老舊的餅乾桶,如果在今天早被丟棄如敝屣,但在六零年代物資缺乏的金門,它還是家中珍藏的寶貝。 爺爺把餅乾桶擺放在房間床邊的木桌上,小時候,當我來到爺爺的房間,他總是笑臉盈盈的拉我到床邊坐下,一邊伸手摸著我的頭,順手挪來餅乾桶,打開方形的上蓋,取出一包用透明塑膠袋裝的糕點,袋口套著紅色的圓形塑膠圈,再用橡皮筋緊緊綁住袋口,爺爺小心翼翼的將袋口打開,取出一塊糕點給我,我們爺孫邊吃糕點邊聊天,度過愉快的時光。 爺爺餅乾桶裡的糕點只有一樣,十幾年來始終如一,未曾改變過,糕點的名字叫做「卡車餅」〈台語唸〉,那是一種用麵粉做的糕點,外表烤成淡淡的咖啡色,外型略呈橢圓形,中心部份突起,有點像駝背的樣子,沒有特別的甜味和香味,但是清清淡淡,越嚼越有味,不知道爺爺為什麼特別偏好此物,是念舊?亦或是節儉?我從來沒問過。聽母親說起:「卡車餅」需要乾淨的麵粉和水質才能發酵製作,再加上物美價廉,在經濟困頓和沒有太多選擇的年代,爺爺鍾情它一輩子! 爺爺的「卡車餅」陪我度過一年又一年,餅乾桶內有我和爺爺太多的歡笑,其中裝載著一個又一個的生活故事,它是我快樂和幸福的來源。直到有一天,我來到爺爺的房間,爺爺紅著眼眶,我第一次看到爺爺掉眼淚,懵懂無知的我嚇壞了,陪著爺爺哭了大半天,隱約明白越南淪陷了,前往越南工作的叔叔斷了音訊,爺爺哭過之後便不再提及此事,家中的大人也沒有再談起,只是音訊斷了,沒有信件再從越南寄來,爺爺再也沒有叔叔寄來的生活費用,大人的世界我不懂,從不知道高齡八十多歲的爺爺往後生活費從哪裡來?只知道爺爺的餅乾桶常常呈現空空的狀態,我不敢多問,只是擔心爺爺。 上了高中,我必須到鎮上讀書,手中有了微薄的交通費和午餐費,我開始省吃儉用,攢存些微的錢,我開始為爺爺的餅乾桶加料,我最喜歡買的零食有兩種,一種是「一口酥」,另一種是「排仔糕」,兩者皆是麵粉類的點心,「一口酥」顧名思義是僅一口大小的糕點,炸得香酥可口,入口即化;「排仔糕」外形是扁長方體,用白色的薄紙包住,中間糊上一圈大紅的紙圈,紅白對比,相當醒目,撕開外面包裝紙,純白的糕點一小片一小片剝下,放入口中,清香的味道在口中蔓延,在舌尖跳躍,同樣入口即化,兩者都是適合老人家吃的點心,儘管爺爺身強體壯,健康的牙齒仍然可以吃花生,但是我還是悉心的為爺爺準備這兩種糕點,而且不著痕跡的讓餅乾桶永不斷貨,如此過了高中三年,我和爺爺的默契和秘密連爸媽都不知道。 高中畢業,我搭上登陸艇往台灣出發,在橫渡台灣海峽的當晚,我夢見疼愛我的爺爺走了,以91高齡身軀無病無痛在睡夢中走了,來到台北,收到電報,噩耗成真,原來那不是夢,而是爺爺前來告別,隨著我的離鄉和爺爺的辭世,餅乾桶也功成身退,今晚我又想起爺爺的餅乾桶,想起我和爺爺相處的日子,已經是二十多前的往事,但是仍然好想好想爺爺!
-
喜歡看書是有遺傳的
我想,喜歡看書是有遺傳的,記得父親在我五歲那年,在金門后浦舊書攤幫我買了一套《繡像薛仁貴東征》,從此,我們三位兄弟們都變得喜歡看書了。 小時候在鄉下,能找到的書很少,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可憐得很。直到上國中時,我從不曾看過報紙,以及任何兒童讀物,不用說,連『雜誌』也不知道! 但父親是受過私塾教育的,家裡存放有很多古書的,聽媽媽說,爹小時候讀的古書都在上萬本,只可惜大多數都在我三歲那年被我們糟蹋掉了。 小學有一段時間我們曾借讀於破廟、民宅(我們族人許丕永舊房、許慧才族人舊大厝、許績飛舊空屋等)、寧山倉庫等;那時期因為『國共內戰』,我們有一陣子是居住在廟(昭興廟)前的大水溝(天溝)裡,我就開始利用躲砲彈的時間來看書。 國中是到金城讀的,某日週末,我和許計春、許生清等到模範街逛『舊書攤』,舊書攤的古書很多,去買書也是我逛舊書攤的開始,那時也只有『模範街』才有舊書攤,從此,我便每隔幾天就跑一次,時間都在下午放學後,買的大抵是文藝雜誌,也有《線裝書》和《精裝書》、《文壇》雜誌等,常常把錢都買光了,還捨不得回家。 舊書攤所賣的,主要是過期的漫畫和用過的參考書等,價格都很便宜。只有線裝書、手抄本、藥書等,及絕版的書籍賣得特別貴,有時更貴得連問都不敢問! 當然也有字畫、古玩等物,因此逛舊書攤的人可說五花八門,其中以學生為最多,此外也有作家、學者、教授──來此指導教學研習──出版商、骨董商,以及各行各業的生意人:甚至於有街頭寫生、畫肖像者。 目前金門的舊書攤越來越少了!模範街一度改成『自強街』,裡面的書攤大多改賣『土產』或『大陸特產』等,最近這裡流行『大陸熱』,模範街也被戲稱為『大陸街』,裡面更充滿了從廈門、潮汕等地來的『大陸貨』,真是琳瑯滿目,應有盡有,把一些賣古董的、賣字畫的、和舊書攤都給擠掉了!實在是非常可惜。 但舊書攤市場在台灣也越來越少,倒是古玩市場日漸興盛,這種現象在山外新市里等也如此,也有的乾脆通通賣起大陸貨、或小童玩了。我認為金門人應該把目光放遠一些才好!畢竟『開卷有益』,喜歡看書是有遺傳的您說是不是?
-
等你情願
咖啡師父熟練俐落地摩擦轉動剔透的咖啡容器,細膩的咖啡粉散發出柔和又沉潛的香氣;向來不喝咖啡的我,因著你的大力推薦,試著品嚐這家獨具特色的頂極咖啡。店家教導我們一口磁杯、一口玻璃杯,並說:「好咖啡的酸味是果味所致,並不難以入喉,反而會更顯後續的回甘滋味。」我想真摯的情感也得經過許多考驗,才顯彌足珍貴! 金華街茂密翠綠的行道樹從偌大的落地玻璃映入眼簾,牆上線條簡約卻色彩強烈對比的圖像、咖啡豆產地的生產照片,加上旋律輕柔的音樂,讓我遠離辦公事務的繁雜思維,並引領我進入充滿文藝氛圍的空間享受。你說:「欣賞他們專業的服務並貨真價實的產品。」而我則期待和你第一次單獨約會所擦出的火花! 六月的最後一個週末,從你手中遞過《北縣勞工》季刊號及稿費,我有著許多感恩;在你告知要拿稿費給我之前,我向天父禱告六月底前你沒邀約,我就準備去參加單身聯誼活動,雖然這不是第一個通過的查驗,但我終究矜持住對我倆有可能發展的任何情感。 聽你敘述著從小被祖父母帶到六、七歲,然後因著一場意外回到父母身旁,又在國中被送去寄宿學校獨立學習。專科時期,愉快的玩樂最後衝刺考上中興大學。在野戰部隊如何被操練,熬到老鳥後找到空檔自我進修,再去台大攻讀研究所。而如今在縣府忙碌的工作之餘,還到廣州暨南大學讀博士班。一路上的成長過程,你總靠著同學、友人、長官的幫助及自己樂觀進取的態度,不斷突破、精進。 窗外颱風尾急速的雨開始下起,再淡薄的尼加拉瓜咖啡因還是在我的敏感體質下蠢蠢欲動;盡量抵住頭昏、心悸和飢腸轆轆的難受,不想打斷你滔滔不絕地講訴你豐富的生活歷練及生命見解,只為更多認識我尋求已久的心儀對象。但為更清悉理解並記憶你的話語,我終究鼓起勇氣建議換個店家吃點熱食,好讓我的身體可以舒適些。 雨不停歇地下著,撐起兩把傘,剛好給彼此一個安全的距離;在幾次教會單身座談活動互動後,才想起早先就透過電話關懷新進教會的「單身朋友」中,略知你一二。直到今年三月跟神禱告能在陽明山嶺頭山莊的「遇見神營會」與你相遇,我才驚奇祂的安排。 找了家連鎖餃子店,空盪盪的屋內,正適合與你更多的交通。而你竟談起和另位姊妹原本可能萌芽的戀情;因著彼此學歷的懸殊,招致長者們的過度關心,以至於姊妹打了退堂鼓 。也提起你兩年前結束了一段六年的感情,卻仍可和對方作好朋友。頓時,很難面對你對情感的坦然,也許只是你表象的釋懷,也許是我期待你更多的想認識我;然而就在你問起我的感情生活時,我已被你的遲鈍打敗,或我該收拾起自己一廂情願的情感。我只是笑笑的回應:「神會為我預備!」 「耶路撒冷的眾女子啊!我指著羚羊、或田野的母鹿,囑咐你們,不要驚動、不要叫醒我所親愛的,等他自己情願。」我不只一次在MSN上,暗示你,我的心情。而你則在部落格留下你上星期相親後的感受: 現在的我已經愈來愈像隨心所欲的境界了 我也很期待遇見一位好姊妹 但心儀的對象就是還沒出現 或許就要像教會說的一樣 只有多禱告祈求神 我就在想說自己 是不是我太有自己的看法呢 還是應該先改變自己設定的條件呢 但我還是認為 我一輩子相處的另一半 一定是兩人皆相知相惜相愛的 神啊 請給我智慧與判斷的能力 也請為我揀選一位好姊妹 親愛的主啊 請來幫幫我吧 願您傾聽我的禱告 阿們 我知道我現在所能做的就是為你更多的代禱。雨後的藍空竄出朵朵白雲,我們一起穿過永康街,延著新生南路走向捷運回程的路;你問我要不要一起去板橋主日崇拜,我開玩笑的回應:「我可不想被牧師抓去約談呢!」其實我想的是,不要驚動、不要叫醒我所親愛的,請他快快情願吧!更希望我倆的第一場咖啡盛宴為彼此拉開「愛」的序幕!
-
李白的「釣鼇詩」與釣鼇意識
根據瞿蛻園等校注的《李白集校注》(瞿蛻園等校注,全兩冊,台北:里仁書局,1981年。)當中,查找出李白所寫的「釣鼇詩」共計七首如下(按頁碼順序):〈猛虎行〉(頁四六二)、〈贈薛校書〉(頁六一九)、〈贈臨洺縣令皓弟〉(頁六四四)、〈留別賈舍人至二首〉(頁九三八)、〈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懦夫請纓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還留別金陵崔侍御十九韻〉(頁九四二)、〈同友人舟行〉(頁一一六四)以及〈登高丘而望遠〉。 筆者在此就將李白六首有描寫到「鼇」用語的詩作,總稱為「釣鼇詩」。探討其中心寓意主旨,即為其「釣鼇意識」。 釣鼇意識(目前針對李白詩範疇當中的「釣鼇意識」作過探討的,只有收錄於夏敬觀等著的《李太白研究》一書,由李正治教授所撰<李白的釣鼇意識>,台北:里仁書局,1985年,頁557-579。)乃針對李白的「釣鼇詩」的詩作引申而來,本論文將試著深入探討李白「釣鼇詩」當中所呈現的正反兩面意象與延伸意義,並藉由對其「釣鼇」詩作的剖析,進一步歸結出李白「釣鼇詩」的整體價值與內涵蘊義。 在李白這一類型當中的「釣鼇詩」當中,是屬於比較具有強烈負面的諷刺性,根據時代背景而言,正是說明安祿山叛軍以及亂臣賊子的象徵,包括了有〈猛虎行〉、〈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懦夫請纓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還留別金陵崔侍御十九韻〉等詩作。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杜甫‧贈李白〉 杜甫就曾作許多歌贈李白的詩,其中一首說明了李白曾從道士高如貴受「道籙」(道教的文牒或證件),正式成為道教徒。但是李白沒有煉成丹砂,更沒有得道成仙,所以說他有愧於葛洪。 杜甫也曾去王屋山訪道士華蓋君,但未見到,沒有成為道教徒,當然也是有愧於葛洪的了。不過這裏說的「愧葛洪」,主要是藉沒有煉成丹砂的事來說明在政治上都很失意。末句「飛揚」起,回歸到作詩本意,意思是希望李白不要太任性,應該收斂些。飛揚跋扈:豪放不羈,傲視一切。為誰雄:到底為了誰而這樣呢? 而李白的直率便清楚表現在詩創作上,將諷刺語言藉著象徵或譬喻帶入詩句當中,大大嘲諷當政時局的亂世之風。 在〈猛虎行〉與〈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懦夫請纓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還留別金陵崔侍御十九韻〉這兩首「釣鼇詩」當中,將「鼇」代指安祿山的亂臣賊子,「鼇」的負面意象,使得「釣鼇」、「斬鼇」有了更理直氣壯的討伐理由與歌頌揮軍的快意,並完整表現出釣鼇意識的諷刺思想。 釣鼇意識的神仙思想 在李白這一類型當中的「釣鼇詩」當中,是屬於比較具有正面的隱士風骨,面對人生與生命的無奈,體悟出了另一種不得已的達觀與從容,藉由詩句表現理想壯志未酬的慨嘆與釋放,包括了有〈贈薛校書〉、〈贈臨洺縣令皓弟〉、〈留別賈舍人至二首〉、〈同友人舟行〉等詩作。 (一)藉神話自託 「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而五山之根,無所連著,常隨潮波,上下往還,不得暫峙焉。仙聖毒之,訴之於帝。帝恐流於西極,失群仙聖之居,乃命禺彊,使巨鼇十五,舉首而戴之,迭為三番,六萬歲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動。而龍伯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鼇。……於是岱輿、員嶠二山,流於北極,沈於大海……」《列子‧湯問篇第五》 「登高丘。望遠海。六鼇骨已霜。三山流安在扶桑半摧折。……黿鼉無所憑。君不見驪山茂陵盡灰滅。」〈登高丘而望遠〉 上面由李白所寫〈登高丘而望遠〉一詩,「六鼇」典故乃出自《列子》,援用古代神話的「巨鼇舉山」傳說,在渤海東極遠的海中,有岱輿、員嶠、方壺、瀛洲、蓬萊五座仙山,因五山漂無定處,天帝便命十五隻巨鼇用頭頂住,後來一龍伯國的巨人釣走了六鼇,使的岱輿、員嶠兩山失去依憑,沉入了大海。詩中寫出了六鼇已成白骨,其餘三座山亦早已不知去向。 (二)藉贈酬自說 〈贈薛校書〉、〈贈臨洺縣令皓弟〉這兩首「釣鼇詩」作品,明其字面上為贈予胞弟友人,實際上仍為藉詩自況其味。 「陶令去彭澤,茫然太古心。大音自成曲,但奏無弦琴。 釣水路非遠,連鼇意何深。終期龍伯國,與爾相招尋。」〈贈臨洺縣令皓弟〉 〈贈臨洺縣令皓弟〉這首詩,全詩通過典故來寬慰李皓被停官。前四句、後四句各成一景,卻又融為一氣。一開頭前兩句,及引用了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躬耕自適之典。下兩句,再次帶入陶淵明「無弦琴」的「知音說」概念,即「知音說與知音聽,不是知音莫與彈」,說明既無知音,何須彈琴,既無知遇,何須出仕來勉告皓弟。 再下兩句,援引《列子》之典,暗喻著自己想要有「一釣而連六鼇」的企圖,卻在事與願違之下,說明遠大的抱負,難以實申。末兩句,同樣用到了《列子》「巨人釣鼇」之典,意指當時雖然一連釣走六鼇,如今龍伯國我們亦不得尋,歸結全詩,暗喻即使停官,並不值得哀嘆。 文氣層遞的詩境就如同「知音」的三境界,即第一境聞曲而知其意,第二境聞音而知志,第三境默契於心,未聞而知音。在此藉由釣鼇意識的神仙思想,說明了告官無須憂心自擾,贈人也自贈,寬仁亦自寬。 釣鼇意識的侷限與實踐 當針對李白「釣鼇詩」中釣鼇意識的諷刺與神仙思想進行剖析的同時,也發現到了李白釣鼇意識的諷刺與離仙思想的局限性,若李白假使單單欲以「釣鼇」說明個人心境之轉合,大有「大鵬詩」流雲之姿;若李白假使單單欲以「釣鼇」說明個人心境之幽微,大有樂府詩之縈迂回折。 因此,李白「釣鼇詩」在其詩作的創作量上來說,為數並不多,也較不廣為人探討,但就其創作質上,更顯出其特出及其精細,並作仔細推敲,「釣鼇」、「斬鼇」都可相互對應於李白其它詩作中的「大鵬」、「長鯨」、「斬鯨」等,實可視為其意象經營的延續。 「海上釣鼇客」作為李白個人自詡的別名,一方面除了印證其「釣鼇詩」的實踐具現,另一方面,便可以視作李白「釣鼇」詩作與其個人的投射與結合的完美展現,這是在李白其它創作的形象當中,所獨獨具有的特色。 全文藉由分析李白「釣鼇詩」中釣鼇意識的諷刺與神仙思想,從其釣鰲意識的談起,再帶入「釣鼇詩」的文本進行討論,並延伸至李白釣鼇意識的局限與實踐的論述,「釣鰲意識」,乃針對李白的「釣鼇詩」的詩作引申而來。 本論述試將深入探討李白「釣鼇詩」當中,所呈現的正反兩面意象與延伸意義,清楚呈現李白「釣鼇意識」的創作特性,與這組意象經營的重大意義,更可歸結出李白「釣鼇詩」的整體價值與內涵蘊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