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從記憶中尋找回憶
再過三十分鐘左右就要抵達尚義機場,坐在飛機上的我,望著一片無邊際的汪洋大海,腦子裡慢慢回想起七年前的記憶,的確,那一年的金門生活,讓我印象好深刻。 那一年是我和其他高中同學一起考取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金門分校,我們四位就這樣浩浩蕩蕩的到達金門。因為我們都是第一次到金門,所以金門所有的景物對我們來說,吸引起我們的好奇心,讓我們迫不及待的想快點認識金門。拿著金門地圖,我們四個人趁開學前好好的先看看這個島嶼,不論是翟山坑道、古寧頭戰史館、八二三戰史館、太湖、太武山等等,這是我們必到的路徑,但真正好玩的,當然是我們自已去尋找樂趣。 我們在慈湖看流星雨,在尚義海邊比賽挖螃蟹,無聊時也常到慈湖看星星吹海風,在路邊和正在大便的牛合照,在金沙或到酒廠附近都會聞到高粱酒味,在路上常騎機車壓過高粱稻穀,在路邊旁常看到一大片金黃色油麻菜籽的田地,夏天可隨處聽到蟬鳴,還有找出全金門的風獅爺。雖然我們不懂鳥類,但在金門真的看到好多特別的鳥。也常爬上五虎山大喊:「我是世界第一」。到考試前,就愛跑到金城圖書館讀書等。 想著,飛機即將降落尚義機場,看到最熟悉的一大片紅土,當然也很期待看到那些在回憶中出現的老朋友。
-
●自然札記38 蜉蝣幼蟲
將近五十年前,我們家從現在的台北市東區搬到新店。那時新店還是鄉下,除了碧潭附近的一條小街,四處都是田野。大約搬家後的第一個星期天,我挖了幾條蚯蚓,到碧潭下游釣魚。水中魚兒成群,但都不上鉤。我正在納悶,一位牧童牽著一隻大水牛到河邊喝水,他見我用蚯蚓作釣餌,就用台語對我說:「釣溪哥要用水蟲,你用蚯蚓是釣不到的。」他說著,從水中抓起一塊石頭,只見朝水底的一面,有好幾隻黑褐色、長有尾鬚的水生昆蟲。牧童指著這種我從沒見過的蟲子對我說:「這就是水蟲,溪哥最喜歡吃水蟲。」 從那天起,我學會用水蟲釣魚,每次都能滿載而歸。後來讀了昆蟲學,才知道水蟲就是扁蜉蝣的幼蟲。扁蜉蝣幼蟲對水污染特別敏感,所以當年我釣魚的地方已經見不到牠們了。 環境指標生物 水生昆蟲常用來做為環境指標生物。舉例來說,扁蜉蝣、石蠶、石蛉的幼蟲即使在輕度汙染的水裡都不能生存,所以只要看到這些昆蟲的幼蟲,就知道水質沒問題。輕度、中度汙染時,可以看到水蠆和其他類別的蜉蝣幼蟲,嚴重汙染時,水裡就不會有任何昆蟲了。
-
開心北京行
年初三ㄟ,兩位美麗的傣族姑娘放棄返鄉「休年假」的機會,繼續留守公司「拚經濟、拚業績」。首先她們自我介紹是來自「山高雲霧多」的雲南,又說「雲南」是一個「靠茶來發展經濟」的地方。 接著教我們兩句「傣族話」,那就是女生叫「搔多麗」(記得「搔首弄姿」多美麗就好!)男生叫「貓多麗」(記得「那隻『貓』兒不偷腥」喔!)啊,憑我的聰明才智,兩句簡單好記的傣族話很快就朗朗上口。 然後拿出一高一矮兩個「杯子」考我們說:「那一個是男杯?那一個是女杯?」哇塞,杯子也分「男女」喔?真是「太神奇了」!大家紛紛「以杯子的外型」在做「推論」,一致認為少數民族有「男尊女卑」的觀念,那「瘦瘦高高」的杯子肯定是高高在上的男生在用!而旁邊那「矮矮胖胖」的杯子一定是每日操勞家務兼上山下海的女生在用囉! 好,買定離手,答案揭曉可大爆冷門的「沒一個人說對」。高個子杯是女生的,喝茶時要用纖纖「蘭花指」優雅的拿著喝,矮胖杯是男生的,喝茶時要用「握拳」拿著喝,而男生握拳喝茶又意味著「大權在握」!啊,喝個茶也學問多多,「茶藝、茶道」也是一門學問呢! 說好了「杯子」後順便提一下她們傣族的「優良傳統」,那就是「打死不離婚」,結婚了就是要做一生一世的夫妻,終身不得「解約」(是否有點可怕?所以婚前千萬千萬要「睜大眼睛」)。 然後又回到「茶」的主題來。說「高山雲霧出好茶、好茶講究出生」(出生就是茶的年份),市售「普洱茶」良莠不齊,有的30元買一大堆,有的5000元買不到茶磚的一小角。說來說去總歸一句,這裡的茶「如假包換」。
-
●浯江詩選 瘋狂與沉靜
沉靜是一個人的孤獨 瘋狂是一群人的孤單 你選擇沉靜還是瘋狂 瘋狂只是掩飾內心寂寞 沉靜卻能淡化心中落寞 在人群中沉靜顯得孤癖 但,有其他歡笑彌補 在瘋狂中麻痺自己 沉靜中自憐自艾 短暫而非永遠 適度瘋狂可宣洩情緒 適時沉靜可淨化心靈 你選擇瘋狂還是沉靜
-
愛,飄洋過海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又將來到,看看市面上有迎接母親節到來而做的各種行銷活動,校園內也正著手準備親職教育等相關活動,當然,我們家也有一點這樣的氣氛。去年,媽媽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母親節,她遠赴馬來西亞去送外婆走人生最後一程,就在母親節前夕,這樣的感受只有身歷其境的人才更深刻! 今年,為了一圓媽媽在外婆忌日前走一趟的心願,家中動員老大哥、老大姐陪她前往,當然,這一回媽媽的心情肯定又不同,看她行前的準備就知道,他們帶去的伴手禮可是有別於他人,而每一樣都別有意含。 前陣子我難得跟團去大陸廈門參訪,媽在我出發前就交代要買「海蚵乾」,說是金門賣的比較貴,我也把買這東西當成了一項任務,此行必買的東西,為什麼非得買它呢?她一直記得二舅那年自馬來西亞回來時,一直在找它,堅持要買它,可是最後好像沒買到,一晃眼,又是數年匆匆過;還有,金門貢糖,她買了一大堆零售的,在動身前一晚,把它們全部倒在桌子上,一樣一樣的分,共分成了九堆,想來是要給誰都算好了吧!看她那麼謹慎,我不敢插手,後來再一堆一堆裝進袋子裡,可惜店家沒提供袋子及箱子,後來要黏封時,她問我怎麼辦,我想到了我們家以前古老的方法,用鐵尺加火,結果是我拿著尺固定袋子,媽拿著蠟燭,我們小心翼翼的合作完成這份神聖的工作,大功告成,頗有成就感的! 還有酒,金門的高粱酒遠近馳名,她本來只是拿兩瓶去可以一起喝,後來電話那頭說小阿姨也要到機場來接,她可是新加坡某工廠的老闆娘,於是媽決定又要多帶,真的是考慮周全。想到外婆忌日當天,一大堆子子孫孫會齊聚一堂,還包括這群從金門家鄉來的親人,雖然她老人家生前早已是他鄉成故鄉,見到媽媽等人想必會格外開心吧! 其實媽這回還有項特別任務,去年外婆走的時候高齡九十七歲,而相隔不到數月吧!住在山外的姑婆,也就是外婆的小姑也走了,是九十四還是九十五歲,那一次我們打長途電話告知在星、馬的舅舅、阿姨們,後來他們交代媽先代墊奠儀,這回她帶了毛巾去,有的還是我拿回來質料比較好的毛巾,她看了滿意從中抽換的;另有一個東西,那是去年外婆走了之後,媽在清明節前到廈門找三姑時錄的,有關外婆的,要拿去「褱」給她其他的弟妹聽,媽的心思夠細,她一直是拉住那風箏的手! 啟程前,媽一直在點點滴滴的交代我事情,因為正逢村中廟裡作醮,因為我下班常常是比較晚,她一再告訴我門窗要關好,拜拜用的金箔份量,有趣的是:哥在菜田裡打好一桶桶的井水,媽提醒我回家要去澆菜,別讓它們枯死了,而哥也再次吩咐我,要記得幫樓上的那些盆栽澆澆水,他們出門,我倒是成了必然的接受任務者,那是他們認為重要的事。 鄰人提醒媽此行最好要拿回一個「紅圓」,應該是有意思的吧!我也準備那台久被我冷落在一旁的傳統相機,讓哥可以隨時拍照,照下久久會面一次的親情! 我們的愛飄洋過海,有人說我們真有心,但是我想,我們只是重感情罷了!誰管它走這一趟要花費多少呢?只是過得有意義就好了啊!像這樣,不為旅遊而旅遊,只為圓一個夢,人生不是苦短嗎?就像媽媽一樣,身而為金門人,但「娘家」似乎早就搬到了國外,一生見娘家的人能有幾回呢?大部份時間只是相思在心底,有機會再見親人,我們做晚輩的,怎麼會吝嗇那身外之物呢? 我正想,如果暑假有空,我可以陪媽去住一陣子,我也可以藉機好好放鬆這顆緊繃不得閒的心,只是。那還得要天時、地利、人和才行啊!
-
重拾父女情
當我還住在母親的子宮裡頭,母親就飽受父親凌虐,只要三杯黃湯下肚,當小學校長的父親舉止完全變成一個狂野之人,抓起母親的頭髮就往牆壁上摔,並頻頻飽以老拳,母親忍痛求饒道: 「你要打可以!但不要傷了肚裡的孩子!」 父親果然照著母親的話,對她的肚子收了手,卻把一股氣出在母親的頭上,一隻榔頭般的拳頭,不分青紅皂白的往豆腐腦般的頭殼捶打,從那次以後母親就從沒再醒過,父親天天跪在病床邊懺悔,流盡了男兒淚,一把眼淚一把鼻涕道: 「妹子啊!是我的不對,不應傷害妳,該睡去的人是我不是妳啊!………」 一旁的護士不忍忙著扶他起身,父親卻哭得悽烈斷腸,把一整排所有病房都給哭醒了,卻哭不醒昏迷中的母親。於是幾個年輕的婦道人家陪著父親一塊哭。母親的病房天天刮起寒風淚雨,持續了月餘。 幾天後母竟生下我,那簡直是奇蹟啊!我被父親激動得擁入懷中,想到人生活了五十載頭一遭有了自己的親骨肉,父親再度老淚涕零,熱淚濕遍了整個胸膛。從此我便交由奶奶撫養,父親放學後哪也不去,就回家來逗我開心,從此即斷絕了我和母親之間的關係。 在奶奶的遊說下,父親認識了鄰村一個教畫畫的老師,對方亦是守寡之人,膝下猶虛,兩人一見鍾情,不出一個月共結連理。 就在父親席開百桌歡喜宴請賓客的同時,又有誰知母親正躺在病床上獨自殘喘努力呼吸著,也許老天爺要母親知道事實真相,父親婚後的短短七天內,母親因多重病發症撒手人寰,結束了短暫的三十五年人生……… 小時候我最喜歡喝父親做的麵茶,只見他將麵粉、砂糖及白芝麻等倒進鍋裡大火快炒,炒香後沖進滾水,再呼嚕嚕的攪個兩下即熱騰騰的端到我面前享用。 「小心燙嘴喔!」父親每每叮囑我。 看我一勺一勺地吃得香甜,父親笑得更開心,便拿起相機對著我猛地按下快門,見到我臉上的滿足感,似乎已成為他生活的重心了! 隨著日漸成長,懂事以後的我思緒卻起了奇妙的變化,看到男生會激起莫名的反感,甚至有股忿恨之氣積悶胸口,這點頗令我苦惱。 那天咖啡喝多了,晚上一夜未眠,我走了趟父親的書房驚見其忘記收起的日記,在大致偷瞄了會後,終於知道原來我的忿慨由來自母親的子宮。當年父親三天兩頭對母親施以老拳,無形中就已結下我憤怒的種子。父親與母親根本沒有愛情,母親年幼差點溺水死在溪裡,是爺爺拚了老命將她從鬼門關前撿回一命,外公為了答謝爺爺的救命之恩,因此將母親許配給父親。 父親的日記讓我從此以後罹患嚴重的憂鬱症,那時正值叛逆時期,我被父親視為頭疼人物,他雖百般的順從我給我最好的,我仍頻頻和他唱反調,並咆嘯著: 「我的命是母親給我的,你憑什麼管我?」 課堂上昏昏沉沉,老師講得我隻字未懂,功課一落千丈,回家更不願看父親一眼,看到他,就令我想起死去的母親。那視我為拖油瓶的後娘,她正想早點攆我走,適逢奶奶過世,我順理成章地成為逃家的小孩,離家前一刻,生平終於見到父親難過得掉下第一滴眼淚,我亦無動於衷,尤其想到他當年對母親的惡形惡狀,他的眼淚反而令人越發的嫌惡與造作。 於是我去城裡找工作,不出幾天幫人賣起水果來,持續幾年下來掙得了難得的經驗和本錢,後來自己擺攤賣起了水果,事業越做越大,最後和人合夥開店,生意做得有聲有色,我已走出兒時的不快,就連父親當年的長像也難以勾勒出清晰的輪廓。 在客源絡繹不絕中,接下來的日子,城裡接二連三出現新來的水果攤,由於競爭激烈,對方削價賠賣,在入不敷出下,我的水果店只有等著關門大吉的份了,就在關門前夕的這天有位太太上門來買水果,驚喜之餘我說了:「要買多少價錢隨妳!」 「我不是來買水果的。」對方答。 「那妳是………」 對方一雙眼睛凝視著我出神:「喝喝..對不起!您容我說,我覺得您跟我們院裡的一個義工伯伯長得挺相像的。」 我裝做沒聽見,繼續準備收攤的工作。 對方仍不死心:「嗯…您要不要來我們院裡一趟,他正在到處找她的女兒呢!」隨即丟了張名片後低頭離去……… 「愛家安養院………」我瞄了眼後不屑的把名片丟進垃圾桶裡。 隔天,我來店裡繼續未完的工作,適逢寒流來襲,身子骨冷得直打哆嗦,剛好見到有人推著麵茶車經過,於是我馬上叫了碗麵茶來喝。 「嗯....老伯啊!好喝!這碗麵茶暖到心窩裡,真是道地的好茶!做您的子女可真享福,因為它好有爸爸的味道啊!簡直跟當年我父親炒得一樣好喝啊!」 一頂斗笠把老伯的臉壓得低低的,對方神色似乎不太對勁。 「怎麼啦?您還好吧!是不是冷到了?」我輕掀起對方的帽子好心問候,赫見他眼眶泛著淚水,老伯竟然哭了!曾幾何時,我竟會對一素不相識的老人家動了真性情,當下,那彷彿來自父親的模糊味道自體內莫名回溫開來,它是如此的真實又憾動人心? 老人家難為情的看了我一眼哽咽著,那五官又那神韻,再度喚起久違的當年父親輪廓啊!我站在一旁啞口無言講不出話來!老人家變黑了,人也矮了,滿頭的白髮走過了歲月的風霜,臉上層層疊疊的皺紋卻難掩如今老來的慈顏。雖然我從不認同「父親」二字,不過,它卻像極了生命共同體般,在十多年後的今日屈服我認同這個事實。 冷不防,老人家的錢包掉到案臺上,一疊相片全撒了出來,兒時吃著麵茶的相片歷歷在目……… 「是爸爸啊!?」於是我大方的握緊他顫抖的手。 「找到妳了!………」他語帶哽咽。 我噙住淚,彼此盡在不言中……… 這個夜晚,天空流竄著刺骨寒風,而我的心卻滿溢著暖洋,父親幫著我一塊收攤,同時透露個小秘密,原來啊!是安養院的護士跟他打小報告,他才會找著我的。並且自我離家出走的這段期間,他從未放棄找尋我的行動,在後娘李媽五年前因乳癌辭世後,父親不甘寂寞,遂跑到安養院來當義工,這段期間仍苦思我的去處,後來突起個念頭,那便是做我最喜歡吃的麵茶,然後一邊推車販賣一邊尋找我,如此日曬雨淋走遍大街小巷一晃眼已五年多。 「爸爸!現在您可以歇腳休息了!下回換我開家店來賣麵茶,讓我來養你啊!」我附耳道。 見到父親笑開了眉,我再度感動得熱淚盈眶,同時感謝上蒼讓我找回失落的親情,原來親人的健在是人生多大的福份啊!
-
●自然札記37 貓咪和白頭翁
五月間有一天,一大早就被白頭翁的聒噪聲吵醒。寒舍位於郊區,白頭翁前來造訪不足為奇。但這天的情形極不尋常,從五點多吵到六點多,一刻也沒停過。六點半左右,我下樓拿報紙。一開門,我們的貓咪就含著一隻灰褐色的小鳥閃進門來,我立刻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 每年春夏之交,我們的貓咪都會咬死幾隻正在學飛的雛鳥。狩獵是貓的天性,所以我並沒有責備貓咪。我把那隻小白頭翁從貓口裡搶救出來,已經奄奄一息,過不多久就死了。然而,那對白頭翁並沒有忘記喪子之痛,直到我上班的時候,還在寒舍的牆頭和電線上跳上跳下,不住地哀鳴。 接下去的兩三天,那對白對翁一直在寒舍附近盤旋,而我們的貓咪卻在小院子的籐椅上呼呼大睡,已經完全忘記牠幹的好事了。 小殺手 貓咪聰明乖巧,又帶幾分慵懶,讓人格外疼愛。可是,您想得到嗎?貓咪是個天生的小殺手。除了捕鼠,也捕兔、蛙、蜥蝪、蛇和鳥,總之,凡是比牠小的動物都捕。Discovery 頻道曾經報導英國一戶人家的貓,牠捕到的動物都帶回家,主人把那些獵物放進冰箱,一星期的獵獲量竟然可以擺滿一桌!我還看過一篇報導,每年慘遭貓吻的鳥類竟有數億隻(確數已記不清)之多。
-
開心北京行
而說到「顏色」時,小任「特別興奮」,他「不打自招」非常「坦白」的說了:「我的眼睛只有對2種顏色有興趣。」頓了一下後又說:「那就是『紅色』和『藍色』………。」話未說完,全車的人好像都在按「搶答鈴」似的,齊聲說著:「紅色的『人民幣』,藍色的『新台幣』!」說完,全車又此起彼落哈哈「笑成一團」。 而我倒很佩服小任真有北方人的豪爽,一點都不「隱瞞」自己那見「色」心喜的愛好與習性! 兒子 話說導遊小任,其實也很混。對於旅遊景點的種種一切,並不是每一個地方都給你「做很詳盡的介紹」。他倒是很喜歡聊天、很八卦,更喜歡說笑! 這一天在車上他又笑咪咪地「發言」了,他說:「哎呀,我發現你們都是『有本事之人』呢!」啊,怎麼說呢?大家都在「疑惑」,沒頭沒腦的一頭霧水………。「因為,你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每家都有『兒子』。」想了想算了算,對喔,我們「每一家」真的「都有兒子」耶!正在「喜形於色」時,小任又說了:「我們北京人說生兒子是『好聽一陣子』,而生女兒呢?是『好聽一輩子』!」對ㄛ,有道理哦!生了兒子大家給你「恭喜」一陣子,恭喜你生兒子了,生了女兒是成天「喊爹叫娘,爹親、娘親」的真的是「好聽一輩子」。啊,記住喔!「經典名言」哦! 接著,小任「有感而發」地繼續說著:「小時候孩子管叫你『爸爸』,長大後你管叫孩子『爸爸』。」看來小任是也「體驗」到「現代父母」的「難為」了。小時候你供養他,只為了他是你孩子,長大了,父母還得盡心盡力,有求必應,他要什麼,你就得給什麼,全力配合他的需求,真的都變成了「孝子」管叫孩子「爸爸」了。啊,這是什麼世界啊?時代為什麼變成這個樣?啊,忘了問小任的孩子有多大了?是好聽「一陣子」的還是好聽「一輩子」的? 喝茶 到「茶博士」去飲茶、喝茶、品茶?啊,隨便啦,都可以啦。總之就是把它當做去喝「免費」的「飲料」就是了(啊,完全沒品味)。到了門口,我們一票人魚貫入內把左、右兩邊及中間的位置都坐滿了,小小的「茶室」一下子顯得熱鬧非凡。
-
●我的監獄生活 滿月感言
二○○六年末,○七年初時,真是寒冬來臨,在我屆近甲子人生中,亦算是寒冬來臨。因官司三審定讞,馬上收到傳票,強制執行入監服刑,至此心境真是「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余心」。但事實就是事實,祗得進入「金門監獄」開始學習重新做人,人生另一個生涯,亦可謂是進入「人生社會大學」。 按例第一週是新生訓練,入伍時就是「新兵訓練」,其目的就是讓你適應新環境,當然新的截然不同環境,整夜難眠,口不嚥食是正常的習慣,亦是理所當然,種種難以適應,在所難免。 可是由於我們慈愛的典獄長及各位長官,不辭辛勞,不畏寒冷的天氣,全天候噓寒問暖,完全以人性化的管理機制,來感化我們。直至今日恰為滿月,在這月當中,個人點點滴滴,冷暖在心頭,銘記在心,不得不提筆書寫,用以表達對典獄長及各位長官的敬意。 首先進入監獄就有恐懼心理,受到影視片「監獄風雲」劇情的陰影,心中早有畏懼、恐怖、不平衡的心理,但入獄後二週左右,這心理障礙已慢慢摒除了,完全受獄裡長官及同學愛顧之下,很快的已漸漸適應了,心恢復平靜,忽有將在獄裡生活點滴、實情,告知所有關心我的親朋好友、同學,好讓他們放心。首先,在獄裡飲食方面,早餐有麵、饅頭、豆漿、稀飯,每日不一樣,中晚餐,三菜一湯,可說營養豐富又均衡,我同房同學不到一個月增胖五、六公斤。 在起居部份,早上七點準時起床,早點名,梳洗一番,用餐後,禮佛誦經完成後,再依據各人專長如麵線班、木工班。我是一無所長,祗好到金紙加工廠,工作輕鬆,沒有壓力。到了中午十二點午餐,午睡到一點廿分,點名後再依興趣,有書法班、讀書會、英文班,都有義工老師來教導,陶藝班的作品陳列在陶藝教室,真的比金門陶瓷廠還好。到了下午四點運動半小時,開始洗澡、洗衣。用完晚餐,靜坐默唸「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我現在會唸了。)接下來晚自習、練書法、看書等等,怪不得受刑人有人參加大學聯考,會金榜題名,就是利用這時間在用功唸書,到了晚上九點半就得上床睡覺了,這樣的一天作息。 至於保健方面,每星期一身體檢查,也就是所謂看醫生,有病就拿藥治療,還必須驗血、驗尿,像我血糖太高,剛入獄達三百六十二,現已降到一百七十左右,等我出獄時,已將糖尿病醫好了。這樣的非常「人性化」的管理,可說是全國唯一至善至美的監獄,怪不得有好多同學都是由台灣轉監過來,每一同學都對「金門監獄」讚美有加,這完全要歸功我們英明慈祥的典獄長的領導及各位備極辛苦的長官。 因此,各位同學應深深體會到,好好檢討過去,讓過去的昨日死,好好的把握現在,深思懺悔,充實自己,鍛鍊強壯體格,好好的規劃將來出獄後,作為一個社會有用之人,才能報答獄裡長官的辛勞。我原本打算滯留大陸,很慶幸沒有這樣作法,否則後悔莫及。因經過這個月的沈思,逃避不是長久之計,勇於面對,才是解決事情的辦法。因為今天你入獄服刑,就會有出獄的一天,而且腳步愈來愈近了。畢竟一味的逃避,絕對不是上策,要有勇氣面對現實。 但是「入監服刑」,絕不是件「名譽」的事,亦絕對沒有「自由」可言,然而「自由」是無價的、是可貴的,所以歸根究柢,做人還是必須奉公守法,謹言慎行,規規矩矩,才是上上之道。
-
●浯江詩選 叢青軒印象
龍柏不見了。 南洋杉不見了。 梧桐不見了。 金露不見了。 山茶花不見了。 馬櫻丹不見了。 七里香不見了。 鐵樹不見了。 秋海棠不見了。 繡球花不見了。 一串紅不見了。 虎尾蘭不見了。 萬年青不見了。 薔薇不見了。 烏鐵不見了。 陳育回不見了。 劉培樨不見了。 東廂房的武士刀不見了。 金門精神不見了。 戰地政務委員會不見了。 民防自衛隊不見了。 衙門不見了。 只有照壁還在。 只有老總統沒去時雷劈過的榕樹還在。 只有木棉還在。 只有浯江街53號還在。 只有總兵署, 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