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霏小說〉吻痕
她愛在他的脖子留下深深的吻痕,說這是愛的草莓,卻常使他去學校時得穿套頭毛衣,困擾不已。 然而,他還是愛她的。雖然關於她背叛偷吃的傳言從沒斷過。那天他生日,他說有事不能陪她過,他索性一個人上街消磨時間。等紅燈的時候,他在馬路對面看見她。她和一個女孩子在一起,手牽著手很親密。 ‘是不是想給我驚喜特地瞞著我出來買禮物呢?’他想,高興的打手機給她。 手機響了,她從背包拿出來,看是他的號碼又丟回背包去。他再打給她一次,她接了,騙他在家裡。他不知道她為什麼要騙 他,但後來,他明白了。 他看見………她,和那女孩,接吻了。 妒火,在他眼中點燃。 他忽然發覺,之前再多的吻痕,都不如眼前這個吻更像傷痕。
-
《浯江詩選》太武山下─哀亡靈
他們靜靜躺著 不再張開疲憊的雙眼 任山風翻起 翻起那思念的一頁 想慈母髮上盤的那團雪 想嚴父額頭皺的那條溪 想嬌妻繡花鞋上的那朵花 想稚子咿唔口中的那聲爹 他們靜靜躺著 不再張開疑惑的雙眼 讓烏雲鎖住 鎖住那沒有答案的答案 是什麼樣的槍管必須噴出一堆火 是什麼樣的刺刀非得染上一片紅 是怎樣的吆喝要把枯骨堆成一座山 是怎樣的命令能把鮮血匯成一條河 他們靜靜躺著 不再張開鄙視的雙眼 當細雨飄過 飄在冰冰涼涼的墳上 笑冷冷墓碑鑴刻英雄 笑厚厚石板堆砌烈士 笑袞袞權貴虔虔膜拜 笑漫天風塵飛揚歷史的悲哀 他們靜靜躺著 說不出口中的那句話 他們靜靜躺著 唱不出心中的那首歌
-
柚花三月
「姐那之後,一整天都不說話,連大門也未踏出一步。父親憐惜她、母親心疼她,就是二叔、二嬸他們,在大宅院裡的每個人,也都小心翼翼地,避免任何一句刺激姐的話。後來,七、八個年頭過去了,姐靜靜地守在後院的房間內,仍然是連大門也未踏出一步。」 「七、八個年頭都沒出大門,就在這棟大宅院內?」我有點不相信、也有點納悶的問。 「的確是如此。除了前院這個西側小門。」爺爺補充說明。 「那也是柚花盛開的季節………,淡淡的柚香從前院飄到後院,姐會一大早就步出西側小門,對著一樹的柚子花,默默不語。柚花開了,高高掛在油亮的大片綠葉中,姐只靜靜地站在滿是柚花的柚子樹下。偶而,朝巷子的另一頭引領企盼。柚花謝了,一地雪白的花毯依舊如昔,姐常不自覺地流下淚來。雖然那時年紀小,我還是可以感覺得出來──那是悲傷的淚水。」 柚子花開,徐家大小姐就會出現在柚子樹下。如今,又是柚花盛開時,也許我有機會看見她了………。明兒一早,我可別再貪睡了。我心中如此提醒著自己。 「其實,那個時候的寶珠也還好。只是不出門,話也少了。見了我,也還是爺早、爺好的,一切都一如往常。不是嗎?明珠。」 「沒錯。爺,您是看著我們長大的,天天和我們生活在一起。有誰能比您更了解我們?可是,從那件事情發生後,左鄰右舍、親朋好友,好意關懷的雖然很多,卻也有不少人開始閒言閒語的。什麼命中帶剋、精神出了問題………等等。真讓人受不了。」 「有什麼問題,寶珠會有什麼問題?對人有禮,說話從來也不顛三倒四的。怎麼個不正常?那些人真是奇怪。」
-
橙黃色的音符
第一次在校園觀看到密密麻麻的樹枝上,結著一小顆一小顆棕褐色的小小花苞,兒子被高聳入雲的木棉樹吸引著。兒子興奮地說:「那一顆顆像核桃巧克力的果子是什麼?」兒子因曾經患牙疼,痛得他警惕自己:不能吃糖,不能吃巧克力。兒子也很有定力,一概敬謝不敏。這時,兒子也不掩其色,流露出欣喜愉悅的表情繼續說著:「那一顆顆黑黑的小圓圓,好像五線譜上跳動的音符喔!」兒子將他內心曾有的「甜蜜蜜」滋味,透過聯想表現在實際生活當中。將他生活裡所接觸的音樂,透過聯想直抒心靈裡的單純夢想。 這六株木棉樹矗立在校園門口旁,不若五彩繽紛的杜鵑花詫紫嫣紅,不及一團團彩球似的非洲合歡引人注意,更不像鞭炮似的一串紅熱鬧非凡。它不與世爭,彷彿遺世獨立,獨不見它飄香,只瞧它傲視群芳。卻讓兒子尋找到生活裡的美感,有一種「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距離美感。原來我常認為的「常態」完全佔領了我的意識,「常態」以外的形相便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原來經驗日益豐富,視野也就可能日益狹隘。兒子的天真無邪,就在偶然間發現事物的美,而我天天見到的事物卻未窺其堂奧,誠如叔本華所言:「丟開尋常看待事物的方法」也許我就不會凝滯於事物的形相,超脫距離而擁有對事物美感的體驗。 學習鋼琴,一直是兒子很大夢想。在他三歲時,第一次到嘉義拜訪大姑姑。兒子看到兩位姊姊輪流彈鋼琴動人的模樣,竟也架式十足地彈起黑白相間的琴鍵——鏗鏗鏘鏘隨意彈著單調音符,錚錚鏦鏦流瀉著不成調的曲子。兒子一副自我陶醉的模樣,沉浸在自己的「悠揚琴聲」裡。我們也不忍心打斷他所編織的琴音夢想,仍然讓他胡亂彈奏或間傾身高歌一番。忽然間,兒子往後倒栽「口通 」一聲,哭了起來。他仍堅持要再彈奏,爬起來縱身一躍,又叮叮鼕鼕彈著另一首無名曲。兒子意氣昂揚,間些低聲沉吟,有一種渾然忘我之境。 今年過年,兒子仍然記得前年暑假,在大姑姑家發生的「鋼琴事件」,兒子說他很想學鋼琴,而我靜默不語,靜觀其變。最近我又聽到兒子在叨叨絮絮講著學鋼琴的事情,兒子說著:「媽媽,聽說學鋼琴,人會變得更聰明喔!」我發現兒子長大了,其實他只是幼稚園中班的孩兒。他的學習機會是不是要幫他掌握呢?這讓我思考到:「生命裡錯失了什麼?是不是因為蹉跎的緣故?又能不能找回來呢!」一種遺憾的美感是不是也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發生。 鄰近兒子就讀幼兒園的音樂教室如雨後春筍。下班之後,我們仍一如往常經過幼兒園附近的音樂坊,那不時傳來的鋼琴樂音「錚錚鏦鏦」,縈繞耳際不已。兒子突如其來大聲叫著:「媽媽,就是這裡!就是這裡!我要來這裡彈鋼琴。」我仔細一瞧,赫然發現音樂教室的門前,也有一排木棉樹。那一排木棉樹上的密密花蕾像是百花齊放的模樣,追逐似地綻開所有橙黃色的花朵。意恐誰遲些花開,就將與塵土化為春泥,而朵朵意氣飛揚似地爭妍比美。原來兒子早就觀察到大自然的現象,也能夠進一步以聯想力發揮創意。兒子將木棉樹上未開的棕褐色花苞與音符做一連結,而木棉花燦爛繽紛,竟是音符譜成樂歌的曲子。兒子的想像世界,是我意想不到的生活美感,這樣的美感給予我很大的啟示:大自然賦予了許多豐富的意象,讓我盡情發揮創意,也得到生活情趣的美感。我讚歎大自然造物的鬼斧神工。 欲擁有音符的美感,從生活裡出發去尋找屬於自己的音符,那並不是一件難事。我常常鼓勵兒子去發現大自然裡的奇花異草,無論是上學與放學途中,或是在學校裡。眼前亮麗得有些闌珊的嬌紅嫩綠與燦爛濃郁的世界,或是飄忽得有些失落的雲繞霧鎖與雷電風雨的疾馳,也都能變成我們賞心悅目的對象。一如宋詩云:「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的悠遠意境。在空間靜謐、閒適片刻中,我體會到萬物靜觀皆自得,暮春時分的晚來興味。當我的生活被瑣瑣碎碎的情事干擾著,是不是該去尋找生活裡的美感?尋找生活裡的共鳴?把生活找回來,便不再有挫折;把美感找回來,便不會有遺憾。只要我懷抱一顆素樸的心,相信我也會像兒子一樣,發現生活裡處處是音符,時時擁有曼妙的樂章。
-
陳漢平黃克全楊樹清吳鈴瑤四家入列閩南籍知名文化人
●陳漢平等四家列閩南文化人 今天是五四文藝節,屬於文藝人的日子。金門陽翟籍的留法博士,義守大學副教授陳慶瀚,自中國大陸官方網站取得一份「發揮台灣閩南籍文化人士積極作用─當代台灣閩南籍文化人士簡介」的資料,共有林語堂、余光中等十七人上榜,其中金門籍文化人就佔了四位,排列順序是:陳漢平、黃克全、楊樹清、吳鈴瑤。這份資料記載:「在台灣生活著許多閩南籍文化人士,其中有享譽海內外的學者作家,也有台灣地區頗具影響力的知名人物。他們成長於閩南,與閩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他們又生活在台灣地區,受到台灣大眾的擁戴、敬愛甚至某種程度的追隨………當代閩南著名文化人士有兩人:林語堂和余光中。其他知名文化人士又可以分為三項,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生的閩南文化人士,如子敏、林貞祥、龔書綿、雪韻、陳其茂、楊思諶等六人;上世紀四十年代前後出生的閩南知名文化人士,如謝霏霏、黃碧端、李舫、呂大明、于墨等五人;金門籍知名文化人士,如陳漢平、黃克全、楊樹清、吳鈴瑤等四人。」被中國官方列入當代台灣閩南籍文化人的名錄四位金門人,都在金門出生,兩人居美國,兩人居台灣。陳漢平一九四九年生,美國加州大學電腦博士、南加州大學電機系教授,曾主持美國太空總署「星戰計劃」第五代電腦設計工程,著有《誰怕電腦》、《生活方程式》等多種,黃克全一九五二年生,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吳濁流文學獎等,著有小說集《太人性的小鎮》、詩集《兩百個玩笑》等九種;楊樹清一九六二年生,報導文學作家,曾獲聯合報及時報報導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金鼎獎、文學獎章等,著有《番薯王》、《金門島嶼邊緣》等二十一種;吳鈴瑤一九五一年生,美國加州大學比較文學碩士,曾獲文藝獎章,著有《洛城隨筆》、《幽默伊甸》等四十三種,現任北美華文作家協會北加州分會會長。黃克全與楊樹清,現亦是《金門日報‧浯江夜話》專欄作家。 ●栗國軫投書遠見為金門發聲 二○○六年四月號《遠見雜誌》推出游常山、張元祥深度專題報導「金門,兩岸第二春」後,引發熱烈回響,五月號刊登了栗國軫一篇發人深省的讀者投書〈金門應更有機會國際化〉:………雖然金門在一九九二年戰地政務就解除了,但政府一直用舊思惟實施二○○一年後的小三通政策,反而諸多限制。讓人不禁想問,為什麼台商必須經過港澳才能入境大陸,而不讓金門賺個商機?『寧予外人不給家奴』,難怪李炷烽縣長會有這麼大火氣向中央嗆聲。當執政者執意用鴕鳥心態治國,但事實上,金門居民相信自己更有機會國際化。當加拿大魁北克全民公投範例觸動了金門人尊嚴的底線時,誰知道下一步會有多大的變化?」 ●王錦華為壹週刊瞄準李錫奇 甫結束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七十‧本位‧李錫奇——走過台灣現代藝術五十年」,李錫奇被《壹週刊》給「盯上」了!《壹週刊》派出記者王錦華及攝影記者一行,自四月五日畫展開始至四月二十一日李錫奇回金門,一路緊追李錫奇,過程中,還在金門縣政發展研討會的晚宴上撞見與會的前行政院長郝柏村,郝伯伯聞《壹週刊》而「色變」,趕緊閃人。其實《壹週刊》這一回不是挖八卦,而是要以五頁《非常人語》專輯、正面深入報導李錫奇的藝術故事;李錫奇被王錦華的專業精神感動,談了很多不為人知的成長「秘辛」,訪後又希望她「有所保留」。第一屆台南藝術大學研究所畢業的王錦華,就讀彰化女中時,金門籍畫家陳瓦木是她的美術老師,去年六月詩人鄭愁予落籍金門,王錦華遺憾沒跟上,這一次因為瞄準李錫奇,圓了首度踏上金門土地的夢。 ●張清忠公子結婚喜帖有創意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工務建設課課長張清忠,拜油畫家梁文勇等人為師,習畫有成,二○○一年起即不曾在金門縣美術家聯展缺席,二○○三獲中央機關美展西畫類入選獎。一九五四年出生的張清忠,近日人逢喜事精神爽,原來他與夫人蕭慧敏的公子張邦彥和廖冠雯小姐愛情長跑後,五月七日在台北結婚,兒子的請柬設計得非常有詩情、畫意,寫著「距離:從台北到台中,分不開我們對彼此的思念;時間:在二六○○多個日子裡,見證了我們的此情不渝;曾經:我們憑藉兩張車票來維繫這份得來不易的感情;現在:我們以這張喜帖做為車票,前往一個叫永恆的車站;未來:我們之間再也沒有任何的距離,兩顆心緊緊相連;歡迎您來參加我們的婚禮,見證這份幸福。」 ●李苡甄等十家台北藝博聯展 二○○六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明天五月五日起至五月九日在台北華山文化園區登場,閩台二十五縣市文化局都應邀闢專區展示地方青年藝術家作品,金門文化局一改去年以美術史為主題的「迷彩文化」,這一次集中打點以「驅山走海」畫會李苡甄、唐敏達、洪明燦、洪永善、楊天澤、汪聞賓、張國英、楊文斌、董皓雲、顏國榮等十家聯展聯手出擊,藉予和連江縣「馬祖—海上桃花園」、澎湖縣「海上明珠超藝思」共同開展島嶼與美術的對話。
-
情緒簿子極短篇
粈有憂鬱症的天空下著雨。聲音沉濁像胡德夫拉著嗓子的長短調。一路唱不停,唱給有靈魂的人聽。 粍一個旅人。從浮世繪走出來,帶著飛白焦灼筆觸,細微婉約的打理曾經走過的璀璨逼問。 粅台北烏雲悄悄撥開。草率的笑聲從第十九層樓直曳而下。有人買到一本絕版佛陀。二本聖經。得救。 紞穿越停格時間。從新生北路再往羅斯福路巷內,直達武昌街夜暮盡頭。熟悉又陌生。「紫藤廬」。「唐山」。「明星咖啡屋」。人生中途,尋索曾經是我們共同情緒的發源地。聆聽一個個微弱的世代符號慢慢又在空氣中對白。飛揚。沉著。孤獨的片段,我彷彿再次複習到一張老老的台北容顏。 紝手工咖啡正在沸騰的時候。我剛讀完「愛比死更強」的莫泊桑句子。途經包法利夫人剛剛從浪漫夢想中甦醒。三個燒炭身亡的失意男女在晚報第一版辦完告別式。整個下午我承受不輕的肺俯鬱重。卡布基諾可以不加奶精嗎?肉桂比較接近存在。 紑詩的口腹傳來了飢渴。沒有人理會詩和心臟跳動的關係。沒有人瞭解北島和周夢蝶可以在銀行上班。我的工人朋友說,他決定放棄打零工。準備以全職詩人身分,對抗命運。 紎一群群低著頭從櫥窗走出來的人影。喃喃私語;衛生紙又漲價了。 紘手機簡訊傳來了耶穌自殺消息。眾神忙著祈禱。整條街靜默無聲。LV的女人仍然忙著打扮,準備出席林志鈴新妝發表會。 紖看見用功的北一女沿著黃昏的牯嶺街舊址捧著一頁頁的張愛玲。一個時代忽然停住呼吸。另一個新生又開始。人的位置各有佈局。我無端的想起黑黑的羅大佑。灰灰的李雙澤。默默的李子恆。很久的聲音和夜一起被埋沒。遺忘、遺忘之後。台北剩下空盪盪窟窿。 ??我必須再尋找記憶而發現的心靈救贖。記憶禁書裡的戒嚴逃亡。記憶地瓜湯裡的半邊容顏倒影。記憶暴黑風雨裡叫不醒的鄉愁。歲月印記。抹不掉我們共同走過滄海成形的皺紋。站在時間街口。我似乎喚不起太多的況味記憶。 ??星巴克安穩了每個酸痛的心魂。太多人的寂寞在這裡找到棲息。平撫。我一個人躲進一個彼此陌生的位置上。沉默。然後用一根菸吐露自己的心事。整個下午。沒有人知道這裡曾經發生過一場又一場的遭遇和遺憾。 ??疲憊的數字在錶框裡叫喊。我小規模的肢體正逐漸伸縮拆卸。窗外半枚月芽不斷重複的催眠,難逃今天行程的蒸騰,滿滿都是故事。 ??夜深了。聽到有押韻的腳步聲走來。侍者說:今夜適合荒繆。但不能太靠近自己。
-
小美人
「我沒有騙你啦,」她不屑地推了我一下,「趕快回去洗澡換衣服啦!」 「妳真的沒騙我?」我故意聞聞衣袖,「沒有什麼味道嘛,可能是妳的鼻子太敏感。」 「拜託,大哥,」她再次地催促我,「趕快去洗澡換衣服啦!」 「話先講好,如果趕不上吃飯,妳要請我。」我提出交換條件,笑著說。 「好啦、好啦,趕快去啦,」她用手搧搧鼻子,「臭死了!」 「妳乖乖坐在石椅上等我,」我指著尤加利樹下的椅子說:「如果沒等我來,逕行進去吃飯的話,不把妳丟到武揚塘裡餵魚才怪!」我笑著警告她。 「趕快去啦,」她推著我走,「別像老太婆囉哩囉唆的好不好?」 我快步地走著,當然也知道自己的身上,確實有一股牛糞土的味道,這在農家是極其自然的景象,並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然而,聞在這些在溫室裡長大的大小姐鼻子裡,卻另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洗完澡、更好衣,走出武揚坑道,遠遠就看見林玲還坐在文康中心圍籬旁的石椅上。餐廳門外一片冷清,或許午餐已開動,所有的官兵和雇員,正在裡面享用異於一般部隊伙食的飯菜。倘若開動已久,的確也不好意思進去吃那些剩飯剩菜,以免引來一些奇異的眼光。 林玲這個小鬼頭還蠻守信用的,她真的枯坐在樹下等著我。
-
柚花三月
現在好了。一切都雨過天晴。爺爺,您看現在──兩岸不必等反攻號角響起,就能往返於中國大陸各大、小城鎮了。」 看爺爺如此感受,我趕緊試著安慰他老人家。 「是啊,我也回老家兩次了。」 「噢,是嗎?老家好嗎?還有那些親人?」 我用興奮的語調問爺爺,希望能激起他心中一些快樂的期待。 「都沒了。故舊凋零,還有誰可讓我去探訪?老家,早已不復當年情景。年輕的一代不知去向,那日夜想念的柚子樹也沒了蹤影。回去兩次後,就再也沒了回家的念頭。三十多年來,這個大宅院、這株高高的柚子樹,比老家的庭院更像我的家呀!小老弟。」 「爺,您高興住多久就住多久。您平常不也和父親一樣,那麼照顧我們嗎?」 明珠又開口說話了,看來她的心情已逐漸平靜。 「徐老對我,真是沒話說。從我退休之後,他就未曾調漲房租。其實,我生活還過得去,是不必耽心這一點的。明珠,妳的生活美滿。夫家個個對妳好,這就是妳的福氣。只是寶珠………真叫人放心不下呀!」 「寶珠──徐大小姐,後來呢?為什麼兩天來,都不曾見她步出房門一步?」
-
小美人
我看了一下腕錶,如果走快一點,回到組裡洗臉更衣後還趕得上午餐。於是我抄著山外村後的小路直回武揚,當我走進操場,交通車已停在文康中心旁邊,外出回來的官兵正相繼地下車,當然也包含藝工隊那些千金小姐們。我故意停下腳步,等人群散去再繼續走,以免讓他們看到我這副邋遢相。然而,多數人並沒有走離,留在操場聊天漫步等吃飯。目睹這個情景,不知該前進或後退,正當猶豫不決、進退兩難時,我的身影已被林玲那個雞婆發現了。 「陳大呆,你不是去幫小美人家犁田嗎,怎麼那麼快回來了?」她緩緩地走近,消遣我說。 我找不出迴避她的理由,只好站在原地,對她笑笑。 「你身上有一股什麼味道,」她摀住鼻子,皺了一下眉,「臭死了!」 「只有妳身上香,別人身上都是臭的。」我故意說。 「你自己聞聞,」她拉著我的衣袖,「好像是牛屎的味道,臭死人了。」 「我怎麼沒聞到,也沒感覺。」我假裝著。
-
窗外的樹
———在日本名古屋往京都的車上 墨綠與翠綠 交錯 淡褐色的枯枝 抖落一身的落葉 宛如 減瘦成功的美女 皚皚白雪中 映照成 一抹蒼茫的瘦意 蜿蜒的路 纖細 如脫水的麵包 輕輕的吟唱 在巴士駛過的路面 陽光 照進窗裡 白雪 瀉成一條銀帶 蒼茫的樹 綠意 從春的指尖 點在枝頭 雪水 滲入根部 彷彿一首 樹歌 推擠著 山與樹 音符 在琴鍵跳舞 葉子 是一張張被歲月壓皺的臉譜 吸了雪水 快樂在枝頭 伸懶腰 春天 走過田野 春天 在白雪山頭 大聲歡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