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娶妻當娶德
現代美容業非常發達,醫美診所更是一間一間的開,讓貌似無鹽的人,也可以變成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貌。當然也為不管是「女為悅己者容」或「女為己悅者容」還是「女為己悅則容」的女士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改造之所。但是在古代,沒有美容業,遑論醫美診所。父母給與什麼樣的面貌,終其一生都沒有辦法改變。美女固然能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願意拜倒在其石榴裙下的男士不知凡幾;但長相抱歉的人卻只能小姑獨處,沒有選擇的權利嗎?當然不是,也有的人不被女子的外貌所眩,他們所求的無非就是女子的「德」,他們將婦德擺在婦容之上。東漢的梁鴻和三國蜀漢的諸葛亮,可都是娶了醜女為妻,二人都是家庭幸福美滿。而梁鴻和妻子孟光,平日的相處,還是成語「舉案齊眉」典故的來源。 梁鴻是東漢的隱士,品行高潔,為人正直,許多有權有勢的富貴人家,都想把女兒嫁給他,但都被梁鴻拒絕了。 孟光是個又胖又醜,皮膚又黑,力氣又大到可以把舂米的石臼舉起來的一位女子,但她聰明賢淑,再加上家境富有,所以來提親的也不少,但也都被孟光給拒絕了。到了三十歲孟光還雲英未嫁,這可把父親逼急了,就問孟光「妳到底要嫁什麼樣的人?」孟光回答父親說,「希望能嫁節操像梁鴻那樣的人」。梁鴻聽了剛開始覺得很訝,但久聞這個女子的賢淑,就請人上門提親。梁孟兩家因此結成親家。 婚後梁鴻和孟光過著隱居的生活,男耕女織,日子過得雖儉樸,卻很快樂。孟光每次端飯給梁鴻吃時,總是將飯食高高舉起,托盤的位置與眉毛並齊,不敢直視丈夫,態度非常恭謹,梁鴻也很莊重的接過來,兩人以禮相待,相敬如賓。就是成語「舉案齊眉」的由來。 三國蜀漢的丞相諸葛亮,是個足智多謀、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以自身的才幹,讓屈於劣勢的劉邦,能夠和曹操孫權並駕齊驅,成為三國鼎立的局勢。而這麼一個不可一世的曠世奇才,娶的也是一位其貌不揚的女子。 諸葛亮在隆中耕讀其間,就有很高的才名,三國志記載他「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按照今人的說法,就是既高且帥了,所以他的婚事也受到關注。當時襄陽有一個名士叫黃承彥,他與諸葛亮有交往。有一天他對諸葛亮說,「聽到你要選妻,我家中有一個醜女,頭髮黃、皮膚黑,但才華可與你相配。」諸葛亮聽完之後,沒有多做考慮,馬上一口答應,成就這份姻緣。這一件婚事當時在襄陽城迅速傳開來,當時的人把這件婚事當做茶餘飯後的笑談,鄉里還因此有一句諺語「莫作孔明擇婦,止得阿承醜女」,就是在笑話這樁婚事。 然而諸葛亮娶妻,並不是要刻意娶醜女,而是在容貌和才德之間,做出重才德而輕姿色的選擇。而這位「醜婦」,也真的沒有讓諸葛亮失望,日後諸葛亮出仕蜀漢,居官清廉,而且經常出征,憂勞國事,黃氏夫人則勤勞節儉,善於持家,讓諸葛亮無後顧之憂,成就他「廉能忠誠」的形象,黃氏著實功不可沒。「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個偉大的女人」黃氏當起這個「偉大的女人」可以說是實至名歸。 男子娶妻當娶德,如梁鴻、諸葛亮一般,所以女子長得不好看何須自卑,與其花大把金錢在修飾外表,還不如內斂修身,進德修業,充實自我,「腹有詩書氣自華」,人的容貌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逐漸衰老,唯獨智慧與氣質會長相左右,做個有智慧、有自信的女人,何患無夫呢?
-
【短篇小說】 阿滿仔
阿乞嬸仔不敢哼聲,母子倆雙唇緊閉、目無表情,乖乖地站在一旁,像是看熱鬧的路人一般;阿滿仔的死,彷彿跟他們一點關係也沒有。母子倆的無情、冷血、殘酷,老天爺早已看在眼裡,總有一天勢必會受到祂的懲罰,只是時辰未到而已! 阿乞叔仔紅著眼眶,抬頭仰望烏雲密佈的蒼穹,不一會,疾風夾著苦雨傾盆而下,圍觀的村人莫不嘖嘖稱奇。難道是老天爺垂憐這個命運多舛的新婦仔,為她流下悲傷的淚水?而那些蹂躪她的親人,必然會遭受祂的懲處,因為祂善惡分明,揚善去惡,由不得那些作惡多端的人置身事外。 阿乞叔仔冒著風雨,頓足停留在阿滿仔的屍體旁,然後脫下被雨水淋濕的衣裳,強忍著即將溢出的淚水,小心翼翼地把它覆蓋在她眼睛睜得大大、眼皮不願合上,浮腫的臉龐。現場的村人無不清楚地看到,阿滿仔她死不瞑目啊!心軟的村婦,不禁為她紅了眼眶,憐憫的淚水潸然而下。 阿乞叔仔噙著淚水俯下身,以他長年農耕鍛鍊的粗氣大力,抱起一個經年累月受到她養母苦毒,成年後又遭受她一手帶大的禽獸弟弟強暴,而想不開投井自盡的可憐新婦仔的屍體。復踏著傷心的步履,順著雜草叢生的羊腸小徑,一步步緩緩地朝回家的路上走去。 臨近村莊時,在習俗人在外亡故不能入村的情境下,不得不輕輕地把她放在一棵苦楝樹下,等待入殮。而這棵苦楝樹,經過風雨的摧殘,已是葉落飄滿地。難道這些舖在地上的苦楝樹葉,將做為這個可憐新婦仔的水床?果真如此,或許是冥冥之中,老天爺刻意地為她安排的吧。 阿乞叔仔掀開覆蓋在阿滿仔頭部的衣裳,露出一個浮腫的臉龐,以及一對瞳孔放大、讓人驚悸不敢目視的銅鈴大眼。即使兩人沒有血緣關係,但早已衍生出一份無可取代的父女深情。儘管此時她面目已非,然他仍以慈祥厚實的手,輕輕地順撫她的眼皮,試圖讓她合上雙眼,而非看她睜大眼睛,死不瞑目的樣貌。縱使她有冤屈,亦必須暫時放下,假以時日老天爺一定會還給她公道。倘或不願合上雙眼,勢必徒增他內心的愧疚,冀望乖巧懂事的孩子能聆聽到他的心聲。當天上人間兩相隔,她的音容宛在他心中,將會在他腦海裡,留下一個永恆的記憶。 阿乞叔仔緩緩地站起身,復又睜大眼睛,不捨地低頭看看躺在苦楝樹葉舖成的水床上的阿滿仔,並以一顆愧疚之心,喃喃地對她說:「孩子,倘若妳冤屈未伸,冤魂仍在這塊令妳傷心的土地上神遊,我無言以對。當不久的將來,我雙眼一閉、兩腿一伸,必將陪妳共赴天國,尋找妳的親生父母,讓你們一家三口在天堂團聚,共享天倫之樂。孩子,我絕對會信守對妳的承諾,妳就看在我們父女的情分上,乖乖地合上妳的雙眼,以免讓我心生痛楚。願來生,我們是一對血脈相連、情深似海的父女…。」阿乞叔仔眼眶一紅,不禁潸然淚下……。 (全文完)
-
老得安然
比起龐大的天然災難,「老」對某些愛美人士有如天大的災難,不僅容貌外表漸漸衰殘,還必需培養強壯健康的心靈,來面對在「老」這個階段會遭遇的事件。有一位上年紀的朋友的分享讓人印象深刻。他說,「人都假裝自己不會老的活著,但是,總有一天老會來叩門,那時候你知道,很多不明白的事情,都會自動的明白了,尤其是明白有些事順其自然就好,你抵抗也沒用,例如你喜歡的東西,最後也被丟掉或燒掉……」。 那是因為這位朋友之阿公過世的時候,當他趕回鄉下,正好看見一把他最愛,也曾經說過,以後要送給他的胡琴和一堆衣物,在一堆熊熊火焰中燃燒;他的難過,可想而知。因為他知道即使有能力再買10把胡琴,卻無法買回一把他阿公曾經拉過唱過,和說過將來要送給他的胡琴。他深切體認到一切都出乎人的預料,等到他上了年紀才逐漸懂得,不只這件事,還有很多很多的事,都是既真實又殘酷的現實。 然而老也有優勢,類似上述此種真理的參悟,通常必須到某種年紀,收藏過無數人生歷練的底蘊,才有智慧體會得到此甚深道理。 此外,人們到一定年紀也才慢慢懂得歷史的重要。翻開歷史故事有人貪生怕死,寧可背負千古罵名,也要過舒坦的太平日子。宋朝有秦檜、賈似道等賣國求榮的人物出現。《宋史》記錄著:「檜兩據相位者,凡十九年,劫制君父,包藏禍心,倡和誤國,忘仇斁倫。一時忠臣良將,誅鋤略盡。」足見後人沒有冤枉他。 同樣是為了政治理想,相對於這兩位,革命黨「北方暗殺團」支部長吳樾《意見書》說:「犧牲其身,為天下倡,而復活我祖國荊聶壯美之歷史。」這是拋頭顱、灑熱血的慷慨激昂。以上歷史人物,兩種不同選擇,實現不一樣的人生 老了若能保持身體健康,那將是很大的優勢。「老」並不可怕,身心不健康才可怕,若老到無法生活自理,成為社會和家庭的負擔最是可悲。吾人不用害怕變老,只要注意自主健康管理、心情愉悅,偶爾享受與孫輩相處的天倫之樂。不學歷史上被唾罵者,貪圖私利而害人。在民主自由的社會中,輪到吾人來犧牲自我的機會已然不多,每日鍛鍊強健身體和心靈,不造成家人與社會的負擔。把握老的智慧與優勢,自由自在不奢求富貴,享受自己應得的黃金歲月,勇敢面對老的時光,就是安於其老。銀髮族外貌不美又何妨,內在精神豐富更令人欣賞。衣食無缺,兒孫常伴左右,夫復何求。
-
暮光裡的遐想
誰打開了神秘的魔盒,在海波浩渺的太平洋,那緊鄰漁港的三和海濱公園旁──光影裡的一幅幅山水畫卷,畫出太麻里背倚的中央山脈,畫出原稱「大貓狸」(Tjavualji),在排灣族語中意指「太陽照耀的肥沃土地」,畫出沿海平原和山地,畫出百鳥齊飛和植物群落,但畫不出大海的壯闊,這個「日升之鄉」族群豐富的模樣。 看哪,千年的峰巒,還有觀景亭和水藍色海馬造型入口立碑,似等待依序而來的日子。在烏頭翁唧唧的奏鳴中,忽地,我聽到從遙遠的唐代傳來陳嘉言在《晦日宴高氏林亭》末句裡的一束詩:「日暮連歸騎,長川照晚霞。」霎時間,思想跟著湧動起來,像隻蒼鷹向長谷的頂巔呼喊:「這裡看起來的確像天堂,把世界帶進這片湛藍的海岸吧。」 霞光下,群鳥輕掠,再躍起……於簡易港口的起點;唯一渙渙的岸畔,映著殘絮般的雲天。只在夢中,那漁舟的影子帶著我游動,如呼吸的星子,直到街燈亮起,再把時間折疊。讓我回到最初吧,看眾鳥展翅飛向遠處的海平面,充滿鼓舞人心的美麗景象,在難以表明的喜悅中。 那海鳥的光影點點閃爍,彷彿漸漸靠近,又像是要停泊在我心房……而我走向海邊,沿著沙灘唱吟。哪裡來的這般風景,心頭跟著歡快光明。哪裡來的落霞滿天,讓我沉浸在幸福的一瞬。讓我們一起詠嘆吧!那是山海交織的頌曲。在暮春之夕,我不停地尋思,像隻藍蝶找到了小瀑布,輕輕漫過林野,穿繞溪間……等待下一個相約在候鳥的季節。 要是我能夠穿越時空,浸沉於台九線山海的夜色,耳畔只有蟲鳴和濤聲,從高處越嶺而來。啊,所有話語都無法描繪──那群飛鳥似獨奏的驚雪,傳來陣陣美妙的歌聲。牠們繞著魚群聚集的地方飛,攬住夕陽已近隱沒的天際線,又乘著風向家的方向飛去……留下隨船飛舞、勇敢求生的身影,使我心動不已。
-
從「心」出發
父親車禍身亡,母親癲癇,家中無人可以照料,萬不得已阿傑被安置在育幼院。那年他才十四歲,正在長大,晚餐吃得早,九點多肚子早就餓得咕咕叫,忍受不了,猴手猴腳爬窗翻牆企圖外出買麵包,一個不留神,從五樓摔下來摔成重傷癱瘓,從此必需與輪椅為伍。好端端一個孩子從此無法自由行走跑跳,內心重挫可想而知。育幼院相關人員也因此受到懲戒。安置上十分棘手,後來輾轉由社工人員帶來特殊學校註冊,成為我班上一員。因為褥瘡,遲至九月底才來校,我心裡清楚,我接了個燙手山芋。 鬼點子很多,腦筋動得很快,對飲料情有獨鍾,年紀輕輕就血糖過高。到護士室測試血糖成了例行公事,怎麼叮嚀就是忌不了口,血糖老搭雲霄飛車一路飆升。有一天護理師忍不住多碎念了兩句,阿傑很受傷,想自己沒了爹,母親也無法關照他,來了學校又老是動輒得咎,一時想不開偷偷搭電梯上四樓拿打火機燃燒衣服,企圖輕生。哪裡知道衣服一著火便後悔不已,趕緊拿礦泉水澆熄,四樓是家政科園藝課園地,下一節要上去上課的同學發現了阿傑,趕緊下樓稟報。我三步併作兩步上了樓,看見燒了一段截角的上衣,問:「怎麼了?」起先堅不吐實,只說不小心玩打火機燒著的。拍拍阿傑的肩膀,他委屈緊繃的情緒終於爆開來,哭了。覺得自己走到哪裡都不受歡迎,喝飲料可以紓壓,卻又老被責備。覺得人生沒有什麼意思,才會一時衝動。我把打火機收走,又在書包裡發現一把水果刀也告知暫時幫忙保管。 為了維繫親情,至少一個月要返家一次,宿舍要淨空。姑姑家根本沒有多餘的房間,回台北也是住護理之家,來回所費不貲,請求可否就近安頓。學校找到鎮上一家安養中心,周五下班後送過去,周日再接回學校。安養中心幾乎都是老人,有中風的,有失智的,只有阿傑是腦筋靈活的,兩天的假期等同關禁閉,苦不堪言,於心不忍,我抽空過去探望及安撫。哪裡知道隔沒多久,安養中心打電話來說阿傑偷了一位老人手機,因為監視器畫面有顯示。幾經旁敲側擊,堅不承認,直到我說那就送警局處理,讓監視器說話,偷竊是有刑責的。祭出刑罰,阿傑終於俯首認罪,那個月電話費高達三千多塊也讓姑姑為之氣結。 幾經個別談話,安撫了內心的困頓,姑姑是監護人卻也忙於生活三餐,無暇顧及。為了引起注意,行為老是走偏鋒讓師長一個頭兩個大。告訴阿傑「印象是累積而來的。飲料不能喝太多,血糖飆高是警訊,師長的話是責之深,愛之切。要善解。多與同學互動,不要孤僻成性,人緣自然會慢慢建立。」願意敞開心胸嘩啦啦把多年來的委屈如數傾倒而出,我看見孩子逞勇背後脆弱的一面,眼角淚光閃閃。壞孩子這標籤差點讓他翻不了身。趁阿傑去接受個別輔導,我跟全班同學做了一番懇談。之後行為丕變,下了功夫於課業上,腦筋原本就不錯的阿傑,前程終於露出曙光。杜威說:「教育即生活。」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誰說不是呢?
-
【短篇小說】阿滿仔
阿乞叔仔氣憤地警告她說:「汝毋通彼歹喙,是汝咧共人苦毒,毋是伊咧治汝!阿滿仔走無去,逐家心內攏嘛誠艱苦,鄉里人共咱湊揣,兵仔也共咱湊揣,汝抑閣有彼種心情講講彼五四三矣!汝著摸摸汝的良心,撖講汝的良心去予狗咬去?汝會得到報應啦!」 「汝著檢討汝家己,當初叫汝毋通予伊讀冊,汝偏偏欲。這陣捌字啦,翅股硬啦,會飛啦,可能已經綴兵仔飛去台灣!叫逐家毋免閣揣,予伊去、予伊去,予伊去死啦!這個夭壽死囝仔!袂好的夭壽死囝仔!」阿乞嬸仔如同潑婦罵街地咒罵著。 而就在予伊去、予伊去,予伊去死的同時,只聽一位阿兵哥大聲地呼叫:「大家趕快來,樹旁的水井裡,好像有女人的頭髮在水裡浮動。」 於是大夥都圍了過去,果真清澈的井水裡有長長的頭髮在浮動。阿乞叔仔深知事態的嚴重,趕緊看了一下水井,它的環壁是用石頭砌成的,而且有凹有凸。於是他奮不顧身,張開手腳,弓著井裡的石頭環壁,一步步小心翼翼地往井裡移動。腦海卻也不斷地想,但願落井的不是阿滿仔,他無不虔誠地祈求著,祈請天公祖保佑她平安。 然而不管是不是阿滿仔,人命關天、救人要緊。當他貼近水平面時,趕緊伸出手,拉著她的衣領往上提。不一會臉部就浮出水面,映現在眼簾的竟是翻著白眼、臉上浮腫,已無生命跡象的阿滿仔。 霎時,激動的情緒讓他老淚縱橫,手一鬆軟,屍體又沉入水裡,他亦失手跟著跌進井裡。只聽「趕快救人」的聲音在他耳邊繚繞。但略知水性的他又快速地浮出水面,雙腳依然弓著井裡的石頭環壁,左手攀附微凸的石頭,右手則緊緊地拉住阿滿仔的衣領不放,並仰起頭,朝著上面高聲地呼喊著:「緊提索仔來!緊提索仔來!」 當繩子垂下時,他快速地把它環過阿滿仔的腋下再打結,上面的人則使盡力氣,小心翼翼地一下下往上拉,而拉上的卻是一具死不瞑目的冰冷屍體。現場圍觀的不管是軍、是民,是大人或小孩,無不神情凝重、眼眶微紅;甚至為投井自盡的阿滿仔落下一滴同情的淚水,只有心狠手辣且又冷血的阿乞嬸仔站在一旁無動於衷。 阿乞叔仔緩緩地從井裡爬起,看到一旁蠻不在乎的添丁時,憤怒的情緒在驟然間暴發。只見他激動地拿起地上的扁擔,一聲「駛恁娘較好咧,汝這個了尾仔囝!」就猛力地朝他的屁股打下,或許是力道過大,扁擔竟應聲而斷。添丁痛苦地眨了一下眼,撫撫疼痛的臀部,不敢說半句話。 阿乞嬸仔卻不捨地責罵阿乞叔仔說:「夭壽喔,汝嘛較細力矣,竟然共扁擔拍斷去!毋是汝的肉袂痛是毋?阿滿仔伊欲去跳井死,是佮添丁仔啥物治代?汝哪會使彼大力共伊拍?夭壽填海,汝誠無天良喲,毋通袂記伊是咱的親骨肉、親生囝,佮阿滿仔彼個死新婦仔是無仝款矣!」 阿乞叔仔扳起臉孔,不屑地以粗話怒指她說:「駛恁娘較好咧,汝這個無良心的肖查某,汝共恁爸較定著矣,上好是喙窒卵!若敢閣佮恁爸假肖,恁爸連汝紲拍!毋信,汝共恁爸試看覓!」 (二三)
-
孩子的收集史
好幾年前「航海王」這部卡通開始播出之後,就抓住小兒子的目光,成功的擄獲了他的心,不僅文具要有航海王圖案的,就是買衣服也要選有航海王圖像的,而有關航海王的周邊產品,舉凡海報、公仔、模型,兒子一樣也不放過,我甚至還不捨千里之遠帶他去台北看航海王展。看到原本十分怕熱的他,竟可以在七月豔陽高照大太陽底下悠閒看展,一點都不喊苦且是甘之如飴,由此就可知兒子對航海王的癡迷。而就是連他要送給同學的禮物,他也想當然耳,認為收禮的人也會喜歡航海王,這點真讓我讓哭笑不得,但也只能成全。心裡暗禱收禮的人真的也喜歡航海王。而他的房間,儼然就是個航海王的展示館。 哥哥們看弟弟如此投入,從原本的冷眼旁觀最後都主動幫忙收集,也許是被兒子的熱情感動吧!而我和老公也從剛開始認為這只是小孩子的玩意,選擇不去參與,後來我們也撩下去了,為了圓小兒子的收集夢,可以說全家都動起來了。 那時當他知道日本九州的豪斯登堡,有航海王裡的千陽號時,便央求我們帶他去,我們也照辦,利用暑假全家安排一趟九州之旅。奈何遇到颱風攪局,飛機不飛,整個旅遊行程被迫取消,兒子難掩失望,我也只能安慰他明年可以再去。 隔年我們真的去了九州,因為大家的時間很難喬,所以我們只能參加沒有豪斯登堡的團。兒子倒是很看得開,因為他認為只要到了九州,到處都可以買得到航海王的產品。所以一到自由活動時間,若是商店有秀出航海王的周邊商品,我們就會進去逛,一趟九州之旅,果然很有斬獲,但也讓我的荷包大失血,但是看到兒子如此的歡喜滿足,我這個「孝子」倒也花得心甘情願。 現在孩子大了,也過了收集航海王的熱度,而這些航海王的產品依舊被保存得很好,兒子還是視它們為寶貝,時時勤拂拭,不因時間而有所改變。當看到這些產品,就會讓我想起跟著兒子一起瘋狂的那段時光。因為那段時間,有大家一起努力的歡樂與和汗水。隨著孩子愈長愈大,這樣的景況恐怕是會離我愈來愈遠了,所以對我來說是彌足珍貴。收集航海王的產品,除了見證了孩子的成長史,也記錄了全家人共同合作的好時光。
-
拔刺
晚飯後想穿拖鞋出外走走。穿鞋時,覺得左腳拇指碰到鞋面邊緣會痛。心想可能是塑膠鞋面起毛所致。只要不再去碰,應該沒事。走著走著腳趾碰到鞋墊也痛。這時才確定腳趾遭尖物刺到。不拔出來,疼痛無法緩解。路燈光線微弱,拔刺工作不易進行;萬一把木屑或竹篾刺弄斷,刺進去的部分得用針在周邊壓擠在拔出,反添惹出更大的麻煩。還是等返家後,在強光照射下,取出眉夾,則拔刺易如反掌。回到家後,在桌燈照射下,發現腳趾被直徑約鉛筆大小的星形塑膠片的尖頭扎到,問題比我想像還簡單,只要用手拉出尖物即可。 旅美期間,在買縫紉機前,都是自己用手補衣服。有一次,補完褲子口袋,忘記把針線取下,直接穿上。針刮在腿上有點像被螞蟻咬的感覺。想到這螞蟻的猖狂,一巴掌狠狠打下去,結果只聽到我的慘叫。還好不是垂直釘入,否則真不堪設想。自此以後變得很小心,從未再有把針留在褲子上的事發生。 拔刺事件使我想起一則羅馬神話。在提庇留(Tiberius)和加利古拉(Caligula)時期,一個來自非洲的奴隸--安德魯克里斯(Androcles),不堪忍受主人的虐待,逃到一座山洞裡,遇到一隻輾轉呻吟的獅子,原來一根長刺傷了獅子的爪子,使牠一碰就痛、寸步難行。於是安德魯克里斯迅速協助獅子拔出該刺,二者從此成為好友。後來,一隊士兵經過森林發現了安德魯克里斯。按照當時的法令,逃跑的奴隸必須在鬥獸場與獅子一決勝負。所幸安德魯克里斯面對著的獅子,正是他的山洞老友,獅子知恩圖報,當著羅馬人的面,對他親吻示好。最後安德魯克里斯和獅子都獲得了自由。這故事告訴我們,面對困境,只有處變不驚、合作無間才能共度難關。
-
述美情緣
近日在金門日報浯江副刊拜讀艾喬校友〈百年‧述美〉大作後,觸發了四、五十年前的一段回想,見到〈百年‧述美〉如同見到母校何浦百年一樣地驚訝!因為以我就讀與任教的屆數推估,皆未滿百?原來都是追溯至淵源久遠的前身算起。 民國六十一年八月,我從卓環國小改派述美實習任教,一年之後隨即來臺升學就業,我在述美的日子實際不到365天,在漫長百年校史中有如曇花一現,微不足道,然而對我而言,這段情緣卻是彌足珍貴的一年,執教數十寒暑,在家鄉只有短暫兩年,家鄉學子勤奮樸實、憨厚純真,因而印象深刻、難以忘懷! 根據〈百年‧述美〉校史概述:民國五十九年新校落成,始易名為「述美國小」。在我初抵述美,正是草創的第二年,難怪觸目所及,都是新的,新校坐落於一片平疇綠野間,應是學區諸村落的適中位置。校門正前方是一道平坦筆直的土路,兩側開掘窄淺的土溝、兩旁種植不知名的矮小路樹,這條土路直通聯外柏油馬路。當年校舍呈一「工」字形式,為一層樓建築,走進校門,校訓「禮義廉恥」高掛眼前,進入穿堂,便見一間特大號辦公室,辦公室左右兩側都是教室,教室前面是一座座的花圃。校門正面與兩側設有圍牆,校舍後方是一片空曠的泥土運動場,且未加圍牆,右後方是一間廚房、一口水井,供應學生營養午餐,另有防空洞與車棚,停放教師腳踏車與少輛的機車。 當年學校未設單獨校長室,辦公室的內觀正後方牆面懸掛國旗與國父遺像,國旗下方是校長座,前一位是教導主任座,再往前是四位主任席,最前兩排是老師席,全依職位高低擺設,校長與同仁同坐一室,齊心協力,也增進情誼。辦公室的左右兩側,一邊擺風琴,一邊是球桌,沒課時可彈可唱,亦可較量球技,同仁之間,親如家人。 由於事隔久遠且匆匆一年,記憶不全,上學期是蔡金皮校長,與家父曾是何浦同事,下學期換鄭錦章校長,兩位都是辦學認真、績效卓著的好校長。教導主任張文和,年高德劭,照顧後輩,不遺餘力;訓導楊永福,坐我後面,數次要為我介紹女友,我不敢表態;人事是蔡朝成,教務好像是黃奕翼,總務好像是張木友或張火炎,其餘職務已漸淡忘。 述美教師,臥虎藏龍、人才濟濟,鄭藩山恩師擔任五年級導師,擅教數學曾在何浦任教,是我五、六年級的數學老師,為我奠定良好的數學基礎;六甲導師楊天平是位作家,常在金門日報副刊發表大作;陳永言老師擅長美工設計,送我《圖案集》大作;楊選仕與楊肅正老師是我金中學長,對我指導甚多;陳諸葛老師是我國高中同學,寫得一手好字,尤擅隸書,我曾向他學習,並利用學生寫字課練習,下班後,我們相邀騎著腳踏車回家,抵達斗門車站後才各自騎回斗門與浦邊。 印象最深的是楊級高老師,本校唯一外省籍,單身未婚,每當我值夜,他常陪我練習打桌球,也常踩著風琴自彈自唱,最愛「BIAUTIFUL SUNDAY」,迄今仍耳熟能詳,有時跟他聊聊天。 述美一年,有幸擔任六乙導師,任教該班讀書(國語)、生活與倫理、健康教育、說話、作文、勞作、體育、美術、團體活動、級會等科目,幾乎全包;另教五年級數學及一年級工作,一週只剩八節空堂。坦白說,樣樣教也就樣樣教不好,不如說讓我當「白老鼠」。 在行政方面,尚須兼任組訓組與文書組兩項職務,組訓負責民防,保管員工十多支步槍,每天提心吊膽,深怕遺失;文書負責公文收發,而後轉交承辦人員,起初一無所知,都是請教校內先進,方能化解難題。述美教師,大多是我「師執輩」老師,學經俱豐,足為我師;而我初出茅廬、樣樣懵懂,正是請教學習的好機會,在此一年,獲益良多! 在交通工具缺乏且少人旅遊的年代,校外教學應是求學階段最難忘的日子。民國六十二年五月二日,述美舉辦跨年級性的校外教學,一班搭乘一部軍用大卡車,像要出征似的,浩浩蕩蕩踏上旅程,暢遊一整天,老師沿途叮嚀,學生玩得忘我,幾位老師的午餐就在太湖畔「慰廬」前圍成一圈、席地而食,喜愛照相的我在卡車上、景點處皆為學生留下珍貴的鏡頭。 在述美也經歷了一次民防演習,全體教師留校堅守崗位;也經歷了「金門縣運動會」,六位老師(張水良、楊選仕、陳諸葛、李贊成、楊肅界與我)穿著述美運動服、胸前別上「金沙」布條代表金沙鎮參加大隊接力賽,至於名次,已然遺忘。 操場這口水井讓我想起一件往事,某日我正汲取井水盥洗,一位全副武裝、渾身泥土的軍人貿貿然來到井邊向我討水喝,我問他何以如此狼狽?他有氣無力地說:「因為師對抗,已三天三夜沒吃沒睡了!」我說井水不能喝,辦公室有開水,然而他已「渴不擇飲」,迫不及待地倒入水壺,一飲而盡,看了實不忍心! 所帶「第四屆六年乙班」學生,截至目前已在臺召開五次同學會,來自臺金各地、四面八方的同學不因俗務纏身、不受山海阻隔,排除萬難、熱烈參與,齊聚臺北,一股濃烈的向心力始終凝聚不散,發起人兼承辦人李麗月不辭辛勞,將同學會辦得有聲有色,居功厥偉。這班學生在以前是我實習的「白老鼠」,如今已是國家棟樑、社會中堅。李麗月在北市經營早餐店,遠近稱頌、有口皆碑;楊淑完經營幼兒園,奉獻幼教事業,遠近馳名;陳來榮任職臺北國父紀念館警衛隊隊長,官拜二線二星;張金汝擅長美工設計,高就設計公司,卓然有成;陳錦秀全心投入金門大同之家,多次獲獎表揚……。其餘詳情,並未深知。他們各有一番成就,頭角崢嶸、出類拔萃,真正做到「明日述美以我為榮」,也是「金門之光」,個個稱得上是傑出校友。 回顧半百述美,再看今日述美,校景已變、人事已非,從網路得見黌宇富麗、校園宜人,昔日校前低矮小樹今已高聳入雲、原本無遮無掩土路已成綠色隧道,驚喜之餘,不禁讚嘆!欣逢述美百年校慶,在此深表誠摯祝賀,謹提出昔日一段小插曲,與我當年同仁、校友一起回味!
-
【短篇小說】阿滿仔
「我害矣,我害伊物代?」添丁反駁著說。 「查甫囝敢做著敢擔當,汝害伊物代,汝家己心內有數。若是予我講出來,汝會見笑一世人!」阿乞叔仔不屑地說。 添丁低頭不語,或許已領會到父親的話意,心中有愧,不敢正視他。 經過一整天的尋找,直到夜幕低垂,依然沒有阿滿仔的蹤跡。難道是故意跑到別的村莊,還是賭氣躲在山上的樹林裡,或是廢棄的軍營與碉堡?該不會遇到不測吧!阿乞叔仔在諸多的猜想與不解後,簡直比任何人都焦急,因為這個可憐的新婦仔,早與和他衍生出一份無可取代的父女親情。故而,他不得不向村公所報案,尋求他們的協助。可是一天兩天過去了,村公所並沒有接到憲警單位有關失蹤者的訊息,副村長只好另闢管道,商請附近的駐軍加入協尋。 然而,軍方協助尋找失蹤的平民百姓,並不像尋找逃兵的雷霆演習那麼積極。每人拿著一枝竹桿,有說有笑撥弄著草叢和藤蔓,阿乞叔仔則心情沉重,手持扁擔當拐杖,夥同添丁跟在他們的背後。聚精會神地注視週遭的每一個地方,看看阿滿仔是否賭氣躲在樹林裡,或是失足而暈倒在草叢間,還是、還是……。除非找到,不然的話什麼都有可能! 他不經意地看了一眼身旁的添丁,如果阿滿仔有什麼意外,這個了尾仔囝必須承擔所有的責任。倘若不是被他強暴而想不開,阿滿仔怎麼會每天以淚洗面,甚至離家出走、無消無息。 想當年被她阿母苦毒半死,除了打她、罵她、擰她,又經常以過夜的臭酸糜給她吃,她都忍了下來,未曾離家一步。今天之於會發生這種事情,或許是她純潔的心靈受到嚴重的創傷而難於療癒,才會有這種舉動。設若要究責,添丁這個了尾仔囝是整個事件的元兇,要不是被他強暴而想不開,怎麼會發生這種事。希望阿滿仔出去散散心就好,別忘了要儘快回家,千萬不要做傻事。 即使阿乞叔仔心急如焚,但阿乞嬸仔則沒有耐心,她不屑又惡毒地咒罵著說:「揣無就莫揣,管伊去死,管伊去予王爺掠去牽馬!我會予這個夭壽死囝仔新婦仔氣半死!伊佮添丁做大人是早晚的代誌,添丁仔提早佮伊相好是表示愛伊,伊抑閣有啥物通嫌矣。汝大空共看,看伊欲走去佗死,腹肚若枵伊家己就會倒來,叫逐家毋免揣啦,管管伊去死無!」 (二二)
-
鮭魚之亂
我回游 是為了讓種族持續 我存在 豐富了生態 我的價值 卻 被你定義 高經濟 高蛋白質 ω-3脂肪酸 維他命D 如今 因為壽司郎一封招兵買馬的 尋人啟事 引發了 鮭魚之亂 帥鮭魚 鮭魚丼飯 宇智波鮭魚 鮭魚肚 鮭魚主席 覺得鮭魚湯豪豪喝 高價鮭魚冠上了自己的姓氏 讓鮭魚族群更加繁盛 甚至我的朋友們 也都列在 狹窄的身分證欄位中 認祖鮭宗? 還挑戰 最長鮭魚 的名字 要來個天下鮭心? 還是同鮭於盡? 眾望所鮭? 連我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只能感謝大家的厚愛 這波鮭魚之亂 也即將畫下句點 希望能 讓大家更認識我們 另外 各位廣大的人類 一生只能改姓名三次 千萬不要改不回來 被人取笑 成為 縮頭烏鮭
-
溫柔的眼淚
撒哈拉沙漠開始流血 駱駝恐懼的交談 沙漠的掌紋橫臥 美的意外 戰火蹂躪 瘟疫蔓延擴散 上帝派的鬼船傳說 焚燒的身體堆疊再堆疊 站高台瞅著遙遠夜之華 落單的流星 瞳孔一大一小 彷彿泣訴悲劇重演 炭火燃燒繚繞 生命慢慢地流逝 溫柔的眼淚揮別陰霾 勇闖冒險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