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思緒的靈魂
傍晚的風吹來擁著潮濕的氣味,天頂的烏雲長了毛腳邊,雨似乎隨時就會落下。行走在城市的邊緣,穿越著陌生的人群,看著另一個自己。 瞬間大雨滂沱,紛亂的雨絲穿透著雨的光影,透露著城市的寂廖,不停刷著雨的雨刷,刷去一波波的雨不停,空氣裡彌漫著雨的氣味,莫名的讓人沈靜了下來,在雨裡,嘩然不止的雨讓世界寂靜了下來。 走進便利商店,一杯熱咖啡溫暖自己,忘卻所有的煩躁與不安,抹去所有的塵埃與寂然。在雨裡,一對小情侶撐著一把傘,在他們的小小世界裡,這雨下的再大也是美好。 在你需要時,為你撐傘的,陪伴著你的是誰呢? 人生何其有幸,有甜蜜的家人、朋友與同事互相豐富與滋潤生活。在雨停下來的片刻,傳來梔子花的香味,掃去一片的陰鬱。不一會,雨又緩緩的落下了,雖不似若方才的大雨,細微的雨絲紛飛,微雨卻還是會濕卻的程度,索性收起傘走在雨裡,也是一種滋味。 很多時候是需要自己去面對的,或許是內心的掙扎、或許是解不開的心結,重要的都不僅僅是外在的各種因素,而是自己的內心是否清楚自己的選擇與決定。 那些容易飄渺的思緒常常無法控制,雨不停的天氣很喜歡聽雨,孩提時大雨傾盆的叮咚雨聲,那沿著屋瓦落下的直線條,那些撐著傘在防空洞上看著雨落下的日子,每一瞬都輕易的敲打進心靈的最深處。雨天的靈魂抽離的輕易,翻開塵封多久的回憶,如此熟悉如此接近,每一瞬的都敲打著心靈。 關上門,阻絕那濕氣的瀰漫,阻絕不了那雨滴的敲打,在容易抽離自己的下雨天,關上屋外的門,打開自己的內心仔細檢視。人生從來就沒有所謂的對或錯,每一件事都有其因與果的循環,相遇與相逢、命定與注定,每一條路和每一個選擇或許都是人生必走的,僅差別在於用什麼樣的心態去經歷與錯過。 重要的是,不要忘了自己,那個最純真的自己。大雨又落了下來,洗淨了窗玻璃,那雨的詩篇,不知是否也清澈了你的心靈?雲邊長毛腳的日子,總是很適合放空自己,也很適合放縱自己的抽離。
-
澎湖的夏天
天空的藍與海水的藍無縫接軌 那叫澎湖藍 沒有雜質的藍 讓人忘掉憂愁的藍 白雲輕手輕腳走著 風吹促白雲走快點 白雲依舊慢悠悠閒晃 偶爾浪花也來湊熱鬧 嬉鬧一陣過後 又是一片平靜 如果你來澎湖 一定要放空抬頭望 你會從此愛上它
-
品味食之美
生活美學的起點在於能從生活中去發現無所不在的美,品味食之美即是如此。 蔥花蛋原本是一道簡單又美味的家常料理,餐桌上有這個經典的味道出現,對於喜歡的人來說,總能咬下一口蛋,就能多扒上好幾口的飯。 傳統的做法為在碗裡打下幾顆蛋、撒入蔥花、灑點胡椒粉,再略施薄鹽而後攪拌均勻,熱油鍋一次倒入快速攪動,再輕抹攤平呈圓形擴散,從邊輕輕掀起一小部份,若與鍋底接觸面已經一片金黃且帶點微焦隨即翻面,底面再煎至定型微焦即可起鍋裝盤。此時撲鼻的香氣會讓你不假思索動起筷子,飛快的夾起這盤中之物,放入口中。 然而再好吃的菜始終如一的呈現雖然不失其原味,但有時難免也會感到食之乏味。 開始料理前不妨先打開冰箱瀏覽一下,有哪些是之前未用完的食材,且所剩不多;直接丟掉不免浪費,留著又無法成為盤中的主角。此時這些角色就顯得格外重要,如:寥寥的洋蔥片、戔戔的紅蘿蔔絲。 將它們從冰箱請出場後,即可將洋蔥片使其成條再化為丁狀,把紅蘿蔔絲切成細小的微粒。接著拌入下鍋前的蔥花蛋液中,再攪旋一番使其混為一體。 煎熟起鍋的成品,所聞到的即是青蔥與蛋混和生成的噴香陣陣飄散,這一刻食指也隨之大動了起來;洋蔥遇熱釋放的微甜在口裡產生了味覺漸層的效果,讓甜鹹之間達到巧妙的平衡;紅蘿蔔的點綴更增添了幾許繽紛色彩,視覺感受因鮮豔的畫面而被取悅,如此成就了色香味俱全的桌上佳餚。 「物盡其用」的意思是能有可取之處的各種東西,要能儘量的去利用,才能讓一切物品產生最大的效用,如此的充分利用資源,一點也不浪費也是一種美德。 「錦上添花」的意思是本來已經是美好的事物讓它更加的美好。料理的過程往往就是一種美上加美的進化。 能夠善用剩餘的食材,巧妙地做些變化就能讓其價值發揮到極大化。讓感官有著不同以往的刺激,口感、美感也能再升級。 美學大師蔣勳在其著作「天地有大美」提到:在食衣住行育樂中,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點滴卻是處處展現著美學的素養,即使你做一道菜也可以品嘗到美的滋味。 (稿費捐金門家扶中心)
-
二層坪水橋記遊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來到鹿野鄉的水橋畔。繞行到一個休憩處,只見碧空如洗,層巒疊嶂的山峰下面,一輛火車驀地閃現。 紅色身影又亮又快,好像衝破黑暗,迎接光明的勇士……。 「看哪,火車來了!」我高興地說,「馬上就要越過田野啦!」 風追逐著,雲也悠悠,集聚在一大片波斯菊花海之上;而我年少追著五分車奔跑在田野的記憶依次浮上心頭。 「喂!朋友──你們都好嗎?」 我聽見田野的回聲,一波一波,在那兒盤旋──穿越屬於我的童年與純真,穿越我幾乎遺忘了自己曾展翅翱翔的歲月。只有風依然跟緊著我,事實上,童年已遠,故鄉的小河也只能在夢中追憶了。 但這座全臺灣的第一座紅色拱形的磚牆水橋,兩端橋台擋土牆上的陶板浮雕,記載著客家山歌及一段後山開鑿史,就近在眼前,令人無盡的想像;而更遠處的油菜花、波斯菊,不是夢裡的場景,徜徉其中,我輕盈得猶如一隻白鷺,一朵無拘無束的雲! 一定是這裡有著利吉惡地的特殊地質岩層,或者是這裡的山巒溪流,讓每一片風景都經常浮現在我的腦際,每一立方土地都似我懷舊的故土。 是啊,故鄉畢竟已離開很久很久了,而水橋就近在咫尺,不但使我心馳神往,也讓我的記憶之河永不歇息地流動。 我相信這座水橋是先人用血汗,徒手開闢水圳為後人提供的福祉,把這片綠野賜給了純樸的鄉民。我相信這裡的田畝,都會有源源不絕的水源,年年都棲息著許多美麗的白鷺,宛如置身於一片夢中仙境。
-
阿娘的俗語話之廿四
●「少年愛刺激,老人愛心適。」--年輕人喜愛從事刺激性的挑戰,老年人則希望趣味性的活動。年齡的差距影響活動的性質與興趣。 ●「濟囝勞死爸,濟新婦氣死大家。」--昔日大家庭制,多子多孫多媳婦,由於食指浩繁,為了養家活口,父親一肩承擔,為此過勞死者比比皆是。眾多的媳婦與婆婆之間常持相左意見,活活氣死婆婆的也是大有人在。 ●「一人看出一家,新婦看出大家。」--所謂「見微知著」,從小觀大,從一個人的談吐氣質可以看出他的家庭,從媳婦身上也可看出婆婆的涵養。 ●「三分食藥,七分調養。」--「藥即是毒」,每一種藥都具有副作用,若非必要,不要完全仰賴藥物,透過調養,身體也具一定程度的自癒能力。 ●「無錢行無路,無錢講無話。」--「沒錢萬萬不能」,在處處需錢的社會裡,沒錢的人,出門寸步難行、說話無人理睬,甚至受人歧視。 ●「食捌,穿拍結。」--飲食方面,不僅內行,也捨得花費;但在穿著方面,則一毛不拔,即重吃不重穿。 ●「好餡不如好粿,好頭不如好尾。」--餡為粿之內裡,是粿的中心部分,局部好不如整體好;而結局決定成敗關鍵,所以好尾比好頭重要。 ●「問路靠喙水,行路靠跤腿。」--走路靠腳力,無庸置疑;而問路則是靠喙水,因為問路是有求於人,唯有誠懇有禮的態度、委婉甜蜜的口吻,才能贏得別人的賞識、得到精確的資訊,也才能找到目的地。 ●「查某囝顧仔好,較袂摜鐵鎖。」--女兒要顧好,才不致作奸犯科。平心而論,本則男女適用。 ●「看命若會準,草埔嘛會生竹筍。」--以前曾寫「算命無褒,食水著無」。以下句否定上句,表示江湖術士之言,不可盡信,參考就好。 ●「好竹出好筍,好老爸出好囝孫。」--以上句陪襯下句,品種優良的植物結出好果實,人亦如此,基因會遺傳、環境會影響,二者相輔相成,必能造就好子孫。 ●「跤手若嚴硬,毋驚賺無錢。」--手足如果健全勤快,不怕賺不到錢。即所謂「搰力食力」。 ●「無共糜坩,無共碗籃。」--彼此各自生活,毫無瓜葛。 ●「一話傳百耳,愈傳愈走味。」--「寄話會加」,何況傳話,不須負責,定然逐漸偏離。此即「從口中吐出像細毛的血絲,傳到最後吐出一隻鵝來」的傳言。誇張離譜、以訛傳訛,於是可見。 ●「四十查甫是鸚哥,四十查某是阿婆。」--「男人三十一枝花,女人三十老人家」,一般人認為同等年紀的男女,在樣貌、活力各方面,都有明顯的差距。 ●「歹兄累弟,歹囝累爸。」--同是一家人,生命共同體,一人做壞事,全家受牽連。意同「歹翁累某,歹鑼累鼓」。 ●「加工,做外嬤。」--以外嬤與外孫之疏離不親,譬喻所作所為都是「加工」(多做的工作)。即多此一舉。 ●「路毋通行絕,話毋通講死。」--「圓人會扁,扁人會圓」,人生起落,難以預料,所謂「感情留一線,後面好相看」,道盡本則原由。 ●「拍鐵趁燒,補鼎續火。」--二者皆指工作進行中,務必一鼓作氣,乘勢而為,才能一蹴可幾。 ●「賊心和尚面。」--賊人心懷不軌,和尚慈眉善目,比喻面善心惡之人。 ●「皮繃較緪的。」--皮在平常處於放鬆狀態,將皮繃緊一點,在心理上,表示準備接受挨打。 ●「一世的兄弟,半世的爸母。」--兄弟姊妹,年齡相當,相處的時間較長;而父母年紀較大,相處的時日較短,當知珍惜。 ●「未富,毋通想欲起厝;未有,毋通想欲娶新婦。」--早年三代能蓋一屋,已非易事;而娶媳盛行三八制,亦非窮人能及。二者皆需富有,一旦貿然躁進,日後必然債臺高築,苦不堪言! ●「一個放屎,一個拭尻川。」--一人可做的事,尚須勞動二人,表示多此一舉。與「一個剃頭,一個扳耳」意同。 ●「老大人,囡仔性。」--「一世人大人,兩世人囡仔」,亦即人生有兩次像小孩,另一次是老人階段,所謂「食老變款」,其中一類是變得像小孩一般,需要家人多予照顧與關懷。 ●「兄弟是兄弟,某囝隨人飼;兄弟是兄弟,隨人顧自己。」--「小時是兄弟,長大各鄉里」,飼某飼囝,顧身顧家,都須自行料理、各自珍重。 ●「生查甫誠歡喜,生查某氣半死。」--生男孩雀躍不已,生女孩氣得半死。在重男輕女的年代,母親生育來自多重的壓力,生男生女兩樣情,一喜一憂兩極化。 ●「孔子嬤教的。」--如果書讀不好,就推說是「師母」教的,以此解嘲。或恥笑他人功課不好,亦可適用。 ●「白鬚孫(侄兒),土跤叔。」--在地上爬的幼兒是這位白鬚翁的叔叔,正所謂「論輩不論歲」,在家族中,只看輩分,不論年紀。 由〈前言〉得悉金門俗語具教化功能,在此俗語逐漸式微之際,提倡「俗語教學」傳承給下一代,實在刻不容緩,也深具實質意義。 (下)
-
夏天的情趣
炙熱陽光下,人們穿著衣服熱,光著膀子、袒胸露背熱,搖著扇子吹著電風扇還是熱,熱得揮汗如雨,熱得心煩氣躁。人們汗流浹背,動物們氣喘吁吁,天地間猶如無形的蒸房一樣熱氣騰騰而又不可抗拒。 還好大塊大塊的烏雲壓過來了,一道炫目的閃電劃破長空,隨之而來的是陣陣驚天動地的雷聲,繼而狂風暴雨,來勢洶洶。原本靜若處子的樹木披頭散髮,瘋狂搖動;乾燥的大地雨花飛濺,水流成河;於是過高的氣溫降下來了,人們感到涼爽舒適,心曠神怡。雨過風息,日出雲散,一彎美麗的彩虹高掛西天。這乍陰乍晴,這風雲變幻,使人精神亢奮,使人心靈震撼。 夏天是花朵盛開美麗的季節。各種花兒競相開放:荷花、蘭花、百合花、女貞花、月季花、夾竹桃花……,奼紫嫣紅,芳香醉人。也是水果成長的季節,石榴、核桃、蘋果、香蕉、荔枝、芒果……,各種果實掛滿枝頭,賞心悅目,花朵和水果都很吸引人的目光,這就是夏天的浪漫!也是夏天的壯觀和不凡。 夏天是成熟的季節。夏天是收穫的季節。瓜果蔬菜,車拉人扛,一片繁忙景象。夏天百草繁茂,樹木森森,山清水秀,風景宜人。夏天是人們自我展示的季節。男人強健的體格,女人婀娜的身姿、白皙的皮膚,隨心所欲,自然灑脫。 夏天有戀花的蜂蝶,戲水的鴛鴦,上樹的螞蟻,河邊的蛙鳴。夏天也有難捱的酷熱,愜意的清涼;驚天動地的雷電之兇猛,也有細雨濛濛、和風微拂的款款柔情。那是夏天最強的節奏感。夏天具有鮮明的個性,有時張揚,有時內斂,有時熱情奔放,有時默不做聲,有時烈日炎炎、白雲漂浮、萬里晴空,有時陰雲密布、暴風驟雨、電閃雷鳴,許多極富情趣的生活場景是夏天獨有的。
-
分數
分數,一直是求學期間的壓力來源,當然,一到四年級的程度尚可,所以喜歡考試,喜歡拿到分數時的喜悅。不過升上五年級之後,小學的數學開始變難,還記得第一次月考就慘遭滑鐵盧,為此,還被笑了很久。一年一度的五一勞動節快到了,當初我的分數,就是五十一分,一分都不少,卻也銘記勞動節有一個很長的歷史。只是未滿六十分,就是不及格,就是考不好,你認為題目出得很難,好幾位同學卻是滿分,輕鬆以對,還說很早他們就學過了,現在已經超越進度很多了。 第一次不及格,就是一種恥辱,對於分數,就開始斤斤計較。過去對於分數一點也不重視的自己,開始想要考好,但沒有補習,沒有人教,只是靠著自己摸索,一切都很難。除了我喜愛的科目國語與社會,剩下的都勉強拚到及格,很難再更上一層樓。不過,我仍是不喜歡補習,因為這樣會壓縮打球與看卡通的時間,同時我覺得到補習班很擁擠,當然,也是希望雙親負擔可以小一點,要不然到補習班的話,一分錢一分貨,有多少進步,當然,也要花費多少的補習費用來彌補。 只是,我仍是覺得每個人都有他的背景與環境,不能一概而論,只是分數的差距,就是一種被世俗眼光比較的可能。所以時常看到電影或電視裡面,有些父母會因為分數考差而追著孩子打,或是想要問出個所以然,這都是過於誇張的一面。不過,設身處地而想,身為父母,當然也不希望孩子一直把成績放在一邊,至少能過分數門檻,讓大家還能願意保留一點希望,也不會說真正遇到孩子是體育或才藝班,其餘的什麼都不會管,就算是那些班級,也很講究分數,其實是講究未來。 一張考卷,常常是定好壞的關鍵,考不好的時候,難過的點不是被打,而是對於這樣的考題,自己怎麼完全沒有學會,上了許久的課程,到最後在測驗的時候完全沒辦法發揮。就像那時候老師所說的,通通還給他了,老師們在課堂上認真教學,而我們卻辜負他們的用心,這對於自己而言,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當然,每位同學的程度大不相同,需要幫助的人當然需要多一點關心,那些會的同學,當然也要放慢腳步,確認自己所學習的事情是否跟課堂上的知識可以吻合,最後可以透過測驗來表現出自己的能力,而分數就是最後的證明,以大多數的人而言。 日子一久,其實自己也會計較許許多多的事情,所以對於分數,也是有一些執著。只是那些執著,有些是必要,有些是沒必要的,在於分數的高低,那是一種積極性的表現,但畢竟對於人生,還是有大大小小的考卷,絕不能因為幾次的失敗就放棄,失敗了並不可恥,可恥的是不敢接受下一次的挑戰。反正考試有很多種,也不用執著於眼前的分數,雖然對於分數,我們要有敏感度,要能知道分數對於自己所代表的意義。但是,分數是一時的,態度與真正的知識才是永久的,至少要先學會釋懷,要先走出分數低落的陰霾,一切的一切才會有意義,才會有希望。
-
諾言&留言
那一年相遇在海邊,一抹夕陽閃耀你嘴邊 銀鈴般你的笑聲 牽引我走到你身前 第一次害羞的牽手,心頭小鹿亂撞到昏頭 何等幸運遇到特別的你 讓平凡的我深感榮幸 某一秒曾想推開追求,怕會心碎受傷害 你溫柔唇語吻了我額頭、暖了我心頭 這靜默的時刻,開始懂得什麼叫真愛的諾言 有一天時間久了,轟轟烈烈已慢慢變為平淡 歲月帶走了你當年的年輕與美麗、自信與勇氣 你用茫然的眼神看著我問:你還要我嗎? 親愛的 當年的遇見、陪伴、不離棄 你將年華的諾言交託給我 現在我會用一輩子的幸福留言 永遠永遠保護你 讓你隨時都看見。
-
阿娘的俗語話之廿四
有人說:「金門人勤奮樸實、盡忠職守,因而受到小蔣的賞識與重用。」這種人格特質應非與生俱來,而是後天環境塑造之功,其中「重中之重」應歸功於金門世世代代的父母都以優質的俗語話教化下一代。 細而言之,早年父母大字不識幾個,但個個忙於農事、勤奮耕作,這是身教;出口就是充滿哲理、發人深省的俗語,這是言教;金門敦厚純樸的社會風氣,這是境教;在此優質三教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之下,造就出優質的下一代、堂堂正正的金門子弟。 ●「一日三笑,毋免食藥。」「一日三擺笑,較好食補藥。」「一日笑咪咪,歲壽食百二。」--吃藥為治病、進補為強身、強身為延壽,皆須花錢;而「笑」卻能一併達成,不花一分一毫,何樂而不為?勉人心存喜樂、時露笑容,則健康長壽,不必遠求。 ●「豬食豆箍,人食招呼。」--對豬而言,豆箍是美食;對人而言,招呼是好感。豆箍促進豬的成長,招呼可增進人的情誼,同屬重要。 ●「媠的在肢骨,欠勢裝袂出。」--肢骨本指四肢骨架,此指人體形貌。具美人胚子的人,天生麗質、無須打扮;而貌似無鹽的人,即使濃妝豔抹,也無濟於事。 ●「床頭相拍床尾和,喙齒咬舌啥人無?」--夫妻親密猶如齒舌相依,夫妻吵架猶如齒舌相咬之尋常,無須大驚小怪,轉瞬即可平息。 ●「親人詈,袂聖;親人拍,袂疼。」--親人咒罵,不會靈驗,應是有口無心或是神明網開一面;親人打,不會痛,因為「打在兒身,痛在娘心」,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查某講食佮穿,查甫講賺佮用。」--在「男外女內」的年代,女人關心吃穿,男人關心收支。角色扮演不同,各有交談話題。 ●「人衰,放屁彈死雞;人衰,滿面全豆花。」--人在走楣運時,經常禍不單行,屋漏逢雨,「彈死雞」與「全豆花」純為押韻而設。 ●「貪俗買狗鯊,刣開馬加價。」--狗鯊是低級食用魚,為了貪小便宜,反而吃虧上當;馬加魚是昂貴魚,切開的狗鯊被商人魚目混珠後充當馬加販賣,欺騙消費者。告誡買方須謹慎購物、賣方應重視信譽。 ●「目睭濁濁,龍眼看作葡萄。」--人患眼疾或老花退化,對於形狀相似、體積相當的物體往往產生視覺上的誤判。之前曾寫目睭「花花」、「霧霧」均是,且都有押韻之美。 ●「交陪龍鳳會飛天,交陪鳥鼠鑽壁邊。」--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告誡我們擇友的重要。同理,結交益友,往往飛黃騰達;反之,學到雞鳴狗盜。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狗咬人,有藥治;人咬人,無藥醫。」--狗咬傷人,吃藥打針即可痊癒;而「人喙上毒」,無論是罵人或傷害人,往往不是藥物所能治好。 ●「狗肉滾三滾,神仙徛袂穩。」--煮熟的狗肉,香氣四溢,連神仙也禁不起誘惑而坐立不安。以誇飾手法極言其美味。 ●「人佇世間無偌久,袂曉有孝豬狗牛。」--人生數十寒暑,與父母相處更是短暫,若是不知感恩盡孝,則連禽獸也不如。 ●「上山毋通惹虎,入門毋通惹某。」--所謂「惹熊惹虎,毋通惹著刺查某」,兇女發威起來甚於猛獸。將女人與老虎相提並論,足見其不可輕易冒犯。即使是親密的枕邊人,還是少惹為妙,以免自討苦吃! ●「冬食菜頭夏食薑,免倩醫生免燒香。」--冬天多吃蘿蔔、夏天多吃薑,既養生又保健,可以不用看醫生、求神明。 ●「有肉有酒全朋友,無肉無酒伸牽手。」--「有錢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正是酒肉朋友的寫照。窮困之時,親離友散,最後只剩枕邊人不離不棄,真可謂「患難見真情」。 ●「有錢食魚肉,無錢求粗飽。」--飲食上的慾望與滿足,常由金錢決定。有錢時吃得山珍海味,窮困時只圖果腹充飢。 ●「生母拍囝用菅芒,後母拍囝用刺蔥。」--同是打孩子,生母後母使用懲具不同,無刺有刺差之千里,親生與否,天壤之別。 ●「一粒一。」--即萬中選一,是頂尖中的頂尖、菁英中的菁英。 ●「一日燒,二日凊,三日叫袂應。」--一般用來指剛過門的媳婦,第一天侍奉公婆是可口美味的熱食,第二天是難以下嚥的冷食,第三天叫她也不理不睬。有不聽使喚、日益坐大之意思。 ●「文官三肢手,武官四肢跤。」--多出一肢手,指骯髒之手,即非法取得;多出兩肢腳,表逃得很快,即貪生怕死。如果這樣,國家亡矣!岳飛說:「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則天下太平矣!」正是此意。 ●「冷糜好食,冷話歹聽。」--冷粥冷飯,仍然食之有味;而冷言冷語,則刺耳難聽。同樣是「冷」,天差地遠。 ●「倖某綴人走,倖查某囝綴烏狗(帥哥)。」--過度寵幸溺愛的下場,太太跟人跑了!女兒跟著帥哥私奔,往往留下一堆後遺症,免人引以為戒。 ●「少年穿仔黑黑臭臭,老人穿仔花巴里貓。」--走在街頭,觸目所及,年輕人偏愛黑色系穿著;而老年人則愛大紅大紫,穿著與傳統背道而馳。母親說:「早年一上四十歲,衣著非黑即藍,沒人敢穿花花綠綠。」如今年輕人追求時髦,老年人緊握青春,老少顛倒穿,讓人有時空錯亂之感! ●「老命毋顧,序細艱苦。」--父母如未顧好身子,子女必然牽連受累。其反義句「序大若勇健,序細著好命」。父母身體關乎子女甚鉅! ●「見講講過去,隨講隨袂記;暗時睏袂去,坐著就哈氣。」--這是南門國中物理老師黃梓淼所提供。人到老年,陳年往事牢記不忘,對於近況則隨說隨忘;白天哈欠連連,晚上難以入眠,這是老人普遍的現象。 ●「見風流目油,見冷滲屎球。」--人到老年,身體日衰,經不起天候起伏,風一吹襲,立即目油直流;稍有冷意,大便也變了形體。 ●「七十無拍,八十無罵。」--人到老年,行動遲緩、智力漸退,視聽漸衰,健康每況愈下,若有犯錯,常是力不從心或身不由己,應予包容寬恕,不打不罵不責備。法律也有相關規定,如《社會秩序維護法》對於年滿70歲、《刑法》對於年滿80歲,在處罰上皆予酌情減輕。 ●「做人若泥生生,食無一塊蚵羹。」--一個人如果過於客氣,連最粗俗的蚵羹也吃不到。勉人適度謙讓即可。 ●「好事記予牢,歹事放水流。」--喜怒哀樂、恩怨情仇,人生難免。對於好事要牢記在心,對於壞事要付諸流水。勉人心存感恩、不記仇怨。 ●「阿公買田,阿爸作田,阿孫賣田。」--第一代勤儉致富、購置田產;第二代克紹箕裘、辛勤耕作;到了第三代,揮霍無度、敗盡家產。從創業維艱到守成不易,以致揮霍殆盡,一代不如一代。故言「富不過三代」。 ●「有良心的,一個死啊,一個還未出世。」--悲嘆世上沒有良心人,表示人心不古,不要信任他人,以免受騙上當。 ●「金門毋認同安,臺灣毋認唐山。」--金門曾經隸屬同安縣管轄,民國四年獨立設縣;臺灣人的祖先來自大陸,血濃於水、無法分割,若是不知認祖歸宗,豈不數典忘祖。 ●「沃花沃根,交人交心。」--以花根喻人心,上句為下句之陪襯。交友重在誠心,才能有誼永固;澆花澆在根部,才能枝繁葉茂。 ●「近山剉無柴,近溪擔無水。」--佔盡地利之便,仍不知珍惜利用,以致錯失良機,一無所獲。 ●「看著花花,摸著平平。」--文盲人士翻閱書報,目不識丁,看見花彔彔、平坡坡的文字,無所感覺,也不知所云。 ●「功夫若上手,三頓著有酒。」--一技在身,終身受用,不僅三餐不愁,甚且有酒有肉。勉人「學貴專精」。 ●「老人吐氣會輕鬆,少女吐氣想嫁翁。」--隨著年齡的增長與性別的差異,不同階段的嘆氣,各表不同的作用與心聲,老人可以紓壓放鬆,少女則表懷春想嫁。(上)
-
一千多天的日子,我們走向終點
我們在緣分中相遇、相聚,謝謝你們這段日子教會我的一切,過程中有歡笑也有淚水。時光飛逝,時候到了,該背起行囊走向自己的道路了。 不知道是到了甚麼樣的年紀,才發現畢業終究是個不可逆的過程,今天這場畢業典禮後,這個班級就再也不會有到齊的一天了。曾經我們做過的事都將化成回憶,藏在內心深處,因為我們知道,那正是青春的樣子。 還記得高一時要在便條紙寫給未來的自己一段話,字裡行間是希望、是期許,三年後我收到這張紙條,好欣慰我也曾有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時候。我想和當時的自己說:「雖然沒有達成當初的目標,但我有新目標了!我不知道未來的我會變成什麼樣子,但我希望我能永遠抱著希望!」 雖然一直以來我都會和最想去的地方擦身而過,卻能把生活過得特別精彩,屈就好像不是一種錯誤的選擇,而是讓自己有更多的進步空間。上天安排妳到哪所學校,就有妳該遇見的人、該學會的事、該完成的任務。後來我才發現,有一種特質是:「不管在哪,都可以把生活過得特別精彩。」雖然事情沒有按照既定的時間出現,卻能帶給你無限的發展空間,也真正讓我感受到「路,是人走出來的」不只我有,其實每個人都能這樣過。 一千多天的日子裡,心境上的改變勝於課本的知識,曾經好想趕快畢業,現在卻好捨不得一切,然後才突然想起,原來好多人今天過後,下次見面已不知是何時。從什麼時候才意識到,其實畢業是個不可逆的別離,好多人從此分道揚鑣,兩條不平行的直線通過焦點後,只會越走越遠。這些紊亂的日子裡,我們真的認真的告別過了嗎? 一千多天的日子裡,不是眾所矚目的焦點,卻也在雜草叢生的青春裡,開出了一朵朵充滿意義的花。青春是人生中最無法忘懷的時光,那些瘋狂的事蹟總在腦海裡不斷迴盪,也要感謝每個生命中的貴人,總在我最徬徨無助、想要放棄時,將我從深淵中一把拉起。 曾經以為未來還很遙遠,才發現它近在眼前。總覺得自己還沒做好足夠的準備能展翅高飛,而時光卻先逼我們向外起飛。像剛升上高中一樣,誤打誤撞的學習一切,所有的機會都不會讓你有心理準備,一邊摸索一邊向前走,總是善於跌倒,仍喜愛奔跑! 心裡會一直惦記著這段日子的重要他人所講過的話,高中之所以充實而順遂,也要謝謝你們一路相伴。忙碌的日子過得特別快,總想完成更多的事但日子卻不會為你而停留。如今,走到一千多天的終點,要和每個短暫參與過我青春的你們道別,願未來的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那些衝動而難忘的日子。是時候整理好行囊、調整好思緒,往另一個起點走去,如果有緣我們一定會再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