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駐在南山頭的雜想
青岐,在陸零年代曾經駐紮著一個營區,轄下有南山頭連、沙溪連、還有石鼓山連,那時候的青岐村光是冰果店、撞球間、雜貨店就有好幾間,每到假日都可以看到村莊裡頭阿兵哥的身影,後來慢慢的兵源逐漸減少,原本的營區和石鼓山連都裁撤掉了,到了柒零年代的時候就只有剩下南山頭連和沙溪連了。 從小我們就在整個營隊裡走動,那時候的我們綁著兩根小辮子在營區裡兜售著燒酒螺、冰棒等等的小東西,現在回想起來我的爸媽真是大膽,那年頭也不知道那麼小的我們到底有沒有賺到錢啊。後來石鼓山營區撤掉後就只剩下南山頭連和沙溪連了,因為地緣關係,我們跟南山頭連和沙溪連的阿兵哥互動比較密切,那個年代,餿水這東西都是大家搶著要的,常常因為搶餿水而動用關係或吵架或用水井這東西交換才可以有優先使用權,也因為拿餿水所以我們常常有機會可以到這兩個營區亂逛亂闖,那個時候還自覺是這兩個山頭的山大王啊! 及至長大回家幫忙顧店,在那個當兵兩三年,母豬賽貂蟬的年代,青春年少的我們個個都成了搶手貨,只要店裡面有年輕美妹的生意一定都特別好,也因為家裡經營生意的關係,所以跟南山頭連的往來也特別密切,那時候常常在特別節日應邀到部隊跟阿兵哥們用餐,部隊裡面只要有百姓們來到他們都特別的開心與興奮呢! 就因為跟南山頭連有特別的情分存在,所以在得知二月二十日國家公園要在南山頭四營區辦理「駐在南山頭」新書發表會後我就告訴自己一定要來參加。因為這本書寫的是我熟悉的據點,也想看看作者是否曾是認識過的軍人?還有更大的的動力也許是想找回一些年輕時的回憶吧! 這一天來參加的人著實不少,發表會場來賓也很多,作者在台上的台風也著實穩健,只是,我認真地看著作者上台,仔細地聽著他娓娓道來我一直熟悉的L-13據點,但卻怎麼都只覺得像是一個陌生的人說著曾是我勢力範圍內據點的故事,有那麼一點熟悉卻又有那麼一點恍如隔世的感覺啊! L-13據點依舊是L-13據點,只是當年的圓滾木橋換成了現在的水泥橋,當年駐守的阿兵哥如今早已人去坑空,留下的是現在國家公園改造後的密室逃脫景點。在多少個當年駐軍駐守的據點被夷為平地後,L-13據點還能倖存實屬大幸,至少據點還在我們還可以在這裡憑弔那已經逝去的青春歲月。 作者的新書帶回家後仔細的閱覽一番,一邊看一邊跟著作者從新兵入部隊開始回想,那些新兵入伍到我家採買日常用品時的陌生膽怯,那成了老兵時的老油條和自在熟悉,那破百請客、破月請客,假日時或保力達B加沙士或啤酒或高粱喝得醉醺醺的記憶都一一的回來了。 當然,因為地理環境關係離這二個部隊特別近的我家常常都會有連隊阿兵哥來購物,快二年下來的相處大家不知不覺也都會有友誼存在著,每一次和熟識的阿兵哥離別總也會有些許哀愁不捨,但最終也會化為祝福和期許,畢竟這是他們短暫的人生過境處,終會有離別的那一天到來。 在軍隊環境下長大的我對軍人自有一份不同的關注,小小的我們有外省兵的關愛,有台灣本島兵的疼惜,及至長大成人和阿兵哥的不解之緣還是依舊存續著,那燦爛的青春年華有多少的美麗故事也是因為著軍人而美麗啊!
-
文字遊戲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節令往往與之對應歲時風俗,誠如今時中秋烤肉、放煙花、食月餅,古有重陽登高、佩茱萸、飲菊花酒,元宵則是花燈、打燈謎、吃元宵。 正月十五月色燈山滿帝都,人們將謎題附於燈籠,猜著謎兒者有賞可領,謎面式樣簡如一句家常話、繁可是首絕妙好辭的詩文,好比章回小說《紅樓夢》元妃歸省慶元宵回宮之餘,心血來潮製燈謎同弟妹遊戲,賈母起玩心,湊趣出了題「猴子身輕站樹梢──打一果名」言簡意賅,至於寶玉與眾姊妹則以詩詞格律製謎: 能使妖魔膽盡摧,身如束帛氣如雷。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打一玩物。 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妝點最堪宜。遊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打一玩物。 謎面格律工整,類詠物詩。前者由賈元春所作七言絕句,吟詠對象乃爆炮;後者出自探春之手,答案同樣不難猜想,猜射之物即風箏! 雖說上元打燈謎的風俗,約莫形成宋年間;然玩文字遊戲,既富文藝,兼具娛樂,古稱隱語,起源甚早,於劉義慶編撰非關三國爾虞我詐、金戈鐵馬,只論魏晉名士言行神采的《世說新語》,高中選文收錄〈捷悟〉篇章,即有相關記載。 文中有段曹操逸聞,大意是:途中見曹娥碑,碑後蔡邕題有「黃絹幼婦外孫虀臼」八字,曹操初見時不解其意,反倒一旁主簿楊修,博聞強識、大才槃槃立馬參悟。所謂黃絹即色絲,相合是個「絕」字;幼婦即少女,相合是個「妙」字;外孫乃女兒之子,女子相合為「好」字;虀臼用於辛辣食物,受辛相合為「辤」字,謎底揭曉,意指「絕妙好辤」。 燈謎難易深淺不一,雅俗共賞,解謎方式不外乎拆字、諧音、語意、典故幾個面向。謎面「無邊落木蕭蕭下」,欲知謎底,得先解歷史朝代,得出陳字,後拆字,去邊、又去木,方能真相大白。再有謎題「寒則重重疊疊,熱則四散分流。兄弟四人下縣,三人入州。在村裏只在村裏,在市頭只在市頭。」圖文解謎,六句話皆暗示字裏頭那些「點」。 文字遊戲,變化多端,興許源於中文字的繁複,象形造字雛型上,兼備形音義,莫怪在世界各語言的學習難度上,居高不下。 只是中文,歷經甲骨文、金文、篆書,有過春秋戰國不同地域,文字各自為政的異相,待秦王嬴政一統六合,中央集權書同文,爾後尚有隸、楷、草的演變,終究流傳於世,當代通行。而上元打燈謎,斗轉星移,悠悠晃晃,如今燈會仍如火如荼進行著,卻不復昔年猜燈謎盛況……。
-
等 待
柳樹癡癡的等待,等待春天的到來。春天一來,它便穿起一身輕盈的綠,以最溫柔的線條,呈現春天的明媚;蟬兒癡癡的等待,等待夏天的到來。夏天一來,牠便爬上高高的樹梢,以最奔放的歌聲,唱出夏天的熱情;楓樹癡癡的等待,等待秋天的到來。秋天一來,它便穿起一身耀眼的紅,以最曼妙的舞姿,舞出秋天的浪漫;皚皚白雪癡癡的等待,等待冬天的到來。冬天一來,它便撒下一片片晶瑩的雪花,飄散成銀白色的潔白世界。那麼,佇足蒼茫浩瀚世界中的我,在等待什麼呢? 從呱呱墜地、嗷嗷待哺,我們總是在等待,等待一頓豐沛營養的奶水,滿足我們五臟六腑的飢渴,只為了等待著長大!韶光荏苒,我們漸漸成長、茁壯,等待著上學、放學,等待著一頓豐盛餐桌上的饗宴和閒話家常的天倫之樂;一顆忐忑不安的心等待著考完試後,從老師口中宣佈的奇蹟;青春的賀爾蒙在我的血液裡澎湃,我等待著一個夢寐以求的倩影,從我企盼的眼神中走過,她回眸一笑的曖昧眼神使我癡狂的心怦然心動,成就了夜夜美夢的開端……等待!等待!時時刻刻我們都在等待許許多多的事情接連不斷的發生,成就了我們綺麗繽紛、多彩又複雜的人生。 人生太漫長,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們千呼萬喚、千等萬待的,往往事與願違,我們失落、傷感、遺憾,甚至捶胸頓足、嚎啕大哭而不能自己!俗話說:「人生不在於長短,在於過程!」所以,在漫長的等待中我們學習到什麼?耐心的等待、沉潛,慎思明辨、韜光養晦也是修養人生的重要課題和過程。 在我小學的一次考試經驗中,考試前幾天我日日夜夜的挑燈夜戰,全力以赴的衝刺,考試那天,我胸有成竹、振筆疾書,寫得是行雲流水、不亦快哉,任何疑難雜症都在我自信的筆尖中迎刃而解!考完了,幾家歡樂幾家愁!而我對名列前茅的寶座是志在必得,信心滿滿的等待老師的賞識、誇讚和同學的羨慕、嫉妒。誰知道,「大意失荊州」,在不經意的粗心大意中,我陰溝裡翻船,栽了個大跟斗。我全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的數學考卷竟然因為填錯格子而慘不忍睹!細心、睿智的老師一眼看穿了我的意外、吃驚、茫然、沮喪……於是,下課時叫我到辦公室,對我適時的安慰、開導並「曉以大義」。幸虧老師的開導,我才能從憤怒和沮喪的陰霾中走出自我,重拾信心,看見希望的陽光。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如今的我,深刻的體悟了「小心駛得萬年船」的道理,行事更加的臨深履薄,在穩操勝券中,總能萬無一失的達到自己設定的標的;我也更加的明白,人生是那麼的複雜,要面臨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像是課業的壓力、同學、朋友間的競爭、交往和友誼,家庭成員關係的互動,出社會後林林總總、大大小小,許多雞毛蒜皮的問題都會給我們排山倒海般的衝擊,我們在面對重重的挑戰和考驗中,難免會遇到挫折、難過、失敗,我這才恍然大悟,從小等待長大的我,才知道小時候的天真無邪、無憂無慮,天塌下來有爸媽頂著是多麼的幸福! 「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等待,可以是韜光養晦、養精蓄銳的沉潛,可以是虎視眈眈、摩拳擦掌的準備出擊,但千萬別當個縮頭烏龜,埋首沙堆裡的駝鳥,明日復明日,「等待」成了逃避現實的藉口。讓我們「恃吾有以待之」、「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一切準備就緒,我將搏扶搖直上,第一個迎接勝利的耀眼光芒,捨我其誰!
-
胡記煎餅果子
外緣煎得香脆微焦,內裡藏納著雞蛋的鬆軟、薄脆的酥脆,或加起司、或加肉鬆、或加鮪魚、或是原味,煎餅果子層層疊疊,再平凡再純粹,都是十足十實誠新鮮的美味。 在西洋情人節那日,限量且特製的火龍果汁粉色麵皮,裹覆著雞蛋、蔥、香菜、榨菜與薄脆,一口咬下,熱呼呼地飽足了滿嘴。這源自天津山東一帶的煎餅果子,已有百餘年歷史,更於107年入選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其獨特的食香食相,現在,在金湖傳統市場也吃得到。小攤攤主為八年級生胡智傑,原在金門服役,卻一舉愛上金門,就此落地生根。 胡智傑原本即對料理頗感興趣。一日,前往廈門旅遊,嚐到煎餅果子後深受吸引,進而拜師習藝,甚至從山東訂製製作煎餅果子所需工具,並一路從廈門搬運返金;經過無數次微調改良,胡記煎餅果子小攤終於去年11月正式開張販售。 這煎餅果子餅皮以綠豆為基調,輔以高粱、玉米、小麥、黃豆、大豆等雜糧麵糊攤製成薄餅,先吃現做。接單後,先舀一勺調好的綠豆麵糊攤在鐵鐺上,使用專用的T形推子推成圓月狀,抹上獨家特製醬料,打上雞蛋以相同方法攤開,後灑上蔥、香菜、榨菜等調料,待將熟之時,用小鏟鏟起翻面,放入薄脆,並將煎餅皮對折卷疊,三分鐘內即可完成。 集了糧香、蛋香、醬香,脆的軟的都在口腔,一天僅販售50~60份的煎餅果子,為維持食材新鮮,為讓老少咸宜都能安心入口,薄脆每天新鮮現炸,麵糊更是日日清晨即起製作,同時採用小農無毒有機蔬果,胡智傑說,考量顧客或許有吃早齋的慣習,故而煎餅果子的製作,一律使用素食鍋與蔬菜油。 小攤前,人龍集聚,小攤主,熟練一鏟一翻一折;新出爐的煎餅果子冒著騰騰熱氣,蛋的嫩,醬的稠,餅的軟,一口滋味一口香氣,既簡單又平民,即時又暖胃的補給,在尋常處也藏有值得探尋的美味。 軟韌帶香,亦有酥脆,這是煎餅果子的終極口感;說來不過稀鬆平常,嚐來搭配得相得益彰,在不起眼的素樸小攤,動作利索的小攤攤主,產出了最有味的人間清歡。 在早晨,去一趟胡記煎餅果子小攤,吃!且是必須吃!讓煎餅果子的大巧不工,醒醒一天的精神;讓煎餅果子的油香與熱氣,成為日常的平淡與踏實。
-
抗日英烈忠魂錄──寸性奇
「百戰功勛著山河,雙忠大節壯中原」指的就是被譽為抗日軍中一虎將的寸性奇將軍。 寸性奇字念潔、官拜少將(追贈中將),著名的抗日將領,以血戰中條山,重創日軍而聞名;在日軍進攻13次中條山失敗後,更畏稱寸性奇將軍為中國戰神。 在國軍抗日陣亡《榮哀錄》紀載:寸性奇雖為師長,卻無官架、常一身藍布衣,樂訪士兵疾苦,士兵反映問題,立即解決。 絕無拖延晃蕩之行為,日日嚴以律己,處處喜愛百姓往來,主動解決百姓困難,所以鎮守在中條山的四年中,幾乎是功必克、守必固的模式狀態,為第三軍的主力。 民國三十年,在整個抗日作戰區中、中國軍隊處於劣勢,但在張家坪中,寸將軍因指揮伏擊甚妥,擊斃日軍少將少田勝,殲滅當時日軍第227聯隊主力,備受眾人矚目。 同年五月,日軍秘密集調10餘萬精銳主力,使用大量飛機、大炮對我軍陣地不斷發動襲擊,但好景不長,他親率奮勇隊與敵人博殺,不幸胸部中彈,而他的右腿也被日軍炮火炸斷,寸性奇將軍以重傷之軀,率余眾數十人突圍至毛家灣,但卻沒料到寸性奇將軍在交戰中左腳也被炸斷,頓時血如泉湧,此時寸性奇將軍要求團長等突圍完快走,不要去顧慮到他,以保全國格人格,言畢用最後的力氣拔劍自殺,在場官兵見此無不淚如雨下,雖然強敵將至,卻無一離開,全部陪伴寸性奇壯烈犧牲。
-
紙短情長
現在有電子郵件、通訊軟體,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既快速又便利,讓人也少受些相思之苦;於是親筆寫信的人愈來愈少,連我自己也絕少動筆了,好在,我還有一個匣子,是紫丁香的顏色,裝滿了多年來的書信,也收藏著無數的記憶。 人生的第一封信,是我的暑假作業,老師要全班寫一封信給他,猶記自己寫了去外婆家玩沙,還有兒時在動物園走丟的事情;得到回信時欣喜若狂,因為牛皮紙袋跟標準信紙看起來太專業,對一個孩子來說,那是第一次被認真當作成人看待。誰料這信一寫了十多年,老師走遍各國,總不忘給我捎來明信片,我記得最後一封,是來自英國,現下,老師的足跡又在何方呢?總是令人期盼著。 中學時代,即使是日日相見的同學,也要用精心挑選的香水信紙跟珠光筆寫信,再摺疊成極其複雜的心型,彼此交換,原來是心心相印;信封中往往有許多驚喜,如親手編織的幸運帶、表情意的小卡片,上面還寫著大大的「緣」,現在想來俗氣,卻真摯的寄託了某些心意;當時讀完信,總要小心翼翼地沿著虛線再折回去,並在數學課偷偷回信,而今,那泛黃、發脆的心再也無法恢復原狀,只能對折、對折、再對折,變成一個無聊的方形。 再大一些,有了摯友、知音,在屋簷下等信的時光如此漫長,就像細雨總是不停,但當我看見信箱裡有消息時,生命裡又忽然有了光;有時我會欣喜、粗魯的撕開信封、有時我會細緻地裁開信封,像情感裡豐富的表情,後來網路時代興起,信件逐漸減少,再後來,有些消息就消失在風裡,並沒有方向可循。 我不曾追問過誰的離去,就像不會追問風要去哪裡,中學時代那個大大「緣」字,早就給了答案,只是彼時我還年輕,執著於聚散,不懂雲淡風輕;而今我只寫信給時光,時光用人生際遇來回覆我,從未停歇,至於那些紙短情長,我已收下,並妥貼珍藏。
-
【心靈百感交集系列】雙胞胎的生養艱辛和逗趣
區域性緘默症! 雙胞胎在進幼稚園後被發現一個問題,她們在教室裡無論老師怎麼問,都不肯開口回答或說話!原先就讀是私立的,我們那裡三大幼稚之一。老師向我反應時,我很納悶!孩子在家活潑正常得很,我以為是大的私立幼稚園對學生要求較高,又是雙語教學,又是上游泳課,可能孩子適應上有問題,老師建議我帶去長庚醫院心智科看。 我聽說附近有一所小學附設的公立幼稚園課業不重,教學比較沒有壓力,我希望孩子能快樂學習,別那麼小就給與太多壓力,所以將她們轉到公立幼稚園就讀。可是沒多久,她們的兩位老師其中一位年齡較大的阿嬤老師就頻頻跟我訴苦,說我那兩個雙胞胎女兒長得很乖巧可愛得人疼,同學也對她們很好,偏偏就是不開金口,不和同學說話,不回答老師問題,無法知道她們的學習進度如何?只在兩姐妹單獨相處時,才會互相對話! 我到學校陪讀幾天,但孩子在教室裡依然不說話,學習進度落後於人,真是苦煞人!這種情況醫學上給的名詞叫「區域性緘默症」。但,孩子只要一出教室門口就正常了,在家裡吃喝玩樂,拌嘴打架都不成問題。 後來我想了一個辦法,跟老師們商議,請了老師和班上同學及家長約近三十人到家裡,事先和女兒溝通好要她們做小主人,招待同學們吃喝及到樓下中庭玩樂,這一招倒真的收到很好的效果!再回學校上課時,終於開了口,此後那位阿嬤老師見到我不再苦著臉,笑嘻嘻跟我說:「妳的兩個女兒不但開了金口,還會跟老師告小狀了。沒關係!只要她們肯開口說話就好,同學們都很愛護她們,功課也漸漸跟上了。 到了要就讀小學時,我不敢轉回我們的住區學校,怕她們適應不良。為了了解小孩的上課情形,我利用早上上班前的時間到學校當志工媽媽,也刻意將雙胞胎分班,我在她們班上帶學生們讀三字經或講千家詩故事;在學校當家長委員,和老師、同學們建立好關係,希望他們能對兩個孩子多一點耐心和包容,這一點倒是做到了。 兩個女兒從小喜歡塗鴉,她們常拿空白作業紙畫畫,那時候我為了家庭生計打拚,實在沒有多餘的精力,好好去留意她們的潛能,大女兒在小四時曾經由學校替她投稿參加統一公司舉辦的兒童繪畫比賽,得過「統一布丁創作獎」,同那一年她在沒有人的指導下用一空白紙寫了一首童詩拿給我看,我很訝異她竟然會寫還寫得很有趣!正巧那時我也在人間福報刊載了幾篇文章,我將女兒的詩作也投了出去,沒多久真的被刊出在兒童創作版。 我們當然很開心!但遺憾的是編輯部把女兒的詩作,她的名字和學校名稱都弄錯了。 〈我們一家人的髮型〉 爸爸的頭髮像鳥窩,可是不能孵蛋。 媽媽的頭髮像鍋燒意麵,香香的卻不能吃。 哥哥的頭髮像刺蝟,不能碰。 妹妹的頭髮像瀑布,卻不會沖。 我的頭髮像剪刀,但不能剪紙。 我向編輯部反應了,他們笑著跟我道歉卻沒有更正重刊!女兒有些失望,從此不再寫了。小孩對第一次作品成就感可能特別在意!也怪我當時因為忙碌而沒有好好開導鼓勵她。 這個大女兒也讓我很「跌破眼鏡」!她小學六年級時被選為「校外模範生」,竟然哭著跟我說:「她不要當校外模範生」!要我跟老師講換別人當,我很納悶!這是多少同學求之不得的,她不要?後來我跟她說:媽媽、哥哥、妹妹,校長、老師以及被選上的同學們都會陪著一起去接受市長頒獎表揚,不用怕! 大學時妹妹堅持要讀設計,她讀的是國立大學裡的老科系但出路廣,設計科系在南部的出路較受限,好工作不易找。而她看著妹妹參加比賽幾次得獎,竟然鬧情緒要轉校,轉科系!最後是被安撫下來才念到畢業。後來事實證明,理想和現實有時候是不能成正比的。 回想這一對雙胞胎的生養和成長點滴,無論是「急性支氣管炎住院急救、小時候的區域性緘默症」以及剛搬回高雄的第一年裡,小孩並無感冒,卻幾乎每天咳嗽(水土不服),讓西醫、中醫都感無奈!看到醫生搖頭,不知該如何下藥!不得以,告訴我一道偏方叫我試試看,這個偏方真的很不忍心強迫小孩喝下,但是卻真的收到效果了。這種種的教養酸甜苦辣,回想起來真叫內心「五味雜陳百感交集」!
-
帶爸爸遊花都巴黎
之前從一些新聞報導知道了,有些人帶著親人的遺照一起搭火車、搭船、搭飛機旅遊,我內心一直想這麼做,卻無法鼓起勇氣做,畢竟要帶著不在人世的親人去旅行,外界的眼光會讓人卻步,所以始終無法成行 但是有了那年帶著離鄉78年,超過四分之三世紀的爸爸照片回故鄉大連的開端,於是我們姊妹三人再度帶著爸爸一起遊花都,多年前看見別人這樣做,內心很激動,很想這麼做,卻一直都不太敢帶著爸爸照片出遊,深怕外人異樣的眼光,前年開始做,這次當然老爸還是跟著我們,由我的媽咪領軍旅遊花都 38年前的某天,爸爸對媽咪說:等爸爸生病好了,要帶媽咪環島旅遊,但是爸爸偷懶,身體不敵病魔的侵襲遠離,先去找上帝喝咖啡,多年後,我們鼓起勇氣,換我們女兒們代替爸爸帶媽咪去旅遊,實現爸爸當初對媽咪的承諾,那種感覺就像爸爸活著的時候帶著我們一家大小六人出遠門去旅遊的情景,這樣的美好記憶深深記錄在我腦海裏面,帶著照片,彷彿爸爸也跟著我們母女四人,兩個妹妹比較不好意思膽怯,我跟媽咪是不顧旁人的異樣眼光,或許是前年開端的膽量吧!在機場裡面,在旅行途中,有人對我們會心一笑,讓我心裡更覺得踏實,心裡只想到,做就對了,至少人生不再是遺憾,也可以讓我家媽咪開心,如今我們都長大了,卻深刻感到要好好珍惜母女情緣,因為我們誰都無法預測親人們跟我們可以生活在一起的時間,於是活在當下絕對是我們刻不容緩要做的 我們來到巴黎鐵塔,觀看世界上最貴最有名氣的凱旋門,坐船遊塞納河,飽覽巴黎的美景風光,我們緊緊帶著爸爸,旅遊到哪裡,照片就跟著我們,就像爸爸小時候呵護我們般的,人們說:要如何帶著上年紀的父母出國遠遊,我常常很羨慕,也不禁感嘆,孝順跟愛都要及時,否則像我們老爸走這麼早,徒留遺憾,已經不知道是誰開的頭,讓我們也可以跟著美魔女媽咪帶著爸爸一起出遊,這巴黎的美好,也因為帶著爸爸,甚麼都覺得開心,彷彿爸爸不曾遠離過,同團的團員也都跟著羨慕起我們,很勇敢,很孝順,這些都是外人所見到的,而我內心是彌補,謝謝曾經在我們小時候給過我們好環境的爸爸,謝謝爸爸來台灣報恩,希望他在天上可以跟我們互相輝映 在巴黎,大妹妹用愛的視角拍下我跟媽咪牽手的背影,現在換我們孩子們緊緊牽著媽咪的手,代替爸爸當媽咪永遠的依靠跟手杖,也想對大家說:請撥空陪陪父母,吃個飯去哪裡都好,年老的他們要的只是子女的陪伴,如果下次有人看見我們帶著爸爸去旅行,請給我們鼓勵加油好嗎?因為我們只想帶著爸爸一起去旅行,謝謝爸爸曾經給過我們的美好年代。 真正的愛是在能愛的時候 懂得珍惜,……懂得放手…… 因為放手才是擁有一切…… 該珍惜時好好去愛 該放手時好好祝福 當一個最幸福的人吧
-
左肩的疼痛
前陣子某天在清晨五點半驚醒,躺在床上居然爬不起來,左肩感到很痛,覺得身體不屬於自己,由於不想吵醒家人,想了一下到底要怎麼起床,後來決定沿著床邊,像無脊椎動物一樣,側身慢慢蠕動下床,然後用盡力氣終於站起來,我知道自己的身體無法出門上班,於是又躺回去睡。七點半再次起床,站著,左肩很痛,坐著吃早餐,還是很痛,乾脆不吃了,五分鐘後又躺回床上,只有這個姿勢讓我的左肩不痛,很有一種臥病在床的滋味。 等到九點,去住家附近的診所看醫生,跟一群爺爺奶奶一起候診。醫生檢查我的身體後,跟我說原因很單純--左肩的肌肉拉傷。後來回想,可能因為我昨天站著跟一個坐在座位的同事講話,跟他討論電腦銀幕上的畫面,低頭彎腰,姿勢不對,昨天便感覺有點痛,沒想到今天起床這麼嚴重。 結果在診所打一針,吃了藥,回來昏睡一下,中午就康復得差不多,下午趕回去上班。這是進入職場後第一次遇到這種情形,內心頗為複雜。首先是感傷的心情,因為朋友說這是「初老」的現象,剛好日前跟對方聊到,如果一直沒結婚、沒生小孩,以後成為獨居老人,就要有面對這樣難堪的勇氣,我說我可以,我有心理準備,而這天便提前預習這種孤單無助的感覺。另一種是慶幸的心情,自己還算年輕,只疼痛一個上午,到中午便恢復得差不多,又能上班,也許這是青春的最後本錢吧!
-
在故鄉看晚霞
想要回憶童年往事 就需要在故鄉看晚霞 看晚霞就可看到北大武山 看北大武山就可看到左堆(新埤和佳冬) 看到農村的炊煙 就可以看到一些失落已久的意象 就可以看到祖母帶我回娘家的北大武山下小徑 就可以聽到田野的蟲鳴鳥叫聲 聽到力力溪的演奏聲 蘆葦的朗誦聲 想看晚霞就需要在故鄉 在故鄉就可以尋回被遺忘的童年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