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賀三陽開泰五福來
天理順應民心在, 地牛翻身三陽泰。 陳年美酒宜久藏, 洋洋得意五福來。
-
大手牽小手
向前方望去, 有個大人牽著孩子的手, 那是一種溫暖的互動, 走在廣大的馬路上, 原來那是父與子, 兩人似乎被美景所感動, 慢慢欣賞著風景, 孩子身上的背包掛在後面, 有種稚氣未脫的感覺, 父親的大手牽動著孩子, 成熟的溫度從彼此手心通過, 彷彿有著心電感應, 不需要言語也能猜透對方心思, 兩人都熱愛旅行, 不管路程是否遙遠, 不管白天或夜晚, 總留下最美的回憶, 他們懂得紓壓, 拋開了生活中的煩惱, 大手牽小手, 宛如一幅美麗的圖, 代表著父子深厚的感情, 也牽動著生命中的記錄。
-
情仇隨風飄
有沒有一見鍾情而忘不了 永遠停留在心中 有沒有一往情深而忘不掉 永遠停靠在心扉 冷冷的冬夜有多少的深情 無法形容的感動 寒冷的冬風吹過多久等待 為了你淺淺笑容 陌生的臉孔好像認識很久 難道是前生的愛 握著你的手想要天長地久 親吻你天荒地老 夢寐以求是唱不完的情歌 歌聲藏著你的笑 聽不完的故事聊不完的人 快樂幸福陪伴你 如果你我可以成為比翼鳥 飛往愛情的國度 讀不完的詩篇看不完濃情 一片片美麗人生 愛江山更愛美人不變情懷 濃情蜜意到永恆 自古以來英雄難逃美人關 天涯海角都相隨 寧可自己忍受寂寞的考驗 也想要和你纏綿 受過傷的心依然情有獨鍾 愛恨情仇隨風飄 雨過天晴的彩虹激起浪花 潮起潮落思念誰 千言萬語的誓詞隨波逐流 到底誰是我的情 注定遇見你風不平浪不靜 明月照亮我的愛
-
看海的日子
淡水免費的輕軌聽說可以試乘一個月的新聞出來後,我不禁有股騷動在體內。 我不禁自問有多久沒去海邊了呢? 其實,在都市區什麼都方便的地方,隨著不斷的改變,有時跟著父母一起慢慢體會到一種平淡的幸福。 房間內,那些我曾經留下的貝殼跟我看海的人們的照片都在,以前試圖留下海的身影,不斷的錄像,何時,在這個便利的時代,拍照是這麼容易的事情,那些回憶跟人們卻已經遠去? 是現實的磨難嗎?還是人們已經無法找回那份初心? 哪個人年少時沒有幾樁情事或夢想?但是,怎麼經營持續又是一門學問。 新生代不斷地出來,時代也不斷遷移,我將訊息放在跟父母的群組,問哪天要不要去看海? 因為,我知道目前想留下的回憶跟在那邊踏下的足跡,是與父母還健朗的時候。
-
海邊及其他
〈海邊〉 風的撫觸遍及一切;我看似沒有你的陪伴,但你何曾遠離過我。當水珠在這裡匯入汪洋,它們又找到了一個再出發的新起點。 大海與它的深邃毫無遮掩地開放在我面前,啊,我覺得我已來到永恆的邊岸,越過那裡一切都將合一,而終有一日我自己也是一樣,永遠不再分離! 〈無懼〉 世界與你分享他的愛,藉由不朽太陽的光與熱,無邊大地的奇草異卉,以及汪洋的種種珍寶。 而請你諒解,我把我自己的也加進來,一同獻給你--這為你日憂夜勞卻甘之如飴的愛,這超越所有不必要的局限而無懼的愛,這因卑微而不識自己的偉大的愛。 〈離去〉 即使我不得不離去,星辰依然會為你發光,冬雨仍將化為夏泉去斟滿你的空杯與空罐。 假使該說的都已說完,詞曲也已唱畢,就靜靜地保持聲音的永久沉默吧!啊,吾愛,路過的風仍將為你帶來花的清香,舊路的盡處有著新徑的開端! 〈屆時〉 屆時,離去的我將是雙手空空的,一如來到時的我;唱完最後一支歌,我生命留下的漬跡將被輕輕地拭去。 屆時,天職仍會被善盡,黑夜中的默默凋謝是為了白晝裡的熱鬧萌生;而我將把所有之物的鑰匙從我手中交出去,因為啊,朋友,那召喚已經降臨了! 〈你和他〉 你是像那曠野之風,疾來又速去的,我想留也留不住,當你在我的生命裡進出。 他是那高空裡的奔雷,集華美色彩於一身,也把夜的黑暗撕成繽紛碎片;唉,雖然他叫囂的憤怒高音是最響亮的,但在我心的天空裡卻依然未留下任何痕跡! 〈渴望〉 這日子是陰雨綿延的,星子們都畏縮在灰雲後方,怯怯地把它們自己的閃亮明眸隱藏起來。 而我的心啊,你此刻渴望的究竟是什麼呢?難道就只是他的太陽,那光和熱的無私的賜予者,那暗與冷的毫無畏懼的抗衡者? 〈未曾離去〉 你未曾離去,即使現在你已不在這裡,因為你是走在你的道路上;燈盞將會被重新點亮,空杯將在歡樂中又被斟滿。 即使火焰在灰燼裡熄滅了,而它的光啊,也消失在奔馳力量的竭盡之終點,它依然未逝去--因為它已走在另一種無路之路上! 〈心靈的初相識〉 你我的心靈相識了;我不在乎是否知道你的名字,還有你從前的一切! 你望著海上夕陽,為大自然的美麗而感動落淚;我對著天邊流星的滑落。 這已足夠--超越人世的種種阻隔,我的心靈經由你的而更加認識了牠自己,也把永久的溫暖印記留在彼此的心底! 〈我們的交會〉 我們的交會,在生命裡,是溫和像花與風的,把清香來昇華並遠揚,是實際似土地和種子的,孕育出有用的芽的新生命,向著高處去茁長,啊,又是猛烈如薪及火的,迸放出奉獻的熱與光! 〈終點〉 沒有一個安穩的歸宿,風啊,你自有你的路徑,無翅而飛行!你這一次飄泊的終點,是否就在她的髮鬢邊呢,那個你正在嬉戲的地方? 雨墜落在大地上,河奔進汪洋裡;但它們這一種追逐的最後終點,是否就在她的腳下呢,那個她正在濯足的地方? 〈雜感:安逸的生活〉 安逸的生活的可怕之處,是讓人逐漸失去危機意識、適應能力,以及吃苦的能耐! 〈完成〉 月虧潮滿,花落果熟,冰融泉湧,而時間奔流在你我之間,也在追求它自己的完成,像日夜不停地沖激的溪水,要把卵石磨成一種圓滿。 〈偉大的盛會〉 偉大的盛會,啊,生命浩浩蕩蕩的隊伍在這裡去了又來,而我是何其榮幸,也被給予一個位子來參加。 縱然我佔有的角落只是這麼小的,也是如此偏僻,這對我已是一種天賜宏福了,遑論我已經簽下了我自己的名字,獻唱了我的歌,並且已經認識了你! 〈昇華〉 在繁花競放的溫暖春日,你我相識了;那時我倆之間的距離被縮到最短,使我去到最接近你的那個地方,也讓我慶幸到如今! 眼前已是冬寒樹枯的季節,眾鳥不再歌唱,而你我已分離;啊,儘管曾經有過苦澀的傷痛,也只是一時的,也已經昇華成為甜美的智慧了! 〈來到〉 我來時你離去,你坐過的椅子已是空的,風在山谷中低咽。我走完我白天的途程,而你走在你黑夜的路徑上,你用來喝水的杯子也是空的。 我曾失去手中的珍品,只因我追逐遙遠的事物;但現在我卻因為失去而獲得了!啊,我來時你離去,而且我已因為愚蠢而變得聰明些了!
-
陽光好香
自小怕黑,喜歡白晝。若是陽光普照,整天會很愉快。 尤其是童年暑假,黎明曙光乍現,吱喳鳥鳴從窗外飄入,如同我的鬧鐘一般,我清醒後,想起不用上學,不覺精神大振,一骨碌從床上爬起,帶著彈弓和捕蜻蜓的捕蟲網(臨時將斗笠插上一根竹竿自製而成),早餐也沒吃,就忙著出門在村口的梧桐樹上尋覓鳥蹤。一邊撿起小石子,拉起彈弓,咻咻射出,惹得一群驚弓之鳥逃之夭夭。近正午,熾烈的陽光下,數十隻蜻蜓飛翔於溪邊綠油油的草地上,我奔入草叢趕緊揮舞竹竿斗笠,總能抓住幾隻蜻蜓,放在手中把玩,額頭脖頸的汗水,南風一吹,沁涼舒適,微風中嗅聞到陽光曝曬的草香氣息。 那是民國五十年代,午後的豔陽,會把村外柏油路面帶起一陣水氣,繼而赤足其上,發現柏油變軟,有些燙腳。走回村口的小橋低頭下望嗅聞溪中的腐臭氣味,竟因豔陽一掃而光,繼而村裡村外一片清新,我直覺「陽光好香」。 大約五年前或更早,暑假南下台南旅遊,一出客運巴士,即聞到童年陽光的氣息,久違了,沒想到南部的陽光依然清香。
-
憤怒靜夜
夜何未央? 憤怒也是自身美好的深淵 寂靜是捲滾而去的中立的深淵 而那更深、更無底的 是你望向自己雙瞳 每個早晨都重啟了 一段回歸的路程 (那斷裂的故事永遠存在) 夜是如此狂暴與溫柔的宿主 雪花既是本質又是形象 我記起多年前 發生在這裡的一場戲了 (虛幻的世界總有真實的隱喻) 關於被風雪抹去的身世 猶殘留一些無關情愛的誓盟的 青青的影子 在逐漸消失 雙方的話語聲裡 美好的事物總不長久 但不知怎麼 這悲哀反倒深深 深深地……安慰了我
-
我的心靈角落
「閱讀」對我而言相當重要,幾乎每天都要抽時間閱讀。但閱讀需要一個好的空間,可以讓人在裡面放鬆,想像力馳騁。而那又是一塊重要的心靈角落,寄託我的所有喜怒哀愁,我可以在裡面隨意翻閱任何書籍,一整天,都不受任何打擾。 老家整修後,我終於有了自己的房間,擁有自己的房間像一種儀式,獨立的感覺。但由於家中空間有限,房間的某些部分還是要供家人運用。像我房間的一個角落,一塊凸出來的地方,就成為家人的另類儲藏室,除此之外,也成為閱讀角。 「閱讀角」是閱讀很重要的概念,不少圖書館或校園都有擺設,目的是讓閱讀融入生活,使人擁有一個舒適安心的閱讀角落。而我把幾個書櫃挪至儲藏區的旁邊,遮蓋那些物品,然後形成一個閱讀角,我可以在那邊閱讀,也可以安靜寫作。 由於那個角落是房間最裡面的部分,所以空間相當靜謐,不受任何打擾。我可以花許多時間閱讀喜愛的書籍,同時在不如意的時候,它也成了我的心靈角落,待在裡面,讓我心情可以放鬆,所以,回家時,待在那邊,是我最喜歡的一件事情。
-
秋夜獨步
暗夜,空氣裡濕潤粒子隨風向遊蕩,遠方烏雲沉甸甸的,像一條未擰乾抹布,偶而,夾雜幾道悶抑雷聲,伸展酷暑熱氣催眠酣睡已久甦醒呵欠,低矮閃電似是相機鎂鋁燈光,迫不及待將天空還給眼睛,讓情緒悠悠然然捕捉美麗夜畫。我們在花崗岩小島上,活著。 飯後,沿村裡小路散步晒晾閒情,三兩村間長輩們談笑唬爛,無拘悠然沐輕柔南風,適情愜意等著鎮公所清潔車來收垃圾,回鄉後,抽離臺北城市喧囂繁雜日久,謐靜畫面從人生後段距離猛地澄澈起來。記得人云:生活像是一杯白開水,欲試何味自己加料,這際,才覺氛圍超像,境外之心,連凡塵煙都淡薄了,只是上了心的是……咦?哪家花香濃烈,穿遊肆舞,無遮無掩。 一路,行經村口百年汶源宮廟前,看與廟同齡的那尊184公分石獅爺,上著全金門獨一無二釉料彩妝確實雄壯威武,面對北方靈氣赫赫守護村稷子民,心裡不免揣度這明代末期花崗石雕神祇眼瞅著金沙灣潮汐漲落的美景是否也曾心動呢?通常,這時會現身的歐亞水獺卻害羞起來,遲不見蹤影,倒是一旁荷花池中休憩養顏眾美們,悶著頭靜坐時間走過,等明曉出鏡姿色。夜色沉靜,和心跳同速思念,正散步著。 走著,順湖畔柏油路赤腳踏行,總聞得到不同花香味,七里香、曇花、美人花等,也有樹木的氣息,樟樹、楓香、岸柳……,連吹過湖面空氣都有自己味道。像人,不在於容貌顏值,是氣質襯托出屬性不同感覺,金城武與劉德華一樣嗎?在湖水映襯夜景中,兩岸各聚著一姓家族的兄弟之村,曾經金沙港灣流入家族心跳的濃血親情,臍帶的關聯啊!這是怎樣的情緒?四百擔大船在潮汐駛進黃氏宮宗祖德榮耀,豐富歷史性故事情節中,我們僅用每次大年初三來細述翻讀,子孫的永續。風聲不止。 聽風,就歇腳虎嘯橋上停佇的凝視,太武山偃臥二億年的仙人,累嗎?滄海桑田、穹蒼幻變時光,容顏會老,沒有答案的答案是我的智慧。所以,南風越過湖岸詩畫般楊柳枝條,悄悄改變方向,讓溫度調整成秋的模式,聽約會細語傳為故事,說那一段騎單車打赤膊,遊戲於高粱田與西瓜園下的私密確幸,像是牛郎織女約在七夕的美麗,池塘裡戲鬧打著水仗的日子,一頁一頁的翻過,像頂上增生白髮,額頭刻畫痕跡,呵呵,年歲啊,容顏化妝師。虎嘯橋卻還是虎嘯橋,我的17歲在情書信箋裡,還埋著隱隱的心跳,不忍離去。 離去,總是慢慢的年紀。遠方悶沉騷動漸漸地增強,偶而,行經野草叢邊的腳步聲,喚起淺眠野鴨划過水面驚醒愛戀秋虫,燠熱正在退潮,健步人數稍多了,擬著初秋摺疊的寧靜,中年轉身獨行是一片落葉,尋找根的方向墜下,盤點著一杯加料之水如何還原為淨水?這髮線的清秋默默無語,時間攤擺著白雲蒼狗悠悠歲月,人吶!心無罣礙,就時時好時,日日好日。閃電雷響都近了,敲亮著心,這初秋的夜色。(稿費捐大同之家)
-
詩是我的紋身─張國治詩畫集《紋身》自序
卷五、《一座山不知如何言語》從〈統一乎?〉、〈兩岸〉、〈來到南京〉、〈檔案〉、〈周莊四韻〉、〈周莊四曲〉、〈在福州〉等書寫行旅感喟。〈永安組曲〉則是在福建永安桃源洞與惠安同鄉張志平相識、並記鱗隱石林景觀。〈雲南組曲〉:〈一座山不知如何言語〉、〈霧夜〉〈獻給元陽梯田〉、〈小城之歌〉、〈夜行蒙自州〉皆是永恆記憶圖像。〈旅日詩抄〉、〈旅韓詩鈔〉:〈元寶樂園〉、〈天馬塚〉、〈水蜜桃〉諸詩均有所隱喻。〈南韓旅遊組詩〉:〈黃昏遊景福宮遇遽雨〉、〈景福宮前側寫〉、〈無名草遇見詩人的經典〉、〈智理山食坊的米酒〉、〈首爾大通舖〉、〈與黑說話〉見證了我與南韓詩人鄭然壽的交流情誼。〈關於一座城市的愛〉、〈頌贊涵江國歡寺暨妙應禪師〉亦是受邀於莆田詩會所寫。全卷書寫兩岸情緣及寰宇內步履感懷,批註歲月,漂浮宇宙心靈無所依歸,充滿遊子鄉愁之情。 卷六、《紋身》中〈為生活的詩寫序跋─十四行詩十四首〉表達以此生獻給謬思而不悔。〈未來考古學〉、〈詩人節〉、〈蕃茄醬練習曲〉、〈老K詩人〉帶著諧擬戲謔或諷諭成分,而〈心之病室手札─在生命的邊陲地帶〉、〈病室素描〉、〈病室與詩的重奏〉為我那些病弱的歲月顯影,〈攬鏡〉、〈世紀末華麗的虛無症候〉,〈詩人自畫像〉、〈紋身〉、〈中年寫詩〉都是自況,以詩呼喚離去久遠的生命歷程、人生際遇歲月。 卷七、《閱讀一枚秋葉》自〈春天的詩〉、〈心的傳呼〉、〈秋楓私語〉、〈春天大補帖〉、〈海語〉、〈蘆葦〉等都是〈素描大地身世集〉,呼喚輪轉的〈四季頌歌〉,即令脆弱不堪一擊,不可知的永恆呼喚。而〈血之序〉、〈一枚秋之血楓〉、〈第一場初雪〉、〈雪夜懷人〉、〈閱讀一枚秋葉〉、〈秋之短歌〉、〈秋天裡的第一首詩〉、〈異國的秋分裡〉,皆是異國留學中詩往事。致於〈通緝犯NO.1.2.〉存有一種對真正藝術家的禮敬之意。〈霧之巡禮〉、〈魚族悲歌〉、〈苦難如何在一瞬間精簡為一首詩〉則是我對人類命運的思考及感懷。 卷八、《情人》呼喚已逝而猶為眷戀不已的愛情,無可言喻的迷離之情,並對當下新世代愛情觀的諧謔和批判。從〈酒泉〉象徵愛情以降,書寫〈香水是一種古老愛的語言〉,到〈迴腸〉、〈子夜讀信〉、〈下午茶〉、〈電子情人〉、影射了世紀末臺灣打造的新世代愛情觀,〈CALL機情人〉、〈新鴛鴦蝴蝶夢〉更強化了世紀末Y世代新戀愛觀,而〈失戀的心情〉、〈城市夜未眠〉、〈無礙的痛〉、〈高雄二00二年〉、〈秋天的謊言〉等等,更是一種羅蘭.巴特式的「戀人絮語」。〈情人The Lover三部曲──祖國的情人、異國的情人、島嶼的情人〉則更以強烈的性愛、身體意象隱喻身份認同、政治現況。 卷九、以《春光不遠》此卷呼喚人情、呼喚友情,紀念人生一期一會的朋友。從〈那是臘月最凜冽的一場風雪〉、〈血,已經看不到──贈溫瑞安〉到〈因為SARS的緣故──記洛夫禪詩書藝展〉〈像牛一樣的北方漢子──致牛漢〉〈在冬日的臺北車站讀十四行詩──致王添源〉〈雨夜冰鎮臺啤27罐的宿醉──戲贈廖新田〉等20多首贈友人詩,用以感念生命中曾照顧我、相交甚深的詩人及朋友,其中並讓我有感的情誼隱含在內,但令我不勝噓唏的是此卷中某些故人已不在世,因為沒有完全發表於刊物或寄投,故其也無法讀之,誠為憾事。 卷十、《現代藝術系列》其中〈50根琴弦的禮讚〉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原國立藝專)建校五十週年而作,我在此校服務至今已達30年之久,此長詩是我對藝術殿堂各領域的理解及感受,也濃縮了我全面多元的藝術觀點及見解。《現代藝術系列》以詩語言諧擬、闡釋現代和後現代藝術,註解創作觀。含括〈超現實主義 (Surrealism) 〉、〈構成主義 (Constructivism) 〉、〈風格派 (De Stijl) 〉、〈最低限藝術 (Minimal Art) 〉、〈觀念藝術 (Conceptual Art) 〉、〈未來主義 (Futurism) 〉、〈達達主義 (Dada) 〉、〈行動繪畫(Action Painting) 〉、〈後現代主義(Post Modernism) 〉等藝術思潮主義。從2002年起我更以紅為名,進行攝影藝術創作,〈當紅〉、紅之系列四首:〈玫瑰〉、〈紅纓〉、〈風中紅燭〉、〈紅〉及〈由黑翻紅〉等一系列的詩作都是為配合該創作而書寫。 詩對我個人而言,乃一如波特萊爾筆下的漫遊者(閒逛者)無所適事的現實世界體驗與觀察,成其無以名狀的囈語。雖無理但可以很霸氣地無理而妙。雖微言但可大義。我謹以此部詩集,獻給金門、臺灣雙島的存在歲月,此雙島讓我安全挺立並縱橫馳騁藝術天地,而它們乖戾多桀的命運長期深繫在我內心深處;獻給這多難而又偉大、豐燦的中華民族;獻給歷史因緣際會下兩岸四地和落居寰宇各地的詩人朋友們;獻給全世界苦難、不幸卻仍然懷抱希望的人們。 這本詩集序文由洛夫前輩親筆撰寫,並也為我的〈紋身〉詩作以書體抄錄,原用在大陸海風出版社為我出版之《歲月彩筆》詩集內,洛夫恰於昨日仙逝,作為30多年亦師亦友的一代大師與金門緣分甚篤,此篇序編入於書前更深具意義與紀念性。 錄於本書後,更有:桑恆昌、管管前輩及康城詩友多年前的贈詩、亦收入了落蒂、陳素英、須文蔚等創世紀同仁過去對我部份詩作的評論,重刊《歲月彩筆》徐學教授之序為評論,及個人的回應札記。更收錄張虔閱讀拙詩作感言。謹致誠摯的謝忱。 (下)(2018年3月20日脫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