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小說連載】跛跤鱸鰻
當明福吊頸自殺被人發現時,已是一具冰冷的屍體。而且嘴巴微張,舌頭伸出嘴外,雙眼也睜得大大的,就彷彿是牛犢的眼睛,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死不瞑目。但他賭輸錢是自作自受,並沒有受到什麼冤屈,且自戕又是他自己選擇的,為什麼還會死不瞑目?教人想不透啊! 卻也因為雙眼睜得大大的,形成一副嚇人的恐怖狀,讓人看了無不膽顫心驚,膽小的人莫不紛紛走避。但也正值過年期間,村人因有所禁忌,或忙於準備祭拜祖先,現場只有少數幾個村人。村長夥同一個年輕的「村丁」,合力幫他解開繩索,再把他的屍體抱下來平放在地上,並用一條床單蓋住,等待相關單位來驗屍。 即使他的老婆香蓮聞訊趕到現場,俯下身緊緊地抱住他的屍體哭得死去活來。聲聲「我苦喂、我苦喂,心肝我苦喂,我哪會遮歹命!」無不扣人心扉,無不讓旁邊的人紅了眼眶,但終究挽回不了一個寶貴的生命。賭博之罪、罪孽深重,不知多少人身陷其中不能自持而傾家蕩產、家破人亡,明福只不過是其中之一。 然而他的死是該怪罪自己,還是遷怒別人?倘若是莊家用不當手段詐賭害死人,必須受到良心的譴責,要是莊腳沉迷賭場,賭輸無力償還而想不開去上吊自殺,似乎也無法博取別人的同情。總而言之,十賭九輸,真正的贏家是那些用不正當手段,設局詐賭的賭棍。而這些人是否會遭受天譴?還是逍遙法外繼續詐賭禍害無辜?或許,只有老天爺知道。但設局詐賭之徒,似乎不要高興太早,遲早會遭受老天爺的懲罰,只是時候未到而已。 經過法醫驗屍與相關單位調查的結果,證實明福係因積欠賭債無力償還,而想不開上吊自殺,並非他殺。於是就按權責開立死亡證明書,由家屬領回辦理後事,留下婚後尚未生育的香蓮,教她孤零零的一個人如何能生活下去。村人明知她的丈夫是「跋輸筊欠人筊數」,遭受筊東家逼債而死,卻只能同情她的遭遇,其他又能奈何。這無非就是跋筊鬼悲慘的下場。 明福雖然選擇一死了之,但這種做法,卻是一種不敢面對現實的弱者行為。儘管他解脫了,世間的紛紛擾擾已與他無關,肉身不久亦將化成白骨一堆,可是欠下的賭債卻無法一筆勾銷,夫債妻還似乎是無可避免的事。因為債主是一個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又鴨霸的鱸鰻,村人都得讓他三分,何況她這個沒有男人作依靠的寡婦。日後如果無力償還亡夫的賭債,勢必又會被債主逼得走頭無路。 即使痛恨鱸鰻害死自己的丈夫,但明福亦有值得檢討的地方,如果他不涉入賭場,什麼事都不會發生。可是鱸鰻這種為非作歹、魚肉鄉里的小人,卻也得罪不起,因為他作惡多端,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所以她心裡明白,往後必須運用智慧小心應對,才不會讓他「軟塗深掘」,被這個十惡不赦的惡霸「食死死」。 鱸鰻本名叫王天生,「天生」也就是蒙受老天爺保佑的「天公仔囝」。可是父母卻在他五歲時就相繼染病去逝,由祖母一手把他撫養長大。儘管祖孫兩人過著三餐不繼的日子,但他卻是他們家族的單傳,未來勢必要負起傳宗接代的重責大任。因此祖母把他捧在手掌心,是她老人家「心肝命命」的寶貝孫,將來這個家必須由他來支撐,也是她老人家往後的依靠。 在祖母的想法裡,長大後除了要他擔負著年節祭拜祖先的任務,一旦她百年後,也必須依傳統習俗,為她披麻帶孝,代替他死去的父親舉幡仔,送她上山頭。死後的七日、四十九日,還有百日及「對年」,或是逢年過節,都得準備豐盛的菜餚來祭拜她,燒些紙錢讓她在陰間花用,免得成為無人祭祀的孤魂野鬼。如此,她死也可以瞑目了。 可是島鄉卻也有一句「倖豬夯灶,倖囝不孝」的俗語話。也就是說縱容豬隻,豬可能把灶都弄翻掉,讓主人沒有灶可煮飯而挨餓。相對地,過度溺愛子女,長大後往往不知孝順。倘若長輩對晚輩不加管束、不加教導、過度寵愛,長大後必將為所欲為、無法無天。天生這個天公仔囝,也就是在祖母的溺愛下成長,不僅長得高頭大馬,個性也十分慓悍,已到了蠻橫不講理的地步。 (三)
-
【小說連載】跛跤鱸鰻
因此他說到做到,除了初一十五、過年過節外,三不五時就上門去索討,討多少算多少,三五十塊也好。而且要讓他知道,賭債也是債,欠債就是要還債,欠錢就是要還錢,不還就是不行,由不得他耍賴或藉故拖延不還。甚至故意逢年過節去要債,讓他年節也不得好過,其目的就是希望他多還一點,早日把賭債還清。 而且也警告他說,賭博論的是輸贏,願賭就要服輸;借錢講的是信用,欠錢就是要還錢。俗語不是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麼,所以沒有藉故推托的道理。如果換成他欠他的錢,依情依理都要還, 但想必誰也沒有膽量在逢年過節來討債,因為他不僅鴨霸,拳頭母也大粒,所以大家都怕他。 至於是還、還是不還,也得看他的心情而定,誰教他們把他奉為鱸鰻;既然是鱸鰻,就要像個鱸鰻樣!如果不服氣的話,大家就捲起袖子來比畫比畫,彼此論一個輸贏。他鱸鰻在這個村莊或鄰近的村落,又怕過誰呢?誰敢惹他、誰倒楣,問題就那麼簡單。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是民俗的「送神」日,家家戶戶都得焚燒紙錢和「神馬」,把神龕裡的神明送上「天頂作客」,而送神過後再過幾天就是過年了。直到正月初四,再焚燒神馬把祂接回來,也是所謂的「接神」,它也是民俗重要的一環。 年前,鱸鰻又一次地來到明福家,開口就說:「快過年了,你欠我那麼多錢,總得多還一點,好讓我應應急嘛。你是知道的,如果逢年過節,不買些禮物去打點打點那些狗屁官員,我還混得下去嗎?不要忘了,錢能使鬼推磨,沒錢是辦不了事的,可能早就被抓去管訓了,所以你應該體諒我的處境。」 明福知道來者不善,二話不說趕緊從口袋裡掏出剛賣芋頭的那些錢,數了五十塊遞給他說:「不好意思,先還你五十塊,其他的過些時候賣豬賣羊再慢慢還你。」 鱸鰻不高興地說:「你口袋裡不是還有錢嗎?怎麼有錢放在口袋裡『溫燒』,而卻不拿出來還債。你想耍賴是不是?」 明福解釋著說:「兩籮筐芋頭總共賣了九十多塊,還你五十塊後,只剩下四十幾塊,等一下還得上街買點年貨好過年、好祭拜祖先。你就通融通融吧!」 鱸鰻高聲而不悅地連續問:「欠錢不還,竟然還有錢上街辦年貨?你要過年,難道我不要過年?你要祭拜祖先,難道我不要祭拜祖先?你是不是存心想賴帳?」 明福低聲下氣地懇求著說:「拜託你小聲一點好不好,等一下被我老婆聽到又要挨罵。」 鱸鰻不客氣地說:「既然怕被老婆罵就不要賭,賭輸了向人借錢就是要還,道理就這麼簡單。而且依我們的風俗,欠人家錢都要在年前還清,沒有債主願意被人欠過年,那是會衰潲的。難道這點道理你也不懂,還要我來教,簡直不要臉到了極點。」 明福不屑地說:「你不要這樣逼我好不好?」 鱸鰻語氣強硬地說:「如果你沒欠我的錢,我會逼你嗎?既然沒錢就不要賭,賭輸了向人借錢就是要還。即使賣掉老婆來還債也不為過,還有什麼理由好講的。而且你老婆不僅年輕,奶子大屁股又翹,是一個美少婦,絕對有人要。如果沒人要,我要!」 明福一聽他講那些不入流的話,簡直氣急敗壞,一時怒火中燒,怒嗆他說:「你講這種話是什麼意思?不要欺人太甚!」 鱸鰻瞪了他一眼,上前揪住他的衣領,然後朝他的胸口揮了一拳,並怒聲地說:「我警告你,最好不要跟我大小聲,不然的話我就揍死你!既然你捨不得賣老婆,我們就先來算算帳。你總共欠我四千三百五十塊,今天才還我五十塊,還有四千三百塊。我限你年前要先還我三百塊,不然的話,除了要加四百三十塊利息,我大年初一也一定到你家要,要不到就賴在你家吃飯睡覺不走。到時可別怪我過年過節,把你家搞得烏煙瘴氣。果真到了那時,就讓村人來評評理,看是欠錢的人不對,還是我鱸鰻鴨霸不講理。你好好想想,然後看著辦!」說後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轉身就走。 明福被他打了一拳,胸口仍然隱隱作痛,又聽到他警告的話語,按住胸口一時不知所措。如果鱸鰻真的在正月初一上門來討債,不僅會讓左鄰右舍看笑話,也會讓他們家衰運連連。而且這個混蛋、王八蛋說到做到,到時勢必會不留情面、大吵大鬧一番。 別說是過年前要還他三百塊,現在連一百塊也不知道要向誰家借去,到時若沒錢可還,勢必會遭受他暴力的對待。果真如此,不僅錢要照還,還要「討皮痛」,為了賭債這件事,簡直讓他陷入痛苦的思維裡。 尤其是借錢還賭債,這種話怎麼開得了口,一旦讓人知道借錢的目的,或許借個二、三十塊都有困難,遑論是百塊。而且他又不善於說謊,不能編造謊言來博取人家的同情,以達到借錢的境地。因此,他愈想愈苦惱、愈想愈不是滋味,又不敢把事情的真相告訴老婆,免得她擔心。以致滿腹苦水無處傾吐,整個人被困在一個找不到出口的死胡同,簡直有生不如死之感。 只見他每天愁眉苦臉、心神不定,情緒極為低落,上山也枯坐在田埂無心耕作,回家更是一語不發,陷入一陣愁雲慘霧之中不能自拔。雖然老婆發覺他有異樣,但無論如何追問,他都不願回答,甚至還怒目相向,低落的情緒可見一般,痛苦的心境則沒人知道,苦水只有一口一口往肚裡吞。即使是最關心他的枕邊人,面對夫婿異於常態的舉動,也無從安慰起,只有搖頭感嘆,其他又能奈何? 就這樣,明福因承受不了鱸鰻的逼債,也自認這筆賭債憑他這個種田人的收入,不是短時間可還清的。一旦沒有按時還錢,難免會再遭受他暴力的對待。他後悔進賭場,輸光口袋裡的錢不打緊,竟還想扳回,因此不得不向莊家借。但不知是賭運不佳,還是莊家以不當的手法詐賭,不僅沒有扳回,反而愈輸愈多,以致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賭債不僅要照還,而且還要挨揍,真是自討苦吃。如此,實在是愧對祖龕裡的列祖列宗,還有同甘共苦的妻子香蓮。 於是在自責又找不到退路時,竟一時想不開,趁著上山放牧時,帶著牛繩爬上一株高大的苦楝樹,再把牛繩牢牢地綑綁在粗大的枝幹上,另一端則打結套在自己的脖子,然後閉著眼睛,口中唸唸有詞。是懺悔之聲,還是祈求祖先的原諒,抑或是咒罵鱸鰻欺人太甚,只有他自己知道。 而就在轉瞬的剎那間,只見一個熟悉的身影從樹上一躍而下。霎時身體懸空搖晃,短時間的掙扎後就烏雲罩頂,不一會已窒息死亡。一個寶貴的生命就此從人間消失,徒留一個無辜的陰魂在人間飄浮。但這是否是他咎由自取?還是受到極大的冤枉而選擇自戕?不管他用何種手段結束自己的生命,又有誰會去同情一個無力償還賭債、而上吊自殺的賭徒呢?(二)
-
花言花語
今晨 時針剛走滿七步 一首詩還在原地打轉 老遠就聽見池畔的驚呼聲 三步兩步的一探究竟 原來一朵紅色睡蓮在水舞台走秀 形影不離是鏡子(平靜的池水)的功勞 本尊在上分身在下 這倒影美的無話可說 說的是妳最愛聽的花言花語 在妳的面前,我止步驚嘆 在我的面前,妳同步問安 半形半影是妳的容顏 好美好感是我的誇讚 流連後的留言 塗鴉後的答案 字字甜甜滿滿 句句蜜蜜綿綿 歡喜與喜歡不停互換 妳在舞台上放閃 我在舞台下放電(相機快門猛按) 妳讓我忘記回家的時間 我讓妳記得回味的浪漫 一場聚焦的迷戀 是眾人皆愛的饗宴 散場後只剩下我對妳不變的思念
-
聲聲喚--豆腐、豆腐
兒時清晨,總是會有一聲聲清脆的鈴響聲,喚醒早起的人兒。此刻,會聽到家戶的開門聲與街坊人們的互道早安,正開啟了一天的序幕,是充滿蓬勃朝氣的活力泉源。 早起的母親,總是帶著器皿走向老闆的醬車旁,挑選著家人喜愛的口味,這就是當年家中早餐的菜色之一。此刻,亦有稚童手捧著一板的豆腐,聲聲的叫賣。喊著:「賣豆腐喔、買豆腐喔!」當然這樣的稚嫩叫賣聲調,自然引起母親的關注,即刻便買了我最愛吃的豆腐,滿足了么兒的味蕾。 不久,母親建議我,是否願意到家中附近的巷弄街道嘗試著賣豆腐?當時還是小學生的我,當然躍躍欲試,允諾這樁不可能的任務。翌日清晨,就被母親輕輕地喚身起床,即刻到小學同學家開設的豆腐店,批貨一板的新鮮滑嫩的豆腐。當時的小學同學,家裡正好是專門經營製作豆腐的專賣店。當我拿到一板新鮮熱騰騰的豆腐時,也正式地開啟了我的人生「第一樁」兒童版的生意。於是啟動巷弄走訪的模式,沿街叫賣。 印象中童年的街景,沿途逕是牛隻留下來的排遺;有香蕉園中欲強出牆頭的香蕉葉,亟欲與人們打聲招呼,道聲「早安」;有園中結實累累的成熟香蕉,垂掛著,正式和初見者,來場偶遇的機緣。他們的探頭而出,似乎也嗅聞出小女孩手持豆腐,有著新鮮豆腐所溢出散發的香氣。 由於是一大清早,朦朧的巷弄街道,寂寂無一人。此刻的我,大膽地、勇敢地鼓足勇氣,清清喉嚨,來自喉嚨的聲響,呼喊出:「賣豆腐哦!賣豆腐哦!」過沒多久,一戶兩戶的窗扉陸續打開,裡頭的人家輕喚著:「妹妹,我要一塊板豆腐。」所幸當年是民風純樸的年代,有著我沿街叫賣的豆腐聲;有著小女孩輕快的腳步聲,聲聲喚醒了睡夢人。其實,生活要的只是一份簡單、方便的佐菜佳餚而已。 當年曾經的腳步聲,隨著臺灣經濟的崛起,兒時情景已不復存。然而,再次重返故里,覓訪當時街景,已是一幢幢高樓取而代之,煞然陌生。曾經走過的巷弄小徑,許是被都更計畫化為湮滅。香蕉園的路徑不再,徒留園中情景於心海裡不斷地複製貼上,盤旋不已。 而今,憶起兒時童年的叫賣聲,依舊清新昭然。即便時空更迭,絕然地竟是一份純淨清明,猶如新鮮豆腐的清香,滑嫩可口入味。而,街坊的叫賣,聲聲喚出:「賣豆腐哦!賣豆腐哦!」聲響不止,似乎也迴盪於天地之間。 此刻,童稚年代裡的豆腐、豆腐,依稀佔據了人生布幕的場景之一,最值得再三的品味。聲聲喚--豆腐、豆腐,喚出了人生的好風景、好滋味。
-
【小說連載】跛跤鱸鰻
明福家世代務農,靠先人遺留下來的幾畝旱田耕種維生,也是所謂的「作穡人」,所以家庭並不富裕。可是在農耕之餘,他總是背著老婆,偷偷地跟一些同好躲進防空洞賭兩把,而且用的幾乎都是隨身好攜帶、又有多種玩法的撲克牌。 起初大家只是基於好玩,有時打打百分,有時釣釣紅點,有時推推三公,有時則來10點半,但幾乎都是打「大頭」較多。最後由輸家出錢到小舖買一瓶廉價的五加皮酒,再加上一包花生米,大夥就在防空洞邊喝、邊吃、邊吹牛,以紓緩一下農耕過後的疲憊身心。 可是過後則不再打大頭,改賭一塊兩塊的小錢,但後來竟賭起十塊百塊的大錢;而且愈賭愈大,輸贏幾乎都是好幾百塊以上。莊家也是俗稱的「筊東家」,全由綽號叫鱸鰻的天狗擔任。而大凡賭徒的心理都一樣,人人都想贏錢,沒人願意輸,除非是「大箍呆」,才會任人宰割,把花綠綠的鈔票放進別人的口袋裡。 但靠賭博贏錢起家者似乎也不多,較佔便宜的或許是「整筊間」抽頭的筊東家。不管輸贏都是按局抽頭,所以筊東家是穩贏不輸,除非自己也參一腳,那就另當別論。甚至有些「筊跤」在心浮氣躁下,愈輸愈想扳回,可是往往天不從人願,愈想扳回則愈輸愈多。當口袋裡的錢輸光光,若還不死心想再一搏,只好四處向人借錢,最後則是「輸甲脫褲」。這無非就是那些沉迷賭博的「跋筊鬼」或「跋筊仙」的宿命。 鱸鰻之於敢做筊東家,乃至後來整筊間,不是沒有理由的。因為他賤價賣掉幾塊祖先遺留下來的田地,所以不愁沒有賭本。故而不管約定的賭資是大是小、是多是少,他悉聽尊便,甚至二話不說奉陪到底。還有一點是他的「拳頭母大粒」又「鴨霸」,以致沒人敢跟他「假肖」。除了本村的「筊伴」,竟然還有鄰近村落的一些「筊鬼」,也聞訊前來加入賭局。 而鱸鰻除了拳頭母大粒又鴨霸外,還有一個要不得的壞毛病,那便是一開口就是先「幹」再說話。即使是俗稱的口頭禪,但在民風淳樸的鄉下,多數人還是不能接受,可說是「粗喙野斗」,又「毋捌字兼無衛生」。所以村中長輩或婦女,不僅暗中罵他畜生,平常也懶得跟他說話。 甚至熱衷於鄉里事務、備受村人尊敬的村長和長老,也可憐他父母早逝,撫養他長大的祖母又與世長辭,留下他孤零零的一個人,以致乏人管教,所以對他諸多不當的言行,往往也都加以包容,鮮少去管他或糾正他。可是卻也因此而養成他目中無人、蠻橫不講理的強悍個性。平日我行我素,賤賣祖產,賭博抽頭,糾眾滋事,不把村中鄉紳長老放在眼裡。 儘管他有錢又鴨霸,佔盡所有的優勢,但卻也用小人的步驟,在賭具上做暗號,也就是所謂的「偷作牌」。倘若賭金壓小一點的,他就故意放水裝輸,讓賭客嚐嚐贏錢的滋味,如此不僅可掩人耳目,亦可讓現場的賭客知道,他也曾輸過,並非莊家穩贏。然後再放長線釣大魚,專贏那些下注較大的莊腳。這種舉動,不也形同是用「臭潲步」詐賭麼? 可是眾人不疑有他,更沒人會注意到他在賭具上動手腳,甚至也懼怕他的鴨霸。明明知道事有蹊蹺,卻也只能睜一眼閉一眼,敢怒不敢言,因此想贏他的錢並不容易。說一句不客氣的話,也就是輸多贏少,大把大把的鈔票幾乎都進了筊東家的口袋。 但往往,賭徒相信的是運氣,把輸贏歸咎於「筊運」。贏錢歸功於「好筊運」,輸錢則說是「衰潲」,鮮少有人會去注意筊東家是否會偷作牌,除非很明顯,才會引起筊跤的注意。而似乎也沒人敢當面拆穿他,所以「詐賭」兩字對筊東家來說是不存在的。即使被詐而輸得有些冤枉,卻也只好認命,誰也不敢當面拆穿鱸鰻偷作牌。因為他蠻橫不講理,一旦讓他發火,絕對以拳頭母相向。 某天,不明就裡的明福,因為所下的賭金較少,鱸鰻並沒有把他放在眼裡,以致讓他贏了好幾十塊。幾天下來蒙受賭神的眷顧,以及莊家故意放水,讓他贏了不少錢。可是當他嚐到贏錢的甜頭時,竟然激起他的「雄心賭志」,眼睛冒出許多得意忘形的火金星,卻也不禁想,原來贏錢那麼容易啊!如果早知道賭運已降臨在他頭上,理應多下一點,如此勢必會贏更多。 可不是,短短幾天所贏的錢,比他一年農耕的收入還多,因此在嚐到贏錢的滋味時,竟不斷地加碼豪賭。心想,說不定鱸鰻賣地的錢,不久就會如數進入他的口袋,果真如此,他不就發財了嗎!於是一絲興奮的微笑掠過他的嘴角,他已徹底嚐到贏錢的甜頭。可不是,風水輪流轉啊,沒有一輩子都是窮光蛋的,跋筊既輕鬆,贏錢又快,簡直比種田好太多了。希望有一天他也能跟鱸鰻一樣,當起「一跤贏三跤」的筊東家。 然而鱸鰻並非省油燈,他早已有盤算,而善良的明福正好落入他的圈套,一個晚上下來,口袋裡的錢幾乎輸光光,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收手。在愈輸火氣愈大、愈想把輸掉的錢扳回來的情境下,眼見口袋已空空,不得不向莊家商借,看看是否能起死回生,把輸掉的錢扳回來,再次嚐嚐贏錢的滋味,做做筊東家的美夢。 於是他開口向鱸鰻借了三百五十塊,不一會錢已重回他的口袋,再借五百塊又是一去無回,又借了一千五百塊依然如故,他的雄心賭志已徹底地破滅,原來賭博並沒有穩贏的。最後決定再借兩千塊,而且暗中發誓,只要能把輸掉的錢扳回來,還清欠款,他就決定收手,從此戒賭。如果再賭,他一定要用柴刀砍掉自己的手指頭,戒賭的意志相當強烈。 雖然鱸鰻同意借錢給他,心裡卻也暗笑著,像他這種愈輸火氣愈大、愈想把輸掉的錢扳回來的賭法,絕對是穩輸不贏的啦!搞不好最後會輸到脫褲子,到時就不好收拾了。然而卻也不怕他借錢不還,要是他敢耍賴,絕對初一、十五、或是過年過節,按時上門去索討,到時不搞得他天翻地覆、雞犬不寧才怪。 果真,人算不如天算,愈是想把輸掉的錢扳回來愈不能如願,明福除了輸光所有的錢,還積欠鱸鰻好幾千塊。仔細算算,即使賣掉所有的牲禽和當季的農作物,全家人不吃不喝,也不足以償還積欠他的賭債。因此,讓他陷入痛苦的思維裡而不能自持,可是後悔為時已晚。面對欠債必須還錢的現實問題,卻也不能拖延,必須想盡辦法趕快解決,不然的話,鱸鰻怎會平白放過他。 於是他不斷地想,要用什麼方法才能還清積欠鱸鰻的賭債,除非把先人遺留下來的田地賤價賣掉,才能還清所有的欠款。但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他還要養家活口,由不得他打如意算盤。而此時,他除了後悔賭博,也對不起妻子,更愧對祖龕裡的列祖列宗。想不到他們家竟出了一個筊鬼,不僅輸光所有的錢,而且還欠人家一屁股賭債,真是可悲、可憐又可惡啊!他願意接受祖先的懲罰。 尤其債主是魚肉鄉民的鱸鰻,既然敢借錢給他當賭資,就不怕要不回來。甚至也看出他善良好欺,不敢賴帳,才願意借錢給他。更何況他的拳頭比他大,心性也比他兇悍,鱸鰻的綽號並非浪得虛名。憑明福這個田莊阿哥,眼睛可得睜大一點,一旦兩人較量,絕不是他的對手。所謂不打不相識,一旦開打才知道他的厲害,倘若敢耍賴,他的拳頭母是不認人的,或許三兩下就可以把他打趴在地。而一旦爬起來,拍拍屁股後, 欠款還是要照還,沒有不還的道理。(一)
-
孟夏之鳶
不是放鳶的季節 怎半空飛著一只孤單 蒼白的鳶 背負著甚麼 沉甸甸向藍天緩升 白雲之上有甚麼 鳶,奮力 向更高的高處 地面那個細細長長的影子 恨自己無法如鳶高飛 去尋妳 寄上的思念 濡濕 白色思念在半空崩裂 康乃馨花瓣落下 幻成妳的手 牽我 無歌的孟夏 總憶起那年揪心傷別 嗩吶拔尖 多少盼 能換一個真 母親,妳乘鳶來會 母親,妳乘鳶來會……
-
致青春年代的我
人生太奇異,彷彿還沒有好好欣賞我們這個精彩的世界,發現自己已走在夕陽西下的路上。生命也很微妙,從前覺得人生很漫長,現在卻覺得前路已很短;只是一瞬間,就快到了終點站。 於是,一切都很抓緊。 回憶青春往事,不乏荒唐的事,但如果人生是雙程路,我願意回到出發點,將來時路再走一遍,青春雖然不曾無敵,但青春絕對無悔啊。 小不點的我是一株小小含羞草。那懵懂的年代,我膽子很小,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光榮史可以炫耀,唯一記得的是上幼稚園時曾經和一個小男生打架,將幾塊積木塞在他衣服內,基本上我算是乖乖的小男生。 五十年代全家從婆羅洲東部的三馬林達小埠遷移到印尼首都雅加達,小學在協和小學續讀三年級。約十一二歲時,七歲的小表妹和外祖母自達埠來我們雅加達的家小住。不知怎的,見女孩子就會臉紅了。連我也沒想到,她,後來還成為我小說《小站》《雪夜翻牆說愛你》的女主角。 中學的我是一個悶葫蘆,寡言少語。沒有共同追求的女孩子,最大的興趣是閱讀報紙上連載的武俠小說。那時父親也喜歡閱讀武俠小說,我們從快樂世界租回武俠小說一起閱讀,非常入迷。就讀名校巴城中學,上課時偷偷畫英語老師的肖像,被罰站了整堂課;不過,閱讀讓我寫作特別好,參加全校作文大賽奪冠。 這時候的我,也成了一隻小書蟲。我常常到唐人街班芝蘭的南星書店買書或做蛀書蟲。爸媽給的零用錢,都節省起來買書,「貢獻」給書店了。也就在那時,隱約的未來願望,是將來能做一位作家。也真沒想到,幾十年後,還真能辦到。 進大學了,別人都近水樓臺先得月,在同學群裡抱得美人歸;唯獨我形影相弔,依然單人;後來才知道情緣遲遲才來,應驗了那句「有緣千里來相會」的俗語,上蒼安排了一位「小表妹」,成為我的「真命天女」。她從熱帶回來,周圍有好幾位追求者。第二年她一張照片惹我好感,朝思暮想的結果,我寫了三年情書,陷入狂熱的追求。 三年的感情軟戰爭,最終皇天不負有心人,戰勝情敵,奪得美人歸。那時的我,差點仿效俄國的大詩人普希金,為情而與人比劍,幸虧,情書犀利如萬發利箭,箭箭射中她的花心。她說,別人都放棄了,你的耐心很足夠,把我感動了。 七十年代初,我們移居香港。 那些年,我很疲累,但我很堅強,吃得起千種難,萬般苦。七十年代世道不景,縱然你有滿腹文學細胞,也無法發揮,好在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咬一咬牙,什麼都可以和血吞。這個時期的我,是一頭勤奮的牛,也是一匹好騎的馬。在還沒找到合適的工作時,搬運、打蠟、行街、印染、圖書宣傳、編寫、執行編輯等等,什麼都做。 很快,我在工作之餘,成了一頭勤奮的在綠線條格子耕耘的牛,後來,又轉身為文字芭蕾舞蹈男演員,每天清晨,在電腦鍵上跳一支又一支的鍵上之舞。前前後後半世紀,成了一位元多產的文字產婦,產下了近一百五十種子女。 在那最寶貴的青春時期,我真像一隻鍥而不捨的螞蟻,啃下一塊塊大骨頭,閱讀海外和香港文友的大部書稿,為他們寫序;寫下了至少百來篇序;我也用螞蟻超負荷的精神、老黃牛埋頭耕耘的勤奮和責任,寫下了十六部長篇和無數其他文體的作品。 有時候,我還覺得自己就是一直狂奔的狗,在香港這樣的大都會東奔西突,拚命地跑啊跑,人生苦短,不拚搏就一事無成。勤奮就是人類挽救自己的最大救星。成為一家支柱的艱難時期,我用旮旯時間、到大排檔、速食店廳爬格子,彌補家用。 到了我和另一半瑞芬攜手創業的時候,我們已經漸入中年,歷經書業的風風雨雨,嘗遍出版的酸甜苦辣,時光流逝太快,三十年彷彿就一晃而過了,我們也不再青春了。 唯有一顆青春的心靈,似乎沒有變化;時間如果可以倒流回溯,我希望如此這般再複製一次;當然,必然也會對那些不盡圓滿完善的小部分補課,其他整體,大部分還是滿意的。 回憶塵封的往事,件件清晰如昨,如今,我們還在期待著,向上蒼申請每天多撥24小時給我們使用的申請得到批准啊。
-
早安的祝福
有些年輕人總認為上了年紀的阿公、阿嬤只懂得點讚、問好,每天除了早安就是晚安,儘傳些老年人式的問候語。殊不知這群3C產品世代旁聽生的阿公、阿嬤懂得點讚、問好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了,他們可以搭得上3C產品列車實屬是難能可貴了。更何況每則早安、晚安裡充滿著多少人生哲理,千萬別小看老人家轉傳的這些早安問候語,可都是字字珠璣、句句經典且寓意深遠,是修身養性的經世之作。在自然而然地相互轉傳中,他們領略了文情並茂、辭藻華麗的高遠境界,無形中浸淫於文學天地中,潛移默化、馨香滿懷,進而體現在高貴的氣質上而不自知。 請看: 人與人之間多一分理解就少一些誤會/心與心之間多一分包容就少一些紛爭// 記得快樂忘了愁/常把健康掛心頭// 福是前世修/德是今世為// 祥和之晨帶一份寧靜/問候之中寄一份祝福// 心寬似海 百福皆來/世事看淡 內心安然// 好 景令人醉 人 生只一回 一 生多保重 生 命比金貴 平 淡最幸福 安 康永相隨 諸如此等案例不勝枚舉,在在皆舒心悅性,鼓舞振奮,最後這一則還特別彰顯出「好人一生平安」的字樣來,多美!兼具有層次、造型的創意,以及祝福、勉勵的問候祝福語。 還有,且看:「品一壺茶,如品一段人生,淡中有思,思中有悟,點滴回味,點滴人生,智慧從『禪定』中來,一茶一世界,一壺一人生」如此的早安問候語多富哲理,多麼耐人尋味啊,那可是處處充滿著智慧禪意,發人深省、引人遐思,值得再三玩味,細細思量。往往一句深具哲理的話語,不是一點就通,馬上開悟的,非得幾經寒徹骨,方得梅花撲鼻香,最終始能了然於胸。 又如養生之道的早安問候語:「養老首重養身,養身首重養心」,頂真句法,言簡意賅,簡單幾個字道盡養生之道,它就像暮鼓晨鐘般的時刻叮嚀提醒,每每看上一回便獲得一次醒悟,對「櫻櫻美代子」的長輩們來說不無警惕作用,一日看三回,助益多多,儼然一帖心靈雞湯,隨時補足能量,當能量蓄足,則蓄勢待發,靜享人生美麗夕陽紅。 還有一些朋友總是傳來一些正能量、振奮人心的話語,讓人心有戚戚焉,不但掃除心中陰霾,還帶來愉悅好心情。的確是「每日一句正能量,美好無限量」,「正能量學苑」其中有一篇談到「教養,是一個人最可貴的品質。教養,是一種境界,是一種自覺;是一種臨危不亂的沉穩,一種禁得住誘惑的堅持。一個有教養的人,不會丟掉為人的尊嚴,不會逾越做事的底線。……一個人最大的魅力,骨子裡有堅強,言行中有教養,交往中有包容,心底裏有善良。」猶如醒世警語般的,在在皆起淨化人心的作用。 以及「用心交友,朋友皆是貴人,用心愛人,人人是親人,用心做事,事事皆是好事,讀懂別人是一種欣喜,被人讀懂是一種幸福,懷助人的心,做舒心的事,做單純的人,走幸福的路,每天給自己一個微笑,種上一天的陽光。世界上最好的感受,就是發現自己的心在微笑。養成感恩的心,一輩子受用不盡。」凡此種種,皆為正能量、正人心,恰似勵志格言般的時刻淬礪品格,儼然心靈導師般的指引方向,迷途知返,亦像一面鏡子般的啟迪人心,照亮人生的光明面。 的確,人生在世,若有良師益友的相伴,猶如燈塔般地照亮人生大道,指引方向,將會是幸福一生、福澤綿長;人與人之交往貴在交心,是相互的,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為善是不斷循環的。所以,你希望別人怎麼待你,你就得先怎麼待人。而,微笑真真是一帖心靈良藥,它是會相互感染的,時時散播快樂的種子,培育出健壯的大樹,帶來一生一世的快活無邊;再說,為人處事需先學會感恩,俗話說:「食人一口,報人一斗。」懂得感恩,湧泉相報,常懷感恩心,營造世間情,方能讓紛紛擾擾的世界歸於和諧、趨向美好! 我真真是由衷的佩服寫出這般警世文章的大作家們,充分的道盡了文章千古事,足以流傳千古、留芳百世。而在轉發分享中亦顯示了轉發者的人品,所以,千萬不可人傳亦傳,總得經過一番思維、篩選,共同來經營一座溫馨和諧的網路世界,讓長者的網路乾坤更加豐富多彩,流連忘返而不知老之將至。 通常收到此種正能量訊息我不僅是拜讀再三,還轉傳好友們分享,期盼雨露均霑、好文共賞,若能得到共鳴迴響更是欣慰有加。然而,往往是因人而異、個性使然,有些人已讀不回;有些人速讀速回,是心有所感。最終,還能附上幾句感言、心得,就像共鳴般的獲得迴響,更是讓轉傳的人備感窩心。這份感言、心得還是頗讓人十分期待的,畢竟那是經過自己的一番體認、篩選與認同,再次轉發出去的,能獲得迴響,得到心靈的相呼應自是快慰有加,恰似覓得知音般地,又像是找到「同溫層」般的心有所屬。而禮貌周全之人,總不忘謝謝、感謝分享,這「謝謝、感謝分享」是多麼的簡單不過,但出現在對的場合只有加倍溫馨啊!雖然禮多人不怪,但發自內心真誠的「感謝分享」,依然讓人樂意接受,樂此不疲。 除此,還有一些生活小常識、小技巧,諸如:如何煮雞蛋?如何修補?如何洗潔?以及烹飪小撇步……等諸如此類的,太多太多分享的事,實在是超實用且必須的。有了大家的無私分享,使得做起家事更加得心應手,日子更加愜意美滿,且展現出空前未有的歡顏,生活自然是倍加的豐富與精彩。 所以,處在科技人生,真真是帶來空前未有的便捷,從最早的「大哥大」進化到今日的智慧型手機,讓人幾乎是到了「不可一日無機」的地步。所以,醞釀出如此傳神又貼切的話語:「以前不離不棄是夫妻,現在不離不棄是手機;一機在手天長地久,機不在手魂都沒有。」這兩段文字雖然是搞笑脫口秀,但不由得讓人發出會心的微笑,心有戚戚焉啊!您是否也有同感呢?
-
指引方向的克拉克博士
去年十月初,小兒子通過公費遊學申請,去旭川就讀語文學校,於是四月初,清明節剛過,我們一家人搭機到北海道,想瞭解他的就學環境,並順便飽覽一下北海道地區的風光美景。 那幾日,兒子開著出租車,當嚮導的陪著我們尋訪了札幌、小樽、旭川等地的幾個景點,並向我們詳細介紹各景點的特色和相關的歷史淵源。 其中一個參觀的地方,是位於札幌的羊之丘展望台。當車剛駛入停車場,一眼望去,有座宏偉的塑像矗立在眼前。只見塑像一手擺放在腰後,另一手指向其右前方。 當下小女兒不禁一陣讚嘆,並接著說到:「日本人做事還真嚴謹,連停車場的位置都要特別塑個雕像來指引。」兒子聽了忍不住噗哧一笑,說道:「那雕像所代表的不是停車場管理員,而是對北海道相當有貢獻,且赫赫有名的克拉克博士。 才來北海道剛滿半年,兒子儼然已成了半個日本通,只聽他娓娓說起克拉克博士的來歷,以及早年他對日本北海道所做出的貢獻。 話說威廉.史密斯.克拉克博士,原是一位美國教授,於1876年接受日本政府邀請,創立了札幌農學校(現今的北海道大學),並擔任該校首任校長。服務多年後,在他離別日本前夕,對年輕說了句餞別話語:「Boys,Be Ambitions.」(少年們要胸懷大志)。於是雕刻家坂坦道先生,以此句話為構想,因而設計出高舉右手的姿勢,以激勵年輕人走向正確的方向。 一直以來,雕像後方的寬闊草原放牧很多的羊隻,放眼所見總是萬頭攢動好不壯觀。然而尋訪當天,在觸目所及的寬闊草原上,竟見不到一隻羊,倒是見到了偏隅的某間小木屋裡,關養著幾隻小羊。或許是雪季剛過,氣溫猶寒,才沒放羊出來吃草。 由雕像往草原後方望去,能俯瞰整個札幌市景,還有能見到碩大的札幌巨蛋全貌,可謂綺麗風光盡收眼底。 如此山野美景配上名人雕像,羊之丘展望台就此成為了札幌地區的觀光地標,確實很值得遊客們來此一遊。
-
追憶軍旅情懷
晨光艷陽高掛,藍天為穹,享受舒服與清新的呼吸,放眼望去群山環繞,火紅曙色熊熊垂落於山際,掩沒昨夜的露水殘夢,看看山嵐飄逸和翠綠山林,迅速地吸收在那山間嵐氣之後,漸續隱化在這一片沾染芬多精的空氣裡頭。 退伍榮民一行人進入桃園復興區桃山,映入眼簾即是,一幕金黃色系小屋建築,全由退伍軍人親自打造搭建而成,讓彼此的心沐浴在陽光下,帶著露水的清爽,把思緒放飛在藍天白雲裡,漸次蔓延。著實感染原始森林紟有的空靈與恬靜,嗅覺靈敏感受到異國風情的渡假氛圍。 昔時在軍中,我曾聽到這麼一句話:「當兵後悔兩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一開始我並沒覺得這句話是真實的,是理性的……在即將離開的當下,我才感覺到這句話的真實。思緒拉回二十多年前,少不經事的平凡生命,就在那微不起眼的部隊裡,開始萌芽一段永生難忘的重要旅程,花著花落,綠水無痕,一次回眸,一個淺笑,一次相逢,展開一段軍旅故事,在時間流轉間,漠然生香。在軍人的情感天地裡,我們享受孤獨,耐得寂寞,仍滿懷豪情壯志。 回憶從軍入伍時刻,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軍校入伍教育從嚴從難,八週基礎訓練絕不是過水夏令營,從練力、練技、練膽、練心做起,照表操課除思想精神、文宣團康活動外,大多專注於操場基本教練、野外單兵、伍、班體能與戰鬥、戰技階層,反覆三行四進、衝鋒陷陣、五百公尺障礙、夜間教育,流血流汗都是必經的過程,面對學生由民轉軍轉換的調適訓練,愛的教育,鐵的紀律,既要理性嚴格又要感性溫情,幹部白天與晚上判若兩人,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倏忽耳際傳來,那窗扉上的鈴音迴響,旋繞在那冷風午後的撫觸探索之下,宛然遂已剃光了那片枯巒滿頭的凋萎髮絲;這風,來得有點急切,之後又留下了這一片綴芽頌詠的編織交融。夕幕夜晚降臨,把酒言歡趁今宵,微風中夾雜著濕冷的氣息,絲毫不減相聚的興致,寧靜的夜,點燃彼此當年豪情萬丈狂野的心,忘不了第一次在部隊過年留守的情景,更難以忘懷駐守馬祖的歲月靜好,酒廠的東湧陳高更是常伴酒酣耳熱之際。人生如夢,蒼海茫茫,訴說著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軍旅長路已告一段落,眼前社會大熔爐的種子才剛剛萌芽燃起。 提起那段難忘的軍旅生涯,大家流露出深深懷戀的情愫,雖然已卸甲歸田,告別了軍旅,但把那裡的一切留在了心裡。緬懷多年已逝,每一幕都在腦海裡仍然記憶猶新,是那麼眷戀不捨。在漫長的從軍光景中,快樂往往與困難相伴,與挫折相隨,更不可能一帆風順。而當年美好的、得意的、淒清的、失落的成功與挫敗,猶如翻來覆去的浪花,醞釀成一罈陳年佳釀,相知相惜的同袍情,留下回味甘醇的美好回憶。 生命是什麼?生命一如洶湧澎湃的大海中的小小浪花,一點都不起眼,很渺小。從軍的經歷是首動人的詩、是首甜美的歌,是一杯醇香的美酒,是一段纏綿的思戀,是一次光榮的旅行,是一種刻骨銘心永生的記憶。更帶給我們一行人,與都市不同的感受,一路走來,看著山邊的風景,心底滋生出點點暖和,暖和了自己也暖和了時間。這一波的刺骨冬月,將這齣追憶軍旅情懷,傳遞在這每一個喜悅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