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戰地金門
我們家是在金門,金門以前是一個戰地,是戰爭的最前線。我的爸爸說以前有個將軍叫李光前,他已經死了,他為了國家,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在一場戰役中,浴火奮戰,奮勇殺敵,可惜最後被打死了。我聽完了只覺得他很厲害,也被他的愛國情操而動容。 金門是一個英雄島,因為很多將軍都在金門,金門過去也死了很多阿兵哥,這兒的海邊以前有很多的碉堡,也有很多的地雷。據傳以前學校有很多都是墳場,古寧頭海邊也是一樣屍體橫流,戰爭真是太可怕了。 聽爸爸說他國中就去當兵了,他說以前是單打雙不打的日子,還說以前有大陸派來的水鬼來偷襲,我以前住的村莊就有很多人的頭和耳朵被砍下來拿回去大陸交差。爸爸說有一次有一隻大海龜上岸產卵,結果阿兵哥以為是水鬼又來了,大家就拿著槍就一直射,倒楣的大海龜就此千瘡百孔、飲彈而亡了。 以前的人為了國家犧牲了自己,真的很偉大,我的阿伯說以前太武山的墳場,半夜時會聽到有人在聊天,有人在喊口號,墳場裡卻一個人也沒有,可能是一些戰亡的阿兵哥在聊天,在喊口號。聽了這些傳聞我不但不害怕,反而對他們很敬服。我們大家要學習那一些勇敢的阿兵哥,沒有他們當年的犧牲奉獻,那來金門現在的安居樂業呢!
-
貪心的後果
在〈伊索寓言〉這一本書中,有許多的故事都在描述貪心沒有好下場,雖然這些故事的內容不相同,故事發展和變化也不相同,但是,最後的結果就是貪心的人最終得不到想貪得的事物,而且還會自食惡果。 記得從幼稚園開始至今,在課堂中,不同的老師也都曾告訴我們和貪心有關的故事;在新聞事件中,有不少的犯罪事實就像童話故事一樣,貪心的人最終要悲慘的面對自己所犯下的罪惡。身為一個人,我們為什麼要因為自己的貪心而害自己呢?就像明知杯中物是有害身體健康,卻又要假裝毫邁大方的拚命乾杯;又像明知暴飯暴食會造成肥胖,卻忍不住要拚命的過量的營養往肚裡塞。 有時,我會深深的想,生活中的確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很吸引人,例如:好吃的食物、漂亮的衣服、精美的文具用品和豐足的金錢等,這些東西都能滿足我們的享受,但是當我們沒有能力去擁有它們時,我們的生活也沒有窮苦的過不下去,還是有其他的快樂可以滿足我們的生活呀!所以,為什麼要貪求那些不實在的誘惑去做錯事,最後要自食貪心的後果呢! 有句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貪心,是一種不正確的想法,這種想法還會令人做出錯誤的犯罪行為,所以,我們要隨時注意自己的心,不要讓錯誤的想法害了自己也害了他人。
-
媽媽真偉大
親愛的媽咪: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沒媽的小孩像根草。」從我們出生那一刻起,媽媽您就對我和妹妹無微不至的照顧,怕我們餓了、冷了,每天還陪我寫功課、看故事書,有時候碰到下雨也趕到學校接我們,怕我們淋雨了,媽媽您真偉大。 記得有一次我得了腸病毒,而且還發高燒,很多天沒到校上課,媽媽不但請假陪我,帶我看醫生,餵我吃粥、吃藥等,三更半夜起床為我蓋棉被、量體溫,而且和外婆輪流照顧我,好幾天都沒有好好休息,就希望高燒能早點退、病早點好,我想對您說:「媽媽很辛苦!」您總是回答不會啊!外婆以前也是這樣照顧我們,只要你和妹妹聽話不吵架,平安快樂長大,我就很高興。 現在我和妹妹慢慢長大,也要像媽媽孝順外婆一樣,分擔做家事,像清垃圾、掃地、澆花等事情,都請您放心的交給我們,我也想減輕媽媽生活上的負擔,母親節即將來臨,我和妹妹以最真誠的心祝福媽媽母親節快樂! 祝青春美麗! 女兒 思洳敬上
-
我長大了
有一天,媽媽正在整理冬天的衣服,發現了有許多衣服我已經不能穿了,媽媽說:「把不能穿的衣服送給表妹吧!因為你已經長大了!」我抱著衣服很捨不得,真想再穿一次,但我已經長大了,真的穿不下了,只好忍痛送給表妹,我還把不能穿的小鞋子送給表妹,我從我的舊衣服和舊鞋子中發現自己真的長大了。 記得我小時候,媽媽將姊姊穿過的衣服給我穿,有些我不喜歡,我就吵著媽媽買新衣服給我,沒多久,媽媽真的買新衣服給我,這讓我非常開心,我常抱著新衣服睡覺,但是長大後,新衣服變成舊衣服了,也變小了,我再也不能穿了,就像姊姊不能穿的衣服一樣,要送給別人穿才不會浪費。 長大了,我希望自己能變得很漂亮,變得更可愛、更懂事,小時候的我是個醜小鴨,既不漂亮也不可愛,所以希望我長大後能像天鵝一樣可愛又漂亮,還希望變得更懂事,不要有事沒事就跟姊姊或媽媽吵架,吵得整個家不得安寧,還要勞動爸爸拿出棍子來嚇嚇我,我應該寫完功課後,有空再幫忙做家事,不要像個大小姐般啥事也不做,因為我長大了,我要努力改變自己,讓自己越來越好喔!
-
什麼最幸福
幸福是什麼?老師的幸福是每天都能吃媽媽親手做的饅頭,延昊的幸福是運動完洗個熱水澡,而在班上大家公認最幸福的當然是家人團聚的時候。但是,我認為最幸福的還是躺在媽媽身上睡覺、上學時被小狗舔了一下、發燒時,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我。 在我還在念幼稚園的時候,每到隆冬,我和媽媽相依偎在沙發上睡覺,那時候,總是感覺心裡暖暖的,幸福就洋溢在四周! 土豆還在世時,每當上學,牠總會搖搖尾巴,彷彿正在祝福我們有個愉快的一天。有時候還會舔舔我們的手,那時的心情就像在飛機上,直衝雲霄,令我更加歡喜! 每當我發燒時,媽媽一定會請假,帶我看醫生,總是為我忙碌,不時的還會送上一簍關心,當下我覺得幸福永遠在我身旁! 如果從母親手中接過飯碗,心存溫馨,那就是幸福;如果在燈光下讀著朋友的來信,品味友情,那就是幸福;如果你獨坐一隅,靜靜聽歌,凝神遐思,那就是幸福;教室裡莘莘學子憧憬未來的笑臉,這也是幸福。幸福,時時刻刻在身旁,懂得去體會,去了解,那你才知道真正幸福的滋味。
-
成績
拿到理想的成績,是每位求學者的夢想,因為有好的成績,才可以上好的大學,但是,有些人口口聲聲說有看書,那怎麼還拿不到好成績呢?或許他天生就不會讀書,又或者是他根本就沒有用心在讀吧! 有一個節目叫「百萬小學堂」,它都播台灣國小生的考試題目,每次都讓我看得目瞪口呆,因為一–六年級的題目,我只會一、二題,更誇張的是,我有時連一、二年級的題目都看得眼花撩亂,還有些沒有教呢!不過,我們不可以因為這樣就灰心喪志,因為版本不同,標準分也不一樣,所以金門的國小生不一定會比台灣的國小生弱喔,絕對不可以小看自己,因為每個人都會有發光發熱的一天唷! 古人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要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看書,就會比別人有更多的收穫呵!
-
不怕困難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話大家都知道吧!雖然這只是一句通俗的話,但也說明了我們無論求學或做什麼事,只要不怕困難,肯用心學習,肯下功夫,就會有成功的一天。 相信大家都聽過愛迪生的故事。愛迪生小時候大家都很排斥他,但是愛迪生的母親幫他克服障礙,長大後,他更專心在研究工作上,他埋頭苦幹,努力研究、發明,最後終於成了「發明大王」。 而建造中國第一條鐵路的詹天佑,當初要建造北平到張家口這段鐵路時,由於經過的地方都是高山,連外國的工程師都不肯幫忙,但詹天佑為了證明中國人的實力,親自翻山越嶺、測量地形,他克服種種困難,終於完成這條鐵路,而受到後人的景仰。 記得我剛在學騎腳踏車時,也是膽小如鼠,但是爸爸很有耐心的教導我,等到爸爸放開腳踏車時,我就會摔得鼻青臉腫的,所以,幾次後我就想放棄不學了,但爸爸告訴我:「只要有耐心,慢慢的學,就會成功。」這句話就像讓我打了支強心針似的振奮起來。 大家遇到事情時,如果大家抱著「勇敢面對,不怕困難。」的理念,以勇敢和膽識為先鋒,那麼最後的成功一定是屬於我們的。
-
金廈特區共同生活圈與金門的永續發展
金廈本是同根生,五口通商後廈門從小小漁村,發展成中國東南沿海的大商港,自有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與時光背景,大陸解放之前金廈本是兩個小島,只是廈門擁有天然的良港條件,取代泉州舊港是南下東南亞及西洋的起航點,金門就像是它的後花園,無數華僑衣錦還鄉後到金門置產,與廈門僅一水之隔,就當時的時空環境而論生活機能甚稱便利,無奈大陸淪陷後兩岸對峙,即使開放探親,金門到廈門就是花一整天的航程也到不了,直到小三通開放,金廈才恢復五十年前地理與交通的優勢,為台商帶來往返兩岸的快速捷徑。 金廈共同生活圈要不是人為因素,與廈門本島同步開放,今天可能就像鼓浪嶼一樣,一年有幾百萬觀光客登臨那個1.7 平方公里的小島,更何況金門大小島嶼面積合計將近鼓浪嶼的百倍大,何只是吸引觀光客登臨而已,更應該雙門合作前進大陸,放眼世界,依附廈門同步發展成自由商貿免稅區集渡假、旅遊、養老及科技的綠色之島,以擁有人口30萬~50萬的先進城市自許。 近二十年來廈門的開發與進步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取其優點捨其缺失方可免重蹈覆轍,文化古蹟的維護,生態環境保護及優質無汙染的生活環境,我們是遠遠超越廈門,因此,適度的開發與正確的都市規畫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目標。離島建設條例是中央立法,保障離島居民擁有最基本的生活權,如果要繁榮金門,遠水救不了近火,只要中央鬆開法令,讓金門成為特區自治政府,擁有較大的地方自治權與財稅自主權,因此,地方政府應該訂定一套金門特區政府建設條例,由縣議會通過後送請立法院三讀通過,以代替離島建設條例,這不但不會浪費國家資源,更有可能吸引台灣失業人口移民金門,金門的青年子弟才不至於永遠要遠渡重洋謀生而客死異鄉,如此,金門才有可能永續發展。 金門的地理位置與台灣相比永遠是離島,與大陸則是擁有,地理優勢的鄰居,因此,善用其優勢與土地資源的合理運用,則是金門永續發展的基本要素,而交通建設才是連接金廈特區共同生活圈的必要條件。 香港有特區基本法維持其繁榮與發展,廈門則有經濟特區行政法帶動廈門的發展,而金門可吸收其成功經驗,建設發展出像歐洲模式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其實目標不會太遙遠,無論生老病死,就學就業就養,特區政府都有義務承擔這份責任,以高所得稅, 低營業稅及合理的土地租賃和建築物交易稅來維持特區政府預算與運作,我們相信能發展成一個均富且擁有高水平文化素質的人文主義社會。
-
後浦城商圈營造─官民的省思
相信很多人看過兩岸三地諸多老街的人潮景象,如中國陽朔的西街、台灣的三峽老街、大溪老街等,「老街」早已不再是城市發展上的負擔,反而是個寶,金門擁有很多的寶,每當我走進後浦城,寧靜的小鎮裡總感覺一街的冷清,戰地戒嚴時阿兵哥所帶來的經濟繁榮光景不再。 隨著今年九月我回到家鄉服務,每每走進後浦城,最常聽到店家們的心聲,「生意難做啊!」、「還是做我們自己金門人生意比較實在」,於是我常思索著後浦城老百姓的民生諸多問題。後浦城是常民生活必需品的集散中心,天天進城對金門百姓而言一點也不奇怪,其實從一些台灣老街經驗,可以看出後浦城商圈的些許端倪,以金門人的宗族團結特質,若要整頓或重整,更是優於台灣的任何一個鄉鎮的老街自治才是。 今日,我把我的角色變換成觀光客,走進這樣的商圈,無論是從北堤路一下車後走進後浦城商圈或是背包客自由行進入後浦城商圈,想要認識這樣的小鎮,一開始就不知該往哪裡走,哪裡是代表我已經走進了後浦城呢?因為入口意象的不清楚、也沒有相關的指示牌加以標示我現在所在的位置,不敢走遠,因為我擔心會迷路在後浦商圈、徒步參觀後浦城的觀光景點又有哪些呢?相關的DM後浦城商圈導覽手冊到哪裡可以免費取閱?我要吃後浦城最道地的閩南小吃又在哪裡?我想上廁所時可以到哪兒去?這些都是我身為一個觀光客想要知道的旅遊訊息,但除了主動詢問當地人外,這一些資訊似乎都難以取得。 隔日,我把自己的角色轉換成商圈的店家,我在後浦商圈每天望著來來往往看似大批的人潮進入,但觀光客卻無法停駐久留的窘境,此時才體會到商家百姓疾苦,公部門的著力點也許應該將商圈內人車分離的動線加以規劃完善,甚至可以考慮設計如同廈門中山路般的行人徒步區,規劃管制車輛進入的時間限制,如此一來,身為主人的我們可以讓遊客能以悠閒的步調體會後浦城之美,也不至於因為車輛而影響了人潮的旅遊安全性與遊客休閒購物慾望。 在商圈特色氛圍的營造上,公部門應思維如何協助包裝後浦城商圈整體形象的特色發展,以台灣觀光客對金門是神祕戰地意象為例,就後浦城商圈的特色,除了可以在整條街道都能提供觀光客買到金門限定獨一無二的迷彩服、戰地紀念品、或是戰地週邊商品,重點則是在營造一種濃濃的戰地神祕色彩的意象,其次考慮的則是整齊劃一且具有百分百加分效果的後浦城商圈景觀,古色古香的立面或招牌,這樣或許也能代表懷舊氣息的古城形象,唯有政府投資,才是讓每個身處在都市裡的觀光客都會念念不忘的記憶氛圍,配合後浦城的人文歷史古蹟與傳統小吃店之多,讓觀光客玩得開心、買得滿意、吃得不亦樂乎,一樣的文化立縣的規劃方向,更是其他縣市無法超越的,同時也貼近我們金門在地的傳統特色,塑造的口碑未來也許就會是「沒來過後浦城、別說你來過金門」。 倘若金門真要發展文化觀光,後浦城商圈絕對是鎮金之寶,上述皆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議題,公部門唯有出錢、出力帶頭領導,比擬澳門經驗的作法,整體性的規劃然後由下而上的改造執行,配合不定期的舉辦「商家、遊客、在地居民」金三角類似於百貨公司的節慶活動以刺激買氣,輔導後浦城商圈店家們自發性的成立自治組織自行經營管理,這樣的後浦城,才能有機會再現生生不息、興隆滿街的風華景象。
-
從「破窗理論」看金門日常生活之探討
97年第四季縣政府治安會報上,福建金門地檢署檢察長提出「破窗理論」的概念,特別強調地區治安就像樓層上的窗戶,如果遭人惡意敲破,就要加緊去修護,才不致引發更大的惡化環境。如果小惡不即時去除,久而久之,積非成是,犯罪趨勢就形成一種脫序現象,其擴散的範圍就更加難以控制。 在美國就分別有多次「破窗理論」成功的案例,其一在1994年紐約市警察局長開始治理市區,因當時號稱紐約以髒亂與犯罪猖獗聞名,在地鐵的情況更是罪惡的集散地,平均每7個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個通緝犯,每20個逃票的人中有一個攜帶武器者。所以政府從地鐵內部環境先改善,使歹徒不容易犯罪,以回歸秩序,並將逃票的人用手銬銬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以公開向民眾宣示整頓治安的決心,因此打破了犯罪癥結,使這個惡性循環無法繼續延伸下去;而近年來紐約前市長朱利安尼也針對市區道路上「洗車流氓行為」的遏止,施以交通法規重罰,而改善市容整潔,也間接提升觀光旅遊產業。 而在金門地區日常生活來看「破窗理論」的效應,可以看到: (一)垃圾髒亂:縣府雖提倡「垃圾不落地」政策的美德,但郊區若一旦街道轉角有垃圾出現,之後民眾就會毫不猶豫的丟棄,認為亂丟垃圾為理所當然的事情,一點也不覺羞愧;除此之外,地區仍有少數拾荒個體戶堆積資源回收物品於自宅,造成環境髒亂污染,鄉鎮公所雖強制清理,但事後個體戶仍又囤積更多的物品,實為縣府單位頭痛的問題。 (二)塗鴉事件:地區公共汽車載運民眾的數量大增,而常有好奇民眾在公車背椅上塗寫「誰愛誰」或是批評謾罵的話語,影響觀光旅客對金門的不良觀感;而在名勝景點亦有「某某誰到此一遊」的字眼,從一點漫延至一大處,更造成環境的不雅。 (三)違章建築:縣府配合法規組成「建築物公共安全聯合稽查小組」,然對於業者鑽營法律漏洞,實難一舉消弭,以致不法叢生,使非法變合法處所,其執行成效不彰;而地區常有業者無照或違規場所,如被查獲後仍變更營利事業登記負責人與場所,擅自再使用。因此縣府應大刀闊斧展現施工查驗及定期維護檢查申報的決心,以儆效尤。 (四)惡性交通違規事件:地區非交通尖鋒階段,少數民眾駕駛車輛在中央公路逞一時之快,以改裝排汽管的聲音超速呼嘯而過,使路過民眾膽跳心驚;另外青少年更容易聚集在飆車路段競駛,擅自闖越交通號誌,造成更多交通意外事故發生;而地區長期宴客聚餐的習慣,民眾小飲幾杯高粱酒,酒後駕車違規事件仍頻傳,警方雖加強取締酒醉駕駛,但發生數仍然較往年增加許多。 (五)砂石車超載:地區砂石車超載問題,造成風砂紛飛污染環境,而影響民眾行車安全,若警方不加以取締,很快地有更多的砂石車都以超載為理所當然。 (六)公共設施破壞:地區曾有精神狀況耗弱男子意圖破壞金廈聯網基地台與環島監視系統設施財物,另濱海公園亦有造型夜燈遭人接二連三地毀損,若無及時制止偵辦且重罰,此歹徒會更肆無忌憚而變本加厲延續更大的破壞行為。 (七)高粱酒竊盜案:地區部分倉庫囤積大量高粱酒,且無良善的防護與監控設備,常引來竊酒集團的覬覦,若業者倉庫無做好全面囤酒環境的防盜阻絕裝置,並增加監視錄影系統或遠端備份監控系統及安全警報響鈴,有動機、能力的歹徒仍會持續竊取酒品,造成業者損失慘重,若警方依「情境預防犯罪理論」去執行,則會提升歹徒犯罪的風險,並增加犯罪的困難度,遏止歹徒的犯罪動機。 總而言之,「破窗理論」的觀點告訴我們一個啟示,凡事必須從小處著眼,大處著手,以防範機先,同時更要宣導民眾秉持「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觀念去面對。除了「破窗理論」來運用預防犯罪發生方面上,也可以提供觀光行銷的策略,在提倡「觀光立縣、文化金門」之口號同時,領導者應該運用「破窗理論」手法,置入性行銷,時時做應變,以危機管理當做文化產業發展重建的原則,加上創造價值的趨勢結盟與配合產品在市場的生命周期,發展金門文化觀光新視野與新契機,將文化產業打造出品牌,並提升其附加價值的內涵,使金門邁向國際的新舞台,這時不是「破窗理論」的負面思考,而是「漣漪效應」向外擴張宣傳形象,這是我們所需共同努力的目標。
-
三晉遊來關中行
在剛開始覺得大唐芙蓉園這種主題公園,有什麼好看頭,不就是個仿唐建築,來幾個主題區唬哢著大唐盛世,今晚看了,才覺得真有賣點。 晚上不住西安住咸陽,上車就開始打盹,到了咸陽國際酒店,圓目到了房間,拿起房間電話,給在廣東兒子,講個不停說旅遊樂事,兒子想說長途電話長話短說,老媽樂得說酒店電話不用錢,原來這家酒店大陸國內長途電話免費。 四月十六日,八點出發,又是什麼稅務會議在此酒店,結帳又延誤點時間,早年常說西安就是看墳頭,今早就真的要去參觀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合葬的乾陵,人說「江南才子山東將,陝西黃土埋皇上」,從咸陽市區往西行,就可見在平原上有著一堆一堆壟起的土丘,都是漢、唐的陵墓,在唐詩中「五陵年少爭纏頭」、「五陵衣馬自輕肥」,五陵就是漢朝的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以前為皇帝守陵都是王公貴族,五陵就是指貴族居住之所,秦中自古帝王都,在西安渭河流域關中平原,留有七十二座帝王陵,但只有二座未被盜,就是秦始皇陵和乾陵。 路經興平,小敏說在這兒有楊貴妃墓,安史之亂,唐玄宗避亂,在「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娥眉馬前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紅顏禍水,大臣將士,認為楊家兄妹不死,難以服眾,百般無奈賜死楊玉環,相傳當年是名宮女謝阿蠻替死,而楊貴妃在日本遣唐使的保護去了日本了,今日本有楊貴妃的后裔,還有從高速公路遠遠一大土丘,是漢武帝茂陵,附近還有衛青、霍去病的墓,經禮泉時,還有李世民的昭陵,漢代的皇陵,是夯土築成封土為陵,而唐太宗因長孫皇后的建議,不要勞民占農田,首開因山為陵,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是穿九峻山而成,但長孫皇后不知鑿山為陵,更是工程艱鉅。
-
●長篇小說連載西天殘霞
「不錯,沒有付出痛苦的代價,是不能擷取到甜蜜果實的。先生願意與我攜手前行嗎?」 王智亞不置可否。 「是怕我拖累你?」 王智亞依然無語地沉默著。 「先生,就讓無情的歲月來考驗我的誠心真意吧!」 人生的確有許多令人臆想不到的事。近耳順之年的王智亞,對這突如其來的感情仍舊感到有些茫然。誠然他知道葉菲音所言非虛,然而她是基於什麼呢?一個不學無術的糟老頭值得她如此地犧牲奉獻嗎?而他是否能接受一個有夫之婦的感情?即便她與夫婿已形同陌路、無夫妻之實,但畢竟還有夫妻的名分存在,並沒有正式辦理離婚手續。假若他們的感情成熟而不能克制澎湃的情慾,一旦發生超越友誼關係時,或許,所有的罪名隨即會加諸在他身上,屆時勢必讓他遍體鱗傷。誠然,彼此間均為文學同好,自己亦非什麼達官顯要或擁有萬貫家財,似乎沒有被騙的疑慮。但碰觸到這種事情,心中確實充滿著難以言喻的矛盾。尤其是一個已在塋前徘徊的老年人,更應當珍惜他常年努力得來不易的聲名,豈能輕率地把它毀掉,徒留一個臭名在人間。 儘管葉菲音與夫婿已分居多時,但並沒有正式做一個切割。即使如此,葉菲音卻有自己的盤算和想法,除了慶幸自己能在茫茫的人海裡尋覓到一個真正的心靈的伴侶外,她勢將不計毀譽、展現出最大的誠意,無論如何一定要獲得王智亞的認同,達到與他生活在一起的最終目的。甚至她將盡最大的努力替他生下一男半女,好為王家傳宗接代。 可是這個美夢能成真嗎?葉菲音還年輕,正值俗稱的三十如狼、四十如虎時期,一旦她的卵子與健康的精子結合在一起,受孕的機率是相當高的。而近六十的王智亞,儘管精神與健康狀況良好,也沒有什麼病痛,但生理機能勢必會隨著年歲的增長而逐漸地退化,這是人生自然的定律。往後如果真能和她繾綣纏綿在一起,是否能如葉菲音所願,展現出男子漢大丈夫的雄風,深入到她的內心世界,讓精子與卵子密切地結合在一起。果真如此的話,當她的腹部隆起,經過十月懷胎後分娩,但願能一舉得男,讓智亞有子嗣、為王家傳香火,一旦成為事實,那將是多麼愜意的一件事啊!想到這裡,葉菲音情不自禁地抿著嘴偷偷地笑著;笑出她熟女的性感和艷麗,笑出她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人生是多麼的美好啊!她打從心靈的最深處,發出如此的心聲和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