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小說連載】大箍呆
跟老闆短暫的交談後,大箍呆就趕著往秀香家走。雖然一隻大公雞換取一副腰花有點吃虧,但他終於達成目的,以習俗的雙數為秀香做月子。當他進入他們家大門,出來迎接他的是妹婿西安,美卿姨聞聲也走了出來,他趕緊把帶來的東西交給西安,並禮貌地說:「美卿姨恭喜妳做了阿嬤,西安做了爸爸,這是我娘的一點心意,她很少出門,囑咐我來給秀香做月子。這些就麻煩妳煮給秀香吃,讓她有足夠的奶水餵養小孩。」 美卿姨笑嘻嘻地說:「你娘也太客氣了,讓你帶那麼多東西來。恭喜她當了外婆,你也做了舅舅。」 秀香在房裡聽到他的聲音,興奮地說:「哥,你來了。」 大箍呆不方便到她的房間,在外面回應她說:「秀香,恭喜妳做了媽媽,我幫妳帶來豬肉、腰花、豬肝,還有一隻我們自己餵養的雞僆仔,來給妳做月內。」 秀香心知肚明,娘是不會以此來對待她的,一定是他出的主意,所以感動地說:「哥,謝謝你!我知道你一定費了不少心思。」 大箍呆不在意地說:「沒有啦!娘因為行動不便,囑咐我要來給妳做月子,我只是隨便買點東西表示心意而已。」 秀香知道,昆山哥只是在她婆婆和夫婿面前、替她娘說些好聽的話而已,其實他所作所為她都了然於胸,於是不禁哽咽地說:「哥,我太瞭解你了!」 大箍呆眼眶一紅,安慰她說:「妳好好休息,滿月後回娘家請親朋好友和左鄰右舍吃油飯。」(一六○)
-
藏著祝福密碼的花束
鳳凰花朵朵開,樹蟬聲聲競鳴,校園驪歌輕唱,是仲夏時專屬風情。同窗情誼難分難捨,師恩浩瀚終身難忘,珍重再見離情依依,僅獻上一束花,聊表真心祝福。 每到畢業時節,學校圍牆邊總是會有花攤自動集結,畢業送花,似乎已成溫馨告別的一種儀式。花朵,象徵美好,能將感謝與祈願美美地傳遞給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也能讓畢業生自身感受到愛的關懷。不同的花朵代表不同的祝福,繽紛色澤也蘊含著多樣心意。 一般最常見的是向日葵花,花朵總是向陽挺拔而生的特性,代表著希望與光明,讓人面對未來可以勇往直前,明亮的黃橙色,給人活力快樂氛圍,無懼人生挫折挑戰。送向日葵,表達前途無量、朝氣蓬勃的祝福,很適合邁向人生新階段的新鮮人。 滿天星是不可或缺的花,小巧可愛多采迷人,有如天空中閃爍星群,浪漫、清純、真心,是看了讓人會不禁嘴角上揚的花。滿天星很百搭,經常扮演配角的她,當自成一束時,亦可耀眼奪目,不輸名花奇卉,這象徵著「要做自己人生的主角」,能對自我充滿信心,就能活出無怨無悔豐富人生。 畢業時送棉花是受韓流影響,影劇《鬼怪》裡男主角祝賀女主角棉花畢業花束場景令人刻骨銘心,花語傳達「珍惜彼此」,友情誠可貴,應相知相惜,情牽此緣分,天涯亦咫尺。真摯的友誼,如白雲皚雪,簡單乾淨純潔,而這人間棉花能將天上雲雪珍貴心意,變得更具體更永恆。 在棉花之前,黃玫瑰和百合花可說是純潔友誼的代表花,人們常說「學生時期的友情最純潔,出社會後摻雜太多權衡利益,一定要好好珍惜求學時的朋友。」所以,送上一束白百合、黃玫瑰,表達純潔無瑕的愛,也祝福友誼能晶亮長存。 除了鮮花,還有不少創藝花束,比如永生花,這種不凋花和乾燥花最大差異在於保留了鮮花的柔軟度和水嫩感,常見花材有鬱金香、康乃馨和玫瑰,她雖美得傳神,價格卻不便宜,難得大眾青睞。最經典不敗又讓人愉悅歡欣的,莫過於小熊花束。 小熊,不僅僅是玩具,它是情感寄託的化身,能帶給人安慰力量。在許多文化中,小熊是可愛、溫暖、友善的象徵,寓意「友情、愛情、關懷」,在童話故事和神話文學裡,小熊代表著童年的天真無邪,也視為是「勇氣、守護、力量」,所以小熊作為禮物,最能貼切表達慰問祝福心意。 今年看見用小熊大玩偶包裝花束,真是創舉,毛茸茸大玩偶,穿著畢業服、頭戴畢業帽、手持畢業證書,環繞亮彩千層玫瑰,真是太可愛了。 小熊花束向來就很受人喜愛,除了能在活動場裡搶盡風頭,畢業典禮過後,有這可愛絨毛熊陪伴身邊,無時無刻想起無憂無慮時光,就能感受到幸福永存在。孤單寂寞時抱著它入眠,傷心難過時對著它訴說,開心興奮時摟著它分享……。 腦中思緒飛梭至此,我這年過六旬的過路人,忍不住買了一束花,用燦爛繽紛花禮來犒賞自己。願我像小熊一樣,能永保一顆可愛溫暖心,每天都當作是人生新篇章,天天開心時時快樂。
-
電視派的幸福時光
耄耋雙親堅持不換智慧型手機,資訊來源就剩報紙及電視。報紙才瀏覽不到幾個字,就說眼睛好澀,便收起報紙。但是聲光效果佳的電視,著實吸引兩老的眼球,讓他們一天中大部份的時間都花在電視機前。 一天早中晚三個時段都鎖定不同的頻道,多以觀看新聞報導為主,每個記者莫不扯嗓嘶吼報導,高分貝的音量聽來特別刺耳,常讓我情緒跟著煩躁。可是為了配合兩老的收看習慣,也只能偶爾央求降低音量。晚間時刻的重點是追劇,現在都是每日播兩集,一下子就刷掉兩個鐘頭。當然,政論性節目也常收看,一邊看一邊評論,我則是不予置評,避免立場不同而爭執。 兩老也很喜歡收看健康、烹飪、旅遊的節目,因行動不靈活不再出遊,常說在電視上用眼睛旅遊,也是很棒的體驗。看到健康資訊時,也會互相提醒該注意的生活事項。有時母親早上看烹飪,晚上餐桌就有這道料理,很是沾沾自喜。有時我們下班才剛進家門,母親就迫不及待分享今天看到的新聞,尤其是詐騙事件,提醒我們要注意,我們則是分享更多網路看來的詐騙案件,彼此互相叮嚀。 曾經電視機鬧脾氣,害得兩老沒有大螢幕共觀賞,沒得討論、鬥嘴、評點……度過極度無聊的一天。其實能跟父母家人聚在一起看電視,而不是人手一機各看各的,雖然看的不一定是自己想看的節目,但這種還能跟老父母窩在一起、閤家共室的溫馨,令人滿懷幸福感。
-
時光的車輪--腳踏車的記憶
腳踏車,在金門求學旅程中,它是我最親密的夥伴。不論晴空萬里或是風雨交加的日子,它總默默陪著我。它沒有汽車的速度,沒有機車的吵雜,卻有一種溫柔的踏實感,有時緩緩地、有時需要快馬加鞭,陪著我穿越鄉間小路、田野,陪著我一步步走向成長之路。 記憶中,第一次學會騎腳踏車是國小三年級,我騎著父親那一台外觀普通的舊腳踏車在村裡的曬穀場練習,父親在旁邊陪著我練習了好幾回,那時父親深怕我跌倒,用雙手輕輕扶在我的背後,我騎著繞了一圈又一圈。最後,父親認為我已經掌握了要領,便悄悄放手。結果「碰!」一聲,我一緊張而忘了按手剎車,撞上路旁的老樹,摔得鼻青臉腫、膝蓋也擦傷流血了。父親很心疼的對我說:「沒關係,要勇敢,跌倒了,要自己爬起來。」然後,他一邊幫我揉傷口,一邊騎車載我回家擦藥。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父親溫暖的愛與陪伴,也從那時開始學會在成長的路上要堅強與勇敢。 還記得在國中時期,要騎腳踏車上學,需要通過學校的路考,然後,校方會在腳踏車後方噴記號表示及格通過,但沒有發腳踏車執照呢!當通過路考時,我欣喜若狂,父親馬上買了一台粉紅色的淑女車送我,這是我的第一台腳踏車,此刻的我,相信自己已是成長獨立的個體。國中三年的日子裡,每早都騎著腳踏車上學,在鄉間小路上,曾經被野狗狂追,驚慌失措地加速逃命,就在千鈞一髮之際,終於平安抵達學校大門。在凜冽寒冬的早晨,北風呼呼怒吼,田野間一座座墳墓映入眼簾,真令人不寒而慄啊!那時的我總用「時速六十」猛踩腳踏車,心中只求趕快穿越這段令人膽顫心驚的小路。幸好那時沒有紅綠燈,也沒有超速照相機,不然,我的小粉紅恐怕早就吃罰單了! 升上高中之後,我的小粉紅(腳踏車別名)依然是我最好的閨蜜,它陪著我度過三年的高中生涯,小粉紅每早陪著我奮力往前爬坡,經過一段又一段的爬坡,我常氣喘如牛,才能騎到當時金門的最高學府─金門高中。也因此讓我養成勇敢向前行的人生態度。記得騎在大馬路時,沿途會遇見正在運動或打掃的阿兵哥,這些生活單調苦悶的阿兵哥們常對著我吹口哨,偶爾寫請書丟到小粉紅的菜籃,還有阿兵哥在後方追著跑……嘴巴念念有詞……家住哪裡……到學校之後,我常和同學們打開手中阿兵哥寫的情書分享,大聲朗讀情書內容,全班哄堂大笑……真是有趣又難忘的高中生涯。 另外一次可怕的騎腳踏車經驗,在一次伸手不見五指的大霧中騎車,我騎啊騎啊我的腳踏車,眼前一片白茫茫,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突然冒出一位正在提水桶打掃的阿兵哥對我說:「妹妹,你好勇敢。」現在回想起來,真讓人驚心動魄、毛骨悚然。當時的我,也真的好勇敢! 上了大學,我離開了純樸的金門,來到繁華的台北,腳踏車也漸漸淡出了我的日常生活。有時走在車水馬龍的都市裡,看到有人騎著腳踏車經過,我就會想起我的好麻吉—小粉紅,後來,母親告訴我小粉紅已老舊無法再騎了,於是,被牽到海邊生海蚵,不知現在的小粉紅在日積月累,經過海浪拍打、風吹日曬之後,是否長滿了結實累累的海蚵?是否還記得曾經與我在一起經歷的風風雨雨?小粉紅在我心中,它始終閃耀著光芒,是求學過程中最快樂的成長回憶。 現在,雖然我擁有汽車,但我仍熱愛騎腳踏車代步,原因很簡單──我喜歡單純享受那份踏實自由的感覺;我喜歡環保,節能減碳愛地球;我更喜歡在微風中一邊騎車、一邊哼著歌的悠閒步調。腳踏車不只是交通工具,也是一座與心靈對話的橋樑,更是找回自我節奏的方式。它為現代人匆忙的生活增添一抹詩意,更是療癒身心的一帖良藥。
-
從餐桌通往人生
我們一家人喜歡旅遊,尤其熱愛飯店的buffet。比起每天在家倉促單調的麵包牛奶,孩子睡眼惺忪、媽媽三催四請、爸爸囫圇吞棗這無趣的早餐起手式,buffet的無限選擇令人見獵心喜。 飯店準備的早午餐琳瑯滿目,彷彿世界美食的縮影:五彩繽紛的生菜沙拉、柔嫩滑順的美式炒蛋、自助式川燙擔仔麵、烤得香噴噴的日式飯糰、新鮮豐富的清炒時蔬、職人水準的手作麵包、香濃可口的奶油巧克力花生醬、種類繁多的鮮奶豆漿咖啡奶茶與令人愛不釋手的彩色造型脆片。光是色彩就足以令人食指大動,小鳥胃都幻化成大胃王。平時早餐吃不了一口的妹妹此時自主吃光一座彩虹小山;一顆水煮蛋都嫌多的姐姐裝盛滿滿炒蛋搭配剛出爐的小饅頭與珍珠丸,狼吞虎嚥像第一次吃到早餐般眼神閃亮的難民……讓人又氣又笑。 無限取用大快朵頤,想到能無視遲到風險、忘卻煩人公務、推辭無趣家事,只需沉浸在觥籌交織中,飯後將occupied翻轉成finished就能瀟灑離席,完全不必收拾善後,拋開謹守的飲食控制,裝填各種誘人又危險的美食──彷彿這是個只需滿足口腹之慾的饗宴天堂,我們盡情放縱味蕾,享受純粹的放鬆與滿足。 用餐同時,也觀察週遭家庭的風景:有的爸媽邊餵母乳邊泡配方奶,有的一手餵副食品、一手啟動3C保母,怒吼與哄笑此起彼落。這些真實又可愛的畫面喚起我們育兒的回憶:「別笑,妳們小時候也是,把飯吃到頭頂,把湯倒滿地。」姐姐笑:「那個小孩到底在幹嘛?不過她可以看汪汪隊欸真好。」妹妹秒回:「我們不用平板,光看隔壁桌就夠了!」爸爸悠悠:「膩了還能轉台。」哈哈哈,這些餐桌上的人生劇場完全勝過任何科技醬菜。 不同餐桌演譯不同人生,情侶對坐,眼神流轉;三代同堂,笑語滿桌。有時寧靜安詳,有時混亂歡鬧。我們邊吃邊觀察。短短一頓早餐,不僅填飽了肚子,還餵養了心靈,跳脫日常框架的片刻,我們重新思考:教養孩子該如何控制情緒?夫妻間要怎麼好好溝通?是否調整飲食來讓家人更快樂?換個場域,就能換個心情思維,為身心打打牙祭,也為生活增添色彩──從餐桌通往人生,美食穿腸過,幸福反芻中。
-
【小說連載】 大箍呆
大箍呆把公雞提到他面前說:「我這隻大公雞跟你換這副腰花、你看怎樣?」 老闆仔細地看看公雞紅紅的雞冠和亮麗的羽毛說:「這樣你會吃虧的。」 「沒關係,只要老闆答應給我方便就好。公雞是我們家自己餵養的,我本來是想帶到市場把牠賣掉,再用賣雞的錢來買腰花,好搭配其他東西給妹妹做月子。」 「既然這樣,我就佔你一點便宜,以後如果來買豬肉,我再多切一點補償你。」 「老闆,你不要客氣,你願意幫我這個忙、我已感激不盡了。不過我還是要請問你一下,二斤豬肉,半斤豬肝,一副腰子,再加上一隻雞僆仔,總共四樣給妹妹做月子,依你看,這樣會不會太寒酸?」 「坦白說,給人家做月子,通常都是女人家的事,想不到你這個年輕人竟然願意出來代勞,這是相當難得的。說一句老實話啦,在我看來,不但不會寒酸,而且還是大禮。我敢保證,你妹妹看到你提那麼多東西來幫她做月子,一定會很感動。也由此可見,你們兄妹的感情一定很好,設想才會那麼週到。」 「我妹妹是我娘收養的新婦仔,她很乖、很懂事。」 「難怪你娘要你買那麼多東西給她做月子,一般的新婦仔,沒有那麼好命,也沒有那個福氣啦!你娘一定也很疼愛她這個新婦仔。」 大箍呆不能在別人面前批評自己的母親,只好昧著良心說:「是啊!天下父母心,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娘非常疼愛她。」(一五九)
-
風暴
山巒疊嶂,祥雲環繞,偶遇群鳥掠過,湖水清澈,宛若明鏡,微風徐徐,吹皺湖水,倒映山景,立即模糊。 驀然間,烏雲密佈,雷電交加,山稜不見飛鳥蹤跡,山徑間不聞人語響,大雨直直落,湖面濺出漣漪,舢舨船隻,往返密集,急速路過,興起波瀾,船翁佝僂背脊,戴緊斗笠,披起蓑衣,全神貫注,掌柁撐篙,直達彼岸。 經歷幾番折騰,船翁載來期盼已久的助產士,林阿公立即撐起油紙傘,上前迎接,在老管家阿興伯的引薦之下,他們三人倉促的驅車前往祖厝,林阿爸見助產士入門,便吶喊著林阿嬤,趕緊把助產士帶入林阿母的房間裡,林阿公和林阿爸,就在穿堂間來回踱步,靜候佳音。林阿嬤走出房間後,跪地祈禱,並不停的啜泣,數著唸珠,祈求林阿母能夠渡過生產難關,最後林阿嬤叩首送子觀音,祈願頭胎必定生男,以延續香火。 偏偏事與願違,當助產士打開房門時,報出喜訊,卻是母女均安,而且是雙胞胎,林阿嬤便大失所望,嚎啕大哭,任憑林阿公怎麼安撫,都無法讓林阿嬤釋懷。林阿嬤從此開始嫌惡林阿母和那對雙胞胎孫女,林阿嬤也不幫林阿母做月子,林阿母娘家的母親得知消息後,也只能默默的以淚洗面,畢竟嫁出去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她也愛莫能助。 只有熱心做媒,說成這門親事的嬸婆敢上門來勸慰林阿嬤與林阿母,但林阿嬤總是用惡狠狠的語氣回答說:「這叫誰敢出家門見人唷?本來村子裡的幾位產婆都說是難產,可能是因為男嬰體型過大,所以無法順產,後來經由老管家阿興伯打聽到,城裡有一名頗具知名度的助產士,能解決難產的問題,所以就急忙的差遣了老管家,帶著厚重的禮金和伴手禮,聘請她來家中助產,結果呢!……竟然生出雙胞胎女嬰,一個女嬰就夠叫我在村子裡沒面子的了,更何況是雙胞胎女嬰,這叫我怎麼不失望呢?……」說到此時,林阿嬤又開始無理取鬧,先是睥睨著林阿母,然後又大聲的咆哮說:「……我實在活不下去了,這個家以後就給媳婦阿孌發落吧!我這個老太婆,還是早早去見祖先,天公伯呀!對我們林家,這樣不公平,我就不甘心!……」林阿嬤哭紅了雙眼,然後開始斥喝著林阿母:「不孝有三,無後最大,阿孌哪!妳要是再生女嬰,就不配做我家媳婦!離婚啦!……」林阿嬤忿怒的一腳踢開了房門,把自己關進房間裡,任憑嬸婆怎麼敲門和大聲嚷嚷,林阿嬤就是不肯開門,她不想聽取任何人的勸導。 從此以後,林阿嬤和林阿母之間常常發生無謂的爭執,這也就是她們家中,婆媳之間永無止境的「風暴」,就連林阿公和林阿爸見狀,也不敢上前勸阻,以免遭受到牽連。 雖然林阿嬤不能釋懷,但終就到了要報戶口的時候,林阿公便用毛筆在紅紙上寫下雙胞女嬰的名字:「雨禾」和「雨嫿」,然後偷偷的塞給了老管家阿興伯,吩咐他千萬不要給林阿嬤知道戶口上是林阿公取的名字,林阿公還特別包了兩份紅包給老管家阿興伯,一份是請他帶給城裡命理師的賄賂費,另一份則是給老管家阿興伯的封口費,要他們倆,守口如瓶。林阿嬤因不識字,所以進城時,都聽從老管家阿興伯的指引,她沒敢有意見,她怕進城以後,被城裡的人取笑,是個不懂城裡規矩的鄉巴佬,所以不敢胡亂作為。她一直堅信,由命理師合過八字的名字,一定不會沖煞到家運。林阿公還叮囑著老管家阿興伯,順路陪著阿嬤去城裡,替雙胞胎女嬰,訂製新衣和新鞋,以彌補沒替她們兩姊妹辦滿月酒的遺憾。 但在戶口上,林阿公還是遵照命理師的建議,雙胞胎姊姊是家中的長孫女,所以取名為:「雨禾」,妹妺是次孫女,取名為:「雨嫿」,因為她們都是出生在狂風暴雨的日子裡,也引起了林阿嬤與林阿母之間的婆媳風暴,林阿公認為她們雖然出生在風風雨雨之中,希望將來長大,長孫女能帶給家中:「風調雨順,五穀豐收,並秉承庭訓,知書達理。」成為弟妹的好榜樣。至於次孫女的名字,林阿公期許她:「畢生嫻靜美好,輔車脣齒,兼容並蓄。」千萬不要學習到林阿嬤的「女子無才便是德」,還有囂張跋扈的個性。 後來,約莫不到一年的時間,林阿母又懷了第三胎,這對林阿母來說更是戒慎恐懼,林氏老家因面臨糧食欠收和斷炊的危機,迫使林阿公不得不開源節流,辭退了家中的長工,並讓老管家阿興伯提前退休,告老還鄉。 林阿公計劃和林阿爸二人,先搬離老家,另尋覓工作,等一切安排就緒,再回來接林阿嬤和家族中的所有人,但林阿嬤反對,林阿公只好留在老家,陪伴著林阿嬤,讓林阿爸帶著妻女和家族中的親戚,先行離鄉。 這一別,沒想到家族中所有的親戚,就這樣各自在異鄉定居了下來。從此林阿母就再也沒有敢返回老家,因為林阿嬤說過沒有生出男孫的媳婦,早該離婚,既然不離婚就別再進老家的大門。她們婆媳之間,也就隨著歲月和兩地相隔的距離,漸漸感情淡去,這樣也就自然而然的解決了婆媳之間的風暴。後來林阿爸在異鄉買下了新房,入新厝後,林阿母便在這間房子裡,陸續又產下了四名女兒,林阿爸把她們的名字,仍依照林阿公當年的意思,中間都取為「雨」字輩,意思是期勉她們:「無論人生中遭遇到什麼困難,都要風雨生信心。」 林阿母的一生之中,只生下六名女兒,從此就再也沒有生育了。在林阿嬤過世之前,林家這六名女兒的表現都很優秀,還曾經讓根深蒂固、重男輕女的林家阿嬤,刮目相看,她們不僅學業成績優異,在事業上也能嶄露頭角,她們的人生歷經過,戰後嬰兒潮的升學壓力、物資普遍匱乏的年代,也經歷過九二一大地震、疫情蔓延全球的風暴……所幸都能安然度過。 如今六名姊妹,都已步入老年,她們應該算是走盡人生風暴,而苦盡甘來了。
-
小鎮餐廳
那是民國九十二(2003)年的事了,我在小鎮照顧住院的八十六歲母親,用餐時又來到這家價錢公道、菜色鮮美的自助餐廳,夾菜過磅且讓櫃檯小姐添好了飯之後,只聽到一聲: 「三十五元。」 櫃檯小姐報出的價錢超低,嚇了我一跳,且是難以置信。 「今天是菩薩聖誕,特別優待!」 望著一臉疑惑的我,微微笑的小姐如是說明。接著,只見她也對每位顧客重複著這麼溫馨的慶祝方式。 餐廳找理由來回饋顧客,讓我們這些在不景氣中勉力打拚的基層民眾,不覺孤單,更感窩心!也讓庸庸碌碌的我們知道:今天,可是菩薩的聖誕日耶!那麼,菩薩的精神,凡夫俗子的我們豈可忘記? 此後十年間,偶而來到小鎮辦事或採買,總習慣在此心滿意足地用個餐。我永遠記得,這家餐廳供應的一道免費清湯,煮湯食材頗具慧心,是烹煮苦瓜時一般人大多會挖除的苦瓜籽(外表包裹著一層肉質的假種皮),再加上豆皮和海帶芽──以這三種普普通通的食材滾煮而成的湯,入口後只覺味道微苦,接著又覺回甘,真是清爽至極!一喝之後,包准你還想再喝又喝四喝五喝,喝個不停。 也永遠記得,有個年輕的流浪漢也來到餐廳,就在大門邊靜靜站著。只見老闆不假思索,隨即包了個鼓鼓的便當,親自交到流浪漢手上。流浪漢接過了便當,便逕自走到對面屋簷下坐定,一口一口吃將起來,狀極滿足!老闆與流浪漢之間的無語互動,就像天冷加衣,肚餓吃飯一樣,是那麼平常!是那麼自然!能如此從容待人,這老闆當是常常做著這樣的好事吧! 那麼,餐廳以尋聲救苦的菩薩為名,也算是名副其實了! 後來,餐廳搬到了小鎮的北側擴大營業,生意更為旺盛。只是幾年後,老闆卻轉換了跑道,將餐廳頂讓出去。回想十餘年來,一直享受著老闆用慧心與愛心料理出來的美食,我不禁在心裡想著:像老闆這樣的人,無論到了哪裡都是好角色!所以不禁默默為他祝福,祝福他鴻圖大展,祝福他悲願得圓。
-
旋風之旅
沒有通知任何台東朋友,便往台東向陽山奔去,只因為老公想探望許久未見的黃大哥,大難不死的大哥,繼前次的自撞後,前幾天又自撞橋墩,大腿關節粉碎,住院近兩星期外,返家還要休養半年,而我當然也義不容辭相陪。只是兩天的行程,只能坐火車至台東,再租機車前往卑南向陽山,隔天下午還車後,再搭火車回嘉義,朋友笑說我們有如一陣旋風,來無蹤去無影。 記得那天一到向陽山,黃大哥一臉茫然卻開心的看著我們,害我把心中盤算著要數落他的話,全吞了進去,一個已75歲的他,還喜歡開快車,似乎馬路是他家,總是橫衝直撞,真叫人不省心,除超速帳單一堆,接連報廢兩輛車,醫院的來返,更是不計其數。還好他平日樂善好施,老天爺的厚愛他,此次讓他住院兩星期,便能回家休養,只是這一休養,最少可要半年。讓我們為他憂喜參半,喜他能安分守在家中半年,憂不知他是否能再健步如飛? 當晚志龍、乙女知道我們前去,便也前來相聚,想起那段長住台東的快樂時光,更珍惜此刻短暫的相聚。當然早餐,黃大哥誘人的咖啡是不可少的,他堅持坐在輪椅上煮他香醇、無人可取代的黑咖啡,同時不斷強調咖啡杯與咖啡盤,一定要整套,不可亂搭配,才能視覺與味覺同時享受到,阿珍、心苗……另一批朋友,前來話家常,聊起那段與黃大哥出遊的日子,阿護的爬到三仙台腳軟、小天使被拐騙爬下山看大樟樹,整整一星期無法正常走路,賴老師的……,個個對他咬牙切齒,但個個卻又陶醉其間。午餐再與志龍、乙女的相聚,讓彼此畫下此趟的終點符,兩人提著友人們熱情的伴手禮,和前來時帶的手信,重量可是有增無減。 兩天一夜的台東行,正如朋友所笑說,我們有「如一陣旋風」,只是過境吹吹,但彼此濃濃的情意,卻吹不出彼此深藏內心的掛念,只願下次再到台東,黃大哥已生龍活虎,帶著我們一群人,再浩浩蕩蕩前去密境探險。
-
【小說連載】大箍呆
如果小時候受到養母的疼惜,把她當成自己的子女來看待,當她長大懂事後,勢必會感恩在心,恩將仇報者終究是少數;像秀香這種不計前嫌,懂得反哺的新婦仔更是不多見。可是養母對她依舊懷著很深的成見,只因為不是她的親骨肉,沒有血緣關係,才會受到她的凌虐,甚而不願捐棄成見。但她想的是不記前嫌、是反哺,始終沒有忘記她的養育之恩。所謂「一樣米飼百樣人」,自有它的道理,母女各有各的想法,也就見怪不怪。 那天一早,大箍呆帶著兩隻雞和二百塊上街,他必須先到肉攤買豬肉和豬肝,以免來晚而缺貨。雖然他和肉攤老闆並不熟識,但仍然受到熱誠的招呼。他坦誠地告訴老闆說:「豬肉是要給我妹妹做月子的,你就多切一點瘦的。」 老闆一手拿著屠刀,一手翻翻豬肉說:「這塊腿肉很漂亮,你要切幾斤?」 大箍呆客氣地說:「不好意思,我只帶二百塊,你就幫我切一塊豬肉、一塊豬肝,能買多少算多少,但要切漂亮一點的。」 只見老闆拿著屠刀在磨刀石上來回刷了兩下,然後切下一塊豬肉說:「你放心啦,生意不只是做這一次,以後還要靠你多來光顧。尤其豬肉是要給你妹妹做月子的,更不能馬虎。」 大箍呆含笑地向他點頭致謝,卻無意中發覺掛勾上有一副腰花,心想,要是能夠把它買下,送給秀香做月子那不知有多好,但卻苦於口袋空空。於是他突然靈機一動,以試探的口吻說:「老闆,我們打個商量好不好?」 「你儘管說。」(一五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