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人生
一場自導自演的電影 喜歡看電影 尤其是在網路的年代 下載各式樣的影集和電影 來填塞空虛的時間 是類宅男的行為模式 是啊 總是那樣 日子總是用自己最低的要求度過 在別人的眼中 這種生活就像是走到黃昏的「歐機尚」 我也不否認 不過我也相信大多數的人 也過著跟我一樣的日子 或許也可以簡單的將人生劃分成幾個階段 幼兒/青少年/壯年/老年 幼兒是快樂的 無憂的 青少年是青澀 懵懂的 壯年是衝勁的 理想的 老年是安逸的 無慮的 這是人生的旅程 有時想回到過去 試圖去改變一些不美好的事物 但一切中的一切 皆隨時間流逝 時間 只賣給每個人一張單程票 一切事件發生 瞬間皆成回憶不再從來
-
寒流
寒流來襲前夕,同事問起長輩要到金門三日遊,該準備禦寒的大衣嗎?我把去年留存的一張照片給她看,手機上的圖片中,指標右前方寫著「沙美老街」,溫度顯示3度C,和同事聊起好久好久以前金門的冬天,當年即使穿了很多很多厚重的衣服,但還是能被冷得手指和腳趾長滿滿「凍抧」的年代。 讀幼稚園就通車到沙美上學的我,被我家虎媽訓練了兩天,就開始自己早起漱洗換衣服,再一路走到官澳車站搭車到沙美車站,下車後再走到幼稚園上課,九月開學,轉眼冬天就到,晨起打開家裡的水缸,薄薄的一層冰,要把它敲破,才能用勺子取水洗臉漱口,可能真的小孩子就是元氣夠,倒也不覺得冷,但三、五天後,手指頭的關節開始凍出了暗紫紅色隆起的顆粒,白天還好,不覺得有任何不舒服之處,可入夜後,雙手放被窩,會癢得醒了過來,手指關節長就算了,如果長在腳趾頭,被窩裡熱了會癢,腳伸出被窩又冷得睡不著,反反覆覆無法入眠,那還真是折騰人。 醫療不發達的年代,我家睿智的阿嬤不知道從哪裡學來的養生法,將冬天盛產的蘿蔔葉切下洗淨,放在大鍋子裡煮沸,每個孫一人一個臉盆,先泡手再泡腳,蘿蔔葉新鮮辛辣,手接觸到熱水,鼻子聞上一屋子的香味,人就暖呼呼起來了,臘月天寒地凍,那年代取古井水回家不便,燒熱水洗澡也費工夫,自然無法天天洗熱水澡,常常手腳泡完蘿蔔水,就可以上床窩著,哪還管甚麼衛生不衛生的,回頭想想,其實所有的孩子也都這樣長大了。 最記得當年住山外的表弟,因為姑姑忙著做生意,擔心無法時刻幫忙添加衣物,所以晨起就幫他穿好穿滿,有一次在家裡的店門口摔了,鄰居見他遲遲爬不起來,趨前扶起後,笑著幫他數了數身上穿的衣物,竟然多達八件,不擔心跌倒受傷,卻也因為太厚太重,趴在地上就動彈不得,每次表兄妹們提起這件往事,也會說起當年金門出生的孩子們,只要能有三餐飯吃,也都能好好地長大。 多少年來,都選擇在孩子放暑假時回去官澳家裡走走,不曾在天寒地凍的季節搶機票回家感受海風帶來刺骨的寒風,知道同事家的長輩這個時候要到金門蹭寒流,叮囑著穿暖穿厚穿滿,可別讓煩人的「凍抧」找上門。
-
最後的加班夜
圓臉,戴著金框眼鏡的青年男子從轉角走出來,年紀大約三十上下,一見譚瑤君便展開笑容自我介紹,「我是牛志倫,章先生叫我在這裡專心寫程式,沒有薪水,沒有交通補貼,程式賣掉之後我可以得到一半利潤。」 「呵!」譚瑤君笑得無奈又辛酸,「無償賣命?」 這是章俊峰的慣用技倆,畫大餅誘使渴望成就感的「多面手」類型人才做白工,這種人多半由於客觀因素長久不得志,譬如健康狀況欠佳,或是學經歷乏善可陳,除了求職不順,人際關係也很單薄。 章俊峰舌粲蓮花,每每扮演「知音」角色,福利和薪資皆以甜言蜜語作折抵,一旦利用完價值便棄若敝屣,全無半點情面可講,那些抱著「士為知己者死」心態前來上工的傻大頭,至此方知那個「死」字幾近事實。 譚瑤君其實沒有立場嘲笑牛志倫,因為四年前她也上過當,那時她原本在親戚的工廠打雜,只因看不慣食品保存期限標籤被任意篡改,毅然辭職而去,孰料接下來找工作四處碰壁,其中一位耿直的面試官私下告訴譚瑤君,許多公司習慣向前任老闆打探應徵者的底細,而譚家親戚不僅否認譚瑤君的辭職理由,甚至倒打一耙,誣指譚瑤君天天遲到早退,雇主們想徵的是長工不是太上皇,當然會對譚瑤君敬謝不敏。 譚瑤君心灰意冷,以為只能去應徵散發傳單的臨時工,沒想到在章俊峰這邊得到轉機,因此譚瑤君不計較低薪酬與零福利,滿懷感激地加入峰富,包辦會計、行政、美工、資料處理,她堅信章俊峰一定會將畫餅兌現──免費的在職訓練,屆時轉職加薪,不在話下。 匆匆一年過去,譚瑤君等來的是章俊峰藉口公司轉型縮編,勒令全體職員改做電話行銷,工時不減,沒有底薪,譚瑤君對銷售工作一竅不通,只得帶著一年空白履歷知難而退;章俊峰甚至沒為她辦理勞工保險。 離開峰富之後,譚瑤君去到新開幕的廣告公司從事影像編輯,可惜該公司終究沒撐過創業考驗期,成為那百分之九十九失敗率的一分子,禍不單行,譚瑤君剛失業便患上重型感冒,頂著一張閻王準賓客的病容去面試,得到的永遠是「回去等消息」。 萬念俱灰之際瞧見峰富的招聘啟事,譚瑤君不得不死馬當活馬醫,硬著頭皮上門應徵,沒想到竟成功混了進來。 「妳知道嗎?我們真的見過面。」牛志倫倚著桌邊訴說回憶,「三年前我冒著大雨趕來面試,一上樓就看見妳在等電梯,臉色比現在好多了。」 另外還有半截話他沒好意思說出來。那年驚鴻一瞥他便牢牢記住了她,他喜歡她那張精緻的娃娃臉,大眼圓亮亮的,小嘴圓嘟嘟的,明明不胖,兩頰卻似嬰兒般豐潤,煞是可愛。 覺察到思緒拐向微妙的方向,牛志倫趕緊一本正經的說下去,「依照我對章俊峰的瞭解,他決定錄用我的時候就鐵了心要趕妳走,因為他不會讓兩枚棋子有所交集;妳把『縮編』當真,主動幫他省下一筆遣散費,未免太老實了。」 「我也是離開後才曉得上當了……」譚瑤君「咦」了一聲,「你怎麼那麼清楚我的事?那時候你還沒來報到呀!」 牛志倫攤攤手,「妳剛才自言自語全說了。」 譚瑤君根本不記得自己有說過,不由得質疑道:「你有讀心術吧!」 牛志倫喊冤,「我如果有這種本事,早就去算命街擺攤子賺大錢,何必窩在這裡做上班奴!」 聽他申辯得合情合理,譚瑤君只好將懷疑的矛頭指回自身;莫非心神恍惚的症狀更嚴重了,除了記憶時常無故中斷,這會兒連心聲也會不知不覺說出去? 譚瑤君百思無解,思緒便順著牛志倫的話頭奔回三年前,她記得章俊峰確曾在人力資源網站徵求高級程式設計師,隔天下班,她在電梯口與一名男青年擦身而過,留意到青年有些跛腳,心中不免嘀咕:章俊峰最喜歡找境遇坎坷的人當員工,花少許代價就能當作牛馬來使喚。 驀然抬眼,譚瑤君的視線隨著牛志倫走起了「之」字形,但見他步履輕快,並無蹣跚搖擺之態。 「我的腳好了。」牛志倫一邊巡視各台電腦的運作情形,一邊為譚瑤君的疑惑作解答。「有一天我坐在椅子上持續工作了十幾個小時,站起來的時候不小心摔暈過去,醒來之後感覺渾身舒暢,就像武俠小說講的『打通任督二脈』,什麼毛病都消失了。」 盯著人家的缺陷還被察覺,譚瑤君自知失禮,趕忙轉移話題,「你說這個房間是密室,但是你在這裡邊工作了三年,怎麼可能藏得住?就算中午不用出去吃飯,上班下班也不會被李小姐他們撞見嗎?難道你天天早出晚歸披星戴月?」 「真能披星戴月還算好呢。」牛志倫苦笑,「章俊峰為了確保密室不被曝光,低調買下隔壁辦公室,雇請工人只在假日做裝修,將他的辦公室與隔壁其中一個房間打通,做成密室,妳上次辭職沒多久,他就通知我上班,報到日安排在連續假期,從那時候起我就一直住在密室裡。」 住?譚瑤君聽得目瞪口呆,狐疑地走到密室轉角處,果然看見除了小型個人辦公桌,尚有一張單人折疊床,還有配備淋浴設施的盥洗室,角落的洗脫烘三機一體洗衣機簡直是畫龍點睛之筆。 「真的比坐牢更慘。」牛志倫跟了過來,繼續吐苦水,「等其他人都下班走了,我才可以溜到廚房喝水吃東西,密室裡雖然也有礦泉水和罐頭,可是章俊峰不喜歡我在密室用餐,怕惹來蟲鼠咬壞電線。」 譚瑤君越聽越是憤憤不平。這可惡的章俊峰又「進化」了,以「將來分紅」為由拒發薪水,厚顏無恥地強制員工免費加班,如此猶嫌不足,竟大言不慚「以辦公室為家才是真夥伴」,偏偏牛志倫吃這一套,話說回來,是什麼樣的賺錢大計能令章俊峰不惜工本,且牛志倫甘心為之委曲求全呢?答案應該在密室這批高價電腦。 對著小辦公桌上的大螢幕注目十餘秒,譚瑤君的雙眼越瞪越大,甚至眉毛也打起了結。 「牛志倫,我問你。」譚瑤君聲調清冷地問道:「你這台電腦在跑的系統檢查程式,還有別台電腦的股票下單程式,都是章俊峰叫你設計的?他說『使用自動程式代客操作股市交易』是公司新業務?客戶穩賺不賠,公司也穩賺不賠?」 「全猜對了,妳才有讀心術吧!」牛志倫吹一聲口哨。「程式雖然完成了,我還是得天天盯住螢幕,萬一出毛病,我得第一時間處理掉。」 「不對,章俊峰又騙了你。」譚瑤君的臉色沉了下來,「所謂的『系統健康檢查程式』,展示出來的檢查報告只是障眼法,它真正的作用是接收和轉傳祕密檔案,祕密檔案來自安裝在客戶電腦裡的配套程式,它們同樣有一層名為『股票交易報告』的偽裝,那支程式會悄悄將電腦畫面錄影,記錄鍵盤動作,分析硬碟裡有哪些文件比較敏感──比如記載著銀行密碼,最後程式會把偷偷記錄複製的東西打包傳送到公司主機裡。」 「妳說的是間諜程式!」牛志倫皺眉反駁,「我這套程式只負責自動買賣股票,記錄畫面是為了存證,分析檔案內容敏感度是為了自動備份,根本沒有加密偷傳的功能!」 「你的程式被章俊峰做了修改。」譚瑤君轉過臉來凝視牛志倫,「如果你願意放下對章俊峰的崇拜,誠心渴望真相,就能一眼看穿這些程式的偽裝。」 牛志倫一臉駭然,因為隨著譚瑤君的話音落下,他眼中的事物出現了詭異變化──譚瑤君的身形緩緩變成半透明,宛如膠捲底片那樣與電腦螢幕重疊在了一起。 螢幕上某個小圖示映在譚瑤君左臂,過了一會兒,圖示被一幅幅飛快閃現又疾逝的畫面遮去,那些畫面忽隱忽現,但在牛志倫眼中跟慢鏡頭沒兩樣,完全可以看清內容,它們來自不同個人電腦的操作錄影,多半單調乏味,可是落在有心人手裡就不同了,社交平台以及銀行戶頭的帳號與密碼雖然用星號替代,但側錄鍵盤動作的間諜程式仍舊成功捕捉到完整字串,逐一記錄在程式的儲存器之中,打包轉傳至峰富公司與章俊峰家中的電腦主機。 接下來的事更神奇了,牛志倫的視角隨著檔案封包鑽入網路訊號線,奔向接收方的電腦主機,主機像是幻化成隱藏攝影機,將周遭一切映入牛志倫眼簾。 (中)
-
冬日喫茶趣
陽光灑落窗櫺 葉間篩下暖暖氣流 烏龍置入老岩壺 滾水沸騰傾瀉 撩撥舞弄 清明包裹的雲和霧 夏季裡蜷縮的葉脈 緩緩舒筋展骨 茶色暈染 茶氣凝結 迷人的金湯清澈澄明 茶香徐徐蜿蜒而上 靜靜陪光陰轉化 在碗口,在杯沿 翻飛,飛成一座山的印記 清香飄越山丘 喉韻深沉入了溪流 山野的甘醇之外 生活況味隨之漫延 四季無聲擺渡 輕輕吆喝 路過的時間旅人 啜上一小口 來自高山峻嶺 縹緲的空靈的仙氣 在冷鋒過境之前
-
追憶大哥承群
承群兄是我們小時候的玩伴,從農作,飼牛,下海捕魚到求學讀書,大家總是形影相隨,他的往生,很突然,也很意外! 及長,他從軍就讀第三士校,我和世堅叔則從商,三人同年次也是湖埔國小及金寧國中的同班同學,那年代我們相約都在台北一帶打拚生活,後來他從精忠衛隊退伍下來,開始了他的建築事業,那時正逢經濟剛起飛,大家都混得不差,雖在異鄉,但每逢假日及年節,我和世堅叔常共騎一台野狼125的機車,到承群板橋中山路的住處相約聚會,閒聊家鄉的陳年往事,日子清苦,但都在他鄉為異客,大家倍感溫暖,共度一段酸甜苦辣,五味雜陳的青澀年代。 世堅叔退休後,返鄉養老,我們彷彿又回到童年時期,聊天話家常,不料天不從人願,在一次同學會的聚餐後,竟一覺不起,卒於民國105年5月,老成凋謝,令人不勝唏噓。 九十年代,承群兄將建築事業轉移回家鄉金門,後來也擔任下埔下蔡氏宗親會理事長,斯時,家廟已歷經百年風霜,難以遮風避雨,他獨力捐獻新台幣五十萬元。下埔下蔡氏家廟乃於102年重建,歷時二年,104年竣工,新建家廟面積加大挑高,氣象宏偉,祖先安靈有所,族人額手稱慶;接下來,一直在擇期奠安,承群兄又再度率先捐獻新台幣三十萬元奠安慶典基金,登高一呼,乃訂於今年農曆十月廿六至廿八日,舉行家廟奠安典禮,其間,分工分組,修訂族誌,校對生卒年,刻製晉匾,晉主及祿位的神主牌位,並計畫安排典禮儀式程序,千頭萬緒,馬不停蹄,籌備七個多月。 無奈天不假年,承群兄竟於農曆十月十八日寅時離世,族人聞訊,驚天霹靂,正逢奠安在即,長老均無法參與告別奠禮,內心沉痛無比,七十載的兄弟情誼,令人不捨,但我們永遠懷念您! 今已在您的規劃中,圓滿完成家廟奠安慶典,請您放心,謹以感恩的心情,告訴您,承群,您是我們永遠的兄弟。人生沒有不散的筵席,今為此文,涕淚與筆墨齊下,願兄長在另一個世界,無罣無礙,並致以無限的祝福!(稿費贈金門家扶中心)
-
夜半未眠
花落人瘦夢成空 徒回首 寂寞無人懂 淚眼恨西風 一聲寒鴉驚妾夢 夢醒處 孤月傍遠鐘 忘卻已山盟
-
最後的加班夜
俗話說好馬不吃回頭草,但現實壓力迫使譚瑤君必須撈住眼前這一把稻草。 回到熟悉的辦公室,譚瑤君久違的心安感只持續了一分鐘,向來神出鬼沒的老闆出差不在,舊同事全體良木別棲,公司裡只剩一位陌生同事李小姐。 交接工作進行得萬分坎坷,李小姐全程冷眼相待,譚瑤君則是心虛汗顏,一方面她三年沒碰過會計帳目,稅法知識嚴重脫節,另一方面李小姐似乎不甘心被取代,蓄意採取不合作態度。 工作進展緩慢,譚瑤君不得不一反過去堅持不加班的原則,天天拖到深更半夜才下班,這天晚上也是如此,而且耽誤進度的因素多了一個──兩位會計師前來查帳,她們一邊清點五花八門的收據,一邊與李小姐交流老闆的八卦,寓樂於工。 會計師與李小姐聊得熱火朝天,完全當譚瑤君是空氣,譚瑤君自覺沒趣,連招呼都不打就提前下班了;說是提前,其實已經是夜裡九點一刻。 夜風微涼,路上行人稀少,汽車零零落落的沒幾輛,儘管人與車都被街燈勾出一圈光閃閃的輪廓,整幅街景依然顯得無限淒清,一如譚瑤君的心境。 一隻白底灰斑的中型犬緊緊跟住譚瑤君,不時仰頭湊近她的手掌邊緣,彷彿在嗅一只可疑包裹,譚瑤君有些害怕,等不及走到公車站便在三岔路口站定,打算招喚計程車,卻在揚手之際發覺背包與手機都落在辦公室了。 譚瑤君掉頭朝辦公大樓的方向奔去,一路祈禱李小姐還沒走,可以幫忙開門;老闆遲遲沒將備用鑰匙與門禁卡交給譚瑤君,是她覺得處境尷尬的原因之一。 要不要在年度報稅之前辭職算了?反正都要從頭學起,乾脆去學電腦動畫,至少是有興趣的項目,會計工作太枯燥,萬一出了事還得負連帶責任,每回看見逃稅新聞裡被一併收押的會計人員,都不免心驚肉跳……一心數用是譚瑤君的壞習慣,好不容易回過神,已經身在辦公室玄關的接待櫃檯前,就連是誰幫忙開的門也沒看仔細。 「開門。」 譚瑤君聞聲回頭,只見玻璃門外不知何時來了一名女警。 「老闆不在。」譚瑤君一邊按鈕開門,一邊陪著笑臉問道:「請問有什麼事?」 「有人檢舉你們逃稅。」女警遞上名片,「我來看一看情形。」 譚瑤君接過名片匆匆瞄一眼,隨即暗暗打量女警。 女警名叫柳珠明,小巧的心形臉,嚴肅表情讓清秀的五官蒙著一層陰鬱,感覺還算正派,然而制服是舊式的,而且追查逃漏稅不歸警察管吧?這女警好不奇怪。 柳珠明繞過接待櫃檯,邁步踱入大辦公室,李小姐及兩位會計師正拿起背包準備離開,她們對柳珠明的詰問充耳不聞,逕自關了大燈,解鎖推門而出,任由玻璃內門自動上鎖還不算,還把最外面的白鐵門也給推上了。 譚瑤君習慣了被漠視,但女警分明被自己連累,這就很不好意思了,譚瑤君忙不迭地自櫃檯抽屜拿出一張老闆的名片遞給女警,「請明天再來吧,來之前先打個電話,跟老闆約好時間才不會白跑。」 玄關小燈映得兩張年輕面孔更加蒼白,疲憊之態無所遁形,譚瑤君不禁想起「同是天涯淪落人」的詩句。 「章俊峰……他是我同事懷疑名單上的常客。」柳珠明看完名片仰起頭,目光灼然地審視譚瑤君,「妳跟他們不是一夥的,最好盡快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譚瑤君心中一動,「妳不是來查逃稅的?」 「當然不是。」柳珠明笑了,那笑容頗有「雨過天晴」般的明媚。「我查的是洗錢。」 「這個罪名可不小!」譚瑤君感到喉嚨發緊, 「有人告發?有足夠證據?」 「很遺憾,什麼都沒有。」柳珠明搖搖頭,「我每天在附近巡邏,看來看去你們公司最可疑,所以決定親自過來找證據。」 敢情憑的僅是直覺?譚瑤君不好指出對方的荒謬,只能恭恭敬敬送其離開。 找到落在座位上的背包,譚瑤君原想即時回家,但顧慮女警尚未走遠,要是不巧狹路再相逢,說不定會被她一路尾隨到家;狗與女警,今晚雙雙在譚瑤君心中留下陰影。 為著錯開時間,譚瑤君抱著背包坐下來閉目養神,誰知再睜開眼睛已經是凌晨四點,這種不上不下的時段最教人頭痛,頭班車是五點,回到家也只夠時間換身衣服,根本不可能好好補眠,倒不如留在辦公室熬到九點開工。 譚瑤君到小廚房去泡咖啡,等候過濾水煮沸的空檔,順便打開冰箱物色宵夜兼早餐。 每個老闆都是工作狂,章俊峰也不例外,但他是個懂得享受的工作狂,廚房裡有咖啡壺、果汁機、烤箱,冰箱上層則有冷凍的包子、水餃,就連湯圓也都有芝麻、花生兩種口味,冰箱下層塞滿耐放水果與多款吐司麵包,還有最受同仁歡迎的堅果饅頭。 剛要解開塑膠袋拿饅頭,一串熟悉的電腦開機音效突兀地響起,譚瑤君連忙將整袋饅頭塞回冰箱,豎起耳朵充作雷達,很快便鎖定雜音來自水槽旁的牆壁後頭。 繼電子音樂之後,腳步聲迭響,而且是穿著厚底拖鞋那種慢騰騰的走動之聲。 譚瑤君是個方位白痴,擅自判定牆後是隔壁公司的辦公室,並且該辦公室駐著一名熬夜加班的倒楣鬼。 夜深無聊,譚瑤君玩心忽起,於是屈起食指在牆上敲了三下。 「誰?」一個男人的聲音穿過牆板,沒有不滿,只有驚詫。 譚瑤君沒料到真的會得到回應,騎虎難下,只得坦白。「我是你隔壁公司的……峰富顧問公司的回鍋會計,如果你在這棟大樓待超過三年,說不定有見過我。」 牆後男子沉默片刻才回道:「妳現在應該是在廚房,不是『隔壁公司』員工,我也在峰富上班。」 「什麼?」譚瑤君嚇一跳,「我沒看到你呀!」 男子沉默得更久,但末了還是據實相告,「公司裡有一間祕密辦公室,只有我和老闆知道。」 祕密與禁區幾乎可以畫上等號,但譚瑤君已有求去之意,一不做,二不休,積極問道:「祕密辦公室要從哪裡進去?」 男子倒也爽快,答道:「就在老闆辦公室,有一片做直播用的活動背景牆,妳把它挪開就能看到門把,是一個月半形凹槽,橫向拉開。」 譚瑤君開心用力拍一下牆壁,「我立刻來!」說完便轉身朝老闆辦公室進發,咖啡與饅頭早已被拋到九霄雲外。 老闆的辦公室很少上鎖,譚瑤君一直以為這代表坦蕩作風,現在看來卻是欲蓋彌彰,老闆早把祕密藏得穩穩當當,那扇暗門真的很難瞧見,若非今夜敲牆得訊,絕無知情的可能;今夜的巧事特別多,不知是誰的幸運,誰的不幸。 暗門之後別有洞天,六張白色大工作桌,十二組電腦嘶嘶作響,每台主機搭配兩台大螢幕,主機外殼造型慓悍,彩光流溢,不知道的還以為它們的主人是電子競技遊戲高手,但譚瑤君一眼就看出這批昂貴設備的服務對象其實既原始又樸素──錢。 (上)
-
消失的蒙古烤肉
大概快三十年前,我們都很喜歡去吃一間叫「大碗國」的蒙古烤肉,那裡的廚師圍著一個很大的圓爐,身著白色衣裝,戴著口罩和帽子,然後有時一人,有時三個廚師,會依客人的數量變更人數,然後頭上會有一個很大的吸油煙的器具。 而有時爸爸會給媽媽錢,帶我們去吃好吃的,我們都會到菜與肉區,選擇我們喜歡的菜色,肉當然有牛、羊、豬基本要素,我不記得有沒有海鮮了,因為有我也不會夾,然後最喜歡空心菜和高麗菜、九層塔,有些人喜歡豆芽菜,我是不喜歡,所以不加這個。 不需要調味,因為調味罐都在廚師那裡,不管是你給他什麼樣的菜色,看起來調味罐都像師傅隨便拿來灑的,但就像有魔法一樣——那些餐點都美味可口。 我們會把大碗,放在面上的一個窗口,在我們和廚師之間會隔著一個透明的窗,可以隔窗看著師傅拿著長筷子,處理大家夾好的菜與肉盤,因為溫度高,加上炒菜時的白煙陣陣冒起,站在窗前等待都是一件很讓人喜悅的事;看著別人的,好好吃,還有多久可以到我的菜呢?看著人家的碗,算著自己的時間,而那不斷四溢散發出的香氣,根本就是迷死人。 我最喜歡看,菜快要熟,廚師起盤掃肉那一刻,拿著長筷隨著鍋緣一個弧度,一掃過去,手一滑動,全都落入碗底,動作多敏捷,自己也會在心中演練好幾次,然後端著那一碗公的美食,回到位子上大快朵頤一番。 隨著時光推進,店家好久以前就不再營業了,雖然一直有不多的蒙古烤肉店,甚至是夜市,但怎麼也找不到當時的風味了,只是那一陣撲鼻而來的香氣,在回憶中,那碗依舊飄著熱氣的蒙古烤肉,在我腦海裡歷久彌新,久久不散。 好希望將來有一天,還能和這樣的風味相見。
-
成「事」之道
基礎談笑同業間,湛精隨研異想中, 高人指路自裁決,混道世間獨自清。 不知不覺已過16年了,這首詩完工於2006年3月5日未曾發表。我出身於技職體系,但在當時長輩的觀念中是屬於國中成績不夠上高中的標籤,在面對家庭的攀比文化中,以詩詞文字的無聲反駁。首先要感謝高職的國文導師,因為當我在週記中述說,身為技職生的迷茫以及被學歷無用論的影響,是導師們諄諄教誨,讓我了解「沒用的不是外在的價值,而是失去奮鬥的內心」,因此激發這首詩詞最終的創作成型。《易經》上有一句話,潛龍勿用。雖然互相比較是人之常情,但當孩子們失去作為攀比的價值時,正是他們能努力向上的開始。以下開始詩詞解析: 基礎談笑同業間,首先為什麼此句要以基礎為開始呢?是始於母親在我失去攀比的價值之後,最常對我說,由於我國中基礎不穩,將來很難有什麼成就。在面對心靈中想要反駁卻又無能為力,哈佛大學的加德納(Howard Gardner)曾提出多元智能理論,對我有很深的啟發,因為如果我們跟魚比跑步,與長頸鹿比賽潛水,並不是因為這個物種差勁,而是我們沒有發覺孩子的優點。而究竟基礎為何?能在同業間談笑自如,就是基礎。 湛精隨研異想中,以湛精開始是為了與基礎對仗,而通常這些精髓源自於獨特的想法。本來一開始是隨「緣」異想中,但覺得隨緣不夠積極性。所以才以「研」字替代,表示精湛的想法,常常是無心插柳柳成陰,但畢竟還有插這個動作,也就是本詩詞中的專「研」,若以隨緣相比,作者感覺隨研較為妥當。本句詩詞的涵義在於,精湛的獨特想法往往源於專研中的無心之舉。 高人指路自裁決,混道世間獨自清。這兩句話要放在一起看,當作者因為有許多聲音而陷入迷茫時,是因為教我國文的導師,於週記中一語點醒夢中人。學歷也好?出身也罷?能使人一蹶不振的並非這些外在的因素,而是當人們因此失去奮鬥的精神。雖然在遇到困難時,常常可以聽到看似權威的建議,但我們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只有清靜的內心才可以照亮在迷霧之中的道路。 《大學》提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說明了內心的重要,專心向某一處時,或許不能保證成功,但也不會相差太遠。古人常說,萬丈高樓平地起,英雄不論出身低。或許,我們不能決定出生,也不能決定死亡,更不能決定什麼時候成功。但我們能決定的是,永不放棄的精神,這就是詩詞的核心價值。堅持下去,自然能談笑自如;持續專研,自然能別樹一格;內心清淨,自然能照亮前方。這就是我認為成「事」的關鍵。 後記,最後要感謝我的家人們,默默地讓我將此詩掛在家中牆上整整16年了,感謝家人對我的包容與愛護。聆聽與陪伴往往比建議更適合在情感上的關懷,此文獻給我那迷茫的青春歲月。
-
摘椰子記
時下的青少年學生因升學的壓力、科技產品的進步,已逐漸對於室外活動量的減少,而在我輩4年級生,由於當時物資缺乏,下課除了嬉戲外,遊樂的器材不多,那時學校一般的遊樂場所基本配置,有籃球場、單槓及爬桿等。我讀的國中有2座爬桿,是軍中的標準高度4公尺。我當時的成績是7秒上下,但在那學生的年代只能算是中等程度。 我在台中讀書的時候,我租的宿舍前有2棵椰子樹。一棵13公尺高,另一棵18公尺高,我有用繩子丈量過。台灣的椰子樹分界嶺於台中,就是台中以南的椰子樹會結果、台中以北的椰子樹無法結果。我與另外一位同學利用晚上偷爬上去摘椰子,大約摘了200多顆,因那2棵椰子樹聽房東說20幾年來沒看到有人爬上去摘,所以椰子剖開內果汁有的像果凍濃稠,有的像牛奶一樣濃密;和市場賣的水水的,喝起來有個草腥味不一樣,真是人間美味啊!我們爬上去有一個小竅門,就是將繩子打結成一個圈子,套在雙腳掌撐著附著於樹上爬上去,毫不費力。 我們將吃過的椰子殼堆放在床底下,直到放完暑假,在進住時,看到床底下清潔溜溜,本想會被房東責備,卻被房東讚許。那個年代我們宿舍洗熱水澡的鍋爐是燒木頭的,而椰子殼是一個很好的燃材容易起火、火量均勻、煙量又少,房東因而節省了兩個月的燃料費,但卻沒有優免我們的房租費,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