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夜玫瑰
回到清明的月光 站著一只玻璃花瓶 回到一朵花 在玻璃花瓶裡思考 回到窗臺 慢慢描摹夜的樣子 身上的粉紅 等待的綠 兩眼間深信的眼神 在此小城 某不知名的暗巷裡 以憐惜偽裝多刺 這裡吹來風 這裡暗下夜晚 這裡有你孤獨的花瓣 也是溫暖的名字 在逆風之時抬高頭 像多情一樣 第一眼認出玫瑰
-
【二十四節氣】大雪(國曆20191207)
每年在十二月七日至八日之間,太陽位於黃經255度,北方地區常常受冷空氣影響而降雪。 金門在這個時節氣溫大約十四度到二十四度之間,早晚溫差大,乾季降雨不多,只要不下雨也沒有吹東北季風,天氣還蠻舒服的,這個時節玫瑰花開的很漂亮,迷迭香也開出紫色的花,金門人稱為番花的雞蛋花也還在開花,楓葉慢慢轉紅,照顧起植物不用特別澆水,草也不會長那麼快,是一個舒服的季節。 這個季節我特別喜歡煮湯麵吃,暖暖的湯麵讓人生活簡單又不忙碌,菜圃裡種的九層塔與香菜,新鮮的剪下來佐在麵湯裡,有一種野菜園的清新。 這個季節來訪民宿的旅客往往住的比較多天,也常常是單身者旅行的時節,有日本,香港,台灣來的單身者,可能住兩晚到七晚,或許是歲末比較有假期,或許是年終的自我旅行自我探索,在祥和的季節裡跟自己對話,是很好的選擇。
-
養 德
靜思己行,過與不過皆分明 以心聽心,心心可否相應? 修行頓悟,皎潔無瑕似月明 身居天地,如何安身立命? 儉奢之間,如何取捨拿捏? 以德服人,俯仰無愧天地耶 養正氣心,古今完人捨誰? 德不必孤,四海昇平弟兄也
-
思 鄉
在故鄉,我嚮往著遠方的都市。 總是以為遠方的都市更樂鬧,那種霓虹燈和高樓大廈,吸引著我,都市的人比較開放;總是以為遠方都市生活會更精彩,在夢中那豔麗的生活,揚著滿身的快樂。 真應了那句「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總是以為遠方有我的夢,身在故鄉卻以為都市的月兒更圓,那清一色的煙雨在低訴,小橋流水淘洗著傘下的夢。晚遊的人啊,你看到了什麼?我一定要去看一看,在皎潔的圓月下看一看,也許能拾得太白的一縷碎夢。不要任何人相陪,獨自去遠方拾一縷夢。 在都市住幾十年後,我又思念著遠方的故鄉, 我思量春天故鄉的草坡開滿了野山菊,那淡紫色,黃色的小花昂著小臉望著太陽。躲在花下的戀人們悄悄地唱著情歌,追逐的蝶兒飛來飛去;夏天稻穗沉甸甸的閃著金色的光芒等待著收割,從山谷深處飛來的布穀鳥,一路嘹亮的唱著歌。 故鄉的布穀啊,你一聲叫我的心就醉了。布穀啊,可以的話我做你的一根羽毛,帶我飛吧!我要把全部的故鄉裝在我的眼睛。讓我看到故鄉的小河,它淺淺的清澈著;秋天,野山棗在家鄉漲紅了臉膛,孩子們提著自己做的布袋,在滿山滿野跑動著,看誰摘得多。多少孩子的饞嘴都是有那酸甜的野棗吃。鄉愁中就回到故鄉,回到故鄉多住幾天再奔向遠方。 我愛遠方,更愛故鄉!愛遠方就去遠方,尋夢它還在。愛故鄉就回故鄉,故鄉的模樣卻不似從前,我回來已進步不少?兒時的玩伴不見蹤影?我的青春歲月也消逝了。
-
慢慢的等你回來
秋日細節。磨成撥開時日的晶屑 黃的主張。綠的輪替。紅的異議 一杯脫殼咖啡。燙心。無憎無愛 每滴思念都是液體的。患難的 落葉蕭蕭隨風彈起三闕小令 在耳際懷舊。通透。孵著歲月部首 四十年。年復年。你醉在九月旁邊 像信仰。一個人在窗台讀自己的從前 從前是牯嶺街。禁書。李敖和香檳酒 你曾是老老實實的異鄉人。異鄉人啊 來到手握的紙鳶邊境。看風雲漫天重生 來到大量豐碩躍起的八○。九○年代呀 我們笑呵呵在阿爸的情人小店大口大口吃肉 叼菸。罵幹。幹到現在。身虛了 親愛的你。你留學回國。只帶一本詩集 詩句裡都是哭聲。你吶喊 我們左心室尚有一把火。一隻槍 要如何去對準渴望的正義。真理。未來 二○一九年。 你坐在海邊讀海明威 而後直指天空背後穿越的虛無 你老了。你用自己的方式眺望這個島。這個國家 在沒有可以再偉大的時代裡 你只是一個酸民。一句哲學問號。 一幢魂魄歸來了邊緣人 你哭著。近乎喃喃遺言。為了雪的昭白 天光列車的晨霧裡。 你悄悄又往南方承接而去
-
【拾穗集】 威尼斯運河的搖櫓聲
威尼斯旖旎柔媚波光瀲灩,是一座獨一無二的浪漫水都。 曾造訪過的城市雖然也有運河或水道河渠載運旅客,但與威尼斯相較,可謂小巫見大巫。這城河川水道密布,跨越河上的大小橋樑不計其數,且造型不一增添了一份特別景致。一般城市交通以陸路為主,水上為輔。而威尼斯卻恰恰相反,處處水波盪漾,充滿詩情畫意。平日上班有交通船、計程船,遇有緊急事故有救護船,維持治安有警察巡邏船。一大清早,電動引擎的船隻便出現於一條條的河道上,載來滿船糧食蔬果,然後將一袋袋的垃圾運走。居民工作、生活大都以交通船或私人船隻為主。沿著河道的住家、商店、博物館、教堂,門前豎立不少木樁,設有小碼頭。水道兩旁儘是具特色的建築,放眼望去,隨處都是可入鏡的美景。 河道上來來往往的各式船舶,最特殊浪漫的就屬貢多拉(Gondola)了。這是一種首尾兩頭上翹,裝飾精美,船身漆著黑色的平底船。船夫通常穿著白底黑色橫條紋上衣,戴著帽子,站在船尾輕搖著櫓讓船往前滑行。每船通常可載旅客六人。當然,也有情侶兩人搭一船的,還雇了歌手樂手隨船演唱,那歌聲渾厚嘹亮四處迴旋,飄盪在每一條巷弄水道裡……。
-
客浯手記
1. 夕陽,像具巨大火炬,光亮燦爛的遠遠擎在天空;你站在金門金城的公車站外,特別抬頭舉望這個與台北很遠,離廈門極近的島嶼天空。 你要去山外。6元一位,老人票,上車投幣。公車,很乖。乘客,很多也很靜,靜中有位學生狀的年輕人悄悄讓位,讓你在擁擠中看到一朵讓人欣喜又溫暖的心花,有暗香飄在你不是博愛座的座位上,覺得身體寬鬆,心中有愛,還有感謝的螢光,亮在漸漸黑暗的馬路上。 路樹,應該是高聳的木麻黃,隨著公車的前進,看去竟像一波波退去的潮水,潮水之後仍是蒼蒼鬱鬱。島上的樹木,應是篇史詩,可以從元朝說起。50年代,還是童山曜曜,黃沙滾滾;20年後你來島上,已是茂密如林,有海上公園的稱號;當年的路影依稀,如今車輛仍然稀少,卻多了許多路燈,還有公車亭,每個車亭造型不一,彷似刻意地展露島上的創意紛紛。 公車幾乎站站都停,吱啞一聲,門開門閉,先下後上。你一直望著窗外,站名就是地名,地名也是站名,沒變。小徑,應該有個831。夏興,那座油庫裡堆滿如長龍的53加侖桶的仍在嗎?塔后,那座供應全島軍民的加工廠,仍在嘎嘎碾米作響嗎?昔果山,隱藏在樹林裡的那座軍墓場,是你離島前最後一個工作,心有善念正觀,惡鬼都是善神;記得你把頭伸進焚化爐裡,雙手撥動著裡面的防火磚,勘驗砌築的是否牢固?噴火嘴,是否暢通?這些,肯定應該不在了。記憶裡,10萬大軍,每季都有意外亡故,夏季高於冬季,事出總是有因。 前些年,有位將領,公開說軍中死亡是件平常事,不算意外,引起社會撻伐。事實上,他說的沒錯。正直的武人,往往不知轉彎,不宜從政;從政的人,也不適合從軍;允文允武的人,不是沒有,就是難得,如島民稱為恩主公的胡璉將軍;難得之後,又不知珍惜愛護,受黜受貶,讓人唏噓,世事總難如人願。但,人在公門好修行,總是真理;卻不知幾人能夠! 公車,仍平穩的滾進。眼光掠過道路兩旁的樹蔭下、土堆裡,原來駐紮著無數無盡的戰士,還有海邊的兩棲連,應該也都消失了;據說現在金門的駐軍,僅剩三千,是當年的百分之三,消失了百分之九十七。所有當年的應該,現在都應該不存在或改變了;除了小徑的831,曾慰藉著多少青春身體的軍中樂園,讓人想去不敢去、想看不敢看的神秘誘人園區,如今變成樂去園未空的觀光景點。十年河東十年河西,變動中不變的或就是變動。 2. 你悄悄對坐在旁邊的妻子說,當年路上行駛的都是軍車,幾乎沒有民車。到了夜晚,車前的頭燈,上半部塗著黑漆,像裝扮的怪異雙眼,射出的光芒,就僅及前方不遠的地面;所有營區或百姓的窗戶都掛著黑色窗簾,洩光─如同洩漏機密一樣;當然坑道,就不必說了,整個島,到了夜晚,就剩下一個顏色,黑。黑黑一片,濃稠的像墨,滴在心頭,永難磨滅。 你的目的是山外。山外的車站,竟然還是那個樣子,沒變;你多看了幾眼,像看見一位晚年蒼涼的老友,碩大的建物裡,空盪,沒有一隻蚊子。當年這個地方可是沸騰的水庫,尤其在假日的時候,公車絡繹不絕,帶來密密麻麻草綠色的身影,擠在彎曲褶皺如水道的等候欄柵裡,再分竄流到各個街道巷弄,像洩洪,那真是一道奇觀異景。 蒞金、返金,迎新、送舊,破冬、破百,前線、戰地,枯寂又規律的日子,軍人們總會找出各種理由聚會餐飲,讓生活繽紛多彩。金門有三寶,貢糖、金酒、與菜刀,是返台休假的必要伴手禮,多少都要帶一樣返台,那是前線來的珍品;回金的就少了一種,只有台煙與水果。禮尚往來,店家忙碌,財源廣進;尤其,菜蔬等副食供應攤商,鐵打的戰士也要三餐,還有零星消夜;十萬大軍,或許誇張,折算六成,每人每日均支80元,就是個龐大驚人的消費市場,造就了某些商家家財萬貫。 3. 你邁入一家土產店。半晌,女主人才從電視機前察覺,啊!不知道有人進來。58歲的女主人,風韻猶存,浮著稍帶歉疚的笑。是現代的天寶宮女,經過當年的盛世,慨歎如今,生意難做,根本沒有人客;外來遊客雖然仍有,卻被導遊帶到特定商家,徒呼奈何! 你仍記得天工貢糖,外包裝是竹葉。她說早不在了,但今天以天字開頭的貢糖都是,只是分家,有了另外的名稱。貢糖,仍甜,但味蕾裡嚼出的是另番滋味:天下合久必分,而分久會合嗎? 你來的目的,是訪友,正確地說是致敬。長春書店的主人,金門文藝的創辦人─陳長慶,就在山外市鎮的入口處。72歲的高齡,拖著癌症的病體,仍孜孜在文字的巨石中創作大衛的雕像;他是你心目中的米開蘭基羅。遺憾的是,不知是你來晚了,還是主人早歇;迎著你的是面鐵捲門,捲門密實,沒有一點縫隙,望不到裡面的訊息;你有些擔心,主人的身體。 懷舊,是邁入老人的開始,希望抓著已掠去的青春光影。而真正的老,是連舊也失去的暮年,習慣接受身體的衰敗、老友的逝去,心情總在無常與故去間悲傷擺盪。你心中有些焦慮,踟躕廊下,終於邁進鄰近的店家。請問隔壁書店……? 回家了。一位老者的回答,聲音像機器,表情也是。陳長慶,可是島上聞名遐邇的大作家,是近廟欺神?還是所謂的文壇或文學,根本就是一小眾人腦中的海市蜃樓。人們要的是真實生活,是具體的溫飽;文字或文學,到底不是稻樑或是金錢,如何果腹。 4. 如果說山外,是金門的西門町;那麼,金城就是浯島的古都。只是,西門町早已沒落,僅剩古都仍散發著曖曖光芒。 書院、祠堂、魁閣、牌坊、總兵府、城隍廟、四眼古井……,如戴在古城皇冠上散落的珠寶,或是珍貴史冊;只因時間過久或蒙塵或氧化,或夾雜在狹隘曲折如迷宮的巷弄間,常讓人一個疏失,就失去了一個寶物;一個大意,就掉落了一篇史記。 神奇的是,幾乎所有在島上旅遊的人都接獲了一個像是口令的暗語。三問三答:晚上,七點半,總兵署。幹甚麼?登記、集合、導覽。全程免費,像吃免費的心靈饗宴。導覽人員,是縣府聘任,專業如神廚如巧匠,把舊有的古典材料,料理出盤盤可口珍饈;或是把散落的珠寶一一拾起、擦拭、連串,還原當初的光輝與意義。 有人今夜參加,明日白天又重走一遍,像複習昨夜的功課,不為考試,是發思古的幽情,是瞭解今昔的歷史演變,是再次踩踏這個島嶼的今生與前世的橋樑。你參加過幾次,滿滿的收穫外卻還有未竟之意。 最近,參加一次。導覽人是位40多歲的年輕人。介紹中添加了許多個人慨嘆:傍晚,被趕回家;軍方宵禁,民間相同;那還是全島軍管戒嚴的年代。不自由。不民主;好似喪失了許多,他有他的體驗與喟嘆,真實不假。但相同的年代,卻也有人喜悅─那樣乾淨無爭地靜好歲月,正是讀書的好時節,唸了博士,當了教授,日後撰文總感謝那個惹人怨的戒嚴,及禁錮的島嶼;他人口中的不民主不自由,竟是他的沃野良田。(上)
-
海邊捕捉童年
夜晚幻影沒來 波浪半醒半夢時 許多詩人挨著小燈 寫滿自己荒唐的想像 讓夢來救援孤獨與 節奏相似的旅人 路邊蝴蝶也停在 自己的夢架 夢似饑餓的螃蟹 無瑕無聲滑動細沙 如同嬰兒夜晚,無意識地張開奶嘴 吸飲薄薄月光與迷宮 沙蟹總是聳聳肩 不把夢當回事 一隻無法自衛的蟹 向八方擴展 道別潮濕薄膜
-
迴路
再也無法忍受這樣的工作與生活 這不是我要生命的所有 妳心意已決 我無法挽留 請即刻刪除封鎖我所有電聯路由 我迅放妳走 也讓我自由 一生很長 珍重慢走 不見 不送
-
安心的鼾聲
一般人對於身旁或同寢室的人,在睡眠時,傳出的打鼾聲響,人人都是避之唯恐不及,深怕影響自己的睡眠,惟我,卻張開雙手擁抱之,因為,這是讓我在夜深人靜時,能真正放下心頭重擔,並讓我安心入睡的天籟! 只因,家母今高齡85歲,因長年身患糖尿病及口腔僅剩稀疏2顆牙齒咀嚼食物,2014年夏暑在金門差一點失去生命,胞姊(兄)遂接往調養8個月後,自2015年2月至12月及2017年1月迄今,家母長年在我這裡安養天年,經筆者每天清晨5點叫醒家母起床及打理其早餐和服藥及風雨無阻的牽著家母走路兼聊天的到住家附近之日間老人安養院臨托 (350公尺,每趟約20分鐘),筆者才去上班,夜間下班,再前往日間安養院接家母回家安養天年,並重複清晨步驟,讓其慢慢走路回家,家母原本虛弱身體及舉步維艱的腳步,日益硬朗,以及能自行穿衣物與擦屁股和持單腳拐杖慢慢步行,著實令筆者深感欣慰及驕傲。 天蒼蒼,夜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你我的家園,在臺灣海峽西邊,那兒有毅立萬年太武山,吟唱千年鹽業史詩,傳承百年閩南聚落,自我防衛的迷魂八卦街,瑰麗文化,雄壯威武戰地遺跡,蓊鬱樹木,如茵田野,遨翔無憂鳥兒,你我成長足跡,日夜思念親人。 回首1989年夏暑告別親愛雙親後,提起行李,獨自前往料羅灣候船,自此,展開都市叢林之求學與工作和尋夢之旅,昔日曾於高雄13號碼頭迷惑的青春少年,已四十不惑,近五十知天命,慈父也撒手歸天,慈母更高齡八旬,如今,長年在我這裡安養天年,這是我的甜蜜負擔,更是我克盡孝道的天命,我要把握當下,珍惜擁有,及時行孝,人生將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