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無何有之鄉──壬辰龍年重回紫藤廬

發布日期:
作者: 楊樹清。
點閱率:869
字型大小:

「我更喜歡在紫藤廬喝茶,會朋友。茶香繚繞裡,有人安靜地回憶在這裡聚集過的一代又一代風流人物以及風流人物所創造出來的歷史,有人慷慨地策劃下一個社會改造運動;紫藤花閒閒地開著,它不急,它太清楚這個城市的身世。」──龍應台〈在紫藤廬和 Starbucks之間〉(人間副刊,2003年6月13日)
從金門飛回台北投票,總統、立委選戰後的第二天,我坐在新莊中平路的85度C喝咖啡、看報紙,一輛謝票宣傳車掠過,抬頭一望,是林濁水,在這個區域「空降」,高票落選的民進黨立委候選人。我遠遠地向站在車上的他揮了揮手,卻有點心虛,因為我這一票沒投向他。幾分鐘後,林濁水也坐定85度C,帶點落寞的身影,兀自翻著早報的選情分析,時而與我眼神對望。我終於走近他,「還去紫藤廬?」
壬辰龍年初四,因緣於推動《尋畫》展,遠景出版公司的發行人葉麗晴邀我到台北市新生南路的紫藤廬喝茶。茶館的男主人周渝,女主人林慧峰都在。大家記憶著二○○五年我哥楊樹森在這裡的一場《漂流森林》漂木畫展,也談論著二月四日就要登場紀念現實主義畫家吳耀忠(1937─1987)的《尋畫》展覽及座談。接續的話題,紫藤廬茶館成立三十年了,院中那棵老紫藤九十歲了。
紫藤廬開張的月份,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九日,我的日記記載著,與幾位「黨外」友人相約於此:《進步雜誌》社長林正杰、編輯洪金立,《時報雜誌》記者洪金珠,政論書《台灣省議會的變局》剛被警總查禁的歷史學者鄭牧心(鄭梓),還有拉我赴台中編社區報的王崑義,坐在隔壁桌的,是當過教師、開過計程車,常為黨外雜誌寫文章的林濁水。
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北大學生,來台當過財政部關務署署長的周德偉,赴美後,將老宅交給么子周渝接管。七○年代,正值台灣民主運動的萌芽期,周渝也參與、歷經了「美麗島運動」,一些初嘗挫敗感的失意黨外人士紛紛落腳紫藤廬,成了日後陳文茜筆下「反對運動記憶裡最美麗的堡壘」、林濁水回憶裡「落魄江湖者的棲身所」。
緣起於少年時代就在金門島鄉劃撥、訂閱一年《長橋雜誌》,也購讀了長橋出版、黃煌雄寫的《國民黨往何處去?》,萌生了我忽遠忽近、忽明忽滅的「黨外思潮」;金門渡海來台灣,十九歲那年又在紫藤廬與一群「黨外」結緣,多少影響了我的政治、文化態度,第一次擁有投票權,就是投給「黨外」的。
紫藤廬之於我,可能不是政治禁域,而是一種文化釋放。我常就近到光華商場、台大地下街買「禁書」或一上市就被查禁的黨外雜誌。紫藤廬剛開館的春天,我在香草山書店搶到了本史為鑑編著,以吳耀忠〈鐵匠〉畫作封面素描,後來被查禁,書名就叫《禁》的書,然後帶到紫藤廬與友人分享、按圖索驥《禁》書裡列舉被禁的書目。戒嚴體制下的政治肅殺之氣,躲在紫藤廬喝茶、讀禁書,心靈竟又是被保護的安全感。
原是周德偉自命的「尊德性齋」,因庭院有三棵老紫藤蔓生屋簷而命名為「紫藤廬」;三棵紫藤拱衛出紫藤廬的形貌,「左派、自由主義與傳統」這三個主力則支撐了紫藤廬的精神。在主人周渝長年留守的解構下,紫藤廬又名「無何有之鄉」:甚麼都沒有,又好像甚麼都有,是靜靜地蘊藏著生命與創造原的地方,也是真正能得到休息與安寧的地方;無何有之鄉就是生命的故鄉、藝術的故鄉、思維的故鄉…是人的故鄉。
壬辰龍年伊始,再次造訪紫藤廬。坐在三十年前與林濁水等一群人初相識的角落,翻閱周德偉的《落筆驚風雨》,心裡發出了:落魄江湖者,回來吧,回來「無何有之鄉」─紫藤廬。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