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夜話
-
公投可以,不要「白」投
公投問題,最近在國內喊得震天價響,政府有意在明年總統大選舉辦防衛性公投,以抗議大陸用飛彈對準臺灣,讓人不禁要問,這樣的公投到底有何作用?我們都知道,所有住在臺灣的人民,不管他是芋阿或蕃薯,任何人都反對大陸以這種方式對待我們,問題是難道藉由公投,大陸方面就會把飛彈給撤了嗎?或者藉此兩岸問題就會解決,或者雙方就會共榮,還是台灣的經濟就會因此起飛,這不禁讓人質疑,這樣的公投是否多此一舉呢? 公投顧名思義是大家一起來投票,其含義是遇到與大眾利益有關的問題或法案,當雙方爭執不下,只好讓人民自己來投票決定,但並不是任何事都可以用公投來解決,譬如納稅,如果要公投,大家一定選擇不繳,又如興建垃圾場,如果蓋在我家附近我當然反對,這些種種說明公投有其必要的條件和限制,否則社會豈非變成一團亂象。 再以利用公投選擇臺灣是否獨立為例,這說來好笑,因為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本來就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這有什麼需要舉辦公投的,難道透過公投,臺灣才算是一個國家嗎?現在就不是嗎?就算公投要獨立,大陸方面、美國立場就會承認你是獨立的國家嗎?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只是喊爽的,喊得多大聲又有何用,反而易讓別人看扁,再說,防衛性公投有用嗎?透過公投就能達到保家衛國了嗎?別人就不敢侵犯嗎?還是透過防衛性公投,國家從此就能長治久安了呢? 我們搞不懂,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的社會變得很「政治」,放著經濟發展每況愈下不管,卻天真的去想舉辦所謂的防衛性公投,它到底有什麼作用,老實說,有辦跟沒辦根本沒有差別,投了也是「白投」,台灣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台灣的未來實在令人憂心,為此,我們也呼籲政治人物,少談政治,多拚經濟,唯有如此,臺灣的未來才有前途。
-
不要自己嚇自己
很多人都做過這樣的夢,夢見不曉得被什麼東西追著跑,結局好像沒有例外,要不是雙腿發軟,被它撲上來而驚醒;就是雖然一樣拚命跑,但總是倉皇往崖跑,然後奮不顧身的往下跳,結果當然一樣是驚醒。這樣的「經驗法則」幾乎人人有過,可是能夠真誠面對,深入體悟箇中況味者顯然不多。 記得不久前也看過這樣的一則趣聞:美國加州有位女士養了一隻珍貴的鸚鵡,非常可愛美麗,但是牠卻有個怪毛病,常常咳嗽,而且聲音混濁難聽,喉嚨裡好像塞滿了令人作嘔的痰。女主人十分焦慮,急忙帶牠去看獸醫,唯恐牠患了呼吸系統的疾病,不料檢查結果,鸚鵡完全健康,沒有毛病。問題出在女主人身上,因為她抽煙,所以經常咳嗽,這隻鸚鵡只是唯妙唯肖的把主人聲音模仿得以假亂真罷了。那女主人若有所悟,從此不再自己嚇自己,而且立即戒了煙。 一段夢境、一則趣聞,雖無關連,但都是自己嚇自己的結果。仔細分析這個夢,其實並不難發現,夢境雖然險惡,但一味的退縮逃避,最後當然逃不過自己嚇自己、虛驚一場的宿命。至於女主人養鸚鵡,因為不懂得作「反向」的思考,忘了自己才是「病原」,不免自作孽、心驚肉跳了一場。其實,經驗告訴我們,一味的逃跑、不作逆向的反思,是無法解決問題的,與其如此,何妨勉勵一下自己不要跑,或者說站穩腳跟並回頭看一看,看看到底是誰在追我們,就算真的逃不過躲不掉,至少也要做個明白鬼,不要糊裡糊塗的被人坑殺了還自以為是,那才叫悲哀哪! 所以,當我們面對問題、遭遇橫逆時,記得要回過頭來找解決問題的良劑,千萬不要無厘頭的往前衝,那是沒用的。我常想,當我們順著慣性往外追逐時,不妨隨時警惕自己要有個逆向的思維,就像任何事情都要反求諸己一樣,只要我們不忘隨時提醒自己,勿為物欲所蒙蔽,那麼追求一個「真我」,擺脫自己嚇自己的困境,那是指日可待的。
-
誰能擄獲民心?
總統大選破百之後,選戰愈來愈激烈當然不在話下,但是,藍綠兩大陣營,誰能勝出,一般而言,還是取決於民心的向背,說白一點,除了固守基本盤,最重要就是爭取中間選民的認同與支持,方能在二○○四年大選中品嚐勝利的果實。 一般而言,所謂「中間選民」,指的是溫和、理性而有自我判斷能力的民眾,他們固守「中道」,思想開放而不激進,行動保守但不僵化,希望社會能在穩定中求進步,在安定環境中求發展;他們既是理性選民,更是「理想」選民,默默在工作崗位上貢獻自己所能,為的就是打造一個「甜蜜的家」,所以堪稱為社會的一股安定力量;他們雖不急切政治,但是,絕非冷漠,他們冷眼旁觀、他們關心時事、他們追求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因此,每每能在兩極化的拉扯中,扮演「關鍵」角色,起了關鍵作用,成為引領政策取向的一盞明燈。 平情而論,政黨輪替,民進黨能撐起執政大旗,一方面得之於國民黨的分裂,另方面亦是獲得中間選民的青睞,不然,又何以幾十萬黨員之力擊敗百萬黨員之大黨?總歸一句話:民進黨在當時對於推進民主化有貢獻,國民黨則在黑金方面令人詬病,一來一往,焉然不變天。看看今日各銀行機構大力打銷呆帳,體質漸趨健全,股價向上挺堅,可見人民眼睛還是雪亮的。 然而,當家方知處事難,政黨輪替以來,雖說遭逢全球經濟不景氣,但是執政者始終無法提出有效的解決處方,拿不出好政績,予人有「政策搖擺,內鬥空轉」也是事實,這是綠陣營民調現今無法突破主因,在在的正在考驗執政者的執政能力與智慧;反觀藍陣營,在此變動的年代,喚起不少人懷念起「老國民黨」時代的安穩有錢賺環境,加之國親新大團結,大有贏回江山之勢,只是,能否真正斬斷黑金,割捨不當黨產,人民莫不拭目以待! 總之,得民心者得天下,治國若烹小鮮,誰能端出好的牛肉,選民自會有最佳抉擇!
-
瞄準籃框
喜歡打籃球的朋友都知道,球投進對方籃框才算得分,而籃框是固定的,出手投球之前,務必瞄準籃框,否則,可能造成「籃外空心」白費心機了。 當然,一場籃球比賽,不僅球員要具備良好基本動作,還要遵守比賽規則和服從裁判哨音規範,才能公平競爭,展現運動風範! 同樣的,報紙是公器,每一家報社都有一定堅持的經營理念和立場,副刊雖是公開投稿的園地,但是,對來稿的取捨,也有一定的原則和走向,設有編輯在把關,目的就是為廣大讀者負責。因此,副刊園地絕對不是垃圾桶、也不是留言板,並非能隨心所欲「有投必中」! 畢竟,報紙是商品,讀者需要花錢訂閱,每一篇報導或文章,都有千萬隻眼睛在檢驗,為求向上提升、永續經營,編輯有責任選擇最好的作品以饗讀者。換言之,副刊版面有限,對來稿無法照單全收,去蕪存菁,好文章成遺珠之憾,亦在所難免!國內大報副刊投稿錄取率幾乎是百不及一,一點兒都不值得大驚小怪! 本報雖是地方報,但自新聞網站上線之後,讀者已遍及海內外,每天有數千旅外鄉親在瀏覽,他們人在異鄉,心繫故土家園,特別是許多新生代,他們透過副刊文學,能了解浯島風土民情,因此,目前「浯副」擇稿方向,以與金門這塊土地有關的風土民情為優先,這是我們無所逃避的職責,畢竟,除此之外,放眼全世界,沒有第二家刊物能天天紀錄金門的人文史蹟,傳承浯島鄉土文化,不是嗎? 或許,金門曾是戰地,許多鄉親因戰亂流落他鄉,如今能藉本報網站凝聚鄉心、維繫鄉情,從投給浯副的稿件,有很多來自海外,甚至有旅居南半球紐西蘭、以及大陸西安的鄉親,稿源比以前充裕,文稿獲刊登的機率相對降低了,特別是長篇巨著很難處理,割捨部份文稿,實是情非得已,值得強調的是,我們沒有門戶之見,歡迎賜稿大門永遠敞開,但請儘量「瞄準籃框」,才不易成遺珠之憾!
-
找三姑見親人
人世間最悲哀傷慟者,莫過於至親至愛的人長相別離、再也不能如生前一般朝夕相晤的了。若欲要再相見一面,就要在午夜夢時,但又似有非真,更添「愛、憎、別、離」的苦了。 拜兩岸「小三通」所帶來的方便,金門有許多人跨海到對岸去找「三姑」,尋求和已逝的親人再見面,訴一訴親情及長相別離思念之苦。問在「那裡」過得好不好,或有什麼需要的,或有什麼要再交代的:::。 與他們家人相識一、二十年了,時有往來。幾個月前,她的翁婿罹患癌症不治過世。生前時,他們的夫妻感情很好,鶼鰈情深。翁婿病逝後,她非常思念,想再和翁婿見見面,說一說話,亦很想知道他去「那裡」後,是不是過得好、有沒有受苦。 第一回,她和子女一起去。最近,她又去了一次。回來後,她說很「準」,一來就叫人呼名報姓,隔世再見,彷彿生前一樣,互訴生前死後種種。她的翁婿除了交代要燒一間大厝給他外,不忘叮囑子女要照顧母親,盡為人子女的孝道。 有一位母親,她的女兒小時候,不幸被倒樹壓死。那個醫療缺乏的年代裡,金門的救護系統,並不若今日一樣,可在最短的時間內送醫救治。這位母親也去對岸找「三姑」,也見到了她早年失去的女兒,相擁而泣。她的女兒說伊現在在娘媽身邊,要她媽媽不要傷心、煩勞。而且,伊也不能時常請假,尤其是她的父親也過世了,要母親更珍重,不要有太多的掛念。 另,有一位女兒,她也去找「三姑」。她的父親來了後,交代要燒一件大衣給他。回來後,這位已出嫁的女兒就要娘家的嫂子給她父親燒件大衣。問題來了,守孝期,是有禁忌的,不能亂燒,燒了可能也會得不到。這該怎麼辦呢? 人死後,就與親人陽冥兩地分開。思念之情難捨難割,即使再見面已是人世兩隔。況找「三姑」是不是真的見到親人,仍是一個謎?信不信就存乎個人一心了!
-
入戲太深?
距離明年三二○總統大選僅僅不過三個月時間,藍綠陣營對決進入緊鑼密鼓的白熱化階段,在苦日子底下有氣無力撐了三年多的台灣人,彷彿只有在這種各自押寶選邊站、即使寒風颼颼也要參加自己「呷意」的候選人造勢活動的熱烈氣氛中,才能找到一種精神寄託與面對現實生活壓力的力量。 台灣的選舉文化很特別,看似民主而理性的選舉活動,其實充斥著激情與矛盾。雖說民主選舉應是有風度的君子之爭,但恐怕三歲小孩都知道打選戰太過君子只有一路挨打,甚至狼狽落敗。選舉目的其實無他,但求勝選,只有成王敗寇,很難都是贏家。於是乎,就算參選的各陣營大致上能遵守「打一場公平而乾淨選戰」的遊戲規則,但為了爭取選民認同、凸顯敵劣我優,只要掌握不利於對方的一些弱點或痛處,免不了要再三強調好讓選民們作「理性的判斷」。 選戰強強滾,不只政治人物十分投入,選民也往往各為其主入戲太深。台灣的政治生態色彩分明,不論「藍軍」或「綠營」,都有死忠的支持群眾,這些政黨傾向不同的人也許彼此是朋友或親人,倘若不聊政治或可相處融洽,一旦要互相給對方「顏色」瞧瞧,又無法用輕鬆一點的態度看待彼此政治理念上的歧異,不免傷了雙方的感情與和氣。 偶然在電視頻道某個探討選舉現象的節目中看到因政治理念相左而漸行漸遠的一對朋友現身說法,A君是涼麵店老闆,支持民進黨;B君愛吃A君店裡的涼麵,經常光顧而與A君成為朋友,卻是堅持力挺國民黨。原本「我做好吃涼麵,你來捧場」倒也挺好,無奈每回聊天打屁總會扯到政治話題,雙方始終堅持己見,你罵我的政黨爛,我批你的政黨遜,聽在耳裡都不是滋味,經常鬧得不歡而散,幾度更大打出手,搞到後來,A君不歡迎B君來吃涼麵,B君也嗆聲說不屑上門光顧!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自由民主的社會裡,容許每個人有各自的政治理念與政黨傾向,能找到志同道合者固然高興,若彼此理念不同也應試著相互尊重而非計較誰是誰非?政治人物搞選舉針鋒相對製造激情是戰略需要,看戲的選民們別入戲太深,還是冷靜一點的好!
-
落實身心障礙者托育養護工作
縣府社會局、金門身心障礙者家長協會、衛生局、縣立醫院等單位,日前特別派員組團赴臺,參訪臺省中部地區一些特殊教育學校與安養機構,一方面為地區身心障礙者找尋適合的托育養護場所,另方面藉以取經,以供地區興建身心障礙者教養院參考,對於縣府用心推展社會福利,讓弱勢團體倍感窩心。 據悉,地區身心障礙者的總人口數,總計高達數千人,比率確實相當高,其中光是發展遲緩兒童,人數就有好幾百人,另外,有多少殘障朋友足無法出戶只能躲在家裡,又有多少殘障朋友乏人照顧,這些種種如何為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生活與學習環境,建構出一條平坦的人生道路,實在是一項重要課題。 老實說,地區近幾年來在推展社會福利方面,有傲人的一面,甚至號稱是全國福利最好的模範縣,但沒有一座完善的教養院也是一項不爭的事實,導致有不少身心障礙者必須遠渡重洋,跨海赴臺尋找教養場所,尤其是一些生活困苦,重度殘障的鄉親,他們甚至必須去找尋安身立命的地方,這也是一些身心障礙者心中永遠的痛。 誠如縣長李炷烽在今年國際身心障礙者日所言,過去地區錦上添花的事做太多,雪中送炭的事則做得太少,未來,縣府會將政府有限的資源,投注更多於弱勢鄉親身上,讓殘障朋友感覺窩心。的確,地區的社會福利工作,以前錦上添花的多,紮根的工作太少,如今,縣府相當重視殘障朋友切身的教養問題,這是殘障朋友的福音,諸如成立喘息服務、早期療育中心,排除萬難即將興建教養機構等等給魚又給釣竿的措施,為不少殘障鄉親帶來一股新希望。 由於推展社會福利是永無止境的工作,如何讓殘障朋友得到適時適切的照顧,這點還需政府等相關單位多加費心,畢竟身心障礙者是相當弱勢的一群,他們要的不多,只希望社會多加關懷多些雪中送炭。
-
「耕心」
世界熙熙攘攘,現實生活恐也不能盡如人意,活此當下,如何化苦為樂,過得自由自在,是現代人除了追尋物質生活之外,所必須好好思考的一個重要課題。 常言道:「家有良田可以積穀防饑」,外界的田地,需要耕耘,其實,我們的內心也稱作「心田」,更有待我們去開發耕耘。 如何開發耕耘我們的「心田」呢?首先須把心放寬。人如能把心放寬,必然就「開心」了,人一開心,自然會活得自由自在、快快樂樂。 觀世音菩薩有一個名號叫「觀自在」,因為她能觀人自在,觀事自在,觀境自在,通達無礙,所以能慈悲為懷,化大愛於天下。我們也應學習觀世音菩薩,時時觀照自己,看看自己,觀人自不自在,觀事自不自在,觀境自不自在。 當然,我們只是凡夫俗子,要修菩薩那種圓滿的智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不妨以「同理心」來看待周遭的人事物,例如有時我們遇到困難,心裡起了煩惱,或是看那個人不順眼,這時不妨把人我立場對調一下,想一想,如果我是他、他是我,立場互調,看法或許就大不同了。凡事想當然爾,就不會有怨怪別人的心,少卻一點責怪不滿、怨天尤人的心,樂自心生,這不就是自我修養、耕耘「心田」的福報嗎? 總之,你看世界多美好,宇宙就是一個最美麗的國度。人說;「生活像鏡子,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耕耘心田,就是要發心待人慈悲,發心精進修養,發心少卻煩惱,語云:「心田不長無明草,性地常開智慧花」,希望心田裡成長慈悲智慧呢?還是成長愚痴偏見呢?那就看您如何「耕心」了!
-
不要跟他生氣
常看政論性「叩應」節目的人,都會發現每當討論到與宋楚瑜有關的議題,必定有人打電話進去:「宋仔假清廉,連媽媽家的廁所門壞了,也沒錢修理!」任憑老宋多次公開澄清,從來沒有講過這樣的話,並懸賞高額獎金徵求證據,可是,「叩應部隊」仍一而再,再而三地講同樣的話,甚至,還拍製「麥擱白賊」單元劇光碟四處散播。 當然,宋仔既不是神、也不是仙,而是血肉之軀的人,聽到這樣的話難免火冒三丈,趕緊出面澄清;同樣的,看到那樣的光碟,也忍不住連罵六聲「下流」。想不到老宋的這些本能反應,並沒有獲得善意的回應,反而被控告「公然誹謗」。很明顯的,這是人家設計挖坑等他跳,如果不反駁,白白布被染黑;如果中計隨之起舞,人家正等著偷笑,目的不言可喻! 其實,類似蓄意造謠抹黑的情事,並不是老宋的專利,一般人也都會遇到,如果聞之動怒,或去找他幹一架,那是愚昧的作法,因為,嘴巴是長在別人的身上,任誰都無法攔阻,雖然,「謊言講十遍成真理」,但是,「只要樹身站呼在,唔驚樹尾作風颱!」而且,旁觀者的眼睛是雪亮的,「是非自有定論,公道自在人心」,謊言有時也像兩面刃,既會傷害別人,也可能傷了自己!因此,面對蓄意抹黑,最好不要跟他生氣! 有一首莫生氣歌,歌詞是:「人生就像一場戲,因為有緣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該去珍惜,為了小事發脾氣,回頭想想又何必,別人生氣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我若氣死如他意,況且傷神又費力,親朋同事不要比,兒孫瑣事由他去,夫妻甘苦在一起,神仙羨慕好伴侶!」 此外,還有一首消氣勸世歌,由於歌詞冗長,玆節錄修改如下:「莫生氣,要消氣,氣出病來誰能替?需知百病生於氣,勸君遇事多消氣,世事難盡個人意,他人氣我我不氣,養生保健蓄元氣,身心健康是福氣!」
-
四給三互
記得,那是多年以前的事。幾乎,每天都在外面,接觸各種不同的人。好友送我一枚精美的綴子,可以當飾物用,綴心上頭書有四句嘉言:「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 今日的社會,人與人之間,是愈來愈疏離;對人的信任感,愈來愈薄弱。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忠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曾子每天都把「忠」、「信」拿來反省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所以,荀子說:「君子能為可貴,不能使人必貴己;能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故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汙;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如果,大家率道而行,端然正己,那人與人間,就不會互相猜忌,而和信相處。 古德云:「君子有成人之美。」見人說一善言,我們給他讚嘆,並奉行善言;見人行一善行,我們發歡喜心,隨喜做善事。我把歡喜帶給你,你給把歡喜給大家,我們的社會就處處充滿著歡喜。人,都有困難和沮喪的時候。這時,我們能適時的給予勸慰、鼓勵,以及善巧方便的幫助,就會給他很大的希望,在困難中有從新站起來的力量。 孟子說;「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老子亦云:「盡力幫助別人的人,自己反而愈有餘;盡力給與別人的人,自己反而愈豐富。天之道,有利於萬物而無害;聖人之道,盡己為人而不爭。」 人與人相處,若能「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而且,悉人之情,悉事之理。人與人間的隔閡就會拉近,互信互愛互助,那我們的社會就會充滿著智慧、和諧、安祥、幸福及快樂。
-
堅持品質,創新突破
前不久地區某家知名貢糖廠為歡慶新廠大樓落成,舉辦了盛大的喬遷與開幕活動,不僅上了地方報紙重要版面,開幕當天現場更是官、商界貴賓雲集,配合開幕而進行的各項造勢與促銷活動,也有幾分台省大型購物商城或百貨公司開幕誌喜或周年慶的味道。這家貢糖廠原本就有不錯的知名度,如今搞了一個如此豪華氣派的「門面」,姑且不論對業績是否有直接而明顯的加分作用,至少也算是傳統產業的現代化。 當然,具地方特色的產業或商家未必都得依樣畫葫蘆才能確保永續經營,用錢砸出來的只是體面,如果能夠展現出金門風味才是真的成功。比起地區其他規模較小的貢糖店,這家貢糖業者擁有這樣一幢兼具工廠與展售門市功能的現代化大樓,或許多少能吸引觀光客目光而刺激買氣,但美輪美奐的包裝背後,賴以留住顧客的心而能確保生意興隆的關鍵,終究是商品本身的品質與特色。金門特色名產遠近馳名,早在那些現代化促銷觀念引進之前就已廣為人知,無論是高粱醇酒、堅利菜刀、可口貢糖甚至是一些頗具特色的地方小吃,往往是戰地風光之外,吸引觀光人潮前來一遊的最大賣點。如今面臨傳統產業必須適應激烈而瞬息萬變的競爭環境、尋求轉型與現代化的挑戰,地區傳統產業引進行銷與形象塑造等新觀念是一個好現象,畢竟有突破的意願才有進步的動力與空間,許多商家從「純粹靠顧客『呷好逗相報』」到慢慢能接受「花錢打廣告搞促銷」,可算是逐步跟上現代化經營的腳步,透過現代傳媒強大的傳播力量,絕對可大大提高能見度,拉攏顧客前來消費,還要建立口碑與品牌忠誠度,方法無他,包裝做得再炫再美,產品品質也該維持一定水準,甚至要精益求精。 名聲響叮噹的金門高粱酒面對競爭激烈的酒品市場也得努力打廣告、做行銷,菜刀與貢糖這些特產自不例外,看到有愈來愈多的業者開始重視「CIS」形象規劃與塑造,也彷彿瞥見地區傳統產業創新突破的新氣象!
-
學電腦好處多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學習電腦已在地區蔚成一股風氣,現在,不少大人、小孩,飆網、打電玩,不僅駕輕就熟,製作網頁、繪聲繪影,也是箇中高手,電腦似乎已成為地區不少家庭生活用品,沒有摸過電腦的民眾,還真是越來越少了。 日前,一位網友伊媚兒一份資料給我,指出目前臺省北部的一些國中生,若要順利從國中畢業,必須要學會微軟office軟體裡的word文書處理、excel試算表,以及利用簡報寫報告交作業等等,還要會做自己的網頁,並且也要會用FTP上傳,總之,這些起碼才能全部要會才有資格從國中順利畢業。如果照他所說的,那麼不會運用這些電腦技能的人,豈非都不具有國中程度,這也等於是說,現在的小孩子若要從國中順利畢業,不會電腦還真是異數。 網友也問我看到這種國中生,會不會汗顏或捏一把冷汗。老實說,現在的資訊科技一日千里,舊有的知識正不斷翻新,一個人如果不懂充實自己,今天一個國中生懂的,可能比以前的大學生還多,尤其是電腦這玩意,資訊日新月異,在這個領域裡,小學生打起電玩比電腦工程師還厲害;青少年的用字用語LKK的老教授看不懂;未曾出過國的男女可以和異國男女搭上線交朋友,這些種種如果你不去學不去看,絕對不知道,也絕對跟不上別人,更別說跟得上時代。 學電腦是種好現象,其中所蘊藏的知識是無盡的,如果能從中學得一技之長,對於未來就學就業,絕對有很好幫助,何況電腦科技未來還會大量入侵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中,因此,學電腦不嫌晚,但怕的是你不去學。 不過話說回來,學電腦不是光上上網看好看的、打打電玩享受視覺活絡筋骨、或者和網友聊天打屁,它還有很多的功能可以好好運用,如果只為了好玩,偶而上上可以,但千萬別走火入魔,試想,如果整天泡在網咖裡,為了只是交友聊天和打電玩,那將會浪費多少青春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