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
心情三溫暖
晚上,當我開心的看電視時,爸爸突然從樓梯口說:「我們家的狗不見了!」我就慌張的出去找狗。 寒冷的風,吹在我身上,好冷喔!我的心情已經很糟了,現在又加了那隻可愛狗不見了,我的心情就像雪上加霜。但我就要和黑暗搏鬥。找了許久,我突然看到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影子,那是我的狗!他看到我便跑過來,我的心情終於豁然開朗,當我正要去摸他時,他又突然飛速的跑走了。我和爸爸又隨後追上去,追到一座廟旁,但還是找不到。「狗,難道你就這樣走了嗎?難道你就這樣不告而別嗎?」早上時,我要拿報紙時,看到爸爸牽著狗回來,我的心情就像暗的難過變成光的開心,我馬上摸摸狗的頭,我覺得這真是令人欣喜啊!不過,我真的是玩了一場光與暗的心情遊戲呢!
-
如何做好環境保護
現在由於工商業發達,使我們家鄉的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垃圾越來越多,而可供人類使用的資源卻越來越少。近年來,減緩溫室效應的議題在國際發燒,新政府也提倡「節能減碳」新生活,可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算是做到環境保護呢?我提出下列幾種方法: 一、垃圾方面:我們平日要多用紙袋,少用塑膠袋;買東西時自備購物袋,才能讓垃圾減量。 二、水源方面:洗米的水可以拿來澆花;洗完澡的水,可以沖洗馬桶,讓水資源可以再利用。 三、空氣方面:汽、機車所排放的廢氣,對空氣的污染很嚴重,所以我們要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四、舉手之勞做環保:要做好垃圾不落地和隨手撿垃圾的習慣;帶家中寵物出門散步,要自備塑膠袋,不讓牠們隨地大小便。 只要能做到以上幾點,我們就能降低環境污染。我們要從小就養成環保的習慣。現在,全球暖化,冰山溶化,造成海水上漲,許多小島都淹沒了:::儘管現在的地球生病了,我們還要更樂觀生活,讓我們手牽手、心連心,一起來做好環保工作,我們的地球才能永遠乾淨、美麗。
-
國家公園之旅
今天早上起床的特別早,因為要校外教學,到了學校,等全部的人都到齊以後,我們就搭公車出發。 首先我們到沙美老街,街上沒有什麼人,只有幾人,有些是來買菜,有些是觀光的。參觀完老街後,接著是到民俗文化村,參觀「海珠堂」和「王氏宗祠」,在這裡讓我感覺環境很優美,建築很漂亮。聽解說員說出山后民俗文化村的房子是閩南建築的代表,所以有很多人來參觀。 最後是到林務所彩繪鳥蛋,大家拿到彩繪的模型後都很高興,接著我們就很有秩序的坐在椅子上彩繪各自的作品,我彩繪的作品有四種顏色,所以我就稱它為「四色鳥」,最高興的是作品可以帶回家。 今天的校外教學,讓我獲益良多,而且還更進一步認識國家公園,真是一舉兩得。
-
我看迎城隍
每年的農曆四月十二日,後浦舉辦盛大的城隍遶境巡安,相傳是陳龍從金門城遷署移駐後浦的紀念日。而後浦人常常會以辦自家喜事的心情來迎城隍,連日來各家戶都會擺桌宴請親戚朋友來作客,來看一年一度金門島上最盛大的廟會。 而前幾天下午,我們班和三年級、四年級跟六年級也去金城看迎城隍,大家都很興奮,因為很多人都只聽說迎城隍很熱鬧,但是並沒有實際去看過,所以大家才會那麼期待,那麼興奮,而迎城隍當天到底有多麼的熱鬧呢?現在就讓我來說說當天的情形吧! 迎城隍當天,街道上人山人海,沿途鑼鼓喧天、鞭炮聲響徹雲霄,將後浦街道渲染得熱鬧滾滾。而當天,我還看到有人扮成七爺,有人扮成八爺,還有人扮成文武判官等等,繞境遊行,而扮成這樣的目的好像是為了驅除兇神惡煞,有如現代「掃黑」行動吧! 而我也曾經聽說過農曆四月十二日的迎城隍,這一天是神人共樂的日子,城隍爺遶境巡大街小巷,這樣一來,鬼怪不敢作崇,百姓能夠安居樂業;迎城隍,城隍爺明察暗訪,這樣一來,人間的是非善惡,了然於神明指間,惡徒不敢妄法作歹。 這次,是我第一次看迎城隍繞境巡安,希望下次有機會的話,還能再去看迎城隍繞境,因為,我覺得迎城隍繞境巡安這項活動,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不但能驅除兇神惡煞,保佑平安,還能更了解許多有關迎城隍的事,這樣豈不是一舉兩得嗎?
-
鎮運會
今天是金沙鎮第三屆的運動會。早上我一起來,刷牙、洗臉、吃早點,就帶著快樂又期待的心情來到了學校,期待下午的來臨,因為中、高年級要去沙中替田徑隊加油!在加油的時候,發生了一些好玩又有趣的事情,你們大家想知道嗎?那現在我就來告訴你們吧!GO! 「請中、高年級的人把教室門窗關好,背起書包,我們準備去沙中」老師說,我們用最快樂的速度排隊到公車站等公車,坐上了公車,一站一站的開過去,到了!到了!我們到沙美公車站了!排好隊,我們就前往沙中看比賽了!哇!加油!加油!跑快一點,加油!全場的是加油聲,突然,下雨了!我想:早上天氣很好,怎麼下午會下雨呢?老師趕快把我們叫上來,可是我們不聽老師的話,還是跑下去淋雨,哇!真好!淋雨的感覺真好!可是場面感覺有一點亂,因為有人要淋雨,有的人要躲雨,所以感覺才會亂七八糟的。我們幾個女生再看一百公尺賽跑,大喊:「琪姐!琪姐!加油!加油!」哇!琪姐好厲害喔!她得第一名。 看完了比賽,我們排好隊,穿上雨衣,走到公車站等公車。今天實在是太好玩、太刺激了!一方面下午不用上課,一方面還可淋雨,希望下次是看一天的比賽,因為這樣就不用上課了!
-
你爸爸我媽媽
這本書的作者也是一位老師,名叫李光福,作者說他在吃飯時,常常聽到學生在講父母有多麼的恐怖,其中有一句話差點讓我噴出飯來,就是他的學生雯雯用「不可一世」的口氣說:「你爸爸哪有我媽媽厲害!我媽媽只要喊一聲『你這個遭老頭,晚上不準你上床睡覺!』我爸爸就立刻乖了!」因為這樣,所以觸動了作者的思路,想出了「你爸爸我媽媽」這本書。 這本書的內容正在說明有兩位五年級的小學生都是「單親家庭」,湯家瑩的爸爸因為「外遇」和媽媽離婚了,所以她只有媽媽;蔡家文的媽媽因病「過世」了,所以他只有爸爸。這兩個小孩,剛好編在同一班「同病相憐」地成為朋友,沒想到在家長會後,湯媽媽和蔡爸爸竟然談起戀愛了,還要結婚呢!但是我很好奇為什麼家瑩要反對她媽媽交往呢?而且她不是很渴望有個爸爸嗎? 這本書告訴我們如果你不是「單親兒童」,要發揮愛心去關懷身邊的「單親兒童」;如果你是「單親兒童」,要學會坦然的面對事實,因為大人的世界中,有許多事不是小朋友能夠理解的,會變成「單親兒童」,也不是你的錯,唯有心理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我最喜歡的角色是蔡家文,因為他並不覺得「單親家庭」很丟臉,而且他很有耐心,因為家瑩一直找他麻煩,他卻一直忍耐家瑩給他的麻煩,如果是我的話,我一定會說:「為什麼一直找我麻煩呢?」可是家文卻沒有這樣做,或許他認為如果是家人的話,應該要一直忍耐家人給的麻煩吧! 如果我是家文的話,我可能無法接受「單親家庭」吧!而且我是一個很沒有耐心的人,可能會一直吵架吧!而且家人請我幫忙時,我就會說:「等一下啦!」而且我也常常頂嘴,我知道我很不應該,但我看完這本書之後,我發現我比故事裡的角色還要幸福呢!
-
一則新聞給我的啟示
「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生活在這個先進的社會裡,只要輕輕按下電源,就能知道海內外的大小事,但是,看過了這些新聞後,你是否能有所領悟呢? 前幾天的報紙頭板報導了一篇感人的故事:一位十八歲就讀新店高中音樂班的少女帶著弟弟和妹妹在街上拉小提琴賣藝……。他們的父母離異,由母親來照顧他們,姐姐在學琴的過程中曾遭父親反對,但她不曾放棄,她要靠自己的努力到奧地利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進修。六年前有次參加小提琴檢定忘了其中一段樂譜,經過台北捷運地下街時,媽媽要她就地練習,沒想到,拉完以後,琴盒內竟然多了一千五百元,從此她就帶著弟妹一起賣藝,並在音樂餐廳打工,賺取學費,出國基金以及弟弟、妹妹的樂器經費。多年賣藝結果,積少成多,現在已經存到五十萬元的基金。 看過了這則報導後,我發現│我們有人栽培,有這麼好的環境,卻不力爭上游,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看完這則報導讓我更懂得惜福感恩努力;而正如俗話所說:「學如逆水行舟。」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許多的難關,不管是否能成功,也要努力嘗試。至少,有努力才有結果,想怎麼收穫先怎麼栽。 新聞帶給人們的啟示是無限的,如果沒有去挖掘,它將永遠沉睡。每則新聞都可能帶來一些感動和震撼,提供我們另一個層次的思考。同時我們也該多多關懷這個社會,發現自己的未來。
-
愛在飛翔──聆聽劉麗紅
患有小兒麻痺症的劉麗紅,從一個自卑自憐、痛苦矛盾的女孩,轉變為自信勇敢、熱情且充滿愛的天使。雖然她仍然必須拿拐杖、穿鐵鞋,但她的愛讓自己生命得以飛翔。多年來,她堅守廣播崗位,透過聲音傳播愛與關懷;她也利用寫書、譜寫歌詞歌頌人生的美好。她還在各級學校、監獄及企業團體,進行演講研習、音樂演出、互範互動,以自身經歷,鼓勵眾人發現生命價值,實踐自我,並帶動善良風氣進而達到心靈重建的目標。 從兩歲之後,劉麗紅就是一位小兒麻痺患者;如今,她卻是得過四座金鐘獎的廣播主持人,得過金曲獎的歌者,而且還是中華民國的十大傑出青年,劉麗紅將四十歲以前的人生,剖成兩半;若是以動物自述,前半的二十年,她覺得自己像是烏龜,躲著不敢見人;後半的二十年,則像是無所不能的「忍者龜」,現在她已經知道,要走出痛苦與創傷,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 在高中時期,老師曾要她們以動物自述;當時,許多同學或是形容自己的聲音「如新鶯出谷」,或形容自己的體能迅捷如「飛豹」,然而,拄著一對拐杖,穿著及腰鐵鞋的她,卻覺得自己像背著殼的烏龜,遇事只想要縮頭;只畏家裡的門叮咚一響,她就會趕緊爬回自己的房間!看到她的自述後,老師就用紅筆寫了一段眉批,內中一句話是:請努力做一隻永不放棄的烏龜!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帶領著各種殘障人士走出去。第一年參加活動,劉麗紅與其他人被要求要過吊橋,走石頭路,上好漢坡,還要進行十二點五公里的遠行,她一開始就想放棄;不過,因為服務人員說走不動的人,會派垃圾車去載人;這激起她的自卑心。她拚著流汗、流血、流膿,一鼓作氣,一路上不敢停下來,也不敢喝水,深怕無以為繼。最後,她終於完成了挑戰;劉俠則對她說:你真的走回來了! 她說:海洋很大,但宇宙比海洋更大;宇宙很大,但心比海洋,比宇宙更大,只要心境改變,想法改變,人生就會改變了!要改變人生,先改變心;要懂得改變,要先學會放下! 因為心境改變,劉麗紅的人生也改變了!過去,她看待拐杖,只看到白紙中的一個黑點;如今,她看到的是黑點之外,大片的潔白。於是,拐杖不再是刺痛她的累贅,而是可以輔助她「行俠仗義」的寶劍。 她撐著拐杖,去勞軍,她撐著拐杖走遍全國的監獄,去鼓勵那些更生人;她撐著拐杖巡迴校園;她還撐著拐杖到新加坡、日本、馬來西亞、美國、泰國去演講或遊歷,她已經可以走得比一般人更遠了,因此拐杖成了她的翅膀。她說,只要心改變了,一切都會變得很美好,現在我的另一個名字叫做「陽光」! 我深信生理上雖然有所殘缺,但因為愛,任何人都會有 健全的人生,只要努力不放棄,勇往直前,無論面對任何困境,都要讓自己的心,迎向陽光;殘障者不應該自怨自艾,一直等著人家來照顧,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不論是身體或是心靈有受傷的人,一定要自己努力站起來,把握屬於自己的機會與希望。
-
父親的手
記得小時候,我和爸爸出門散步時,最喜歡握著爸爸的大手,他的手有點粗糙,也有些黝黑。對照我那白皙細嫩的雙手,我便覺得奇怪,也很疑惑,不過現在,我已經長大了,也了解了其中的謎團,這一雙手是為了家庭生計;為了孩子的成長。 媽媽常常提起,我小時候,有一天晚上,忽然發高燒,甚至幾乎要進入昏迷狀態,爸爸和媽媽就以飛快的速度搭上了計程車,載我到板橋的亞東醫院,並掛急診,醫生要我住院觀察幾天,由於媽媽要料理家務及照顧姐姐,所以照顧我的鉅責重任,就落在爸爸的肩上了,聽了這個真實的故事後,我都銘記在心不敢忘記。因為我覺得這個故事很感人,爸媽犧牲自己的睡覺時間,半夜帶我去醫院,如果爸媽不注意我的話,應該也不會發現我發燒了。如今的我,就不可能如此的聰明睿智了。 最近幾年,爸爸的工作都要輪班,有時上早班; 有時上午班;有時上夜班,比以前上正常班時辛苦得多,尤其上夜班時,從晚上十二點,上到早上八點,別人在睡覺時,爸爸卻在上班,生理時鐘顛倒,身體也每況愈下,常常感冒,我也經常看到爸爸在喝蜆精,保養身體,星期六、日,我看到爸爸上夜班回家都很累,洗個澡就去睡了,令我感到心疼和不捨。 現在,我已經是一個小大人了,不再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孩子了,也能體會爸爸辛苦的原因;他都是為了我們; 他雖然沒有把對子女的慈愛用言語表達出來,不過,從他的身上,我就可以感受到爸爸滿滿的愛。
-
享受小小的成就感
你知道什麼叫成就感嗎?成就感就是當你認真去做事情,結果感到歡喜或得到別人的肯定與贊同,這就是成就感。 我常常能享受小小的成就感,像六年級的暑假,我和一些同學一起去參加鋼琴檢定,在這之前,我們常常一起在鋼琴老師的琴房練習要檢定的曲子,這樣彼此切磋琴藝,雖然有點辛苦,不過我們最後還是全部通過這個檢定,太高興了!也讓我們對學鋼琴的興趣大增呢!成就感要獲得並不難,在許多小地方,只要用心,你就會感受到它的美好喔! 像奶奶因為小時候沒有讀過書,所以不太識字,只認得一些簡單的字而已,所以奶奶常常問我這個字怎麼念,那個字怎麼寫,我當然義不容辭的充當起小老師,一個字一個字的跟她說,用心的奶奶也很快就學會了,現在的奶奶已經會看懂電視上的字了,雖然偶爾還是會有看不懂的字,不過已經比以前一個字都看不懂好太多了,也讓我很有成就感。 成就感也常常來自一念之間,譬如當你出門的時候記得把燈關掉,你或許會想關燈和成就感怎麼能扯上關係呢?唉!我跟你講,現在是不是每樣東西都漲得比搭高鐵快,而你的薪水好像破掉的輪胎,走得比烏龜還慢,所以隨手關燈就能節約能源,減少支出,不是一舉兩得嗎?昨天我看到一則新聞說:「今天晚上八點,全球三十五個國家同步關燈一小時,一起響應節約能源和呼籲環保。只要關燈,就能救地球,哇!真是太偉大了,你竟然成為地球的救命恩人,太了得了!而且你關一個燈,電力公司就少發一個燈泡的電,也就少排一點廢氣,臭氧層就少破一毫米的洞,溫度就少上升0.0001度,搞不好就能救了一株差點被熱死的珊瑚,如此說來,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不也是挺有成就感的嗎? 最後,我要說:只要你有心、有熱情、肯認真點,便時時能享有成就感的樂趣。
-
沙美老街的小吃
上完一整天的課,飢腸轆轆,與三五好友相偕來到了沙美老街,一陣陣的香氣與琳瑯滿目的小吃,更令人不禁垂涎三尺,食指大動,恨不得吃個痛快,好好的祭拜我的「五臟廟」。 小吃店的老闆雖然不是大廚師,但是他們做的小吃都非常美味可口,而且廣受大家的喜愛!不管是男女老少都愛,現在讓我來介紹幾道美味小吃吧! 一說到沙美小吃,首屆一指的當然會想到閩式燒餅,它的外皮香酥、內餡鬆軟,皮脆料實在,不同於台灣燒餅。餡料有甜、鹹兩種口味,製作過程是麵粉和水。攪拌搓揉,伴上麵粉和豬油製成的油酥麵皮,相同等分的兩片上下疊在一起,再捲起來,再搓揉一番,而後包餡,餡有鹹、甜兩種。鹹的餡是以上等精肉絞碎後,加上食鹽、味精、五香、醬油等佐料;甜的餡就是白糖。剛出爐的燒餅,鹹的香氣四溢,讓人口齒留香;甜的則輕輕一咬,溫潤的糖漿沾上舌尖,令人充滿幸福的感覺。閩式燒餅不僅深受金門鄉親的喜愛,也是遊客必吃美食,整盒打包回府的更是不少。 再來就是臭豆腐、蚵嗲和鹽酥雞│在中國美食中,哪一種食物能同時擁有「臭不可聞」和「香酥美味」的雙面評價?相信大多數人都會同意是「臭豆腐」吧!真是臭得令人趨之若鶩。「憶兒時」所賣的臭豆腐,香脆的外皮,細嫩的口感,再加上招牌泡菜,香辣酸甜的滋味,令我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嚐過了臭豆腐,就不能忘記這兒的另一個招牌美食│「蚵嗲」,炸蚵嗲是用高麗菜、豆芽菜等多種蔬菜剁成小碎丁並加入新鮮海蚵,外裹麵糊後,加起來滋味鮮美,營養價值也很高哦。另外在憶兒時的對面,有一攤「世界」的攤子,最好吃的莫過於鹽酥雞了!首先將醃好的雞肉均勻沾裹上地瓜粉,再將雞肉塊慢慢放入油鍋中,炸至外表呈金黃時撈起,把油瀝乾,最後加上胡椒粉、辣椒粉以及老闆獨門秘方所調製的沾醬,每天都吸引許多的顧客上門光顧。 廣東粥│數十年前金門人出外到南洋討生活,從南洋回金門時,將廣東小吃傳回了金門,廣東粥就是其中之一。金門的廣東粥最大的特色,就是看不到米粒。店主每天在開門做生意前,都要先將米用小火熬煮成看不到米粒的稀粥,當顧客上門,店主才舀起一瓢稀粥放入鋁質小鍋再煮一下,待米湯滾沸之後,加入豬肝片、蔥珠、肉丸、蝦仁、肉絲,這些佐料稍加滾燙,然後打一個蛋下去,倒入碗公,再撒一把芹菜珠,滴兩滴蔥頭油,散些胡椒粉,那麼一碗香噴噴,色、香、味俱全的廣東粥就可端到客人眼前了,再配上酥脆的油條,那可真是「天衣無縫」的絕配啊!尤其在寒冷的冬天,吃著熱騰騰的廣東粥,真可說是人生第一大的享受。 沙美的小吃真是種類繁多又美味可口,沒有人抵擋得住它們的誘惑,如果您到沙美一遊,一定要好好的品嘗一番哦!
-
才藝表演
咦?體育館裡怎麼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的,今天是什麼日子呀!原來是千載難逢,瘋迷全校的才藝大競賽,令我既緊張又興奮。 一來到體育館,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個個穿著華麗又動人服飾的演出者,每個人都已經蓄勢待發,隨時可以大顯身手。比賽終於開始了,首先登場的第一個節目是本班的「中國話」,頓時我的心臟好像受不了這個刺激似的,一直不停的在胸肌間起伏吶喊著:「呯!呯!呯!」,我們的精采的表演中,台下的觀眾看得目不轉睛,並且隨著我們的音樂節拍晃動、搖擺,表演結束後大家在對我們班的精采表演讚不絕口,害我們都有一點不好意思呢! 接著,輪到本班在一旁觀賞其他班級的傑出表演,說真的,別班可不是蓋的,他們不但隊型有變化,而且動作整齊,真是令我佩服的五體投地!看著看著,時間就在各班精湛投入的表演和觀眾熱烈的掌聲中悄悄的溜走了。 這次的才藝表演不但內容豐富又有趣,而且能親眼目睹各式各樣,別出心裁的精采表演,更能激發我們創作的新點子,為下一次的才藝表演腦力激盪一下。總而言之,這次的精采表演真令我大開眼界,盡收眼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