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
城鄉交流記
期待已久的城鄉交流活動終於到了,今天,是十一月的最後一天,也是我們城鄉交流的第一天。早上,我起得特別早,吃好早餐,帶著一包大行李,一個隨身包,搭著爸爸的車到學校,我們在學校川堂集合。出發前,校長叮嚀大家要聽領隊老師的話,守秩序、有禮貌,隨時注意交通安全。然後便搭遊覽車去尚義機場。 到達機場,老師先點人頭,看有沒有到齊。上飛機了,我滿心期待,等了快一小時吧!飛機才抵達台中清泉崗機場。一下飛機,我們先到了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一到館裡,看到有很多國中和國小的學生也來校外教學活動。我們就先去參觀「小小動物園」,再去劇場教室,解說人員為我介紹魚的生活史。再來就去恐龍館看恐龍,其中最有趣的是機械恐龍,會活動外還會發出叫聲,製作的栩栩如生,就像真的一樣。看完恐龍,我們去「生命科學館」參觀,還看到了真正實際的木乃伊,很讚吧! 晚上,我們在麗加園海鮮餐廳吃飯,還為十一月份的壽星舉行慶生會,最後,還玩了賓果遊戲,我也得到一副撲克牌呢!這時已是晚上九點半了,我們就回到住宿旅館──皇家飯店。到了飯店,就先分配房間再回房。後來,一些同學還跑來我們房裡寫日記和學習單。 第二天,我們很早起來把行李整理好,就拖到樓下,在餐廳吃完早餐,就離開台中到烏日高鐵車站搭高鐵去新竹,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乘坐高鐵那種高速的快感,經過大約三十分鐘就到了新竹。這時,姊妹校萬芳國小何校長和師生代表已在車站迎接我們。大家會合後搭上遊覽車到六福村玩,我們都玩得超開心的。到了下午,回到台北萬芳國小已經是六點多了。我由接待同學的家長劉媽媽接回家。到了接待家庭,我先換好衣服,他們就帶我去深坑享受那遠近馳名的深坑豆腐,我覺得臭豆腐和麻辣豆腐超好吃的,不過,最可惜的是吃不到香豆腐。 第三天早上,我一起來,就吃了早餐,我去了另一個接待家庭陳媽媽家。他們帶我去電影城看今年才上市的「蜂來蜂去」,我覺得超好看的,他們又帶我去一零一大樓的百貨公司,我只有買一個紀念品。接著,他們還帶我去吃火鍋呢! 下午,我們在萬芳國小集合,要去台北天文館參觀。在館裡,除了參觀各種天文資料和模型展示外,還去坐虛擬太空船,在外太空還看到外星人和太陽系的星球,真是有趣。接著去立體劇場看三D影片,進場的時候,每個人發一付特殊眼鏡,當影片放映時,戴上特殊眼鏡,怎麼所看到的景物都是立體感的?真是奇怪。看完影片後,已經快五點了,便趕回萬芳國小參加歡迎晚會,晚會中,有兩校的節目表演,我們的跳繩表演也獲得大家的讚賞呢!回到了接待家庭後,他們叫我先洗澡,洗完澡,他們還給我玩 wii呢! 第四天,也是這次城鄉交流活動的最後一天。我們參加了萬芳國小的朝會活動,我們學校的鑼鼓隊和跳繩再次應邀上台表演給全校師生觀賞。朝會過後,我們分組到各班教室上課,體驗不同的學習環境生活。我們那組還真可憐,竟然是上英語課,還考試呢!我有很多都不會。上完課,進行我們的最後一個行程──木柵動物園,一進動物園,園區很廣,由於時間不多,我們像走馬看花似的觀賞各種動物,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國王企鵝,走起路來,搖搖擺擺,真令人喜愛呢! 參觀動物園後,活動已近尾聲了,時間接近中午,我們就在附近的麥當勞吃午餐,然後坐車回萬芳國小和姊妹校的師長、同學依依不捨的揮手道別,直奔松山機場搭機回金門。在這四天三夜的城鄉交流活動,讓我獲益不少。也期待明年三月,姊妹校的同學來金門時,我也能做個稱職的好主人,衷心熱忱的招待他們。
-
城鄉交流活動
一年一度城鄉交流的日子又來臨了,前幾天,同學們紛紛討論著赴台的行前準備,大家都非常期盼這一趟難忘的旅程,滿懷著興奮的心情,當飛機降落在台北,小李叔叔興高采烈的當我們的導遊,展開與姐妹校─民權國小的交流活動。 一到台北,我們迫不及待前往民權國小,民權國小師生以最熱烈的國樂團迎接我們,並演奏「歡樂中國節」這首歌,十分悅耳動聽呢!其中甚至有許多樂器都是我連聽都沒有聽過的喔!例如「把烏」這種像少數民族的樂器,令人聽了為之動容,接下來,民權國小的老師還帶領我們上音樂課,這次我們要介紹的樂器是比較現代化的,是中、低音直笛,聲音渾厚,共鳴很棒,聲音非常美妙,令人聽了還想再聽,百聽不厭。 之後,民權國小的老師還引領我們上一堂寶貴的天文課,天文課中,介紹許許多多的天文望遠鏡、放大鏡和我沒看過的測量儀器,我們透過天文望遠鏡,可以觀看在離這裡不遠的地方,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歡迎金湖國小的畢業生來到民權國小」看得一清二楚呢!上完了天文課,我們欣賞民權國小的種種簡介,學校不但有網球社、籃球社,還有各種中西音樂的社團,我覺得如果我們學校有足夠的經費,希望也能建立許多藝文或體育性的社團,讓大家身體更健康,學習更多元,校園更有藝術氣息。 我覺得這次的城鄉交流活動非常新奇有趣,也讓我增廣見聞,是一次難忘的「知性之旅」。
-
教學參觀日
今天是教學參觀日,一早我就開開心心的坐公車去學校,今天學校有很多活動,每一個活動都是學校和同學們精心策劃,所以每一個人都非常期待。 今天一來到學校每一個人都很興奮,今天活動很多,有讀經闖關、認識植物活動、全家福三人接力、六十公尺賽跑、大隊接力、跳蚤市場和全校才藝表演,因為我平常都有練習,讀經闖關我一下就通過了,三人接力跑第一,六十公尺跑第二,大隊接力我這一組更獲得第一名,下午跳蚤市場我買了很多東西,而所以義賣所得都會捐給公益團體,最後壓軸好戲是才藝表演,每一位同學都使出渾身解數賣力表演,使得整個過程都很精彩,也為今天的活動劃下完美的句點。 教學參觀日可以讓家長來學校參觀,看看我們平常的表現,我覺得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活動。
-
下課十分鐘
又是一節既無聊又沒趣的社會課,班上的幾個鬼靈精,似乎已經夢周公。不過卻有一些人雙眼都直瞪著手上的錶。「噹!噹!。」一陣熟悉的聲音傳入耳裡,劃破了校園的寂靜。不久,老師大喊下課,全班同學「呀唬!」一聲,紛紛的跑出教室去。 本來,安靜的操場,立刻被紊亂嘈雜取代。操場上熱鬧無比,球場上總是有幾個高手較量,殺來殺去,教室裡剩下的人寥寥無幾,有些人三五成群的靠在桌上玩牌。 「噹!噹!」無情的鐘聲響了,同學依依不捨的進教室,不禁抱怨下課時間短促。
-
長大不等於長高
慢慢的,我已經發現自己長大了,可是,始終還是有件事讓我非常困擾,那就是「長高」。 長大,會讓我有不同的感覺,會有點開心,又有點煩惱。開心的是,不再像小時候受爸媽控制,但令我煩惱的是,一直「長不高」,常常就因為這一件事,害我被同學嘲笑,就因為「長高」,讓我不知道長大到底好不好? 不過,長大對我來說,也是有好處的,因為可以像小鳥一樣,每天自由自在的飛翔,想飛到哪就飛到哪,不會像剛出生的小寶寶,每天被關在家裡,連一點自由都沒有。 現在媽媽有些事都會很放心的交給我做,像是:吃飽飯,碗筷交給我洗,她就可以和爸爸騎腳踏車出去運動,也會讓我打掃拖地,因為我不再像以前笨手笨腳的,一下子把掃把弄斷,一下子水桶打翻,現在想起以前的我,真是蠻好笑的! 長大對我來說,似乎也已經不再介意了,因為長大也是有好處的,只要我不偏食,相信有一天,我也會變成大巨人。
-
大聲公
吳達生這輩子從來沒有得過獎狀,有一次,學校舉辦「大聲公比賽」,老師派他去參加,他得了第一名,終於得到生平第一張獎狀,於是他開始期待第二張獎狀的出現,過沒多久,老師就開始實施「愛的教育」,乖的人就可以得到圈圈,不乖的人就打××,修業式那天,吳達生終於拿到第二張獎狀,大家都不敢相信,連他自己也一樣不敢置信,當他拿到第二張獎狀時,他已經開始期待自己的第三張獎狀了:::。 回想起我讀一年級時,每天都看到學長、學姐在領獎,從那個時候我也希望能夠領到一張獎狀,媽媽和我說:「要得獎就要努力。」聽完了媽媽的話後,我就努力的做好每一件事,終於,在二年級時我拿到第一張獎狀。 但自從我在三年級轉學後,拿獎狀的次數變少了好多,直到了四年級時參加一些課外活動,才慢慢的領到獎狀,拿到獎狀的那一刻是我永遠也忘不了的,當老師叫到我的名字,那一種興奮,真是不可言喻,而當我從老師手上領取獎狀時,榮譽感油然而生,彷彿一切的努力、辛苦都值得了,這樣的時刻真令人難忘。 自從體會到媽媽的話後,我相信只要凡事努力,一定會有成果,所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想要看得更遠,必然要登高,如果我們只想要坐享其成,只想要等著獎狀從天而降,那是不可能的事,只要肯付出,只要肯努力,成功一定會近在眼前。
-
宗祠奠安
十一月八日、九日兩天是楊氏宗祠重建落成奠安慶典的大日子,不只是宗祠,連村內也是張燈結綵、喜氣洋洋,前後有來自新加坡、台灣、大陸泉州、漳州的楊氏宗親返鄉來共襄盛舉。 頭一天,凌晨就陸續開始起鼓、追龍、家戶敬湯圓、排粿粽及戲劇公演,地方各界首長,都前來敬祭,上午八點,各房的長老都身著長袍馬褂和湖下的村民走到路口迎接姻親、表親,我們學校的鑼鼓隊也加入熱鬧的行列,鞭炮聲不斷,鑼鼓喧天,使整個村落格外熱鬧。下午,犒軍、過布橋、淨油、獻五穀、化龍,直到晚間十一點關宗祠門,才結束了隆重的奠安慶典。 經過這兩天的奠安活動,讓我深深的了解到宗族的重要性,及自身應該有的責任,身為楊家的一份子,我要好好的爭氣,有朝一日光耀楊家的門楣。
-
最難忘的事
你知道我最難忘的事是什麼嗎?這件事到現在想起來還會讓我臉紅呢! 記得一年級上學期我們班第一次抽背︽唐詩︾時,竟然抽到了十三號,也就是我的座號。我一聽到嚇得目瞪口呆,眼睛瞪得好像兩個圓圓的點心盤一樣大。隨著六年級、五年級、四年級::的同學依照順序上台背完︽唐詩︾,我的心跳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快,好像在跑百米一樣。終於輪到了一年級,我一上台看到下面有很多人,竟然害怕到原本背得滾瓜爛熟的唐詩,卻一個字也背不出來,這時看到老師的身影慢慢的走過來,我那時好想撲到老師的懷裡哭泣,我也真的這麼做了,那時我的眼淚不停的流,不停的流,像關不起來的水龍頭,最後是俊錡上台代替我背︽唐詩︾。這件事我現在想起還覺得很糗呢! 經過了這次的經驗,老師和媽媽一直訓練我上台的膽量和台風,這樣不停的練習,我現在上台沒像以前那麼緊張,有句話說:「成功的花朵開在有恆的枝葉上。」相信我時常這樣努力練習,總有一天上台一定可以克服所有的緊張。 這就是我最難忘的一次經驗,雖然很糗,但是它提醒我要克服恐懼,你呢?你有沒有最難忘的事?趕快和我們分享吧!
-
掌聲背後
看著舞台上發光發熱的表演者,或是球場上叱吒風雲的運動員,還有古今中外所有偉大人物的事蹟,他們所呈現給大家的,都是最美好的一面,但你是否曾經想過,在這掌聲背後,他們付出了多少汗水、淚水,甚至血水呢? 能夠站在舞台上有良好的表現,是與生俱來的嗎?我想並不是的,發明大王愛迪生曾經說道:「成功是靠一分天才和九十九分努力才能達成」,想必那些舞台上、或是運動場上的成功者,他們背後必有一段不為人知的辛酸血淚史,常言道:「唯有堅持努力及勤奮,才能造就無比的榮耀。」 麥可喬登,美國職籃NBA明星球員,也是我最崇拜的偶像之一,雖然他現在已經退休,不過卻為籃球史上寫下輝煌的紀錄!個人單場平均得分超過五十,不論是籃板、得分、助攻、火鍋、各方面都是他的拿手絕技,不管比賽落後再多分,只要他一上場,便能夠過關斬將的扳回一城,他的表現因此成了全球矚目的焦點,更獲得了無盡如雷般的掌聲,現在的他,可是全世界公認的「籃球大帝」,真是名不虛傳! 或許你也會質疑,麥可喬登怎麼會有這樣超乎常人的表現呢?在掌聲背後的他又是如何呢?每當太陽西下,直到漫天晚霞,籃球場上總還是見得到他的身影,練習量總是他人的數倍,一天投球數幾乎不下百次、甚至千次,並藉由與他人切磋球技中,學習更多不同的技巧,也因為有那努力不服輸的精神,終於造就今日成功的他! 掌聲響起,是多麼令人期待的時刻,也是我在挫折、想放棄時最佳強心劑,但是,成功與否?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光明璀璨的人生,就從當下的努力開始!
-
雲
濛濛的早晨,走在學校的路上,冷風輕輕吹過,感覺有些刺骨;抬起頭,仰望著天空,藍藍的天,白白的雲。 想想從過去到現在,壓力不斷的增添;一日復一日,每當遇到不愉快的事,我總是悶在心裡,友誼的問題、學業的問題::,回家的路上,怠倦無力,但幸好有雲陪著我。天空就像一張白白淨淨的紙,雲是顏料將紙染的更絢麗,五彩繽紛,有雲的陪襯,天空不再寂寞;天空和雲如此完美的搭配,但總會遇上陰天、雨天,之後,總會雨過天青,它們依舊豔麗奪目;雲,就是我最重要的心理輔導師吧!在這重要的一刻,我最依偎的是雲,在這一刻我明瞭了,遇見困難不能逃避退縮,這樣永遠無法解決,冒險進取,勇敢的去面對吧!時間還會寸積銖累的走下去的。心情不好的我,頓時,不再被煩惱束縛。 坐在操場,寬廣蔚藍的天空,綿綿的雲,變化多端;就像一塊棉床,好想就這樣趴著,靜靜的歇息著。雲又像是棉花糖,讓人想要試試那口令人垂涎三尺,細細棉綿,滿是幸福滋味的糖。雲,是一位技術高深的魔術師,什麼樣的形狀,應有盡有,讓人腦子充滿想像力。想擁有一雙翅膀,穿梭在那無窮無盡的雲海,自由翱翔,雲朵的伴隨,是心情變好的超級武器! 雲真的很美,很特別,用心去看,用心去想像,雲的世界,是魅力迷人無法擋,可能也會像我一樣,深深的愛上雲呢!
-
我們可以原諒,但不能遺忘
對屬於風象星座的我而言,自由自在一直是我的追求,不喜歡被約束、管制,但是身在金門的我,卻發現令我無法體會的歷史事件││戰地政務「戒嚴」。 在過去四十三年的軍管制度下,由於是非常時期,因此當時所實施的各項管制措施都基於整體安全考量,不得已之下,老百姓只能配合,並不能參與。當時的一切都非常的不方便,為了防範敵人登陸、入侵,金門和馬祖更是嚴謹的實施、把關。例如:出入境管制,設籍金門本地的百姓,要離鄉背井遠赴台灣時,必須事先申請一串程序,直到得到「中華民國台灣金門地區往返許可證」(後改為往返同意書)之後,再經過認證後,才能離開金門,如此繁瑣的手續,返程時還得重複一遍,不但初期申請困難,而且每次證件只能使用一次。相較之下,現今只要坐幾十分鐘的飛機就可以到台灣,而且也不須經過一連串繁複的檢查與驗證。由此可知,戒嚴時期的自由,是相當受到限制的,我們更應該珍惜解嚴後所擁有的自由和方便,也因為百姓體會過戰地任務所受到的一切不自由的生活、制度,更應該敬戰爭而遠之,和平的渡過每一個世紀。 民主已經不只是一種政治制度,也早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理念價值。民主已經是社會大眾普遍接受的原則,「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也早就成為民主的金科玉律,沒有人會懷疑!但是在參觀完這次的活動後,我才深刻的觀察到過去在戒嚴時期人民受拘束的生活,是多麼的不方便、不自由,如果我生存在那個年代,面對諸多的管制,我想我會受不了吧!包括限制人民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燈火管制等自由,甚至游泳、風箏還有燃放鞭炮等等之類的也受到禁止。對於愛說話的我而言,豈不是另一種的酷刑?出版的限制也剝奪了我們所應該知道的權利!連風箏這種一定會出現在童年中的玩具,卻因為戒嚴的實施,使得很多人連風箏都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放鞭砲這種傳統的慶祝活動,也須經過申請才能燃放!這一切的一切跟現代的民主生活是簡直天差地遠,但是戒嚴的解除,就是邁向民主的第一步。雖然我們解除的比台灣晚,但是至少我們已經跨出來,也不枉費當初民主鬥士的努力,要不是有翁明志、王長明、陳振堅這三位金門和馬祖的居民,認為台灣都已經解嚴了,為什麼金門和馬祖卻仍然在戒嚴當中?他們為了家鄉,為了我們,為了讓金馬解嚴而抗爭,說不定我們還會更晚解嚴,繼續過這種受限制毫無自由可言的生活。他們的堅持、犧牲,換來了我們的自由,不得不佩服、尊敬,要是沒有他們,或許我們還活在戒嚴的時代,永遠只是個被忽略的離島地區,看不見希望的曙光,看不見自由女神的微笑! 戒嚴的實施,嚴重的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曾經我看過一段內容:許多金門學生在台灣就讀,雖然來自於小海島卻不會游泳,而引為老師和同學之間的笑話。身為金門人當然會為這些話而感到在意和羞愧,然而有誰知道,要不是我們為了保衛金門,為了替後方的百姓看門,而連學習游泳的機會都沒有。面對戒嚴「我們可以原諒,但不能遺忘」,應該是面對歷史和處理過去的態度。但是,在記憶而並非失憶的前提下,更重要的應該是去深入了解,了解過去侵犯人權歷史的前因後果,進而改善,然後不要再犯,讓戒嚴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 (本文參加金馬解嚴十五週年徵文比賽榮獲國中組佳作)
-
向大地學習
大地,隨處可見,從平凡中透露出許多不平凡的道理,如果我們能體悟到,並向大地學習,就能發現許多人生哲理。 詩人翁森曾寫下「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他便是以一種不同於他人的心境,來看待大地上的每一件事,以大地當作一個學習的事物,學習其中的美,進而抒發自己心中的感想。 以前我在放學後回家的路上,看到兩顆石頭的中間,散發一點點光亮,似有似無的,我往前一看,突然心裡一振,原來是一朵小花,從石縫中長出,透過夕陽的照射,呈現如螢火般的光點,這時我心裡就想說,在這惡劣的環境下,還能夠從中生存下來,生命力竟是如此的強韌,雖然它仍然有可能會凋零,但它卻在自己存活的生命中,綻放光采,那一點光芒,就是證據。這件大地上的小事,看似平凡,但只要去想,去思考,就能發現許多道理,因此我們要向大地學習。 「這世界不缺少美,但缺少發現」法國雕刻家羅丹曾說過,我們不能只看待事物的表面,世界、大地,都是深不可測的,都是無法定義的無字天書,陳幸蕙的一篇文章,寫過「無一處不山水,每一瞬皆文章」,就是要鼓勵我們走出世界,觀察萬物,向大地學習。 「自然、大地,是最好的學習對象」,大地撐起我們的腳步,大地撐起了我們的視野,使我們能增廣見聞,這些大地的功能,便顯現了大地的特質,所以向大地學習,讓我們可以達到提升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