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
晚餐時
「媽媽,我回來了」,一陣撲鼻而來的香味,讓我不想寫功課,想立刻洗完手,衝到餐桌前吃飯。 晚餐時,全家人聚在一起,等媽媽端出來最後一道主菜,那就是│咖哩雞,這道菜總讓人愛不釋手,一吃就是好幾碗飯呢!晚餐時,我們常常有說有笑的,真是開心!如果到了中秋節,全家人最愛吃的就是烤肉了,而最愛玩的就是「柚子皮」,我常常把柚子皮戴在頭上,拍張照片留作紀念,真是好玩! 每當到了晚餐時,全家人總是一起談天說笑,但是,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所以,下次我一定要好好把握這個美好的時刻。
-
溫馨家園
我們家裡有五個人,有爸爸、媽媽、弟弟、妹妹,還有我。 雖然家裡只有爸爸在工作賺錢,但是媽媽會盡心的在家裡照顧我。爸爸常常工作到晚上五點半,回到家已經非常累,媽媽總是會煮一大堆豐盛的菜,給爸爸還有我們吃,慰勞爸爸一天的辛勞,不但讓我們吃得健康,也讓我體會到了家人對我的關心和照顧。 當我生病的時候,父母總是會非常著急的,趕快帶我去醫院看病,醫生規定吃藥的時間,都是爸爸媽媽在幫我注意的,使我的病情康復的非常快速,不到幾天又能快樂的玩耍,我真的非常感謝我的父母親。當我有不會寫的功課時,媽媽都會不辭辛勞的教導我,豐富我的知識,更讓我的作業能夠如期完成。 我的家人對我非常好,讓我感到非常幸福,所以我一定要珍惜這個屬於我的「溫馨家園」,有這麼多人給我扶持,我一定要做的更好,才能回報家人對我的恩情。
-
吾愛吾師
老師們在我的心中都是崇高偉大的,他的一言一行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是我們效法的楷模。每年的教師節,同學們總會別出心裁的設計小卡片送給老師,以感謝老師們長年教導的辛勞,希望能藉著佳節的氣氛,說出對每一位老師的敬佩及感恩之情。 我敬佩的老師很多,其中讓我永生難忘的就是與我們相處最久、最了解、最照顧、也是最關心我們的英語教師鄭綺雯老師。她有雙又黑又亮的眼睛,金黃色的頭髮,小小的鼻子配上紅紅可愛的嘴巴,平時待我們如親人一般。她待人親切、個性溫和,會像朋友一樣跟我們聊天、說笑,一同分享著生活中的趣事;有時也像是「心理醫生」一樣,傾聽同學們的「疑難雜症」,一起解決。 第二位老師是翁雅蘭老師,他是我們班的音樂老師,本來一開始,我對音樂並沒有太大的興趣,也不喜歡吹口風琴,因為她認真的指導,我才把口風琴學好。雅蘭老師為了組織我們的班級樂隊,不厭其煩的個別指導,直到每個人都學會了為止。她長得眉清目秀令人喜愛,所以小朋友都很喜歡她。 第三位老師是教我們健體的陳緯武老師,他個性開朗、教學認真,幽默風趣,常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所以小朋友也很喜歡這位老師。或許他明年可能不會再來我們學校教書,但是,他帶給我們的「快樂」是一輩子都忘不了的。 接下來要談的,是我們的導師李天送老師,在還沒兼我們導師以前,曾教我們生活課程,主張「健康成長,快樂學習」,我們好喜歡他。當了我們導師以後卻變了,「有禮貌、守規律、愛清潔、勤讀書」常掛在嘴上。記得有一次,我們打趣的抱怨老師變壞時,他說以前是哈啦課程,與歌唱遊戲在一起,現在是基本課程,必須嚴格要求。他的作業多,考試多,要求多,背成語,寫作投稿…等等,給了我們太多的壓力,讓我們感到很煩,他心中有「教不嚴、師之惰,…玉不琢、不成器」的傳統八股。當我們表現好時,他會送禮物獎勵我們,也會帶我們去戶外教學、烤肉等等。他常說,他不會是現在心目中的好老師,以後你們體會出老師的用心。其實我們也漸漸了解老師的心意,但是太多的拘束,我們仍然會有怨言。 在求學生涯中,以上幾位老師,對我有極為深刻的影響。他們都有其值得學習之處,每一位老師都是用心良苦的在教導我們,我們會衷心的感謝他們,他們辛苦奉獻不會被遺忘。記得我們剛進學校,老師們的微笑,驅走了我們內心的陌生;老師們的熱情,溫暖了我們的心靈。老師樂觀進取的態度,鼓舞了我們的意志,振奮了我們的心情。在待人處世方面,老師給予我們不少的啟發與示範,讓我們有學習的楷模,有效法的榜樣。我們一定會遵循老師的腳步,努力充實自己。老師諄諄教悔、循循善誘的精神,永遠存在我們的心中。我們一定要「飲水思源」,並牢記著師長的教誨與叮嚀,勇往直前,更上層樓。將來畢業以後,在新環境中獲得好的表現,來報答師長教育之恩。老師的一言一行,我們一定要銘記在心,努力實踐,才不會辜負老師對我們深厚的期望。
-
那一刻﹐我哭了
哭,是一種本能。當我們呱呱墜地時,第一件事就是嚎啕大哭,肚子餓了也哭、跌倒了也哭,甚至連快樂時也會哭呢! 等到我們慢慢長大了,學會掩飾自己的情緒,眼淚也逐漸減少了,但是有科學家曾說過:難過時應該哭泣,才能紓解壓力。 國小三年級的某一天,我一放學就聽到了一件晴天霹靂的消息,從小最疼愛我的爺爺逝世了,頓時,我的心都碎了,哭得肝腸寸斷。就在中秋節的前夕,爺爺因病住進了醫院,原本是月圓人團圓的節慶,住院觀察了好一陣子,病情都毫無起色,最後送到加護病房,當兒女、子孫齊聚時,爺爺張開了雙眼,仔細的看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什麼也沒說,就閉上了眼睛,與世長辭了,那也是爺爺最後一次看到我們,他老人家終究敵不過病魔的侵襲,離開了我們。當我得知這消息,眼淚不斷流下,奪眶而出的淚水。彷彿是怎麼關都關不起來的水龍頭。爸爸懷著最虔敬的心,幫爺爺整理儀容,只見爺爺飽受折磨的身軀,變得如此枯乾,大家萬般的不捨,也只能用哭泣來代替言語,爺爺在世的片段一一浮現,如今爺爺去了另一個世界,我希望他過得很好。 人生的事情難以預料,生老病死也都不是自己能決定的,遇到快樂的事,難過的事,不妨大笑或大哭一場吧!把壓力盡情的釋放吧!
-
網路世界樂趣多
在我們的生活裡,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媒體、遊戲、資訊」,而同時能夠囊括這些東西的正是「電腦」啦! 我們每天幾乎都在使用網路,而網路可說是「無奇不有,無所不在」,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如果要找旅遊的資訊,當然就是找網路或打電話呀!而遊樂方面,最常出現的就是「電玩」和「線上遊戲」。雖然我已經有一年沒玩了,但那種「快感」卻讓我印象深刻,無法忘懷,心中又湧起了當時玩線上遊戲的激昂與歡愉。 看電腦時,一定要休息。以免變成近視族,從此掉入近視的深淵│戴上眼鏡,成為電影裡的「四眼田雞」! 其實我在網路上最常做的是,聽那如天籟的音樂,在聽音樂的同時,我也正在陶醉其中,享受音樂的沐浴,不時還會喊出一句:「真是爽啊!」的話呢。 最後我想說:「網路世界的樂趣,真是數不盡呀!只不過需要我們自己細細的尋找、探索,才能真正找出他的奧妙呀!」
-
用餐時分
用餐,不只是視覺、嗅覺、味覺的體驗而已,也是家人、朋友,最能拉近彼此情誼的時間。 噹!噹!噹!放學了,肚子咕嚕咕嚕的叫著,讓我覺得全身好疲倦,但回到家,看到桌子上擺滿美味的佳餚,又忍不住食指大動、垂涎三尺,精神都來了呢! 「趕快來吃飯喔!」媽媽大聲的叫著,我飛也似的衝到餐桌上,狼吞虎嚥的吃著。吃飯時,大家都不約而同的聊起今天的事,爸、媽聊著今天和同事的工作心得;姐姐和妹妹聊著和同學所發生的趣事;而我說著今天考試考不的事,大家都不斷的安慰我,叫我要努力,因為國中的課程是有連貫的,只要一個觀念搞不清楚,之後就一蹋糊塗了,而且國中成績關係到以後的升學,…只要談到這話題,父母就格外耳提面命,勉勵我多注意功課。 好好的享用一道菜,也是一種享受,不像有些人草草的解決,感覺不到什麼樂趣,也不能享受到親友、眾人齊聚一堂的關懷。 用餐不只是一種感動,也不只是一種滿足,更是一種幸福,像那些孤兒,沒有父母,那麼他們怎能體會到家人齊聚的幸福滋味呢?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握當下,感謝老天給予我們這麼好的家人、食物,我們一定要心存感恩,不要嫌東嫌西的,才會有「福報」。
-
常懷感恩心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有一顆感恩的心,那麼,世界就會更和平、更安詳,使我們更快樂,處處為人著想。所以,我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為什麼要常懷感恩的心呢?因為這不僅是由於「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古有名訓;也是為了給內心一個清洗的機會。記住恩惠,讓善念的涓涓細流注入心田;洗去怨恨,使惡念的堅冰漸漸消融。如此天長地久,心境自然受到美的滋潤,人生旅途也會因此越發美麗了。 在二十幾年前,一位在哈佛大學任教的醫生到台灣南部偏遠地區行醫,他醫好了一個窮苦的山地人,沒有向他收取一毛錢。 那山地人回家後,砍了一捆柴,走了三天的路,回到城裡,把那一捆柴放在醫生腳下,可笑的是:他不知道現代生活,幾乎已經不用燒柴了,他的禮物和辛苦成了白費。 但事實卻不然,在愛裡沒有什麼是徒勞無功的。那醫生後來向人說起這個故事時,卻說:「在我行醫的生涯裡,從來沒有收過這麼貴重的禮物。」 一捆柴,只是一捆荒山中枯死的老枝,但是由於感恩的至誠,使它成為記憶中不朽的財富。 俗話說得好:「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禮物的價值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事實上,金錢的多少,並不能說明禮物的貴賤。荒山中的一捆枯枝,也許對城裡的人來說,是毫無價值的,甚至可能是一項累贅。但是這捆柴,卻蘊含了窮苦山地人至誠、至真、至高無上的感恩之情。所以,這麼一捆貌似廢物的柴枝,卻成了醫生貴重的禮物。物之貴賤,真的是在情份多少,不在物和本身。 在小學畢業時,老師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古希臘神話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力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發現腳邊有袋子似的東西很礙眼,海格力斯踩了那東西一腳,誰知道那東西不但沒踩破,反而膨脹起來,加倍地擴大。海格力斯腦羞成怒,拿起一枝碗口大的木棒砸它,那東西竟然張大到把路堵死。 正在這時候,山中走出來一位聖人,對海格力斯說:「朋友,快別動它,忘了它吧,離開它,遠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當初;你侵犯它,它就膨脹起來,擋住你的路,與你敵對到底!」 講完後,老師語重心長的說:「你們就快要上國中了,難免與人產生磨擦,甚至仇恨,但別忘了在自己的仇恨袋裡裝滿寬容,那樣,你們就會少了一份障礙,多一份成功的機會,否則,你們將永遠被擋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直到被打倒。」 菜根譚是一部處世經典,書中闡述了做人處世的八字真理:「忘功念過,忘怨念恩。」的確,對別人有恩時,不應緊記心中,貪圖回報;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則應該時時反省,避免再犯。而別人對自己有恩時,則不能不牢記心中,時時感恩;別人對自己有過時,就要及時忘掉。 所以總歸一句話:我們要時時感恩,常懷感恩之心!這就是做人最好的真理。
-
鏡子
鏡子是人生必備的東西,它可以使我們看清自我,也可使我們了解自己,廣義來說,生活中我們需要鏡子,來幫助我們梳洗打扮;而狹義的說,鏡子可以反射出另一個自己。簡單來說,鏡子是人生不可缺少的。 鏡子是個誠實的小孩,它照出了自己的缺點、照出了臉上的皺紋,也照出了歲月中的蒼老,這是有形的鏡子。而生活中還有許多無形的鏡子,老師的耳提面命是一個鏡子,朋友的勸戒鼓勵是一面鏡子,以鏡子為朋友,他們可以糾正你的不是,他們可以讓你更了解自我的缺點,並且知道如何去改進。 當你站在鏡子前,那就是再真實不過的自我了。因為鏡子,會讓你裸露出最真實的自己,而你的心,就這樣赤裸裸的被它一眼看穿,每當站在鏡前,我總會捫心自問,這些年來,我到底成長了多少?是否有向老師所說的「馬齒徒長」,還是每天都「更上一層樓」?夜深人靜,坐在鏡前,總是有些說不出的感慨,總覺得一年又一年,我還是一樣不夠成熟。 想到鏡子,我就會想起「白雪公主」這本書中的「摩鏡」,「魔鏡,魔鏡,誰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而它總會告訴那外表美麗,內心卻狠毒的女巫實話。就算外在漂亮又如何呢?內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許多。人們總是追求外在的美,卻都缺少了內在的善良、純真的內涵,我們不該只追求外在的榮華富貴,而是多該充實自我的內在美。 生活中處處都是鏡子,它可讓我們檢點自我,也可讓我們看見成長的足跡,步步留下深刻的烙印。唐太宗曾說:「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我願是一面鏡子,檢點他人,勸戒他人,更能照見真正的自己。 因為有了「鏡子」,我更了解了自我!
-
鋼琴大賽
最近要參加一個鋼琴比賽,只剩下兩個禮拜了,所以開始衝刺!就是從週一到週五晚上六點吃完飯後,開始練到晚上十一點,總共五個小時,雖然有點瘋瘋的,不過這樣進步很快,第一次這麼勤練呢!雖然練完後,全身會痠痛,手都長出肌肉了,不過我還是繼續練,練到十一點後,還要看明天的考試,所以最近精神都沒有那麼好,上課都會偷睡了哩! 有一天晚上,我練到十一點多,結果被奶奶罵:「那麼晚了還在彈,吵死了!」。然後她隔天就說,不要把身體搞壞了,早一點睡,對身體比較好。第一次奶奶這麼關心我呢,真是很感動,所以我之後就更努力的練琴,希望可以拿到更好的成績。 比賽當日,一早四點我和家人從台中一起下台南,路上塞車頻頻,到台南時已經七點了,接著直接到鋼琴教室練琴。到了八點,我們開始找比賽會場,報到時間是八點半,但是已經快來不及了。還好,及時趕到,直奔報到處,過一會,開始比賽了。我是十六號參賽者,一聽到前面彈的很好,我心裡開始緊張,會不會入圍決賽呢?換到我了,指定曲彈得不錯,自選曲有點兒亂,最後初賽以第三名入圍,學長│吳偉豪也有入圍。 決賽時,大家發揮了最好的表現,比賽越來越刺激,換我時,不知道為什麼,我感受到一股強烈的力量,使我很順利的彈完,最後我很開心的得到了第三名,也希望下次能夠邁向更好的成績
-
二十年後的我
時間,彷彿是一座巨輪,每天無聲無息,一點一滴的轉動,不曾為誰而停止。從以前還在保姆家哭著找母親的我,轉眼間,已經是個可以自己在家讀書的大姊姊了。再過二十年,我也將成為家庭的支柱、社會的棟樑,希望對國家,全球有所貢獻。 二十年後,我將成為怎樣的人呢?彬彬有禮、優柔寡斷的個性,應該會從此伴隨著我吧。從小,每次遇到岔路,總有母親和姊姊這張地圖和羅盤,讓我效仿,幫我指引。但是,我長大了,我是不是也該有點自己的想法,來決定我的未來呢? 有時候,我想要成為詩人、作家,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能將生活中所經歷的酸甜苦辣,或是苦衷,和世界各地,各行各業,生長在各種環境,各個家庭的人們,分享生活上遇到的各種事物。想到這些文章,說不定能幫助人渡過瓶頸,渡過低潮,就能感覺出「施比受更有福」的快樂,就像劉俠,她的關節雖然受到病魔的各種折磨,卻運用她不屈不撓的毅力。寫下一篇篇膾炙人心的文章,感動無數個動過輕生念頭的人。 有時候,我也想成為一位演奏家,或作曲者。每次,老師運用靈活的手指,在鋼琴上、二胡上,演奏出令人陶醉的旋律,我就好羨慕他們能讓那麼多聽眾,喜歡聆聽自己演奏出的樂曲,也想讓自己能成為一個在這個大家都忙碌的工作的時代,有人會因為想聽我的演奏或我的詞曲,抽空來欣賞,就像家喻戶曉的羅大佑,他的存在,使以前的生活環境和故事,至今仍以一首首歌曲,呈現在世人面前,勾起生活在當時的人們,許多甜美的回憶。 無論二十年後的我,會是以寫作或者是作曲,演奏為職業或者業餘、興趣,我希望因為我的工作,滿足世人精神上的快樂,紓解工作上的壓力,每天都心平氣和,對待每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