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
外公的金門之旅
有一次我的外公來金門旅遊,之前我跟他下棋不知道為什麼一敗塗地,對我來說他就像大內高手一般,動用各種進攻陣法來將我擊敗,一直期待可以和他一起再次較勁,希望能扳回一成,可是一直找不到機會。我也喜歡跟外公玩一種自創的遊戲:將兩根香蕉剝皮,一人拿一根,好像古人敬酒一般彼此乾杯碰撞,然後將香蕉一口口吃掉,然後愉快的聊天,我們都因為這獨特又好笑的創意而歡喜,這是專屬於我們祖孫倆的樂趣。 最近這幾年,由於我的姪子來到這個世界,外公的胸前多了個「曾祖父」的頭銜,為了要陪伴他的曾孫子嬉戲,把所有空暇時間都佔滿了,所以很少來金門玩,就算來的時候也因為我經常很忙碌,所以相處時間越來越少。 我的阿公和我的外公雖然都是退休的老師,但是我小學問他們功課時,反應卻截然不同,我問阿公時,如果他會就會教我;但是我問外公時,外公不但不會,媽媽還會說;「不行啦!你的外公已經把他的知識還給他的老師了!」可能因為兩岸教育制度的差異,導致老師的教學內容不同,可是年幼的我覺得這是很好玩的一件事情。 雖然我和外公相處時間雖然不多,可是感情非常濃厚,看著外公離去的背影,心裡有一陣陣的酸楚,期待外公下一次再來金門玩。
-
拆穿假新聞
假新聞的議題常常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影響民眾生活、社會民主及國家安全,造成眾多人接收到虛假的資訊。 假新聞的確造成了社會不安與民眾恐慌,但卻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紀載不實,或是誇大事實,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假新聞,以虛構內容欺騙讀者、事實內容被置於錯誤的脈絡、真實訊息被刻意操弄來欺騙,或是故意虛構或著扭曲事實,藉此改變他人的認知,來達到特定目的,就是所謂的假新聞。 假新聞是有人刻意製造,來引發網友討論及媒體報導,一旦這些假消息透過媒體傳播就成了假新聞,當記者人力不足又被要求快速生產新聞,或著媒體老闆想要譁眾取寵,意圖刺激觀眾收視時,這樣的現象就更容易發生,反應了台灣環境及傳播政策需要再做調整,如果聽眾輕易相信這些訊息,甚至協助傳播,假新聞就更容易擴散、被信以為真。 有時候我們已經習慣閱讀特定媒體,對這些媒體建立信賴感,自然容易相信他所作的報導,有時候則是因為我們的專業知識不足,當媒體引用權威性的消息來源也比較會受到影響,信賴媒體或專家,或者是當我們有某種需求或認同時,你往往也會直覺地相信他所說的就是對的。 如何解決假新聞的問題,除了政府在不傷害新聞自由的前提下建立合理的管理機制,創造更好的媒體環境,讓包括公廣集團在內的優質媒體得以生存,提供民眾多元的選擇外,作為閱聽眾也得檢視自己的閱讀習慣,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質疑、多一些比較、多一些查證,不要輕易相信媒體所做的報導,更不要成為協助散佈假新聞的「生產性消費者」。 在這個資訊科技、傳播媒體發達的時代,假新聞往往會影響人們的思想,引發大家的關注,希望透過大家的力量,打擊這些影響民眾生活、社會民主及國家安全的虛假資訊。
-
冰涼的夏日
在炎炎的夏日,唯一不可缺少的就是冰,冰對於我來說,是一個在夏日裡最不可或缺的食物,因為冰可以幫助我在夏日中消暑,也能讓我忘掉所有的不愉快,讓我在夏日裡少了許多煩惱。 每到夏日,我都會請媽媽買冰,放在冰箱,這樣,想吃冰的時候就可以直接去拿,多方便啊!有時候,我也會自己做冰來吃,做什麼冰呢?當然就是看家裡有什麼就做什麼阿,例如:「紅茶冰、水果冰、或果凍冰其他等……。」這些都是可以拿來消暑的冰品。 像到了跟朋友有約的日子,大家就會相約去吃冰,每人各點一碗,每碗都不一樣,大家就會互相吃對方的冰,品嘗不同味道讓味蕾增加不同享受,像有些人喜歡吃酸甜的芒果冰,有些人喜歡吃豆類混合的豆冰,或上面加滿自己喜歡的配料的冰,這些都是有人愛吃的,是我在夏日裡對人生的一大享受;雖然這些冰都好吃,但讓我流連忘返的卻是外婆做的綠豆冰,小時候,我想吃冰,就會跟外婆說:「外婆,我想吃外面賣的那種剉冰。」但外婆總對我說:「外面賣的冰,吃多了不好,你要是想吃外婆做給你吃。」 外婆做的冰雖然每次都一樣,但卻是我最喜愛的冰,百吃不厭,以前常吃,但現在卻成了,想吃卻又吃不到,希望下次還可以吃到外婆親手做的綠豆冰。 在夏日裡吃冰,是我生活中的小確幸,也是我懷念外婆做綠豆冰的回憶。
-
一個人的時候
遇到心煩的事情時我們可以一個人冷靜下來思考一下,遇到壓力很大的時候我們可以在一個人的時候放鬆,但如果是遇到自己不解的問題時,你還是能一個人自己想出方法來嗎? 當我考完試時,我會一個人待在家中看著手機,自己就會覺得很放鬆,因為在經歷兩天的考試之後,頭腦充滿了滿腦子的書和考卷,所以一個人在家看手機可以使我放鬆,並將這些東西拋到腦後,等到放鬆完,也可以省思自己考試到底是那裡出了差錯,並將開始玩樂的心收起來,為下一次的段考努力讀書。 可是當考試完之後,你不懂所錯的題目的時候,你還是能自己一個人弄懂嗎?像是我的話應該是不可能的,所以我需要去詢問同學或是老師,在遇到困難時也應該要去問別人,不要把自己關在自己的象牙塔裡,去嘗試與別人合作或許會擦出一些不一樣的火花。 雖然在一生中與他人合作是無法避免的,但是一個人的時候可以讓我重新省思自己所犯的錯誤,也可以讓自己在壓力大的時候放鬆,所以我很享受一個人的時候。
-
愛的力量
甘地曾說過「哪裡有愛,哪裡就有生命」,這句話說明了愛的力量有多大。也曾有人為了救自己所愛的人而搬開一個衣櫃,這讓我們知道愛可以讓人有更多的韌性,也使我們不畏挫折,克服萬難! 有時候就算是一個小孩子,也可以有很大的力量。在美國有一位五歲的小孩凱瑟琳,有一天在看電視時無意間看到了在非洲一個小村落裡,有一名小女孩因感染瘧疾而死亡。而根據這部記錄片平均三十秒就有一位兒童死亡,於是她就把零用錢都省下來,也自己做獎狀號召鄰居捐蚊帳,到她十歲時已經募集了超過十八萬美元。凱瑟琳的愛心很值得我們學習! 在棒球場上發光發熱的林智勝,也曾經接受家扶中心的扶助。他的認養人黃正勳每個月都資助他三千五百元,讓他可以專心練球,一直持續到他高中畢業。等到林智勝變成職棒球員後,把對黃正勳的感謝,投注在對弱勢兒童的幫助上,讓他們脫離貧窮,並立志把這份無私的愛延續下去。 有時候一件小事,也可以是愛的舉動。有一天,正在找工作的佳慧去麵店吃麵,當她快吃完時,有二位男士走進麵店想吃麵,可是他們卻找不到座位,這時佳慧就起身讓座,把位置空出來!沒想到他們是某間公司的經理,佳慧也因此得到了工作機會。這難道不是好心有好報的展現嗎? 愛不分貴賤,就算不是大老闆,也可以表達自己的愛。在菜市場裡賣菜的樹菊阿嬤整天辛苦的賣菜,每天花不到一百元,把其餘的錢全部存下來,為的不是自己要買車買房,而是要捐給弱勢兒童,幫助他們脫離貧困的窘境;她不圖自己的享受,把錢捐給更需要的人,這種大愛很值得我們學習! 愛的力量很大,可以讓人有勇氣,也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且不斷的變大變強並永垂不朽!
-
假如我是一隻筆
假如我們某天都變成了一隻筆,你可能希望是一隻高貴、麻煩的鋼筆,便宜、一般的鉛筆,也可能是用萬年神木木頭做出來的一隻超貴、超不實用、寫一個字一百元的木頭鉛筆。如果是我,我會選擇一隻一、兩百元,不算太貴,也不算便宜的「自動鉛筆」,雖然在國中以後就沒什麼機會用到了,但是對國小學生而言,還是很方便的呢! 我這隻筆呢!有著超細筆芯,是個可以呵護所有女生的「芯」;有著超讚握感,讓女孩子對我有信賴「感」。寫好幾個小時都不會讓我主人手痛,而且啊!它的重量和一般的筆差不多,還不常斷筆芯,是一隻十分好用的筆。就算日本製、德國製,品質也比不上。我希望我的主人乖巧又愛物惜物,不會亂扔我,會把我好好安置的筆盒中,可以接受偶爾咬著我,如果他是位漂亮的女生的話。 雖然以後小學生一定會畢業,但是我只希望他,別咬斷我,別用橡皮擦扔我,別把我解體,別把我丟進垃圾桶,灰飛煙滅,只剩下廢掉零碎的外殼,一如我破碎的心靈,消失得無影無蹤。 如果你也是筆,相信你也會有感覺,自己是一個存在,需要善良對待,害怕受傷。請珍惜任何一個東西,不管是有生命的,還是沒有的,都是一天一天,辛苦、努力活出來的結果。
-
失敗的重要性
幾乎每個成功的人,都曾失敗過,所謂「如何邁向成功之路」,其實有一大半是「如何面對失敗之道」。 愛迪生說:「失敗也是我需要的,他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 李安是第一個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華人,李安不是一開始就成功,他常常經歷過許多挫敗的打擊,他在大學聯考名落孫山,所以他轉讀藝專,又到美國留學,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但李安卻又找不到工作,失業讓李安產生「覺醒」,李安沉寂了六年的時間後,他的劇本獲獎,之後的作品「少年PI的奇幻漂流」,「斷背山」,更在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成為華人之光。 從李安的經驗中,讓我想起自己的學習經驗,在四年級時,我參加了學校的機器人下午社團,一開始機器人程式我都要抄老師寫的,組裝時還會拿錯零件又組得很慢,而且程式也會寫錯,操作時又會按錯檔案,但是這些挫敗,並沒有打倒我,反而更堅定我的克服難題的信念,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努力反覆練習,終於把它都學會了,所謂:「我從來不曾有過幸運,將來也永遠不指望幸運,我的最高原則是:不論對任何困難都覺不屈服!」 「沒有礁石,激不起美麗的浪花;沒有風浪,顯現不出水手的腕力。」既然挫折不能避免,我們就應該像李安一樣,用正向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從失敗中覺醒。
-
米食飄香之做飯糰記
今天要來做飯糰囉!我們班這次做飯糰是因為國語課上到米食飄香這一課,我好期待,希望第四節課趕快到來,這樣我們就可以做飯糰了。 我們第四節課先去餐廳預備,全班一共分了四組,每一組的材料都有油、肉鬆,還有美味的香鬆和鮪魚肉。做飯糰時,首先要在模具上抹油,接著放入一半的白飯,然後再把配料放在白飯上,再放一些白飯到模具裡,最後蓋上蓋子壓一壓就完成尖尖的飯糰了。 我做了三個可愛的飯糰,這些飯糰每個都有美麗的臉蛋、粉紅色的小腮紅和水汪汪的大眼睛,分別是利用海苔和肉鬆完成的。我在飯糰裡放了香鬆、肉鬆和鮪魚,我覺得自己做的飯糰既美味又可口,平時沒吃那麼多的我,居然把三個飯糰都吃光光了! 米食料理是我們的主食,透過這次自己做飯糰的經驗,我學會了做飯糰的技巧,例如:飯不要加太少,否則會散掉。我覺得做飯糰很好玩,也覺得大家要好好愛惜米食,不要被外國食物取代,因為米食是我們最重要的文化。
-
快樂校園
我從幼兒園開始,就在金湖國小上課,我已經在金湖國小待將近七年,金湖國小就像我的另一個家,有著充滿酸甜苦辣的回憶,也充滿許多溫暖。 在幼兒園時,上課時都可以吃到美味的點心和中餐,還可以玩到許多好玩的玩具,這些快樂的時光沒有功課,也沒有考試,每天都可以無憂無慮的玩耍與學習,這是我在金湖國小最快樂的時光,我至今還是回味無窮。 上小學後,雖然每天都有功課和考試,但是還是有很多樂趣;我們的校園雖然小,但是有很多吸引我的地點,例如:綠油油的操場草地、莊嚴的孔子銅像、高大如山的南洋杉和器材多多的體育館等等。 金湖國小就像我的另一個家,讓我可以安心學習,快樂的成長,學校守護我,我也要守護學校。
-
水獺的夢想
水獺雖已想家,心中仍平淡無奇: 因為大自然,就是想不出來, 每一刻皆會從黑烏的空氣駕駛紅筆。 「真的可以再破壞大自然嗎?」 或許我們已自機器人這裡方便行動。 「人?」 「人真的無法救贖?」 「可是人有暗黑的另一面耶。」 地球的心聲有這樣的邏輯嗎? 我相信,「人的夢就在希望之中。」
-
二十年後的我
在太陽下努力觀察昆蟲的一舉一動讓我汗流浹背,但是一陣陣的春風讓人涼快了許多,終於我觀察的甲蟲展開雙翅,當這隻甲蟲飛起來後,竟然全部的甲蟲一起飛起來,這是多麼的美麗多麼的壯觀啊!二十年後的我是一位鼎鼎大名的昆蟲學家。 在我十歲那一年,媽媽和姐姐鼓勵我未來當個昆蟲學家,一開始我很不願意,但是當我知道昆蟲學家是觀察昆蟲的,我就開始熱血沸騰的努力學習關於昆蟲的知識。姐姐怕我忘記,所以讓我先讀一遍,然後再考我三十種各式各樣的昆蟲特性、幼蟲和成長過程。 當時我三十種昆蟲我只背得起十四種,在那時候我有想放棄的念頭,但是媽媽在旁邊鼓勵我,讓我有心繼續學習和昆蟲有關的任何事,隨著時間的流逝,我一天天的成長,如今的我已經是一位出色的昆蟲學家。 「不論你在什麼時候開始,重要的是開始之後就不要停止。」這是我的座右銘,在追求夢想的路上我一度想要放棄,因為家人的鼓勵,讓我持續追夢。隨著時光一天天的過去,我的昆蟲寫真相片也一張張的增加,但我覺得還不夠,我要超越我自己,加油!
-
失敗之後
漫漫人生,何嘗不是一齣歌舞戲碼?每一聲啼哭都像是揭開帷幕,倘若總是和諧溫暖的C大調,未免也太流俗了,所以至高無上的導演│造物主,時不時便會來一記回馬槍,要你的生活多一道牆,心底多一個膽怯。慢慢的,一些被失敗所擊垮,曾經輕狂的少年,也變得圓潤、平凡……。 回顧一幕幕曾經,失敗的例子多的是了,卻唯有一次,我至今仍記得那難堪的滋味是辣的,那質疑的眼神是酸的,那對自己失望的分秒,是痛的。 國一的寒假,我著著實實是個黃毛丫頭,因為有學作曲的技巧,獲管樂團指揮老師邀請,說是要在成果發表演奏的曲子,當下我興高采烈,絲毫沒有考慮到我沒學配器法,不知道哪個樂器和哪個樂器兜在一塊才是絕妙;也沒學過大編制,簡直是不會走路就想跑,當然,摔了個四腳朝天。 聽著管樂團練習時,我啞口無言,明明是一樣的樂句、一樣的節奏,由電腦聽,和現實,竟是如此的大相逕庭,邊聽著自己寫的音樂,邊感覺自己正在縮小,小得沒了抱負,小得沒了信心,小得放下筆墨、停止轉動,「妳什麼都不是,也不會『將』是什麼,簡而言之,妳沒有最重要的│天賦。」那段日子,我止不住回想那次練習的情景,也止不住詆毀自己的口。 但娜塔莉波曼並不這麼認為,曾以黑天鵝奪下最佳女主角的她,從來不被看好飾演芭蕾舞者的角色,更有人說她這麼做就是在侮辱、玷污藝術,她仍不停的轉著、跳著、失敗著,她的過程絲毫沒有甜蜜、沒有喘息,但最後,她上演了一場逆轉勝。娜塔莉波曼在採訪中說道:「沒有經驗從來就不該是藉口,甚至它會是最有利的籌碼,因為你有權力能走出一條沒有拘束,屬於你的味道、你的靈魂的路。」是啊,我只不過跌了一次,怎能脫口放棄呢?為什麼不珍惜我仍然擁有的大把青春,再錯幾次、再失敗幾次呢? 曾經我為失敗灰心,我看低自己,我離棄信仰,我逃避所愛,但後來我才明白,失敗之後,沒什麼值得怪罪的,沒什麼值得懊悔的,該放眼在未來,如何蛻變,才是關鍵。 我們都是雛鳥,學著飛翔,必然會有失敗之時,但不要驚慌,因為只要繼續揮舞雙翅,在無數失敗之後,成功就在烏雲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