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
換冷氣機
因為我們家冷氣機的管子一直在漏水,所以今天要拆掉原本的冷氣,準備裝新的冷氣。 今天裝冷氣的人來了,我在看書的時候一直聽到很大的聲音,原來是工人在把原本的冷氣拆下來,好專業的感覺,真是奇妙。 後來我看完書的時候,我就去看師傅怎麼裝冷氣機,一開始先把原本的冷氣機拆下來,之後,把冷氣機弄好的工具非常的多,所以我們在走路的時候容易踩到,因為東西非常小。我看新裝的冷氣,機器和出風口是分開的比較安靜。 媽媽告訴我說:「以前的冷氣有聲音,現在的沒有聲音,希望睡得更好。」今天真是有趣的一天。
-
我的夢想
我今年二年級,每天充滿歡樂的過著日子,老師告訴我們有夢最美、築夢踏實,而我真的有好多好多的夢想想要去實現! 從以前我就幻想自己擁有魔法,只要我需要,隨時都可以使用魔法變出一頭獅子,讓這隻獅子帶我在草原上奔跑。獅子是萬獸之王,騎在牠身上我感覺很威風,也希望我可以跟獅子變成好友,讓牠帶著我跑遍每一個想去的地方。 假如我真的有魔法能力,我也想要讓自己變成一隻魚,這樣就可以游入大海裡到海底的皇宮去找海龍王,還可以去拜訪海綿寶 、派大星、蟹老闆等可愛的海底生物,此時的我一定是個游泳高手,我會游到海龜旁跟牠握握手、再游到小丑魚旁和牠一起唱首歌,好快樂呀! 假如有一天我夢想成真擁有了魔法能力,我最想要施的魔法其實是讓全家人都可以幸福、平安的住在一起,直到永遠。
-
我曾那樣追尋
還記得國小升國中的那年暑假,在后湖海邊請來了一些藝人演唱歌曲,那時候請到一些我不怎麼熟悉的歌星。那年暑假,我很喜歡某位歌星,他唱歌真的好聽,是個台韓混血兒,很親民,那時候追著他上車,排隊很久只為了和他握手。那時我的手機桌面、臉書封面都是他的照片,隨時關注他的貼文,今天是不是又在工作,甚至曾經夢到他。 我們都曾追尋一樣東西,說不定是明星,又或者是夢想。追到後累了,倦了,就放棄了,我們都忘了當初那樣追尋的樂趣和熱情,我們都忘了當時為什麼愛他愛的瘋狂,追它追到受傷。為了他我們花費的時間與金錢,為了它我們花費的精力與耐力。到了最後說放棄就放棄了,說不管就不管了。當我們回頭想想,當初我們忍受得了瘋狂的自己,又忍受得了遍體鱗傷卻不喊痛的我們,現在又為什麼放棄了? 我們追尋夢想,是要付出實際的行動,而不是嘴上說說,是要真的努力,並且有不服輸的精神,積極向上的努力。追尋一樣東西,所需要的不就是堅持不懈的精神嗎?總是喊著累了,倦了,卻不知道其實有人比我們更辛苦。總是在開始前說著,我會堅持,我會努力,開始後並不是這樣,那只是一開始我們對這件事物的熱情促使著我們有著前進的動力,但是久了以後,卻厭煩了。開始有了,其實這件事情不重要的念頭,然後我們發現了新的事物,我們覺得新的事物比這件事情來的有趣,所以我們放棄了這件事情,把精力投向新的事物。 追尋,不就是一開始的熱情到後來的堅持。曾追尋,就是追尋的過去式。不管我們是現在進行式還是過去式,都體會過追尋一樣東西的樂趣,當中或許難過,或許開心,都是我們追尋的經驗。可能我們因為這件事情發現其他新的事物,可能我們因為這件事情得到啟發,從中知道許多道理。不管怎樣,我們都會因為這件事情長大,可能以後淡忘了我們追尋過什麼,但在記憶深處,是不可磨滅的事實。在成長道路上,指引我們的路。
-
「責任」一詞價值觀
思想,往往因價值觀不同而有所不合;思想,往往因他人的看法而受到改變;思想,不過是一種無形的牽引,引導著自我,探索著真實的我。 人生成長過程中,不避免會有各種壓力造成自我焦躁懊惱,不避免去面對這些令人鬱結的煩悶,其中,導致這些壓力產生的源頭,大多皆來自「責任」。天空中的雲朵在晴天時,總用那無淨的白襯托著天的藍,在陰天時,總帶給人們灰黑的徵兆,在暴雨天時,那從烏雲中落下的小水滴,總使人靜不下心,直到雨過天晴,好心情又再次提起;這樣重蹈覆轍的轉變,如同人心一般,壓力沉重的令人窒息,可是當壓力消失,一切都如平日生活般,少了沉甸甸的負擔。 「責任」是無形的,也可說是思想將責任轉化為有形,自出生以來,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每一階段扮演不同的角色,因為扮演著角色,所以有各自得負責的部分,往往因內心對此「責任」的標準過高,而導致壓力的產生。我認為在團體中扮演各樣角色是種義務,如果轉念想像成「負擔」其實也不為過,責任來自於自我吸收多少外界給予的規範,轉化成心裡頭對於自我要求的門檻;我也常將責任層層堆於我的心中,並不是刻意執著於要將事情做的完美,而是我個人的心態問題,他人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常使得我感到不安,腦中浮現出無限多令人焦慮的念頭,於是這便成了股壓迫,埋於心底,久了卻使心被束縛,只要再次感受到同樣的神情,便會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哪兒做得不稱職。 可是如果我將視野放寬放廣,一切的一切卻又是那麼的嶄新不同,以往我只將視野局限於我的本分,卻沒想過我處在一個團體中、處在一個社會中,我身旁有許多與自己思想不同的人、價值觀必也相異的人們,「責任」應該不會只壓迫於我的肩上,沉重煩悶都是自我內心的主導,也許他人的神情並無透露出何種負面的意義,只是經由我的想法所改變,造成心裡頭有無形地重負。不知身旁周遭的人內心是否有人同我一般複雜,不知我是否有不經意中流露出感人壓力的神態,不知大家對於「責任」是將其視為何種意義,是使人疲倦的?使人有前進動力的?使人摸不著頭緒的?思想全源自價值觀,價值觀源自自我的成長,對於「責任」的看法有各自意見主張,沒有所謂不在意與想太多,每個人皆有差異,提出的觀點、顯示出的行動,皆是主觀的我所引領展現,客觀的表現,則是為了迎合社會趨勢的共同觀點而改變真實的自我,這不僅使得自己沒法吐露真心,更增添自我表現迎合的「責任」,其實也就是增添個負擔。 「責任」是自我施加於身上,可以是動力,卻也能是負擔,並無規定的好壞對錯,只要能使自我成長的,皆能夠邁出人生一步,時間促使我們成長,責任促使我們更加肯定、認定自我;如同路邊的花兒,歷經颳風下雨才能綻放鮮豔的色彩,不斷地面對阻礙,不停地成長,終歸有天能看見成長帶來的繽紛。
-
這一年來
隨著時序流轉,時光如黑夜中璀璨流星轉瞬即逝,須臾,又到了接近結束之時,不禁細細回想一年來的點點滴滴……。 今年夏天,鳳凰花朵朵綻放,開成一片片豔麗的紅;今年,是屬於我們的畢業季,時間似乎被按了快轉鍵,轉眼間,告別小學六年的旅程,踏上了人生的下一階段。 今年九月,窗外枝頭上的鳥兒高聲歌唱,樹葉翠綠,開得正茂盛;我望著鏡中穿著制服、稚氣未脫的臉龐,心理的雀躍不言而喻:我是國中生了!從最初的陌生膽怯,經過一次次摸索,逐漸熟悉適應;我也曾追逐斑斕展翅的蝴蝶,編織一個個綺麗的夢,在挫敗的壓力下逐漸退縮,困躓其中,最終突破困境,再次昂首闊步,向前邁開步伐。 這一年,是我生命中其中一個轉捩點,在這秋高氣爽的時節,望著搖曳起舞的枝葉,我想以「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來期勉自己:不被挫折打敗,面對生活挑戰,御風而上!
-
「無家可歸的中學生」讀後心得
作者:田村裕 出版社:大賣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7年2月5日 心得: 家,就像渺茫的大海裡那座光芒四射的燈塔,指引我們方向;家,就像在大風大雨中那一把遮風避雨的保護傘。家,是我們最溫暖,最堅強的後盾,總是對我們張開那無私溫柔的雙手,將我們擁入懷中,家,是無比的珍貴,無比的重要,但,有沒有想過,可能一夕之間變成無家可歸的小孩?現在就聽我與你分享一段真實故事。 故事中的主角│小裕,原是個無憂無慮的中學生,但某一天下午,她回家時發現他的家被查封了,等了一會兒,爸爸回來了,爸爸的口中說出了已經沒有家的遺憾,小裕他們三兄弟只好分別住在不同的地方,而生性好強的他,婉拒了和哥哥一起生活,自己住在離家不遠的公園內,度過了神奇的中學生活。 他靠著僅剩的零用錢,撐了一兩個星期,後來他甚至以吃雜草,吃餵鴿子的飼料為食物。他不能好好的洗澡,不能清洗充滿髒污的衣服,每天帶著空便當盒上學,晚餐他吃紙箱當菠蘿麵包,喝自來水當可樂,住在大便形狀的溜滑梯當家,這樣無法令人置信的生活了三年。所幸後來被同學的媽媽收留,並照顧他們三兄弟,小裕才又體會到了,好久不見,那溫暖無比的「家」的氛圍;他將悲憤化為力量,苦讀書籍,終於考上了理想的大學。 看完了故事,我深刻的感覺到了家的幸福,我身為中學生,看了特別有感觸,我有深愛我的家人,溫暖的家,而他和我一樣的年紀時,卻承受了沒有家的保護、沒有家的依靠,小小的內心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卻又無能為力。家,真的是我們一輩子的避風港,讓我這隻小船可以安穩的停泊,平穩的出航。 無家可歸的中學生這本書,除了敘說作者的真實生活,裡頭蘊含了珍貴的啟示,我發現了,我擁有幸福,有珍貴的家人,溫暖的家,對我來說,世上最美味的食物不是甚麼珍饈佳餚,而是和家人一起共進的那份餐點,世上最美的樂音,不是經典的名曲,而是從我們家裡傳出的朗朗笑聲,世上最美好的時刻,莫過於和家人相處在一塊的時刻了。
-
悠遊森林
終於到了植樹節的時候,老師帶我們去種樹,我非常的興奮、非常的快樂以及期待,希望趕快到那裡去種樹。 到了那裡,我迫不及待的想要種樹,活動之前,我們先去看別人的繪畫作品,我覺得這些得名的作品,都非常的有創意,而且還畫得非常漂亮,一會兒,先頒獎有得名的人,之後再聽嘉賓致詞,一會兒,就開始種樹了,我們先分組因為還有別班的學生,我們就開始拿鏟子埋樹根,大家在炎熱的太陽底下,那麼的用心去種樹,我們種的樹是「辛苦樹」,林務所的工人說:「結婚的人比較少種這種樹,因為會帶來辛苦……等等。」 我們大家互相幫忙種樹,我們這組種好的時候,還幫助低年級學生,我希望我們種的樹,能快快長大,也希望樹長的又高大又強壯,希望明年可以看到我們種下的那些樹長得健健康康的。 參加這個活動,可以讓我們知道砍伐樹木的壞處很多。大家都知道樹木可以循環二氧化碳,如果大量砍伐樹木,樹木的數量就會急劇減少,我們呼出的二氧化碳無法得到循環。 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保護樹林、保護樹木,讓這裡的生活添一分綠色!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來積極植樹,我們的城市將更加美麗!我們要謝謝老師帶我們去種樹,希望我們這一組種的辛苦樹能長得健健康康的,而且也要長得又高大又強壯。
-
到后湖看坑道
你猜猜看,我去年去過哪個坑道,答案是:后湖坑道。 我們先到坑道門口,門口竟然被一道鐵門給擋住,所以我們把鐵門搬走。然後我們走進坑道裡,坑道長長的,就像一條長長的蛇,它的身體很長很長,長到看不到盡頭。 沿著路,我們來到了碉堡,我在碉堡裡看見一袋袋的糧食,那些糧食竟然有一股濕濕、臭臭的味道。最後,我們又回到了坑道門口,我們把鐵門搬回坑道的入口,讓它回復原本的樣子。 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是,我們在坑道裡走的時候,我看到一條岔路,我心想:「要是我們往左邊是錯的呢?」然後老師肯定的說:「是在左邊。」我覺得這條岔路像人生的道路一樣,有左有右,有知道的人幫忙,能讓我們更快到達目的地。 后湖的坑道,真是我心目中最長的地方,它讓我走得很累,有一種永無止境的感覺。
-
如果警察都放假了
如果有一天警察都放假了,我們的社區都會變得很混亂。為什麼呢?就讓我一一說出來吧! 如果警察都放假了,就沒人保障我們的安全,例如紅綠燈壞了,就沒有交通警察來指揮交通,然後就有可能會發生車禍;如果有人去殺人,就沒有警察把壞人抓起來關;如果沒有警察,小孩子迷路了就沒有人帶他們回家。 原來在警察都放假時會造成我們這麼多的不方便,像是新聞上播出壞人殺死小孩子,也是靠警察很快的把他抓起來關,警察是我們很可靠的英雄,我們要尊敬警察,也不要讓警察太過辛苦而死掉,該放假就放假,但不要全部警察都放假,我們才能享有安寧的生活。
-
阿里山之旅
假日一大早,凌晨四點二十分時,我聽到爸爸叫我們早起走路到祝山看日出,我、哥哥、爸爸和媽媽準備了水、照相機和手機,就出發了。 一路上,只有那麼一點點亮光,看起來很恐怖,我就問爸爸說:「我們是不是走錯路了?怎麼那麼黑。」爸爸說:「因為現在才凌晨四點半啊!」後來我們走了十五分鐘左右,才到達看日出的地方。 到了目的地後,一陣香味撲鼻而來,原來是茶樹的清香,不僅如此,我還聞到森林裡芬多精的香氣,阿里出穿著「天然牌」的衣服、手套和圍巾,處處都是竹子、紅檜、樹木,讓人感到神清氣爽,早起的睡意也都一掃而空,很快就能打起精神迎接期待已久的「日出」。 我們等了好久,突然有一個火熱的火球跳了出來,一下子大地就被火球給照亮了,整個大地慢慢甦醒過來。我看了看眼前的雲海,有的像一台台的車子;有的像可愛的小狗;有的像一階階的樓梯,放眼望去,遠處的群山就像高高低低的樓房,真是有趣。 阿里山的日出千變萬化,阿里山的美景令我大開眼界,這一趟旅程真是讓我永生難忘。
-
班級風雲榜
大家好,我讀中正403班,我們班有26個人,班上男生有13人,女生也有13人,我是14號,是男生年紀最大的,我很會投球,也很喜歡跑步。 我來介紹班上的風雲人物,王柏儒很會打樂樂棒球,扯鈴也很強;徐聖佑跑步很快,但楊皓跑步更快;許績勇扯鈴很厲害、籃球也很棒,另外,我們班也有很多人喜歡參加廟會活動,例如:徐聖佑、王柏儒、許績勇……等。 我覺得我們班是一個很勇敢的班級,也是很令人安心的班級,我很感動的是我們班樂樂棒球比賽得到第二名,更感動的是健康操代表中正國小到別的國小比賽,獲得特優,我覺得這個班級帶給我很多的快樂。
-
金門文史生態的認識
一大清早,我抱著愉快的心來到學校,我們搭著校車,到達金城國中,一開始我先簽到,然後拿著學習手冊,就走入視聽教室。 上課了,老師先說上課的規則,正式上課時希望學員能專心聽課不滑手機。他今天要上的主題是有關金門的歷史和人文,老師詳細的解說讓我們了解,本來我覺得這個課程應該很簡單,沒想到比我想像中的難,例如:魁星樓,沒想到一個那麼小的地方,還藏著一篇偉大的功名史呢! 一轉眼,炎熱的下午已經到了,我很期待下午的活動,我們分成兩組,從不同的地方出發,我們先到魁星樓,魁星樓和一般建設方式不一樣,它是一座二層三簷的方式去建造,也就是正六角形,魁星樓的窗戶和一般的不太一樣,它是八角竹節窗,柱子也不一樣,建材上為花崗石、下為木頭,共有十二根,它是第三級古蹟。邱良功母貞節牌坊是嘉慶十七年建造的,今列為國家第一級古蹟,「四柱三間式」的石造牌仿,採泉州白石,青草石,仿木造結構,插榫疊砌而成,配色優美,氣勢宏偉,號稱「台閩第一坊」。再來去總兵署,它建造的方式是,疊斗式屋架:簡潔樸實、不尚雕飾、屋頂均是給人落落大方的感覺。 第二天,我還是搭著校車,來到金城國中,我們先簽到,然後拿一本新的手冊,我很好奇,馬上就問:「今天上的課程是不是和昨天不太一樣,今天要上的課程是不是有關生態?」她說:「有可能吧!」沒錯今天要上的課程就是有關生態環境的,主題是「再回浯江溪」。 莊西進老師,告訴我們浯江溪的地理位置,為什麼要告訴我們?因浯江溪位於金門西半島,原為金門最長的河川,昔年全長有7.5公里。浯江溪口海岸溼地的生物多樣性,浯江溪和溪口溼地的動、植物可確定五種;貝類至少十科十五種,蟹類有九種以上;魚類三種,哺乳類只有歐亞水獺一種。鳥類是最豐富的,金門境內有五十科一百七十二種。 下午了,又分成兩組,從不同的地方出發,我們走到一條步道,解說員很用心的解說,他還告訴我們紅樹林,為什麼叫它紅樹林,因為它的樹枝折斷,裡面的汁液是紅的,所以才叫紅樹林。 經過了這兩天的活動,讓我更了解金門的歷史和生態,我們也拍了很多照片,要把這些照片做成網頁,我想一定很精彩,希望下次還能參加類似的活動,學習更多的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