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
一起做教師節手作
假日媽媽抱了一盤乾燥花精油手作,課程開始,老師先自我介紹,解說上課的注意事項,我跟媽媽滿心期待聆聽著。 首先我和媽媽領取玻璃瓶,接著依順序領取精油,我選擇我最愛的生命之泉味道,媽媽選擇玫瑰精油味道,然後慢慢將精油滴入三滴至水杯中,再倒入玻璃中。最後就是將熱騰騰的蠟油裝進罐子裡,等待蠟油快乾的時候,選擇自己喜歡的乾燥花朵,輕輕的裝飾上去。我擺放許多小花朵看起來真美麗,做好了手作,大家一起合照。 這次很開心能與家人參加那麼好玩的手作。期待下次又有這樣的活動課程,也可以將手作送給辛苦的老師,祝福老師教師節快樂。
-
海邊玩
今天天氣很好,爸爸、媽媽跟阿姨帶我、弟弟和表弟到海邊玩,我們拿著挖沙工具和桶子出發去成功海邊。 一到海邊,我們很開心的跑下去沙灘準備開始挖沙,我在挖洞、弟弟和爸爸在找貝殼,表弟跟著阿姨一起在踩海水,媽媽在旁幫我們拍照,過一下子,桶子就滿了,裡面有花蛤、小螃蟹、寄居蟹及小魚。太陽漸漸下山了,我們把抓來的螃蟹跟魚都放回海裡,讓牠們回家,我們也收拾工具準備回家了。 今天真是開心的一天,下次還要到海邊玩。
-
我們這一班
我們班上有26個人,每一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特色。 我的老師像隻猴子,每天都匆匆忙忙跑來跑去,好似有用不完的精力一樣。我的同學李昂展,他像隻大象一樣,因為他胖嘟嘟的,非常可愛。還有一位同學叫劉彤彤,他長得非常高,像一隻長頸鹿一樣。還有我的好朋友蔡昀橦,他很會跳繩,像隻袋鼠一樣呢。 我們班每天都很快樂,在老師的帶領下,每天都充滿歡笑聲。
-
校外教學日
今天是期待已久的校外教學日,大家一早迫不及待想趕快出發。出發前,老師向大家說明注意事項,接著坐上遊覽車往第一站出發。 第一站來到英坑資源回收場,有叔叔伯伯向我們介紹垃圾該如何分類,更特別的是鎮長阿伯還展示保麗龍回收後可以做得比鐵球還堅硬,真是太神奇了! 接著我們到了瓊林民防坑道,領隊阿姨告訴我們坑道的用途,也實際走了一趟坑道,裡面有點暗,好刺激呀! 最後,來到今天的終點站--中山林。教練叔叔向我們詳細說明騎自行車要注意的安全須知。接著,我還玩了我最愛的溜滑梯呢!中午吃了海苔飯捲,感覺就像在野餐一樣,大家一起享用,感覺更加美味!來到乳山遊客中心,看到很多植物的介紹,讓我大開眼界。 今天真是令人開心的一天,我已經開始期待下次的校外教學日了。
-
許願
溫室裡, 小豆苗努力的伸展枝葉, 希望自己快快長高。 泥土裡, 蚯蚓奮力的鑽進鑽出, 希望為自己建造舒適的家。 機場裡, 巨大的飛機起飛降落, 希望把旅客帶往世界各地。 工廠裡, 媽媽努力的工作, 希望給家人一個溫飽的家。 寺廟裡, 我雙手合十,低頭祈禱, 希望成績愈來愈進步。
-
去廈門
我和媽媽一起搭「新東方」船班去廈門看爺爺。中午奶奶準備海鮮大餐,我吃得好滿足啊!到了晚上,姑姑帶我去吃義大利麵、披薩。這間餐廳在輪渡,很漂亮,食物也好吃。第二天,爸爸帶我們去中華城,我買到了角落小夥伴的樂高,好開心。晚上全家一起吃飯,吃完飯我和哥哥玩角落小夥伴和一起聊天,聊到快十點我都還不累。最後,還是上床睡覺了。
-
一起去海邊
今天住在台灣的外婆搭飛機來金門找我們,爸爸看到天氣好晴朗,決定開車帶我們一起去海邊玩,我們帶了許多玩沙的用具過去,心裡好期待! 一到海邊,首先我跟妹妹先在沙灘上堆沙堡,接著還去挖貝殼,再去抓螃蟹,最後,我們裝滿了一大桶的貝殼,才心滿意足的回家! 海邊好好玩,我們全身都玩得都溼答答的,下次,外婆要來金門時,我還要帶外婆來海邊玩。
-
春天的顏色
小貓咪跳出箱子, 一眼就看到黃色的毛球。 他開心的說: 「我看見了,春天是黃色的。」 小蚯蚓鑽出土壤, 一眼就看到翠綠色的小草。 他興奮的說: 「我看見了,春天是翠綠色的。」 小狗狗跑出狗窩, 一眼就看到蔚藍的天空。 他開心的說: 「我看見了,春天是藍色的。」 小喜鵲從遙遠的地方飛來, 發現到處都是五顏六色的景色。 他笑咪咪的說: 「我看見了,春天的顏色像彩虹。」
-
疫情下的學習與生活
自從二○二○年薪冠疫情的到來,原本生活中的一切都變了,外出要戴口罩、許多人失業,而我們卻要上十分無聊的線上課。因為我確診過,我知道確診是多麼痛苦與辛酸,以下就是我在疫情下的學習與生活……。 疫情下,我的生活十分無聊,每天不是線上上課,就是寫作業,我在家中都憋壞了,但我每隔五~六天就可以出門一次,那是我最開心的時候,每一次出門都去散散步,我心想:「如果可以讓疫情快點過去就好」。在學習方面,我覺得線上上課和沒上課是一樣的,因為很多人一定都一邊看手機、一邊上課吧!一心多用,導致學習成效不彰,當老師點名到你的時候,就說:「老師我剛剛斷網了」,老師一時不察可能就放過你了;在娛樂方面,對我來說是疫情帶來的最大好處,因為上課時間變少,娛樂時間就增多了,而且我們省略了通勤時間,就可以和家人一起玩多人遊戲機、桌遊,也可以聊聊天、做做點心,這樣和家人的感情又加深了許多。 雖然疫情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不適,但我們還是學到了許多的生活常識,例如:因為疫情不能出去吃飯,大家就陸陸續續開始學做飯;也因為疫情不能出門,我們和家人的感情又加深了……;疫情下帶來許多我們未曾料想到的美好事物,但也有附帶非常多悲傷情境,例如:因為疫情的到來,很多人開始失業,缺少了收入,生活就變得十分艱困;也因為疫情不可出門,很多小孩都在家裡玩手機,導致近視度數加深……。因為疫情,給我們的學習與生活帶來了正反兩方面的影響,正面要持續精進,反面造成很大的不方便,所以我們要努力提高免疫力,快快戰勝疫情。
-
忙
有些人嫌棄繁忙的疲憊,實則卻是悠閒的假裝忙碌,事物交雜,行程密布的今日,你是忙著裝忙,還是爭分奪秒的忙忙碌碌?忙中有失,亦或忙中有序?忙,心和亡,因此即是心情絕望,心態瓦解,心跳陣亡一般的被生活壓得窒息。 你不停的為生活奔波,臉上的水珠不知是因為忙碌而留下的汗珠,或是因為疲累而低落的淚水,在沒有號誌燈的高速公路上,請別因失神錯過了通往目的地的道路,請別因匆忙遺落了重要事項,為了用最飛快的速度抵達,有人在忙碌的著急駕駛中迷失了方向,究竟為何啟航?究竟該何去何從?忘記了初衷、忘記了目的,費勁心力卻換得迷惘,原地留下徬徨,還有徒勞無功的失意,不停的忙著,最終,在終點處只剩下憔悴的軀殼……。 帶著你的條理有序,謹小慎微,游刃有餘,即使是駛在繁忙的道路,看清目的而不疾不徐,銘記在心而穩重順暢,朝著那個方向駛去,心中不忘起點,緊緊盯著目的地,你知道為何啟航,那是你的初衷;你知道何去何從,那是你的目的,哪怕時間催促著你,哪怕道路壅塞難行,不必感到慌忙,不必感到著急,那只會讓你白忙一場,你可以怡然自得的忙,你可以善始善終的忙,安排好路徑,規劃好時間,人來人往、各自忙碌的生活、忙碌的喘氣,你選擇不做一隻盲目的無頭蒼蠅,專注目標的忙著。 你不停邁向目的,縱使汗水累積成河,忙碌也不曾在任何一刻停頓下來,縱使雙腳麻痺無感,忙碌也依舊持續,我曾多次聽聞那樣的消息,什麼積勞成疾、什麼心力交瘁,一切挑起重擔的勇氣、一切扛下責任的付出,終在忙碌之中應聲倒下,或許真正沉重的並不是身軀,而是被壓力所折磨的思緒,你倒在偉大的目的面前,在最後一步,被忙碌給的壓力無情絆倒,無奈的哭聲,在寂靜的道路上,被其他忙碌的喇叭聲一一蓋去,漸漸的消失。 不耽誤任何一分一秒的忙著,雖然有著效率,但在毫無停歇的一遍又一遍之下,總有一天,那輛曾經萬能的汽車,也會有報廢的一天,輪胎會磨平,方向盤會飄移,像是你的意志和熱情,那樣的逐漸消磨殆盡,有時候,或許你會想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務,可是,積累的疲勞會在一瞬間將你的努力前功盡棄,所以,該好好休息時,就停下吧,在某個停車場裡睡個午覺,在某個加油站裡加滿油箱,好為了下趟啟航的順利堅持。 忙,也別忘了初衷,也別迷失了自我;忙,也別漏了休息,也別漏了喘氣,眼神堅定的,駕駛在夢想的道路上,精力飽滿的,通往你的目標。
-
謝謝你們-- 向消防人員致敬
我們現在能有安穩便利的日常,都離不開許多人在平常堅守崗位,認真工作。 我想向消防人員們致敬,在我的心目中,消防人員是一個風險高的工作,不但要具備能上山下海的能力,也需有超乎常人的愛心與勇氣。 記得我曾經在電視看過一則新聞,內容主要是有房子意外著火了,家中有許多小孩,消防人員一到,就以最快的速度將他們救出,並且無人傷亡,可見消防人員們平時一定做了很多的訓練,才能有很快速的反應和靈活的身手。 我還曾經看過一集綜藝節目,正是關於去參觀和體驗消防人員的日常,我看完後也覺得超級佩服,他們要在警報一響起,以最快的速度將超級重的衣服穿上,並且有條理地分配每人的任務。 有一幕相機近拍到他們的手,他們的手不是破皮就是長滿了水泡,不過他們似乎也早就習慣了,有的人還樂觀的說,這是努力的勳章。 我覺得消防人員們真的很值得我向他們致敬,要有多大的勇氣可以在一看到火災馬上就跑進火場?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在第一時間有條理到完成自己的任務!謝謝你們的默默付出,成就了我們更安全的生活。
-
值得學習的動物
腳踏實地工作,就算身上拉著重物,還是一步一步地向前邁進,可以被稱作為勤檢又刻苦的最佳榜樣,他就是---牛。 在古代的時候,牛就一直被拿來當作勞力使用,對於耕田、拉車牠都樣樣精通。身為人,我覺得多多少少都會有偷懶舉動,比如:「今天天氣不好,那就不用出去買早餐了」、「今天的功課好多,那就不用寫,明天去學校找別人抄就好啦」之類的。但如果我們反過來看,牛牠只是一種動物,卻能擁有比一般人還要堅韌不拔的毅力,以及做事的決心,牠的努力,值得我學習。 有一個成語叫做「舐犢情深」,而其中的「犢」指的便是小牛,這其中的典故是說老牛常常拿舌頭去舔小牛,代表父母對子女的慈愛。動物間的相濡以沫也值得我們學習,對動物而言,沒有所謂的利益衝突,對待同類只有信任與關愛,比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要更加的真誠,沒有所謂的人情世故,只有坦誠相見。 眾所周知,牛是一隻吃草的動物,對於吃草這件事情有獨鍾,決不會三心二意,一生只吃一樣食物,做事也是一樣的道理,這也是牛值得我們好好深思學習的地方。 現今就算可以看到牛的機會已經越來越少,田地也漸漸消失,但老一輩的人常常會跟我們說著當時耕田時的場景,還跟我們說不可以吃牛肉,因為牠曾是我們的好夥伴,使我可以對這位好幫手有更多的認識,我也應該跟隨牠的腳步,在牠走過的路上,寫出自己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