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
瓊林新體驗
這次寒假特別有趣,因為我跟二姊、弟弟要去瓊林阿公阿嬤家住三天,這對我們來說是個相當新奇的體驗。一大早,爸爸就幫我們準備了行李,並到街上幫我們買了好多食物,我們就出發到瓊林體驗鄉村生活了。 到了那裡,我跟弟弟並沒有馬上打開電視來看,我們先出門繞一下瓊林村,這裡到處是古色古香的建築,只是巷子好多,差一點就迷路了,我們還走了有名的瓊林坑道,看到好多尊風獅爺,心中讚嘆前人的智慧,也感謝維護人員的辛勞,我們才能自在的觀賞其中。走累了我們就回家休息,雖然過了沒有電腦的日子,但是我們還是玩的很開心,阿公阿嬤對我們很好,我們有一餐還吃了泡麵,阿公不喜歡吃泡的,他就用煮的,還加了芥菜,因為他把辣椒包全加下去,所以一直喊辣。 每當中午時刻,就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因為我們會到二樓的房間,玩傳接球跟撲克牌,之後我們就睡午覺,起床後看個電視,就到門口聽「三姑姑、六婆婆」聊天說笑,真是好玩。 三天很快就到了,我們要回家的,雖然覺得這三天住瓊林很有趣,但是金窩、銀窩,還不如家裡那個窩溫暖了,縱然心中有些不捨,但想到以後還可以來做體驗,又開心了起來!
-
我最難忘的一首歌
一個晴朗的午後,透過收音機廣播頻道,我聽到了一首我最難忘的歌曲,那首歌雖然平淡歌詞內容卻能振奮我的心,把我那小小的新芽灌滿了音符,它牢牢的抓住我,用那美妙的聲音述說,告訴我一個故事,一個震撼人心的故事,透過歌詞,這首歌表達了它的心聲,柔情中帶有哀傷,哀傷中帶有希望,彷彿把我拉進音樂的世界,連綿不絕的悸動是條條銀絲的弦,不定時勾盪著我的心扉,那首令我最難忘的歌就是「江南」。 為什麼最難忘這首歌?或許是因為它在我最無助的時候,唱出了我的想法,它其實是個垃圾桶,把我的不安、煩惱,拉了出來,然後丟掉,我的心懸著滴滴歌曲的淚,它的悲傷溢滿了旋律,我是迷失在節奏裡的孩子,它獻上它最大的溫柔,它撫著我的內心深處,我便在樂曲的哭泣中尋找安慰,在歌曲的回憶中尋找笑臉。 這首歌等同於我的故事,我的人生,它在我最需要的時刻出現,給了我力量,字裡行間的感動難以說出口,每句深情的歌詞是我的感受,大聲一同歌唱,把我的憂愁丟棄,大聲吶喊,把我的感傷撕碎拋去,我的心情,有人懂,對我而言,這是最大的支持與鼓勵,於是「江南」,是我最難忘的一首歌。
-
衣服的一生
我是一件衣服,天生命苦,當我還是一塊布時,我很開心,但是當我被裁成一件衣服時我心情卻很痛苦。 當初我被裁縫師挑選帶走時,我猜想,他想做甚麼,然後我突然覺得明白了一切,原來我即將被做成一件衣服。之後我被帶到服飾店,大家把我扯來扯去試穿來試穿去,我快痛死了,最後我被現在的主人帶走了,我被帶到一個暗無天日的地方,那就是衣櫥。 後來我天天被小主人穿出去炫耀,可他從不珍惜我,他每一天都把我弄得全身泥巴才回家,還好我最好的朋友每次都努力將我洗乾淨,那就是洗衣機,不過他有一點暴力,每一次我都被他弄得很累,在洗衣機裡天旋地轉的感覺真的很暈。 後來我的小主人長大了,穿不下我,我就被打包起來,丟到倉庫裡,過了幾年,我被當成抹布利用,等到髒到不行就扔到垃圾場丟棄,結束了我悲慘的一生。
-
送愛到斯里蘭卡
今天我們學校來了一位外國老師TJ,他是在非洲幫助貧窮的美國人,他跟我們學校的小朋友分享在非洲發生的事,也跟我們介紹非洲當地的自然環境及傳統服裝,還介紹他在非洲從事飛行運補醫療設施及載送醫療人員的工作內容,讓我覺得TJ十分有善心。 在分享過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非洲那裡的小醫院十分簡陋,只用幾枝竹子建造,而且沒有屋頂,還有非常多的病人在給醫生診斷,TJ還告訴我們非洲的女孩子非常喜愛珠寶類的裝飾品,即使只是塑膠製的假珠寶,她們都不以為意,所以有珠寶的人家都會佩戴。 除此之外TJ還介紹非洲人穿的傳統服裝,以及當地屋子建造方式,還有當地的學制是小學六年級,再來便是高中四年,之後較有能力的人繼續就讀大學,朝向更高學府努力,這些都是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 此外,我覺得非洲人在生活上十分不方便,不僅醫療不足,連糧食部分都十分短缺,天氣也十分酷熱乾燥,而且大部分的人都非常貧窮,讓我格外珍惜自己現有的生活,是多麼富足幸福,提醒自己要惜福。 所以,我們學校也發起一個活動,叫做一支原子筆的愛與關懷,這個活動是要幫助斯里蘭卡的兒童,所以我就捐了一支原子筆要給斯里蘭卡的兒童,讓斯里蘭卡的兒童有原子筆可寫,另外,針對非洲孩童的部分,我要時時警惕自己,珍惜讀書的機會,而且不隨意浪費糧食,做個認真惜福的孩子。
-
開瑄我的愛
時光荏苒,我現在已經六年級了, 從以前到現在,開瑄的校園有了很大的改變。 在舊校舍,我常和同學在中庭玩遊戲,在大榕樹的圍欄上排成兩排面對面,玩剪刀石頭布,贏了就繼續,輸了就到後面再排一次;或者,可以玩「鬼抓人」,在中庭東跑西跑,跑得汗流浹背,再享受一下微風,真是舒服。而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三年級的接力比賽。雖然對手的四年級看起來都是高手很厲害,但我們還是盡全力和他們「拚」了,最後終於得到勝利!這些回憶都是舊校舍「專屬」的,是新校舍無法取代的。 本來在校園中每一個角落,都可以是我們玩樂的地方。但是,在暑假期間舊校舍被怪手拆掉了。校舍就像是一塊超級大的蛋糕,被那一些「恐龍」一口一口的「吃掉」了,也因為正在建設新的校舍,所以我們活動的範圍變小了。雖然非常可惜,但也因為要建新的校舍,因此我們都非常期待,究竟新的校舍到底會是什麼樣子呢? 就在我四年級時,新的校舍終於完成了。我們就像學校中的「搬家公司」以非常快的速度把桌椅搬到它的新家。一進到新的教室,看到圖書角、電子白板……,我的下巴差點因驚喜而掉下來了。而且,我還記得全校的同學都跑到中庭,大叫:『謝謝盧主任』。原來,在那時候盧主任就要退休了。到現在我都還記得當時他在上課時說的故事、畫出來的畫,至今一直印在我的腦海呢!謝謝您幫我們規劃這麼棒的新家。 我在學校中過得非常快樂,也參加了很多學校裡有趣的活動,增加了許多的課外才藝,讓我在新家的回憶越來越豐富,我會好好愛惜它,因為它是我的家。
-
包水餃搓湯圓
在學校母語日這一天,全校一起包水餃、搓湯圓! 那天下午,一聽到老師說:「各位同學,今天下午我們要包水餃和搓湯圓,請迅速到走廊上排隊,帶到活動中心……。」當大家聽到這段廣播之後,都開心得跳了起來! 到了活動中心,裡面有好多食材,有肉、麵糰等等,非常多,但那天小鍾老師帶選手去縣運會比賽,那天只有我們包水餃,所以我們包的水餃內餡不平均,一會兒多、一會兒少,郭老師看到我們這樣亂包,決定親自來幫我們包水餃。 之後,我們包出了奇形怪狀的水餃,也搓出了大大小小的湯圓,擺在桌上,感覺真有趣! 搓完湯圓、包完水餃後,廚房阿姨端出了一大鍋紅豆湯圓,雖然我真的很討厭吃紅豆,但因為這些都是大家辛苦搓出來的,我們一定要吃完!雖然最後現身的是我不喜歡的紅豆湯,但我還是覺得這次的包水餃、搓湯圓的活動很棒,有趣又好玩!
-
我的好朋友
去年七月二十五早上九點,媽媽帶我去參加『佛學營』學習生活禮儀、控制情緒,讓自己更好一點,早上十點的時候我們就做第一次的早課了,讓我感覺很新鮮。 早上五點起床做早課到七點,七點半的時候就是吃早餐,因為那裡吃素,所以不吃肉只能吃菜和飯,吃飯的時間只有十分鐘,吃完飯還要自己洗碗,洗碗的時間也只有十分鐘,洗完了後念地藏經,過程中只要有人不專心就得拜佛。中午用餐只有三十分鐘,吃完就要趕快睡午覺,睡午覺只有一個小時,在午休時也不能講話,一旦講話就得拜一千遍佛號。下午第一節課是才藝課,師父們會教我們做勞作,做完東西就是吃甜點,共有十二天要在那裡生活作息,最後一天會發禮物給我們,還會唱歌跳舞。 這些都是我去第一次參加佛學營做得生活記錄表,我平常生活作息除了上課期間較正常外,假日我都不正常,因為這次的佛學營,讓我有煥然一新的感覺,我覺得我學會如何調整我的情緒,希望下次暑假可以再去參加佛學營,讓自己可以體驗到更多學校沒有教的事情!
-
寒假記趣
寒冷的冬天腳步近了,好不容易期待的寒假也來臨了。 剛放寒假時住在臺中的小阿姨一家人返回金門渡假,最高興的莫過於阿公了,特地在復國墩海產店席開兩桌,來個家庭大聚餐。舅舅、舅媽、表哥、表姐;我們一家人和阿姨等一大家族聚在一起,邊吃邊聊,大人們喝著甘醇可口的金門高粱,大家像是久未見面似的有說不完的話題,快樂極了。 媽媽也開車充當導遊載阿姨他們一家人及我們兄弟三人到處遊玩。到獅山炮陣地、民俗文化村、文化園區、古寧頭戰史館,還有回媽媽的娘家參觀楊清廉記念館等……我們邊參觀邊吃地方小吃玩得不亦樂乎。 阿姨每次回來,外公家都很熱鬧,而且是有得吃又有得拿,我想阿姨要是能常回來,那我會更快活。 另外寒假期間我也參加了英語學習營,第一天報到時,好像又回到從前剛上一年級的新生一樣,既期待又緊張的到處東張西望。老師們都很和藹可親的先自我介紹一番才開始上課,上課內容有英文帶動唱以及語詞的用法和應用英語做遊戲。 在這段期間我交到許多新同學,也學到了很多英語用法,和同學相處得很融洽。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一轉眼兩星期的課程就結束了,希望暑假也有這類的活動,讓我能過一個既充實又有意義的假期。
-
雨
大地因為有雨水的滋潤,而產生令人讚嘆的美。你喜歡雨嗎?帶著詩意的雨滴在灰暗的天空輕聲呢喃,我喜歡在雨中,踩著那一個個小水坑,也喜歡在雨中聆聽大自然的交響曲,更喜歡肌膚遇到雨滴時那沁涼感,而你呢? 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雨滴,總帶給人們不同的感覺。春天,那春雨總使大地萬物甦醒,使花兒再次綻放,使蜜蜂繼續工作,使鳥兒繼續投抱天空;夏天,雨點為大地澆熄炙熱的火焰,為那熱人的暑氣降溫;秋天,偶爾的小雨滴在枯黃的葉子上,就像一把鑰匙,提醒大地萬物冬天的到來;冬天,讓人直打哆嗦的天氣,雨滴就彷彿是一根根細針,刺著人們的肌膚。 綿綿細雨讓人感到舒適,狂風暴雨讓人感到害怕驚恐。雨總是變化多端,白天與黑夜一下雨,就為天空蒙上面紗,街上的行人竄來竄去,各個忙著躲雨。有人喜歡雨的綿綿細語,有人討厭雨的瘋狂咆嘯,雨滋潤大地,雨何其珍貴。我喜歡雨,你喜歡嗎?
-
我的蒐集品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愛的事物,依每個人的出生環境與成長背景而發展出屬於每個人不同的嗜好。有了其獨特嗜好後,進而開始蒐集與其嗜好類型想符合的一切事物。有些人喜愛繪畫,那他的家中或許有許多關於繪畫的書籍、作品;有些人喜愛運動,那他應該有蒐集一些關於體育和在各項目運動員的資料;有人喜愛音樂,那當你拜訪他家,應該會看見成牆的音樂CD,整齊的排放在一起。所以說嗜好不但引發你對其相同類別的事物的慾望,甚至也有可能帶領你的人生前往另一片新地。 吾平時不愛大魚大肉,只愛清茶粗飯;不愛出門串串門子,老愛呆在家裡過著清閒的生活;不愛聽現今年輕人的電子音樂、搖滾歌曲,只鍾情於古典音樂、中國蕭笛樂曲。母親常笑我:「非古人者,貌似古人;非老者,狀似老者;非東坡者,活似東坡者也非我兒莫屬。」母親天天提醒我並非古人別杵在家不出去,但我就愛,我不想多管其他事物,只想當母親的好女兒便罷。 古人的「琴棋書畫」我並不全然精通,獨愛琴。除了音樂,吾亦愛看目前定居於美國之作家劉墉的書。音樂,是我此生所愛,不因為何,只為它開啟了我多采多姿的人生。在我高興時,伴隨著我、帶領著我和我一起散播喜的音樂;在我悲傷時,在旁守著我、讓我安心,用憂傷的音樂向旁人訴說;在我憤怒時,陪伴著我、靜靜等我發完怒;在我快樂的時候,領著我為大家帶來喜悅的樂聲。它總是不分時間的陪我度過每個人生的低潮,是灰心的我再度燃起了希望和對事物的熱情。處處讓著我、為我著想。蒐集的是情。 劉墉,是我這書蟲最愛的作者。每回讀書讀累了、倦了,便翻起他的書。我喜愛他的文風,我喜愛他的用詞。我喜愛他的簡單字詞,也愛他使用的優美詞曲。每當看著他的書,我一定會細細的咀嚼他字裡行間一點一滴的智慧,品嚐做人處世應有的道理及職場上的規範。桌上一本本,皆是他的書。《點滴在心的處世藝術》、《點一盞心燈》、《屬於那個叛逆的年代》、《跨一步,就成功》、《人就這麼一輩子》、《點滴在心的處世藝術》、《花痴日記》、《愛就註定了一生的漂泊》、《母親的傷痕》……。蒐集的則是念。 個人有個人的風格,不同的風格成就一個又一個不一樣的人。我蒐集的不只是「看的見的東西」,也蒐集看不見的-回憶和感情。待我臨終前,我會告訴我的孩子們:「這人一生中,一定要找到一個能伴你一生的好的嗜好,那麼一生就沒有可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