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訊
-
《國慶月報導》駐汶萊代表處舉辦國慶酒會 強調台灣的全球重要性與汶萊合作
﹝汶萊訊﹞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駐汶萊台灣代表處於10月7日舉辦國慶酒會,吸引超過300位賓客參加,場面熱烈。駐汶萊代表史亞平在酒會上致詞,強調台灣作為全球民主社群不可或缺的重要夥伴,在地緣政治及全球供應鏈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她表示,民主台灣對於維護台海及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至關重要,並希望進一步深化與汶萊的合作。 晚會以汶萊及中華民國國歌揭開序幕,由龍潭愛樂管弦樂團現場演奏,並由聲樂家領唱國歌,為活動營造莊嚴的氣氛。史亞平在致詞時指出,台灣經濟的繁榮發展源於政府在「智慧永續」、「競逐太空」和「布局全球」等領域的努力,這些發展方向使台灣站穩全球供應鏈的關鍵地位,尤其在半導體、人工智慧等高科技領域,台灣已經建立了強大的產業基礎,並將產品行銷全球。 她還特別強調,台灣不僅是科技創新的燈塔,更是全球社群中的驕傲成員,台灣不僅是一股良善的力量,也是堅韌與進步的象徵。史亞平表示:「台灣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台灣。」她認為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角色與民主價值對於維持區域和平穩定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針對雙邊交流,史亞平提到,台灣在打造穆斯林友善環境方面已獲國際認可,並希望鼓勵汶萊穆斯林赴台旅遊,進一步促進兩國人民的文化交流與理解。她指出,台灣將持續致力於成為全球穆斯林旅遊者的首選目的地,並透過這種友好的旅遊環境加強台灣與穆斯林世界的聯繫。 除了正式致詞,國慶晚會還以台灣美食款待賓客,提供牛肉麵、鹽酥雞、宮保雞丁、鳳梨蝦球等經典台式菜餚,還有台灣剉冰、豆花等甜點。最受歡迎的珍珠奶茶以及阿里山紅茶也成為焦點,賓客們對這些富有台灣特色的美食留下了深刻印象。為增添文化氛圍,龍潭愛樂管弦樂團演奏了多首經典台灣歌曲,包括《滿山春色》、《望春風》、《四季紅》和《流水年華》,同時也表演了多首國際名曲,為晚會增添了藝術色彩。 值得一提的是,駐汶萊代表處與汶萊台灣商會聯合邀請龍潭愛樂管弦樂團赴汶萊表演,除了國慶晚會外,龍潭愛樂還在汶萊首都及馬來奕舉辦慈善音樂會,共吸引了3000名觀眾參與。這些演出不僅帶來了精彩的音樂享受,還成功募集到2萬6500汶幣(約新台幣65萬)的贊助款項,這些款項將捐贈給汶萊的特殊教育團體及馬來奕慈善基金,體現了台灣對汶萊社會公益的關懷,這一善舉也引起了當地媒體的關注與報導。 本次國慶酒會不僅展示了台灣的文化與美食,更強調了台灣在全球政治經濟中的重要地位。透過這樣的活動,駐汶萊代表處進一步鞏固了台灣與汶萊的雙邊關係,並展現台灣作為全球負責任夥伴的承諾。
-
《僑鄉國慶》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慶祝中華民國113年國慶酒會 團結台馬關係 藝文交流引爆熱情
﹝馬來西亞訊﹞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2024年10月3日晚間,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國慶酒會,隆重慶祝中華民國113年國慶。本次活動由葉非比大使親自主持,吸引了來自馬來西亞政商、僑界、文化界、媒體界及學術界等約千名貴賓共襄盛舉,現場氣氛熱鬧,精彩紛呈。 此次國慶酒會,特別邀請了吉隆坡台灣學校合唱團與原住民音樂家杜振勇夫婦為大家帶來精彩的文化表演。葉大使在致詞時強調,台灣與馬來西亞的長期友好關係不僅展現在經貿合作上,文化交流同樣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本次表演不僅展現了台灣文化的多元與豐富,也深化了兩國民眾之間的情感連結。 台灣經濟持續成長 馬來西亞貿易合作再創新高 葉大使在致詞中指出,2024年是台灣豐收的一年,預計國內生產總值(GDP)將成長3.9%,這是自2021年以來的最佳表現。台灣在全球經濟中持續佔據重要位置,尤其在半導體及人工智慧領域,這兩大產業已經成為推動台灣經濟發展的主力。其中,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市場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成為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一環。 葉大使同時指出,台馬兩國之間的經貿合作關係穩健成長。2023年雙邊貿易額高達270億美元,台灣是馬來西亞的第五大貿易夥伴,雙方在半導體及電機電子產業上的密切合作,推動了雙邊經貿的進一步發展。此外,台灣也是馬來西亞的第八大投資夥伴,台灣企業多年來在馬來西亞創造了約40萬個就業機會,這一數字使台灣成為僅次於新加坡和日本的第三大外資國家。 教育與觀光往來密切 文化交流促進台馬友誼 除了經貿合作外,葉大使也強調了台馬兩國在教育及觀光領域的緊密聯繫。過去七十年間,已有超過10萬名馬來西亞學生前往台灣接受高等教育,目前仍有超過1萬名馬來西亞學子在台灣就讀,這些學生是台馬兩國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 在觀光方面,台灣是馬來西亞遊客的熱門旅遊目的地。2023年,約46萬名馬來西亞遊客選擇前往台灣旅遊,使台灣成為馬來西亞在東南亞國家中排名第一的旅遊目的地。葉大使強調,台灣將繼續推動雙方在觀光領域的合作,並為馬來西亞遊客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旅遊體驗。 台灣致力推動價值外交 強調區域和平穩定 葉大使在發言中重申了台灣對民主、創新及多元價值的重視,並強調台灣將依賴這些價值觀推動外交政策。葉大使引用賴清德總統的話指出,台灣將積極發展價值外交、同盟外交及經貿外交,並期望在國際社會中持續為維護區域和平與穩定做出貢獻。 葉大使同時提到,台灣人民珍視自由的生活方式,並期盼維持兩岸的現狀,避免緊張局勢升高。台灣將持續與馬來西亞等友好國家緊密合作,推動和平、穩定與繁榮的區域局勢。 文化表演與台灣美食佳餚 點亮國慶酒會 此次國慶酒會不僅在經貿及外交議題上展現了豐碩成果,也在文化與美食方面讓與會者留下深刻印象。台灣駐馬代表處特別邀請吉隆坡台灣學校合唱團帶來悅耳的合唱演出,並由原住民鼻笛音樂家杜振勇夫婦獻上原汁原味的音樂演出,令現場嘉賓耳目一新,文化氛圍濃厚。 此外,本次酒會也得到了多家台灣美食業者與優質品牌的大力支持,包括雅特麵包菓子工坊、鼎泰豐、蓬萊飯店、鍋媽火鍋、成真咖啡、噶瑪蘭威士忌等知名企業,讓與會者在享受藝術表演之餘,品嚐到了地道的台灣美食與產品。 最後,葉大使特別感謝所有贊助商的支持,並呼籲大家多多支持台灣優質的產品與品牌,讓台馬兩國的友誼與合作在各個領域中持續發展、穩固深化。 這場國慶酒會不僅是對中華民國113年國慶的盛大慶祝,更彰顯了台馬兩國的深厚友誼與緊密合作。透過經濟、文化、教育及觀光的多元交流,台灣與馬來西亞未來的合作將更加蓬勃發展。
-
新加坡台北工商協會舉辦雙十國慶晚宴 凝聚旅星僑界力量
﹝新加坡訊﹞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2024年10月5日晚,新加坡台北工商協會在香格里拉會館舉辦了雙十國慶晚宴,隆重慶祝中華民國國慶。本次活動特別邀請了新加坡多位僑界領袖與貴賓參加,其中包括新加坡金門會館董事與浯江公會理事等,展現了台星兩地華人社群的深厚情誼。 晚宴現場氣氛莊重而隆重,會場四周處處可見中華民國國旗,與會者在國旗的映襯下,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悠久且具有重要意義的國慶慶祝活動。晚宴不僅是慶祝國慶的儀式,更是增進僑界聯繫、促進交流的重要場合。 在交流中,與會的僑領們紛紛表示,透過這樣的國慶晚宴,為彼此提供了更多交流的機會,進一步拉近了僑界間的聯繫,增強了合作意識。台北工商協會作為一個橋樑,成功促進了台灣與新加坡華人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 活動在溫馨的氛圍中圓滿落幕,與會者紛紛表示,雙十國慶晚宴不僅象徵著對中華民國的敬意,更是華人社群凝聚力量、加深合作的良好平台。此類活動有助於維繫旅外僑界與祖國的緊密聯繫,並為未來的合作創造更多機遇。
-
大阪中華總會慶祝雙十國慶 政要與僑界友人共襄盛舉
﹝日本訊﹞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為慶祝中華民國(臺灣)113年雙十國慶,中華民國留日大阪中華總會於2024年10月2日舉辦了盛大的雙十國慶祝賀會。本次活動由總會代理會長友田律人主持,駐大阪辦事處處長洪英傑及其團隊應邀出席,與會者包括多位日本政要及僑界代表,場面隆重,氣氛熱烈。 本次慶祝活動吸引了來自各界的450名嘉賓,出席政要超過百人,包括參議員東徹、眾議員森山浩行以及大阪府市政要、美延映夫等親善協會幹部。來自日本中華聯合總會、京都華僑總會、神戶華僑總會、四國華僑總會等各地僑界的重要領袖也蒞臨現場,共襄盛舉。 活動以莊嚴的向臺日兩國國旗敬禮儀式揭開序幕,隨後由專人帶領與會者齊唱兩國國歌,象徵臺日友好的情誼。大阪中華學校師生帶來了傳統舞獅及民俗舞蹈表演,場面熱鬧,並且安排了令人期待的抽獎活動,為整個晚會增添更多精彩。 友田律人在致詞時特別提到,中國軍機和艦艇頻繁在臺灣周邊海空域活動,導致區域局勢緊張,也對交通航道造成影響。他強調,中國的軍事行動不僅威脅臺灣,也影響日本及其他民主國家,呼籲臺日以及歐美民主國家應共同面對這些挑戰,維護區域和平穩定。此外,友田律人也讚揚臺灣在經濟、文化及科技領域的卓越發展,特別是在半導體設計與製造上的重要貢獻,並期望臺日雙邊關係能進一步深化。 洪英傑致詞時,感謝大阪中華總會多年來對臺灣政府政策的支持,特別是在舉辦「大阪春節祭」、組團回臺參加雙十國慶及促進臺日交流等活動上貢獻良多。他也呼籲在場的僑界朋友,繼續支持臺灣參與國際組織,並強調臺灣從來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應正視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的真實意涵,該決議並未涉及臺灣的地位問題。 活動高潮在羅鴻健會長帶領的乾杯儀式中達到高峰,隨後由大阪中華總會青年部的三太子表演再次將氣氛推向高潮,獲得現場熱烈掌聲。最後,在眾所期待的抽獎活動和大阪中華總會名譽會長洪勝信的閉幕致詞中,圓滿落幕。 本次雙十國慶祝賀會,不僅展示了臺日兩地僑界的團結與友好,也加深了雙方在各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展現出臺灣與日本之間堅實的友誼與共同的未來展望。 *本資料由僑委會提供
-
《僑鄉僑情》菲華各界盛大慶祝孔子誕辰暨教師節表彰大會,700教師熱烈參與
﹝菲律賓訊息﹞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由菲華各界聯合籌辦的紀念至聖先師孔子誕辰暨教師節大會,9月28日上午10時於馬尼拉市中正學院隆重舉行。活動由菲律賓華文學校聯合會(校聯)常務理事黃思華主持,大會主賓為中華民國駐菲大使周民淦。此次盛會吸引了近700名教師踴躍出席,場面熱鬧非凡。 大會特別表彰了74位優良資深教師,並鼓勵與會者申辦i僑卡,以促進更多華僑與當地社會的聯繫。此次活動得到了菲華文教中心主任莊博智、副主任梁崇偉、校聯常務理事葉啟明、菲華文經總會常務委員莊漢香等多位政商界知名人士的支持,還有菲律賓各宗親會聯合會主席謝文炳、菲華工商總會立案秘書吳恆利及菲律賓臺商總會理事施啟文等人共襄盛舉。 黃思華在致詞中指出,孔子被尊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教育理念和儒家學說對華人社會至今仍有深遠影響。如果沒有孔子的貢獻,傳統的師生關係和科舉制度可能不會如此受到重視。 大會主賓周民淦大使則介紹,僑委會為提升海外華校教師的教學質量,編印了「來!學華語」及「學華語向前走」等教材,並建立了「全球華文網」,提供免費的線上教學資源。他並指出,僑委會與菲華文教中心定期舉辦教師研習營,推廣臺灣最新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期望教師能更有效教學,學生也更樂於學習。他還補充道,菲律賓民眾目前享有14天赴臺免簽待遇,歡迎大家前往臺灣旅遊。 頒獎典禮為此次大會的重頭戲,周民淦與莊博智代表僑委會,向74位資深教師頒贈獎座、獎章、獎狀及獎金。獲獎教師包括執教5年者7人、10年者13人、20年者16人、30年者22人、40年者13人及50年者3人,表彰他們對菲律賓華文教育的貢獻。 此外,摸彩活動成為當日的高潮,獎品豐富,其中包括由委員長徐佳青贊助的智慧型手機、周民淦贊助的1萬元禮券、2份5千菲幣現金獎及主辦單位的現金紅包。大會在老師們領取主辦單位精心準備的「尊師禮金」後,於溫馨愉快的氣氛中圓滿結束。 此次活動充分展現了菲華社會對教育的重視與對教師的尊敬,凝聚了各界力量,共同為菲律賓華文教育的發展貢獻力量。
-
第九屆臺泰高等教育論壇:深化合作創新 提升全球競爭力
﹝曼谷訊﹞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由駐泰國經濟文化辦事處教育組、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與泰國Rajamangal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Rattanakosin共同主辦的「2024年第九屆臺泰高等教育論壇」,於2024年8月28日在曼谷文華酒店舉行。論壇主題為「轉型高等教育:合作創新提升全球競爭力」,旨在推動臺灣與泰國高等教育機構的合作,面對全球化挑戰,共同提升競爭力。 兩國高等教育領袖齊聚 探討合作新機遇 此次論壇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校長張金龍率領,臺灣代表團包括來自23所大學的70名校長及國際事務主管。泰國方面,泰國高等教育部常務次長辦公室國際事務長Dr. Luksmon Smansin,以及來自44所泰國大學的230多名代表出席,共同探討如何深化雙方在創新與合作領域的交流。 張金龍校長在開幕致詞中強調,臺灣高等教育擁有在科技創新、智慧農業及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優勢,與泰國的發展需求高度契合,未來雙方應深化合作,實現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這將有助於兩國學生和學者在國際舞台上具備更強的競爭力。 泰國方面,Dr. Luksmon Smansin表示,臺灣在高科技和智慧農業的發展經驗對泰國十分有價值。她期望透過本次論壇,進一步推動雙邊在學生交換、教師培訓和聯合科研等領域的合作,並實現具體成果。 聚焦創新與合作 提升國際競爭力 此次論壇的重點在於探討高等教育的轉型與創新合作,以應對全球化對教育體系的影響。與會專家強調,數位轉型和新興技術的應用正改變高等教育傳統模式,未來的教育應更加靈活並能迅速應對全球挑戰。論壇上,屏東科技大學與泰國多所大學分享了在智慧農業、環境永續及數位學習方面的合作成果,這些項目顯示出兩國在教育與科研領域的合作潛力。 屏東科技大學國際事務處主任提到,該校一直積極推動與泰國大學的合作,未來將持續深化智慧農業和永續發展的聯合研究專案,並加強學生交換計畫,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專業人才。 在圓桌討論中,臺泰兩國的校長及學術領袖們討論了「高等教育國際化與跨領域合作」的議題。與會者一致認為,未來應進一步促進高等教育與產業界的連結,提供更多實習與產學合作機會,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同時,雙方還計劃透過數位學習平台共享國際課程,讓學生跨越國界,獲得全球化的學習經驗。 鞏固合作基礎 共創未來 論壇成功促進了臺灣與泰國高等教育機構的深度對話與合作。雙方代表在會後表示,對彼此的教育願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並承諾未來將繼續加強合作,推動雙邊教育體系的發展與創新。 兩國的教育合作已在智慧農業、環境保護等領域取得多項具體成果,未來的合作重點將放在聯合科研專案和學生交換計畫的拓展上。這些合作不僅培養了大批具備國際視野的專業人才,也為雙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契機。 臺灣與泰國政府自2019年簽署農業合作協議以來,每年約有100名泰國學生赴台實習,這一計畫大大促進了雙邊農業技術的交流與發展。隨著臺泰高等教育論壇的深入,雙方在教育領域的合作將進一步擴展,推動全球競爭力的提升。 2024年第九屆臺泰高等教育論壇不僅加強了兩國高等教育的合作基礎,還為未來的創新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雙方代表一致認為,透過持續深化合作,臺灣與泰國的高等教育將在全球舞台上展現更強的影響力,共同為全球教育的進步做出積極貢獻。
-
東南亞教師節:各國傳統與教育文化的慶典
東南亞各國擁有豐富的文化背景與多元的教育制度,教師節在這些國家不僅是表彰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日子,也是學生向老師表達感謝的時刻。以下是東南亞各國教師節的慶祝方式與背景介紹。 新加坡:9月的第一個星期五 新加坡的教師節定於每年9月的第一個星期五。這天,全國學校停課一天,讓教師們享有休息與放鬆的機會。通常在教師節前一天,學校會舉辦慶祝活動,學生們會向老師獻上感謝卡片、禮物,並準備表演以表達對老師辛勤付出的感激之情。 馬來西亞:5月16日與多源流教育爭議 馬來西亞的教師節定於每年的5月16日,這一天的選擇源自1956年馬來西亞教育部發布的《拉薩報告書》。該報告書成為馬來西亞教育政策的藍圖,對馬來西亞教育體系產生深遠影響。然而,由於《拉薩報告書》最終推動的是單一語言教育體系,導致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不願在這一天慶祝教師節,並將其視為多源流教育的「災難日」。 因此,部分華文獨立中學選擇在每年9月28日,即孔子誕辰日,來慶祝教師節,以紀念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孔子。然而,這一日期並非所有華文獨立中學都遵循,部分學校選擇在5月、6月、9月或10月舉行教師節活動,根據各校的行政運作情況自行決定。 越南:11月20日的全國感恩日 越南的教師節定於每年的11月20日,這一天是越南教育界一年一度的重要節日。全國的學校會放假一天,學生們會向老師獻上鮮花和禮物,以感謝他們在教育上的無私奉獻。這一天的慶祝活動非常盛大,師生之間的互動充滿溫馨與感激,體現了越南社會對教師的高度尊重。 印尼:11月27日的教師節 印尼的教師節定於每年的11月27日,這一天也是印尼教育界的重要日子。全國的學校舉行慶祝活動,學生們表達對老師的敬意和感謝。印尼的教師節儘管並未放假,但各校仍會藉此機會讓學生與老師共同參與慶典活動,增強彼此的情感連結。 泰國:1月16日的教師節 泰國的教師節是每年的1月16日,這一天全國放假一天,超過40萬名泰國教師得以享受這個專屬於他們的節日。泰國教師節的慶祝活動包括「Wai Kru」(拜師儀式),學生們會在儀式上向老師們表達敬意,感謝他們的辛勤教導。這一天對泰國社會而言,不僅僅是學校的慶祝活動,還是一個全國範圍內重視教師角色的重要日子,讓國民意識到教師對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性。 汶萊:9月23日的教師節 汶萊的教師節定於每年9月23日,這一天是為了紀念哈桑納爾‧博爾基亞蘇丹於1991年頒布「2035年汶萊宏願」,其目標是透過教育推動國家現代化。教師節是汶萊尊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日子,汶萊各地學校會舉行慶祝活動,學生們向教師獻花、贈送禮物,以表達感激之情。教師節同時也是表彰優秀教師的日子,政府會在這一天頒發獎項,感謝教師對汶萊教育事業的貢獻。 東南亞各國的教師節慶祝方式雖各具特色,但其共同點在於對教育工作者的深深敬意與感謝。這些節日不僅讓學生有機會表達對老師的感恩之情,也強化了教育在社會中的核心價值。教師的辛勤付出塑造了每個國家的未來,教師節因此成為了表彰這些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時刻。
-
2024年第11屆世界福建同鄉懇親大會即將於吉隆坡隆重舉行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為期三天的2024年第11屆世界福建同鄉懇親大會將於11月7日至9日在吉隆坡城會展中心隆重舉行,此次大會吸引了來自馬來西亞各地及海內外福建社群領袖與代表的熱烈響應,預計將成為本年度最具規模的福建同鄉盛會之一。隨著日期臨近,大會的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各界充滿期待。 馬來西亞福建社團聯合會總會長丹斯里林福山發表聲明,強調此次大會具有特別的歷史和現實意義,因為恰逢世界福建同鄉懇親大會成立30週年及馬中建交50週年。林福山指出,這兩個里程碑為此次盛會增添了特殊的象徵意義,將進一步鞏固馬中兩國的傳統友誼,並為全球福建鄉親的聯繫注入新的動力。 安華主持開幕禮,展現國際重視 丹斯里林福山特別宣布,馬來西亞首相拿督斯里安華將於11月9日親臨第11屆世界福建同鄉懇親大會,主持隆重的開幕儀式。此外,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議長丹斯里佐哈里將於11月7日為本次大會的商貿展覽會揭開序幕,展現馬來西亞政壇對此次國際性會議的高度重視。 據悉,此次大會將不僅僅是一個福建同鄉交流的平臺,更是一個促進經濟合作與旅遊發展的契機。 林福山表示,預計將有超過3,5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福建社群領袖和代表齊聚吉隆坡,為大會增添國際色彩,這將是推動馬來西亞與其他國家特別是中國在經貿、旅遊等方面進一步合作的絕佳機會。 28年後再度舉辦,推動經貿合作 此次大會的成功舉辦,不僅標誌著馬來西亞福建社群在全球的影響力,也見證了福建人在全球舞台上的活躍表現。值得一提的是,距離馬來西亞上一次舉辦世界福建同鄉懇親大會已有28年之久,這次的回歸無疑具有深遠的象徵意義。林福山強調,大會的舉行將有助於提升馬來西亞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並加強國際間的經濟合作與文化交流。 為了確保本次大會的圓滿成功,林福山與他的團隊在過去的一年中不辭辛勞,走訪了世界各地的福建社群,展開了積極的宣傳推廣活動。他們拜訪了包括中國福建、四川、北京、香港、澳門、臺灣以及美國、汶萊、柬埔寨、印尼、寮國、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等國家和地區,向當地的福建鄉親遞交邀請函,並介紹馬來西亞作為一個投資與旅遊的理想目的地。 林福山指出,這些國際訪問不僅為本次大會的舉辦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為提升馬來西亞的國際知名度和吸引更多外來投資者與遊客奠定了基礎。他特別強調,馬來西亞作為東南亞地區的重要經濟體,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多元文化背景,是投資者的理想選擇。 商貿展覽會:促進多領域合作 作為本次大會的一部分,商貿展覽會將於11月7日拉開帷幕,展示來自各行各業的最新產品和技術。這次展覽會不僅是福建社群企業展示自身實力的絕佳平臺,也為國內外企業創造了合作機會。預計展覽會將吸引眾多商界領袖和企業家參與,促進各行業間的合作與交流。 商貿展覽會將成為中馬兩國企業深化經濟合作的重要橋樑,為馬來西亞企業開拓中國市場,並吸引中國投資者到馬來西亞投資興業提供良機。林福山對此表示,展覽會不僅是一次商業展示,更是一個促進文化和經濟交流的重要平台,將為雙邊關係注入新的活力。 2024年第11屆世界福建同鄉懇親大會將不僅是一個聯誼和交流的平臺,更是一個充滿機遇與合作的國際性盛會。隨著大會的臨近,來自全球各地的福建同鄉已經開始積極響應,並期待著在吉隆坡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未來的合作機遇。 此次大會不僅標誌著福建社群的團結與凝聚力,也見證了馬來西亞在促進國際交流和合作方面的重要角色。通過這次大會,世界將再次看到福建人在全球經濟、文化及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影響力。
-
《金僑線上學堂》2024年「金門及其海外網絡」 線上學堂系列講座 即將登場!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備受期待的2024年「金門及其海外網絡」線上學堂系列講座將於10月4日正式開講!本次講座活動將持續一個月,從10月4日(星期五)至11月2日(星期六),每週五、週六晚上8時至9時(GMT+8),通過線上平台與全球觀眾見面。 今年,我們榮幸邀請到來自金門、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多位學者與專業人士,覆蓋歷史、文學、城市規劃、產業經濟、宗教、飲食文化等豐富多元的主題,讓聽眾透過不同領域的研究成果及經驗分享,深入了解金門及南洋地區的風貌。每一場講座都將帶領大家發掘不一樣的金門歷史文化,體驗各地間的聯繫與交流。 活動內容豐富,涵蓋面廣,無論你是對金門的歷史感興趣,還是想深入了解南洋的多元文化背景,都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知識亮點。這次的講座不僅是一場學術與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通過線上連結金門與海外網絡的寶貴機會。 活動時間: 2024年10月4日(星期五)至11月2日(星期六)。 每週五、週六晚上8時至9時(GMT+8)。 線上講座平台: Google Meet:https://meet.google.com/zuo- shqz-syx。 更多資訊請關注: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ntnuusrkinmen。 邀請您一同加入這場金門及其海外網絡的知識之旅,與我們一同探索金門與南洋的精彩世界!
-
《兩岸胞情》悼!大陸永春縣金門同胞聯誼會原會長李民權辭世享年90歲
﹝整理撰稿:邱翌瑄﹞ 永春縣金門同胞聯誼會原會長李民權老先生於2024年9月20日晚8時45分在家中辭世,享壽90歲。他的一生致力於推動兩岸交流與金門鄉親的聯誼工作,對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貢獻良多。李民權老先生的告別儀式於9月22日上午10時在永春縣其家中舉行。省金門聯,福州、廈門、漳州、泉州等地的金門聯誼會,分別敬獻花圈,對李民權同志的辭世表示深切哀悼,並向其家屬致以慰問。 李民權老先生於1934年11月出生於金門,年輕時期便表現出優異的學習能力。1956年,他在廈門同安初中畢業後,順利考入福建省泉州農業技術學校,主修作物栽培專業。1959年,李民權順利完成學業,並被分配到永春縣農業局農技站工作,開始了他與農業技術推廣的不解之緣。在永春農技站工作期間,李民權憑藉著深厚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迅速崛起,先後擔任技術員、站長等重要職務。 1980年,李民權出任永春縣五里街鎮政府副鎮長,同年,他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開始了其政治生涯。在鎮政府工作期間,李民權憑藉其出色的組織和領導能力,帶領鎮政府積極推動當地經濟與民生發展,深受當地百姓的讚譽。1986年,李民權轉任永春縣國營農場,擔任黨委副書記及場長,繼續為永春縣的農業發展貢獻力量。同時,他的專業能力也得到了業界的高度認可,1989年被評為農藝師。 同年10月,李民權當選為第八屆永春縣政協委員,並連續擔任第九、十、十一屆政協委員,展現了其在政治領域的影響力。1995年10月,永春縣金門同胞聯誼會成立,李民權當選為首屆理事會會長。在他的帶領下,聯誼會積極促進兩岸金門鄉親的聯絡與交流,搭建了兩岸同胞情感的橋樑。 李民權同志在聯誼會的領導工作中,表現出高度的熱情和責任感。他不僅積極推動金門鄉親之間的聯繫,還多次慷慨解囊,資助在永春金門鄉親的生活困難,並幫助他們的子女完成學業。此外,他還協助許多老金門同胞尋找失散多年的親人,並幫助他們返回金門探親。這些善舉,為許多家庭帶來了歡聚與溫暖,贏得了鄉親們的廣泛讚譽。 在李民權的領導下,永春縣金門同胞聯誼會逐步成為兩岸交流的重要橋樑,對促進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李民權老先生本人也多次受到兩岸各界的嘉獎和肯定,他的愛國愛鄉情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為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樹立了典範。 1999年11月和2004年5月,李民權連任永春縣金門聯誼會第二、三屆理事會會長,繼續發揮其領導才能,推動聯誼會的發展壯大。2010年1月,李民權當選泉州市第十三屆人大代表。 同年10月,他再次當選永春縣金門聯誼會第四屆理事會會長,並一直擔任此職位至今。同時,李民權同志還擔任省金門聯第五、六屆理事會理事,以及第七、八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此外,他還擔任泉州市金門聯第七、八、九屆理事會顧問,為金門鄉親的聯誼工作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李民權老先生的一生,無論是在農業技術推廣還是兩岸金門鄉親聯誼工作中,始終以服務人民、造福鄉里為己任。他的離世,無疑是兩岸金門鄉親的巨大損失。然而,李民權老先生的精神將永遠留存在人們的心中,激勵著後人繼續推動兩岸友好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