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
水試所販售海木耳 即日起受理登記
金門縣水試所養殖的「海木耳」今開始登記販售。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養殖之「海木耳」,今將以每斤(500g)新台幣150元之優惠價回饋鄉親,分享試驗成果,數量有限售完為止,即日起至6月 4 日,有意嘗鮮者可電洽水試所登記,電話為082-326408,因防疫期間只接受電話訂購,領取時間另行通知,不辦理現場販售,相關資訊也將刊登於水試所臉書「守鱟幸福」粉絲專頁,歡迎民眾查詢。 「海木耳」為海洋中的一種藻類,外型叢生花瓣狀,像一朵牡丹花,在日本稱為「長壽菜」,其蛋白質含量高於銀耳及黑木耳,纖維質含量高於豆類、五穀類、蔬果類。此外,富含礦物質鈣、磷、鉀、鎂、鋅、鐵、硒、維生素E、不飽和脂肪酸EPA及人體必需的胺基酸,是高纖美味的好食材。吃起來的口感相似於海帶。海藻擁有陸域上蔬果所沒有的海洋中微量元素及各式各樣的海藻多醣,海藻多醣具有絕佳的抗氧化能力,防止細胞老化,清除體內自由基,多吃海藻,有助於維持人體的基本新陳代謝,增加身體的免疫力。 生鮮的「海木耳」不易儲存,應盡速食用,冷藏可保存一天,或冷凍保存可達半年,料理前請以清水清洗。料理方式可以川燙後冰鎮添加醋、蒜、薑、糖、小黃瓜絲等食材調味涼拌;或直接以蒜、薑爆香後加入新鮮「海木耳」直接熱炒;或加入湯品中煮湯;亦可添加於蒸蛋中。「海木耳」可加入各式料理中,依個人喜好調味料理,即可成為美味佳餚。 海藻養殖屬於低碳養殖將是養殖產業發展之趨勢。大型海藻是海洋中的基礎生產者,海藻成長需行光合作用,吸收水體中的二氧化碳及含氮化合物,可降低水中pH值,淨化水質,將其轉化為成長所需之能量,對海洋環境有相當助益。
-
永續海洋生態 水試所放流7萬尾魚苗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進行漁業資源復育放流工作,自本週起為期二個星期陸續放流黃鰭鯛及黃錫鯛5至7公分魚苗。往年,水試所均在世界海洋日前後辦理放流活動,藉由活動來宣導大眾愛護海洋,復育漁業資源的重要性,今年,因受疫情影響為免群聚,活動取消,故採由水試所同仁自行放流。 此批魚苗於去年12月22日開始培育,歷經6個月目前已達適合放流體型,數量計有黃鰭鯛4萬尾及黃錫鯛3萬尾,因上述魚種均有地域性,會長時間停留在適合棲地。為均衡週遭海域的漁業資源,本年度放流地點四周海域均有,選定在馬山、南石滬、瓊林、建功嶼、寒舍花、峰上、歐厝等七處海岸。黃鰭鯛及黃錫鯛是金門周遭海域常見的魚種,在漁獲市場需求量大,為降低漁業行為引起資源失衡,水試所魚苗放流工作用以增育金門海洋漁業資源。 黃鰭鯛之生活習性及棲息地與黑鯛相仿,適合於金門地區放流。查台灣漁類資料庫資料,黃鰭鯛以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為棲息環境,主要棲息在泥地或砂質底地形之陸棚或沿岸海域,最大深度可達50公尺左右,亦會進入河口或淡水域中,幼魚時期棲息在灣內平緩之半淡鹹水域,以多毛類、軟體動物、甲殼類、棘皮動物及其他小魚為主食。臺灣於北部、東北部及西部較為常見,亦為臺灣沿海養殖的魚種之一。該魚為高級食用魚,肉味鮮美,炭烤、清蒸、紅燒、煮湯等各種烹調方式為民眾所喜愛。 黃錫鯛一般又稱枋頭,主要棲息於沿岸岩礁區或礁砂交錯處,亦常進入河口水域活動。幼魚時,生活於河口域,隨著成長而逐漸向深處移動。春末時為其產卵期。群居性,以無脊椎動物為食,特別是軟體動物,一般以船釣、延繩釣、一支釣等方式捕獲,為肉質鮮美的食用魚,適合各種的烹調方法。亦為臺灣養殖的海水魚之一種。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持續進行魚苗及蟹苗培育,選定金門海域中常見的物種,為金門海域漁業資源永續努力。
-
楊鎮浯拜訪金門縣醫師公會 攜手對抗疫情守護金門
雖然在機場設置快篩站一事碰了軟釘子,但金門縣長楊鎮浯為防堵疫毒入境,確保金門淨土,24日專程拜訪金門縣醫師公會,該會理事長劉兆輝表達全體會員全力相挺,也轉達澎湖縣醫師關心金門防疫整備,讓縣府備感溫馨支持,也呼籲鄉親大家一條心,攜手打贏金門保衛戰。 「德不孤,必有鄰!」為了超前部署、防範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金門縣長楊鎮浯近日專程拜訪金門縣醫師公會,獲得理事長劉兆輝的讚許,並表達全力支持金門縣政府抗疫,讓楊鎮浯連日來的壓力減輕不少。 楊鎮浯表示,面對越來越嚴峻的疫情,金門著手籌設快篩站、集中檢疫所的機率大增,醫務人員的調度自然是捉襟見肘。因此,楊鎮浯24日特別在衛生局長李錫鑫的陪同下造訪金門縣醫師公會,尋求其對相關政策的支持,獲得金門縣醫師公會理事長劉兆輝與總幹事許仲雄的正面肯定。 面對金門縣政府在機場設置快篩站被中央指揮中心指是違法,醫師公會理事長劉兆輝透露,近日包括澎湖縣的醫師、衛生單位頻頻透過電話詢問金門防疫相關整備工作,某種程度就是對縣政府的一大肯定,劉兆輝說,縣長大可放手去做對的事,地區醫師人員一定大力支持與協助。 楊鎮浯表示,劉兆輝的一席話讓他備感溫馨,同時更有信心與所有鄉親攜手,一同打贏這場無形的戰役。他也持續提醒鄉親要「勤洗手戴口罩」、「少移動不群聚」,做好防疫新生活,共同守護美好家園。
-
金酒防疫酒精 已陸續進行家戶派送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每日確診人數快速累積,全國已升為三級警戒,金門縣長楊鎮浯擔憂鄉親防疫物資不足,五月十七日指示金門酒廠緊急重啟產製75度300ml防疫物資,並在今日開始配送至各村里辦公室,將委由各鄰長採分配時段進行領取及各戶派送,每戶配發二瓶,縣府財政處表示發送作業期間自明(廿五)日至五月廿八日止,請鄉親待在家中,盡量避免外出,倘於分送期間內未收到,請於五月廿九日及五月三十日兩天期限內致電所屬村里長申請補發,逾期不再受理補發。 縣長楊鎮浯今天也視察及瞭解整個防疫酒精配送情況,他表示從去年一開始到現在的疫情,我們都是採用最高標準、最嚴格的防疫作為、做法,希望確保好鄉親的健康、安全都能夠獲得最好的一個保障。同時,縣府財政處表示金門酒廠在接獲縣長指示後,也同時展開超前部署備留專一產線等候生產防疫物資,因此比預期提早灌裝完成,立即與民政處、行政處、財政處等縣府相關單位商定配送方式,並由民政處邀集基層民政幹部及戶政機關完成任務協調。下一階段防疫物資將配送給地區機關,一同攜手抗疫。 除在防疫專業之外,還有防疫物資是很重要的一環,縣長楊鎮浯指出繼去年徵召金門酒廠生產線生產防疫酒精,今年因最近疫情又持續升溫,而且疫況非常的嚴峻,所以請金門酒廠立刻再啟動生產線,並在最快的時間內,生產出防疫酒精,今天上午配送東半島,下午則西半島,在本周星期四包含機關團體的需求全部都會滿足,總共這一波約生產十一萬瓶左右,會充分滿足所有鄉親及機關團體的所需。而且,這次金酒生產的防疫酒精由鄰長協助發放,最重要的就是要避免可能造成群聚感染的危險,也讓整個防疫情酒精發放過程會非常的順利,以及會用最高標準把防疫做到最好。 金門酒廠也表示,所產製之防疫物資與防疫酒精使用方式相同,僅適用於日常生活中清潔消毒使用,是為提供給鄉親維護居家防疫,切勿飲用。同時,金門酒廠呼籲現在生活中每個人在任何細節都要落實防疫措施,不單是保護了自己,亦是在保護更多的人,更是為地區建構更大的病毒絕緣體,全力阻斷病毒擴散,齊心不能鬆懈,共同嚴守地區防線。
-
金門機場快篩站遭強制拆除 楊鎮浯強烈表達不滿
針對衛福部撤銷金門快篩令一事,縣長楊鎮浯今早趕抵機場視察稍早完成建置的快篩站整備情形,詎料縣長一行到了機場,快篩站相關設施已早一步被金門航站拆除,對此,楊鎮浯當場發飆,也找來金門航站主任洪念慈理論,更痛罵航站「七早八早是要拆給誰看?」同樣是金門人的洪念慈則一臉委屈,強調這是中央認定縣府違法,航站相關場地一律不得配合縣府設置快篩站,他也只能被動的配合執行。 對於這樣的結果,楊鎮浯強烈表達不滿,強調「難道連自願接受快篩者航站都不願配合嗎?」而CDC所撤銷的公告,針對的是如果有強制作為所做的撤銷,因此,他看不出任何航空站要在這個時間點把快篩設施設備拆除的任何理由,所以,接下來縣府還會繼續做這3件事: 第一、縣府會繼續跟中央來溝通,按照地方三級的方式鼓勵鄉親做快篩。第二、希望CDC對於縣府17號、21號提出的書面訴求能夠給予明確的回應,縣府也會發文重提訴求。第三、縣府會在最快的時間內,透過合法的廠商向CDC提出進口合法藥品疫苗的申請。希望CDC不要再有任何的理由來阻擋,尤其此時縣府跟CDC要疫苗要不到,要在台灣設快篩沒獲回應,在金門設快篩又被拆除,這叫金門人情何以堪? 楊鎮浯還說,最後一步,如果我們正式提出透過合法廠商提出進口疫苗的申請,希望CDC不要再以任何的理由來阻擋,因為,這關係到金門十四萬鄉親整體的健康、安全。
-
疫情升溫 金門各水域及海域遊憩活動全面禁止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因應全國防疫提升第三級警戒,金門縣轄各水域及海域活動全面禁止,違反者將依傳染病防治法第70條1項3款裁罰3,000元至15,000元,縣長楊鎮浯呼籲民眾務必配合,共體時艱。 金門縣政府觀光處表示,因海岸、公園等環境屬於開放式,難以做到實聯制,萬一有疫情發生,疫調上會遇到困難,縣府目前的作法是由「岸際勸導員」先行勸導民眾之聚集,並請民眾務必全程佩戴口罩,以及停止室外10人以上的聚會。 觀光處補充說明,水域遊憩活動是指:1.游泳、衝浪、潛水。2.操作乘騎風浪板、滑水板、拖曳傘、水上摩托車、獨木舟、泛舟艇、香蕉船、橡皮艇、拖曳浮胎、水上腳踏車、手划船、風箏衝浪、立式划槳等各類器具之活動。其中並不包括到海邊挖花蛤,但疫情期間仍希望民眾盡量不出門,若非要到海邊挖蛤,也要避免群聚並戴上口罩。 金門縣警察局指出,22日下午許多民眾竟不約而同前往后湖海灘「放風」,人群聚集的景象嚇壞不少人,並在臉書社團貼文反映。金城分局獲報後,立即通報岸巡隊,協同前往勸導疏散,以防止民眾因群聚增加感染率,經勸導後民眾均能配合離開。 警方也說明,台灣疫情嚴峻,全國淨土也僅剩金門離島等少數幾個縣市,希望民眾都需遵守包括外出時全程戴口罩、避免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及停止室內5人、室外10人以上的家庭聚會(同住者不計)和社交聚會等相關防疫措施,全力守住離島防疫破口。另戶外人潮聚集場所,只要超過10個人以上,警方也都會勸導疏散,至於有違反防疫規定者,例如戶外未戴口罩,或八大行業未歇業者,將蒐證後移請縣政府裁罰。 此外,有關水域/海上遊憩開放時間,將視疫情狀況再行公告,若有相關疑問可電洽觀光處(082-324174),或上〈金門觀光旅遊網〉或臉書「金門觀光逗陣行」查詢。
-
打造城際交通路網 縣府說明啟動環北1段拓寬工程理由
「金門縣環島北路一段(金門大學路口至頂林路口)道路拓寬暨排水改善工程」自啟案後,金門社會對計畫有不同意見與聲音,因各方意見歧異,縣長楊鎮浯上任後便指示承辦單位工務處務必與工程鄰近居民、縣議員、護樹團體等利害關係人,就相關疑義進行溝通。儘管經過舉辦說明會、公聽會,後續也曾在網路上有過廣泛熱烈的討論,但縣府還是覺得,有必要就本案推動的過程做詳細的說明。 ◎計畫啟案過程 囿於早年農業生活型態,金門道路普遍都不寬,但都市計畫規劃的路寬是足夠的,只是一直還沒有依照都市計畫開闢完成。最早在85年公告的都市計畫時,已為幾條主要幹道規劃好足夠的路寬。但因為時間已久、環境變遷,於是在103年時再次從整體道路系統面進行整體評估。 「金門縣都市計畫道路系統整體規劃」重新調查並評估道路系統中各串聯節點的特性,例如車輛數增長、主要行政、商業機能、公共設施及民生必需基本服務節點,還有運輸場站、大專院校、經濟產業區、風景遊憩區等活動節點,從中找出重要性相對高的道路。完成調查及評估後,提出分級道路建設計畫,並從道路系統中定出應優先建設的主要道路路網─「三橫三縱」。最終依各層級道路的功能需求,主要道路定位為效率型的道路,主要負責串聯全縣陸路的城際交通,因此規劃的基本配置為雙向混合車道及機慢車道。環島北路即是其中之一。 於是自104年開始,縣府陸續啟動並完成「金門縣環島北路(高陽路口至洋山路口)道路拓寬暨自來水、污水管埋設工程」、「金門縣環島北路四段(洋山路口至成功路口)道路拓寬暨自來水、污水管埋設工程」及「金門縣環島北路一段(救國團至金門大學路口)道路拓寬暨排水改善工程」,分別完成環島北路一段(部分)、環島北路三段(部分)及環島北路四段等道路拓寬計畫,並持續自107年起,推動環島北路一段金門大學路口至頂林路口的拓寬計畫。拓寬計畫增加了道路容量,也因此可以容納更多公共設施,所以除了拓寬車道,也一併加入了排水溝和人行道。 ◎為金門的基礎交通建設而努力 為什麼我們會持續推動環島北路一段的拓寬計畫?再經過一系列的說明會、公聽會等社會對話過程,本案縣府主要考量點在於「健全金門的道路系統」。 本縣發展至今,人口數及車輛數逐年增加,道路上各式車種都行駛在一條混合車道上,雖不會塞車,但卻不夠好。特別是對機車族群來說。 因為包含機車在內的所有車輛,都會匯集或通過主要道路。也因為許多不同旅次目的的車輛會彙集在主要道路上,車輛密度高,種類也會變得複雜。例如,汽車、機車、卡車、公車、遊覽車都會出現在再一起,移動行為會變得複雜,進而使交通特性有別於其他道路。所以在道路系統中,主要道路的重要性相對高,主要道路必需重視道路容量。 可是路寬不足時,匯集車流後的主要道路行駛空間十分受限,特別是對機車族群。但機車族群卻是本縣最大的一群道路使用者。這並不公平,也不合理。理想狀況是,一條道路具備汽車道、機車道、人行道、自行車道、公共設施帶等,讓不同公共設施、載具、旅次目的的人車有可以共享安全的道路空間。可是土地是有限的,路寬也是。有限制的路寬無法容納所有車道或人行道,所以必需取捨,取捨則要視道路的交通特性而定。 我們金門縣無法、也不必要把每條路都建設到具備雙向混合車道及機慢車道,但至少在主要道路需要。環島北路各路段肩負東西半島間重要交通往來,而環島北路一段亦是金寧鄉與金城鎮主要通行幹道,基於交通流量的考量,縣府最終決定推動拓寬環島北路一段。 ◎為什麼無法保留木麻黃 環島北路的拓建中,「木麻黃的保留」與「行車安全」的兩大訴求,是大家討論最多的議題,也是一個兩難的議題。但這不應該是一個對立的議題。我們透過說明會及公聽會,試著讓大眾可以更加了解縣府的考量及困難。 一、兩側行道樹非以木麻黃為主 在環島北路一段,目前行道樹基本上是以木麻黃及樟樹為主,已經不是全段的木麻黃。就完整性而言,並不若環島北路二段般的密集與完整。至於其生長的地基因為緊鄰道路及水溝,樹根範圍內又存在相關民生管線,雖然在這樣的條件下,樹木是可以生長的,但並不表示他們可以有好的環境可以支撐它們持續成長。 二、現行木麻黃近半數空洞率超過30%,不甚健康 從外表不容易看出來的是,環島北路一段兩側的木麻黃,現在並不健康。根據本府委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的聲學斷層掃描儀檢測後,若腐朽空洞率超過50%的有明確的風險,因此必需優先移除;而空洞率超過30%(到49%)的樹木,雖然沒有立即的風險,但還是需要持續監測劣化的程度。 可是環島北路一段的木麻黃 ,在檢測後發現空洞率超過50%約4%,而空洞率達到30~49%的也佔了53%。所以前一陣子,林務所已經對空洞率超過50%的木麻黃完成伐除工作。其餘的樹木進行持續監測,以防未來危險性增加。 所以事實上,現況環島北路一段的木麻黃近半數有內部腐朽狀況,雖短時間內未有立即危險,但會因氣候、病蟲害、自然腐朽等問題逐年擴大,是否需作預防性之處理,本來就是縣府一直在思考並評估的,而且颱風季節,危險度更為提高。因此,未來環島北路一段行道樹再植計畫,將考量立地條件、區域範圍、樹種生長特性等因素,以原生樹種為優先列入該路段行道樹選項,考量地區年雨量及維護成本,打造適宜的行道樹景觀。 但是,在此必須強調,並不是在金門不需要木麻黃了。木麻黃仍是金門海岸造林的優先選擇。根據委辦台灣大學第五期森林經營計畫調查結果,金門木麻黃森林面積約有1,518.07公頃,大概約有200多萬株的木麻黃,而且我們也持續在海岸進行以木麻黃為主的造林計畫。造林持續做、島嶼林木才能生生不息。 50、60年前車輛非常少,普遍種植有其必要;但隨著生活環境變遷,木麻黃是否適合作為行道樹,應回歸到林木的生長特性及環境問題進行討論,而且縣府目前也刻正進行整體性的林相整理及經營利用策略規劃,以提高林相的健康度。 ◎為什麼不在木麻黃的外側拓寬,變成1條18公尺寬的景觀道路 在外側拓寬的方案,聽來立意甚佳且合情合理,但為什麼不是我們選擇的方案?主要原因有三:私有土地取得困難、樹木竄根破壞路面的問題無法解決、及已經完成一半拓寬的環島北路一段,有道路斷面銜接衝突點增加的問題。 一、私有土地取得困難 道路拓寬需要土地,18公尺方案所需使用的土地為45筆。金門鄉親對於土地的想法相對保守,除價購金額協議、交換土地之處理等方式,至於以徵收方式辦理,亦非地主可以接受的優先選項。因此,一條道路土地協調需要花上非常久的時間才能完成。以目前水頭商港連接西海路的1-1道路為例, 527公尺縣府是從90年間啟動計畫,直到107年才完成工程招標。歷時久遠,交通流量日趨增加,鄉親們對道路拓寬的需求很高。所以我們才提出目前最小量的私有地使用的方案─13公尺路幅方案。 二、樹木竄根破壞路面的問題難解 在樹木外側拓寬聽起來似乎不用動到樹,但其實還是要砍掉27株木麻黃。因為兩側的植栽並不是很規則的立在一條線上,其實有二、三排,也因此在最大數量保留的條件下,最外側、甚至一些第二排的一部分也無法保留。而留下的則需要再面對竄根破壞路面和空洞率劣化的問題,因為他們離路最近,若一有強風吹倒情形,危及的範圍也會變大。 三、道路斷面銜接衝突點增加 最後一點,環島北路一段已經完成從金城到大學路這一段的拓寬,若採取18公尺路幅方案,兩段不一樣的道路斷面,造成匯入、匯出車道的出入口衝突點增加,分隔島的設置也需要再增加破口,會衍生其他的問題。 ◎冷戰史蹟的地景與歷史記憶 金門早期土壤貧瘠、風沙肆虐,由於木麻黃其根部具根瘤菌共生且為生長較為快速的樹種,為當時適宜栽植且能存活樹種之一,為金門減緩飛砂與季風危害,亦造就金門現今富有的友善生態環境,同時形塑了早年軍旅生涯的風貌。木麻黃參與了許多金門人的生活,這是事實。 可是,金門現有的道路基礎建設在城際交通上已逐漸不符需求,雖然軍方時代所遺留之戰地意象、設施及木麻黃是金門人共同的回憶,本府仍需考量道路基礎建設須符合當地需求。如何讓全縣的戰地意象及既有林木與後續道路基礎建設達到平衡,仍需共同研擬及調整相關計畫來達到一個平衡。 因此關於保留木麻黃保留之構想,我們也在持續討論。目前環島北路二段與環中路兩側均有較完整之木麻黃,以環島北路二段而言,后盤山段至瓊林圓環道路筆直,並為多數民眾照相取景之路段,景觀及安全性較高;且再考量若辦理該段之拓寬,因受限於既有土地、地形、既有廟宇、建物、軍事設施、擋牆等因素,近程仍有相當之難度。所以評估未來將會保留作為木麻黃綠色隧道,不是計畫全段環島北路均會拓寬將木麻黃移除。 目前以木麻黃為主的行道樹,且較有景觀性除了環島北路外,尚有環中路及太武山聯外道路,皆具特色。木麻黃林對於金門有其特殊意義,在維護與紀念層面,或可朝向木麻黃主題公園的設置來研議,如環保公園、歐厝第二層木麻黃防風林及林務所周邊鵲山林區,皆是可討論的地點。 ◎近十年金門地區設籍及居住人數、車輛數急遽上升 近十年來,金門設籍及居住人數急遽上升,以全縣觀之,從95年12月的8萬4,590人,至110年3月,來到14萬406人,成長幅度為40%,而金寧鄉因為金門大學升格,招生學生數增加,以及新興建案增加,導致十五年來設籍人數上升53%,從1萬5,588人,增加至3萬3,146人,金城地區也成長了33%設籍人口。此外,車輛數也增加132%,從49,690輛到115,477輛。因此,在人數及車輛數激增的情形下,增加了道路承載量,又環島北路一段作為金寧與金城間的主要聯繫幹道,在道安維護的考量下,拓寬確有其必要性。 ◎持續溝通與提升道路基礎設施品質 金門縣是個小海島,規模小,生態系統也相對封閉。也因此對於環境變化的耐受力比較低,能承受的開發規模小,和臺灣本島或其他更大型島嶼不一樣。所以在建構三橫三縱的主要道路系統時,採取13公尺路幅寬度而不是30公尺計畫道路寬,除了目前道路容量還不需要達到如此規模之外,減少開發量體也是思考軸線之一。 為了建構道路系統中的主要道路路網,現行13公尺路幅方案經過無數次的討論、折衷,請教過許多專家,在有限的土地資源及客觀的環境條件下,由工務處提出最具可行性的方案。 因此接下來我們希望透過資訊公開的方式,讓鄉親知道本案的內容、我們所做的努力以及本案能帶給金門的道路系統帶來什麼改善。也希望如有任何疑問,歡迎鄉親隨時來電「縣府工務處企劃科」(電話:318823#62615陳小姐)溝通指教。
-
金門稅務局:娛樂業受疫情影響者 可申請調降娛樂稅
金門縣稅務局表示,受疫情影響生意之娛樂業者,可申請核實調降娛樂稅。 金門縣八大行業之娛樂業者因配合政府防疫政策,暫停營業,金門縣稅務局已主動停徵娛樂稅,此外,針對縣內其他如選物販賣機無人商店等查定課徵的娛樂業,如因配合防疫致生意受影響,也可向稅務局提出調減娛樂稅申請,減輕租稅負擔。 稅務局說明,近期因新冠肺炎防疫警戒標準全國已升至三級,及縣府110年5月18日公告選物販賣機(夾娃娃機)及電話亭KTV等無人商店,應落實實聯制,無法落實者,應暫停營業至110年6月8日止,查定課徵之娛樂業者係依營業概況核實課徵,業者如配合政府防疫措施或生意受疫情影響,娛樂設施未使用或減少營業天數,致營業收入減少,即日起可向稅務局申請依實際營業概況,調降娛樂稅,以減輕負擔。自動報繳娛樂稅之業者,可依實際收入申報娛樂稅。查定課徵娛樂稅之業者,待疫情趨緩、營收恢復後,由該局再適時調回。 金門縣稅務局進一步指出,建議採郵寄或傳真申請調降娛樂稅(傳真電話371217),申請書可透過稅務局網站(網址:https://kmtax.kinmen.gov.tw/首頁>便民服務>表單下載>娛樂稅>娛樂業變更代徵娛樂稅款申請書或娛樂業停業、復業、歇業(註銷)申請書)下載。如有疑問可撥打該局服務電話325197分機210,有專人提供服務及解答。
-
警方查獲養生館假關門真營業 縣府將重罰
養生館偷營業,金門縣政府將重懲重罰。全國新冠肺炎防疫進入第三級警戒,金門縣長楊鎮浯於本(5)月15日通令全縣八大特定行業從5月15日起至6月8日期間暫停營業,嚴防疫情擴散,但仍有養生館業者無視疫情嚴峻,假關門、真營業,5月20日晚間被警方查獲。楊縣長聞訊至感氣憤和心痛,沉重呼籲全民同心防疫,共度難關,不肖業者暗中營業一經查獲將重懲重罰。 金城警分局表示,5月20日晚間獲報某養生館偷偷營業,經埋伏訪查,發現該養生館小姐穿著清涼,並有非住戶人員出入現象,見時機成熟,當場查獲養生館內2名男客赤裸上身正在按摩,業者辯稱是「朋友來訪紓壓」,但警方仍認定未遵守防疫規定,將全案移送金門縣政府權責機關裁處。 縣政府公告視聽歌唱業、資訊休閒業、電子遊戲場業、飲酒業、養生館、酒吧等八大特定行業,自5月15日至6月8日暫停營業,縣府將不定期稽查,如查獲具體營業事實,將依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第1項第2款及同法第67條第1項第2款規定,裁罰6萬至30萬元罰鍰。 金城警分局指出,防疫期間每日編排警力查訪,防止八大特定行業成為防疫破口,請業者務必配合,勿心存僥倖,成為防疫破口。如民眾發現有業者違法營業,請立即檢舉。防疫視同作戰,請業者共體時艱,千萬不要害人害己。
-
迎城隍主題口罩將贈警消醫 盼平安過疫情
迎城隍主題口罩致贈第一線防疫人員! 為了配合國家重要民俗「金門迎城隍」的遶境活動,今年度金門縣文化局特別針對迎城隍主題設計趕製了「迎城隍主題口罩」,雖然因疫情影響,所有的迎城隍活動皆已取消,縣府特別與文化局將趕工印製出來的迎城隍口罩送至城隍廟,由局長許正芳及金城鎮長李誠智及城隍廟管理委員會主委楊耀芸共同祭拜及過爐加持,此批口罩除了贈送城隍廟管理委員會,並提供金門縣警察局、消防局及衛生局、衛福部金門醫院的醫療第一線護理人員使用,希望藉由城隍爺的加持,能夠保佑金門鄉親平平安安度過疫情。 文化局長許正芳指出,這批「迎城隍主題口罩」特別將金門獨特的城牆及洋樓意象融入,以喜慶的紅色為主,配合金黃的城隍字體,彰顯「金門迎城隍」是金門的一件重要活動,預期在疫情下辦理遶境活動時能保護城隍廟爺陣頭隊伍平安,目前金門全島雖無疫情,但因疫情的變異不斷,使得今年原本將擴大遶境辦理的本縣唯一國家重要民俗「金門迎城隍」因擔心有群聚感染之虞,不得不臨時喊停。 因為疫情加遽,縣府已決定將所有的迎城隍活動取消,但這批趕工印製出來的迎城隍口罩,最後決定先送至城隍廟,由局長許正芳及鎮長李誠智及城隍廟管理委員會主委楊耀芸共同祭拜後,將此批城隍加持過的口罩,部份贈送城隍廟管理委員會,並提供金門縣警察局、消防局及衛生局、金門衛福部立醫院的醫療第一線護理人員使用,希望藉由城隍爺的加持,能夠保佑大家平平安安度過疫情。
-
太湖路解封 今早7時起恢復車輛通行
今年3月2日起全線封路施作的太湖路道路拓寬改善工程,在各方的配合努力下,第一階段岩盤爆破順利完成封路施作,金湖鎮長陳文顧今早7時率公所團隊及金湖分局長何明祥至現地解封並協助引導車輛通行,期待讓轄區與其他鄉鎮聯絡道路順暢通行。 金湖鎮公所表示,「金湖鎮太湖路(公園路口至經武路口)道路拓寬改善工程,第一階段(岩盤爆破)」自3月2日至4月27日封閉道路施作;第二階(管線埋設、AC道路刨除重鋪)則從5月19日起在道路外,採不影響行車安全的半半工法施作。 金湖鎮公所說明,因太湖路段是島上交通幹道,封路施作影響車輛往來,該所與相關單位研商因應,除於各路口增設告示牌提醒用路人,以及調整號誌燈時間秒數外,也增派警力於瓊徑路、環島南路及市港路等重要路口加強交通疏導,有效紓解車輛壅塞。 陳文顧表示,第一階爆破工程在施工單位的努力及各單位的配合下順利完成,感謝鄉親支持及鼓勵,因尚有第二階段施工,提醒行駛該路段的駕駛人,減速慢行,注意行車安全,也請鄉親及用路人注意道路標誌、標線及安全,公所團隊將秉持專業與認真態度督促廠商如期如質完工,期待有效疏解轄內交通,並符合民眾期待,造福鄉親。
-
楊鎮浯宣布金門防疫新措施 即起暫停公祭 爭取向大陸購買國際認證合法疫苗
國內疫情愈趨嚴峻,隨著馬祖外島失守,金門縣長楊鎮浯今天再加大防疫力道,宣佈即起暫停一切公祭,直到疫情和緩為止,另針對疫苗取得部分,他也強調,金門醫療能量嚴重不足,經不起任何破口,如果中央的疫苗配給無法滿足在地需求,籲請同意開放縣府自對岸取得國際認可之合法疫苗。 楊鎮浯表示,為了防止群聚,他不得已宣布自即日起暫停縣內所有公祭活動,直至疫情和緩為止,這段時間他也要求殯葬所全力整備各項殯葬設施,確保供應無虞。也希望鄉親能夠體諒,祭祀雖是民間禮俗傳統,但這是為防疫而不得已的作法。 至於疫苗部分,CDC已在5月15日宣布停止自費施打,將現有疫苗全數保留給一線醫護人員,對中央的這項政策他也表示認同。但有一個狀況,他還是要向鄉親說明,特別是這段時間他透過各種管道,包含在全國首長視訊會議中大聲疾呼,離島醫療量能遠低於本島,希望中央保障離島疫苗施打能量。但目前金門僅獲得600劑,後續配給也只增加了200劑,這些數量遠遠無法滿足縣民需求,更易形成離島防疫漏洞。 基此,他提出呼籲,如若疫苗採購上困難而無法協助離島,希望CDC同意本縣能自對岸取得國際認可之合法疫苗,他並強調,任何政治因素都比不上鄉親生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