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經樂道
-
李縣長:旅台鄉親參政是金門的驕傲
郝龍斌、許懷台參選北市長及議員盼各界支持 ︻鄉訊小組台北市報導︼在日前於台北召開的縣政顧問座談會中,李炷烽縣長特別介紹新當選台北縣中和市民代表戴德成,認為其代表金門人的形象與光榮,值得鼓勵。李縣長指出,此次有十六位金門鄉親參與台灣地區基層公職人員選舉,有七位當選,當選率雖不到一半,唯金門人來到台灣打拚,寄人籬下,爭取服務的機會,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驕傲。 座談會主席台大教授楊永斌也介紹將於年底參選台北市議員的許懷台,請鄉親多給予支持,一傳十,十傳百,把此地鄉親的力量整個動員起來。他隱約感覺未來十年金門的力量會倍增,因而應在各行各業都要凝結力量,大家共同來扶持,整個力量才會展出來。他並代表大家預祝許懷台高票當選。 許懷台應邀自我介紹時表示,他叫許「懷台」,懷念台灣,即知他是金門人。他自小居住在金門,父親許乃文也是縣政顧問。此次他很榮幸能代表金門人在台北市大安、文山區參選市議員,為了金門鄉親,他會更加努力打拼,也很期望得到鄉親的鼓勵及精神上的支持,即如有親朋好友在大安、文山區,請幫他牽個線。他說,眾所週知,金門與台北市關係深厚,很多資源都由台北市到金門去,他希望未來能當中間人,在台北市議會為大家打拚,希望大家能給他一個進軍台北市議會的機會。 台北市金門同鄉會副理事長吳文智提議,郝龍斌要競選台北市長,希望台北市金門同鄉會大家站出來給予支持。主席楊永斌替大家回應表示,郝龍斌也是他的同事,郝龍斌在小金門出生,以目前的講法他也是金門人,因此金門人支持金門人應該沒有困難。
-
近百位顧問出席座談會為縣政把脈會中提出諸多建言
包括速建金烈大橋、全面開放自由經金門往來兩岸三地等 ︻鄉訊小組台北市報導︼由金門縣政府主辦的「金門縣政顧問請益座談會」六月廿四日在立法院召開(見右圖),由台大工學院院長楊永斌擔任主席,金門縣長李炷烽、副縣長楊忠全率領縣府局室主管出席會議向近百位縣政顧問當面請益。 楊永斌在開場白致詞指出,在當前政局下,金門人的力量是越來越集中,特別是像縣政顧問團人愈來愈多,人氣愈來愈旺。他期待顧問們多發言,凝結出一些較有創意的想法,這些建言都可以反映到離島永續發展方案中,可對金門的永續發展有所幫助。 新任的全國醫師公會理事長林耀東顧問(妻為前內政部長、法務部長葉金鳳)被公推首先發言,他指出,他每次在國防部開委員會議時,李炷烽縣長每回都是很認真打拚在會中為金門爭取福利,這種縣長打著燈籠也難找,因此他要求在場大家以鼓掌來為縣長鼓勵。現場隨即響起一片如雷掌聲。 七十多歲的林耀東指出,這次能獲聘擔任金門的顧問,讓他相當歡喜。他說,金門如有事要他做,他死都會挺到底。他高聲呼籲金門人要團結,因團結就是力量。他並邀請金門鄉親到彰化八卦山遊玩。 李炷烽縣長回應林耀東的話表示,他到國防部軍事補償委員會開會時坐林耀東旁邊,有時兩人意見南轅北轍,要感謝林耀東的包容,及接受縣政顧問聘請。他說,國防部在人命損失賠償部份已差不多,目前陸續在審查財產部份,他呼籲金門鄉親在財產部份應實事求是,不要無中生有,來取得不法之財,因資源皆來自納稅人的血汗,我們應為所當為,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另一位新聘顧問台南市政府觀光召集委員、觀光協會游理事長表示,金門因環境關係,只適合以觀光為重,觀光是無煙囪事業,可立竿見影,馬上賺到錢。他認為金門要發展觀光有幾個步驟要做:一、要加強金門本身的結構,使有觀光價值。二、要加強行銷。三、交通相當重要,目前來往金門靠飛機在飛,航空公司是聯合經營,目前金門的航空交通是被掐著脖子,縣府沒有與航空公司談判的籌碼。前些時他到香港參加國際旅展,曾邀華航駐香港總代表談金門包機香港一事,對方表示願與金門縣政府談一談。他建議能在台灣本島各地做平衡性的服務,諸如在南部設金門辦公室,加強南部的連繫。 台中縣金門同鄉會理事長洪慈旭顧問指出,叫嚷十餘年的金門大橋是近在咫尺且操之在我,他強調,「只有搭船來往的小金門人,才能感受到沒有橋的痛苦。」他回小金門時,很多鄉親都要他在長官面前一定要提出建金門大橋的建言。金門大橋只是小金門人出入要用的基本建設,有那麼困難嗎?他提出金門大橋要不要建的二個重點:一、縣府團隊的決心。二、要有錢。而錢更不是問題,大家都知道金門有一隻金雞母─金酒。要不就是如吳成典立委所說的,向離島建設基金貸款,或者可組募款小組來向東南亞僑團募集。 主席楊永斌表示,金酒每年上繳給中央的稅款非常龐大,他建議是否可在稅前做一些地方公益,例如台電每年會認養台大的一些地方設施,認養完後才繳稅,金酒也可仿效此做法,例如對金門地區的大學及中小學的教育認養,以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來回饋地方。 王振利顧問也提出多項提案建言:一、請將顧問群按專長分組。二、積極向中央爭取所有國民及外國遊客皆可經由小三通管道前往大陸地區,大陸遊客及大陸地區外國遊客也可經由小三通管道轉往台灣旅遊,以利台澎金馬旅遊業的發展。三、設置大陸人民及外籍人士生活習性研究機構,以利旅遊業發展。四、研究金門附近海域生態及危險區域,以利旅遊業規劃及發展。五、請建置具有地方色彩的縣府辦公場所,以利觀光業發展。他認為現有縣府辦公場所具有濃厚軍方呆板色彩,讓人有望而卻步的感覺。 台北縣金門同鄉會理事長黃獻平建議,每年來往台北與金門的交通是大家心中的痛,尤其春節鄉親在機場候機,與早期在等船的情景差不多,李縣長與吳立委在這方面都很盡力來為鄉親打拚解決問題。他提出請主管機關研究向陸委會提建議,開放在春節及霧季期間,定點由台北、台中、台南或高雄班機直飛廈門,再坐船回金門。如此一方面可帶動交通互動,更可促進觀光發展。 胡偉生顧問稍早石破天驚批評縣府團隊一級主管行事推、拖、拉。實踐大學教授張火木顧問發言為縣府團隊緩頰,認為胡的批評有點「言重」,胡有機會擔任金酒常務監察人的角色,四個多月來的確發現了一些問題,唯縣府團隊需要胡顧問更大的支持與鼓勵。張火木將焦點集中在金門技術學院的角色發展,技術學院現有規模只有一千人,的確不符合營運成本,未來如要提升為三千人規模的精緻型所謂大學城,成為一所大學,就必需有二千個外地生,而由上學期該校招收大二、大三轉學生缺額超過二百人,即代表該校升格為學院三年來,在招收外地生的吸引力或競爭力不足,因此可否在獎勵條件上再加強,諸如一學期來往台金兩次交通費補助,他建議由金酒公司來負擔此經費。 立委吳成典強調,金門離大陸這麼近,怎麼可能不與大陸來往?!中央為何不給金門更多機會?讓他與李縣長常為了兩岸之事而痛苦,他呼籲所有金門人自己要站起來,中華民國有前途時我們也要有前途;中華民國沒有前途時金門人還是要有前途。台灣沒有人要管我們,過去台灣自憐為亞細亞的孤兒,那金門算什麼呢?因此,金門要團結,金門的力量要展現出來。 戴德成建議,一、金酒在金門的家戶配酒每人有一打的配額,希望旅台金門同鄉會會員也能得到縣府的照顧,至少比照一半的福利。二、旅台同鄉對金門的觀光事業感到非常悲觀,每次帶一團去金門觀光,下次再要組團,去過的人都說,已去過了,那邊什麼好玩的,去一次就夠了,他建議由金酒或旅台鄉親來投資比照花蓮建個海洋世界遊樂場,因金門是海島,應將觀光事業做出來,做出金門的不同品牌。三、金門在台北縣有多筆社區土地荒廢,很可惜,應做妥善規劃。
-
金籍台電人又找到大尾漏網魚:方俊德
建議年輕人別急於調回家鄉金門的根才能遠拓四面八方 ︻鄉訊小組台北報導︼在高達二萬六千名的台灣電力公司員工中,要找出所有隱藏在其中的金門籍「台電人」並不容易,何況人數接近九百位之多,最簡便的方法是經由身分證字號中「W」開頭的去找尋,但這也會有漏網之魚,因為有些在台灣出生的金門人第二代或三代、四代……就非「W」開頭,只能靠多方打聽或自己招認。如今經由台電桃園區營業處的訊息提供,又找到一尾「大尾的漏網之魚」,即是台南市籍、位階十四職等的台電業務處長方俊德。(見左圖)據方俊德表示,他阿公的墓碑上刻有「金門」兩字,他的祖籍是小金門西方村,至於何時遷移來台,已有幾代,因族譜在戰亂中炸毀,已不可考,他曾到小金門尋根,但並無所獲。 台南出生的方俊德,民國五十六年中興大學企管系畢業,服完兵役後,五十七年八月考進台電,方俊德最早在業務處當股長時,金門縣副縣長楊忠全時任業務處科長,正是方的頂頭上司,由於方俊德在金門尋不到根,因此有一回楊忠全開他玩笑說:「我是正金門人,你是風仔!」 方俊德說,他家的族譜在二次大戰美軍轟炸台灣時被炸毀燒掉,但他阿公的墓碑上刻有「金門」兩字則是千真萬確的事,也因此,他與金門籍的同仁相處時,大家都很有同鄉的親切感。他說,他在桃園區營業處當副理時,營業處辦金門旅遊,他也參加,並順道前往小金門尋根,結果還是找不到祖先的家在小金門的何處,問了半天也問不出來。後來台電有位營業區處的方姓經理(音:方玉柱)告訴他,曾在小金門尋到根,找到祖籍的資料,這位方姓經理是台灣南部人,祖籍也是金門。 對於任職近四十年,把一生的青春都奉獻給她的台電,方俊德有說不出的情感,他說,台電很有制度,同仁們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埋頭做事,絕大部份的人一輩子都在這個圈圈內專心工作,完全沒有外務或兼差。而金門籍的同仁更是很少離開台電,頂多只是想調回金門家鄉工作,但他認為,其實留在台灣工作海闊天空,年輕人應到四面八方去發展,才能把金門的根拓展到遠方。 方俊德指出,他一直都在配電系列部門服務,而配電系統正是電力公司與用戶接觸的第一線,近年來用戶對服務的要求愈來愈高,不論是技術面、供電品質、服務態度、用電等的要求愈來愈多,尤其業務系統直接面對用戶,公司則推出很多服務的措施,不斷的配合時代的進步來改善。 金門子弟在業務部門服務的比例相當高,例如單是桃園區營業處目前實際就有五十三人之多,其他各營業區處一般也各有數十人。方俊德說,金門子弟在這方面做了一些貢獻,且在他的印象中,金門子弟在公司中大多是屬於比較年輕的,是台電的生力軍,他希望與這些鄉親大家來共同努力,服務用戶。
-
台灣松下搶回家電龍頭寶座金籍董事長陳世昌居首功
人稱「救火王」、「發明王」曾研發全球第一台會煮稀飯電子鍋迄今令人津津樂道 ︻鄉訊小組台北報導︼台灣松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常務董事、台松電器販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世昌(見右圖)是台灣松下創立四十餘年來拔擢進入董事會核心的首位本土員工,這位金門籍的老松下人是如何做到的?如何能在近年來一再受到日方提拔,成為有史以來唯一一位台籍日資法人代表,與日本松下及台灣洪家兩大家族平起平坐?根據外界多年的觀察,陳世昌這位「發明王」、「救火王」是憑藉著創新的頭腦、輝煌的戰績與圓融的處事態度而贏得台日雙方一致的信任,成就了今日的風光局面。 三十七年次的陳世昌,金門金城鎮賢庵村人,母親目前還住在此地。他小學唸金門示範中心,五十五年自金中畢業,五十九年畢業於台大機械系,在服完一年多的憲兵預官後,陳世昌於六十年考進台灣松下從事設計的工作。陳世昌說,進公司不久,即常被派往日本松下接受研修,剛開始的前五年,每年待在日本的時間長達四、五個月,在公司從事的工作是家電商品的設計、製造。一路由最基層的技術員幹起,之後升任股長、課長、經理、處長、理事、董事,二年前出任常務董事,進入經營核心,當時引起外界相當的矚目。陳世昌解釋說,台灣松下是日本松下在台投資的公司,本地幹部要爬到董事已相當困難,更何況是常務董事,他是台灣人(其實是金門人)的第一位。 他認為,自己出身自純樸的金門鄉下地方,隻身來到台灣發展,如果不認真打拚,絕對無法出人頭地,因為本身沒有任何靠山,一切都要靠自己努力。他說這種觀念一直存在他腦海中,並左右他做事的方式。如何才能成功?他說,第一、金門人刻苦耐勞的精神一定要有。第二、做事講求速度與效率,速度要快才能與人競爭。第三、要創新,才能生存並與人競爭,不被淘汰。加上金門人做任何事要一步一腳印,由基層做起,因沒有人讓你靠。 陳世昌說,他有今日,不敢說成功不成功,但一切感到很順利,當年拎著一只皮箱,隻身來台,還能在外資公司獲得信任,他認為,彼此間的信任很重要,也由於信任,才會提拔擔任各種重要職務。七十年代台灣松下要在桃園建一座面積二萬二千坪的新廠房,他被指派為桃園廠的總負責人,負責建廠,自七十八年起,他成為桃園事業區的總負責人,五年後回到台北縣中和總公司,八年前台灣松下要成立一家銷售公司─台松電器販賣公司,由他出任總經理。此外,松下資訊科技公司,也由他擔任負責人。之後成立的台灣松下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也由他負責。 因此,陳世昌目前是三家公司的負責人,他的正式頭銜是:台灣松下電器公司常務董事、台松電器販賣公司董事長、松下資訊科技公司董事長、台灣松下技術服務公司副董事長。可謂一人身兼數職。 陳世昌能有今天的成就,他的創新,也就是研究發明應居首功。民國七十年代他在電化商品技術部門做設計與研發時,就改良歐美的咖啡壺,運用其原理研發出沖泡烏龍茶的茶壺,也曾開發出更薄、但防雨防鏽效果更好的冷氣機外殼。眾多發明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當然還是全球第一台會煮稀飯的電子鍋,還申請了十年專利,讓台灣松下每年可賣出三萬台,賺進不少銀子,也提升了不少業績。台灣松下技術服務公司自2003年起領先同業實施三年品質保證制度,建立365天,24小時維修體制,這也是陳世昌的點子。此外,六年前陳世昌臨危授命接下台松電器販賣總經理一職,使營業額由八十億增至一百四十億以上,每年皆有兩位數的成長,讓台灣松下市佔排名重新佔上龍頭寶座,陳世昌的「救火王」封號正是得自於此。 對於家鄉,陳世昌仍有太多牽繫,他認為,金門人很多在台灣都很有成就,應真正整合這股力量成為發展金門的最大助力;此外,金門資源欠缺,唯一能發展的是觀光,而觀光首在交通便利,現在的機場一起大霧就停飛,觀光客誰敢前來?其他國家的重要觀光點並無此問題,導航設備的改善並非那麼困難,有錢應該就可以。
-
讀者來函
拜讀貴報六月十一日刊登(台電走過一甲子八七七位金籍台電人奉獻關鍵力量)一文。其中,現職位階最高者應為現任業務處處長方俊德先生,方處長俊德祖籍烈嶼鄉西方村。 另者文中提及現職金籍台電人桃園區營業處有四十七人,正確員額應為五十三人。 以上二點惠請貴社予以增編,謝謝。 台電桃園區營業處電力工會第二十一分會會長方有土 敬筆
-
基層選舉結果揭曉旅台十六位鄉親六人順利當選
︻鄉訊小組台北縣報導︼今年六月十日的基層公職人員選舉結果,旅台金門鄉親參選的十六人中,有戴德成、張繼遠、許寶鳳、楊志民、王泉尚、許建國等六人當選,其他十人不幸落敗,不敵對手的主要理由大多是對方被質疑涉嫌大動作買票。 此次順利當選的六人如下: 一、張繼遠:連任永和市民代表,已連任五屆,如今六連霸成功。 二、戴德成:原任中和市德行里里長四任,首次參選中和市民代表(漳和區)成功。 三、許寶鳳:連任新店建國里里長。 四、楊志民:連任龍潭鄉鄉民代表三連霸。 五、王泉尚:連任台南市北區東興里里長。 六、許建國:第三度參選台南縣永康市復興里里長,此次終於成功。
-
金籍台電人合群團結、犧牲奉獻值得肯定與敬佩
第一線無名英雄流血流汗辛苦無人知楊家一門四傑陳家叔侄五人同為台電人傳為佳話 ︻鄉訊小組台北報導︼提起台電,您可能會馬上想到颱風剛過,頭戴安全帽、爬電桿、鑽地道的一群人在搶修。當你「一按來電」的同時,可知道這個看不見、摸不得的「電」,可是從山之巔、海之涯,一路翻山越嶺、跨河鑽地而來?從發電廠送到用戶之間,須走過多少崎嶇坎坷路,才能供給用戶使用?這些工作,正是由無數第一線的無名英雄上山下海,默默奉獻勞力,甚至性命去達成,在這些無名英雄中,有不少是表現傑出的金門人,台電主管人事的副總經理李錦田誇讚說,金門籍員工忠誠度高、合群、團結、認真工作、犧牲奉獻,值得肯定與敬佩。 台電萬大發電廠有六位金門籍員工,包括楊忠熅、蔡長江、鄭慶昌、許文傑、陳嘉文與蔡水棟,其中評價十四等(工等最高等)的楊忠熅,民國八十八年曾當選「十大傑出青年」。四十七年次的楊忠熅,金寧鄉安美村東堡人,在金寧國小、金寧國中及金中高職部畢業後,以建教合作於六十九年進入台電,七十五年支援核二廠大修時,因開關短路,被電弧光燒傷,燒傷程度高達百分之六十,據他的同事蔡水棟說,楊忠熅當時幾已無生命跡象,後來走了一趟鬼門關,才終於被救回,同時靠自身的毅力完成復健。而同時間包商將責任推給楊忠熅,以過失致死被起訴,後來楊忠熅終而被判無罪。經過這樣的生命磨練,楊忠熅並不氣餒,如今成為水力電廠的專業「電腦工程師」,目前萬大發電廠所有有關自動化(e化)的事皆由楊忠熅一手包辦,也讓他在八十八年當選「十大傑出青年」 楊忠熅說,他在高職是唸電工,對電腦很有興趣,自己學電腦,並參與電廠自動化的工作,也因他在這方面的表現得到肯定而獲獎。成為「被火紋身的人」,楊忠熅說,當時他在,住院四十多天,並花二年多的時間復建,其間陸續做很多小手術,相當辛苦,唯有用相當大的毅力才能克服。 楊忠熅認為,目前金門人在台電普遍評價都很高,在工作表現上認真,大部份的人都受到相當的肯定。 在台灣中部地區最活躍的金門籍「台電人」無疑是蔡水棟,他在南投大埔里地區的地方人脈相當不錯,只要提起「金門酒仔」無人不知。蔡水棟過去有段時間曾一心一意要把在台灣的金門籍「台電人」整個串聯起來。他的想法很單純,因大家都是遠渡重洋來台工作的鄉親,且大多是學校前後期的學長學弟,人不親土親,大家有所聯繫,也好有個照應。但這個構想後來因故並未能完全達成,也才有之後蔡水棟出來發起籌組南投縣金門同鄉會,並一直運作至今。 蔡水棟來自金門金寧鄉安美村西堡,金門高職畢業,於七十年七月進入台電,目前在萬大發電廠擔任霧社水庫管理員;唯蔡水棟更重要的另一個身份則是台電工會萬大分會常務幹事(工會負責人),也是台電勞資會議代表。 蔡水棟說他在工會任內的成績包括:一、爭取到萬大兒童樂園之設置。二、電廠三班制的交接班時間小夜班接大夜班由原午夜零時改為二十二時。三、爭取領加班費可刷卡也可按指紋。他說,指紋辨識系統案他奮鬥了五、六年,最近才獲前台電董事長黃營杉的認同而通過。 對於金門人在台電的表現,蔡水棟認為,一般而言都很賣力,對主管忠貞,上級交付的任務都會很有責任感地去完成。 台電工會理事有一位是金門人,他就是台北南區營業處線路股的吳有彬,他也是兄弟檔,他哥哥吳有鐘目前任職台電北南區處稽查股。吳有彬的父親正是此次參選連任台北縣板橋市忠翠里里長的吳仁才。吳有彬多年國小、金湖國中、金門高職畢業後,七十八年進入台電,九十二年起參加工會活動,九十三年起任工會常務幹事,至今已連三屆,也當選台電工會會員代表,進而當選理事。為台電勞工解決不少問題,目前過年返金機票是一位難求,他正計劃透過電力工會總會福利組與航空公司接洽返鄉包機問題。 當年台電透過與金門高職所謂「建教合作」招考進台電的第一屆共有六位,包括盧禮銘(高職班長)、林學文、林璋、李文坤、林世義。其中後四位後來考上職員缺。 盧禮銘是金城鎮賢厝人,六十八年以建教第一批進入台電,受訓四個月後分發,在外線、工務、變電、檢修:::等許多單位都待過。 回想當年,盧禮銘說,當年在聯合報資深財經記者葉耿漢與台電營業處長楊忠全的大力促成下,他們六位金中高職的同學首度透過建教合作關係進入台電工作,沒想到因為互動不錯,表現也獲得肯定,因此而有第二批、第三批:::,其中前二屆還領有獎學金。他記得其中有幾年台電人事出缺時並未對外招考,而是直接到金門招考,對當時處於戰爭最前線的金門地區給予相當的照顧。 對於台電這份工作,盧禮銘說,算是一份相當穩定而不錯的工作。他認為,金門人較耐操,過去金門就業機會少,大家都很珍惜,在台電的表現風評不錯,他也常以學長的身份勸後期學弟要努力打拚,有機會就要去考試晉升。他說,當初進台電的金門人目前大多已是公司的中堅份子。 在台電的金門人中,楊家四兄弟檔│楊生結、楊正義、楊國輝、楊澄宇在四兄弟台電兄弟檔中最為壯觀。目前在台電台北市區營業處工環課安全股的楊國輝說,他在家排行老四,他與三哥楊正義、六弟楊澄宇都在台電台北市區營業處服務,二哥楊生結在台北供電區營運處任職。 楊國輝在金門唸古寧國小湖埔分校,之後寧中,金門高職,因建教合作於七十九年進入台電,大都時間在第一線的台北市區營業處線路股工作。他認為,早期在設備沒那麼好,在第一線工作,安全最好是自己要先照顧好自己。他說,第一線的修護配電線工作最怕颱風,因為支援搶修的人多手就雜,較易滋生事故。 對於這份工作,他的感想是,當初選擇這條路是對的,在台電工作穩定,可惜的是,出生在六十六年次以後的學弟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令人遺憾。 除了楊家一門四傑在台電外,一家族五男生在台電也是創舉│來自金寧鄉安岐村的陳九龍叔侄五人也都在台電工作。陳九龍目前在台北北區營業處士林巡修股任職,他的四個侄子陳錫揚、陳錫欽兄弟及陳國光、陳國展兄弟也分別在台北南區營業處、台電電力修護處及電力修護處中部分處等地工作。 陳錫揚自金寧國小、寧中及金門高職畢業後,因建教合作七十八年進台電,在最前線的修護單位來來去去。目前陳錫揚是巡修股配電服務員。得過台電技能競賽人及團體二、三名次數多達五六次。他的堂哥陳國光更是厲害,得過技能競賽人及團體冠軍無數次。陳錫揚指出,外線搶修屬勞力工作,在颱風天等天災情況下搶修電力較辛苦,且第一線工作為三班制作息較不正常,此外,自電線桿摔下或被電電到也都是第一線人員的高風險,且目前在政府政策下人力精省,但工作量相對增加,疑難雜症都要處理,比較辛苦。
-
台電走過一甲子八七七位金籍台電人奉獻關鍵力量
七○年代建教合作引進金門人現均成中堅份子各項表現傑出深獲肯定 ︻鄉訊小組台北報導︼資本額高達四千億元、國內公民營企業中排名第一大的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五月剛歡慶成立六十週年,在這一甲子的歲月中,台電從接收戰後殘破不堪的電力設施,經過全體員工同心協力,克服萬難,不斷開發新電源,提供經濟發展及民生源源不絕的電力,這其中,八百多位金門籍的「台電人」也各奉獻了他們關鍵性的一份力量,其中多數人對台電都各有二、三十年的付出,這些人上山下海,或在行政部門認真打拚,讓台電更能穩步發展,成就今日的台電。 │台電金門人最多 在國內各公民營企業中,台電公司無疑是金門人最多的一家企業,在台電二萬六千多名員工中,金門籍的職工就佔了八百七十七人,其中以金門區營業處的一百九十四人高居各單位第一多,其次為配電工程隊有五十九人、各地施工隊有五十一人、在台北南區營業處有四十九人、桃園區營業處四十七人、台北市區營業處及台北西區營業處各四十人、台中區營業處三十五人、雲林區營業處三十三人、電力修護處有三十三人,此外,在各地發電廠共有一百一十一人,其中核能電廠佔十九位。 │副縣長楊忠全也曾是台電人 金門籍的「台電人」都知道,前台電總工程師楊忠全是金門人在台電公司的指標性人物,位高權重,是台電公司內職位最高的金門籍人士。但自從楊忠全在民國九十年以台電總工程師的十五職等高階自台電退休,並轉任金門縣副縣長後,目前十三職等的花蓮區營業處經理李文選成了金門籍的台電員工中,職位最高的。 │現職位階最高者:李文選 古寧頭南山人的李文選,民國四十七年遷居金城鎮西門里,古寧國小、金門中學畢業後,進陸官專修班十二期,之後唸海洋大學及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五十八年至六十一年曾在金門縣政府任職,六十一年六月進金電,八十六年台電併金電時擔任副理,八十九年調宜蘭區營業處副理,九十年十一月調回金門營業處任經理,去年二月升花蓮區營業處經理迄今。三十四年次的李文選在台電已待了三十四年之久。 在金門與在台灣任職有何不同?李文選說,金門是個小島,金門區營業處單位小,包括發電、輸配電、售電等各種業務全包,發生問題時也要全部負起責任,台灣本島各區營業處發電、輸配電及售電分開。花蓮面積四千多平方公里,是金門的三十六倍大,過去在金門,巡視全島業務措施,一趟只需花半個小時就全看完了,在花蓮只看一個地方就要花上一天功夫,例如颱風天要搶修電力就要花上相當的時間,付出較多。 │金門人深受台電肯受 對於金門人在台電的表現,李文選說,早期進公司的金門籍台電人目前大多已是中堅份子,主要幹部棟樑,民國七○年代初台電與金門建教合作,引進金門籍學子進入台電,由當初的一批五十人或上百人,累積至今數百人,這些人在技術各方面都已臻成熟,到如今正好可彌補台電目前的人事斷層,因台電近年來受政府部門精簡人事限制,已少對外招考進用新人,平均年齡近四十八歲,已有老化趨勢。而金門人在台電的表現也是有目共睹,不少最高水準的技能競賽,得到高名次者大都是金門人,金門籍員工在台電公司內很受好評,此外,很多單位的勞資代表也都是金門籍人士,相當受到公司的肯定。 │王仁炳:金門人照顧金門人 在羅斯福路台電總公司,十二職等的業務處營業課長王仁炳無疑是台電大樓內職位最高的金門籍人士。輔大經濟系畢業的王仁炳,六十四年自金中畢業,同班同學有城中老師許維民等,同屆的有立委吳成典等人。王仁炳在六十六年六月大二時,以高中畢業身份考上台電綜合管理班,六十七年六月被正式雇用為新莊區營業處業務管理員,一路奮鬥從三職等的管理員到如今十二職等十級的營業課長。 王仁炳說,早期的金門人跨海來台進入台電接受訓練,人地生疏,受到前期學長同鄉很多的照顧,諸如二十多年前楊忠全已是營業課長,之後又晉升掌管上萬人的業務處長,對金門鄉親照顧有加。當時大家都很吃苦耐勞,使得公司對金門人的評價很高,那個單位如缺人,都會考慮進補金門人,如今多數金門人在輸配電第一線上大都已是骨幹(領班之類)。 在台電近三十年,王仁炳的感想是,想要在公司有所表現,受人重視,最基本的是要全力投入,自己要有一套前瞻性規劃,知道自己要往那裡走,同時,本身的修為、認真度及人際關係都很重要,他認為,金門鄉親在人際關係的脈絡上較欠缺。他說,公司分工細,想要出人頭地,除了本身業務的掌握之外,相關業務也要多所了解,多方面資訊的吸收,讓自己的視野更寬廣,遇事不退卻,讓人值得提拔,才會有貴人相助。總之,除了本身的修為外,人面要廣,能見度要高、要突出,才能被發現、被器重。當然,如是在小單位,如有會跳到大單位,當更能有發揮與表現的空間。 他說,台電公司存在已超過半個世紀,有其既有的傳統,早期只知苦幹實幹,不善推銷自己,如今多元化的社會,若要民營化,視野要廣,適度將所做的讓人知道,像電價多年來持續調降,近年來燃料價格不斷上漲,唯電價已十數年未變動。 │李清德:金門人表現傑出 十二職等的金門籍台電人,在台灣還有澎湖區營業處副理李清德。金門高中畢業後,於民國五十六年進入金電,八十六年為台電人,去年六月調任任澎湖區營業處副理。他說,台電是個很有制度的公司,他當台電人十年來,受到公司一路栽培,學到很多,也全心全力奉獻付出,在這麼好的環境中工作是大家的榮幸。他認為金門人在台電表現大多很傑出、很優秀,深獲長官的肯定。 │張江水:最有民意基礎 在台電,有位相當活潑的金門人,具有相當的「民意基礎」,他就是台灣電力工會的勞資代表張江水。目前在總公司材料處採購二課負責國外採購的張江水,金沙鎮青嶼村人,中興大學企管系,在金門先後唸述美國小、金沙國中、六十六年自金門高中畢業,同班同學有翁鵬飛少將、浯江一條根老闆許有道等人。自民國七十八年起即活躍於工會的張江水,先後當過工會幹事、代表、監事及目前的勞資代表,已連任五屆代表的張江水,近兩屆都是以全國最高票當選,具有相當的「民意基礎」。 在自小成長於金門的張江水記憶中,小時候生於戰地,物資缺乏,家境又清寒,他不僅在下課後得立即趕回家下田幫忙,全家人也都為家計而忙碌奔走,在他就讀國小時,家中仍無電可以使用,全靠煤油燈照明,直到國中,金門地區的用電才開始普及,在家中來電的那一刻,那種感動無法言喻,也讓他對電力公司心生嚮往。民國六十九年唸大二時,意外得知台電正在招考材料管理人員,立即去報考,也順利進入台電這個大家庭。
-
基層選舉點將錄
北縣陳火生參選市代為建設南市王泉尚里長競選三連霸南縣許建國第三度參選里長 ︻鄉訊小組台北縣報導︼今年台灣地區的基層公職人員選舉,金門鄉親參選的人數,在大台北地區除了上回報導的十三人之外,如今又增加一人,即參選台北縣樹林市市民代表的陳火生;此外台灣中部地區截至目前為止尚未發現有鄉親參選;在南部地區則有二人參選,分別是參選連任台南市北區東興里里長的王泉尚,以及參選台南縣復興里里長的許建國。總計今年到目前為止共有十六位金門鄉親在台灣為參選公職而打拚,並衷心期望能得到鄉親的奧援。 參選台北縣樹林市市民代表的陳火生,金城鎮庵前村人,賢庵國小、金城中學畢業,六十九年來台,唸東方中學及光武工專電機工程。八十九年來到樹林定居,任職樹林市公所工務課技士。他說早在四年前即有出馬參選的念頭,主要是為了地方建設,因為樹林常淹水,地下排水管線有待加強,也由於他長年任職工務課,地下排水系統等工程都在他的工作範圍,見太多了,也深感公部門經費不足等因素的無力感,因此決定跳出來參選民代,全力來為地方建設而爭取。陳火生的競選服務處:樹林市保安街二段一百七十之一號。電話:(02)86881157。 參選連任台南市北區東興里里長的王泉尚,金沙鎮浦山村人。金沙國中畢業,同班同學有縣議員蔡水游、前金沙鎮長黃奕焮。王泉尚已當選二任里長,如今尋求三連霸。由於推動各項工作盡心盡力,上任不到兩年的時間即讓里內環境煥然一新,而早在六年前即被台南市北區區公所推薦並當選為當月的風雲人物。在台南市北區,提起「金門王」王泉尚,可說是無人不知,那個不曉,由於他又兼任里長聯誼會副會長,人脈廣闊,賓客盈門,除了記者們都會到他辦公室聚會,交換資訊外,金門縣長李炷烽也是常客。王泉尚說,李縣長只要來到台南,都會到他家坐坐。對於參選公職,王泉尚強調,主要是拚一個名聲,顯示金門人能做事,拚個讓人認同罷了。王泉尚服務處:台南市小東路307巷32號,電話(06)2346426。 參選台南縣永康市復國里里長的許建國(見左圖)金城鎮西門人,六十九年金門高中畢業,之後唸陸軍官校砲兵科、崑山科技大學資管系。七十七年以上尉官階退伍,定居台南縣,成立敏學文化有限公司擔任負責人,從事兒童圖書的生意,也是台南縣金門同鄉會理事。這次是許建國第三度參選里長。許建國提出:「白雲悠悠,清風淨宅,明月入夢,許你一個美好明天」、「選對的人,讓孩子快樂成長,讓鄰里和諧發展。」的感性訴求。許建國競選服務處:台南縣永康市復國一路44巷12號,電話:(06)3315764。
-
鄉賢蔡榮根雙喜臨門
蟬連省技師公會理事長又拿下台大EMBA學位 ︻鄉訊小組台北報導︼今年五月二十日剛當選連任台灣省結構技師公會理事長的金門鄉親蔡榮根,又將在六月底自台灣大學EMBA商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可說是雙囍臨門,值得慶賀。 出生於金城鎮的蔡榮根,現年五十二歲,年過半百,仍好學不倦,除了繁忙的工作之外,每天勤學如故,他唸過中正國小(示範中心)、金城國中、金門高中、成功大學土木系、中興大學土木研究所碩士,仍不為足,年過半百仍再度攻讀時下商界最熱門,也最頂尖的台灣大學EMBA商學研究所碩士班,並將於本月底拿到學位,真是不簡單。 蔡榮根於民國六十六年成大畢業後,曾返回金門任教於金寧國中一年,六十七年出任金門縣政府建設科技正兼工程股股長,七十六年升任建設科長,當時的縣府編制只有科,沒有局,因此當年的建設科長相當於現在的工務局長加觀光局長加建設局長。七十五年蔡榮根就考上中興大學土木研究所,但當時實施戰地政務,以蔡的才能,縣府不願立即放人,為此他保留學籍一年,七十七年九月才來台,到台中中興大學當研究生。七十九年畢業後進入最當紅的中華顧問工程公司擔任資深工程師,八十一年十月自己出來創業,成立富一結構技師事務所,任負責人,一直到現在。 對於為何取「富一」為名蔡榮根有一番解釋,他說,他景仰明朝一位管好幾省的西南布政司蔡復一,原本要以復一為公司名稱,但有人建議說,既然是做生意,用富字比復字更好,也就如此,他才取了音同字不同的「富一」為名。如此一路走來,不但讓他自八十六年起當選台北市結構技師公會理事長,至九十二年四月,共擔任兩屆,九十二年五月再當選台灣省結構技師公會理事長,今年五月再度連任,使他成為結構技師的真正龍頭,更倍受政商各界敬重。 對於一再蟬連結構技師的龍頭寶座,蔡榮根說,金門子弟來到異鄉,對公共事務認真投入,為人服務,獲得會員的認同,大家願意一再支持他,這是對他的肯定,他也相當感謝這些會員同業的支持與鼓勵。他說,台灣省結構技師公會是一個相當專業的團體,會員有七百多人,其中碩士以上學歷佔百分之八十以上,博士更佔百分之十五以上,在專業團體中是個素質相當高的團體。能領導這麼一個高水準的團體如此多年,在台灣政商界舉足輕重,不久的將來還會有三囍臨門的時刻,蔡榮根這位鄉親實在是不簡單,值得後輩多學習。
-
郝柏村盛讚金門地下坑道世界絕無僅有
郝龍斌保證當選後照顧金門鄉親福利父子同列北市同鄉會顧問傳為佳話 ︻鄉訊小組台北市報導︼與金門淵源深厚的前行政院長郝柏村月前與台北市金門同鄉會鄉親座談時,再次強調他與金門有很深的淵源,認為金門過去本來是戰爭的最前線,如今則是和平的第一線,是兩岸和平的溝通橋樑,將來的發展無可限量。 台北市金門同鄉會於五月間提前召開第十一屆第二次理監事聯席會議,由理事長王水衷主持。獲聘擔任台北市金門同鄉會顧問的郝柏村相當難得也列席這次的會議,王水衷理事長一一為他介紹在場的三十餘位與會者,包括同鄉會名譽理事長楊水應,三位副理事長與全體理、監事。 每一年至少都會到金門一趟的郝院長,八二三戰役時曾任烈嶼師長,因而對於小金門更是念茲在茲,年年都會到大金門及小金門重遊舊地,緬懷當年,認為他當年駐守的小金門人情味濃厚、如今建設進步現代化、環境空氣佳,值得一來再來。郝柏村更盛讚金門具有觀光價值、具有捍衛和平的價值,當年他們為金門所付出的代價,所打造出的地下坑道是全世界絕無僅有,具有歷史意義與觀光價值,值得世人觀賞、紀念。 會中有理事提議,希望能藉重郝伯伯曾擔任參謀總長、國防部長及行政院長的政界與軍方的關係,協助金門將所有尚存在的周邊地雷能完全清除乾淨,以利金門未來的建設與發展。 台北市金門同鄉會另一位郝姓顧問─郝龍斌,日前剛通過下屆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黨內初選,將代表國民黨角逐年底選舉的台北市長寶座。當初郝龍斌在相當艱辛地進行黨員連署時,新上任的台北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王水衷一口應允會動用鄉親的力量給予協助,同鄉會並一口氣幫郝龍斌連署了七百多人之多,令曾在金門唸小學的郝龍斌銘記在心,對同鄉會的鼎力相助相當感動。 最早在國民黨內表態有意角逐台北市長參選資格的人多達五位之多,同鄉會為何選擇幫助郝龍斌?(當然也有部份理監事傾向支持丁守中)王水衷理事長說,細數所有泛藍候選人,也只有郝龍斌與金門的淵源最深厚,最關心金門的未來發展,將來郝龍斌一旦當選台北市長,對旅居台北市的金門人一定也會給予最好的照顧。而事實上,郝龍斌在多次參加台北市金門同鄉會所舉辦的重要活動中,也一再強調並保證,以他與金門的深厚淵源,他若當選台北市長,一定會照顧到金門鄉親的福利。 曾是內閣閣揆與閣員的郝氏父子同為台北市金門同鄉會顧問,同樣關心金門的未來發展,被傳為佳話。
-
小校小班
我讀的大學是小校小班,全校的學生不及1000人。我們班裡只有17人,上必修課時全員到齊也就是這些人;上選修課時,同學各取所需,班上通常只剩3│5個人,記得選修魚類學這門課時,班上只有2人,學校也照樣開班上課。這是40年前,民國50年代東海大學的教學情形,完全採用小班制,目的在培育未來的社會精英。小班制的好處是無法翹課,上課不能打瞌睡,要勤作筆記,教授的提問一定會問到你;同學在課堂上如有提問,教授一定為其解惑,如有一時不能解答,下一堂課會給滿意的解說;教授指定的課外作業一定要親自認真準備,如抄同學的作業應卯,肯定會被發現。所以學生在教授細心的指導下學習,要無心得也難,要得不到應得的東西,也不可能。同學畢業後到社會做事,個個都能獨當一面,完成業務,於是都成為工商界搶著要的人才。 小班制是高成本的投資,學校要投入很多錢來辦學,培育優秀的學生:教授在課堂上,5個學生是一堂課,50個學生也是一堂課,教授領的鐘點費是一樣,但學校所收的學費就差10倍了,這確實是賠本生意,純為辦教育而為。小校小班當然也有缺點,例如校友很少,畢業後找工作,很難有機會得到學長學姊的照顧,工作中能相互信賴和幫助的同學也不多。 目前台灣的社會以經濟掛帥,即使是辦學校也都考慮將本求利。一般大學包括國立和私立的,都是大校大班,每一系或班的招生都是60人。教授面對一班60人或6人學生的授課態度,自然有很大的差別。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專心程度,當然也不同。例如現代學校社團活動頻繁和社會誘因多,學生容易翹課,抄同學的作業交差了事視為平常,這樣學習所得的知識程度,自然不如在小班學習的學生。但畢業之後,由於校友多、同學多,可以相互提攜與照應,反而成為是一種優勢。 最近聽說許多台商喜歡將子女送到大陸的名校或新加坡的南洋大學就讀,除了取得名校的文憑外,最重要是在學習中,可以認識許多來自不同地區的同學,而這些同學畢業後,往往成為他們公司的得力、可信任的幹部。大陸名校的學生都來自全國各省,台商子女有了各省的同學,當然有利於其事業在各省的布局。同樣地,新加坡南洋大學有來自印度、馬來西亞、泰國、緬甸或印尼等地的學生,與這些地區的學生結為同學,自然也有助於其事業在這些地區的發展。 有了上述的概念,我們來談談金門的學校:金門的國民小學中有許多分校,這些分校可以說是小校小班,雖然小學的教育和大學不同,不宜同等比較,但都須付出高成本的教育投資。試問我們金門這樣高成本的教育投資,能有效地培育出社會的精英嗎?小學教育一般都是垂直式的教育,也就是老師上課,學生聽講,但更多的是同學互動間的相互觀摩和學習的教育,所以學校裡的學生數愈多,相互學習的機會愈多;在學校裡認識的同學愈多,將來在社會工作,相互幫助的機會愈大。當年在較偏遠的村落裡設分校,主要是因交通不便,不忍讓學童走遠路上學;現在金門交通發達,縣政府又有提供學生免費搭公車的政策,實可以將各地的分校取消,可維持一鄉鎮一所國民小學的原則來辦學。 取消設立分校可以減少縣政府的經費負擔,節省的錢用來加強鄉鎮小學的教學設備;學童集中到較大的學校讀書,認識較多的同學,將來出社會做事,便有較多的機會相互扶持;空出來的學校可作為村公所或村莊裡的活動中心,讓村莊裡也有個活動的場所。這樣的建議對金門學童的未來,實有正面的意義,深盼縣議會能督促縣政府將各分校整併,以附合社會發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