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經樂道
-
《浯事吾聞》金門人大本營-中壢華勛社區
中壢華勛社區是旅居桃園市的金門人大本營。 旅居桃園的金門人,估計約5、6萬人。主要分布在八德、大湳、僑愛;內壢榮安一街至十五街;以及平鎮、龍崗一帶;中壢華勛社區則約聚居300戶、2千名左右金門人,堪稱金門人大本營,社區內還有一座823台海戰役砲戰勝利紀念碑。 金門人約從民國61年起,即陸續移居華勛社區,以從金湖鎮新頭及烈嶼鄉遷來者居多。而後召朋引伴安家落戶,或者介紹遷台親戚入住,成為社區最大族群,頗有影響力。桃園市金門同鄉會去年9月20日新購同鄉會館,也座落華勛社區內。 華勛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孫允理也是金門縣政府駐台北區服務中心主任。他表示,華勛社區並非眷舍或眷村,而是民國60年台灣退出聯合國後,蔣夫人宋美齡為安置有眷無舍的老兵,交代中興工程公司覓地興建住宅安置老兵,而次年接手建屋工程的是「華勛建設公司」,所建屋舍始稱「華勛社區」。 華勛社區原址為一片農田,比照眷村方式興建1至5村、共2千多戶,當年售予老兵房價每坪1萬元,老兵只要自備5萬元、其他購屋餘款可申辦優惠貸款。由於房價便宜,除了退役老兵,也陸續遷進客家、原住民、馬祖、金門等移民,成為一個族群融合的大社區。 行政區劃上,大華勛地區共分7個里。其中華愛里里長,前年底由金門人陳能娟擊敗老里長而擔任,在異地他鄉能當上里長著實不簡單。社區內也住著民國74年從金門烈嶼鄉遷來、高齡已102歲的壽星洪源財,他也是桃園市一千多位金門籍榮民中,首位獲前總統馬英九頒贈金牌賀壽的百歲人瑞。 華勛公園中豎立的「823台海戰役砲彈勝利紀念碑」,是為紀念民國47年,參與金門823砲戰的中壢市463位將士,褒揚他們浴血奮戰及保家衛國精神。紀念碑於民國93年8月23日由中壢市公所斥資興建,碑文紀載823戰役始末,成為華勛社區地標,也勾連起與金門的關係。
-
《星期人物》陳能娟-不畏打壓金門女傑當選中壢里長
年籍:50歲、金城鎮水頭人 現居:桃園市中壢區 學歷:古城國小、金城國中、金門高職肄業 經歷:曾經營成衣熨燙店、雜貨店、桃園市中壢區華愛里里長 個子嬌小、看似柔弱的陳能娟,前年底不畏打壓、愈挫愈勇,在桃園市深藍選區打敗中國國民黨提名的里長候選人,翻轉逆勢當選中壢區華愛里里長,她憑己力闖出一片天,堪稱金門女傑。 桃園市中壢區現有2位金門人當里長,一位是陳能娟、另一位是德義里長楊建雲。之前有林福財曾任2屆富華里長。金門人在桃園市落地深根,且在中壢區就搶下2席里長,真令人刮目相看。 陳能娟從被中國國民黨打壓、不許她參選;到她堅持參選到底,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勇氣和女兒全力支持,一步步扭轉劣勢,最後竟然壓倒性大贏對手3百多票,烏鴉變鳳凰的奮戰逆轉勝歷程,讓人津津樂道。 陳能娟出馬選里長,幕後有一段峰迴路轉的故事。 9年前,前任里長沈藏得鼓勵陳能娟出來參選里長,原本說要借重她爭取婦女票以分散敵手選票,協助老里長連任,沒想到沈藏得食言,自己跳出來參選且當選華愛里里長。陳能娟深感人心難料受騙,選後失望黯然返回金門。 而後沈藏得連任里長,一般反映他表現差強人意。不過前年陳能娟得知他對關懷弱勢里民未盡心力,有一位老太太的兒子不幸罹患大腸癌需服用昂貴的治癌標靶藥求助沈藏得,沈未盡心幫忙協助,陳能娟看不過去,起意選里長取而代之,為里民提供更好服務。 原是國民黨小組長的陳能娟趕在里長選前6個月,把戶籍從金門遷回中壢華勛社區,取得登記參選里長資格,而且繳交3千元保證金給國民黨部,不料國民黨為了保障沈藏得連任,一改先前開放參選態度,轉而勸退她,又不肯承認錯誤,退還她參選登記費。 她氣不過,乾脆放棄爭取國民黨提名,改以無黨籍登記參選里長。之後幾個月,她不聽家人與朋友苦口婆心,規勸她沈藏得有現任優勢、又是國民黨提名,她沒有當選機會,要她不必浪費金錢與時間參選。但她就是不服氣,一個人像苦行僧一般挨家挨戶登門拜票,而且暗自做好了大不了這次輸了,累積選舉經驗,4年後再來挑戰的心理準備。 陳能娟鍥而不舍、堅持參選的決心毅力感動她女兒與不看好她選情的親朋好友,紛紛轉而出手相助。過去幾年她擔任華勛國小家長會副會長、社區志工、以及華勛獅子會顧問等熱心公益的經歷,也發揮助選作用,加上旅居華愛里的金門人多達4、5百人,雖然多數已將戶籍遷回金門,但很熱心幫她宣傳並拉票。前年11月29日里長選舉開票,陳能娟在華愛里2900張選票中獲得1140票,大勝想3連任的沈藏得343票。 何以能贏得壓倒性勝利?陳能娟感恩里民給她機會,也感謝華勛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孫允理(金門縣政府北區服務處主任)、陳再旺(金門縣政府桃園區主任)等金門鄉親給她適時的關心與協助。並認為人心思變,國民黨大選失利、年青選民自主意識抬頭,對她能勝選助益甚大。 來自金門縣金城鎮水頭的陳能娟金門高職只念一年,即輟學來台。曾在台南開設外銷成衣整熨店,在出口暢旺年代,曾應接不暇的承包大批外銷成衣整燙工作,每周有一、二天得通宵熬夜加班出貨,把身體都搞壞了。後因美金貶值及成衣廠外移,她結束整熨店,轉到桃園市平鎮開設雜貨店。20年前再遷移到中壢區華勛街開雜貨店落戶安居。 陳能娟的雜貨店兼華愛里辦公室,每天一早開門營業、晚上十點半才關門。燈火通亮的雜貨店夜間照亮巷弄,里民找她很方便。陳能娟常主動為必須上班或行動不便的里民代辦申請戶籍謄本等服務,也號召里內一百名志工,每周六清潔打掃環境。她還有一個特別任務,就是每月有2天凌晨,替擔任華勛社區巡守隊員的金門鄉親送去她親手煮的熱騰騰金門廣東粥,慰勞鄉親辛苦。 「我做得很開心!」陳能娟樂觀、自信。她也很有信心做好里長工作。
-
異鄉鬢影
105年縣政顧問團座談在台舉行2場 ◎金門縣政府28日於台南、29日於台北花園大酒店舉行2場105年縣政顧問團請益座談會。彰化縣金門同鄉會理事長莊煒煌將提案建請金門縣政府斥資購置與桃園國際機場同等級高端航機進場導航系統,轉借給金門航空站使用,減除因濃霧關場、取消航班之困擾,促進金門觀光;並建請善用金門於戰地政務時期國軍挖掘之大型坑道,建設具戰地特色之國家級博物館及美術館。桃園市浯江金門同鄉會理事長李寧源將建請縣府記取今年桃園元宵燈會經驗,預先規畫明年雲林台灣燈會之離島燈區布展與推銷金酒計畫。 莊煒煌連任彰化縣金同會理事長 ◎彰化縣金門同鄉會5月15日召開第2屆第1次會員大會暨改選理監事,莊煒煌獲選高票連任第2屆理事長。新任常務理事:王曼珠、謝水金。理事:黃素芬、邱信翰、王得全、吳筱婷、江忠宜、張順明。常務監事:許淑貞。監事:李寶玲、黃益源。會中頒發獎學金給莊育瑛、黃圓瑄;並訂下購置同鄉會館永續經營,以照顧旅居彰化金門鄉親的工作目標。 台中、屏東、台東金同會慶端午活動 ◎台中市金門同鄉會22日於台中市魚堂餐廳舉行第14屆第2次理監事聯席會議暨端節包粽子聯誼活動,會員鄉親及眷屬70餘人參加理監事會議,大家熱鬧滾滾的享用炒米粉、竹筍湯,並動手包粽子同樂。 屏東縣屏東市金門同鄉會21日假屏東市瑞光路紅館餐廳舉行「105年母親節聯誼活動暨金門社會福利宣導」,有近200位會員與眷屬出席,餐會中安排卡拉OK歡唱會。86歲的前金門女青年工作大隊隊員戴琳女士,以金門之友的身分,捐贈同鄉會5萬元建館基金,由理事長楊恭淼代表收受。 台東縣浯江金門同鄉會5月21日上午,在台東市新生路會館(金門廣東粥店)提前慶祝端午節,並舉行包粽體驗暨鄉親聯誼活動。鄉親會員分工合作包粽並分享,度過熱鬧又有意義的一天。
-
《星期人物》楊建雲-逆轉突圍創中壢里長選舉奇蹟
年籍:52歲、烈嶼鄉上林人 現居:桃園市中壢區 學歷:青岐國小、烈嶼國中、金門高中、中正理工學院 經歷:飛彈部隊少校退役、南山人壽襄理、中壢區德義里長 里長伯,最基層公職人員,也被公認須得深紮地方人脈才選得上。 金門人楊建雲不信邪,硬是在前年底創奇蹟,打敗桃園市中壢區政治世家許信良的妹妹、原任里長許粉星,順利當選德義里里長。 一年多來,楊建雲夜以繼日每天巡遍里內,將德義里環境整理得煥然一新,也讓里民對他這位「空降部隊」刮目相看,慶幸沒選錯人。 「里長伯,下雨天你怎麼也跑來跑去?」不管颳風下雨或酷暑寒冬,中壢區德義里民常可見到楊建雲在大小街弄如陀螺般流走查看,看到路上有廢棄物他順手撿起、水溝堵塞他立即動手清理疏通、有人亂丟垃圾他立即在告示版留言警告、里民反映路燈不亮他馬上通報修復。甚至深夜或清晨有小孩哭鬧擾鄰,他也二話不說,趕往關切安撫…….,每天大小事情做不完。 「沒辦法,這就是里長最基本的工作,保持里內道路平整、路燈要亮、水溝要通。」飛彈部隊少校退下來的楊建雲有強健體魄,也彎得下腰,並以腳踏實地、誠懇做人、實在辦事的態度,贏得里民讚賞。 他就任里長半年,就協調里民並洽請環保局等單位協助,把里內一塊髒亂角落的多輛廢棄車與雜物全部移走、清掃乾淨,栽種樹木,還給里民清爽的生活空間,里民豎大拇指稱讚他有魄力。 楊建雲的好表現,讓他贏得不少原本對他抱持懷疑的里民信任,真是得來不易。 因為德義里是傳統客家族群聚居區,里內90%住民是客家人,金門人僅有5戶。2014年底里長選舉,楊建雲挑戰的對手,是客家籍民進黨地方大老、前桃園縣長許信良的妹妹許粉星。許粉星當時是現任里長,不僅有政治家族光環加持、還有占絕對優勢客家票源支援,加上她在當地經營幼稚園多年,地方人脈深厚,選舉時許信良、前立委許國泰兄弟,與她曾任3屆中壢市民代表的小叔黎萬煥都站台助選,氣勢驚人;被打擊為「金門來搶地盤」的楊建雲則有如以卵擊石岌岌可危。 不過處劣勢的楊建雲並不氣餒。他與太太洪玉芬一步一腳印、挨家逐戶登門向里民拜訪,懇切說明他參選里長初衷與抱負,爭取里民支持。 選舉結果竟然跌破多數人眼鏡。楊建雲囊括該里2500餘選票的7成選票,獲9百多票,贏了許粉星一百多票當選里長。 為回報里民,楊建雲兢兢業業,不敢稍有懈怠,不管大小事都全力以赴。他積極參與公益活動,擔任里內新街國小志工團長、家長會會長;也擔任普仁派出所民防小隊長。他也關心並參與金門事務,擔任桃園市浯江金門同鄉會與旅台烈嶼公共事務協會理事。並是烈嶼國中12屆同學會創會會長。 楊建雲有心選里長為民服務,受他已逝父親楊玉洲的影響很大。 楊玉洲從軍職轉警職、再轉公職,歷任烈嶼鄉黃埔、西口、上林、青岐等村副村長。楊建雲從小即隨著父親調職而頻頻轉學,輾轉就讀過黃埔、上林、青岐等國小。他金門高中畢業後,考上中正理工學院,畢業分派飛彈部隊服役,當兵10年官至少校退役。隨即至南山人壽保險公司任職,一路爬升至襄理。現在也跨行選上里長,所走的路,冥冥中竟似命中註定,與他父親儼然相同。 楊建雲最大的幫手是他太太洪玉芬。洪玉芬是烈嶼鄉青岐人,與楊建雲青梅竹馬一起長大,默契甚佳,堪稱楊建雲成功勝選的幕後推手。 軍官退下來的楊建雲有時難免急性嗓門大,洪玉芬溫柔婉約的個性剛好互補,她親和力強,總是笑臉迎人,與里民打成一片,多次及時緩和打圓場,適時幫楊建雲化解誤解與危機。兩夫妻「一人當選、兩人服務」,更加乘里民的好感。 金門人不能漏氣!在他鄉異地當里長不容易,更要加倍努力,不僅要讓在地人肯定,也要讓家鄉人與有榮焉。 楊建雲說,桃園與金門是姐妹縣市,但兩縣市往來交流活動不多,他希望有機會能安排德義里里民組團,回金門故鄉參訪交流。
-
《浯事吾聞》桃園要建閩南文化金門館
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 桃園市浯江金門同鄉會積極爭取設立「閩南文化金門館」,獲得桃園市長鄭文燦與金門縣長陳福海支持,目前已由受桃園市政府委託進行「桃園閩南文化研究」的元智大學併案研議,並評估「金門館」是採覓地新建或活化利用閒置場館較具可行性。 興建「金門館」,緣於去年3月28日,鄭文燦市長應邀參加桃園市浯江金門同鄉會新春團拜時,該會李寧源理事長爭取市府協助籌建同鄉會館或「金門民俗文化活動中心」,理由是旅居桃園市的金門鄉親估計有5、6萬人,僅次於旅居新北市人數。金門人在桃園落地生根、但仍情牽金門故鄉,每年該會舉辦中秋節金門博餅、春節聯誼等活動,都有數百位金門鄉親踴躍參與。前年舉行金門與桃園市戶政、地政、稅務等跨域合作研習會,更吸引超過八百多位金門鄉親參與、盛況空前,但也凸顯缺少一個足供金門鄉親聯誼及舉辦大型活動的場所,所以期盼鄭文燦市長支持籌建可舉辦展示金門民俗文化及鄉親聚會聯誼的場所,或撥用閒置的公有建築,供設立「金門民俗文化活動中心」。當時鄭市長慨然允諾,表明如金門縣政府同意負擔興建費用,桃園市政府願提供用地。 今年1月8月,李寧源再率理監事拜會鄭文燦市長。鄭市長認同金門是保留與推動閩南文化重鎮,金門是台灣的縮影,金門館值得推動。 元宵台灣燈會,鄭文燦與陳福海縣長會面,再次確認雙方合作促成「金門館」。適桃園市政府正委託元智大學進行「桃園閩南文化研究」,本有建設閩南文化園區之議,鄭市長即指示將桃園市浯江金門同鄉會爭取的籌建「金門館」納入一併研議。 3月3日,李寧源理事長與該會秘書長歐陽楠等人至元智大學與主持研究計畫的謝登旺教授交換意見。謝登旺教授說,今年5月底會完成桃園市閩南文化資源調查及閩南文化會館之評估,現在會一併評估「金門館」是否納入閩南文化園區內,或是採覓地新建或活化利用閒置場館較具可行性。 李寧源表示,鄭文燦市長原擬於楊梅區過嶺開發特定區撥用土地蓋金門館,但考慮該地區周遭客家族群較多,若興建閩式風格的金門館恐格格不入而作罷。他希望「金門館」能設於交通便利、金門人聚集較多的地方,且主體應採傳統閩南建築風格、較具特色。將來金門館可舉辦閩南、金門文化與節慶活動、燈會、風獅爺、民俗文物及地方特產等展覽,並辦理兩縣市宗教、社團交流,促進兩姐妹縣市情誼及提升縣市民文化素養。
-
異鄉鬢影
離島和平特區研究論文有獎徵選 ◎中華金門同鄉會為鼓勵國內相關領域之大專院校大學生、碩博士班研究生及關注離島發展之社會人士,針對離島金門、澎湖、馬祖推動和平特區主題之高品質論文創作,進而達到產官學研密切互動與知識交流,特別舉辦「離島和平特區研究論文徵選」,論文書寫以中文為主,2016年5月1日至9月1日收件(以郵戳日期為憑)。論文第一名獎金10萬元、第二名6萬元、第三名3萬元、佳作1萬元。論文徵選詳細資料,請上「中華金門同鄉會」網站查詢。 政大學生金門遺世紀攝影展 ◎金門旅台第2代、國立政治大學廣電系4年級許懷文和金門土生土長的陳瑜兩位大學生,選擇拍攝金門故鄉影像,當畢業成果展主題。5月26至29日,他們在政治大學藝文中心2樓 舉辦《遺世紀 One century》金門攝影展。歡迎鄉親前往觀賞,重拾家鄉回憶。 老家在後浦的旅台鄉親許兆榮特別於FB臉書社團轉發訊息說,他兒子許懷文的畢業攝影展,在資源有限、經費缺乏下,選擇拍攝故鄉金門的故事。難得的是,許懷文不是在金門長大出生,對故鄉的記憶都只來自父母和長輩,卻深深愛上這片土地,一直想為這塊土地做些什麼,留下一些記錄。許懷文與來自新頭的陳瑜,一趟又一趟的回去金門,跟從來都不熟的親戚博感情,出入連在地人都不會進去的廢墟拍照。他們把握與珍惜,透過影像與大家分享金門一些漸漸忽略、遺忘的,不斷消失的人、事、物。 《遺世紀 One century》金門攝影展為紀實攝影,分為三個面向討論五個議題,其中有廢墟、肖像、超過百年歷史照片等豐富題材,陳瑜、許懷文兩人花了一年時間才完成。展場在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近捷運動物園站)政大藝文中心2樓(免費入場);展出時間05 / 26 (週四) 17:00-21:30、05 / 27-28 (週五、週六) 10:00-21:30、05 / 29 (週日) 10:00-20:00。
-
《浯事吾聞》旅台李氏宗親祭祖迎爐熱鬧轟動
每年正月新春,旅台李氏宗親會盛大舉行祭祖迎爐遶境祈安,將金門的迎爐、尬輦原汁原味呈現,成為唯一將金門宗教民俗原封搬移到台灣街頭的盛典,年年造成地方大轟動。 「咱祖實在有夠興!」、「三太子爺也真靈驗!」 旅居台灣各縣市的金門李氏宗親每年必參與的年度盛事,其一為農曆十月初十在三重李氏祖祠的祭祖擲筊選爐主,再來就是正月新春的迎爐遶境祈安遊行。農曆十月初十祭祖典禮廣邀世界李氏宗親總會以及各縣市李氏宗親會參與,重頭戲是在「李氏開閩始祖五山聖袓」座前,由有意將聖祖座像迎回家恭奉敬祀,以增全家福氣的裔孫逐一虔敬擲筊,擲出最多聖杯的裔孫,才能成為李氏聖祖首肯的爐主,獲得於新春正月十六日前後將聖祖座像與祖爐迎回家恭奉的恩賜。 前年經由激烈角逐,由住在台南市安平區的李江河蟬連爐主。新春迎爐遶境,來自台灣各地及金門等2百多位李氏宗親,由當時李氏宗親會李增得理事長帶領,搭乘5輛遊覽車浩浩蕩蕩從三重祖祠南下,在鑼鼓陣等陣頭引領下,迎爐遶境隊伍綿延數百公尺,轟動台南府城。 去年與今年的爐主則由旅居新北市永和區的李尚仁、李光瑞父子蟬連。農曆正月十四日〈國曆2月21日〉迎爐遊行,先由李氏宗親會理事長李錫敏在三重祖祠主持古禮祭祖與爐主李光瑞迎爐儀式,隨後數百位李氏宗親護駕轉往永和區,先在仁愛公園與來自中南部等地的宗親會合,再由三太子爺神輦、乩童神氣領隊,大隊人馬敲鑼打鼓,與各路陣頭、神轎熱熱鬧鬧的沿著仁愛路、永貞路、中山路、保生路遶境祈安,沿路鞭炮震天價響,有如迎神廟會,將祖爐熱熱鬧鬧迎回李光瑞爐主府第。 這場金門味十足的迎祖爐新春遶境遊行,熱鬧程度讓永和住民驚訝,「金門來的神轎跟陣頭!」驚嘆聲不絕於耳;不少商家住民也跟著虔誠膜拜。
-
《星期人物》楊肅偉-城隍保佑泥塑神將創商機
年籍:36歲、金城鎮西門人 現居:新北市中和區 學歷:中正國小、金城國中、金門高職 肄業、復興美工 經歷:2014年以Q版金門迎城隍作品獲台灣工藝競賽入選 「其實小時候我很怕迎城隍遶境陣頭中氣勢森嚴的八爺,現在反而最愛創造八爺泥塑,它造型特殊,也最具舞動韻律感!」 36歲的「金門囝仔」楊肅偉說起農曆4月12日金門宗教民俗盛典「迎城隍」時難抑興奮神色,也特別來勁。也難怪,他家就在金城鎮莒光路六桂飯店旁,城隍廟近在咫尺,18歲到台灣前的每年迎城隍盛會他從沒錯過,對萬人空巷的熱鬧景像印象深刻。 這兩年,轉居新北市中和區的楊肅偉也由金門迎城隍童年記憶尋得靈感,創作一系列「迎城隍」陣頭為主題的Q版泥偶公仔闖出名號,成為網路市場小有名氣的泥塑藝術創作者。4月1日至5月31日,他再度受金城鎮公所邀請,返鄉舉辦《舞將》泥塑藝術展,再獲各界好評。 2年前,楊肅偉應金城鎮公所之邀展出上百尊Q版泥偶公仔組合的「金門迎城隍」創作,具體而微呈現了亞大鑼、托燈、大鼓吹、范謝將軍、顏柳督察使、恩主公、關聖帝君、蘇府四千歲、媽祖會香陣、旗牌、執事、瓜鍻、董牌爺、文武判官、南管、香燈、鄉老、道士、香擔、神駒、十音、天女散花、遮陽涼傘、粉閣等迎城隍陣頭,公仔尊尊活潑有型、散發熱鬧滾滾迎神氣氛,讓他一炮而紅。該組作品參加2014年的台灣工藝競賽,也榮獲傳統工藝組入選。 正於金城鎮公所展出的《舞將》泥塑,除了作品尺寸放大到35至60公分,楊肅偉的泥塑技藝更為精進,展出「神將」包括謝將軍、范將軍、中壇元帥、三太子等尊尊烔烔有神,與迎神廟會神將維妙維肖,更令人驚嘆的是七爺八爺等神將繁複精緻的帽飾、身上逼真有形的盔甲、所持兵甲神器,全部都由雕塑油土或樹脂黏土捏成,連看似迎風飄逸的披風等衣著也沒用一針一線,全是楊肅偉以巧手捏塑樹脂土呈現出曲折縐紋及飄飛神韻。 楊肅偉說,用樹脂、雕塑油土等捏出神將泥偶頭盔、披甲服飾等難度高,這種創新藝術,他應屬國內第一人。 楊肅偉「升級版」神將使用材料有樹脂黏土、五金配件和其他現代媒材,2尊1對需時2到3周製作。因屬藝術創作,並非開光供奉的神將,可發揮空間相對較大。他還接受「客製化」,由客戶提供參考相片塑型,或指定手足動作和穿戴的衣服、配件。他就讀復興美工主修的家具設計,讓他在製作神桌、神輦和陣頭香擔、涼傘、粉閣等配件時,達到較高的製作水平和藝術要求。 神將泥塑在入烤箱加溫定型後仍保有泥塑彈性,衣飾可轉折,手腳也能轉動,成為創新加創意的藝術品。由於造型逼真,在網路行銷,兩尊一對開價2至5萬元接單不錯,有人訂購當作藝術品收藏,大甲鎮瀾宮等著名廟宇也向他洽詢,準備請他創作神將於廟內展示。 楊肅偉從小出入金城鎮城隍廟、內外武廟,對金門傳統廟會、迎城隍等活動耳濡目染,但以「迎城隍」陣頭神將為創作主題,卻是出於偶然的機會。 他原就讀金門高職電工科,因為沒興趣,熬了2年讀不下去辦休學。18歲的他改報考復興美工念家具設計組,雖然從小就有玩泥巴捏塑的興趣,當時也沒想到會走上神將泥塑創作這一途。 2013年他報考黏土捏塑講師資格,最後一項測驗是審核自創作品,他靈光一閃選擇從小就熟悉的金門迎城隍陣頭影像,捏塑出一幅「金門迎城隍」壁掛式泥塑,獲得評審青睞,也順利考取黏土捏塑講師執照。 很幸運的,該幅作品上網分享,引起金城鎮公所2014年迎城隍活動承辦人注意,邀他返鄉展出。楊肅偉再花3個月時間投入創作出上百尊Q版泥偶公仔「金門迎城隍」,也才有現在以神將創作為業的結果。 「神明有庇佑吧!」楊肅偉感恩城隍爺冥冥中保佑,讓他找到努力的目標和創業方向。現在他以中和金門新村的住處客廳權充工作室,上網行銷神將系列作品,接單情況差強人意,他謙稱「小有成就」,這份成就感除了自我肯定,也是讓父母稍為放心,不再擔心他往後的成家立業問題。 就如他在網路回應關心的網友所說:「沒有人會希望做事永遠以失敗收場,我只想說我從20歲決定玩土,今年36歲,失去了很多,但也做對了一些自己認為開心滿意的事。這15年的過程,冷眼旁觀、冷嘲熱諷的壓力絕對讓你無法想像,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不同,我只把它設定是一種內心的滿足,成就感,並分享快樂給爸媽而已,只是把它當成是我所追求堅持的夢想工作。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靠自己的方式去『努力』,得到你的想要得到的目標,都叫成功!」 從小玩泥巴的楊肅偉從迎城隍陣頭尋得「神將泥塑」創意,靈感或有神助,但成功得靠自己努力,從不斷的失敗重做累積捏塑活靈活現神將泥塑的基礎。今後,他自許泥塑技藝能更上一層樓,並努力於蒐集各地傳統宗廟神將等民俗資料,於創作神將泥塑時一併說明神將與傳統廟宇慶典的歷史及民俗故事,為傳統文化傳承也盡一點心力。
-
異鄉鬢影
彰化縣金同會改選理監事 ◎彰化縣金門同鄉會5月15日中午,於員林市中山路2段395號昇財儷禧酒店舉行第2屆第1次會員大會,並改選理監事。彰化縣金門同鄉會於民國101年5月13日成立,創會理事長為莊煒煌,任期4年即將屆滿。 新北市金同會會員代表大會 ◎新北市金門同鄉會5月15日舉行會員研習暨會員代表大會,安排會員至桃園大溪、龍潭桃源仙谷等景區參訪,晚間於新北市土城海霸王餐廳舉行會員代表大會,並由金門縣申遺推廣小組進行金門推動世界遺產登錄深化宣導,爭取旅台鄉親了解與支持。參與此次活動鄉親相當踴躍,約300人。 插角六藝聯展 ◎縣籍版畫家黃世團等6位藝術家正於台北市大同區埕心文創咖啡,展出《插角六藝聯展》。展址在迪化街一段276號,展期從4月22日至6月22日,為期2個月,歡迎鄉親前往觀賞。參展六藝客為:陳昆乾、黃世團、楊樹森、楊翠華、陳秀娟、林煥章。
-
《星期人物》徐彩琴-愛心襪娃達人化腐朽為神奇
年籍:56歲、金寧鄉榜林人 現居:彰化縣員林市 學歷:國礎國小、金寧國中、台南護校、弘光科技大學 經歷:台北國泰醫院、長庚醫院、榮總護士。土城海山高工、彰化高中護理師 愛心加耐心和創意,還有遺傳自金門母親的女紅巧手藝,讓徐彩琴將一隻隻平凡無奇的襪子注入生命,幻化成造型各異、俏皮可愛的「彩襪娃娃」,也讓她成為襪娃達人。 今年3月14日至4月8日,徐彩琴在彰化縣員林家商圖書館舉辦「針尖上的愛心~105祥猴獻瑞--徐彩琴手作襪娃個展」,展出她花3個月時間精心創作的105隻可愛猴娃娃。這批襪娃要義賣,所得捐給員林家商文教基金,當作她丈夫、員林家商校長劉澤宏8月1日退休給學校的贈禮。14日開幕當天就有一位郭姓台商出50萬元請她割愛,又再捐出繼續義賣,她的愛心有了圓滿結果。 「創作過程絞盡腦汁!」徐彩琴說,105隻猴子大小不一,且每隻要有不同的生動表情,傳達不一樣的心情,過程中真的差一點放棄。像是個展主角「愛心吉祥猴」高達120公分,就整整做了3天才完成,最大難度的是挑戰讓它站起來,因為襪子與內墊棉花都是軟的,試了塞保鮮膜捲筒再用衣架撐起猴子脖子和頭部,腳還是站不起來,後來多虧劉澤宏校長深夜靈光一閃,衝到五金行買回不繡鋼支架,才撐起吉祥猴。整整三個月趕工創作,徐彩琴說最困難的就是繡娃娃表情,每一隻襪猴喜怒哀樂都要不一樣,常常拆了又縫、縫了又拆,慢慢修正到滿意為止。 徐彩琴手工創作襪娃開花結果,成就一片天地。但其實,她接觸縫製襪子娃娃才不過8年時間。 徐彩琴曾任台北國泰醫院、長庚醫院、台北榮民總醫院護士。1983年任土城海山高工護理師、1987年轉任國立彰化高中護理師。2008年她偶然瞥見彰化高中同事在學做襪子娃娃,她立即被深深吸引,次日起她蒐集買遍所有相關的書籍自行摸索研究、試做不同的襪娃,終於無師自通、創造出各有特色與趣味的襪子娃娃。且在學有心得後,2010年6月起受邀於員林社區大學開班授課,把DIY手作襪娃的樂趣跟有興趣的人分享。 徐彩琴說,她母親李碧梨(古寧頭人)是傳統的賢妻良母,且手藝很巧,她們家小孩身上穿的衣褲洋裝毛衣等,都是母親親手縫製,不僅省錢且實穿又美觀。小時侯她喜歡偷偷玩母親的縫紉機,國中家政裁縫課的成績也不錯。應是承襲她母親女紅巧手,加上她過人的創意與巧思、對動物細膩的觀察、豐富的想像力,才能用針線縫出一隻隻獨一無二造型可愛娃娃,創造出襪子新的生命力。 徐彩琴也有很好的觀察力,市面上流行的玩偶,她一眼看過,就可在腦海幻化成造型設計藍圖,不必打板試做,就能用不同的襪子做出和市售玩偶維妙維肖的襪娃。由於對縫製做襪娃全心投入,即使曾因車禍受傷住院,躺在病床上的徐彩琴仍痴迷創作,縫製她自己的襪娃世界。 她說,彰化縣曾製襪外銷王國,在襪子的故鄉取材容易成本低廉,只用針線、透過剪裁與縫製,就可讓各式襪子變身獨一無二、可愛又俏皮的創作娃娃。可貴的是她不僅喜愛創作教學,更願意分享。 2010年她首次在署立彰化醫院舉行彩襪娃娃個展,展後配合院方在醫院大廳義賣,結果大受歡迎,襪娃賣得10萬元捐出。2012年4月,她在彰化高中校慶時又做了2百多隻襪娃展出,義賣7萬多元捐給弱勢民眾、學生,被稱作「愛心襪子媽媽」。2012年底於員林家商首次展出襪娃並義賣,得款16萬餘元全捐給校內基金。2013年又義賣襪娃捐助彰化縣身心障礙機構6萬多元。 今年3月14日至4月8日在員林家商圖書館舉辦的「針尖上的愛心~105祥猴獻瑞--徐彩琴手作襪娃個展」,也是她再次的大型愛心義展,她高齡86歲的母親李碧梨也到場觀賞,給她很大的鼓勵。 該項義展由於郭姓台商慷慨解囊花50萬元買下全部襪娃,又再捐出義賣;又有善心人士接手20萬元買下再捐出續賣,全部義賣款達百萬元。各界愛心讓徐彩琴感受到社會溫暖,她覺得再辛苦都值得。 已於前年8月自彰化高中校護退休的徐彩琴,親手縫製的彩襪娃娃少說有一、二千隻。她希望每隻襪娃都能有好的收藏歸宿,也盼每隻襪娃都能帶給大人或小孩美好陪伴與回憶。就像她8年前在彰化高中第一隻試作的「小白兔」襪娃,被日本來的交換學生像寶貝似的帶回日本珍藏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