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經樂道
-
《浯事吾聞》旅台中部鄉親行善助人
一群志同道合的傳統市場批發商、攤販,前年組成「209(愛你久)行善家族」默默行善。去年4月,台中市金門同鄉會前理事長李淑睿領著一群鄉親志工,也響應成立209行善家族台中分會,甘心作奉獻助人的憨人! 209行善家族由十幾個供貨給苗栗以北傳統市場的批發商及攤販發起成立。這些賣雞鴨鵝、海鮮、衣鞋、皮蛋、花生糖等不同商品的商販,前年4月間有感於每月聚餐浪費錢又對社會無益,他們想起五月天樂團的歌曲《憨人》,「我有我的路,有我的夢;甘願作憨人!」而起意盡一己之力回饋社會,成立「209(愛你久)行善家族」,每人每月捐500元做公益,迅即有一百多名菜市場批發商、零售攤商加入。 209行善家族低調默默行善,堅持不成立協會、也不對外界勸募。他們自掏腰包用小錢積沙成塔,定期一、二個月做一次行善活動,且不給受助者金錢援助,而是將會員的愛心捐獻,全部換成民生物資去幫助弱勢。 去年4月中旬,李淑睿等旅居台中市金門鄉親也加入行列,成立「209行善家族臺中分會」,由李淑睿(兼旅台金門雙鯉公共事務協會中部服務處處長)接下分會會長職務,副會長為台中市浯江金門同鄉會理事涂瑄瑀(前理事長謝和平夫人)。會員與志工包括台中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鄭允全、台中市浯江金門同鄉會榮譽理事長謝和平、現任理事長陳江平的太太洪筱寶、常務監事黃安順、國際同濟會中央女會秘書長謝靜芬(金門媳婦)、南投縣金門同鄉會理事林文詩、前保二總隊小隊長蘇進淵(金門女婿)、李寶珍夫婦、旅中金門鄉親志工何素鑾、賴文琪、陳國福、顧冬萍、許金琳、鄭清輝、廖月英、虞金生、洪婉瑜、聶湘聆等人。 一年來,台中分會由4人增至70人,並已陸續辦理:關懷南投縣魚池鄉內40戶低收入家庭、南台中家扶中心義賣、送民生物資關懷南投縣信義鄉育幼園孩童、雲林縣私立華聖啟能發展中心等慈善活動。並訂5月中旬返回金門濟助金門家扶中心與大同育幼院院童。 李淑睿表示,對的事,就去做;快樂的人,不是擁有多,而是計較得少。願要大、志要堅、氣要柔、心要細。感謝209行善家族將愛心由北往中部傳送,希望結合大家的力量即時行善、把愛傳出去,讓弱勢族群獲得更多的關懷。 上校退役的鄭允全樂當志工。他說:擔任志工豐富了他的生命,讓他精神飽滿,身心健康。行善的人心最美,會員無私付出,每個志工都很快樂,「因為有你,心存感激!」
-
異鄉鬢影
旅台烈協母親節感恩活動 ◎5月7日,旅台烈嶼公共事務協會舉行「105年母親節生態、知性、感恩暨社福與法律研習」活動,協會廣邀會員鄉親扶老攜幼至新竹景點踏青出遊,一起慶祝母親節,期間並安排社福與法律知識宣導。參與此次活動旅台烈嶼鄉親相當踴躍,共6部遊覽車、2百多人。 新竹市金同會歡慶母親節 ◎新竹市金門同鄉會於5月1日提前歡慶母親節,在新竹市中正路401之8號同鄉會館切大蛋糕,祝福天下母親永遠健康快樂!理事長陳詩文與李丕贊等理監事並與鄉親學做菜盒、鹹稀飯、蔥油餅等小吃;女會員鄉親則學習自我保健、按摩,以熱鬧的分享美食活動聯繫鄉親情誼,並向母親們賀節。 台東縣浯江金同會慰問金大代表隊 ◎繼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之後,105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4月30日至5月4日接著在台東縣登場,由國立台東大學主辦。金門大學首發參賽隊伍射擊隊一行8人,由董振錦老師帶領29日先行參加射擊初賽。台東縣浯江金門同鄉會理事陳文龍、理事陳金惠、總幹事許悠浪代表旅居台東鄉親,前往位在國立台東大學附設體育高中射擊會場慰問金門大學射擊代表隊,並由陳文龍理事長、李增泰鄉親與王維成、陳國政2位常務理事共同捐贈1萬元加菜金,張延輝理事提供飲料,為選手加油打氣。
-
黃義瀚-超級銷售員月賣3億屋
年籍:57歲、金沙鎮後浦頭人 現居:台北市 學歷:金沙國小、金沙國中、中華工專 經歷:國際獅子會300A1區2014-2015總監、台北市金門同鄉會副理事長 曾創下月銷3億元預售屋超級業績的黃義瀚,敢於挑戰,闖出他人生多項第一紀錄。 民國64年,金沙國中畢業的黃義瀚,身上帶著父親給他的3千元,從金門隻身到台灣找出路。當時還不知道「火車」究竟長什麼樣子,誤以為火車「會噴火」的黃義瀚,刻苦耐勞、發奮圖強,從半工半讀、大專兵轉自願軍官役、到就業創業,不斷向自己與環境挑戰,今日已是數家公司負責人,且榮任台灣首屈一指的國際獅子會300A1區2014-2015年總監。 黃義瀚沒有比別人聰明、也沒有高學歷或富有家庭背景當靠山,能夠出人頭地,憑藉的是戰地惡劣環境培養出的吃苦耐勞與永不放棄的毅力,尤其他那如同「金門黃牛」般的忠誠勤樸個性,贏得客戶與老闆信任,也幸運獲貴人相助,終能在他鄉異地闖出一片天。 翻看黃義瀚的成功故事,真如倒吃甘蔗般。 黃義瀚母親何翠玉在他9歲時重病住院,他父親黃章化在金門港口上班業務繁忙,無暇顧及家庭。黃義瀚每天得從後浦頭徒步走3個小時到醫院替母親送餐。母親過世後,他開始分擔祖母何秀琴照顧4個弟弟的責任,小小年紀一肩挑起家中粗重工作,每天要下田耕作、放牛,放學回家還要沿途撿拾落地木麻黃枝葉當廚房柴火。由於每天得到200公尺外的古井打水挑回家供全家使用,長期重擔壓迫肩膀,影響他瘦小身軀發育,造成他明顯的「高低肩」。 而後其父為讓家庭多一個幫手而續弦,繼母黃楊恭子連續生了3個妹妹,加上黃義瀚5兄弟食指浩繁。民國64年黃義瀚國中畢業,其父給他3千元要他搭船到台灣求學謀發展。他考取中華工業專科學校五年制機械科,在校半工半讀,後來寄宿台北縣板橋新埔外公家,為了省錢兼鍛鍊身體,他每天不論晴天或下雨,從板橋騎腳踏車到南港中央研究院旁的中華工專上學長達三年之久,前後騎壞了5輛腳踏車。 為謀生計,念書之外,他到處打工賺錢,先後當過百摺裙工廠生產線作業員、化妝品口紅生產作業員及貿易公司業務員。不過他並未因半工半讀而耽誤課業,善用空檔時間發奮讀書,工作上也全力以赴認真負責,深獲老闆好評。結果竟以全校第一名成績畢業,榮獲《操行第一》及《學業第一》2面最高評等的獎牌。 民國69年他應召入伍,並改服 5年制預備軍官。第1年在台灣、第2年獲准請調金門、最後2年調回苗栗訓練士官隊。黃義瀚在軍中也幹得有聲有色,晉升上尉。長官認為他表現傑出,若願改服終身役,晉升將軍的機會很大。 黃義瀚說,祖母何秀琴代替早逝的媳婦將他們8個孫兒拉拔帶大,他一直希望有機會能對高齡祖母盡孝道,返金服役2年時間讓他如願以償,時間雖很短暫,但很溫馨。 黃義瀚退伍後首個工作是到太平洋房屋賣預售屋,當時房地產火熱,他夜以繼日接案,竟然創下一個月成交3億元業績,至今房仲業無人能破此紀錄。第2年他選擇當年最難銷售的法商汽車「雪鐵龍」來銷售,雪鐵龍引進台灣第1年只賣出1輛車,前途黯淡,沒想到黃義瀚又打破紀錄,為公司賣出6輛雪鐵龍,也開發出法國車市場。房屋仲銷與賣車的優異表現,為他建立很多人脈,也多方面磨練他銷售高單價商品經驗。 而後他轉戰端強實業公司經營嬰兒奶粉事業,由於工作努力,負責認真,任職2年即升任處經理,6年升任全國處長。在端強公司10年,黃義瀚獨當一面,除學得行銷策略、也熟悉組織管理,並全省跑透透,將公司業績從草創拉升到月營銷5億元,是黃義瀚至今念念不忘的職場黃金歲月。 事業衝到顛峰的黃義瀚,受到當時南京廣告公司創辦人林正雄賞識,將公司交班給他繼續經營。黃義瀚不負所託,接手後每年均有千萬元的廣告業績,一直到網路興起,平面廣告式微,他再轉入房地產事業,並經營生技、攝影禮服、貿易等幾家公司,業務蒸蒸日上。 黃義瀚事業有成,又廣結善緣重情義,獲選為國際獅子會300A1區2014-2015年總監,積極帶領台北市2千多位獅友從事公益活動、造福社會。 去年7月初,他任滿300A1區總監,特地帶領獅友跨海返鄉送愛心,捐贈金門縣政府1輛價值230萬元的復康巴士。前年也代表該會捐贈100輛腳踏車和最新的視力篩檢設備給金門縣,以實際行動回饋故鄉。 更難得的是黃義瀚孝心感人。為感念生下他5弟即重病離世的生母何翠玉,他特別將生母牌位迎回台北祭奉。其父黃章化晚年骨癌末期,唯一願望是能落葉歸根,當時飛金門民航機都拒載坐輪椅病患,黃義瀚多次央洽航空公司通融不成,最終花數十萬元高價包租德安航空直升機載老父回金門,他同機隨待,完成父親最後願望,侍親至孝,令人感動。 現在黃義瀚擔任台北市金門同鄉會副理事長,積極參與服務鄉親。
-
《浯事吾聞》凝聚力特強的木麻黃聯誼會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緣於同學數十年的相知、相惜;以及對金門故鄉思念之情,旅台的金門各小學61年、國中64年、高中職67年畢業班同學,在台灣成立「木麻黃聯誼會」。5年來,已有百餘人入會,成為一個凝聚力特強的旅台金門同學會。 木麻黃聯誼會起源於顏章豪、洪德源、石兆瑄、范天賞、蔡謨利、許兆榮、趙國樑、黃明觀、黃欣、許寶華、陳國良、李綿鎮等金門高中67年畢業同學,在台北地區經常聚會、暢飲高粱酒抒發思鄉情懷,有人乾脆於民國100年12月10日在新北市新店區乾隆坊餐廳餐敘時,發起成立「同醉會」,推舉時任土地銀行董事會主任秘書的范天賞為會長,廣招各旅台同學加入,並邀請前中正國小校長陳昆乾為榮譽會長。 102年04月26日,原意同醉思鄉的「同醉會」更名「金門菁英協進會」,選出會長石兆瑄。遺憾的是石兆瑄去年初不幸身故。同學們悲慟之餘,更珍惜難得的相聚機會。去年6月29日於汐止金龍湖餐廳改選,由在台北經營茉莉二手書店有成的蔡謨利續任會長。並選出常設副會長陳國良、許寶華。執行長顏章豪。公關長黃明觀、洪念慈、楊肅民。總幹事洪德源。財務長許明麗。任期4年。 去年8月21日,再由同學投票,決定更名為「木麻黃聯誼會」,由出席同學慎重討論並票選出的聯誼會名稱「木麻黃」,意在它是金門廣植的代表性植物,也是旅台同學們常縈繞夢中腦海的故鄉鮮明影像之一。 該會明白標示創設宗旨為:《以金門為核心,創家鄉新願景》,提供智慧,凝聚力量,建立教育人團,豐富文化滋養,協助並監督公部門,造福家鄉。盼能借重會員在台灣各專業領域影響力,以前瞻眼光,回饋金門、為家鄉謀福。 該會每季聚會一次,除敘舊、意見交流、經驗分享,也常由執行長顏章豪吆喝舉辦各項登山健行活動。會員包括前金門縣長李沃士、前金酒公司總經理吳秋穆、國際專案管理博士專家許秀影、淡江大學教授楊秉訓、台北科技大學教授陳水龍、美珍香肉乾總經理楊碧泉、金門航空站主任洪念慈等人。
-
異鄉鬢影
旅台雙鯉事務會表揚模範母親與傑出宗親 ◎旅台雙鯉公共事務會(李氏宗親會)5月1日上午10時,於新北市蘆洲區集賢路富基海鮮會館舉行第4屆第2次會員大會,會中頒獎表揚105年模範母親:李許麗賢、黃雅珠、李薛春、李莊玉嬌。及十大傑出宗親--企業經營類:李江河、李國鎮、李沃耀、李金祥。藝術創作類:李錫奇、李沃源。社會服務類:李台山、李寧源。教育學術類:李金振、李國俊。 台東縣浯江金同會慰問全中運金門代表隊 ◎105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4月23至28日於台東縣舉行。23日中午,台東縣浯江金門同鄉會理事長陳文龍率領總幹事許友浪等鄉親前往台東縣立體育場歡迎金門代表隊,陳理事長、王維成、陳國政常務理事等3人合贈加菜金1萬元給金門代表隊,張延輝理事提供2500元飲料,陳金惠理事烹煮自家創製的義大利麵給金門代表隊品嘗兼接風,祝選手創佳績為金門爭光。金門縣代表隊參加全中運田徑、競技體操、木球等3項;其中田徑9位選手、競技體操2位選手、木球8位選手,共計19人,含教練及隊職員全隊30人。 嘉義市金門同鄉會參與捐血活動 ◎捐血救人!嘉義市金門同鄉會4月24日與水上鄉公所、華山基金會、嘉義市文藝作家協會等單位聯合舉辦「逗陣來捐血把愛傳出去」活動,張雲權理事長與多位同鄉會鄉親主動到場捐血並參與服務,熱心公益令人感動。
-
楊忠海-螟蛉心烽火金門赤子情
年籍:75歲、出生金城鎮北門里、過繼林厝楊家 現居:台中市大里區 學歷:古寧國小、善化初高中、中興法商學院法律系 經歷:曾任金門金湖、金寧、烈嶼國中、台東賓茂、台中溪南、成功國中教師 金門曾烽火連天,民國38年共軍登陸古寧頭大戰屍橫遍野,及47年823砲戰金門落彈44萬餘發震驚世界,但親眼目睹這兩場血腥戰役的人日漸凋零,退休教師楊忠海籌畫出版自傳式《螟蛉心、金門情》一書,記錄兩場戰役慘況及金門民眾受害災情;也為他身為「螟蛉子」養子的坎坷身世留下紀錄。 75歲的楊忠海說,民國38年10月25日共軍兩個師渡海攻進古寧頭與國軍激烈巷戰,那年他7歲,與林厝十多位村民躲在防空洞內,有共軍在洞外大喊「那一個?」洞內沒人敢應聲,沒想到對方隨即丟入一個冒著煙的手榴彈,所幸靠近洞口的村內叔叔機警,勇敢撿起使勁往外丟,手榴彈就在洞外轟然爆炸,這是他第一次死裡逃生。後來又差點在鄰居「炮伯」的廚房被一發砲彈炸死。 他還生動記述共軍10月26日占領林厝,有五、六名「紅軍」進住他家,用他家鍋子煮紅米飯,見到他與帶他回家的「楚伯」老少二人,沒有傷害他們,還給他們一碗紅米稀飯吃,這是他首次吃大陸紅米飯。不幸的是,他同學李天降的父親、叔叔、弟弟一家3口同時被炸死屋內。隔天他與母親、阿嬤步行到前水頭舅舅家避難途經西浦頭,「一路上隨處可見到屍體,也有橫臥在小路上的,四周瀰漫著一股血腥味與淡淡的屍臭味…,心中極為震駭,腿都嚇癱了。」 民國47年823砲彈,楊忠海剛考取金門中學初中部。開戰當天下午,阿嬤(李氏燕)要他出外耙草(廚房燒火用),他與2名同伴在等著「誠明」堂叔澆完甘蔗田後會不會請他們3個小毛頭吃甘蔗時,對岸大小嶝島共軍開始對金門瘋狂砲擊,2個同伴驚嚇哭叫,他大喊:「趕緊每個人各跳下一口古井」,3人腳踩井壁的洞、背撐靠井壁,擔驚害怕躲了一個多小時聽砲聲漸息,才敢爬出井口,又逃過一劫。當時只見甘蔗田落彈8發被炸爛了。返家途經林厝砲陣地,見落彈更密集,當時如果驚慌跑回家,一定沒命。後來聽說有一大人不敢跳下古井,被炸死在井口。 共軍密集砲擊,林厝硝煙瀰漫、放眼皆斷垣殘壁,他家房屋被夷為平地,無家可歸的祖孫3人被迫住進軍方挖掘備用的火藥庫坑道,在坑道內挨餓受凍一個多月,一天只吃一餐地瓜簽稀飯果腹,每天還得冒險下田耕作,遇砲擊再拚命奔跑回坑道躲避,後來因阿嬤受不了洞內潮濕全身痠痛,才轉至後浦東門租屋暫居。 也因823砲戰,金門中學學生被疏散後送,47年10月10日搭登陸艇抵高雄港,他與40多人分發台南省立善化中學借讀,跟他一起的初一同學包括林水綠(烈嶼國中校長退休)、趙丁權(金門趙王醋創始人)等。次年又有初一新生李清正(曾任金門縣長、金酒董事長)等4人來報到。 楊忠海後來考取善中高中部。因家窮考大專聯考只選填公立大學志願而落榜;所幸他又爭取到金門男子從16至55歲都納入民防隊,金馬地區又未實施徵兵,他算是「無服兵役義務者」之應考大學夜間部機會,向鄰居李增賀借800元,再回台灣考上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夜間部法律系,並充當日光燈推銷員、餐廳洗碗工、教會刻鋼板字工、補習班導師、衛生所工友等半工半讀完成學業。 大學生活楊忠海最麻吉朋友是知名的「生命鬥士」、《汪洋中的一條船》作者鄭豐喜。 楊忠海說,開學首日見罹患小兒麻痺症的鄭豐喜爬進教室、再使勁爬上座位。他佩服鄭的毅力及上進心,與他來自戰地甲級貧戶一路苦學心有戚戚焉。兩人結為莫逆,互相關照、鼓勵,並同租房子,各付月租200元、也各買每月300元的自助餐券。一直到大學畢業,楊忠海每天幫鄭豐喜牽扶腳踏車,一起去圖書館占位念書、背誦法律條文。有年寒假,鄭豐喜邀他回雲林縣口湖鄉宜梧村後厝鄭家過年,知道他會寫毛筆字,提議擺攤賣春聯賺註冊費,3天賺了3千多元(註冊費只要1500元),他分一半要給鄭豐喜,鄭還拒收。 鄭豐喜利用課餘寫作,畢業時寫成「汪洋中的一條破船」,經時任行政院長蔣經國慰勉,並建議改書名為「汪洋中的一條船」,一舉成名。可惜天不假年,鄭豐喜31歲肝癌病逝,楊忠海至今仍感惋惜。 楊忠海八個月大被過繼貧戶林厝楊家,家裡買不起軍配「93米」,吃了多年長蟲的安薯簽稀飯,七、八歲輟學牽馬犁田、自己蓋豬舍養豬、賣海蚵貼補家用。一度患憂鬱症,曾自怨命苦想不開,差點跳養父墳前古井自盡。他也從沒見過早逝的養父楊誠蔥及生父林明炎。所幸民國84年楊忠海赴廈門,完成尋找民國34年原欲搭船往星加坡、馬來西亞接管丈夫遺產、因戰亂滯留廈門的生母許金翠大願,母子分離53年終團圓,也解開他螟蛉子身世之謎。隔年一月,93歲的許金翠不幸仙逝。 楊忠海任職教師30年退休,經濟獲改善。他現在最大的驕傲是苦心栽培的獨子楊鈞百(40歲)很爭氣,是長庚大學醫學博士、前年赴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研究中心進修8個月。現任台中光田醫院大甲分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的楊鈞百醫術精湛,醫好不少腦中風等疑難雜症,活人無數。在金門出生的楊鈞百也深愛故鄉,只要金門鄉親求診,他來者不拒,而且悉心照料,備受好評。 《螟蛉心、金門情》也記錄了楊忠海望子成龍,楊鈞百出人頭地成為名醫的歷程。
-
《浯事吾聞》台金客輪要建造嗎﹖
今年春節收假霧鎖金門,逾萬人次在尚義機場登記補位、人潮塞爆航站、加班機甚至開到次日清晨5點多。「台金客輪」呼聲再起。 然而行政院交通部似不支持購建台金客輪。 去年3月,立委張慶忠質詢「台金航線是否要添購或促成引進海峽號規格之客輪?」交通部明白回復:鑑於金門地理區位,海空運具競爭關係,及民眾偏好搭飛機等因素,為了政府資源有效運用,台金間之客運交通仍以發展健全之空運網絡為優先。 事實上,金門縣政府早於2010年9月15日即函請交通部規劃建造「台金客輪」。交通部當年10月4日函復:基於財務、經濟及效率等因素,台金之間海上大眾運輸,政府政策方向為「鼓勵民間造船為主」。縣府不死心,再函請交通部研擬鼓勵航商闢駛「台灣--金門」定期客輪具體方案,落實照顧離島居民。交通部10月21日函復已請運輸研究所辦理「台灣與各離島間(含兩岸航線)海運整體運輸規劃」專案研究。而其結論可能即係回復張慶忠前立委之「台金間仍以發展空運為優先」。 但有旅台鄉親認為,中央政府有解決離島交通之義務。交通部補助馬祖14億2千萬元購建台馬之星新船、也同意全額補助澎湖的新台華輪16億元建造費,同屬離島,金門且有濃霧癱瘓空中交通的問題,何以交通部獨獨對購建台金客輪打回票?台東縣金門同鄉會理事長黃白明為此數次公開抗議。 熟悉航運的旅台鄉親主張,金門縣政府應優先爭取交通部購建車輛可駛上駛下的Ro/Ro客貨輪,較具經濟效益。Ro/Ro客貨輪可載客亦可載貨,如航線延伸大陸口岸,貨運效益更可觀。台金客輪可考慮交予浯江輪渡公司維護,開闢台金定期航線,增加金門就業機會,並可建立第二航道概念,形成海空競爭態勢,牽制昂貴機票費。除了在霧鎖金門時有效疏運旅客,或可爭取國防部合約,執行烏坵島軍民運補作業,甚至有開拓大陸重要濱海城市船運旅遊市場的機會。如此多元運營,即使有所虧損,以金門縣政府的財力應可支應。 但台金客輪除需中央政策支持外,Ro/Ro客貨輪載客亦載貨,就有與現在民間貨輪搶生意之利益衝突,並會有來自小三通交通輪業者之壓力,都有賴縣府擬定完善的營運計劃說服交通部及抗拒民間業者反對壓力。 鄉親需要多一條返家的路!為與不為,縣府態度是關鍵。
-
異鄉鬢影
金門縣首次參展台灣文博會 ◎2016台灣文博會4月20日至24日舉行,金門縣首次以「風釀古金--千年金門 海上仙洲」為主題,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設金門主題館參展。現場透過八大面向,讓民眾一窺金門「閩南」、「僑鄉」、「戰地」等不同時代的文化層,歷史等風貌。策展的縣文化局表示,「風」代表金門風獅爺「鎮風止煞,祈祥求福」,是金門最具特色的村落守護神民間信仰及文化景觀。「釀」代表金門千年的歷史就像是一罈好酒,經過歲月醞釀與淬煉,展現其獨特風華魅力。「古」代表金門隨處可見的歷史閩南、洋樓建築,充滿古厝與古意。「金」代表金門名稱外,也象徵金門島有豐富多樣的生態與動植物,可謂生態淨土寶藏。 李如青《拐杖狗》漫畫書再獲獎 ◎縣籍繪本作家李如青的漫畫書《拐杖狗》,去年一舉囊括金鼎獎「圖書類出版獎:兒童及少年圖書獎」、「圖書類個人獎:圖書插畫獎」兩項大獎,4月16日再獲台北市立圖書館頒給「2015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好書獎。李如青的《那魯》、《勇12:戰鴿的故事》、《雄獅堡最後的衛兵》、《紋山》、《旗魚王》、《不能靠近的天堂》、《因為我愛妳》、《追風者》等繪本創作得獎連連。由聯經出版社發行的《拐杖狗》是一本沒有文字的書,李如青在書中將自己流浪的人生畫成一張移動路線,用畫刻劃他的每一段經歷和故事,也道盡畫面背後那些熟悉的土地與人文故事。 黃永德入圍2項華語金曲獎 ◎縣籍歌手「流氓阿德」黃永德以《無路用的咖小》專輯唱片,獲2016華語金曲獎的年度最佳閩語專輯與年度最佳閩語歌曲2獎項入圍。2016華語金曲獎訂6月21日於湖南省長沙市盛大舉行頒獎典禮。黃永德(48歲、金沙鎮西園村人)台語搖滾音樂創作歌手、小說作家。他因幫臨時不能到場的歌手林強代唱泡麵廣告歌《強強滾》而走紅,意外踏入歌壇。
-
楊翠華-千年之約勾起感動與共鳴
年籍:56歲、金城鎮人 現居:新北市永和區 學歷:金城國小、金城國中、金門高中、國立藝專〈台灣藝術大學前身〉 得獎:1980「浯江水頭」油畫入選台陽美展、2009「專注」油畫、2011「回到凡爾賽宮」〈來到繆斯庵〉油畫、2014「我的父親」油畫分獲紐約新唐人電視台全世界華人人物寫實油畫大賽銅獎、優秀獎 「北翠的畫有種讓人看後難以忘懷的力量,彷彿直衝您的內心深處,要喚醒千年前的約定。」楊翠華的油畫、水彩作品展,多次以《千年之約》破題,她的油畫人物栩栩如生、充滿生命力;水彩畫清新自然,展露發自內心純淨深情、滿載內涵,分享美好、希望和善美。 北翠-楊翠華,來自金門,今年56歲,但她在畫壇嶄露頭角,卻是最近5、6年的事。曾經,她在金門就讀國高中時就展現繪畫天分,她對未來投身畫壇也充滿憧憬,可惜她在國立藝專畢業後丟筆棄畫,掩沒才華,直到23年後重拾彩筆作畫,再經4年的洗鍊昇華,2009年起她連奪紐約新唐人電視台全世界華人人物寫實油畫大賽銅獎、優秀獎等大獎,並以微觀放大、充滿正向能量的「荷花」油畫,樹立獨特畫風。 楊翠華從小就愛塗鴉畫畫,國小2年級美勞課老師對她在一張著色本中的長頸鹿用色讚譽有加,給她很大肯定與鼓勵。「可是我常參加繪畫比賽,卻很少得名次,因為我喜歡畫寫實、線條比例中規中矩的畫,評審卻認為小學生的畫應該表現天真爛漫、人物景物要幼稚誇張、色彩繽紛才好,也才符合小學生風格,我的畫太寫實、太超齡了。」 念金城國中1年級時她參加全台水彩比賽獲優秀獎、國2獲金門縣全縣5校寫生比賽第1名,當時美術老師唐敏捷對她影響甚深。念金門高中開始接觸油畫,得到校內美展油畫第1名。得獎的榮譽帶給她莫大自信,無論水彩或油畫,她都很快就上手。她也期待將來走上畫家的路。 楊翠華後來報考國立藝專,因學科成績較弱,分發國畫組,並非她的興趣。結果她迷失了,未用心體會和學習傳統國畫,結果是國畫沒培養出興趣,西畫也荒廢。她遺憾的說:「三年頹廢,沒畫什麼作品!」 藝專畢業後她放棄習畫,乾脆投入印刷美工設計行業,賺錢幫父母減輕栽培弟妹的負擔。20年辛勤工作,壓力大又常熬夜加班,加上結婚生子操勞,把身體也搞壞了,「拚命付出了很多,賺不了錢,也出不了頭,人生到底為了什麼?」 其實楊翠華並未真心放棄繪畫。一度她試著重拾畫筆創作,但高中一起畫畫的學弟卻潑冷水:「妳已經失去以前的靈氣!」莫非命中註定?楊翠華轉而相信命運、開始找人算命解運。1997年,算命理的朋友帶她去買了一本改變她命運的書《轉法輪》。3年後她開始習練法輪功,說也奇怪,修練法輪功不僅她鼻子過敏、腰痠背痛、胃潰瘍的毛病都改善了,更妙的是她畫畫感覺也回來了。 楊翠華畫畫一直追求「靈氣」與「本質」,這與法輪功勸人為善的「真、善、忍」相互映照。仔細觀察她的畫作有風景、有人物、有鄉村風情、有民俗信仰等,各具巧思。2007年她參觀法國羅浮宮時,為一幅老者在石雕像前作畫的凝結畫面所感動,畫下「專注」油畫,2009年獲紐約新唐人電視台第2屆全世界華人人物寫實油畫大賽銅獎。楊翠華說畫那幅畫時,她落筆如行雲流水,有如神助,畫完後,自己都不知是怎麼完成的。 2014年她再獲紐約新唐人電視台全世界華人人物寫實油畫大賽優秀獎的畫作「我的父親」,畫中人物是她父親楊奕燈〈前金寧國小校長〉,這幅油畫是她思念父親之作。在台北國父紀念館參展時,有觀眾深受感動,說「像畫出自己的父親慈祥面容,感動到想哭出來!」於美國紐約參賽展出時,也有觀眾形容說:「畫出天下父親慈愛面容,溢滿親情溫暖。」楊翠華說,分享美好、希望、善美,也是她希望藉由畫作帶給觀眾的感受。 楊翠華畫的荷花都很大,以油畫創作這麼大朵的荷花,畫壇少見,這是她修練法輪功體悟到的「微觀」道理,移轉於畫作。出汙泥而不染的荷花以及晶瑩剔透、似要躍出畫紙的荷葉水珠,展現刻畫細微的超脫畫法,也一如她真誠、簡單、光明、善良的人生信念,為畫作注入感動無限的力量。她所畫的金門迎城隍廟會藝閣主角與端坐蜈蚣座上的彩妝小女孩,則緊緊連結金門特殊宗教民俗與鄉情記憶,勾起金門人的感動與共鳴。 走出低谷的的楊翠華如獲新生,她不再專執於纖毫畢現、逼真如照像般的油畫。她把今年定為專心畫水彩作品的「水彩年」,也對一度放棄的國畫躍躍欲試,「國畫我也很行的!」她的《千年之約》水彩、國畫展,令人期待。
-
《浯事吾聞》插角六藝志同道合行公益
金門籍版畫大師黃世團在新北市三峽插角山區獨力開墾出一方工作室,沒想到近悅遠來、各路來客經常高朋滿座。 緣於志同道合,2014年10月2日文藝節,黃世團與金門書法家陳昆乾〈方舟、前中正國小校長〉、楊樹森〈漂木藝術家〉、楊翠華〈北翠、油畫、水彩畫家〉與宜蘭籍詩人藝術家林煥章合組「插角藝術工作室」。去年6月,金門畫家陳秀娟也加入,對外以「插角六藝客」為號。 黃世團等6人出身背景各異,書畫藝術專長亦不同,卻氣味相投,很快的凝聚成一股力量。他們固定每周三在插角工作室聚會,先是捲起衣袖跟著黃世團闢田流汗種菜採果、享受躬耕田園樂趣,有人則負責打掃環境、或負責張羅午餐,分工合作,不亦樂乎。6人亦師亦友,在插角各自創作、開展玩藝人生,也互相交流藝術創造心得,去年他們一時興起,善用黃世團的版畫工具,由黃世團親授創作版畫技巧,短短幾個月時間,陳昆乾、楊樹森、楊翠華、陳秀娟等人的版畫竟也有模有樣,還能推出版畫聯展。 插角藝術工作室永遠插著一面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這代表來自金門西園的黃世團一片愛國愛鄉土赤誠之心。黃世團現任台藝大兼任教授,也是福建師範大學文學博士生。他關心金門,永遠抱持建設美好金門的心,也是出了名。並毫不掩飾他對金門寺廟、古宅、洋樓等歷史建築年久失修或遭破壞、以及水獺等自然生態危機的憂心,不時痛心疾首提建言。 去年初,他們以行動回饋社會。於台北胡思二手書店舉行「玩藝-首次五人聯展暨義賣」,5人各捐出數幅畫作義賣〈陳秀娟尚未加入〉,獲熱烈響應,得款23萬餘元,全捐贈金門家扶中心。 「插旗祇為家與國、角鳴三峽勤動手、藝能揮灑各存異、術德兼修心意同」,陳昆乾於前年文藝節成立「插角藝術工作室」時所作「插角藝術」藏頭詩,貼切點出他們各有所長、志同道合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