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經樂道
-
異鄉鬢影
◎一手創立「童心坊手工藝社」的古寧頭鄉親李素寬,身兼新竹金門同鄉會副總幹事。為了慶祝母親節,李素寬結合了同鄉會與童心坊,共同舉辦「平安。健康。做伙來!」母親節活動,包含手作吊飾、製作環保酵素等課程,現場還有卜卦義診服務,歡迎新竹鄉親帶母親一同參加!活動詳情: 「平安。健康。做伙來!」母親節活動 時間:2015年5月3日(星期日)10:00~12:30 地點:新竹市中正路401號之8(童心坊手工藝社) 流程: 10:00~11:00 九五至尊吊飾DIY 11:00~11:30 製作環保酵素(請自備5公升瓶子、約1斤半新鮮果皮) 11:30~12:30 與母親共進午餐饗宴(包出好味道) 聯絡人 總幹事:李丕贊(0955-967007) 副總幹事:李素寬(0928-543063) 聯絡秘書:歐陽瓔橞(0939-098841) 童心坊:蔡小姐(03-5343258) ◎縣籍馬拉松好手何盡平獲邀擔任「Epson SF-810 GPS運動心率腕錶」代言人,上週參加該品牌發表會。何盡平於發表會上分享比賽與練習的點點滴滴,並現場示範許多訓練動作。該品牌相中近年成績逐步邁向巔峰的何盡平,也希望能透過該商品,協助頂尖選手以及一般民眾控管運動訓練計畫。 ◎「全台大專院校金門週巡迴展」活動,本週將來到最終站│高雄醫學大學。今年各大專院校金門週系列活動由「金門縣旅台大專學生聯合會」所發起,並以「古往金來,厝過的時光」為主題,不但成功串聯全台各地的金門學子團結一心投入活動,也使更多人了解金門、愛上金門。而在高醫的最終一場巡迴,竭誠邀請在校金門同學呼朋引伴,共襄盛舉,也期盼高雄鄉親踴躍支持! 高醫金門週 2015年5月4日~5月9日 高雄市三民區十全一路100號
-
李振文─老街裡的金門好滋味
出生:金門縣古寧頭南山 現居:桃園市大溪區 經歷:古早味傳統美食「金門麵館」老闆 一粒粒新鮮的石蚵,先沖去蚵殼和穢物後,再用清水細細滌淨,所有動作柔柔輕輕,如同撫琴。瀝去水分後,蚵仁下油鍋。此時還先別忙著翻,等蚵的表面些微煎熟時,再行炒動。 將散勻的蛋液澆淋而下,並添上高麗菜、芹菜,最後舀一杓由地瓜粉加水拌上韭菜末與蒜苗的粉漿,微微攪動粉漿,待其定型。 掀起一角,確認底部已呈飽滿的金黃色時,一口氣翻面。2、3分鐘後鏟起盛盤,隨即淋上和有甜辣醬、番茄醬、海山醬、梅粉與花生粉的醬汁│李振文說,這才算是金門的蚵仔煎。 籃球築起的年少回憶 李振文出身古寧頭南山的農家,家裡種高粱、小麥、花生、地瓜等作物,此外,也採蚵。1958年八二三砲戰,李振文一家遷往金城以避燹火。17歲多,經朋友介紹,李振文開始在金門陶瓷廠上班。 青少年時期,「籃球」幾乎是李振文生活的重心。那時,金湖鎮公車處對面的山外球場,可說是金門籃球聖地。李振文和幾個好朋友,三天兩頭抱著一粒籃球就往球場報到。儘管當時球場上的對手多半是金門駐地部隊的軍人,各各粗壯勇悍,不過李振文與他的一群朋友們,依舊憑靠著高超的球技在山外球場打出名氣。 球友間英雄相惜,除了陶瓷廠的幾位夥伴外,他們也吸引越來越多四方好手加入:來自金湖中小學的、郵局的、電信局的、公車處的、金門日報的……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組成了一支李振文口中「民間最強」的籃球隊。 1975年,第一屆金湖盃軍民籃球邀請賽開打,當時李振文披上「金湖聯隊」的戰袍出征,率隊抵抗各家商號贊助的、以及各部部隊派遣的籃球代表隊。金湖聯隊一路過關斬將,擔任前鋒、擅長得分李振文屢下戰功。最終,他們在壓軸一戰擊敗對手,榮獲亞軍(冠軍是由九戰全勝的「虎軍」部隊拿下)。當時,金湖盃是鎮上最火熱的話題,這一戰萬人空巷,甚至迫使警局出動員警以維持秩序。 隔年,1976,23歲的李振文收拾行囊,離開金門,渡海到台灣尋夢。 跨足餐飲,引進家鄉味 透過同樣是跨海來台的金門友人引介,李振文在鶯歌陶瓷廠落腳。儘管這是自己嫻熟的行業,不過由於工作環境不好、也容易累積職業傷害,因此李振文決心轉行。做過一陣子外銷加工後,他與本家一直從事餐飲業的妻子邱錦花,一起到中華映管(華映)楊梅廠包團膳服務。直到2006、07年之際,李振文選擇回到妻子的老家│大溪老街,開起了自己的麵館。 在繁華興盛的大溪老街上經營一間麵館可不容易,李振文認為,必須「發展自己的特色」、「走出不一樣的路」方能在這條商家競爭激烈的老街吸引足夠的客人上門。於是,他靈機一動,決定引進家鄉的好滋味│他將店名取作「金門麵館」,並加入「古早味傳統美食」的敘述標題,而小時候念念不忘的金門石蚵,便成為鎮店招牌。 每週兩次,新鮮的金門石蚵空運來店。李振文與妻子同心協力,重現專屬金門的好味道。和一般台式蚵仔煎多使用小白菜的作法不同,李振文加入蒜苗、芹菜搭配鮮甜彈牙的金門石蚵,更費心調製層次豐富的醬汁來提升滋味。很快地,這道美食便廣受肯定,李振文更順勢在菜單中加入蚵仔麵、蚵仔湯與燙石蚵,金門麵館也逐漸成為老街上的人氣餐飲,媒體與美食部落客紛紛前來採訪、朝聖。 金門石蚵個頭雖小,但飽滿扎實的口感絕不遜台灣海蚵。李振文始終堅持,每一份石蚵料理都使用家鄉回憶裡滿滿的石蚵,絕不偷工減料。「一定要讓客人吃到屬於我們金門的好味道。」這位昔日叱吒籃球場的老將,眼裡勃勃英氣,仍舊不減當年。 古早味傳統美食「金門麵館」 地址:桃園市大溪區和平路103號(大溪老街內) 電話:0936-139-590
-
「海上農場」出產的「金」美味
大名鼎鼎的「金門石蚵」,主要產地在本島北部,尤其以東起浦邊雞髻頭、西迄古寧頭的「后江灣」一代最為富饒。后江灣位於金門和中國大陸之間,自內陸沖刷而來的淤泥堆積在灣口一帶,這些潮間帶的淤泥富含有機質,再加上金門又無工業污染,非常適合蚵的生長。 在現今「復國墩遺址」所發現大量的貝塚化石可推斷,金門石蚵的採集歷史,可追溯至7、8000年前。為什麼金門的蚵要稱為「石蚵」呢?這是因為相傳約400多年前,明萬曆年間的進士李獻可,自同安、惠安將一種「石條養殖」技術引進至古寧頭一帶,並代代相傳至今。 「石條養殖」技術,是將石頭鑿成長條狀,搬到海邊,植入潮間帶的淤泥內,讓天然蚵苗附生於矗立海棚上的石條,吸收淤泥內的營養生長。每年四、五月和中秋節過後,是金門石蚵的盛產期,潮退時,蚵農便可下海採收。有別於台灣本島利用蚵架的養殖法,「以海為田」、「海上農場」也成為金門特殊的海岸風景。 具有高營養價值的蚵仔,肉質鮮美,有「海中水果」的美名。相較一般養殖的海蚵,金門石蚵體型較小,但肉質緊實,口感Q彈有勁,鮮甜濃郁而無腥味,甚至可以生食。 金門石蚵料理不勝枚舉:石蚵麵線、蚵仔煎、蚵嗲、石蚵酥、蔭鼓蚵、蚵仔捲、芥茉生蚵、石蚵湯、蚵乾等,不用繁複的烹調手段,只要簡單襯出金門石蚵自身的鮮甜,就是一道道令人垂涎的「金」美味。 2002年起,金門縣政府結合地方特色,開辦「石蚵小麥文化季」,推廣在地美食,並讓民眾體驗採蚵、剝蚵、剖蚵、挑蚵和生吃鮮味的蚵仔,了解金門的特殊產業與文化。 而本週鄉訊,我們將採訪位於桃園大溪老街、以「空運來台金門石蚵」為招牌的古早味傳統美食「金門麵館」老闆│李振文先生。
-
異鄉鬢影
◎胡思二手書店是由出身金沙中蘭村的鄉親蔡能寶所創辦,其中每月舉辦、大受好評的「胡思人文講座」,多半談論文學及藝術領域。而本月的講題,也與金門有關,歡迎鄉親前往: 四月份「胡思人文講座」 講題:《落日與煙:詩人吳承明與金門文藝浯潮澎湃的年代》 日期:2015年4月26日(星期日)14:30~16:30 地點:胡思公館店(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308之1號2樓,「捷運公館站」4號出口,請由後巷進入) 電話:(02)2363-2168 主持人:楊樹清 活動內容與流程: 1、楊樹清引言 2、吳承明的金門大夢,含豆梨花復育及種植(播放5分鐘影片) 3、吳承明的詩與文 4、風燈詩社詩人談吳承明 5、朗讀吳承明的詩 6、吳承明手稿展 7、介紹《金門文藝》暨復刊二號 合辦單位:金門文藝、胡思書店 ◎嘉義市金門同鄉會與嘉義市文藝作家協會、嘉義縣圖書教育用品商業同業公會等單位合辦捐血活動,現場並有書畫揮毫與觀摩義賣,以及免費醫療諮詢服務,捐血還致贈汽油券,歡迎鄉親踴躍到場,把愛傳出去! 日期:2015年4月26日(星期日)09:00~17:00 地點:嘉義水上鄉鄉公所前 ◎第二代旅台鄉親、傑出青年張希慈,受邀參加「喬大文化基金會第138期讀書會」,她將現場暢談、分享自己的著作《感謝我們始終對話》。 日期:2015年4月26日(星期日)10:00~11:30 地點:北投麗禧溫泉酒店(台北市北投區幽雅路30號) 本活動為免費參加,請參考活動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7520318386549/ ◎「全台大專院校金門週巡迴展」活動本週將巡迴至國立中央大學以及中國文化大學。其中,中央大學的同學們從本月初開辦預購,推廣豬腳貢糖、牛肉乾、子彈餅等金門特產。正式開展後,更發起「馬家豆瓣醬麵線」的免費試吃,以及高粱酒調酒試喝,打卡還贈送精美小禮品,並有消費滿額抽獎活動,可說是非常用心。歡迎在校金門同學呼朋引伴,共襄盛舉。 中央金門週 2015年4月27日~5月1日 桃園市中壢區中大路300號 文化金門週 2015年4月27日~5月1日 台北市士林區華岡路55號
-
讓「拯救地球」不再只是口號
1969年在美國西雅圖,一名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Denis Hayes提出一項全國性的環境保護運動,並獲得廣大支持││次年的4月22日,美國各地共有超過2000萬人響應,學生走上街頭抗議,試圖讓大眾正視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問題;國會議員進入校園參加座談,呼籲拯救地球。此後,每年4月22日就訂為「世界地球日」,Denis Hayes更被人們稱為「地球日之父」。 這是人類文明史上首次為了保護地球而舉行大規模的社會運動,它的影響範圍也擴及到政治層面││美國政府創設「環保署」,並通過《潔淨空氣法》、《潔淨水法》、《瀕危物種法案》、《毒物控制法案》,甚至還促使聯合國於1972年6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人類環境會議」。 到1990年4月22日當天、世界地球日20週年時,全球共有超過140個國家、數億的地球公民響應世界地球日,民間、政府與企業團體舉辦各種遊行、集會、連署、植樹、復育、文藝、博覽、教育、推廣活動。這股環保浪潮,成功促使102位政府領袖於1992年6月前往巴西里約熱內盧參加「聯合國地球高峰會」,共同商議大氣變遷、物種滅絕等重大全球性環境議題。 「拯救地球」可不是只能開開會、呼呼口號、做做資源回收就可以,如何停止滿足人類私慾的開發,並與自然和諧共生,更是需要實際且積極的作為。而在世界地球日將滿45週年之際,本週鄉訊要採訪一位幾十年來深耕環境保護運動的鄉親│李根政先生。
-
李根政─為下一代的福祉而戰
出生:金門縣古寧頭北山 現居:高雄市 學歷:古寧國小、金寧中小學、新竹師專美勞科、新竹師院美勞系、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金門縣、臺南市、高雄市國小教師;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主任;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生態教育委員會召集人;台灣生態學會祕書長;《新教師雙月刊》、《生態中心季刊》、《生態台灣季刊》總編輯;高雄市第三屆空污委員;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第六屆環境影響評估委員;立法院永續發展委員會論壇召集人;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綠黨第17、18屆中央執行委員兼共同召集人 19世紀時,英國生物學家Douglas Spalding藉由觀察動物行為,發現了日後被稱為「銘印效應(Imprinting)」的現象│生物出生以後,會將它第一眼見到的物體銘印於生物記憶中。日後,它會模仿、追隨並向這個物體依存與學習│而李根政說,金門,便是自己的銘印。 藝術家的起點 李根政生在古寧頭的海埔新生地一帶的農家,家裡以種高粱、石蚵維生。李根政從小就喜歡畫畫,國中時,在美術老師李麗羡(後改名為李苡甄)的指導下,平時午休後,會上美術教室畫圖;到了寒暑假,李老師更會帶著幾個學生出外寫生,當時,師生一起騎著腳踏車、背著畫板,每天到不同的村莊畫水彩。 當時金門相當缺乏美術教師,因此李根政國中畢業後,便獲保送到新竹念師專、並再進修新竹師院美勞系,此時的他,以成為美術教師與藝術家為未來志向。師院畢業後,李根政便進入教職體系服務,他曾任教於金門、台南、高雄等地,前後達17年。 擅長水彩、水墨畫的李根政說:「藝術是我生命中重要的養分。」更表示,畫畫是一種「觀看世界的方法」。不過,透過這雙藝術家的眼睛,寫生時的李根政卻目睹了生態的改變│而這些改變,多半出自人類之手。 於是,1993年,當時已在高雄任教的李根政,毅然投身環境保護運動。 社會運動家的轉折 從九○年代初期的「柴山會」推動柴山自然公園的成立開始,李根政挺身保衛這片深愛的家園土壤。他說:「所謂改變,首先要組織起人民,再來,便要有實際行動。」因此,李根政寫文章、著書,並擔任環境刊物總編輯,探討生態環境議題。1998年,他與一群關懷環境保護的教師在高雄市教師會之下,成立「生態教育中心」,2004年,他獲《天下雜誌》評選為陽光世代300之「共生世界守護者」代表人物之一。 2007年,李根政集結了高雄地區40多位環保人士,創辦「地球公民協會」,主要關注山林和水資源保護,以及改善工業污染。 李根政與地球公民協會的「戰果」豐碩:擋下台電大林燃煤電廠的機組開發,使台灣減少800多萬噸二氧化碳排放;揭露了台灣伐木養菇的真相,推動限制伐木補償制度;檢討伐木再造林的政策,促使政府修訂造林政策;並追蹤台塑仁武廠土水污染,要求政府增訂石化業排放水標準。 將屆40歲之際,李根政下了一個人生決定│辭去教職,專心從事環保運動。他自述道:「我確定這是結合『自我完成』與『社會參與』的志業。」隔年,他獲選為中央通訊社的社運環保類「十大潛力人物」。 2011年,地球公民協會與台灣環境行動網合併為「地球公民基金會」,並以「提升人民環境意識,善盡地球公民職責」為宗旨,繼續守護這片土地。 李根政說,許多破壞環境的行為,政府都選擇放任不理,甚至有時候,政府就是破壞的元兇│錯誤的決策、政商勾結謀利。例如,政府不但沒有約束高污染的化工產業對環境的傷害,反而實施水、電補貼,並給予獎勵稅率培植。這樣的企業獲利,全是向環境剝奪而得來的,傷害卻由人民與土地概括承受。 而此時,肩負監督重任的民意機關,卻流於密室協商、條件交換,對政府與財團這些「專業環境破壞者」視若無睹。民代無法真正反映人民的聲音,而光憑社會運動,也很難有效撼動這個現況。 政治家的實踐 面對這個瓶頸,李根政開始思考,必須從根本的體制面來解決問題。他繼續耕耘社會運動,試圖讓人民看見社會的問題,並激發意識上的覺醒,另一方面,也有意識地在政治領域開墾│2013年,李根政接任綠黨召集人。 李根政認為,台灣的民主已經被坐擁資源與資金的政客綁架,因此,他呼籲更多人參與政治,讓政治回歸公共政策的比較,而不是沒有意識的選舉。他說:「調查顯示,目前台灣有近46%的人民渴望改變。」而如何妥善集結這股力量,便是李根政眼下正努力的課題。他期盼,未來台灣能產生「第三勢力」,並成為「關鍵少數」,如此一來,在面對重大議題時,民意才能真正發聲。 對於家鄉金門,李根政也滿懷期許,他盼望金門繼續保有其自然與人文價值,而不是為了短期的利益,一直對抗國家公園設下的保護機制。言談裡,李根政總是在在提起:「要為下一代的福祉著想,而非賺眼前的利潤。」真誠而懇切,沒有造作。我想,這正是屬於環境保衛者的風範和胸襟、這正是屬於深深愛著這塊土地的聲音。
-
異鄉鬢影
◎前中華男籃國手、縣籍籃球名教頭許智超,上月底才率領新北市永和竹林中學籃球隊榮獲HBL(高中籃球聯賽)乙組全國第六名佳績,本月又率軍挑戰「青年盃」。本次盃賽中,竹林中學分別擊敗歐洲學校、安康高中晉級複賽。儘管複賽時遭到來自HBL甲組的基隆商工淘汰,但本次賽事許教練僅以高一、高二等明年才要成為主力的球員參賽,能獲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恭喜許智超教練! ◎二則活躍於演藝圈的鄉親動態: 音樂人流氓阿德(黃永德)於2015年4月18日下午14:00,接受台北電台「LOVE音樂943」節目主持人小魚訪問,線上收聽請至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index.do?id=208 流氓阿德與新專輯同名的歌曲〈無路用的咖小〉已於上週攻進各大KTV點唱系統中。而且,這張專輯更被奮死唱片(Groupies Records)封為「年度最愛專輯」,並成為該店史上單一商品進貨最多的專輯。 新生代藝人孫羽希將於2015年4月21日晚間18:45,於崑山科技大學的「FUN肆飛翔」畢業晚會中亮相獻唱,門票限量500張,歡迎崑山科大的同學踴躍捧場。 「FUN肆飛翔」畢業晚會 地點:崑山科技大學「雲青館」 地址:台南市永康區崑大路195號 開場時間:2015年4月21日晚間18:45 ◎桃園市金門同鄉會在農曆年前購置的會館(桃園市中壢區晉元路289巷56號)日前擇定良辰吉時動工翻修。桃園鄉親一直殷殷期盼一處聯誼、凝聚鄉情的場所,而這回偶然經由從事房仲業的鄉親介紹,找到了適宜的地點,實屬良緣。該會館預計於農曆5月底竣工。 不過購置、翻修會館的費用甚鉅,因此仍賴鄉親踴躍捐輸。有意贊助購館基金的鄉親,請聯繫桃園市金門同鄉會:(03)456-7633洪成美理事長或孫允理總幹事。
-
張哲源─推廣「金牛」的饕客老闆
原籍:金門縣古寧頭李家 現居:新北市新店區 經歷:龍益莊股份有限公司、京宴屋金門酒糟牛料理全餐負責人 一鍋湯蒸蒸滾滾,清香四漫。琥珀色的湯頭上,翻湧著幾塊帶骨牛肉。看起來老實木訥的老闆盛妥一碗,「嚐嚐。」 「這是大骨、碎肉、蔬菜、老薑,還有幾味中藥材,細細熬個六小時的。」入口溫潤,嚥下之後,香氣從喉、腔再至口鼻反襲而來,清而不膩,甘而不過。「沒有什麼『獨門祕方』,就是新鮮,簡簡單單。」 肉片上桌 油花綿密若雪,織在片得有條不紊、厚薄恰若其分的肌理上。涮肉時,夾肉入沸湯,然後整片再夾離,這算是一下。涮過第七、八下,肉色正呈粉紅綽約之姿時,蘸一口醬,裡頭或夾著些許蔥、蒜和辣椒,捲起肉片一同入口。軟嫩的質地在舌間舒展開來,口感甘甜細緻,引人陶醉。 「雪花牛,本店招牌。」老闆終於露出一點笑容了。「這是金門的酒糟牛!」 生鮮批發起步 張哲源的外公是古寧頭李家人,1949年,外公攜著張哲源的母親遷戶來台,其後,張哲源便在台灣出生。 中學時期,張哲源便開始跟著做生鮮批發的父親學本事,退伍後,也很自然地在台北市萬華區的環南市場繼續幫家裡做生意。在這行闖蕩近30年,張哲源每天都得走訪牧場看牛、選牛,累積了一身好本事、練就了一副好眼光。什麼樣的牛好、怎麼個好法,他一觀便知。 有一次,返回原鄉金門的張哲源偶然嚐到家鄉的牛肉,頓時驚歎不已,「金門牛肉帶有一種難以形容的甘甜口感,這種好味道從來沒嚐過!」愛吃牛肉、說自己三天不吃牛就渾身不對勁的張哲源,對這種「吃高粱酒糟長大」的牛讚不絕口,甚至萌生引進金門牛回台灣本島的想法,不過礙於當時法規,金門生鮮肉類並不允許銷往本島,因此也只能作罷。 隔行如隔山 直到約莫2年前,金門牛肉在食品安全衛生控管方面終於獲得肯定、再度獲准銷向本島時,張哲源又重燃引進的想法。不過這一回,他不僅做熟悉的生鮮批發,更企圖開一間餐廳、用自己的力量將金門牛打進台灣餐飲市場。 經過仔細籌劃,以及不厭其煩的找尋開店地點後,終於落腳新北市永和,並於2014年6月中旬,創立了一份新的事業│京宴屋金門酒糟牛料理全餐。 張哲源的想法很單純,他認為開餐廳的關鍵,就是要有好的原物料供應│而這正是自己的老本行。他自己就喜歡吃牛,這些年也研發了不少料理方式,「反正就是把自己吃了都覺得好吃的東西推廣給客人就對了!」張哲源說。 不料,事情並不若想像中簡單。儘管東西好,但是從來沒經歷過經營管理以及「帶人」的張哲源,開餐廳之路遇到了不少困難。對料理程序十分堅持的他,一直找不到能夠完全配合良好的工作夥伴。「有時候,把所有步驟詳細的告訴人家,並要求他們只要照做就好,都不一定能如實完成。」張哲源苦笑著說。「省略一個步驟,或是小小偷工減料,整個味道就不對了,一嚐就知道。」在員工的教育與訓練方面,張哲源耗費不少心力,「光是內場師父,就換了七個!」其餘在店租的沉重負擔、行銷與宣傳方面,張哲源也碰到不少以往從未想過的問題。「有時候想想,真的還不如單純做批發就好。」張哲源歎道:「真是隔行如隔山!」 持續朝夢想邁進 目前京宴屋已經開業近10個月,一切漸漸邁入軌道。「只怕客人不進來,一旦光顧,我們的食物保證讓人滿意!」張哲源有信心的說。確實,每天中午在金門宰殺、由宅急便空運至松山機場、再冷藏送至店裡現切、最後端上桌的「溫體金門牛肉」,牢牢抓住不少老饕的嘴,京宴屋不但在網路評比中獲得高人氣,也吸引了數家媒體前往採訪。 儘管店裡生意慢慢起色,但形容自己總是「對事情充滿執著、要求一切都要做到好」的張哲源,每一、兩週還是會飛金門一趟親自看牛、選牛。對於餐廳的菜色以及新的烹飪手法,張哲源也一直努力嘗試,「持續開發,才能擁有自己的特色。」他說。未來,張哲源計畫持續開新分店,推廣這道家鄉好菜,不過他也非常謹慎,「不用開很多間,否則如果不是由自己來把關,那麼味道就走樣了。」期盼張哲源能夠一圓夢想,並將金門好料理發揚光大。
-
風味別具一格的金門牛肉
金門縣在西元1999年6月時,疑因走私而爆發了牛隻感染口蹄疫病毒的嚴重事件。自此,農委會公告禁止金門的偶蹄類活體及其相關產品銷往台灣本島,「疫區」金門的畜牧產業一落千丈。 在管制期間內,金門縣政府大幅調整牛隻管理政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牛履歷制度」│從牛籍管理、防疫疫苗注射、疾病檢測等,均有完整的系統。此外,在人員、車輛進出管制及畜牧場內、外消毒等生物安全管理的工作上,也絕不馬虎。一頭牛從牛場到屠宰場中間的各個環節,都經過層層把關。 而這般嚴格控管,也終於順利通過農委會審核,讓「金牛」再度開放銷台。金門縣政府更因此落實許多措施,如強化屠宰認證制度,並延伸辦理肉販、牛場、農會特產中心、畜產中心的認證。 「金門牛」最大的特色在於吃釀造高粱酒後剩餘的「酒糟」為飼料。經過微生物發酵、分解後的穀物,富含寶貴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而以這樣營養的酒糟當做飼料,牛的肉質特別富有彈性,更有一股獨特的甘甜風味,和台灣本島最知名的台南善化牛肉相比,絲毫不遜色。目前不但金門本地的牛肉乾、牛肉麵、全牛料理名聞遐邇,生鮮牛肉開放銷台後,更有鄉親將「金牛」作為主打,開立餐廳│今天,我們要專訪的人物,便是龍益莊股份有限公司(牛肉乾)、京宴屋金門酒糟牛料理全餐負責人張哲源先生。
-
異鄉鬢影
◎銘浯齋古典書藝書法班招生中!旅台金門籍書法名家洪啟義先生開班授課,歡迎對書法藝術有興趣的鄉親報名參加,並廣為介紹給熱衷此道的友人。課程資訊: 時間:以十節為一期,一節課兩小時,每週五或六上課。一日有三班(A班上午10:00;B班下午13:00;C班下午15:00) 地點:台北市民權西路91號8樓之7(捷運民權西路站1號出口對面) 費用:一期4000元,不含教材費 報名方式:電洽0921883789或電郵more-treasure@hotmail.com ◎中央研究院院士、清華大學特聘講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黃一農是金門傑出鄉彥。四月中旬起,他將受邀至中國華中地區進行學術演講,期程與內容為: 2015/04/16(四)於 武漢華中師範大學 講題:「e-考據對文史學界的衝擊」 2015/04/17(五)於 武漢華中師範大學 講題:「紅樓e夢與哆啦A夢」 2015/04/18(六)於 湖北省圖書館 講題:「紅樓e夢與哆啦A夢」 2015/04/19(日)於 武漢大學 講題:「印象與真相:英使馬戛爾尼曾否在乾隆面前跪叩?」 2015/04/20(一)於 漢口學院 講題:「天主‧火炮‧妾:明末中歐文明的衝撞」 2015/04/21(二)於 華中科技大學 講題:「大數據:從納蘭六姊妹與《紅樓夢》談起」 ◎2015台師大離島週「離聽,海島的故事」將於2015年4月13日起,至4月17日,地點位於台灣師範大學校本部勤樸中庭。歡迎師大師生、北部旅台鄉親踴躍前往支持、鼓勵。(台灣師範大學校本部: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旅台第二代優秀學生藝人孫羽希,將於4月16日(四)晚間19:30 -22:00,參與「2015媽祖之光」大型電視晚會,地點位於台中大甲體育場(台中市大甲區大安港路67號)。本活動免費入場,不過現場有交通管制。此外,東風衛視台亦將現場直播本活動,歡迎鄉親們親自到場,或者在家收視支持羽希!